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浅谈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编辑:无殇蝶舞 识别码:16-570447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10 21:17: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浅谈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这是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必须时刻尊重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任由学生自己学习,而是要求教师以春雨润物之举,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画龙点睛之笔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教师学法指导的好,学生掌握学法,其主体性就发挥的好,在学习活动中就表现的积极主动。“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新课标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学习。所以,我在课堂上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努力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就应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为目标。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用心设计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

问题设计,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各抒己见,说自己的话。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提问题。譬如,我在教学《奇怪的大石头》时,就站在学生的角度问“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个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爷爷说的吗?”学生的回答很积极,也很精彩,“李四光爷爷,你真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我要向你学习!”“李四光爷爷,我感受到了你执着,我也要向你学习,做一个执着的人。”

另外,教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建设性。可问一些“读了这一段,你了解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明白的?”这一类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或者针对文章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例如《风筝》一课,在理解“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一句时,我这样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就是这些做风筝的孩子中的一员,你们这样精心的扎着风筝,连每一个接口处都缠得那么仔细,贴得那么结实,你们在想什么?”“你们精心地画了这么多色彩,你们在想什么?”我抓住“精心做着”引导学生体会和想象“我们”的心情,进而理解“憧憬和希望”的含义。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但有话可说,而且对学生感悟文中人物情感很有帮助。

此外,还要设法将“教师的问”转化成“学生的问”,如“读了这一段,你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的?”这样,学生就会反过来问老师,问同伴。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活”起来。

完整的教学既需要表扬也需要批评。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错误结论明确地加以改正,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让学生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所以,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要及时,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如“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你倾听得仔细,耳朵又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其实,除了用语言来评价,还可以用眼神、肢体语言(拍拍肩膀,摸摸头发等)来进行鼓励、批评或提醒。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有着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学生就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课堂也一定会如清泉不竭,充满生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既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主体地位,也要定位好自己的“主导”地位,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只有两者有效和谐统一,才能实现新课标的目标。

第二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最终版)

对区讲座讲义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从认识论和教学论的角度,将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定义为特殊的“主体间关系”,而不是主客关系,进而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要改变传统教法下教师满堂灌,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填鸭式”的模式,则要求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无疑是提高课堂效率乃至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但真要实施起来却非易事,对此我想谈几点想法。第一,教师要正确理解“导”。

新的课堂教学策略,要求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平时的听课,我发现在这一点上走进了一个误区,就是把一切问题完全放给学生去解决,教师缺乏应有的点评、规范、总结等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削弱,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难及时指导点拨,紧要处扶学生一把;而且要求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在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实现自主发展。

第二,老师如何“导”好,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崔峦在全国第二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闭幕式上的发言中所讲:“我们对于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在观念上,习惯势力、旧的传统仍有很大影响;在实践上,怕打破定式,引起混乱,不敢放手。”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就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为改变语文教学中的这些现象,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从不可挑战的权威圣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即必须“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根本。只有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指导学生有发表独立见解的权利和怀疑性的思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1、首先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加入其中。同时,通过这种活动也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种学习活动可由教师设计,比如让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就某篇文章发表看法,或举行一些演讲、朗读比赛。更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比如学生自己教、自己学,自己编演一些课本剧。需要注意的是应该让每个学生都

对区讲座讲义

有参加这种活动的机会,不能只偏重成绩好的。这里的设计活动,主要是针对课上,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有研究性的任务,比如讲到唐诗宋词时,让学生去查一查诗人、词人的资料,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创作风格等,更好的理解诗词内容。或让学生查找有关诗词创作原则等的知识,这样既可以扩展知识面,又节省了课堂时间。

2、其次,教师还要转变对自己身份的看法,要勇于放下师道尊严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的这一精辟见解,在当今这科学技术极为先进的时代,显得更加中肯。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再局限于书本,局限于课堂,多种多样的媒体已经给学生打开了知识宝库的大门。所以,有些时候学生的见解未必没有道理,甚至更可能学生的说法就好于老师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放下尊严,接受新思想、好意见,让学生感到自己确确实实掌握着学习的权力,而不是简单受教师、家长操纵的木偶。为自己而学,学生是应该乐于去做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3. 以学定教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人,教师是导师,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当好主人,而不是代替学生当主人。教师的主导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愿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学适应学生,成为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和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学生适应教材或教师教案的过程。 学生已知 可以不学

原来阅读教学费时低效,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除了要在备课时认真研究学情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读指导前“放谈收获”、“质疑问难”等方式进行“火力侦察”。通过“放谈收获”,使教师了解学生通过自学学会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从而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已知部分,就可以不学,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学生易知 放手自学

通过“火力侦察”,对学生易懂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

如:第十册《太阳》一课,是一篇说明文,第一段比较好懂,就采用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默读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具体描述中了解到太阳的特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通过自学,使学生对太阳有科学的认识。由于课文易懂,自学后小组交流,不在全班反馈了。那么,怎样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呢?教师引导学生用书中所描述的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解释以下两个问题:①“后羿射日”的故事是事实吗?为什么?

②太阳到底大不大?为什么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

对区讲座讲义

反馈内容看上去与学生自学及合作学习内容不同,其实既检查了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使学生经过发散、思维、综合、概括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 学生疑难 教师导学

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不是教师从“主导”变成“不导”,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学习过程中,还是离不开教师的积极主导。导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导得好,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小学语文课本大多出于名家之手,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里面既有鸟语花香,也有喜怒哀乐。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创作意境并非附着于表面,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们应在此给予指导。

学习古诗《题西林壁》时,学生通过自学,可以理解诗的表面意思。如第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观看录像后,又通过板画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意境: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险峰。从不同的位置看庐山,它的形象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谈古诗教学中指出:“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因而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4. 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陶行知十分重视学校集体生活的教育作用,在学习上提倡集体讨论。他说:“凡是不必按班级学习之功课都可采用集体探讨之方式。”小学生喜欢伙伴,伙伴间的合作学习对小学生本人的独立学习是一种促进、补充和提高。 加强合作 促进交流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习、讨论和评判,全部放到小组中去进行,这样,小组每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参与面广,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如:学习《少年时代的毛泽东》一课,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毛泽东在借来的书上圈圈点点,借书的同学不生气,反而对毛泽东称赞不已?”这个问题经小组讨论,学生从毛泽东的角度去思考,提出了不同的理解:①毛泽东平时看书养成了批批画画的习惯。②毛泽东看书全神贯注,忘记了书是借来的。③从中可见毛泽东关注这些人的事迹,反映了毛泽东的伟大抱负。

学生置疑、答疑都反映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引起争论 鼓励创新

对区讲座讲义

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进行组间寻视,个别鼓励点拨,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准许不同意见争论。

在《将相和》一课,学习课文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蔺相如、廉颇其人,引起学生争议。大部分学生对蔺相如赞不绝口,对廉颇的印象是他自私、心胸狭窄、骄傲„„,但有的学生也喜欢廉颇,说他憨直,能知错就改,也是可敬的人。通过争议、说理,又一部分同学表示赞成同。

学习《马背上的小红军》一课的最后一段时,学生对“陈赓啊陈赓,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呀!”产生争论,有的说:“陈赓对得起这个小红军。”有的说:“陈赓对不起这个小红军。”老师没有轻易地下结论,而是组织学生自己讨论、思考。第三、课外阅读 延伸学生的主体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也就谈不上对知识有持久的兴趣。”读书是学生最佳的实践活动,大量的阅读不仅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也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而阅读兴趣的培养也可迁移为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学习活动得到延伸。 1.课前阅读 了解有关内容

每学期开学初,我们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读书范围,布置查找资料的作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找图书,有的上网,学生们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了刘少奇、老舍、巴金、徐悲鸿、托尔斯泰„„了解了三峡、桂林的有关知识„„通过阅读,了解了毛泽东、周恩来的事迹„„学生还把自己的课外知识运用到对课文的理解中。

如: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冰心奶奶、及颐和园的资料,使学生对其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说一说对冰心奶奶、颐和园有了哪些了解。教学中,启发他们通过查找的资料,结合课文中的人物的背景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再如:学习了《草船借箭》一课时,一学生提出问题“我读了《三国演义》觉得鲁肃是吴国的忠臣,对周瑜也是忠心耿耿,为什么会悄悄地诸葛亮准备船只呢?”学生从读课外读物之中了解了人物的性格,又从人物的性格引出思考,提出了关键问题。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知识,促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课后阅读 丰富知识

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把课外阅读内容作为课内知识的扩充和延伸。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得以运用,扩大了知识面,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对区讲座讲义

如:学生收集了北海公园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给图片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介绍给同学们。全班学生兴趣很高,纷纷行动起来,收集各地名胜古迹的资料,使活动的范围、活动的内容得以扩充。

学习《丰碑》一课后,学生又读了《一碗蚕豆》;学习了《草船借箭》学生读了《三国演义》其它篇章;学习了《大江保卫战》,学生走进了1998年那场特大洪闹灾害的现场„„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延伸活动,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储备了更多的知识。总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使他们乐学、爱学,真正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思维活动,主动积极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促使学生得到发展。

2008

第三篇:关于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思考

关于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思考

——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有感

郑州市金水区第一中

学常振华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然而,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看到有些教师上体育课时,先带领学生跑一跑,做做操,接着集中讲解一下所学内容,就进入学生自由学练阶段,并在自主学练阶段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美其名曰:这样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学生不但基本技术没有掌握好,所谓的“创新”也只是在低水平、幼稚化阶段徘徊。究其原因,我认为除了教师的责任心不强以外,对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认识不清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对二者的关系认识不清,过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就会陷入被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得不到保证,对学生基本技术和技能的及时正确掌握没有好处,对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非常不利。

回顾本次活动,宋尽贤主任在谈到一节好的体育课的评价标准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构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正确、有效地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关键取决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学习条件,营造什么样的学习氛围,选用什么样的组织教法,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学习等。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正确认识和构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清楚学生主体是指学习主体,而不是生活主体、娱乐主体、购物主体等别的什么主体,所以不能把学生说成“上帝”或“顾客”,学校也不是商店,不是饭馆,不是娱乐场所。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是处于发展中的不成熟的主体,他所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还不多,运动经验有限,对体育的认知水平不高,甚至对自身的体育需要也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学生的体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育对其施加的影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必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学习。此外,作为教师必须明白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据此,教师在构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时,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能把学生的“主观性”误当成“主体性”。更不能动摇教师“教”的权威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正确、有效地选择与运用组织教法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形式。此外,还要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综观此次参加展示的16节体育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体育课程的性质。

(二)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较好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法多样,组织有效,教学步骤清晰。

(四)教师都非常注重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16节展示课中田径4节,篮球和排球各1节,体操3节,其余8节都是新开发的教材内容。如自编棍术、艺术体操、拉丁舞、定向越野、橄榄球、侗族摔跤、搏击操、跆拳道、手球、。其中以武术、搏击操和跆拳道最受广大师生和专家青睐。

(五)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高,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例如:讲授跆拳道的季顺志老师,自幼习武并获得过全国冠军,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国际武术六段。具备了很高的专业水平。还有讲授自编棍术组合的王建伟老师,武术国家一级裁判和一级运动员。另外几个教师也都具备了较高地专业水平。正是由于这十几位教师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水平,才会在寒冷的冬天用最短的时间内点燃学生内心的学练热情,才会感染观摩体育教师和与会评委和专家。

从以上五个特点不难看出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主导作用贯穿始终。尤其在教学设计、组织教法、教材的开发利用、提高专业水平四个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在观摩展示现场,由于是异地上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凸现地更加明显。

本届全国观摩展示活动的另一大亮点,就是专家对展示课的精彩点评,本次活动云集了国内几乎所有的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学者、专家和一线优秀体育教师。专家评委那精彩纷呈、独具慧眼的点评,使我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真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其中对自编棍术组合和跆拳道两节课的点评我印象记忆犹新,赖天德教授对自编棍术组合课的评价是:“民族性强,教与学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教师基本功扎实。”毛振明教授对跆拳道课的评价是:“本节课教师和学生都真正地投入进去了,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教师的真本事,体育课就是要让学生投入进去,要让学生感到有收获”。此外,对我市教师陈珂的手球课,专家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对教材的开发方面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我逐渐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理解新课标、把握教材、组织教法、学法指导、教材开发、专业水平和基本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尤其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急需进一步提高,我计划利用周边体育资源,自己主动走出去,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便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除此之外,我还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宋尽贤主任在学术综述中就如何上好体育课的九条标准,把它当作今后一段时期体育教学的航标指引自己、鞭策自己把体育课程改革继续扎实深入地进行下去。

2006年12月7日

第四篇:新课改下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项目首页

学科主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政治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地市主页

西安

宝鸡

榆林

咸阳

渭南

铜川

汉中

安康

商洛

延安

杨凌示范区

石油中心

新课改下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景家曜 发布时间: 2010-4-1 15:37:40 教学改革须从教学理念上发生质性改变,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是教改的必然之举,也是长期传统教学弊端的反省结果,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考虑学生,制定目标”——进行角色转换

把教学目标转成突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制定教学目标,处理教材时,都应考虑和兼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基础状况,激发学生在自身发展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引用自己的智慧,意志,创造性的学习。具体来讲,在物理教学安排上要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优化必修课堂,落实选修,适宜开展活动课。在内容处理上,对于必修内容的教学设计,应该充实感性材料,设置情景提出合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的着,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完成重点内容的教学任务;对于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多领略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感受物理的实际应用,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于活动课,教师放宽,放松鼓励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多让学生自己填补发挥。

例如:在万有引力新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首先提出月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而树上的苹果在熟透之时,会从树上掉下来呢?以此激发全体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提出了各种原因,做一个用细线栓住小球,做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实验。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月球所以没有掉下来的原因,接着再进一步分析类比什么力作用下使月球能绕地球作圆周运动?这样的教学始于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教师的引导来展开,并使知识输入过程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例如:在选修课“黑洞”教学中,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与现代天体物理发生关系,然后针对黑洞概念提出黑洞是不是天空中黑色的洞,何为黑?何为洞?根据资料寻找答案,进一步解释黑洞的成因。使学生在整理资料过程中感受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重视启发,循序渐进”——进行主体转变

“没有经过学生认真思考,出现矛盾和困难,然后自行克服困难,解决矛盾这样的过程,学生不可能真正学懂和掌握有关内容,更谈不到创造性的进行学习。教学过程应设置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并且有一定难度,当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再通过师生讨论给予引导与帮助,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困难,达到了一定的既定目标。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段沈克琦先生在全国首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开幕式的发言中指出了物理教学必须注意的两条原则:启发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1、启发性原则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善于创造疑问,启发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维,引导其独立学习。并应注意:首先,做到丰富感性材料,凡是有演示实验的内容一定做实验,为概念,规律的建立打下基础;其次,还原物理学家的思维,通过找共性,对比,抽象。概括等活动来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第三,稚化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思维稚化到学生的水平。回忆自己的理解,通过不断质疑找到规律。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为了纠正学生“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的错误认识,先做纸片和铁片下落的实验,证实学生们的认识;再做比铁片大的报纸和铁片一起下落的实验;激发认识的矛盾,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得出空气阻力是造成矛盾,引起下落有快慢的原因;进而提出消除空气阻力时,轻重物体下落的情况将会怎样?鼓励学生想象和猜想,反后用抽气机把牛顿管中的空气抽去,再做实验,结果下落的一样快——证实了学生的猜想。、循序渐进原则 中学物理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往往并不是一次就能讲深入,讲透彻的,逐步深入的讲解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加速度”的概念,先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特殊的运动形式中提出,初步建立“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的认识,然后再通过曲线运动的学习,运动定律的学习和振动的学习,逐步达到对加速度这一概念的全面深入认识。

(三)"落实实验,学生操作"——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综观物理学史,物理大师们为了探求物理世界的奥秘,曾经运用科学实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真理,他们留给后人的启迪,不仅在于物理实验的结果,更在于实验思想。如散射实验。在处理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应该拓展他们的设计和操作过程,多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换个方法行不行?”。

例如:“设计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新方法”这个测量性实验,可以开拓成一个研究性实验进行课题研究。首先预习实验目的,并探索设计思想,再次,在课堂上交流方案,最后列出器材,步骤进行实验。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实验,造就研究氛围,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动手动脑,学会在新情况下去创新和研究。

(四)“突出典型,注重思维”——巩固主体地位

突出习题的典型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分析过程还给学生,学生在典型题型的练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独立解答,通过错误—修正—错误—再修正,训练自己的思维技能;并且体会理解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实实在在地得到能力的培养。

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思维,思维的角度不是唯一,可多角度、多途径探索解决物理问题,这是发散思维的基本要求,那么教师在课堂习题教学中,可以组建题型范式,可拓展典型题型为一题多解或可据题目条件情境不断发生改变而纵深发展,挖掘隐含条件,分析物理过程,深化学生认识。

例如: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车在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甲车以1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从静止开始以1.0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甲、乙两车再次相遇之前何时相距最远?

教学时可研究多种方法求解。⑴ 函数法: ⑵物理方法:⑶利用图象法:⑷相对运动原理:

通过对物理教学四个环节的转变,逐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但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是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的。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引导学生的学,两者互动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浏览: 73 评论: 1

相关评论

罗汉军 发表于:2010-5-7 9:23:07 不错。

?2002-2009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70101号 吉ICP备05004090号

第五篇:跨越式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跨越式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

听过很多本校或其他学校的教师做的各个级别的公开课后,我感觉到:“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满堂灌”、“注入式”的教法的确是越来越少了。在转变观念的过程中,很多的优秀教师已经摆脱了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能够顺应课改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加之作课教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他们做的每节课都有成功的一面,同时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随之而来的,我就思考问题的另一面:学生活动急剧增加,甚至是变着法的增加,而老师的讲却越来越少,这是不是就以此认为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了呢?我觉得,若是有这样的想法,应该是我们转变教育观念过程中的一个误区。但我觉得有时若该讲的也不讲,或者不敢讲,甚至美其名曰“以读代讲”,“以练代讲”,“以讨论代讲”。好象只要“讲”了就有“注入式”的嫌疑,就意味着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展示现成的结论。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通过课堂教学之后,学生既没有会学,也没真正学会,留下了一个表面气氛活跃的假象。

我认为在我所任教的课当中,学生整体上基础不是很优秀,在教学当中,我不能采取和其它班级一样的教学手段,相对而言,讲的时候要多一些,教师的讲与学生的活动这两者之间的比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课堂上是不是讲,讲得多一点或少一点,并不一定是教师观念落后与先进的反映,当然也不是注入式与启发式的分水岭。教师讲的内容可以适当变化,多渗透一些复习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多练习一下基础的知识。若班级整体基础较好,就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总结,或者先自学,那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也就必然多一些。

因为传授其实仍然是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要通过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特定的教学气氛,创设教学情景;通过讲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讲激发大家去讨论、研究,培养创新意识。教师讲得好可以发人深思,可以激发想象,给人以启迪感染;讲可以娓娓道来,可以激昂慷慨,给人以力量和信心;可以滔滔不绝,可以戛然而止,给人以韵味无穷的感觉。当然,这种讲要讲到该讲处,当长则长,当短则短,不是讲得越少越好,而是越精彩,越精练越好。因此,我们要把教师的讲与学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

浅谈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