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关于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编辑:月落乌啼 识别码:16-615313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03 20:35: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

一、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关于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现有12个教学班,718名学生,59名教职工。日前,我们对七至九年级的700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0人做了一项心理问题的专项调查,调查显...

一、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现有12个教学班,718名学生,59名教职工。日前,我们对七至九年级的700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0人做了一项心理问题的专项调查,调查显示,表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高达90%,其中程度比较严重(已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占3%。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自我封闭和自卑(25%)、焦虑甚至恐惧(20%)、胆怯(15%)、厌学(25%)、嫉妒(10%);敌视甚至仇恨(5%)等。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因客观原因(如家庭、出身、长相等)造成的自卑自弃心理;二是因学习压力等因素产生的倦怠心理;三是因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引发的逆反、对立、妒忌、敌视心理;四是因信心缺失和前途渺茫等因素导致的迷惘心理。对于上述心理问题,80%的学生表示可以自我控制,70%的学生表示平时能找到自己觉得有效的排遣办法。

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且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又很难找到切实有效的措施,这使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更加艰难。令许多教师苦恼的是,往往琢磨不透学生的所思所想,教育工作显得力不从心。而更为严重的是,近几年来,因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通和矫正而爆发的恶性校园事件呈上升趋势。这些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我们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冷峻思考。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社会环境因素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影响问题必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前,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的社会问题比较多,一些消极因素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例如,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心理压抑之中;单亲家庭的增多,导致这些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关爱;社会的主流人才观与新课程理念相悖,一部分学生在社会评价中屡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调查报告《关于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此外,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令人关注。由于“留守孩子”大多由隔代抚养或寄宿在学校,致使学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实际教育过程中遇到了“四难”:一是溺爱放纵,教育难;二是缺乏管护,安全难;三是隔代管教,监护难;四是管理脱节,磨合难。可见,“留守孩子”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了教育的一个新的难题。

2、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就农村中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还不健全,还不能有效地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学校的管理重心在智育而不在德育。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向来不敢在教育质量尤其是教学质量上有丝毫马虎。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做得少。学校在重视智育的同时未能有效地实施德育,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疏于指导、研究和教育。这样,学校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理念,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一个得力的人员保障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实施有体系的心健康教育工作。

3、师资培训因素

教师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体。但农村中学的教师在这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二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和专家指导;三是教师编制矛盾突出,教师教学工作量太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农村教师接受了大量的新课程通识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零散地接受了少量的心理教育培训,但不成系统,且具体要求也不够明确。加之近几年,农村学校编制紧缺,在岗教师工作量成倍加重,完成教学任务已疲于奔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篇: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07秋教育管理专业(专科)王正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教育的进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已经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农村初中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家长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困惑。通过解决“家长和子女之间存在的‘代沟’问题”、“家长教育子女如何做人、求知、如何建立正确荣辱观问题”、“学生厌学”三个问题,寻找一条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

一、调查时间:2009年1月1日至2月15日

二、调查地点:古达初级中学

三、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

四、调查对象:农村在校初在学生。

五、调查过程:

(一)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状况

1、关于品德和知识的认识

问卷:你认为知识和品德哪一样更重要?

品德与知识一样重要:40.3%,知识重于品德:35.4%,品德重于知识:12%,说不清楚:12.3%。

2、关于父母对待自己感情以及对父母的生活态度和为人态度的评价 问卷:你认为父母爱你吗?

很爱的75.2%

说不清楚的15.9%

不爱的8.9%

问卷:你是怎样对看待父母的生活态度和为人态度的? 理解并体谅78.7%

不能理解4.1%

说不清楚17.2%

3、学生的倾诉对象和倾诉愿望达成情况 问卷:你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向人倾诉吗?

是的23.6%

偶尔这样23.7%

从不这样52.7% 问卷:如果你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喜欢向谁倾诉?

同学中的好朋友71.2% 父母9.7% 老师11.4% 不确定5.7% 问卷:你遇到挫折和困惑向人倾诉以后感觉满意吗?

同学中的好朋友71.2% 父母9.7% 老师16.4% 不确定2.7%

问卷:你觉得真正理解你的人很少吗

经常有这种感觉53.8% 这种感觉时有时无26.5% 没有这种感觉9.7%

(二)家长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1、家长文化层次和文化生活情况

问卷:你的家长文化层次和文化生活情况怎样?

初中水平61.4%,小学水平25.7%,高中水平9.6%家长为,大专及以上2.3%水平,文盲占1 %。

问卷:你的家长晚上在家活动情况是怎样的?

看电视40.7%聊天、打牌7.6%读书、看报1.6% 家务50.1%

2、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是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凡事必须听家长的41.3% 可以有自己的思想但不关注其行为10.2% 可以有自己的思想但行为不能违反常规31.8% 顺其自然16.7%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的教育方法是什么?

唠叨训斥、打骂60.4%

表扬鼓励10.5% 与老师联系沟通16.4%

耐心询问12.7%

3、家长对子女关注的问题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学习成绩60.6% 心理状况1.4% 思想品德20.7% 身体状况17.3%

4、家长与子女的沟通情况

问卷:你的家长与你的沟通情况是怎样的?

偶尔与孩子沟通21.3%,能够经常与孩子沟通17.9%,不与孩子沟通60.8%。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进行管教时你的态度是什么?

能够听从18.1% 不情愿但不反驳48.4%

有时反驳14.8% 根本不听18.7%

(三)学生在学校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问卷:你觉得教师在课上是否注意对你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很注意7.6%

时有时无22.7%

基本没有这方面指导69.7% 问卷:你觉得哪类教师对你的学习态度和心理影响较大 有爱心负责任46.2% 教学能力好12.8% 能指导如何做人10.9% 能严格要求9.8%

缺乏责任感

教学能力差20.3% 问卷:你觉得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很需要31.6%

六、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当前学校和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程等工作上存在不足,学校和家庭都缺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同时学校在对家长家教育方法上的指导,尤其是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上的指导和培训不够。

第二,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彻底转变,部分教师仍然像以前那样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家长不能为孩子创造好的家庭环境、缺乏同孩子进行沟通的方法、技巧,家庭教育中以学习为主,忽视子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第四,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强的厌学情绪,在学习与生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困惑,善恶美丑的标准与是非观念始终困扰着他们,他们同时也有着很强烈的倾诉愿望,渴望理解、沟通,在学习方法与心理健康方面更需要得到指导和帮助。

七、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建议和工作措施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观念、形式、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所以,转变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转换学校、家庭的教育形式,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便成了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建议学校和家庭重点关注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更新教育观念。第二,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三,家校携手、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第四,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第五、优化第二课堂,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发展学生个性特征。针对上面提出的几个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工作措施:

(一)学校方面

1、学校教育应从重教法向重学法的方向转变。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都是重视教法而忽略学法上的指导。这种简单枯燥的教学形式

有没有都行52.2% 不需要16.2% 往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应该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加强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同时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培养起自信心。

2、学校教育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当代中学生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各种不良风气和思想,由于缺少合适的倾诉对象和必要的知识,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往往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这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学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办心理咨询室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指导。

3、对家长进行家教方面的指导、培训。

家长文化水平低和教育观念陈旧,造成家教方法简单、教育效果差等问题的发生。学校有责任对家长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与培训。指导、培训的内容是: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正确评价他们的行为、学会与孩子沟通、教育孩子树立正确荣辱观、人生观,帮助孩子克服厌学心理等几个方面问题。指导、培训的形式和方法有:一是通过家长会以及家访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二是通过组织听报告、听讲座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三是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四是开办家长学校,有针对性的指导,直接教给家长科学教子的方法、技能、技巧等。

(二)家长方面

1、更新家教观念

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是导致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改变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注重与孩子保持沟通、交流,注意包容、欣赏、自己的孩子,为他们创造一种融洽、和谐和完全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既要以身作则又要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改正错误,要与自己的孩子共同成长。

2、更新教育内容,改变教育方法

现在的家庭教育内容应该把单一的以学习为主更新为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同时要从过去的“棍棒教育”和“高压手段”下走出来,寻找一种能依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生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教育的科学方法。

3、积极与学校、老师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教师家访等机会与学校和老师沟通,或者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与学校、老师建立联系、互通信息,了解孩子的情况,与老师一起制定符合自 己孩子特点的教育方案,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教育合力。

4、接受理论学习和方法指导

家长应该从社会和学校举办的报告及讲座中学习和吸取经验,同时积极参加相关的指导和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和水平。

素质教育其实是一种和谐教育,“和谐”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健全学生人格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家长与子女关系的基础。学校、教师和家长必须打破旧有的教育模式与管理模式、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努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承担起和完成好育人使命。

第三篇: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德惠市二十九中学郭海艳

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德惠市二十九中学郭海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教育的进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已经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农村初中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家长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困惑。通过解决“家长和子女之间存在的‘代沟’问题”、“家长教育子女如何做人、求知、如何建立正确荣辱观问题”、“学生厌学”三个问题,寻找一条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

一、调查时间:2012年8月1日至9月5日

二、调查地点:德惠市第二十九中学

三、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

四、调查对象:在校初中学生。

五、调查过程:

(一)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状况

1、关于品德和知识的认识

问卷:你认为知识和品德哪一样更重要?

品德与知识一样重要:40.3%,知识重于品德:35.4%,品德重于知识:12%,说不清楚:12.3%。

2、关于父母对待自己感情以及对父母的生活态度和为人态度的评价

问卷:你认为父母爱你吗?

很爱的75.2%说不清楚的15.9%不爱的8.9%

问卷:你是怎样对看待父母的生活态度和为人态度的?

理解并体谅78.7% 不能理解4.1%说不清楚17.2%

3、学生的倾诉对象和倾诉愿望达成情况

问卷:你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向人倾诉吗?

是的23.6%偶尔这样23.7%从不这样52.7%

问卷:如果你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喜欢向谁倾诉?

同学中的好朋友71.2%父母9.7%老师11.4%不确定5.7%

问卷:你遇到挫折和困惑向人倾诉以后感觉满意吗?

同学中的好朋友71.2%父母9.7%老师16.4%不确定2.7%

问卷:你觉得真正理解你的人很少吗

经常有这种感觉53.8%这种感觉时有时无26.5%没有这种感觉9.7%

(二)家长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1、家长文化层次和文化生活情况

问卷:你的家长文化层次和文化生活情况怎样?

初中水平61.4%,小学水平25.7%,高中水平9.6%家长为,大专及以上2.3%水平,文盲占1 %。

问卷:你的家长晚上在家活动情况是怎样的?

看电视40.7%聊天、打牌7.6%读书、看报1.6%家务50.1%

2、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是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凡事必须听家长的41.3%可以有自己的思想但不关注其行为10.2%可以有自己的思想但行为不能违反常规31.8%顺其自然16.7%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的教育方法是什么?

唠叨训斥、打骂60.4%表扬鼓励10.5%与老师联系沟通16.4%耐心询问

12.7%

3、家长对子女关注的问题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学习成绩60.6%心理状况1.4% 思想品德20.7% 身体状况17.3%

4、家长与子女的沟通情况

问卷:你的家长与你的沟通情况是怎样的?

偶尔与孩子沟通21.3%,能够经常与孩子沟通17.9%,不与孩子沟通60.8%。

问卷:你的家长对你进行管教时你的态度是什么?

能够听从18.1%不情愿但不反驳48.4%有时反驳14.8%根本不听18.7%

(三)学生在学校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问卷:你觉得教师在课上是否注意对你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很注意7.6%时有时无22.7%基本没有这方面指导69.7%

问卷:你觉得哪类教师对你的学习态度和心理影响较大

有爱心负责任46.2%教学能力好12.8%能指导如何做人10.9%能严格要求

9.8%缺乏责任感教学能力差20.3%

问卷:你觉得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很需要31.6%

六、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当前学校和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程等工作上存在不足,学校和家庭都缺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同时学校在对家长家教育方法上的指导,尤其是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上的指导和培训不够。

第二,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彻底转变,部分教师仍然像以前那样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家长不能为孩子创造好的家庭环境、缺乏同孩子进行沟通的方法、技巧,家庭教育中以学习为主,忽视子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第四,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强的厌学情绪,在学习与生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困惑,善

恶美丑的标准与是非观念始终困扰着他们,他们同时也有着很强烈的倾诉愿望,渴望理解、沟通,在学习方法与心理健康方面更需要得到指导和帮助。

七、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建议和工作措施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观念、形式、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所以,转变

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转换学校、家庭的教育形式,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便成了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建议学校和家庭重点关注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更新教育观念。

第二,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三,家校携手、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

第四,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第五、优化第二课堂,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发展学生个性特征。

针对上面提出的几个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工作措施:

(一)学校方面

1、学校教育应从重教法向重学法的方向转变。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都是重视教法而忽略学法上的指导。这种简单枯燥的教学形式

有没有都行52.2% 不需要16.2%

往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应该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加强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同时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培养起自信心。

2、学校教育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当代中学生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各种不良风气和思想,由于缺少合适的倾诉对象和

必要的知识,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往往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这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学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办心理咨询室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指导。

3、对家长进行家教方面的指导、培训。

家长文化水平低和教育观念陈旧,造成家教方法简单、教育效果差等问题的发生。

学校有责任对家长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与培训。指导、培训的内容是: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正确评价他们的行为、学会与孩子沟通、教育孩子树立正确荣辱观、人生观,帮助孩子克服厌学心理等几个方面问题。指导、培训的形式和方法有:一是通过家长会以及家访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二是通过组织听报告、听讲座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三是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四是开办家长学校,有针对性的指导,直接教给家长科学教子的方法、技能、技巧等。

(二)家长方面

1、更新家教观念

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是导致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教育子女的过程

中,家长应该改变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注重与孩子保持沟通、交流,注意包容、欣赏、自己的孩子,为他们创造一种融洽、和谐和完全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既要以身作则又要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改正错误,要与自己的孩子共同成长。

2、更新教育内容,改变教育方法

现在的家庭教育内容应该把单一的以学习为主更新为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同时要从过去的“棍棒教育”和“高压手段”下走出来,寻找一种能依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生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教育的科学方法。

3、积极与学校、老师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教师家访等机会与学校和老师沟通,或者通过书信、电

话等形式与学校、老师建立联系、互通信息,了解孩子的情况,与老师一起制定符合自

己孩子特点的教育方案,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教育合力。

4、接受理论学习和方法指导

家长应该从社会和学校举办的报告及讲座中学习和吸取经验,同时积极参加相关的指导和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和水平。

素质教育其实是一种和谐教育,“和谐”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健全学生人格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家长与子女关系的基础。学校、教师和家长必须打破旧有的教育模式与管理模式、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努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承担起和完成好育人使命。

第四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3年9月23日——2013年11月8日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高一五班和高一七班全体学生 调查人:

摘要: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教育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3年9月至11月,在昆明市呈贡县一中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时间,在此期间我对该学校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有个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3、当前中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附1),问卷调查在高一5班和7班进行,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问卷中在学习方面有问题的占总人数的76.65%;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占8.23%;情绪方面有问题的占4.58%;早恋问题占2.83%;其他方面占7.56%。

(一)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在高手如林的高中,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恢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这种现象在高三更为突出。在调查中不少学生倾说“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一旦成绩不好,不能升入大学,哪有脸见人”,“我自认为我学习是努力的,但中期考试又是班上的尾巴,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我是学校保送来的,学习不好,我无脸见老师和校长”,“有时真想一死了之”,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协调。由于初中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且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

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失去自信心。

4、早恋问题的困扰。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高中这种现象也较突出,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二)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

青年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探索出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恪守“老一套”,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教育者在施教的全过程中,仅以为“授业”,“解惑”方能让学生有知有识,于是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惟此而已,对那些“不违章守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为师者单以次为凭,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社会情况出现障碍,学生中胆大的,逆反心理支配他们,无论教育着用心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明显不过的了。

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出现顺从教育者为“优”,反之则认为“差”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把教育和权力以及力量结缘。那种只根据自己的经验而不能适应社会多样化的老师,是不可能理解在多样化社会中的学生的心理的。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是家长把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生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在许多家族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

四、调查分析:

中学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如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二)关注学生心理,营造一个良好课堂心理环境

作为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其实,中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问题移交给家长,而不是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这样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变得沉默、孤僻,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认同,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规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学生主动走近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满足学生合理需要,树立正确人生观念

合理满足学生正当需要,是中学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条件。中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中学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 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尽可能地为中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需要,在中学生满足需要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基本能对事物的善恶、美丑、是非进行判断、甄别。中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治疗和引导,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尊重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2、教师不可有私心。

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

3、教师要讲诚信。

“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尤为重要。这意味着,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附1

中学生心理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你们好!下面这份问卷是为了对大家的学习生活心理方面作个了解,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按照自己的想法填写,每一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这可不是考试哦,请放心作答。

班级 性别 年龄

1、你现在的学习压力()

A.过大

B.过小

C.还可以

2、对于目前的学习任务,你已经感到力不从心()A.是

B.有时觉得

C.从没有

3、你认为目前你的压力来自于()A.老师的期望

B.家庭的期望 C.自己的期望

4、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是否主动学习()A.会

B.极少

C.不会

5、你能长时间做一件重要但枯燥无味的事情()A.能

B.偶尔可以

C.不能

6、一次考试失利,对你会有怎样的影响()

A.情绪波动很大

B.和以前一样 C.更加努力

D.认为自己很无能

7、你经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8、你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吗()

A.完全可以

B.只能完成某几门 C.只能选择性地完成每门部分作业

9、总是感到别人没有充分认识自己,没有给自己足够的评价()A.是

B.没想过

C.从没有

10、你认为怎样学习效果会好点()

A.共同学习

B.孤军奋战

C.没想过

11、你在学习上的时间分配()

A.对喜欢的科目下狠功夫 B.平均分配

C.对不喜欢的放任自流

12、为了实现一个大目标,你会给自己制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A.会

B.有时会

C.不会

13、当大家注视你时,你会()

A.不好意思

B.无所谓

C.自豪

14、别人批评你时,你会()

A.接受批评

B.为自己辩解

C.不知所措

15、你的好友获奖了,你会感觉()

A.和他一样高兴

B.不舒服

C.与自己无关

16、假如你碰上有人敲诈威胁你,你的做法是()

A.自认倒霉 B.求得老师、父母的帮助C.找有义气的哥们帮忙 D.自己想办法躲过去

17、你对师生关系的满意程度是:()A.很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18、你对同伴关系的满意程度是:()A.很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19、你对父母亲近感的程度是:()A.很亲近B.一般 C.不亲近

20、你和父母的交流沟通情况是()

A.有心事就和父母说 B.除非父母问你才说C.不和父母说任何事

D.什么事都和父母说

21、你认为目前影响你学业的最大因素是()

A.学习方法 B.情绪 C.教师的授课水平D.学校学习环境

22、你认为影响你情绪的最大因素是()

A.人际关系 B.学习成绩 C.家庭困扰 D.学校管理制度

23、你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是否依赖朋友()

A.不是,独自面对 B.会听朋友意见,但以自己为主 C.偶尔会 D.完全是

24、你是否受过很大挫折?你能否面对()

A.受过,在心理上留下了阴影 B.受过,能承受,没问题 C.没受过,但应该能承受 D.没受过,不知道自己能否承受

25、你是怎么看待早恋现象的()

A.支持,早恋是青春期正常需求 B.反对,早恋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C.无所谓,早恋可以成为美好回忆,但要三思而后行

26、你身边的同学早恋的多吗()A.有很多人 B.很少 C.没有

27、你看到周围同学谈恋爱,你的反应是()

A.认为很正常 B.认为他们这样做不对 C.羡慕他们 D.嫉妒他们

28、在你的身边如有同学恋爱,你觉得他们主要目的是()

A、随便玩玩,消磨时光 B.真正的感情 C.朦胧而不成熟的感情 D.没想过

29、对于有些学生自杀的行为,你认为()

A.是一种解脱 B.太可怜了,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C.不孝,父母白养了这么多年 D.这种人早死好,以免危害社会 30、当发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时你会()

A.找心理咨询师咨询 B.向同学倾诉 C.向父母说 D.向老师咨询 E.自己解决

31、假如你遇到不顺心的事,你通常会向谁倾诉()

A.家长

B.老师

C.朋友

D.其他,找网友,心理医生

32、若开设了心理咨询点,你是否会去咨询()A.会

B.不会

C.不知道

D.其他,看情况

33、如果你愿意去咨询,你希望用什么方式()A.面对面交谈

B.电话 C.书信

D.网络

E.随便

34、开放性题目:你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第五篇:关于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现有12个教学班,718名学生,59名教职工。日前,我们对七至九年级的700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0人做了一项心理问题的专项调查,调查显示,表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高达90%,其中程度比较严重(已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占3%。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自我封闭和自卑(25%)、焦虑甚至恐惧(20%)、胆怯(15%)、厌学(25%)、嫉妒(10%);敌视甚至仇恨(5%)等。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因客观原因(如家庭、出身、长相等)造成的自卑自弃心理;二是因学习压力等因素产生的倦怠心理;三是因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引发的逆反、对立、妒忌、敌视心理;四是因信心缺失和前途渺茫等因素导致的迷惘心理。对于上述心理问题,80%的学生表示可以自我控制,70%的学生表示平时能找到自己觉得有效的排遣办法。

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且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又很难找到切实有效的措施,这使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更加艰难。令许多教师苦恼的是,往往琢磨不透学生的所思所想,教育工作显得力不从心。而更为严重的是,近几年来,因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通和矫正而爆发的恶性校园事件呈上升趋势。这些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我们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冷峻思考。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社会环境因素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影响问题必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前,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的社会问题比较多,一些消极因素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例如,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心理压抑之中;单亲家庭的增多,导致这些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关爱;社会的主流人才观与新课程理念相悖,一部分学生在社会评价中屡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

此外,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令人关注。由于“留守孩子”大多由隔代抚养或寄宿在学校,致使学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实际教育过程中遇到了“四难”:一是溺爱放纵,教育难;二是缺乏管护,安全难;三是隔代管教,监护难;四是管理脱节,磨合难。可见,“留守孩子”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了教育的一个新的难题。

2、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就农村中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还不健全,还不能有效地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学校的管理重心在智育而不在德育。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向来不敢在教育质量尤其是教学质量上有丝毫马虎。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做得少。学校在重视智育的同时未能有效地实施德育,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疏于指导、研究和教育。这样,学校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理念,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一个得力的人员保障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实施有体系的心健康教育工作。

3、师资培训因素

教师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体。但农村中学的教师在这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二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和专家指导;三是教师编制矛盾突出,教师教学工作量太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农村教师接受了大量的新课程通识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零散地接受了少量的心理教育培训,但不成系统,且具体要求也不够明确。加之近几年,农村学校编制紧缺,在岗教师工作量成倍加重,完成教学任务已疲于奔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中许多积淀已久的心理问题追根溯源大多都能找到家庭的原因。而农村学生的家庭环境至少有三个不利于学生心理成长的问题:一是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二是学生大多在校寄宿,与家长的沟通不够;三是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受到较大冲击,问题家庭、特殊家庭数量增大,受害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大。

二、加强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近几年才引起重视的。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社会各界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共同关注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设置了课程,培训了师资,加强了管理,进行了督导。可以说,这项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科学的发展轨道。但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

首先,社会对农村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仍然是教学质量,社会对学校评价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学率。

其次,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应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学校仍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摸索,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因而,学校在这方面显得比较被动。当问题发生了才引起重视,日常的教育工作还很不到位,其管理水平与师资培训力度还不能适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再者,家庭是学生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背景,家庭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十分突出。许多农村家庭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不少家庭的氛围不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我们在对部分家长中做了调查,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的成绩,其次是身体健康和安全问题,只有四分之一的家长把学生的心理问题摆在最关注的位置,高达75%的家长对学生青春期的教育科学不了解、不关心,高达80%的家长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懂。这就很难保证每一个家庭都能给学生一个有利于心理成长的家庭环境。

由此可见,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切实加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显得刻不容缓。

1、加强教育督导。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估、教师评价的重要范畴。一方面加强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一方面形成适合农村学校及农村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案,进行跟踪督导评估,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予以重视和加强。

2、改善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应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过程,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为根本目标,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不仅要把学生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德育工作重要内容,更要把它深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从整体上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3、重视师资培训。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教师抓起,必须以良好的师资队伍为保障。当前,应特别加强农村中学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继续教育部门应把此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指导,倡导所有教师研究和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加强家长培训。针对农村学生家长的状况,学校应以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深入的家长培训工作,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观,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三方面的沟通和了解,形成教育合力,积极改善学生的心理成长环境。

5、关爱特殊学生。特殊的心理问题往往出在特殊的学生身上,关爱特殊学生是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关爱特殊学生应采取个性化的实施办法,将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学生,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

6、改革学生评价。科学的学生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当前,农村中学要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工作,研究学生评价与学生心理之间的关系,从评价方面为学生创设健康的心理成长氛围。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关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制度上加强管理,从措施上进行深化,切实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把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实做好。

关于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