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人与自然》课程论文
编辑:风吟鸟唱 识别码:17-1088522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2 12:35: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人与自然》课程论文

浅谈人与自然

随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不断演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光流逝,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寻常的时代,现代化的冲击,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正在迅速而又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自然的面貌。在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世界经济、政治的格局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了人的这些骄揉造作,生命问题出现了,意识也成了现代科学中最大的难题。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的演化一直是自然过程。在人产生并且从自然中相对独立出来之后,人类活动开始干预自然,自然过程中加入了人为因素,并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还是自主的实体;既受控于自然,也在改造着自然。在整个系统中,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一是自然对人的影响;自然及其演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首先,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创造了人,也改造了人。二是人对自然的影响。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人受制于自然,同时又给自然以影响。尽管人的影响是有限的,受一定的时空条件制约,但是在小尺度的时空范围内,自然条件是相对稳定的,人仍可以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影响空间。

自然界是连续的,连续的物质就充满着无限的宇宙空间。这些物质本身并不是静止不动的,相反,反抗周围物质的紧张压迫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不对称的,也正是这种不对称的存在,使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组成自然界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连续的物质组成的,是它们对周围物质不对称运动的反抗使局部物质组织起来,成了一个有秩序的实体,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世界就是由这些实体构成的。

每一个事物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它的本性就是反抗、扩张,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然而,个体的力量是极为渺小的,自然整体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就是以这个事物自觉或不自觉地顺应整体的变化并成为整体的一部分为基础的,如果这个事物不能够与外在世界的变化相和谐,衰退和灭亡就是它们的最终选择。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与万物一样,反抗外在世界的变化是它存在的基础,但这种力量是有限的,它不可能与宏大的自然力量相抗拒,因此,人的变化与自然的变化是全息对应的,人是一个“小宇宙”或“天人合一”就是对这种必然性的一种概括。

在现实的生活中,或许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统一性,因为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普遍联系是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我们只能通过哲学的思辩来理解它的存在。然而,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科学帮助人类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迅速扩张了势力范围,从此,人类开始忘记了自己仍是自然界的一员,仍要遵从“整体决定局部”这个简单的物质世界的规律,转而要把自己凌驾在自然之上。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提高了,真正的哲学却从此急剧倒退,没有了哲学的指导,科学成了实证的检验台,不能被“精密的仪器”观察到的自然的连续性和内在生命力一直不被科学承认,而人成了独立于世界之外的“神”。

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的,不管是社会现象还是意识现象,它们本质上都是物质世界发展到

一定阶段上必然产物,这是唯物主义哲学必须坚持的最基本一点。但有多少真正的哲学家相信这一点,并一直用物质的相互作用来理解众多的自然现象呢?事实上没有几个人,他们满篇都是空话、套话,用理论来解释理论,结果真正的哲学没有多少人认识,而时髦的哲学却满天飞舞,科学也由此停滞不前。

人是一个社会性动物,这是人区别于其它生物最重要的一点,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因为每一个系统之中都有一个中心,我们不能因它是生物圈的中心就相当然地将它凌驾在其它生物之上,这就好像一个企业的领导和它的员工关系一样。人与其它生物都是从同一个起点进化而来的,这不仅可以从生物进化的理论上认识到,而且人的一生就再现了人从一个动物到人的过程。因此,人首先是一个自然的人,然后才是一个社会的人。

在许多人的感觉里,人类在自然界是孤独无助的,除了与低级的生物作伴,就是面对一个死气沉沉的巨大宇宙。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用心去体谅自然,我们就会发现,整个宇宙就像我们人一样是一个巨大的生命,而原子则象人的细胞一样也是一群生机盎然的生命,所有原子都是在竞争中存在的,由于不断有大量原子在竞争中灭亡,同时又有大量原子在星体内部产生,因此,伴随着原子的周期生成与灭亡,能量的周期聚集与释放,连续在宇宙空间的物质出现了与之对应的脉动,引力波就是对这种通过连续的物质周期组织与离散传递的能量的一种描述。

原子的生成与灭亡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看它是否能与宇宙整体的变化相适应,不能适应的只能在众多原子的竞争中走向灭亡,并释放

能量。而那些能够顺应整体变化的原子则在环境能量的促动下不断产生与发展。宇宙正是有了这种机制,不同星系、不同星体上的原子才出现了统一性。人体是由大量原子组成的,这些原子不仅是属于我们躯体的,而且更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因此,宇宙整体的变化通过引力波影响着组成我们人体的每一个原子,同时也影响着我们最基本的生理活动。

生物是一种生命系统,非生物集合也是一种生命系统,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却大相径庭,原因不是别的,不同的生成环境造就了它们与众不同的非线性联系方式,也造就了自然界种种不同的力学现象。生物是通过连续的水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周期递进是生物波动的基础,而由此引起的水分子在无机离子周围的周期组织与离散是整体进行普遍联系的主要途径。与生物不同的是,非生物通常是由电磁波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种通过电子在连续的宇宙空间周期性的产生与灭亡进行传递的一种能量包,由于水分子能强烈地吸收这种能量释放出自由氢质子,因此,当周围星体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通过电磁波影响人体内在的水环境,进而影响整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使人体出现与自然环境相对应的生理变化。

外在世界是在永恒的不对称变化中存在的,这不仅是几千年来的哲学思辩的结果,而且也是现代科学不断证实的结果。显然,如果你相信世界的物质性,那么你就会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界的变化是以连续物质在宇宙空间的不对称运动为基础的。有了这种运动,局部的物质才有可能在反抗这种不对称运动中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个有序整体;有了这种运动,一个个有序整体才能在不断反抗这种不

对称变化中存在;有了这种运动,一个个有序整体才有可能在与这种变化的对立中离散开来,并释放能量。整个自然界的物质就是在不断的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中存在的。

“整体决定局部”是自然的一个基本规律,但这并不是说局部只能被动地适应整体的变化,相反,每一个事物都是积极主动地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每一个系统都有一个中心,系统的产生就是以这个中心在众多要素的竞争中被优选出来并主宰整体为特征的。在系统反抗外在世界变化的过程中,这个中心都会按照整体的意志对来自各个部分的信息进行优胜劣汰,与整体意志相和拍的信息就会被优选出来,并在整体的支持下上升为整体的意志,从而支配整体各个部分的活动;相反,与整体意志相违背的信息就只能在众多信息的竞争中被淘汰。系统就是通过这种机制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统一性。

整体的自然决定局部的人,整个躯体的变化决定着组成它的每一个部分,这应该是众所周知很简单的道理。然而,在真实的人类科学体系中,由于时髦哲学的泛滥,加上人本性的需要,这种真实的关系被歪曲了,人成了整个世界的“主宰”,而高高在上的大脑成了决定整体的“特殊”部分。当然,我们不会否认,人体所有的信息处理是在大脑之中,但大脑自身是不会无中生有地产生意识的,意识的产生来自于外在世界的变化,来自于整体对外在世界变化的物质反应。如果我们忽视了意识的这种本质,意识的难题将永远成为科学之谜。

我们所说的人与自然关系,即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人与自然系统是以人为主体,以人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为系统发展的标志。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复杂的,各因素是相互关联的。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人与资源、人与环境、人与粮食、人与灾害、发展与资源、发展与环境等多种形式,并集中反映在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上。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控应把调整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与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协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满意的调控效果。

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必然改变自然界原有的平衡,问题是人类应该正确认识其活动对自然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供适应自然规律的、有科学预见的、可调控的人类行为,使其所产生的后果,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使自然界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第二篇:人与自然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进入六十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继之而来的是粮食、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压力,直接冲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生态破坏主要体现于物种灭绝、植物破坏、土地退化等自然破坏。九十年代初,一名著名专家经过考证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欧洲是先破坏,再保护;美国是破坏了一半,保护了一半;中国是正在破坏之外。因此,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售点问题。在国内,由大兴园林绿化到创建园林城市,从运用生态规律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到生态城市、生态省的提出并付诸行动,其核心都是寻求达到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和。我市将生态城的概念定格为: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规划建设做到科学有序,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由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归根结底实际反映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要求。

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哲学基础

我国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可以说,“天人合一”的思想已全方位地渗透到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理论家积极探讨的课题。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本质在于它从实践角度出发,揭示自然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被人化的实质,使人与自然形成实践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与自然对立;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密切联系。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了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劳动中,人致力于塑造一个和谐的“人化的自然”。但由于社会中异化劳动的存在,人实际上成了自然界的破坏者,如自然景观的破坏,生物资源的毁灭、环境的污染等。由此,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和发展枢纽。通过园林绿化和改善人民居环境,不断增强节能效益、生态效益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以我市为例,百二河的治理、园林城市创建活的实践证明,生态园林、生态环境已表现为一种生命、一种理想的生存环境。正是出于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当代人热情倡导一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积极主动的生态建设来修复已遭破坏的地球环境的道德态度。为此,联合国颁布了《21世纪议程》,我国也制定了《中国的21世纪议程》,把人与自然和谐和作为走向21世纪的哲学导向,寻求“高效和谐——持续发展”,创建绿色城市生态文明的优化模式作

为跨世纪城市规划战略的永略目标去求索,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升腾。

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人类发展史表明:“政治是人为的短期行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是短短的一瞬

间,而人类生态的需要却是子孙万代永恒的需要”。全球生态环境现实说明,发

展中国正经受来自的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

又加剧了贫军。我国的国情是:城市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均城市建设用

地资源水平和人增绿地水平都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国民经济还欠发达,现代城市园林起步晚,起点低,投入有限,总体的质量、数量和水平低于发达国

家。这就迫切需要树立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

调发展的新发现。同时,生态园林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对外开放、持继续发展的需要。

“植树种草就强国路”正成为人们共识。为了使生态环境建设适应人与自然可持续

发民要求,国内有专家明确提出:以山水资源为环境基础,以山水文化为民族特

征,以整体观为思维方式,以山水景观作为城市构图要素的中国园林城市或“山

水城市”,是中国城市化运动发展的方向,“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式”;是《中国21世纪议程》“是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

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结合。

“未来的城市应当充分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才

行。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议,符合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对

环境综合需求的准则。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凝练。建设生态

城市,实质上是调控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转化持续

不断地进行,其目标是遵循城市社会功能整体性——和谐生态——平衡发展规

律,对自然由无序蔓延变为合理分布,变恶性掠夺为最大值利用,建设经济、社

会、资源、环境同步协调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合理布局,最终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以

人为本改造自然,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三、建设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和发展必然选择 城市是人赖以生存发

展的空间,是受人为活动强烈影响的生态实体。从生态城角度看:城市是特定地

域范围内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物流流动为载体,科教文化为

动力,社会体制为径络,由其“因子——要素——子系——系统——巨系”构成的人工生态综合体,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

城市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将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到城市研究中,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十堰市属山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渊源流长。早在500年前即明永乐年间,朱

棣在武当山大兴山林时就明确规定,不准动武当山一石一木。历时11年,武当

山形成长140华里,总面积160万平方米的道观建筑群,而生态环境却未受到

破坏;后来明朝廷又几次下旨,将武当山方圆括800公里的山林划归道观管理,使之形成一个生态保护区。清代志书载有十堰地区十大自然风景。清代以前城区

建筑风格和区内绿化,给民众创造了风景如画的场所。解放前后,城市农村田园

式绿化特色仍十分突出。从六十年代以后,随着“三线”建设、城市发展,生态环

境又历经了毁坏、恢复、建设的历程。经过三十年艰苦奋斗,我市于1999年荣

获“国家园林城市”殊荣,由此也不断深化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即不应仅仅

停留在环境保护层面上,而应该注重从生态系统的深层次上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

二十一世纪,人类将由追求功能齐全旧城市转向追求清新绿色的优美环境,这是

人类的觉悟,也是自然法则使然。基于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党中央确定的“西

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提出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全局的重点来实施,我市市委、市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将本市列为“国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试点

示范区”,并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无论从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上来看,加

快建设生态城市对发挥十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作用都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生态城市的前景应该是“山翠草绿、花香鸟语、空气清新、天蓝水碧、经济繁荣、文明守纪、关系融洽,天人合一”。它的归根点就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这是永恒的主题。作为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生态城市建设

首先应遵循系统原则、生态原则、自然原则和经济原则。在此基础上,要把握好

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导向。只有从这一哲学基点出发,才能围绕“以

人为本”原则,促进良性的生态城市建设运行机制形成,实现整体协调发展。只

有用“高效和谐和一持续发展”优化模式框定其战略属性,才有构筑建设生态城市的可能。

二是转变战略思想。要从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转向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的战略。应按照客观规律把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列

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中去。为适应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协调发展战略的客

观要求,还必须科学地设置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并抓好落实。

三是用优化规划蓝图作指导。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客观管理和控

制,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运用用生态规律看待城市发展问题,在制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既要考虑经济规律,又要考虑生态规律。同时,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必须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反映特色,把改

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标和措施具体化,并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

四是认真处理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近期利益与

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更要处理好建设与保护、建设

与发展的关系。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经济手段在城市发展

中的作用越来越强,这迫切需要制定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

五是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制体制,强化环境管理。应借鉴发达国

家“经济靠市场,生态保护靠政府”的有益经验。必须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执法与监督结合,为生态城

市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六是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应创建富有我国特色的环境生态教育体系,以增强生态环境危机意识,普及环境生态知识,提高全民族生态文化基础。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社会风尚,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和相处的新观念,努力为建设生态城市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根本保证。

第三篇:人与自然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题目: 人与自然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11016301 学生姓名:封涛 指导教师: 周建平

202_年6月3日

人与自然

之尊重生命先尊重自然

摘要: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探索自然规律,要不畏艰辛【1】。必须正确认识自然环境资源价值这一重大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中也讲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关键词:人 自然规律 破坏 惩罚 保护 人类的破坏

广袤的亚马逊河热带雨林森林中蕴藏着世界上最宝贵、最稀缺的热带雨林资源。这里有3000 万个生物物种,是动、植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有人称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为“地球之肺”。

然而,时至今日,亚马逊河畔昔日旖旎的自然风光已一去不复返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政府开始在亚马逊河地区毁林伐木。到80年代,亚马逊地区每年砍伐的森林为200万至300万公顷。据估计,近十年亚马逊地区的木材产量增加了34倍,其代价就是热带雨林的锐减。为了种植经济作物,哥伦比亚32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毁于一旦。在秘鲁,为种植毒品而毁掉的森林也达100万公顷。进入90年代,毁林的风潮又开始从边缘地带逐渐深入。目前,留在巴西大西洋沿岸一带的森林面积,仅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代的2%。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其原始生态环境之美令世人惊叹。近几年由于当地旅游业的急剧升温,九寨沟风景区早就人满为患。蜂拥而来的中外游客,使九寨沟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有识之士对此早已表示忧虑并提出警告:任何人为的破坏都会给九寨沟脆弱的原始生态环境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有关管理部门采取了限制上山游客数量、定时局部封山禁游等保护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措施禁得住游客游览,却封不住“英雄”、“侠侣”们进山的脚步,静幽如画的九寨沟又现刀光剑影厮杀声。据悉,《神雕侠侣》剧组准备把国内主要的风景点都摄入戏中,另一“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风景区也已被确定为外景地【2】。

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了一生的苦难。如果人们继续挥舞着手中的斧头砍伐森林,执迷不悟地残害大地母亲,那么,人类也终将踏上漫漫的赎罪之路。而大地母亲滴滴苦涩的泪水,是在警示人们:自然对人类一无所求,而人类只有在她的庇护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她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却不是永远的伊甸园

自然的报复

202_年12月26号,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8.9级的地震,相当于至少3000颗原子弹威力的地震引发了强烈的海啸,高达30米的水墙横扫斯里兰卡、印尼、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等国家沿海地区,带走了至少15万人的生命,使几百万人流离失所,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灾难原本可以小一些。

海底地震是形成海啸的主要原因,也是带走十几万条生命的凶手,这似乎是一场纯粹的自然现象,人类无法阻止它的发生。面对巨大的灾难,人类自称为“弱者”——这一切好像与人类无关。

“人类为破坏环境付出了代价,痛定思痛,人类要作出深刻反思。这虽然是一次纯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加大了灾难的产生和影响。” 红树林被大量砍伐了,全球海域中70%的珊瑚礁遭到人为破坏。

经济的发展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决定了它带有脆弱性,对财富的贪欲没有节制的蔓延,使人类终于受到了惩罚。这次海啸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意味着沿海地区多年劳心劳力所积累的财富在大自然一次翻脸中付之东流。

不敬重自然的结果是破坏自然,科学家在陶醉掌握了先进科学武器后,已经把地球破坏得满目疮痍了。地球母亲发抖了,她的忍耐到了极限,决心将贪婪的人类从她的身上赶走。她要拿出她几乎不忍心使用的武器,地震、火山爆发、饥饿、SARS、禽流感、厄尔尼诺、沙尘暴来惩罚这些不清醒的人类。人类必须明白怎么样亲近自然,而不是打扰自然。否则自然会用自己的方式说“不”【3】。

自然规律

沙尘暴作为我国目前严重的气象和环境灾害之一,往往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近来,有专家谈到沙尘暴对于地球环境也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大家忽略了沙尘暴对于人类贡献的一面。

目前环境化学家、海洋生态学家、大气物理学家们一步步勾勒了沙尘暴的另一副面孔,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过程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了好处,把富含生物生长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撒开去,恩泽广阔。

据悉,亚洲沙尘暴每年把上千万吨的沙尘从中国西北和蒙古国等干旱地区倾出,洒到太平洋,给大洋中的生物带来一场营养丰富的盛宴。近来研究者还发现,每当爆发沙尘暴时,中国北方、日本、韩国等地的酸雨危害都有所减弱。

现在一些科学家也认识到,想阻止全球变暖的步伐,沙尘暴应该是功不可没的。

专家建议,从自然的发展观点来看,不要强加给它任何东西,当土质是荒漠的,就一定要是荒漠,因为地球上实际上有43%的旱地,人类不可能改变这个现实,大家认为在沙漠里种树或种草,沙漠就能变成绿洲,实际上这个想法是欠科学的。地球上的万物是一个自然循环系统,应该“还自然以自然”的道理,不要给沙尘暴强加内容【4】。

总结

大自然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就如同马克思理论表达的一样,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实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要尊重自然,然后才能尊重生命。

参考文献: 【1】:《人与自然的共生》 邱连波 202_年 【2】:《环境与发展》 李文华、杨修 编著 【3】:《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 黄爱宝、王妍 202_年 【4】:《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盖山林、盖志毅 202_年

第四篇:人与自然学期论文

人与自然

[摘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忘记了二者的同一性前提,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也没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一性要求我们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斗争性要求我们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两方面结合决定了我们的必然选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与自然;科技文化;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引起世人的普遍重视,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上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人们发现,在人类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威胁。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反思中,人们发现,问题的出现与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文化有着直接关系。

一、西方科技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对自然的无知,人类处在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控制之下,惊异于自然,臣服于自然,对自然界充满着崇拜和敬畏,与自然界维持着原始的“和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带来这种改变的,是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发展。

近代西方科技文化是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把人和客观世界分别作为主体和客体分置开来,把自然界作为客体放在了主体人的对立面。建立在这种“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近代科技文化,在认识上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把这种主客体关系看作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忘记了二者的同一性前提。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片面强调把人从自然界超拔出来,放在了自然界之外、之上;而自然万物从此只是作为科学认知和技术改造的对象,只是作为主体的资源在与主体的对峙中获得自己的地位。在实践中,这种近代科技文化致力于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征服和占有,致力于让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从而展开了对自然界的疯狂掠夺和攫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就越是被确定,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也就越见成效。这样,科技的发展最终揭去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赋予了人类日益强大的控制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逐渐动摇并最终消失。从此,自然界仅仅成了人类的资源提供者和废物的投放处,人与自然只在技术的“可用性”方面相遇,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出现成为必然。

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畸形发展同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这种联系,在对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反思中,许多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希望从与西方文化异质的东方文化中找到摆脱人类困境的出路。

二、中国传统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中国有着明显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与西方“主、客二分”的主流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传统的主流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宽泛的意义,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它主要体现以下思想:(1)“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2)“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远取诸身,近取诸物”,即人类要观察并仿效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3)“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为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也就是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然的变化使之不过于中道以有利于人类。(4)最终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即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理想境界。

因为强调“天人合一”而不是主客二分,近代科技文化没有产生在古老文明的中国,中国也因此长期处在农业文明中而没有进入工业文明。也是因为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中国古代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着深刻的认识。道家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意识到文明的发展对自然界原初状态的破坏,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张“常因自然”,反朴归真。孔子教导人们“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孟子提出“树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淮南子》说:“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毁林而猎。”《尚书》有正确使用自然资源的较早记录,《国语》记载了周太子晋关于治理山林、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主张,1975年云孟县出土的秦代“天律”(关于打猎的法律)更被专家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因此,考察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我们在为中国文化深邃的生存智慧感到骄傲的同时,不得不清醒地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历史并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曾经水草丰美的黄河中游流域变成今天黄土弥漫、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原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说在西方是近代科技发展和工业文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没有近代科技、没有工业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也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呢?搞清这一问题,还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谈起。

三、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首先,人与自然界是同一的。马克思说:“最初,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座贮藏库,在这座贮藏库中,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已经作为前提存在了)发现了供消费的现成的自然成品……”这句话从两个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消费品。也就是说,自然界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永恒的条件。在马克思看来,说“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人的肉体生活而言,人靠无机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无机的身体”;就精神生活而言,自然界“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作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的“精神食粮”。

其次,人与自然界又有斗争性的一面。自然界孕育了人类并构成人类生存的条件,但自然界毕竟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这决定了人与自然的非同一性甚至是对立。

自然界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构成对人类行为的制约,特别是当人类对这种规律还不认识的时候,它表现为一种盲目的、异己的力量,与人类相对抗,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更是人与自然对立关系面对面的显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人们就象畜生一

样服从它的权力。”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关系决定了,人要在自然界生存下去,就必须展开同自然界的斗争。“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

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意味着,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就会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面对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限定在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限度之内,保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也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可以发现,西方近代科技文化把人与自然分别作为主、客体分离开来,片面强调二者的对立和斗争,忽略了二二者的同一性,这是西方生态问题的根源所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看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和时代价值。

人与自然界作斗争需要一定的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古代的刀耕火种是,现代的科学技术也是。的确,生态问题的产生与科技发展有直接的联系,有人因此常常赞美远古时代把人与自然的那种原始的平衡当作天人关系的理想状态。实际上,我们不难想象,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的人类受着大自然神秘力量的盲目控制,受到野兽的威胁,只能从危险中努力获取或多或少的食物来维持生存,在这种状态下,人与自然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所谓和谐,只是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而已。是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科技发展的确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但通过放弃科技来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拙劣的选择。人与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不是通过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来实现和维持的,而是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掌握和运用来实现的。科学就是对必然性的掌握,技术就是科学的运用。

中国社会没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是因为缺乏科学技术。由于没有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靠的不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亩产量的增长,而是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牧业生产长期粗放经营,草场植被遭破坏;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矿物开采浪费大,利用率底,污染严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中国传统文化没能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现实的手段。

东、西方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告诉我们:一方面,我们必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实现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以保证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能动作用。两方面相结合,决定了我们的必然选择,这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用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它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科学发展观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首先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同时要求我们依靠科技进步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五篇:人与自然的论文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态文明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进入六十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继之而来的是粮食、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压力,直接冲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生态破坏主要体现于物种灭绝、植物破坏、土地退化等自然破坏。由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归根结底实际反映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要求。

一、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人类发展史表明:“政治是人为的短期行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是短短的一瞬间,而人类生态的需要却是子孙万代永恒的需要”。全球生态环境现实说明,发展中国正经受来自的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军。我国的国情是:城市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资源水平和人增绿地水平都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国民经济还欠发达,现代城市园林起步晚,起点低,投入有限,总体的质量、数量和水平低于发达国家。这就迫切需要树立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现。同时,生态园林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对外开放、持继续发展的需要。

“植树种草就强国路”正成为人们共识。为了使生态环境建设适应人与自然可持续发民要求,国内有专家明确提出:以山水资源为环境基础,以山水文化为民族特征,以整体观为思维方式,以山水景观作为城市构图要素的中国园林城市或“山水城市”,是中国城市化运动发展的方向,“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式”;是《中国21世纪议程》“是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结合。“未来的城市应当充分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行。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议,符合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对环境综合需求的准则。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凝练。建设生态城市,实质上是调控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转化持续不断地进行,其目标是遵循城市社会功能整体性——和谐生态——平衡发展规律,对自然由无序蔓延变为合理分布,变恶性掠夺为最大值利用,建设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同步协调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合理布局,最终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以人为本改造自然,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并以功利主义、不计后果的态度掠夺自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一方面是人控制自然能力的增强,人化自然的扩大;另一方面则是自然界对人的报复,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缩小。这样,不仅人有自然的关系异化了,而且人本身也异化了。

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在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胜生态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2、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那么,如何来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呢?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逐步树立起“一个地球”的意识,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因此,提高生态意识,进行环境教育应当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任务。

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从“人是自

然”的观念出发,人对人的道德亦是人对自然的道德的表现。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目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开始制订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公约。如联合国于1993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审议《21世纪议程》在全球的执行情况,目前有80多个国家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交了执行《21世纪议程》的国家报告。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也根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制订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目前环境法学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视域。生态法制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让人们了解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法规与条例,从而能更加自觉地遵循自然生态法则。

3、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

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改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消费之路;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给人类带来福祉,否则,就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与贫穷。我们要把生态文明观贯穿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推进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开发民用工业道路。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这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性工作。在新世纪,我们要把这种理想作为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灯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飞跃。

《人与自然》课程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