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以情促教——语文教学的生命
编辑:天地有情 识别码:16-500809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02 09:14:2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以情促教——语文教学的生命

以情促教——语文教学的生命

灵宝市焦村镇东村小学 王啦啦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项复杂的育人工程,它离不开教师的情感投入。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乏味的,不可思议的,甚至是徒劳无益的,语文学科更是如此。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几个环节注重情感的投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一、导入新课必以情激情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上课前若能结合新课内容巧妙的设计导语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状态,定能受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教《长城行》一文时,我的导语是这样的:

这篇优美的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颂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脑际,奔涌欲出。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孕育华夏文明的黄河,一泻千里滚滚滔滔的长江,还有以勤劳勇敢著称的各族人民。每当想起这些,心中就会激荡起热爱祖国之情。可是,要我们加以表达时,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如果描绘了雄伟奇丽的黄山,那庐山呢?(要求学生齐背苏轼的《题西林壁》),如果画庐山的瀑布,(齐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那杭州的西湖呢?(齐背苏轼的《饮湖上初请后雨》)。祖国风光绮丽多姿,无

限美好。如果要让学生们描绘祖国的新貌,你如何下笔呢?

通过动情的导语,深深震撼了学生纯真的心灵,激起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点燃了他们思想智慧的火花。在这种情境下组织他们学习课文,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再如学习《为人民服务》中的诗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历史上的人物,有的光耀千古,像民族英雄岳飞、郑成功、林则徐、杨靖宇,他们把毕生精力和宝贵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人民会永远记住他;有的人死的比鸿毛还轻,遗臭万年,例如古代的赵高、秦桧,近代的袁世凯、汪精卫,他们卖国求荣,遭到人民的唾弃,是活着的僵尸走肉,这样的人虽生犹死!

在导语中通过鲜明的对比,激起学生爱憎分明的感情,达到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文道结合的目的。

二、范读课文做到声情并茂

文章都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或传达某种信息的,大多是作者有感而发的某一特定感情的产物,特别是进入课本的文章更是情文并茂,耐人寻味的佳作,无不涌现着情,流淌着爱,透露着憎。因此,教师富于感情的朗读尤为重要。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人物心态来设计不同的范读情感基调,该激扬时应昂奋动情,令人肃然;该悲

愤时应侃侃滔滔,为之动容;该温婉时应细雨霏霏,使人感怀。通过范读,将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有声有情的语言信息,去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置身于课文特定的情境之中,乐文中人之所乐,悲文中人之所悲,想文中人之所想,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样,远胜于枯燥的讲解,干瘪的说教。

读《穷人》是,要用低沉的语调读“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我怎么对他说呢?”使学生感受到桑娜当时那种矛盾不安的心理,仿佛学生也为桑娜担忧。读《凡卡》时,先用轻快后用缓慢的语调读“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她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也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使学生体会出欢快、充满希望的心情。用痛苦恳求的语气读“带我离开这里,要不我就要死了!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凡卡离开这里的迫切心情,进一步体会凡卡命运的悲惨。

三、解惑释疑要倾情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写进了我们的课文,一篇篇情文并茂的古今中外名著编入了我们的课本。这些文章有的表达老一辈革命家的深情厚谊,有的表达海外游子的恋国思乡情怀,有的表达师生之间的依恋,有的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有的表达对恶人恶事的憎恶……可以设想,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如果教师本身麻木不仁,不受感染,不动感情,这样的课堂肯定是风平浪静、枯燥无味、平淡无奇的。因此,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时时想着情,处处注意情,篇篇抓住情,堂堂见真情。学习《台北雨中情》时要设身处地的体味海外游子在异国他乡的苦闷和落叶归根的情怀,学习《西门豹》要表现对恶人恶事的憎恶和鞭笞,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要体会那浓浓的舔犊之情。动情之处教师可颜笑,可怒视,可低语,可呼号,可举手,可投足,可慷慨激昂,可哽咽悲愤……这样,让学生随你喜而喜,随你怒而怒,随你悲而悲,随你乐而乐。

总之,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情感也会在语文教学中升华。我们只有注重情、挖掘情、注入情,才能是语文教学在涓涓的情感滋润下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篇:以情促学 提高教学效果(定稿)

以情促学

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教师情感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愿学,乐学,善学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情感的角度去学习数学,把客观的认知活动转化为浓厚情感色彩的数学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尤为重要。

一、以情求欲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需要,创设恰当的思维情境,让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我在数学教学中努力用生动、形象、直观、带有强烈情感又富有激情的语言来进行表达。教学中努力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先布置家庭作业,让每一位学生任意写分子、分母是两位数的分数,进行笔算,得出分数值,并记录下计算的结果。上课时,师生打擂台,由学生报分数,老师判断结果,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由于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分数都能作出迅速准确地判断,学生感到非常惊讶。此时,老师说:“我有一个秘密,它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大家想学吗?学生兴趣盎然,有了渴望获得新知识的需要,这样,以情导知,知情交替,情知交融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再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上课开始,我问哪些学生家里是2个小孩的,请站起来。让他们说说平常家里有好吃的东西,是怎么分的?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接着我告诉学生今天来了2位小朋友,小明和小东,他们是两兄弟,小明是哥哥,小东是弟弟,妈妈给他们买了一个披萨饼,要分给他们两个吃,你认为怎么分合理?生:要平均分才合理。师:他们分别得到了整块披萨饼的多少?生:一半。师:“一半”,你能不能用一个数表示出来呢?这样,根据学生的情感特点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并很快投入到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情境之中。

二、以情探索

学习是一种意识活动。学生的意识强弱往往依赖于情感,有了情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教师如何将抽象的概念、枯燥的计算等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的数学知识教给学生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自主探索,“跳一跳,摘果子”,维持学习的情感。例如:教学《认识平面图形》时,我先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参观“图形王国”,巧妙地引导学生回顾了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然后设问:“这些图形的家安在哪里?”“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想办法帮它们把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单独住到纸上吗?”学生经过积极、自主地思考,创设了不少的方法。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周围画一圈。”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这些盒子沾些印泥,再扣在纸上。”有的孩子说:“可以把纸包盒子的周围,用手使劲折,就有一个图形的痕迹了。”……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学习积极性提高,产生一种自我满足、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这种喜悦又会转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对学生的情感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三、以情启趣

善于运用情感迁移原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创设情境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愉快的数学游戏、动态教学图片、生动的数学故事、有趣的数学实验、欢乐的数学比赛、形象的电教演示等方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引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例如:一年级《统计》教学中,上课伊始,教师拿一个盒子,晃动几下,问:大家从听见的声音中,猜一猜盒子里会是什么东西”,学生猜了很多,有的说是皮球,有的说是乒乓球……教师把盒子打开给学生看,盒子里只有黄、白两种颜色的乒乓球。教师接着说:我们来做个摸球游戏,请4个小朋友上来,每人摸5次,看谁摸得黄球多?(4个小朋友上台),教师问下面的同学,在这些小朋友摸球时,我们该有什么要求呢?七嘴八舌,得出共同要求,把摸到的黄球数分别记在纸上或黑板上。教师小结,为了记住4人摸黄、白球的个数,我们要认真作好记录,记录的过程就叫统计。这一片断,教师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提出要求,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新课学习酝酿良好的情绪。再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课,在教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教师用幽默的语气说:有一个法宝,能使不会画画的小朋友马上成为小画家。这一法宝是什么呢?是放大尺,它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制作的,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是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以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以情激情

“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当教师用真情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用情感去赢得情感时,学生就会喜欢你,接受你所教的知识,喜欢数学学习。教师必须爱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一次“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口答练习时,一位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一辆卡车重2千克,引起哄堂大笑,自己也觉得很难为情。当时,我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说:“今天你能第一个站起来发言,是很大的进步,虽然没说对,但相信你会说对的。”当这位学生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我又一次表扬了他,使他体面地坐了下去。教师情感的天平,不能只向优生倾斜,关爱差生比关爱优生更重要,更宝贵。例如有一位学生数学成绩较差,家长也认为她不是学习数学的料。我劝慰家长:“学生不喜欢数学责任在我,请家长给予配合。”我努力帮助她改进学习方法,尽可能让她体面地表现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并通过语言艺术,增强她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当她站起来发言后,我总是鼓励她说:“听了你今天的发言,老师很高兴,这次讲得比前一次进步多了,相信今后会更好。”当她作业做错时,我会说:“不要急,慢慢能学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数学教学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要注意情感的释放和启发,就能大大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无意间就会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师性。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那么富有情感的教师才善于运用情感教学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第三篇:以情促知 情知相合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语文教育者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时候应知识与情感并重,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和谐互长。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情知教学的思想融入语文课堂中。使学生在快乐中完善自己的品德,了解我们的社会,使语文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情境;情趣;情理

如何做到“以情促知 情知相合”,以下是笔者的一点见解。

一、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冷冉教授曾说:“从学生的心理过程分析,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另一个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的过程,可是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第一种过程,即认知过程,而忽略了第二种过程,即情绪、性格过程,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理论,虽然也讲兴趣、讲信心,不过是当作认知的辅助手段,并不当作教学的一个目标看待。”他把这一新的观念,叫做“情知教学”,“情知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教育家夏?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上课伊始,如果教师能依据教材特点,采用设置悬念、创设情境、形象吸引、语言描述、质疑探究等多种方式,使师生在平等对话、积极互动中共同步入语文学习的艺术殿堂。例如,在学习《鱼游到了纸上》时,教师故意板书“鱼画到了纸上”。学生哗然,说:“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教师却故作愕然,说:“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从而引起学生争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到对课文内容的阅读和思考。

一堂课有了好的开头,这堂课便成功了一半。利用新颖的导课艺术,教师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情感产生预热,积极地参与学习,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培养情趣,让学生“动”起来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学生有丰富的情感、复杂的内心,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而忽视“情”的作用,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读悟情、以说激趣、以画引趣、以演动情等手段的灵活运用,课文文本情趣、教学情境情趣、学习主体情趣发生联动和共振,在以情激趣、以趣诱知,情知和谐的教学艺术流程中,充分展现语言教学的人文趣味和文化精神,使学生在人文的教学过程中理解与体验、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例如,《欢庆》一文中,对诗文的理解,就可以由国庆节人们欢庆的场面引入,建立直观表象,联系生活体验,引发想象,动手绘画,再结合诗句进行体味,原来在短短的诗句中蕴含着激情飞扬的场景,无穷延伸的画面,浓厚的情感,通过一次次的朗读将自己内化的情感表达出来。学生在读、说、演中体验了情趣,培养了语感,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三、以情载理,让情理“交融”起来

语文课堂上情感教学的“情”要以“理”为根基,只有符合作品所固有的“情感韵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课堂“情感”,才能正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个人认为这一环节对整个教学至关重要。聪明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应该这样写,应该那样算的死法子,而是应该怎么想、怎么做,和为什么应该这么想、这么做;通过学习指导,培养学生准确地掌握材料,灵活地选择思维方式,合理地安排思维程序和自觉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指导下,学生不仅能不断积累学习经验,获得“高品位”的知识,同时还能促使智力的充分发展。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要使学生明确一定的道德观点,然而这些观点不是生硬地传授给学生,而是需要我们利用教学手段和我们自身的情感传递,让学生动之以情,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并且把握情感体验的契机,把它上升为道德认识,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

冷冉的教育论充满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体现了浓浓的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其核心就是尊重生命,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语文课堂应让学生的生命充满无限的生命力,让学生鲜活的生命之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只有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这样,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成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

总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上去,做好课前备课,坚持教学相长。其次,要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仅要纯粹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小学生,不能一味以老师“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小学生,要和学生做朋友。

第四篇: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

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

语文教学,现在承载着无限的责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自然是不错的,因为作为一门课程,语文不仅承担者传承语言文字及文章、文学知识的任务,而且担负着文化传承的职责。作为凝聚民族文化的语文学科,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价值追求、人格理想等,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富于人文性的语言文字的知识教育。理论上虽这样理解,但涉及到具体的课文怎样教,这不是光从理论层面理顺了就行的。进入课改以后,一直困扰着我们语文老师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课文教学走什么样的路径?这个问题明确了,我们才能进行教法的优化,去研究怎样教、怎样教得更好。

我经常到学校听语文课,也跟语文老师有不少的交流,发现语文老师的语文教学理念还是蛮先进的,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认识是到位的,但在语文教学的备课和课堂教学中,难以将两者完美地融合到一起,教学中看不出多少新思维的痕迹,较多的同志还是按部就班的“以本为本”,捧着教材和同学们进行着分析,同学们一读就懂的东西还在讲,需要精雕细琢的地方并不去花大力气,也就是说,对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并没有搞得十分清楚,这样下去,教学效果自然不好,所谓人文性和工具性并举的语文教学思想难以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最迫切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我以为,学生一看就懂的老师无需教,学生少动脑筋就能理解的老师稍作点拨即可,教了学生也难理解的老师不要教,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的问题老师也无须花太多的精力。那么,语文教学,老师应该教什么呢?

学生不懂的东西,老师要让学生懂。魏书生曾经说过:“一般的教材都有这样的编写规律,让80%的学生能看懂80%的内容。”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学语文,是完全能够自学的。那为什么还要教?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一段很能体现语文教学真谛的话:我备课的时候,自己觉得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的地方,就想,学生可能也会较难理解;自己看了好几遍才看出来好处的地方,就想,学生也很难看出它的好处来,我就在这些地方导一导。换句话说,“导读”导的就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曾经有人问,钱老师上课为什么学生总能跟他配合得这么默契呢?钱老师回答说:“因为首先我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我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因此,仔细体察学生认识活动的思路和规律,是我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备课,文本的教学解读,一方面要依据体式,正确解读课文。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对学生读不懂、读不好的地方要有切实帮助的教学内容。高中教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首先是要让学生读懂,里面那么多典故,不让学生搞懂,而要让学生分析、赏析,显然是不行的。教《失街亭》,文本中诸葛亮有“皆你之过也”、“此亮之过也”的感叹,那么究竟是谁的过失,这应该是学生不大懂的地方;同是立军令状,关羽华容道放曹操,马谡失守街亭,为何前者被赦,后者被杀,这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诸如此类,教学中,这就是重点,就要通过老师的讲,让学生努力的搞懂,不能让学生吃“夹生饭”,或似懂非懂。

背景性的材料,老师要介绍。语文教学有个通病,就是老师讲得太多,该讲的讲,不该讲的也讲,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其实,文章的美是读出来的,是悟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浙江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徐社东老师提出一句口号,“不要惊动文本里的美”,非常有意义。文本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揣读,优秀文本之美随时都能感觉到。作为语文老师,即使对文本体悟得非常到位,也不能霸占讲台,而应该教给学生一种解读的方法和态度,让学生去理解读、记忆读、熟练读、情感读、角色读、演读,给学生留下理解的空间,保留他们对文本的初始印象,保留他们对文句的好奇心,让他们感性地接收文本现实,让同学们多向多维地解读课文。为此,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尽可能的保持原作的内在体系、形貌、神韵,不轻易的破坏它,同时,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背景性的东西,比如作者的生平思想倾向,写作的背景,作品中涉及到的知识性的东西等,为学生的阅读尽可能地扫除障碍。以此为基础,再让学生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视角去接触作品、理解作品、感悟作品,读出作品的韵味来。教《林黛玉进贾府》,一般的,老师总是抓住文本中的环境、语言、动作、心理等角度,分析描写的方法,理解形象的特征。其实,这些如果学生自己去阅读,也能感受到。因此,教学中,完全可以在这些方面少花些力气,而侧重于向学生介绍或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背景性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的理解和把握,更深刻地认识形象的特征和悲剧意义。比如要让学生了解贾府的特殊地位和显赫,了解林家的变故与遭遇,了解林黛玉的出身与特殊经历,了解《红楼梦》中那些女性的性格特征:宝钗有其艳而不能得其娇,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云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韵,宝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香菱有其幽而不能得其文,凤姐有其丽而不能得其雅,等等。把这些背景性的东西让学生了解清楚了,他们自然就能理解林黛玉在“进贾府”时的心理和言谈举止,对其自卑的内心有深刻的把握。

作品怎样写的技术,老师要点拨。我们的母语是表意文字,读字面而知字义,读连片的字面就知道文章的意思,这只要识字的人基本上都能做到。但作品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就不是识字的人都能搞明白的。因此,语文教学中,写什么的问题主要应该由学生自己去搞清楚,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搞清楚;而中国文学侧重于感性抒情,解读是要用心灵去领悟、探索和发现,包括体裁、结构、表现手法等,所以应该在“怎样写”上做文章,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揣摩,以真正悟出作品的“真谛”,提高阅读的素养和写作的水平。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晚明小品佳作,借美丽的西湖雪景寄托无限的故国之思。老师们教这篇作品,一般是侧重于内容的分析和价值判断,而这些恰是学生自己能够读懂并能进行理解分析的,这样的教学就是浮于浅表,老师这样教,必然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低谷中徘徊。我们应该教什么?应该带着学生去追问“怎样写”。本文在写的技法上有两点很值得深究:一是景物描写的剪裁独具匠心,作者不写现实的景、物、人,而写景、物、人的“影子”,“上下一白”,“雾凇沆砀”,长堤是“一痕”,湖心亭是“一点”,舟是“一芥”,舟中人是“两三粒”,又极具变异和夸张,营造了一个梦一样迷蒙、梦一样迷糊的西湖雪景。何以如此?张岱前半身生活在明末,那时是贵族子弟,后半生生活于清初,茅屋葛衣,国破家亡的现实使他如陷梦境,梦醒后要减轻痛苦,他找出了一条途径就是营造梦。这就是作者之心,也是文章构思之由。只有带学生体悟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读出文章之妙,并得到文思的培养;二是遣词造句的功夫深藏不露。文末舟子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心中的痴是指赏雪的行为方式十分独特,悠然脱俗,其实,同样一“痴”,意蕴不一:两人之痴,是在赏雪中寄托故国之思,凭雪和酒以消愁,而作者之痴痴在毫无心绪,与两人完全不同,他无心绪看雪,无心绪谈话,无心绪饮酒,无心绪到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而无心绪的源头正是故国之思,思之极则生痛苦,痛之极,美景不能排遣,美酒无法浇灭,甚至不愿交流,这种思痛,要比两人不知强烈多少倍。教语文,就是要这样抓住“怎样写”,带学生去探究文心的真相,从而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想象,让学生进入文本内部结构,领悟深层的话语艺术奥妙,在语文学习的绿野上诗意栖居。

文本独特的亮点,老师要提醒。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的载体,都会体现其独特的艺术慧眼,通过文字表现出来,就有许多的不同一般之处。这些,并不是学生都能充分领略的。作为老师,就是要以自己的“机心”引领着学生去品味,去汲取,让文本的魅力充分地刺激我们的学生,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有一首名曲《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首曲意境深邃、手法独特,堪称绝唱。但“碧云天,黄花地”两句并不是王实甫的首创,而是化用了宋代范仲淹的词《苏幕遮》中的句子。苏词原文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含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而王实甫把苏轼词中的“黄叶地”改为“黄花地”,这一改其实折射出此作的亮点。老师教学,就要把这一亮点让学生充分的领悟。“亮”在何处?从作家创作风格的角度,苏轼胸襟比较开阔,词风比较豪放,用“叶”,体现出词作阔远的意境,而王实甫是元代“文采派”代表剧作家,用“花”体现出他“花间美人”的词曲风格;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后面有“晓来谁染霜林醉”的句子,描写对象是“叶”,前面写“黄花”,就避免了重复;从作品意象和情感的角度,《端正好》通过碧云、黄花、秋风、北雁、霜林等意象绘出深秋艳丽而凄清萧瑟,表达离别悲苦的相思之情,《苏幕遮》则通过碧云、黄叶、秋波、芳草、斜阳等意象创设出凄清阔远的意境,表现作者羁旅漂泊的思乡之情,黄叶意象便于表现思乡苦,黄花意象便于表现相思情,所以王实甫一改,就显得非常的贴切,就能较完美地传达出整首曲的情感和意旨了。让学生了解这些,无疑是在滋养他们的文学素养了。

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老师要归纳。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学科规律是隐藏在一篇篇具体的作品之中,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慢慢地领悟、不断地积淀、渐渐地抽象,从而语文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语文的意识越来越自觉,语文的素养越来越提升,语文的水平越来越丰满。教学中,语文老师一定要非常关注学科那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通过文本的教学不断地给学生以强化,使学生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出浓浓的语文味,成为语文学习的自觉者。比如古代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鉴赏又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我们老师要教上百首古诗词作品,我们不能满足于让学生把每一首作品读懂、理解透彻,而要通过一首首作品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一般规律,从而按照这种规律自能阅读鉴赏。教学中,我们要从以下一些方面渐渐地给学生一些规律的提示:一是阅读作品要注意结合背景,知人论诗。要掌握诗人的生平和诗歌风格,结合写作的特定情境去理解作品;二是阅读作品要重视意境,知境论诗。一定要搞清楚诗歌写了一些什么景,寓了一些什么情,通过意象有什么寄托,通过意境有什么兴会,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三是阅读作品要注意掌握技巧,知法论诗。诗词写作,都有一定的手法,按照诗歌创作的常用方法去鉴赏,才会走进诗歌深处,体味诗意之美,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比如诗歌创作中虚实相生、渲染烘托、动静互衬、活用典故等;四是阅读作品要思维跳跃,知情论诗。诗歌的跳跃性很大,情感的流淌逶迤曲折,鉴赏时就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势,运用想象,以诗意的眼光、形象的思维来解读,既体会生活的真实,又理解艺术的真实,“精骛八级,心游万仞”,既闻曲调又有情;五是阅读作品要善于踩点,知径论事。阅读诗歌作品要有好的习惯,注意阅读标题、阅读作者、阅读内容、阅读注解,这是理解作品的“径”,由“径”入诗,才能真正读懂。

能激活学生学习生成的,老师要抓住。教师的教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备课时或者教学中,要把精力较多地投入到如何激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成上。心中装着学生,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才算是目标明确。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教《阿房宫赋》,将课文压缩为一段百字左右的短文,空下一些关键词,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填空: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亦可谓()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在这里,学生填空的过程就是熟悉课文的过程,老师不一定追求学生所填的内容和自己的预设完全一致,关键是激活学生去阅读文本,而学生填什么,反映的是对课文理解的差异,或者是同一种理解的不同表达,老师正好可以借此了解学情,培养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填空以后,黄老师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关键词的句子,引导学生考虑用一个词可以概括的内容,课文却用了一组句子,这是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安排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生成,学生自然能深入课文内部,而不是浮于表面,对作品获得真切的感受。

第五篇:以学促研 以研促教

以学促研 以研促教

----培养青年教师的几点做法

胡各庄镇中心小学

胡各庄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村级联办农村小学,始建于1904年,学校占地2.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46平方米。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齐全,现有标准的仪器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少队活动室、美术室、音乐教室等功能教室。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生554名学生,39名教职工,大专以上学历36人,高级教师16人。我校青年教师居多,占教师总数的80%左右。青年教师是胡小的希望和未来。小学青年教师素质如何,不但直接影响学校质量,而且决定着胡各庄镇教育事业的明天和希望。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素质,努力造就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为此我校领导根据我校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为了适应学校发展需要,我们在中青年教师培养上下功夫,并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现在我校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6人,镇级骨干教师10人,学科带头人6人。三名教师先后参加市级优质课评比获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在09年11月的省教学督导评估工作中,我校青年教师霍威讲授的一年级语文课《老师的话语》得到专家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现就将我校培养青年教师的做法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以思想建设为根本,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

青年教师大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善于独立思考,并能大胆地发表个人见解,但他们思考问题容易产生片面和出现极端;他们好胜心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成就感较强,他们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明显的工作成效,但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同时由于个人素质的不同,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差距。

根据以上特点,学校制定了周密可行的教师培养方案,学校做到:一抓政治思想,培养爱岗敬业精神;二抓课改学习,夯实自身功底;三抓基本功达标,提高综合素质,并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四抓班级管理,提高组织教学能力;五抓业务水平,提供广阔的展示舞台。几年来全体教师互帮互助,取长补短,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青年教师也逐渐成熟起来,教育教学能力有着明显提高。具体来说:

1.铸师魂,帮青年教师上路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敬业是教师的天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近年来,我校一直把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采取“学习、讨论、活动”三步走的方法,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实现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我们规定每周安排一小时的时间学习,其余时间让教研组及教师分散自学,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规范教师的言行,不断提高教师依法治教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师德大讨论,组织教师围绕“我心目中的好教师”“新时期我们如何当教师”“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等问题展

开讨论,并请中年教师及优秀青年教师谈感想,作介绍。通过活动增强了广大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责任感。由于学校对师德教育常抓不懈、措施得力,教师的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全校教职工“讲师德,比奉献,争做师德标兵”蔚然成风,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好评和信赖。

2.重学习,促青年教师成长

学校扎实开展好青年教师政治业务知识培训活动,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认真开展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学校还指导青年教师钻研教材、教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业务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学校给青年教师创造大量外出学习的机会,利用他们思维敏捷、学习进取心强的特点让他们去各名校、兄弟学校学习,汲取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班级管理方式等,如他们分别去了丰润学习校本教研、开平综合实践课开展的先进经验、姚王庄镇课改的示范课等,受益匪浅,他们回来后积极投入实践,为我校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现在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实效性增强了,我们的网络教研也逐步走向成熟。

3.强制度,激青年教师提高

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师管理与评价制度,并在实践中进行适当修正和改进,以此促进、激发青年教师的更高发展。

我校教师均有个人业务档案,将凡是能反映自己教学历程、教学成绩的资料,装入个人业务档案盒,档案资料突出个人教学特色。青年教师都建立了个人成长博客,以反映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学习表现、专业成果、评价结果,及其他反映教师成长的个性化材料,让每个教师分享同伴成长故事。每学期,教师都会及时更新并充实其内容。每个教师呈现的个人内容,在交流中既实现了学校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统一融合,更激发了教师个人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我校制定了青年教师业务考核评价方案,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每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和阶段性评价。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参与的评价制度,促进了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提高了教学水平。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每学期开学伊始,我校教导处就安排学初听课表,安排时,校长、主任都做了慎重的考虑,本着督促、帮助、提高的原则,周详考虑,合理安排,通常在开学初对全体青年教师,全面听课,了解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施教情况;再检查他们的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学期中,是全校性的观摩课和探索课,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展示课、示范课,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论是什么样的上课、听课活动,青年教师们都踊跃参与,课后在一起探讨教学方法、教育方式,交流教学思想、教育心得,并做认真的记录。共同提高了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通过认真的执行听课制度,全体青年教师能认真备课、上课,深入钻

研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水平逐年提高,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目前,我校的青年教师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都有高的追求和目标,“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现在学校已建立起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勤于钻研业务、勇于开拓进取、乐于拼搏奉献的教师群体。多名教师在各级各类优质课评比中获奖,仅就09年来说:4月,靳玉荣老师为全县英语教师做示范课;同月靳玉荣老师参加县英语优质课评比均获一等奖;李志虹、王海静老师参加科学优质课评比分获一、三等奖;张艳平、王永梅老师参加品社优质课评比获一、二等奖。李志虹、赵向霞老师参加阅读指导课评比获一、二等奖。张雪梅老师参加新教材培训并为全市数学教师做辅导,她还参加了唐山市的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在体育艺术优质课评比中,霍晓丽老师的《幸福之家》、王迎辉老师的《跨越式跳高》、刘建争老师的《文明礼貌歌》被评为优质课。王迎辉老师参加了市里的体育优质课评比获二等奖。12月教育局初级教研室组织的语、数、英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我校的张艳萍老师获得素质大赛一等奖、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张雪梅老师获得一等奖,陆瑞楠老师获得一等奖。

学校本着搞好教科研和注重教育、教学实际效果相结合的原则,提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出科研成果。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在锻炼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我们学校的课题研究领域是个薄弱点,所以我们本着踏实、扎实的原则,不好高骛远,要求老师们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以教学问题为课题,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出来确定要研究的课题,在实践中逐步解决问题,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填补学校的这一空白,同时也使青年教师有长足发展。为更好的发挥青年教师在教科研中的作用,激励他们参与教学科研。我们要求其每日写出教学日志,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一周写出教学叙事;典型课写出教学案例。每期写一篇论文,鼓励青年教师向更高学历进修,学校会利用学校博客展出教师的作品,同时积极向杂志报刊投稿,朝着学者型的培养目标奋进。

三、以校本研修为依托,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

学校教研组是青年教师成长成材的摇篮。学校安排有能力、责任心强的青年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学期初与教研组长共同交流制定学期的教研计划,教研活动在“实”与“新”上做文章,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青年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在教研组中,我们精心制定了以人为本的校本教研计划,并根据学校实际确定了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两种,充分利用每周的教研组活动时间,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新型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听课-沙龙式研讨这样的案例分析,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研讨活动中来,增强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每次举办教研活动,我们都要求青年教师做好教研记录、总结。在活动中注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次活动凡安排到的青年教师都能准时参加,并在研讨中充分、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我校师生受益匪浅。在活动中我们给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在活动中提高教学水平。2008年9月,我校组织开展了区域性的教研活动,兄弟学校有多名领导和教师参加,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校青年教师张艳平讲了《古井》、张雪梅讲了《分数除法的意

义》,与会的领导教师们发言热烈积极,活动开展很成功;2009年4月,我校的张雪梅老师要参加唐山市的优质课评比,为使她取得好的成绩,学校针对《认识面积》一课采用“定量主备”的方法,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与集体备课,制定教学预案,通过在教学中实践发现问题,再改进,(与此同时张老师参加了全县的数学教研活动,所讲三年级数学课《认识面积》供全县数学教师观摩)5月,教育局小学教研室在我校举行了“校本教研工作现场会”,在会上张雪梅老师讲授修改后的《认识面积》一课,我胡各庄镇教研共同体的老师们利用网络,上UC交流看法,发表意见,得到全县各校领导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开辟了滦南县利用网络进行教研的先河,也使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上了一个新台阶。活动后我们总结老师们好的建议最终定稿,张老师采用定稿后的教学设计,参加唐山市的优质课评比获得一等奖。

我们学校青年教师居多,他们使我们的学校充满活力,散发青春,他们的课堂教学以真实、朴实、扎实的风格,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演绎了新课标指导下我校教师对语、数、英课堂教学的全新感悟和追求。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虽然他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我们依然不能放松对他们的教育指导,因此学校立足实际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如上学期我们广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督促教师每人读一本教育专著,读后撰写教学论文,各位老师认真学习,积极准备,参加各级论文大赛,获各级奖励24次;在唐山市优秀教案评比中,我校有六名教师的教案分获一、二、三等奖。美文诵读赛历时两个月,陶冶了教师的情操,锤炼了教师的基本功,很好的激发了教师学习积极性。我们还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擂台赛,以此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再创更好成绩。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不可否认,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就需要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给予我们帮助、指导,也需要向在座的兄弟学校不断的学习、请教。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我们只要持之以恒,深入实践培养指导,定会使这块充满生命活力的土壤再创辉煌。“雄关漫道真如铁,尔今迈步从头越”,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必将再接再厉,兢兢业业,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上不断地开拓创新,去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

以情促教——语文教学的生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