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点点滴滴
编辑:落日斜阳 识别码:16-858449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3 11:13: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点点滴滴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点滴

【内容摘要】 我们国家这些年正处于社会巨大转型的时期,各种凯里市第一小学章德娟 多元文化迅速涌入,与传统观念产生剧烈的冲击,使得现在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我,追逐爱情,而淡漠了一纸婚姻对夫妻间的意义和责任。离婚率逐年上升,导致了一大批单亲家庭学生的诞生。这些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子女,他们面临着亲情残缺,幼小心灵留下深深的伤痕。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单亲家庭的学生身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教育

我们国家这些年正处于社会巨大转型的时期,各种多元文化迅速涌入,与传统观念产生剧烈的冲击,使得现在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放,离婚率逐年上升,导致了一大批单亲家庭学生的诞生。这些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子女,他们面临着亲情残缺,幼小心灵留下深深的伤痕。

具有关调查表明,单亲家庭子女的个性多具有以下特点:自卑、散漫、忧郁、霸道、敌意、学习成绩差等表现。为了使单亲家庭子女在学校得到良好教育,健康成长,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单亲家庭的学生身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对此,我是这样做的:

一、为单亲家庭学生建立档案

每当我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个人档案,加强对单亲学生的家庭住址、家长联系电话、家庭情况的了解,并详加记载。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以便于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关心每个单亲学生的生活情况

由于父母的离异,有可能父母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因此,我会对单亲家庭学生生活情况进行了解,了解是跟父亲居住,还是跟母亲居住。有了困难,我会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去年,我班学生杨某父母离婚,母亲远嫁他乡,父亲也外出打工,爷爷和奶奶已经去世,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就承担起自己管理自己的重任。我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对这位学生进行帮助,看到他没有书包,我就跟他买了一个新书包,以及一些学习用品,还把我女儿一些衣服送给他穿,每当过节时,我就把他接到我家一同吃饭,让这位同学感觉到除了父母的爱,还有老师、同学的关爱。

三、尊重单亲家庭学生的自尊心

由于家庭的原因,单亲家庭学生自尊心极强,同时也存在自卑心理。因此,尊重和爱护单亲家庭学生的自尊心,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教育原则。我们应更多地用赞许、表扬、奖励的方法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平时注意观察学生一举一动,坚持正面教育、耐心引导。同时,对他们的个人意愿给予尊重,这对单亲家庭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有深远影响。因此,维护学生自尊心,可以作为教育单亲家庭学生的切入点,只有维护单亲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了他们的自尊心,才能调动其学习生活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单亲家庭学生自强拼搏的精神。如我班学生杨某,从小父亲去世,母亲长年在外打临工,还染上吸毒,被劳动教养。她只能跟年迈的外婆居住,由于家庭困难,没有正确的引导,常在班上有爱偷同学东西的不良行为,多次被同学告发,碰到这样的问题,我告诉同学们杨某同学的家庭情况,让大家共同关心她,为了维护她的自尊心,我不在班上点名批评她,而是多次私下找到她,耐心的教育,让她知道偷东西的不良后果,于是她改掉了不良行为,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

四、引导单亲家庭学生善待自己

单亲家庭子女身上毛病多一些,受的表扬少,批评多。他们往往

对周围人有一种敌对情绪,常以沉默回避或粗暴无礼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在这种情况下,对这种学生训斥或说教常常无济于事,情感教育则可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在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只有把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把心交给你。

记得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经常打架,老师严厉的批评他根本不放在心上,你找他谈话,跟他讲道理,他总是用沉默来对待你,使你无可奈何。经过多次侧面的了解和家访,才知道他父母离婚后,妈妈已去广州了,而爸爸又不管他,回家去经常吃了早餐没晚餐。我知道是残缺的家庭让他受到深刻的伤害,他只是在用外表的冷漠掩饰心灵的创伤,他太需要爱了,我下决心一定要用真诚的爱去感化他。一次,我发现他中午不回家,我知道他没吃早饭,我转身去买了一碗粉放在桌上,看到老师真诚的目光和关切的微笑,终于吃了起来。以后,不知有多少次这样关心,终于有所触动。于是,我告诉他:老师知道你家没人关心你,但正因为这样,你才要自己关心自己,自己爱自己,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爱惜自己,老师怎么帮你呢?听了老师的话,他点头了。接着我又告诉他,同学、老师其实都想帮你,但经常出手打人,谁敢接近你呢?你一定要改掉打人的坏毛病,就这样他不打架了。

五、多角度关爱单亲家庭学生,弥补父母关爱的缺失

单亲家庭学生是“情感饥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班有一位学生在一次作文中这样写到:妈妈,你回来吧,你再不回来,我都要记不清你的模样了。每当我看见邻居朋朋牵着他妈妈的手走过时,我总感觉我和姐姐就是没妈的孩子,你知道我是多么想你吗?妈妈,每次你打电话来时,你总是说我和姐姐要钱用啊,你回来吧,我再也不问你要钱了„„。从这次作文中可深切的体会到单亲家庭学生是多么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啊,为此,我认为教师应更多地关心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班主任以及教师要做单亲家庭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让他们感觉到除了父母,还有老师在关心他们,从老师那里同样可得到父爱、母爱。

总之,教育好单亲家庭的学生不仅要有爱心,而且还要注意恰当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单亲家庭学生的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只要我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就能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使这些受过心灵伤害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脸上重新露出灿烂的笑容。

第二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

主讲:许建华 时间:202_.8.13

重视家庭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当代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是空前的,对孩子教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付出也是极大的。可是,同样是家庭教育,同样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有的父母能够使子女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为家庭也为自我写下光辉的人生篇章,甚至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光点;有的父母却由于教子无方,使子女终生碌碌无为,断送了子女美好的前途,给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阴影,甚至出现家庭悲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怎样顺应孩子的天性,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无疑是孩子否走向成功最重要的一环。

家庭教育如此,学校教育概莫能外。教师如同父母,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方式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换句话说,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罢,如果在教育的问题上不分具体情况,不对症下药,效果会适得其反;相反,如果因人而异,采取适当的可行的方法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方面,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尤为显著。所谓单亲,即离异家庭或父母一方亡故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孤傲、不合群、逆反、脆弱等心理特征,因此教育的难度相对较大,但就意义而言是可想而知的。

案例一:

学生: 李同学(男)

家庭成员:无固定工作的母亲;生重病的外婆;患小儿麻痹症的舅舅

家庭情况:收入很低,居住环境老城厢;家庭成员文化水平低因而对其无法进行指导和教育

该生特征:心事重重,学习不能集中精力,成绩一直位于班级中等水平徘徊,没有大的起色

教育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次找小孩谈话,要他面对困难,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争取拿到学校的奖学金。在生活上,学校的各项活动能减免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为他减轻因家境而感到的压力。作为班主任我平时给予他的是平视的目光和平和的态度,有时。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实践,李同学渐渐地找到了在班级体中的位置。学习上,从预备班到现在他每学期都在进步,上学期期末考试,他考到了年级第6名的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他轻松地融入了班集体,我为他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感到高兴。

案例二:

学生: 张同学(男)

家庭成员:离异的父亲

家庭情况:父亲下岗,收入低微

该生特征:小学里是人人讨厌的差生,早晨迟到一周两三次,作业天天不交或漏交,找到他态度极好,认错很快,但就是没有行动,天天如此,老师普遍反映无法教育的“差生”

教育方法:自从进入我班后,我就把他作为我私下里的重点帮教对象,上门家访,和家长取得联系;陪他做作业,约法三章但收效甚微。针对这种情况,我进一步了解他的过去,知道在小学里老师不把他当“人”看,小孩一点自尊没有,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就努力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及时在班级里进行表扬,慢慢地孩子有了自尊,知道自己的不足。

教育效果:作业按时交了,迟到的次数少了。更让人高兴的是,上学期开学时,在讨论班级教室门由谁来负责开时,张同学第一个举手,愿意担这个责任。我当时真的很惊讶,抱着信任的态度就把每天早上开教室门的任务教给了他,一学期下来他基本能够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他也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越来越多的赞扬声,越来越自信。从他的身上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每个老师对孩子要有信心和耐心,真所谓“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案例三:

学生: 陈同学(女)

家庭成员:母亲病故,父亲为金融业“白领”

家庭情况:家庭条件优越,父亲为其配备了手机、电脑等,每月零花钱上千。用其父亲的话讲,“她失去了母爱,我要在经济上加倍补偿她”

该生特征:预备班时成绩比较差,但听其父亲说小学成绩还可以,初中毕业中考成绩不是很好,勉强进入了我校高中美术特色班学习美术;平时的文化测验成绩也还可以,有点“小聪明”,但每到大考就会头脑发晕,具有“考试焦虑症”;平时花钱大方,很爱打扮,注重自身形象“美”

教育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次单独找她谈心,表扬了她具备的优点和优势,希望她利用一周的时间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谁知她第二天一早就来找我“负荆请罪”,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我用她母亲临终时的话激励她,用她父亲不愿向她说的苦衷劝说她,使她争取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习上,不要“心有旁骛”

教育效果:一段时间后我注意到她上课时不再偷照镜子了,学校要求同学做到的“一日常规”她都能做到,发型、发色“正统”。据其父亲讲上网聊天也少多了,学习的劲头很足。最近一次的考试成绩进步显著,美术专业成绩也开始领先于不少其他同学

以上三个同学的教育和他们的转变使我想到:世界之大,各种类型的人都有,更何况处于青春好动的青少年呢?问题不在于他们的错误,而在于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待这些看似讨厌不可救药的孩子时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退”而求策呢?“问”什么?问自己最佳的教育办法;“求”什么?求教育的良策。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又是我们不得不努力做好的大事。

第三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个案

所谓单亲,即离异家庭或父母一方亡故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孤傲、不合群、逆反、脆弱等心理特征,因此教育的难度相对较大,但就意义而言是可想而知的。下面是我遇见的二个案例。

案例之一

学 生:陈某(女)

家庭成员:母亲病故,父亲、爷爷、奶奶

家庭情况:母亲去世较早,父亲没有再婚,跟随父亲以及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在家经营袜业加工,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父亲为其配备了手机、电脑等,每个月提供较多的零花钱。在与其父亲的交流中得知,因为从小失去了母亲,家庭对其非常疼爱,觉得她失去了母爱,比周围的孩子可怜,所以在经济上加倍补偿她,尽量满足她的需求。

该生特征:表现不差,成绩差。但据说小学成绩还不错,升到初中后成绩就直线下降,但人还是比较聪明机灵,善观言察色;有“考试焦虑症”;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十分注重形象打扮,很爱美。

采取的教育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暖心”行动,多鼓励多表扬,唤醒她的荣誉感。办公室、操场边,我多次单独找她谈心,表扬了她身上具备的优点和优势,告诉她要努力找出自

己的缺点和问题,要她成长成一名不单外表美心灵更美的人,我给她三天时间。谁知她第二天一早就来找我谈心,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我用她母亲临终时的话激励她,用她父亲不愿向她说的苦衷劝说她,使她争取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习上,不要“心有旁骛”。

教育效果:一段时间后我注意到她就有了变化了,课间休息时大家跑教室外面,她有时在座位上看书,看到老师更有礼貌了,课桌下的小镜子不见了(同学反映她上课也不偷偷照镜子理头发了),平时的穿着打扮变的得体了,低头玩手机的时间少了。而且听她家人讲回到家后上网聊天也少多了,学习的劲头很足。近段时间各科考试成绩都有进步,尤其英语进步很快。对这个同学的教育和他们的转变使我想到:世界之大,各种类型的人都有,更何况处于青春好动的青少年呢?问题不在于他们的错误,而在于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待这些看似讨厌不可救药的孩子时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退”而求策呢?“问”什么?问自己最佳的教育办法;“求”什么?求教育的良策。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又是我们不得不努力做好的大事。

案例之二

学 生:刘某(男)

家庭成员:父母离异、跟随父亲。后妈、同父异母弟弟 家庭情况:父母早已离异,刘某抚养权在父亲。离婚后父亲

外出工作,一直由奶奶抚养长大,在奶奶接送下念了幼儿园、小学。父亲再婚后两年把他接到新家庭,离开奶奶。父亲再婚后又生育了一个儿子。父亲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出差,于是教育子女的任务便落在后母身上。工作压力大、家务繁多的后母便让孩子寄宿学校,每月除了给生活费,极少过问孩子的生活、学习等问题。

该生特征及存在问题:刘某成绩中上但他并不让人省心。开学刚两周,作为寄宿生的他就伙同班上其他两名男生翻墙出去上网,彻夜未归。事情败露后,我联系了家长来到学校。刘某的妈妈一到办公室坐下,就首先向我言明她是后妈,摆出一副“孩子不是我亲生,不关我事”的态度。经了解得知,在家里,由于刘某自幼与奶奶生活,长辈过分的溺爱加上亲友对其的同情使孩子养成了有求必应、贪婪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由于性格问题,在新家庭中与后母及弟弟的相处并不融合,在学校中也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后母对他基本上是一种放任自流、自生自灭的态度。

采取的教育方法:一是用爱抚平创伤,与其父亲沟通,建议父亲多在家陪孩子,经过多次劝导,他父亲终于决定向公司申请转岗,回到家乡工作,陪伴儿子。同时将刘某的情况告诉他母亲,要求母亲多关心孩子。二是用环境渲染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编排座位时,我有意在其座位周围编排了一些刻苦勤奋又乐意助人的班干部同学,并私底下叮嘱这些学生干部多主动地与刘某交往。三是加强交流鼓励,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我

也加强与刘某的交流,经常有意识无意识地拉他聊天,和他讲起自己当年的学习过程,引导他打开心扉。

教育效果:后来的一个学期里,刘某翻墙外出游玩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现在,他不仅仅性格开朗多了,变得活泼健谈,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乐于帮助他人,同学们更喜欢他了,老师们也发现他开始主动思考问题了,经常到办公室请教,有时放学了,他还拉着老师问题目。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家庭婚姻的不幸,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无能为力,但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可以尽力而为。这些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更需要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希望在这些孩子早期不幸的经历中,有幸在学校感受到不亚于亲情的关爱和照顾,希望我们努力地结果能够让他们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第四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子女。近几年来,单亲家庭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离婚或父母某一方意外死亡是形成单亲家庭比较常见的原因。虽然每个家庭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后果却相当一致——生活向孩子亮起了红灯,孩子在无法抗拒的情况下,成为了家庭悲剧的牺牲者和承担者,被迫承受着本不该属于他们的压力。

笔者所带的班上总有若干单亲家庭学生,今年的班就有一位。处在单亲家庭的学生通常都处于感情的半饥渴状态,他们通常表现在待人接物比较淡漠,一般不太主动与人交往,或桀骜不驯,或胆小怕事,情绪波动较大,自控力差。如何有效地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为他们的生活开启绿灯,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下面就笔者接触到的学生分析如下:

一、案例介绍

1、个人基本情况(1)个案本人情况

小佳,学习较刻苦,但成绩不好,较任性,与同学交往不顺利。

(2)个案家庭情况

小佳父母已离异,母亲抛弃其姐弟二人,另外组建家庭。父亲忙于工作,每天都把他们放到小饭桌,很少有时间与她沟通交流。

2、个案生活经历(1)个案生活情况

小佳在转到班上前两年与母亲生活,后来母亲又重组家庭,小佳又开始与父亲生活。她平时与同学相处中,略显内向,不会听取他人的意见。(2)对案主访谈情况

在校期间,作为班主任笔者对小佳进行了多次的深度谈话,从谈话中发现了许多问题,现将大致谈话内容整理如下: 小佳:“妈妈有自己的朋友,没时间理我,亲戚知道我只有妈妈,总用异样的眼光看我。那些朋友不知道我只有妈妈,我能跟他们一起无所顾忌,很开心。”

二、案例分析

首先,这里可以看到单亲家庭中的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现状,采取各种方式逃避。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任何一方的角色缺失将导致经济资源和情感资源的缺乏。

其次,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接受了外界过多的情感暗示。和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一样,她们的家长也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刻意强调红灯已经亮起,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在她们的周围经常有人(包括我们老师)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太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关键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三、教育过程及体会

1、培养积极情绪,为开设绿灯作准备。

首先,让学生坦然面对现实,理解单亲家庭是正常的社会现象。我们过分地强调只能让教育失效。其实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希望老师把他当成普通的孩子来对待,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绝对不过一分也绝对不保留一分。这样的平等会让他觉得自己在老师眼中是班级的一份子,没有被孤立,不特殊。

其次,营造和睦融洽的班级氛围,为她们提供锻炼平台。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耻于老师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班主任应帮助她们,为了让她感受到学校就是家庭,老师就是父母,同学就是兄妹,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与。让她们置身于集体活动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消除她的孤独感。平常的学习生活我们可以有意的让她们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任务和参与班级某些决策,培养她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集体责任感,当她们尽到自己的力量勇敢承担责任时,及时的给她们微笑和鼓励,从而培养她们的独立能力,使其了解每一个人都要在社会角色中承担一定的责任,长大后才能自觉地担当起对社会和对家庭应负的责任。曾经我班几位单亲家庭的学生,现分别担任班长,文艺委员等职务,还有两位在学习及活动方面也非常突出。目前小佳在班内担任领读员。

2、感受爱的温暖,体会绿灯亮起的意义。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总的说来是由于缺少“被爱”或“被爱”的方式存在一定缺陷而导致的。因此,学校和家庭在进行教育应用真诚的关心爱护治疗其心灵上的伤痕。

首先,感受家庭的爱。解铃还需系铃人,孩子最初的老师就是父母。单亲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还是有教育的重责,其实老师和学校的教育和关爱起到的作用,远远不及父母的。问题起点在父母处,只有父母配合学校的工作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家庭的父母一味的采取逃避的态度,只会恶化孩子的情况。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与小佳的母亲进行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交谈中听到了她母亲的无奈与疲惫的声音,但我依然劝导她以孩子的发展为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育子方法,终于使她接受了我的建议。

其次,感受学校的爱。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缺失关爱,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教师要精心扮演好“亲人、老师、朋友”三种角色,用爱心抚慰创伤。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留心观察,善于发现、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比如,教师经常关心、询问他们早餐吃饱没有、衣服换了没有等细节问题,要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真诚的亲人之爱。同时,教师绝不能因为“同情”而对单亲家庭学生降低管理标准,失之于宽。对他们的教育管理要有足够耐心和信心,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多一些爱心和尊重,但对他们的不良行为更应予以严格要求和监管,让学生感受到理智的师爱。仅仅有长辈的关爱还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与单亲家庭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关系,主动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引导他们接触正常的沟通方式。在工作中我时常以周记,书信与她沟通,传递着我对她的爱。

红灯停是无奈的,绿灯行是大家所等待的。我很庆幸,我班的单亲家庭的学生能坦然面对自己及周围的环境,正视红灯。能微笑地融入班集体,珍惜绿灯。并且他们拥有了自己的舞台,并在舞台上演绎着他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健康向上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五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个案

所谓单亲,即离异家庭或父母一方亡故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孤傲、不合群、逆反、脆弱等心理特征,因此教育的难度相对较大,但就意义而言是可想而知的。下面是我遇见的二个案例。

案例之一

学生:陈某(女)

家庭成员:母亲病故,父亲、爷爷、奶奶

家庭情况:母亲去世较早,父亲没有再婚,跟随父亲以及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在家经营袜业加工,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父亲为其配备了手机、电脑等,每个月提供较多的零花钱。在与其父亲的交流中得知,因为从小失去了母亲,家庭对其非常疼爱,觉得她失去了母爱,比周围的孩子可怜,所以在经济上加倍补偿她,尽量满足她的需求。

该生特征:表现不差,成绩差。但据说小学成绩还不错,升到初中后成绩就直线下降,但人还是比较聪明机灵,善观言察色;有“考试焦虑症”;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十分注重形象打扮,很爱美。

采取的教育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暖心”行动,多鼓励多表扬,唤醒她的荣誉感。办公室、操场边,我多次单独找她谈心,表扬了她身上具备的优点和优势,告诉她要努力找出自

己的缺点和问题,要她成长成一名不单外表美心灵更美的人,我给她三天时间。谁知她第二天一早就来找我谈心,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我用她母亲临终时的话激励她,用她父亲不愿向她说的苦衷劝说她,使她争取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习上,不要“心有旁骛”。

教育效果:一段时间后我注意到她就有了变化了,课间休息时大家跑教室外面,她有时在座位上看书,看到老师更有礼貌了,课桌下的小镜子不见了(同学反映她上课也不偷偷照镜子理头发了),平时的穿着打扮变的得体了,低头玩手机的时间少了。而且听她家人讲回到家后上网聊天也少多了,学习的劲头很足。近段时间各科考试成绩都有进步,尤其英语进步很快。

对这个同学的教育和他们的转变使我想到:世界之大,各种类型的人都有,更何况处于青春好动的青少年呢?问题不在于他们的错误,而在于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待这些看似讨厌不可救药的孩子时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退”而求策呢?“问”什么?问自己最佳的教育办法;“求”什么?求教育的良策。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又是我们不得不努力做好的大事。

案例之二

学生:刘某(男)

家庭成员:父母离异、跟随父亲。后妈、同父异母弟弟

家庭情况:父母早已离异,刘某抚养权在父亲。离婚后父亲

外出工作,一直由奶奶抚养长大,在奶奶接送下念了幼儿园、小学。父亲再婚后两年把他接到新家庭,离开奶奶。父亲再婚后又生育了一个儿子。父亲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出差,于是教育子女的任务便落在后母身上。工作压力大、家务繁多的后母便让孩子寄宿学校,每月除了给生活费,极少过问孩子的生活、学习等问题。

该生特征及存在问题:刘某成绩中上但他并不让人省心。开学刚两周,作为寄宿生的他就伙同班上其他两名男生翻墙出去上网,彻夜未归。事情败露后,我联系了家长来到学校。刘某的妈妈一到办公室坐下,就首先向我言明她是后妈,摆出一副“孩子不是我亲生,不关我事”的态度。经了解得知,在家里,由于刘某自幼与奶奶生活,长辈过分的溺爱加上亲友对其的同情使孩子养成了有求必应、贪婪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由于性格问题,在新家庭中与后母及弟弟的相处并不融合,在学校中也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后母对他基本上是一种放任自流、自生自灭的态度。

采取的教育方法:一是用爱抚平创伤,与其父亲沟通,建议父亲多在家陪孩子,经过多次劝导,他父亲终于决定向公司申请转岗,回到家乡工作,陪伴儿子。同时将刘某的情况告诉他母亲,要求母亲多关心孩子。二是用环境渲染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编排座位时,我有意在其座位周围编排了一些刻苦勤奋又乐意助人的班干部同学,并私底下叮嘱这些学生干部多主动地与刘某交往。三是加强交流鼓励,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我也加强与刘某的交流,经常有意识无意识地拉他聊天,和他讲起自己当年的学习过程,引导他打开心扉。

教育效果:后来的一个学期里,刘某翻墙外出游玩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现在,他不仅仅性格开朗多了,变得活泼健谈,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乐于帮助他人,同学们更喜欢他了,老师们也发现他开始主动思考问题了,经常到办公室请教,有时放学了,他还拉着老师问题目。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家庭婚姻的不幸,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无能为力,但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可以尽力而为。这些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更需要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希望在这些孩子早期不幸的经历中,有幸在学校感受到不亚于亲情的关爱和照顾,希望我们努力地结果能够让他们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点点滴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