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关于农村团支部松瘫原因分析和对策思考大全
编辑:紫云飞舞 识别码:16-936134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5 18:06: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农村团支部松瘫原因分析和对策思考大全

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向纵向推进,农村团支部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团支部工作滑坡、组织松散、缺乏活力已成为影响全团工作正常开展的一大主要因素。着手治理农村团支部松瘫现象,大力做好后进团支部的转化工作是做好农村团支部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原因分析

导致农村团支部严重松瘫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团工作的外部环境欠佳,党政组织对团组织的关心、重视、支持不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农村党支部本身瘫散,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党不管团,党团断线,使农村团工作失去坚强的后盾做依托,团工?quot;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加上乡镇团委引导不力,有关政策在基层得不到充分落实,使团工作”热“在县里,”松“在乡镇,”瘫“在村里。部分党政领导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没位置,没有把共青团组织当成党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来重视和培养,对团工作研究不够,指导不力,团的干部成了杂活突击队员,一年到头尽帮忙,团工作应有的人、财、物到不了位,致使团的自身工作”抛荒“。

2、团干部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有差距。团干的合理流动是团组织活力的必要因素,但团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也是正常开展团工作所必需的。市场经济的浪潮使不少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受到利益驱使和生活所迫,一批素质好、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青年纷纷成打工一族。而在家青年团员有的怕干团,有的想干但不知如何干、最终消极应付或干脆不干,从而导致农村团支部缺乏能带领团员青年为发展农村经济而乐于奉献的团干部合适人选。因而不少村团干部往往是跛子里选壮丁,谈不上素质保障,致使在岗的团干部思想不稳定,工作无长期打算,被动应付,只盼着到届换人。不少村因集体经济薄弱,团支书思想不稳定,工作靠的是一份热情,面对选富起来的青年与团干部收入差距的拉大,产生了心理不平衡,有的就干脆搁下担子抓家庭经济,甚而长期外出,荒了”共青团“。有的村干部报酬实行,包干以后,其干部职数也随之压减,不少村团支书身兼数职,”[找文章到文秘资源-/www.teniu.cc-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以兼养团“,使团工作趋于义务化、业余化,根本无时间,无精力去过问团务,必有余而力不足。

3、团员流失严重,团员意识薄弱,团组织缺乏凝聚力。随着改革不断收入,农村人员流动性日益增强。大批农村青年特别是有一定文化和专长的团员青年离土弃农,务工经商,外出打工。团员青年流失严重。团组织本身管理上的漏洞也是造成团员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学生毕业回村不转团组织关?quot;丢一批”,女团员婚嫁不转团组织关系“嫁一批”,加上外出打工的“走一批”,留在家里的已是寥寥无几,且大多数素质差,能力弱,不思上进。有一部分村一两年没有发展团员,党员数与团员数倒挂,团员队伍年龄老化,团员的进出比例难以协调。

农村青年价值观的多元化和部分农村青年理想信念趋于淡薄不愿申请入团,部分青年一昧追求金钱,自私自利思想严重,有的甚至认为团员要受各种纪律、制度的约束,不自由,视入团为一种负担,只有在参军、升学、招工时才想起入团。而部分团干部工作缺乏责任心,为那些参军、升学、招工的青年大开绿灯,搞突击入团,自掉身价,使一些人生观、价值观不坚定的青年进入团的队伍,降低了队伍素质。团支部教育、引导、服务青年的职能难以履行,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难以发挥。

4、团的活动缺场地、缺经费,作用难以发挥。团组织要通过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增强对青年的教育,引导和服务,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而开展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和场地。长期以来,团组织一直处于活动经费相当缺乏的窘境。活动场地大都是借用党支部活动室或学校操场教室,没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要搞活动就得向党组织伸手,搞起活动来畏畏缩缩,“前怕狼,后怕虎;,或小打小闹,或流于形式,难成气候,难有作为,难以达到活动所预期的效果。

二、对策措施

要使农村团支部工作走出困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着眼机制建设,营造”党建带团建“氛围是基础。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领导团的职责。要把团支部的整顿和建设与党支部和整顿和建设结合起来,树立党建团建一起抓的思想,坚持党团工作一同研究,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检查落实。做到党团干部配备、培训同步,党团阵地建设同步,党团教育同步,党团工作检查督促同步。多给团组织出点子,压担子,交任务,给台阶。帮助团组织分析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摸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团组织找准工作切入点,找到突破口,定期专题研究团工作,定期分配任务,定人帮教引导,对团工作,行动上要有措施。

党组织还要为团组织提供发要的物质保障,给团组织通路子,给票子。在活动经?上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团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纳入财政预算。更重要的是应该放宽政策自筹资金,鼓励”以劳养团"。有条件的地方要为团组织创立经费基地创造条件,拨给一定的经费、

第二篇:关于农村团支部松瘫原因分析和对策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向纵向推进,农村团支部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团支部工作滑坡、组织松散、缺乏活力已成为影响全团工作正常开展的一大主要因素。着手治理农村团支部松瘫现象,大力做好后进团支部的转化工作是做好农村团支部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原因分析导致农村团支部严重松瘫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团工

作的外部环境欠佳,党政组织对团组织的关心、重视、支持不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农村党支部本身瘫散,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党不管团,党团断线,使农村团工作失去坚强的后盾做依托,团工?quot;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加上乡镇团委引导不力,有关政策在基层得不到充分落实,使团工作”热“在县里,”松“在乡镇,”瘫“在村里。部分党政领导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没位置,没有把共青团组织当成党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来重视和培养,对团工作研究不够,指导不力,团的干部成了杂活突击队员,一年到头尽帮忙,团工作应有的人、财、物到不了位,致使团的自身工作”抛荒“。

2、团干部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有差距。团干的合理流动是团组织活力的必要因素,但团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也是正常开展团工作所必需的。市场经济的浪潮使不少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受到利益驱使和生活所迫,一批素质好、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青年纷纷成打工一族。而在家青年团员有的怕干团,有的想干但不知如何干、最终消极应付或干脆不干,从而导致农村团支部缺乏能带领团员青年为发展农村经济而乐于奉献的团干部合适人选。因而不少村团干部往往是跛子里选壮丁,谈不上素质保障,致使在岗的团干部思想不稳定,工作无长期打算,被动应付,只盼着到届换人。不少村因集体经济薄弱,团支书思想不稳定,工作靠的是一份热情,面对选富起来的青年与团干部收入差距的拉大,产生了心理不平衡,有的就干脆搁下担子抓家庭经济,甚而长期外出,荒了”共青团“。有的村干部报酬实行,包干以后,其干部职数也随之压减,不少村团支书身兼数职,”[找文章到文秘资源-/www.teniu.cc-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以兼养团“,使团工作趋于义务化、业余化,根本无时间,无精力去过问团务,必有余而力不足。

3、团员流失严重,团员意识薄弱,团组织缺乏凝聚力。随着改革不断收入,农村人员流动性日益增强。大批农村青年特别是有一定文化和专长的团员青年离土弃农,务工经商,外出打工。团员青年流失严重。团组织本身管理上的漏洞也是造成团员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学生毕业回村不转团组织关?quot;丢一批”,女团员婚嫁不转团组织关系“嫁一批”,加上外出打工的“走一批”,留在家里的已是寥寥无几,且大多数素质差,能力弱,不思上进。有一部分村一两年没有发展团员,党员数与团员数倒挂,团员队伍年龄老化,团员的进出比例难以协调。

农村青年价值观的多元化和部分农村青年理想信念趋于淡薄不愿申请入团,部分青年一昧追求金钱,自私自利思想严重,有的甚至认为团员要受各种纪律、制度的约束,不自由,视入团为一种负担,只有在参军、升学、招工时才想起入团。而部分团干部工作缺乏责任心,为那些参军、升学、招工的青年大开绿灯,搞突击入团,自掉身价,使一些人生观、价值观不坚定的青年进入团的队伍,降低了队伍素质。团支部教育、引导、服务青年的职能难以履行,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难以发挥。

4、团的活动缺场地、缺经费,作用难以发挥。团组织要通过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增强对青年的教育,引导和服务,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而开展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和场地。长期以来,团组织一直处于活动经费相当缺乏的窘境。活动场地大都是借用党支部活动室或学校操场教室,没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要搞活动就得向党组织伸手,搞起活动来畏畏缩缩,“前怕狼,后怕虎;,或小打小闹,或流于形式,难成气候,难有作为,难以达到活动所预期的效果。

二、对策措施

要使农村团支部工作走出困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着眼机制建设,营造”党建带团建“氛围是基础。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领导团的职责。要把团支部的整顿和建设与党支部和整顿和建设结合起来,树立党建团建一起抓的思想,坚持党团工作一同研究,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检查落实。做到党团干部配备、培训同步,党团阵地建设同步,党团教育同步,党团工作检查督促同步。多给团组织出点子,压担子,交任务,给台阶。帮助团组织分析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摸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团组织找准工作切入点,找到突破口,定期专题研究团工作,定期分配任务,定人帮教引导,对团工作,行动上要有措施。

党组织还要为团组织提供发要的物质保障,给团组织通路子,给票子。在活动经?上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团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纳入财政

预算。更重要的是应该放宽政策自筹资金,鼓励”以劳养团“。有条件的地方要为团组织创立经费基地创造条件,拨给一定的经费、田、地、山,以地抵资,不断壮大共青团凝聚青年的物质基础。活动场地及阵地建设要做到党团同步走,两块牌子,一个屋子。要挂靠”党员活动室“建立团员活动室,实现党的阵地建设规范化,制度建设同步化,健全党(团)员三会一课制度,保证党(团)工作正常化。对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问题,要根据有关政策予以落实。

2、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团支部书记的选配和教育是关键。乡镇团委作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必须发挥组织建设的关键性作用。各级团组织要与乡镇、村党组织一道切实加强团干部的配备、教育、管理和使用。团干要保证随缺随配,不缺配,严把入口关,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德才兼备、有朝气的青年放到共青团的岗位上加以培养,并通过有效的途径保持其相对的稳定。强化团干队伍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团干部讲学习、讲正气的意识,保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使其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县、乡两级团组织还应大力加强团务知识的培训,不仅要保证有人干事,还要保证会干事。有了高素质的团组织领头人,是转化团工作后进村的关键。

3、加强团员管理,防止团员流失是重要环节。村团支部要加强与村会计、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的联系,建立青年、团员、外出青年、外出团员档案,随时掌握外出去向和思想动态,自清家底,做到”家底清,情况明、措施?quot;,以便工作有的放矢。对外出预期在一年以上的,流出地团组织要主动与团员流入地团组织取得联系,督促转好关系到流入地注册,并做好流动团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于学生团员,学校团组织应在学生离校前加强团员意识教育,由校方团组织在毕业时统一与学生所去向单位团组织办理接转手续。对外嫁和内娶的团员青年,团组织要主动介入,做好接转工作,防止团员流失。

4、以“有作为”求“有地位、有活力”是根本。农村团工作的根本着力点应放在构建农村青年科技服务体系上,以团办基地为依托,建立科技典型示范基地,以乡镇农技站、党校、团校、成校为科技培训阵地,大力培养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通过带头人的传帮和典型示范作用,抓住效益农业开发的机遇,建立农村市场经济新格局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青年提供科技、信息、就业、成长、婚恋等服务,及时反映青年的心声、维护青年团员的合理权益。同时,共青团组织要当好配角,着眼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局,积极配合党政工作,主动承担急、难、险、重和其它突击任务,宣传党的有关政策,为党政分忧。在农村,特别要在计划生育、扶贫帮困、抗洪抢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反对封建迷信活动上表率,维护农村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好青年志愿者的作用。

第三篇:农村中学教师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农村中学教师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否,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兴衰,这是不可等闲视之的大事。

一、当前关于教师流失的对策回顾

1.增加教师的工资福利。持这种对策的人认为,绝大数优秀教师的流失原因不是他们对现学校不满意,而是为了追求高工资、高福利。只要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就能稳定教师队伍。仔细分析一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沿海与内陆差距总是存在的,全国各地一样。资本的收益性也会使私立学校想尽办法提高工资福利招聘优秀教师。另外,目前教师的工资主要由县财政负担,我国现有529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些地方连吃饭都保不住,财政赤字严重,能够保住教师工资的如期按时发放已经是万幸,提高教师的待遇只能是一句口号。

2.严防死守,“卡”住一个算一个。持这种对策的人是针对当前教师考研及教师外流采取行政手段。我们的教育行政领导及校长的心愿是好的,但你能卡住吗?对于卡人不让考研且不说违背国家政策,只要考上研究生,教师会想尽一切办法提出档案,送礼、托关系,甚至上级说情。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谁又会为这样的事得罪人?对于不考研教师的流失,也是卡不住的,这些人要么不辞而别,要么工资给学校对半开,学校为了利益,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近查处的大量脱岗人员领工资就说明这个问题。

3.感情留人。这是针对教师人文关怀缺乏造成的教师流失提出的对策。提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学校应该感情留人。但他们忽略这样一个现实,学校行政人员的福利待遇普遍高于一线教师,有些学校领导官僚作风严重存在,常常以居高临下的架式,强加给教师命令,动不动以解聘来要挟,学校的重大事件不与教师商议,导致教师感到压抑,心情不舒畅。这样的学校能做到感情留人吗?

二、农村教师流失原因的个案分析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实践同样没有发言权。笔者通过三年支教实践,对一所农村中学优秀教师流失的个案分析,试图探究新时期优秀教师流失的原因。

该校建于1999年,学校的教师都是精心挑选的业务能力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优秀老师。在短短的三年间,学校一年一个台阶,在校人数由建校时的400多人增加到1800多人,学校在县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二。但这所名校在建校三年后教师开始流失,三年共走了不下20位优秀骨干教师,五个考上研究生,其他的流失到县私立高中、私立初中,工资福利待遇都比以前高。空缺的岗位由小学教师补充,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滑坡,学生辍学率高达30%。这对于只有50多名教师的学校意味着什么呢?究其原因令人深思。他们流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个案一:教师A是一位202_年中等师范毕业的女孩,代课老师,工资每月150元,母女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务农),为了省一元钱,常常不吃早饭,有时就喝一点稀饭,就这样,她仍然尽心尽力地工作。202_年麦假前发工资时,校长把已经流失的一位教师欠自己的钱算在她账上(校长推销《数学报》,教师A和另一位教师共卖35份,教师A负责的报钱已交,另一位教师不辞而别)。工资不够还倒贴。那个女孩当时眼泪汪汪,从早晨7点多一直哭到10点,然后擦干泪,洗洗脸去上课。这样的教师能不流失吗?

个案二:教师B是1997年某外国语学院毕业的青年初三骨干英语教师。家庭境况:父母年迈无收入,兄长高度残疾,妻子失业务农,一家老少全靠他的工资。为人正直忠厚,工作上兢兢业业,在202_年县综合比赛中第二名,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在其他业务比赛中常常名列前茅。这样一位教师在202_年春天因父有病给校长借100元钱(工资拖欠),校长当时以没钱为借口搪塞教师B,乘租来的车走了。这样的教师心能不碎吗?

个案三:教师C是一位50多岁的女语文教师,比校长大10多岁,学生对她的评价很好。工作上尽职尽责,教学成绩突出,就一个缺点不会巴结奉承领导。她流失的原因也简单,仅因为有事耽误了两节晚自习,到校后立即找校长主动承认错误,结果被校长寒着脸冷落30多分钟,又在学校例会上被校长点名批评。“哪儿黄土不养人,何必非在此处生?”

个案四:教师D是一位中年初三数学骨干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成绩斐然。他一走就是两个人(双职工),原因也简单:202_年春季刚开学,教师自愿辅导晚自习时,恰逢家长送学生上学,在教室门口同家长聊了几句,结果被学校领导检查发现。本来这是一件平常小事,在第二天晚上开会时,说某某班级没老师辅导时,老师D说我在教室辅导,检查的领导说没人辅导,这样二人吵了起来(都喝酒了),校长大发雷霆,拍桌子,批评教师D在新年第一次会上给他找难堪。结果,暑假夫妻双双主动东南飞,黄鹤一去不复返。

从该校教师流失的个案中,不难发现教师流失的原因。与当前教师流失是经济利益驱动的看法恰恰相反。这些优秀教师的流失,都是与校长及其管理方法有关,是领导脱离群众,严重存在官僚主义作风,教师们感到心寒才不得已离开学校。

三、教师流失的对策

1.教师流失后的对策

第一,“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教师流失是社会发展必然的、不可扭转的趋势,那种用行政手段捆绑人才的时代,早晚会成为历史。另外,随着教师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职业不再是铁饭碗,教师也面临着下岗的可能,应该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教师的流失不应悲观失望、咬牙切齿,应该反思他们流失的真正原因,珍惜现有教师,积极探索和构建更加人性化的环境,“亡羊补牢”,留住现有教师的人与心。

第二,加强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优秀骨干教师不是天生的。学校应该从现有教师挑选毕业不久、知识基础雄厚、工作热情高的教师重点培养,适当安排他们走上重要的教学岗位,采取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经受锻炼,迅速成长。同时,对这些教师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关心。“士为知己者死”,切实让教师感到学校是自己发挥才能的用武之地,学校就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从而安心工作。

2.留住教师的对策

(1)留住教师的前提是改革现行校长选拔任用体制

现阶段,我国中学校长的选择任用以委任制为主要形式,由上级领导机构对校长直接进行职务任命,在实践操作中这种委任制暴露出重大缺陷,透明度和教职工参与程度低,往往把一些不符合校长任职条件的人放在校长的岗位上,很难保证校长的素质。一些校长错误理解校长负责制,认为校长负责制就是一切校长说了算,唯我独尊,不把教师放在眼里。这样学校的优秀教师能不走吗?留住教师必须改革校长的选拔任用体制,农村中学的校长选拔应该在学校内部由教职工及社会参与民主选举产生,选择那些真正德才兼备的教师担当校长,没有好校长,留住教师只能是一句空话。

(2)留住教师的保障是健全校长约束和监督机制

民主选举一位合格校长,对留住教师只是前提,如果校长在任期内逐步蜕化变质,任人唯亲,排除异己,或借口改革克扣教师的正常工资收入,滥用职权侵吞学生与国家财产等各种现象,都会引起教师的不满甚至流失。因此,健全教职工与社会对校长的民主监督和评议制度,上级主管部门要采取各种渠道对校长进行定期考核,对那些独行专断,以权谋私,挥霍和侵吞学生和国家财产的要坚决查处,严惩不贷,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这是留住教师的保障,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保障。

(3)留住教师的关键是人文关怀,感情留人

首先校长不仅要关心教育教学,更要关心教师的生活,了解每一个教师的家庭实际情况,对于家庭有困难的教师要及时主动给予帮助,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不能解决的也要“良言一句三冬暖”,让教师体会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真正感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坚强后盾。说到底,也就是对教师要进行人文关怀,进行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以情留人。

其次,校长要不断的学习教师管理新理念,新方法,学习心理学等关于教师管理方面的知识,促进自身管理专业化,并且结合教师管理实际一日三思,掌握恰当处理教师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媒体和教育专家总是强调莫伤学生的自尊心,岂不知教师也有自尊心!对一些问题能不公开的就不公开,对已知错的教师能不批评就不批评,只要结果是好的。“士可杀而不可辱”,不要让教师因颜面扫地而流失。

其实,每位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流失是矛盾不能调和的产物。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校长也应该日三省其身,“为教师不谋益乎,管理不民主乎,伤教师心乎?”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情留人,对教师实行人文关怀,让教师享受做人的尊严,发展的空间,教学的愉悦,生命的充实。

古语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优秀教师流失学校的校长们,反思吧!

(责任编辑 刘永庆)

第四篇: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

更新日期:202_-11-27 19:53:53

索 引 号:533423-009578-20081127-0019

发布机构:维西县康普中学教科室

发文日期:202_-11-27

名 称: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

维西县康普中学教科室

编者按:我县农村中小学的辍学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县“普九”成果的巩固和提高,而且还关系到我县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尽管和级政府和各学校已经想尽办法控制大量学生的流失,但是收效甚微。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扶贫政策的不断落实,特别是我州“高原农牧民子女生活补助”政策的落实,中小学生辍学主流原因已不是贫困。农村辍学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就我县农村中小学辍学原因及对策作分析。

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根源,中小学生辍学也一样。农村学生非正常辍学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几乎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越是落后地区,问题越严重。

一、中小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

1.1家庭经济条件原因。目前我县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民经济还相当落后,甚至尚未脱贫,仅能维持日常生活;虽然现在我县中小学生已基本实现免费教育,即使家长让孩子读完初中,也没有能力让孩子升入高一级的学校深造,于是提前放弃了对子女的培养。

1.2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父母间相互推脱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子女像足球一样你踢过来,我踢过去,缺乏家庭的温暖。

1.3监护人(家长)的思想较为单纯,文化层次低。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支配下,农村的初中教育也曾经红红火火。但是,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部分家长看到一些个体户,虽然没有文凭,甚至有些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却能赚大钱。而且不少的学生和家长看到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艰难的现实,从而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这种错误思潮已开始在农村蔓延,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现在连大学生都不包分配了,许多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上学还有什么用?而且上学要花不少的费用,得不偿失。不如让孩子早点学些手艺外出打工,做生意,一年少说也能挣二、三千元,现在知识能值多少钱?只要孩子能算算数,记记帐就可以了。

1.4家庭教育缺失。

有些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庭监管力不从心其中有一些孩子因没有大人管教,导致了贪玩和不爱学习,逐步产生厌学情绪,学习上与同学们的差距愈拉愈大,最后无心学习,以致逃学、辍学。还有一些家庭富裕、文化水平又不高的家长,不

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随意满足,使孩子养成了好吃、好玩、懒惰的坏习气,学习上不愿吃苦,也不愿受学校的种种约束而辍学等等。

有的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对孩子的态度是“要钱给你钱,要穿给你穿”;或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更有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任其自由发展。

2、社会因素

2.1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期,心理和生理上都很不成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易受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第一、学生之间被打或抢被勒索财物,被盗等屡屡发生,学生缺乏安全感。第二,一些个体业主利欲熏心,不顾有关的法令或向学生出租不健康的书刊,或向学生售烟酒,学生随意进入录像室、电子游戏室、网吧、桌球室等场所,以达非法牟取暴利的目的,学生一旦痴迷上这些以后,就会无心学习,经常逃学、旷课,最后导致辍学。第三,农村文化市场上“黄毒”的影响,致使一些学生无心读书,一场黄色录像或一本淫秽书刊都可以使多年的学校教育付诸东流。第四,一些社会腐败现象也对部分家长和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不论是大、中专生毕业分配,还是招工、招干,部分单位不是量才用人,而是搞拉关系、走后门、行贿受贿、以权谋利等不正之风,出现了没才能也能找上好工作、好单位,而把有真才实学的人拒之门外的现象,使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事业与前途失去信心,逐渐产生弃学心理。

2.2一些传媒文化也不适合孩子的成长,真正适合中小学生的节目少之又少,暴力、爱情片亢斥视野,青春偶像大行其道媒体从某种方面已经对孩子造成了误导,使孩子过早的成熟。

3、学校因素

3.1教育设施落后

农村从小学到中学,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教学条件,甚至是师资配置,远不及城市,一天10节课,除了听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课,就是堆成山的作业,在孩子眼中,学校就是一潭死气沉沉的水,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只有枯燥的学习,怒目而视的老师,一成不变的课堂„„

3.2 教师因素

农村师资力量不高,部分教师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农村学校教师的频繁流动给学生的不良影响,而能够留下来的,多为本乡镇的老教师,要他们适应一日三变的教育教学观念有点难,因此就出现了教师觉得学生难管,学生觉得老师讲得没意思的局面。个别教师教学状况不好,导致学生丧失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继而波及其他学科,导致总成绩下滑,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部分教师观念更新慢,盼辍心态强。有一些教师总是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却很少从自身考虑原因,从未想过要追赶时代的步伐,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缺乏必要的耐心,改造的恒心。一遇到调皮捣乱的学生或者成绩差的学生,就想方设法挤兑走,而且理直气壮:“走一两个人,安定一个班级值得!”“他在班里一点儿好作用不起,走了省得影响别人!”诸如此类,加快了学生的流失步伐。

有一部分教师缺乏对待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爱,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差,成绩差的学生尤其缺乏耐心,轻则冷眼相待、冷语相加,重则大声呵斥、甚至责罚,还有极个别教师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这样一来就使得那些后进生看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而无所适从,从而使这些本来就处在辍学边缘的学生更快的离开了学校。

3.3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学生辍学的另一重要原因。由于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失去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4、个人因素

4.1学习动机丧失造成辍学。由于教育态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不尽完善,使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和学校生活的魅力,认识不到学习的生活实用目标和人生终极目标,学生一致处于学习成绩低劣失败的环境中,从没有在学习上产生过成就感,“低人一头”的日子日复一日,这种阴影一致影响学生的成长,有部分学生就破罐子破摔,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辍学的现实。

4.2心理负担过重造成辍学。各方尤其是家方和校方对学生单方面的苛刻要求,造成学生过重的压抑心理;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干涉,造成学生过重的盲从心理;家庭劳动个体化的倾向,使孩子缺乏交流,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在群体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学业成绩持续落后,加上各类活动开展的少,使孩子的就学欲望越来越低,甚至对生活也丧失了情趣和信心。

4.3身体和其它方面的突发原因造成学生的自然流失。

5、自然条件原因

我县农村村社人们常年生活在上山入云间,下山到河边,两山能对话,相会要半天的境地,居住分散,交通很不便利,学生上学基本上靠步行。

二、中小学生辍学危害。

1、不利于“普九”的顺利实施。

2、违犯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影响了党和政府的施政形象。

3、不利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4、带来了新的就业压力。

5、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6、引发了青少年犯罪:辍学—失业—犯罪,构成了恶性循环,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隐患。

三、辍学的对策思考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制定出相关的实施细则。特别要落实以下几点:要明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在义务教育中各自所负的责任。要像抓计划生育工作那样,把学生读书的事落实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责任人身上。同时,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使他们能深入了解并自觉执行,要让广大农民增强“不送子女上学违法”等法律意识,对不送子女上学的家长或监护人应依法强迫其履行义务。

3、继续加大扶贫力度,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

3、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一是要转变办学观念,坚决摒弃只重视少数学生升学,轻视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歧视差生的做法,不让学生升学无望而逐渐厌学、逃学,最终辍学;二是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让学生不因沉重的课业负担而产生厌学情绪,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三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以爱为本,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是加大督查工作力度,严禁学校以种种理由拒绝学生入学或变相开除学生。五是改革考试和评价体系。义务教育阶段要降低考试难度,减少考试次数,严禁将学生成绩排队,严禁将学生考

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要依据,要坚决落实小学毕业生免试升入初中的规定,使所有的小学毕业生能够进入初中就读。

改善农村学校管理。首先,改变管理观念,实行人性化管理。农村教育需要有现代素质的管理人才,能理解、尊重教师,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开放而有效的管理为老师注入活力和热情,激发他们的工作智慧;同时也会打破沉闷的学校生活,让学生离教师、离课堂更近,而不是辍学。其次,改变教育评价体制。以成绩、排名为基础的传统评价方式既害学生又害教师。还有什么比排名次更能打击、伤害大多数学生?还有什么比以考试分数为评定标准更能误导教师的教育方向?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不仅会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具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也同时引领教师不断地追求真知、提高能力并勇于参与到教育变革的实践中来。第三,提倡严肃诚实的管理风尚。管理态度、方法、风气都会直接影响教育部门的风尚也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态度和素养。诚实的精神面貌是现代的楼房和设备所换不到的。不诚实、不务实,再大的财力投入也改变不了教育力量的苍白。在教育管理上,要实事求是,坚决摒弃弄虚作假等腐败的行为,这是养成教师和学生诚信的基本条件。

4、改革课程体系和教材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与先进地区尚有较大差距,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加之现行的初中课程门类偏多,教材内容不同程度脱离生产生活实际,造成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学质量偏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有困难,丧失继续求学的信心。因此,必须尽快实行课程和教材改革,减少初中课程门类,降低教材难度。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在农村初中实行“绿色证书”制度,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文化知识外,学习一至两门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

5、加强农村初中建设

针对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基础设施落后师资整体素质不高等实际情况,各级政府应将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初中,从资金、师资、设备等方面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学校的投入,使农村初中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逐年提高,从而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6、弘扬素质教育理念,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农村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使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教育。农村教育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首先要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理念,不仅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各学校负责人要知道,教师要知道,而且所有的学生,包括辍学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知道,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决策,必须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和方向,各种教育改革举措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革除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侵袭和干扰;第三,素质教育不能只挂在口头上,必须落在实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学校,都要狠抓落实,一抓到底。

7、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解决学生辍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目前农村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提高农村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自觉地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个性差异,自觉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提高现有农村教师专业素质。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打破时空阻隔,大规模开展高水平的教

师培训,使不同地区的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大幅度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第三,培养农村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使每一个教师都能根据学科特点,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创造性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202_年12月25日

第五篇:农村干部职务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农村干部职务犯罪原因分析及

对策建议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涉及民生民利的惠民资金大量倾斜于农村,农村基层干部在资金管理上拥有很大权力,职务犯罪的频频发生,影响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党和国家政权建设以及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造成恶劣影响。结合查办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实际情况,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

现阶段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的多发,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监管机制不到位

乡镇党委政府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失职渎职行为。例如,韩城市检察院在查办城乡接合部某村道路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中,该村村主任刘某伙同原村组长刘某一,采取冒名顶替等方式,假借他人名义,侵占他人拆迁款共计46余万元。此案反映出该镇办党委政府监管不力,镇办监管人没有充分履行监管职责,镇办监管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为违法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党性缺失谋私利

乡镇领导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为项目建设化解纠纷,甚至个别镇办干部不及时汇报,与村组干部沆瀣一气借机敛财,中饱私囊,侵吞了企业与村组财产。例如:新城办项目办主任赵某某,在企业征地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不是本着对党委政府负责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手中权力,介绍贿赂村组干部并从中捞取好处30余万元。

(三)权力集中搞内耗

村级两委会主要成员,利用手中权力,拉帮结派,搞内耗,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差。两委会成员及群众代表利用手中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想当然地把手中权力转换成获取不法利益的资本,把党的纪律和宗旨抛之脑后,不认真给村民办事,没有从集体利益出发,为村民谋福利,相互争利搞不团结,相互告状影响了社会稳定。例如,有一案犯罪嫌疑人刘某某作案7起,涉案金额370余万元,他在交代中称:“我当村长就是为自己捞钱,不捞钱,那么我当村长干什么。”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某安不但不发挥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作用,而且身为基层党的干部与村委搞不团结,利用手中权力为己谋取私利,作案3起,涉案金额31万元。

(四)相互勾结生窝案

在查处的村干部窝案中,反映出村民选举出的村长、组长及群众代表并没有把代表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目无法纪,相互勾结,层层设卡,蛊惑群众,共同犯罪。例如,该村在多个企业的征用土地过程中,村主任贪污受贿120万元,参与征地的组长贪污受贿40万元,支书贪污受贿11万元,村民代表各受贿5000元不等,这些村组干部假公肥私、中饱私囊、为所欲为,违犯财经纪律,征用土地的钱不进村组账务,群众没有得到土地补偿款,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最后变成了窝案串案的嫌疑人。

(五)主体责任不落实

农村职务犯罪案件多发,同时也反映出有关部门党委政府对干部要求不严不实,工作浮在面上,流于形式,对所有阻工,项目建设等遇到的种种阻力,工作方法简单,放任村干部为所欲为,导致村组干部及群众代表以种种借口阻挠工程进展,借机敲诈钱财。例如,在某农村职务案件中,村主任等人既收取承建企业50万元现金,又向材料供应商索取现金20万元。

(六)财务管理不规范

农村职务犯罪案件多发也反映出村组财务管理混乱。没有账目记载,乡镇账务监管不到位,缺少有效监督,导致各类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现象频发,村账务由村主任一人说了算等情况的发生。例如,某村主任王某收受企业100万元,不是把钱进村账务,却是私下分给组长康某10万元、刘某5万元、村民代表刘某生1万元,其余的钱自己随便花销。

(七)守法意识很缺乏

农村职务犯罪案件多发也缘于村组干部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划清罪与非罪的界线,当面临利益诱惑时,唯利是图,不知不觉走向犯罪深渊。例如,村干部在阻拦企业项目正常建设过程中,以所谓的协调费为名义,借机敛财。

二、对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几点启示

(一)要坚定不移抓党建

有一个村级窝案中有6人是中共党员,其中有镇办干部、有村党支部书记、有村两委会干部,这些村镇党员干部的违法行为侵害了人民群众的权利,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败坏了党风,影响了形象,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这些案件提醒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农村党建工作到了关键时期。

(二)要旗帜鲜明抓查处

实践证明打击是最好的防范,只有充分发挥严打职能,严惩犯罪,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严惩犯罪,给其他人以警戒。只有身边鲜活的实例,才能给那些对公共财产蠢蠢欲动的村干部最直接的警示。因此,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村干部要以零容忍的态度,猛药止咳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严肃查处一批案件,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对典型的村干部职务侵占犯罪案件,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进行曝光,发挥其震慑及警示教育作用。

(三)要持之以恒抓教育

加大教育和法制宣传力度,提高村镇干部的文化素养与法律素质,努力形成不想犯罪的思想道德防线。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切实加强乡镇党委政府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扎实开展“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活动,使村干部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次要经常组织学习,通过鼓励学习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激励村干部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任前培训和定期培训的方式,根据农村工作的实际,进行村务管理、财务管理等培训,提高村干部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第三要强化法制宣传。公、检、法、司、纪检等部门要加强与乡镇党委的沟通联系,以法治讲座、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展板和活动等形式深入农村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提高村干部学法、懂法、守法意识,使其自觉远离违法犯罪。

(四)要坚持不懈抓监督

农村职务犯罪案件的多发,充分说明了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像洪水一样泛滥成灾,因此要建立健全村务管理规章制度,实行村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积极健全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建立镇村两级监督员制度,对村务、财务、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落实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挥其效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提高村民对村务、财务的知晓率,调动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乡镇政府,纪检等部门派员到村委走访调查了解工作情况,确保外部监督及时有效,主动到群众中去,针对村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走访调查,根据群众反映的情况,及时进行查处整改,坚持抓小、抓早,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要从严把关选干部

农村干部职务犯罪发案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是没有选出好的干部。因此,要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作用,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保证选民真正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选举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或德高望重的致富能手,充实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力求改变目前农村村干部老化、学历偏低、动机不纯、目无法纪以及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现状,坚决克服贿选等现象,让群众擦亮眼睛,避免一时口头和物质承诺的迷惑,切实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一心为民、廉洁奉公的村民选到村干部的岗位上来。

关于农村团支部松瘫原因分析和对策思考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