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编辑:空山新雨 识别码:17-907342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12 11:58: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 2007年第17卷 第1期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寇继虹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 介绍了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从基础设施、信息化标准等方面分析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趋势。

关键词: 水利信息化;信息化标准;专项业务应用系统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近年来在治水实践中逐步得出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所谓水利信息化, 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 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的效能及效益。对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是运用先进的水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形成水利信息综合采集系统, 建成水利信息骨干广域网络和水利数据中心。目前已建成了连接全国流域机构和各省(市、区)的实时水情信息传输计算机广域网, 建设了400 多个水利卫星通信站, 为水利数据的实时快速传输创造了条件。在水利信息资源开发方面, 初步建成各流域、各省(市、区)的水文数据库和国家级水利政策法规数据库, 能够对外提供初步的查询服务。同时还有一批数据库, 如水利空间数据库、全国水土保持数据库、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数据库、全国防洪工程库和全国蓄滞洪区社会经济信息库等正在启动建设中。

1.2 保障环境建设

保障环境是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水利信息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支撑。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包括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和信息化人才等。国家水利部门在保障环境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于202_ 年相继正式出版、出台和印发了《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一)》《水利部信

息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

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掌握国际国内先进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技术、信息及系统安全技术、精通项目建设管理的多层次、高水平信息化人才, 这是水利信息化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协调进行的关键。202_年首届“ 中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以“ 信息技术全球化与中国人才培养”为主题深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方向, 说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已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

1.3 专项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大水利重点业务应用系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 包括国家防

汛抗旱指挥系统、水利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全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农村水利水电及电气化管理信息系统、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全国水利规划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和水利数字化图书馆。大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的近期(202_年—202_年)目标以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水利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和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 初步满足业务应用需求;中期(202_年—202_年)目标为进一步完善已建系统, 全面开展全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农村水利水电及电气化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全国水利规划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水利数字化图书馆, 基本建成10 大水利业务应用;远期(202_年—)目标以全面实现水利业务应用信息化为目标, 全方位提高水利综合服务能力。其建设现状总结如下:

(1)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水利信息化工程的龙头工程, 目前在前期工作中已经完成了22 个地区级水情分中心示范区建设和4个工情分中心试点建设;实施了长江防汛指挥系统的建设;完成了国家防汛办与7个流域机构的异地会商系统建设, 该系统在202_ 年6—7月间的防总会议、202_年全国水库安全度汛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各级雨情实时监测系统、防汛信息查询系统、洪水预报及水库调度系统正在全面建设之中, 这些系统的建成将大大提高水情信息采集的时效性和水利现代化水平。

(2)水利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水利电子政务综合应用平台初步设计于202_ 年9 月2 日通过审查。目前水利部已完成了水利电子政务一期项目, 实施了内、外网的物理隔离, 实现了部机关与在京主要直属单位的内网互联, 建成了水利部网站和水利部办公自动化系统, 各流域机构、多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内部也已初步实现以网上公文传输为主要内容的办公自动化。部与流域机构间、流域机构与省(市、区)间的联网办公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黄委、长江委、淮委、珠委等4 个流域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试点正在实施。

(3)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是依托水利公用信息平台, 建立包括7大流域和31个省(市、区)分布式的水资源数据库系统及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 逐步形成国家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为水资源数据的实时查询、评价与预测、优化管理和调度、统计分析和决策、水利电子政务等提供支持, 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走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已有一些流域机构和地区部门建立了相关的系统, 如黄河下游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邯郸市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 长江委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则处于建设过程中。

(4)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是形成快速便捷的数据采集、处理、发布和共享体系, 实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科学评价防治效果, 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为了加强对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管理, 水利部办公厅于202_年7月16日印发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2_年6月, 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项目通过了初步验收, 基本具备了试运行的条件, 整个系统预计在202_年底完成。

(5)水质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经过水利部水环境行业多年的努力,我国现已建成了基本覆盖全国水系的水质监测网络体系,水利部、各大流域、省、地区水质中心可定期发布水质公报, 对全国水系水质进行评估, 这些建设成果为我国水资源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现有的水质信息系统在监测站网、水文水质数据共享、信息发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因此为了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测与评价、提高水环境管理水平, 有必要在实现全国水质数据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开发水质监测和评价信息

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建设任务是在全国173条主要水系及其省际断面上建设5218个水质监测站和30个供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 在全国7大流域、31个省(市、区)重点建设250个水质分析实验室和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评价中心实验室。

(6)水利数字图书馆。由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的《水利数字图书馆试验工程》于202_年正式启动, 经过3年多的建设, 目前已完成项目任务书所规定的任务, 于202_年1月23日通过该项目的审查验收, 为后续工程的启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水利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将为改变目前水利系统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管理的落后现状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

10大业务系统中的其他4大系统是中期建设目标要实现的系统, 目前正处于准

备或开始启动阶段。水利信息化建设趋势

(1)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水利信息网络建设和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信息网络的建设可为防汛抗旱、政务、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水土保持等各种水利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传输平台。经过202_ 年的重点建设,水利信息网络已成一定规模, 并发挥了效益, 在今后的建设中必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 如何充分利用建成的水利信息网络, 实现对各种水利信息资源快捷、有效、全面地开发利用和管理以及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成为建设重点。

(2)对水利信息化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标准化是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和重要基础, 标准化的有效运用可使建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水利部202_ 年出版的《标准指南》对水利信息化标准的编制与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及应用软件的相互兼容, 实现各级各类水利信息处理平台的互联互通, 水利部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后续的水利信息化标准编制计划, 以进一步规范建设标准。

(3)应用系统的建设将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应用。由于新技术的应用使信息的传输得以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 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 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 因此在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中将会更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的利用, 以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为业务系统的技术更新、功能升级留有余地, 促进水

利信息化水平登上新台阶。

(4)安全体系的建设将得到加强。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确保水利信息资源安全利用及专项业务应用系统的正常和安全运转, 在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 加强对水利信息化安全体系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已发挥作用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 1] 李芳.水利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和技术发展[ J].广东水利水电, 202_(4):15-16;19.[ 2] 邓波, 蔡荣波.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必由之路— —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谈水利信息化建设[ J].信息化建设, 202_(5): 12-15.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Water Conservation Informatization

KOU Ji-ho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water conserv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analyzes on the tend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water conservation informatization from aspects of the infrastructure, the standard of the informatization, etc.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standard of

informatization;special service application system

───────────────

第一作者简介: 寇继虹, 女, 1968 年8 月生, 202_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 副教授,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2.

第二篇:煤矿信息化现状及趋势浅析

煤矿信息化现状及趋势浅析

孟凡强

摘要:针对煤矿信息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做一分析,并提出煤矿信息化建设难点与关键点。最后指出煤矿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完善的长期过程,认真研究煤矿业务是信息化实现的关键。

关键词:煤矿信息化;煤矿工艺;难点;关键点;业务分析;信息集成

1.煤矿信息化现状

近几年来,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前几年建设重点是煤矿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考勤定位远程管理系统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零散子系统;从202_年后以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为主体的系统集成工程,主要涉及工业以太网搭建的工业控制网络、企业信息化网络(局域网),以工业组态软件为基础的综合自动化信息集成平台,将各分散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集中一个平台管理,初步实现安全、生产远程监测。

纵观煤矿信息化建设近10多年来,目前发展进入了瓶颈期,没有很大的突破;还是停留在以系统集成为主的简单系统联网;即便现有煤矿信息化的建设工程,也只是量的重复,没有实质性突破。

结合与煤矿业主多次交流及国家对煤矿政策法规,就目前煤矿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理念纷繁

现在出现很多有关煤矿现代化建设的理念,比较主流的有“综合自动化煤矿”、“综合信息化煤矿”、“数字化矿山”,还有过“本质安全型矿山”等,至于那种贴合煤矿实际,各厂商、科研单位根据自己特色产品,各据己见。

后来谭德建教授给予了结论性意见,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讲。自动化是功能,信息化是实质,数字化是展现;自动化是基础,为煤矿具备信息化实质的提供物质基础。离开物质基础,单纯谈论信息化、数字化没有实际意义,也解决不了煤矿所关心的问题。1.2建设及装备概况

“1+2”模式系统集成是现在主流工程,“1”即一个平台,即综合自动化信息集成平台,“2”为工业控制网络、企业信息网。自从煤矿信息化规模建设开始,这个模式沿用至今,只是硬件设备品牌的更替,实质没有大的变化,已经成为相对稳定、成熟的解决方案。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为主题的相关系统建设。“六大系统”虽是202_年9月提出的,但其建设内容已经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而且“六大系统”也不是新的创意,在《煤矿安全规程》中将各自建设要求分散提出。此次只是单独作为一个大的课题提出,足见政府对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视性。瓦斯监测系统、人员考勤定位系统、矿井通信系统、压风施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这些系统已经很成熟,紧急避险系统的一级避险也已经应用,只是救生舱及永久避难硐室各地情况迥异,这与井下地质状况、经济条件有很大情况。

信息化应用系统软件有零散建设的,譬如物供系统、财务系统、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系统等,各系统应用只是针对本项业务,对于信息共享、与生产衔接还没有很好做到。

1.3标准不统一

众所周知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了煤矿行业。有制造硬件设备的,有做系统工程的,有做系统集成的,也有纯做煤矿信息管理软件的。厂家多了,虽说对煤矿业主可选择多了,但是也带来很大问题,就是标准不统一。

硬件厂家物理接口、通讯接口不统一,软件厂家建设标准不统一。各按各个的标准去推广,加上煤矿特殊性,没有统一标准去招标,先建的系统、后上的设备,标准不一,给信息化推进带来很大麻烦。

1.4“信息孤岛”突出

国家信息化战略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道路,实现工业的管理、生产一体的管控一体化。提出了好多年,也有很多高校、科研单位开发管控一体化模型,多数还是局限于学术论坛,没有实际工业应用。煤矿也不例外,消除“信息化孤岛”也是作为推进信息化的一个目标,但“孤岛”巍然屹立,管理、生产还是存在脱节。

2.原因分析 针对现状,根据在煤矿工作实际经验及多年从事煤矿自动化、信息化经历,试着做如下分析。

2.1对煤矿研究不透

服务于煤矿的厂商尤其是系统集成商、纯管理软件商,极少具有煤矿背景,很多是从其他行业转过来。由于市场情况,没有来得及甚而不愿意花费大精力去研究煤矿,未弄清煤矿生产工艺、安全管理模式、企业经营管理特点。以至于在实际工程实践中,未能给煤矿解决多大实质性问题。

煤矿工业是一个离散型行业,采(掘)、运输、提升、洗选是相对独立过程,另为保证煤矿正常生产,还有“四大件”辅助必需系统,即通风、排水、压风、供电。煤矿井下地质构造复杂,有害气体、冲击地压、透水等灾害威胁着煤矿安全。

煤炭企业生产环节较多,其物流过程是不连续的,所需原材料品种较多,且原材料与产成品之间没有严格的数量对应关系,难以像制造业等行业那样,可以通过物料需求计划对物料的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

采掘业生产条件复杂、不可预见因素多,生产平衡、安全控制管理的难度较大。加之,一般煤炭企业地理分布范围广,各单位之间的物资调拨、各项定额的制定与分配比较复杂,使得管理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并使之为生产经营决策服务等实施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

不同地区煤田地质构造不同,即便同一煤田境内煤矿灾害预防重点也不同,如果不深入分析煤矿具体关注点,就不会解决煤矿所需,解决方案没有实际意义,也就谈不上信息化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煤矿生产的重要方针,煤矿安全是头等大事,只有安全的基础上,才可以理顺生产,继而谈论经济效益。

2.2没有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煤矿是一个大系统,从横向看,依据物流、资金流分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从纵向看依据信息流分为基础自动化层、生产管理层、管理及决策分析系统。不论从那个角度分析,作为系统工程的煤矿,每个部分都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断章取义的取其中一部分单独作为研究对象,不考虑其受其他部分影响,很难做出实质性解决方案。目前,服务于煤矿的厂商只是关注于自己所涉猎的产品或工程,而不是对整个煤矿整体做系统研究,深刻理解各个系统部分之间影响与内涵。不论从事单向产品,还是系统集成,都应该对煤矿做系统研究,再重点突破自己的特色。

2.3行业缺乏约束与指导

煤矿信息化现在缺乏有力的行业标准,是比较混乱。除了基层煤矿安全相关产品、工程有一定的行业约束标准,上层信息化系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设计、开发、实施标准。做金融的就按金融行业去搞,做电力的就用电力标准去套,没有其他行业背景的就闭门造车,因而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乱乎”的煤矿信息化局面。

国家相关部门也是把重点对煤矿安全监管底层设备上,没有过多地对煤矿信息化建设给出指导与建议,信息化建设好坏无碍于安全之事,所问也就少了。

3.难点与关键点

3.1 煤矿信息化的难点

1、煤炭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难点

(1)井下开采条件复杂多变。受断层、褶皱、岩浆侵入、煤层厚度变化等的影响,煤矿井下开采条件复杂。因此,选择适宜的采煤技术、工艺和采煤设备难度较大。

(2)生产和工作环境恶劣。井下瓦斯突出和爆炸及煤尘爆炸等都是矿井生产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但其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在井下自动化设备使用中可能产生的电火花、短路等问题则可能成为该事故发生的隐患。

(3)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煤炭企业生产过程具有事故较多、风险较大的特点,在其生产过程中,通风、排水系统等任何环节发生故障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要实现煤矿生产全过程自动化控制,必须保证生产自动化系统本身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煤炭企业管理过程信息化的难点

(1)煤炭企业生产环节较多,其物流过程是不连续的,所需原材料品种较多,且原材料与产成品之间没有严格的数量对应关系,难以像制造业等行业那样,可以通过物料需求计划对物料的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2)目前,煤炭企业产品主要采用订货、合同销售、分期发运的方式,典型的市场销售机制特点并不明显,因此建立实时的客户反馈机制及通过反馈信息进一步制订生产计划等难度较大。

(3)采掘业生产条件复杂、不可预见因素多,生产平衡、安全控制管理的难度较大。加之,一般煤炭企业地理分布范围广,各单位之间的物资调拨、各项定额的制定与分配比较复杂,使得管理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并使之为生产经营决策服务等实现存在一定的难度。

(4)长期以来,煤炭行业整体经营状况不佳,经济效益较差,煤炭企业采用的多是粗放式的经营方式,科学管理基础条件差,信息化意识落后,信息化建设方面人才匮乏,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开展。

3、煤炭企业生产与管理信息集成化的难点

(1)煤矿井下作业范围广,控制系统复杂,井下生产过程产生的如采煤机械和通风设备等的运行状况信息、工作面推进揭露的地测信息、井下瓦斯和煤尘实时变化信息、井下工作人员的活动信息、井下机电和安全预防设备的运转信息等的采集、传输、处理、显示等,受井下环境的限制,实现起来难度较大;矿井管理涵盖面大,涉及的业务功能较多,如企业的物资管理、销售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密切相关,需要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上,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实现存在较大的难度。

(2)井下移动设备多,开采、掘进、运输、监测监控等环节的设备随着生产的进行处于移动状态,要求相应的控制设备及网络设备也随之移动,对自动化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设计、系统的可靠性和开放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煤矿管理信息也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矿井生产过程产生的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并提供给相关决策部门。因此,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和生产自动化系统集成形成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超前性和系统性应有足够的考虑。

3.2煤矿信息化的关键点

3.2.1信息集成关键性

煤矿信息化一个关键点就是集成,如何通过网络实现矿井信息的高度集成。在其实现过程中应以网络技术为核心,在实现以现场控制为主的局部控制基础上,扩展到以地面集中操作、分布控制为主的全过程控制,通过生产现场的设备层与控制层、信息层的集成,实现控制与管理的数据通讯与共享。基于CIMS原理的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实现管理信息化系统和生产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信息集成的关键性涉及到以下部分:

1、网络

网络包括2大部分,即工业控制网络和局域网(又称企业信息网)。网络稳定、可靠运行及开放与标准化、可扩展性及灵活性、可管理性和维护性,都会影响到信息集成的质量,从网络拓扑架构设计、核心交换机配置、节点交换机配置到网管软件,每一个细节都会关乎到整个系统的安全。

2、软件平台(信息集成平台)

软件平台统称信息集成平台,关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存储、加载、提炼、利用等,可形象比喻为“1+1+1”。

“1个仓库”——将来源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数据、管理信息等经过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提炼流程后,分门别类地存储,为下一步数据应用打好基础。

“1个车间”——将处理完毕的数据进行利用,结合具体煤矿具体业务,开发出相应的应用软件系统。

“1个窗口”——信息化门户,通过哪种方式如何将应用软件系统很好地展现。技术架构、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库软件、组件封装、地理信息软件等选型、匹配决定了软件平台可靠、稳定、开放,影响到了信息集成开发的成败。

3.2.2业务分析关键性

企业息化包括相互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即企业业务信息化与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服务于企业业务,企业业务的进展则取决于企业管理的好坏。企业管理信息化同企业业务信息化相比,在不同企业之间有更多的共性和相同的发展趋势。

如上分析,煤矿企业信息化比其他行业复杂了一块,就是安全生产信息化。煤矿安全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一般常说“人、机、环、管”几个方面。但就一个“环”而言就涉及到很多地方,有害气体(瓦斯)、煤尘、透水、顶板压力、冲击地压、煤自燃倾向等,众多因素耦合,影响着煤矿环境安全;对于“人、管”对安全造成的隐患信息不能依赖自动化技术手段获取,而且要通过人工取得,如果人工管理不到位,这又是一个新的安全隐患。

因此,煤矿企业信息化最终取得成功,关键中之重还是对煤矿业务分析,即把这个研究对象研究清楚。

4.结语 信息化将会是现代化煤矿建设的一个趋势和必要环节。在国家政策、法规指导下,切实研究煤矿具体业务特点,踏踏实实做好每项基础工作,才可能在这个行业中立足并做大、做强。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是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对其本质掌握也是逐步获得。在这个过程中,煤矿企业业务需求是导向,偏离了导向,技术再先进,也不会建成真正煤矿信息化系统。

第三篇: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及趋势调查分析

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及趋势调查分析

作者:姚传富发布时间:202_年6月21日

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信息化成为有效化解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在校生总量高达2.3亿人,学校50多万所,教师1100多万人。然而,我国的教育事业却远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前教育事业仍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矛盾。

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是目前一个主要矛盾。仅在大学,我国目前就缺少大约100万名教师。而在中小学,教师数量的缺口更多达300万以上。实行高校扩招以来短短5年时间,我国在校高校生总数已突破202_万人,是202_年高校在校生人数的2.5倍。202_年高校招生总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530万人。而同期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并没有相应增加,202_年与202_年相比甚至还有所下降。大规模扩招,使我国有限的高校教育资源全面紧张。不光是教师数量严重短缺,相关的教育设施如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教学实验设备等也都不够用。即便如此,我国高校目前的入学率也只接近20%,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高中毕业生望大学门槛而兴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限的高校教育资源与旺盛的高等教育需求产生了日益尖锐的矛盾。如何尽快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高等教育资源总量短期内不可能得到大规模扩张,只有教育信息化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矛盾。

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则是另一个突出问题。首先是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近年来,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不仅体现在收入比上,而且也体现在教育资源配比上。农村的教育经费长期由乡镇政府承担,而乡镇财政又无力承担,最后变成了要农民自己负担,造成本来已很低的农村教师工资被长期拖欠,许多地方的农村教育都是负债运行,大批农村孩子失学。许多地方的小学义务教育名不副实。202_年我国首次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显示,竟然有113个县小学生公费预算为零。据民进广东省委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广东省为数不少的欠发达地区,中小学靠“负债运作”改善办学环境,全省教育债务竟达73亿元,全省有20万中小学生在危房中读书。而广州市的几所重点中学,都分别斥资2亿元以上建设豪华校区,并添置了空调、直饮水设备。几亿元建一所高中,一两亿元建一所小学,上亿元打造一个幼儿园。农村地区学校却是教室光线不足不敢开灯,夏天气温高不敢开风扇。乡村教师由于待遇低不断流失。在我国相对富裕的广东地区尚且如此,全国情况可见一斑。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尽快缩小?专家认为,只有依靠信息化手段,才能把城市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到农村地区。

其次是地域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少数几个特大城市,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教育资源则十分贫乏。这种资源分布状况对于在职继续教育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在知识经济已经来临的今天,在职在岗的已就业人员也存在迫切的教育培训需求。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即使大学本科毕业,其所学的知识在4年之后就会变得过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充电”,才能适应工作要求。然而,工学矛盾始终存在,在职在岗人员又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可能都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少数大城市接受脱产学习。如何帮助他们跨越地域障碍,获得学习提高?常规的教育手段行不通,而网络化、远程教育等信息化手段却又大有用武之地。

另外,在城市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表现也相当严重。许多教育行政部门近年来热心搞这样那样的“重点”学校,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到重点学校,给这些学校配置教学水平最高的老师和教学设备,以保证这些学校的高升学率。人们看到,只有进了重点中小学,才有希望考入重点大学,上了重点大学,才有希望将来获得好的工作。学生拼命向重点学校挤,导致择校热“高烧”不退。重点学校趁机高价招收“择校生”。在北京某区级重点小学,赞助费竟高达数万元,即便如此,报名人数仍然是招生人数的四五倍。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交赞助费越高的学生越容易进入重点学校,人为地造成了基础教育领域的社会不公。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太大。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如何让名校的优质师资为全社会共享?办法也只有一个,就是用教育信息化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传统教育管理局限凸显信息化打造最佳沟通平台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城市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而家长又都“望子成龙”,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数的父母为孩子的上学问题殚精竭虑、劳累奔波,这使得学生教育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学校教育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亟待进行变革。

关注孩子的成长不仅是父母的心愿,也是老师乃至全社会的使命。在孩子身心发育的成长时期,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特别是家长与老师之间及时交流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学校管理,校方与家长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家长会、电话联系、家访等来实现的,但这些方式无论是广度、深度还是及时性,都很受局限。一位老师要管理几十名学生,其时间、精力都有限,家长若常打电话给老师,无疑增加了老师时间和经济上的负担,可不打电话又无法及时得知孩子的在校情况,家长常处于这种矛盾境地。

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在学校的表现如何?放学之后到什么地方去?这些问题家长都十分关心,也迫切需要实时掌握有关的信息。同时,学校和老师也希望及时把学生在校的表现等情况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独生子女的家庭构成导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需求变得日益迫切。那么有没有比家长会、家访等传统沟通方式更好更有效率的信息交流手段呢?记者在江苏省苏州市采访时了解到,该市“网上家长学校”就很受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欢迎。由苏州移动、教育局、妇联等单位联合组建的网上家长学校,通过互联网加上手机短信等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沟通起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的实时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学生与老师可以在网上进行咨询辅导;家长还可以约请网上名师对孩子进行针对性教学,回答疑难问题。这个网上家长学校组建仅一年时间,目前已经发展用户超过50万,苏州市70%以上的中小学都开通了网上家校路路通,重点学校更是100%开通网上家校。苏州市网上家校模式目前正在江苏全省进行推广,这充分表明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管理最新的发展方向,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教育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信息化的主要领域之一。目前,我国已建设了5万多个中小学校园网和3000多个大学校园网,在线注册参与高等教育的学生已达300余万人,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变革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有关专家指出,尽管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与日益旺盛的教育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面对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千千万万高素质人才的庞大需求,专家建言,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来源:人民邮电报

第四篇: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

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

202_-05-08 07:00 国脉电子政务网 佚名..关键字:发展战略 铁路信息化 综述

一、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

为解决铁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缓解铁路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铁路做出了以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为目标的跨越式发展重大决策,重点强调信息化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支撑作用,就是要以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带动铁路现代化,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经过 30多年的发展,铁路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机版本到多层次的网络应用,全路信息技术人员总数已达5500多人,拥有大、中、小型计算机 1600余台,微型计算机近10万台,建立了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和主要站段的计算机网络及传输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三大通信基础网,先后开发了以列车调度指挥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为代表的一大批应用信息系统,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1.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

为了改变多年来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手段和设备的落后现状,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水平,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适应市场经济及各种交通竞争的局面,铁路开发建设了调度管理信息系统DMIS。202_年根据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要求,规范为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TDCS系统是我国铁路调度指挥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调度方式,建立以通信、信号、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多媒体等融为一体的三级四层(即铁道部、铁路局、原铁路分局三级再加上基层信息采集层)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运输调度指挥系统。TDCS按照计划调度台编制的日、班行车计划,生成和下达阶段计划,并实时自动采集列车运行信息及现场信号设备状态信息,自动调整滚动阶段计划,实现对列车运行的实时追踪、实时调整和集中透明指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哈尔滨、呼和浩特、柳州、成都、兰州、乌鲁木齐、青藏公司七个铁路局(公司)全面完成TDCS系统的建设,郑州,济南、上海、武汉、昆明铁路局主要干线都实现了计算机自动绘制列车运行图。

2.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

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TRS是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属”九五“国家科技重大攻关项目。TRS的建设和运用彻底改变了我国铁路客票近百年的手工作业方式,使硬版票成为历史,缓解了长期存在的买票难问题,提高了铁路客运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受到广大旅客的欢迎,改善了铁路的企业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TRS由铁道部客票中心、地区客票中心和车站客票系统三级构成,车站售票系统主要负责售票的实时交易服务,地区客票中心主要负责以座席为核心的调度控制和客运业务管理,铁道部客票中心主要负责全路客运的协调管理、营销分析,并保障全路的联网售票。目前全路已建成铁道部客票中心1个、地区客票中心 22个、计算机售票车站2183个,联网车站1385个,通过联网售票系统发售的客票约占全路客运发送量的90%以上、客票收入的95%以上。

3.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众多、实时性强的网络

型计算机应用系统。从1994年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到202_ 年底TMIS各子系统全面建成,历经十年。整个信息系统在TMIS网络平台上主要架构货票制票、列车预确报、车站综合管理、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集装箱管理、大节点追踪、运输调度七大系统,基本上覆盖了铁路货运生产的全过程。

(1)货票制票系统。货票制票系统是在全路日均装卸超过60车的大、中、小型货运站和所有车务段范围内实现微机编制货票,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上报给铁路局软件的系统。目前全路2674个车站实现了微机制票,微机制票率达到99.27%,路局货票信息入库率近100%。

(2)列车预确报系统。列车确报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车站发报、路局、铁道部按照既定原则转报的自动处理过程。路局、铁道部建立确报信息库,为相关部门提供一系列统计、分析、及查询功能,并可供其他信息系统共享。目前全路开通确报系统的车站已达912个,覆盖了全路所有的编组站、大、中、小型区段站和主要中间站以及所有的路局调度所,(3)车站综合管理系统。车站综合管理系统是将货运管理、现车管理、集装箱管理、货运制票、营销计划、货运安全等功能融为一体的信息系统。目前已在全路1230个大、中、小型车站建成并投入运用。其功能涵盖车站作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用现代管理取代了经验管理,对车站压缩中、停时,加速车辆周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运输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铁路货车及货物原始信息的收集和共享。

(4)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系统(FMOS)。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货运计划和技术计划两个比较大的系统。货运计划系统在全路1487 个货运站全面投产。技术计划系统利用已批准的货运计划信息,编制车辆运用计划,通过合理安排各区段车辆的运用,提高车辆运用效率和铁路运输能力,压缩铁路运输成本。

(5)集装箱管理系统。集装箱管理系统在全路600多个集装箱办理站投产使用,通过网络实时采集集装箱装车清单、卸车清单、空箱回送清单和集装箱运输日况表等信息,在铁道部按箱号建立集装箱动态库,通过与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信息相结合掌握集装箱运行位置。

(6)大节点追踪系统。根据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实时采集的机车、车辆的车号、车次、属性和位置等信息,结合确报、货票、集装箱等系统提供的信息,实现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和货物的追踪。货车追踪系统已在全路投入运用,并在铁道部、铁路局分别建立车辆、列车、机车、集装箱的动态库、轨迹库和历史库,提供各种统计和分析,为铁路各级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7)运输调度信息系统。铁路调度在管理上体制上由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构成,在业务分工上,分为计划调度、列车调度、机车调度、货运调度、客运调度、统计分析等。路局调度所是组织车、机、工、电、辆等行车主要部门协同动作,共同完成铁路运输生产的调度指挥机构,关系着铁路运输安全和效率。全路约 1/2的路局调度所实施推广了运输调度信息系统,并实现了铁道部、铁路局和站段三级调度的联网运行。

4.铁路办公信息系统

铁路办公信息系统OMIS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依托铁路计算机网络的办公业务网和资源网,实现机关办公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提高政府机关行政管理、应急指挥和快速反应的能力。铁道部机关和各铁路局全部建成办公局域网,18个铁路局均实现4条宽带

(2M)连入铁道部办公网。各铁路局与所有 1800个下属基层单位实现联网运行,其中1160个主要直附属单位、运输生产主要站段实现宽带或网桥(2M)连人路局办公网,其他单位以拨号方式连接办公网。18个铁路局的局属单位和基层站段中,已经有905个建成了办公网。全路办公信息系统联网,极大地方便了全路各级机关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提高了办公和管理效率。特别是在实施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体制改革后,OMIS对保证铁道部和铁路局政令迅速传达贯彻,对基层站段实施有效管理,发挥了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作用。

二、铁路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铁路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不够完善,总体思路形成较早,不能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及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需要,二是通信网建设滞后,网络及信息安全工作薄弱,信息传输通道拥挤、堵塞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信息系统没有构成有机整体,大多各自独立,”信息孤岛“问题比较突出,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综合应用难以展开,整体效益难以发挥,四是投入应用的信息系统运行质量不高,特别是原始信息的采集不够及时、准确、完整,与实用要求有差距:五是采用信息技术后,仍沿用传统的作业流程,组织机构、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信息化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三、铁路信息化发展战略及规划

1.指导思想

铁路信息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基本框架和铁路跨越式发展思路,紧密结合铁路运输生产的实际需要,努力推进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整体提升铁路产业水平和经济效益,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

2.建设原则

(1)贯彻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的思想:(2)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理念,(3)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4)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5)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重点提高应用软件的研发水平:(6)重点强化运输繁忙的东部地区和在路网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铁路干线和新建客运专线的信息化建设,(7)加大系统整合力度,注重信息资源管理,规范系统开发建设,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发挥信息化整体效益:(8)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3.规划期限和总体目标

规划期限为202_—202_年。其中202_—202_年为”十一五规划“,规划重点为202_—202_年。202_— 202_年为中长期规划。

总体目标以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为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基础建设,整合既有资源,经过5— 10年的努力,在东部地区和六大干线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铁路运输信息系统,至202_年在全路建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智能运输信息系统,其总体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实现调

度指挥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在提高运输效率、扩大运输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保障运输安全、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明显作用,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以东部铁路和繁忙干线为重点,优先发展和建设有利于扩大运输能力,优化运输组织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快机车车辆周转,保障运输安全,促进客货营销,改进经营管理的应用系统。初步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客货营销服务社会化、铁路经营管理现代化,建立信息基础设施框架和系统保障机制,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4.规划的体系结构

铁路信息化涵盖铁路行业各主要业务环节,铁路信息化的体系结构可以概括为三大信息化应用领域、5个基础平台、10个建设方面、38个具体应用系统。

(1)铁路信息化重要应用领域。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是铁路信息化的三大应用领域。运输组织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铁路运输的调度指挥、生产作业部门和人员,以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和保障运输安全为目标,涵盖运输生产的各主要环节。客货营销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铁路市场营销人员和旅客、货主,以提高铁路运输市场竞争能力、增运增收为目标,向旅客和货主提供优质服务。经营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运力资源、经营资源管理与运营决策支持的部门和人员,以保障铁路运输的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降低运输成本为目标,提高铁路运输效益。

(2)铁路信息化基础平台。铁路信息化的公共基础平台主要是为业务应用层的各应用系统提供公用的基础环境。公共基础平台包括通信网络基础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公用基础信息平台、信息安全保障平台和铁路门户五类平台。

(3)铁路信息化主要建设方面和重要应用系统。在铁路信息化3个重点建设领域划分基础上,铁路信息化可以分为10个主要建设方面和38个重要应用系统。运输组织领域包括运输调度指挥、运输生产组织、列车运行控制和行车安全监控4个方面14个应用系统,客货营销领域包括客运营销和货运营销2个方面 6个应用系统经营管理领域包括运力资源,经营资源、办公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4个方面18个应用系统。

5.规划主要内容

(1)初步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实现部、局、分局三级调度指挥的计算机管理,初步建成覆盖全路的运输调度指挥系统:结合客运专线建设,逐步建成适应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的调度指挥系统,六大干线、200公里/小时提速区段和重点区段建成调度集中系统,六大干线完成自动闭塞四显示改造、统一机车信号低频信息码,逐步实现统一制式,结合铁路提速工程和客运专线建设,建成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六大干线初步建成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建成集装箱、行包、特货等专业运输管理系统,完成对车站系统整合,完善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初步实现对列车、机车、车辆、货物、集装箱的实时追踪。

(2)初步实现客货营销服务社会化。全路取消常备票,实现计算机售票,加强客票销售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在途列车席位的管理能力和使用率,建成网上客运信息发布系统,新建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和主要列车建成自动售、检票系统和客运服务系统,实现货

运订单的电子化管理,实现大货主的集中管理,提供网上货运信息服务,建立铁路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实现网上客票的预约、预订和货运手续办理:建成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与港口、海关、其他行业及相关政府监管部门间的信息交换。

(3)初步实现铁路经营管理现代化。建成车辆、机务、工务、电务检修,运用与管理信息系统,推进车辆修程改革,支持机车长交路、大范围的运用,初步实现全面预算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人力资源、财会、清算、统计、工程、保价、公安等领域的信息化,完善铁道部政府网站,逐步实现政府网站公众服务功能:实现以电子邮件、公文流转、信息发布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网络化办公,为主要管理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初步建成铁路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个性化、专题化、智能化营销分析和决策支持。

(4)初步建成公共基础平台和系统保障机制。在70条干线实现基础通信网的光缆化、数字化,具备宽带数字化综合接入能力:统筹规划,在构建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框架基础上,结合CTC建设,与新线建设及既有线改造同步,建设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制定相应的标准与规范,建立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发展列车车载信息传输平台,初步实现信息共享与综合利用,完善铁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制定应用系统整合策略与技术方案,完成主要信息系统的整合:建立铁路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保障机制。

6.管理保障措施

(1)信息化规划及相关规章制度的保障措施。加强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制定和推行,加快信息化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建立与管理。

(2)组织领导与建设管理保障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规范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流程,强化业务部门与技术开发部门的沟通管理,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规范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与工程建设程序,加快铁路信息化建设步伐,保证系统建设质量。

(3)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保障措施。形成全路性的铁路信息生产运行、技术支持、网络管理、软硬件维护维修系统:建立健全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的一系列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建立按市场方式运作的信息系统维护体系,通过签订经济合同,明确用户和维护单位的责权关系,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4)铁路信息化知识产权保障措施。坚持采用正版软件,加强知识产权使用的管理,落实开发经费,保障研发单位的权益。

(5)信息化建设中的工程管理保障措施。建立项目立项和审批措施,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建设中的监理制度、项目的调试验收制度、项目竣工后评估制度和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机制。

(6)信息化建设培训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各级信息技术培训机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全员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素质,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7)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在信息化的规划、项目的立项和建设中充分听取专家意见,促进铁路信息化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铁路信息化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战略规划是指导铁路信息化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铁路各应用信息系统专项规划以及制定各项铁路信息化政策和计划的参考依据。由于铁路跨越式发展赋予信息化更多的内涵,信息化建设涉及到铁路运输指挥、生产、安全监控、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因此在编制铁路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按照规划的应用体系框架,结合业务发展战略的需求,十分必要完成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三个领域应用系统和公共平台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以力求形成系统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的信息化规划体系,以便更加科学地指导未来的铁路信息化建设工作。

第五篇:我国社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社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摘要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社区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社区发展指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通过深入了解我国社区发展过程中所从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现状,特别是针对社区发展过程中所从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能使我们对整个我国的社区发展现状和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文将对社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趋势进行一个探讨。

关键词:社区社区发展趋势

一、我国社区发展现状

(一)我国农村社区发展的现状

农村社区是居民绝大多数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结构简单、人口密度较低的社区。解放后, 我国农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实行了人民公社

制, 但最终由于超越了历史阶段而失败了。又因为中国实行

了农村农业支持城市工业的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和严格限制

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 从而形成了目前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

社会结构自20

世纪80 年代初我国提出/ 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

市, 积极发展小城镇0 的城市化方针以来, 小城镇建设和乡镇

企业的发展尽管实现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增

加了部分农民的收入,(二)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住房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单位住宅开始实行货币化分配方式,使单位制住宅瓦解,物业型住宅小区大量出现。住房类型的多样化,带来了社区成员之间关系的陌生化。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闲暇时间减少,业缘关系的地位远远强于地缘关系,加之社区的文化宣传活动不到位,致使居民游离于社区互动之外。随着我国人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居住条件,这就决定了城市的规划要把社区规划作为一个重点来抓,我们通过对当前我国社区规划的研究不难发现现在我国的社区规划大致分为:城市扩展过程中的新区开发和对原有社区进行旧区改造。

(三)我国城镇社区发展的现状

城镇刚一开始就与商品经济息息相关,是顺应经济的需要而自然萌发的,作为城镇前身的集市,在春秋时期已有一定规模,经秦汉的发展集市更趋于繁荣。班子不健全,人口素质低。有的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只有1-2人导致无人做事,工作一盘沙。这些社区的经济比较落后,它们大多是村改居来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高。特别是失地居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它们大多年龄偏大谋生手段少生存陷入贫困,成为新弱势群体,二是社区集体经济无支柱产业应办经济已名存实亡居民再就业困难。三是经济来源少,工作经费难保障。

管理欠规模,民心难稳定。办工条件差,服务功能少。居委会有的办公面积小,有的房子破乱差,有的借屋躲雨无产权,特别是有的流动办公,成为提厄居委会。文体活动缺,精神生活缺

(四)我国其他社区的发展现状及小结

除了上述几种社区外,我国还存在其他的许多社区形式,比如网络社区和城乡联合体等。从我国的现实看,我国的网络社区,城乡联合体等其他社区都处于起步的萌芽阶段,网上社区与现实社区一样,也包含了一定的场所、一定的人群、相应的组织、社区成员参与和一些相

同的兴趣、文化等特质。当前,网络社区已成为人们信息发布、观点交流、权益维护、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渐显。研究网络社区的成因、现状及相关问题,对促进其健康发展和推进社会和谐具有现实意义。

社区的许多功能不够完善,有的正在淡化,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首先,社区的经济功能减弱,社区已不再是居民就业及谋生的主要场所。人口流动,在一个社区居住,到另一社区工作,使社区居民在经济上对社区的依赖减弱。

其次,居民的异质性增强,政治管理功能难以实现。城市社区居民的血缘异质性、职业异质性、教育水平的异质性都大大增强,尤其是在一些住宅区,这一点更为明显。

第三,社区的社会功能淡化。社区缺乏公共集体活动,社区成员的互助很少,人际关系趋于淡化。单元或住宅减少了邻里往来,人的个性发展、私人生活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新的生活方式。

第四,社区的福利功能微乎其微。社区缺乏资金来源,也缺乏居民的参与,对社区中的弱者、不幸者的照顾基本上依赖社区以外的资源。

第五,社区意识淡薄。社区居民普遍缺乏对社区的认知、依赖感、参与感和归属感。社区没有自己的文化,缺少内在凝聚力。

二、社区的发展趋势

(一)短期发展趋势

从短期来看,我国的社区发展趋势是继续向着转型期继续发展,我国的社区建设较之欧美地区起步较晚呢,发展较慢,故目前处于转型阶段,其主要表现在:

1.社区发展模式个性化和社区边界模糊化。

不同地区风土人情不同,社区的形态也各有不同,不同的社区阶层,群体向各自特定的地域集中,便使社区之间产生差异,社区各具有其特点。

2.社区发展产业化趋势明显。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社区讲形成产业化的生产链,使得社区发展最大化,最快话

3.社区管理主体职业化与专业化。社区管理主体职业化和专业化将极大地改善社区工作队伍素质转变,社区工作事倍功半,效率低的局面。

4.社区管理手段法制化和德治化相辅相成。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我国有相当数量的法律法规直接和间接涉及社区问题,还有专门针对社区工作制定的文件和有关规定,这些规范性文件是社区工作的法律依据。

(二)长期发展趋势

从长期来看,我国社区最终的发展形势必将向着成熟化、功能完备话的趋势发展,最终也将会形成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的社区,其具体表现在:

1.由社区主导、居民主动参与、自下而上实施的社区发展模式。通过还权于民实现社区居

民自治,激活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进步,并重建社会生活共同体。努力推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

2.社区发展模式向多样化发展。在今后的社区发展中,不同的城市以及不同城市分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将越来越明显。不同的城区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在社区建设方面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各具特色的路子。

3.社区工作人员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随着社区的发展社区的工作人员也会随之变得更加的专业化,各自拥有自己的专业擅长的领域,共同为社区的发展努力。

结语

社区的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正如一句古语所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的社区发展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社区发展相比,虽然起步晚,发展落后,但我们也正逐渐迎头赶上。从全文分析来看,我国的社区发展也不能完全照搬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只有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特点,走自己特色社区的发展道路,才能将我国的社区发展的更好!作为一名川外的学子,我也深知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义务,我也必将利用专业条件,用实际行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我国的社区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阎明复.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建立健全城市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民政部社会福利司,1994,p78-81.[2] 关信平、张耽.论我国社区服务的福利性及资源调动途径[J]中国社会工作,1997,p64-69.[3] 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华夏出版社,1996,p160.[4] 方明、王颖.观察社会的视角——社区引论[M],知识出版社,1991,p214.[5] 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p112-115.[6] 宋陈宝莲.中英社区服务之比较[J]国外社会学,1995,(1),p95-98.[7] 吴铎.社区问题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第四次研讨会观点综述[J]中国社会工作,1997,p42-45.[8] 刘伟能.社区服务的理念功能和特色:为社区服务发展十年而做[J]中国社会工作,1997,p52-55.[9] 芮寅生、常建东:福利性——社区服务的本质和方向[J]中国社会工作,1998,p62-66.宁波市海曙区政协调研组:社区服务-发展趋势与对策[N]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p78-81.[10] 陈俊.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J]学海,1999,p110-114.[11] 费孝通.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些思考[J],群言,202_, p25-28.1、徐永祥:社区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版

2、贾秀兰:社区工作在我国的发展[J] 西南名族大学学报202_年9月第9期

3、詹火生等:台湾社区工作:从“福利小区化”迈向“永续小区 [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_年第2期

4、武新:中国社区工作实践透视[J]社会科学辑刊202_年第4期

5、黄建宏等:论深圳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2_年8月第4期

6、王雪晶: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问题与对策[J]社会研究202_年第6期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