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数学说课:猜猜我是谁
中班数学说课:猜猜我是谁
设计意图: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幼儿游戏中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机,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基于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戏定为该教案的主要游戏形式。同时,中班幼儿注意集中时间短,如果注意对象单调无变化,不符合幼儿兴趣,注意的稳定性就小,为了让幼儿“复习10以内的数”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我设置除了以猜想游戏的形式,我还设置了情境化,采用水果娃娃这些幼儿生活常见的事物来引起幼儿的注意。从猜水果娃娃的数字、给水果娃娃的数字排序、点数结合拼水果、运水果等环节,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轻松的游戏中自我探索复习10以内的数。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活动目标:
1、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数,体验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2、愿意倾听老师与同伴的讲述,能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白板;学具:四种水果(西瓜、橘子、桃子、芒果)水果的背面有圆点和数字。
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分四个步骤来完成。
首先是情境导入。
出示水果娃娃,引起兴趣。“今天,小熊的水果店开张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苹果、梨子、草莓、香蕉、樱桃、菠萝)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水果娃娃呢?6种。
其次是复习环节水果游戏。
第一步先猜猜水果后面的数字。
1、这些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个猜数的游戏,每个水果娃娃背后都藏有一个数字,你们想知道是数字几吗?A、梨子娃娃说“我比5多1”,谁知道这个数字是几呢?6B、香蕉娃娃说“我比7多1”,那是几呢?8C、草莓娃娃说“我比8少1”那是几呢?7D、苹果娃娃说“我是5-10之间最小的一个数字?是几呢?5E、“你们看看5----10数字中还剩下哪两个数呢?9和10,那樱桃娃娃和菠萝娃娃谁是9谁是10呢?”樱桃娃娃说:“我的数字比菠萝娃娃大,谁能告诉大家是几?9那菠萝娃娃是数字几?102、现在老师看看你们记住了没有,师指认每个水果娃娃,让幼儿说出背后的数字。
3、猜猜少了哪个数?现在老师任意拿走一样水果,问少了几,是什么水果,重复指认水果和数字。<这个环节先出示少一个水果,问少了什么?再还原验证。教师点击空白处,少了两个水果,再还原验证。教师点击空白处,少了三个,再还原验证。最后全没了,让幼儿凭记忆回忆出有哪些水果,分别是什么数字?>主要是让幼儿了解数差关系,然后巩回忆。
第二步是给水果排排队。
1、水果娃娃后面的数字都出来了,那现在水果娃娃想考考大家,想请你们按照水果娃娃身上的数字来排队?谁愿意来排队。<这个时候完全是按幼儿的意愿来排队,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2、幼儿上来为数字排队,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队的?
3、这个小朋友是按照从小大的顺序来排队的,那么你们想不想看看后面的水果会按照什么来排队呢?<让幼儿惊奇的发现,原来不光数字排队,水果也在排队呢>。
接着是拼贴水果,其实就是幼儿操作练习数点匹配。
第一步是教师讲解作业。小熊水果店里的水果还不是很多,要不我们给他准备一些,老师这儿有一张带有圆点的卡片,数数看上面有几个圆点,那他应该找数字几做朋友?除了看数字外,还要看看卡片的颜色相不相同,这下对了,猜猜会是什么水果呢?第二步是幼儿动手拼水果。现在请小朋友也取一张有圆点的卡片,数数有几个圆点,再找它的另一半,看看颜色对吗?反过来就是一个水 果,你别说出来,呆会让我来猜猜好吗?第三步是教师评价作业。你们都拼好了吗?谁愿意让我来猜猜你的水果是什么?当老师猜出幼儿的水果后,让幼儿把水果送到第几辆卡车上去,游戏重复几次。
最后是品尝水果。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明白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小朋友真能干,帮小熊准备了这么多水果,小熊阿要谢谢你们帮了一个大忙,想请大家一起品尝美味可口的水果呢。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觉得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中班幼儿注意力意志还比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针对这些特点,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猜猜我是谁》这节课通过猜想游戏容易被幼儿所接受,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猜想的过程中巩固复习10以内的数。请水果娃娃来做客的导入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了 孩子们的注意,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猜数字的游戏,在这一过程中我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猜数先从简单的数字开始,由易到难,多变的提问方式,让幼儿分别猜出这10个数字,这一环节的展开,幼儿和老师都起到了热身的效果。紧接着马上让幼儿猜猜少了哪个水果,又是一轮“猜”的开始,孩子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积极性相当高,通过教具的操作,让孩子们给水果娃娃身后的数字排序、拼水果,猜水果这些丝丝相扣的环节,让幼儿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通过他们自己的“猜”、“动”、“学”,自然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幼儿“猜”得差不多的时候,我让他们品尝水果,这里做到动静交替,让幼儿感觉不到疲劳,也自然的过渡到结束部分.这个活动总的来说孩子们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兴趣都很浓厚,也达到了课前制定目标。我自己也在这个活动中有了很大的收获。
第二篇:猜猜我是谁(说课)
《猜猜我是谁》说课稿
贺兰县回民小学
金晶
一、教材分析
《猜猜我是谁》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是一节快乐的美术课。本课是综合欣赏、制作、表演的学习活动。它是借助戴面具玩游戏的活动,通过运用各种材质的纸和其他的辅助材料,撕一撕、贴一贴,进行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戴面具的习俗属于民间传统戏剧活动中的重要一环,能借此机会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起到良好的美育与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认知面具及各种纸质撕贴材料,用撕一撕、贴一贴的方法制作面具。
2在造型与游戏中提高动手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及创新意识。
3积极参与游戏和制作活动,体验参与装扮活动的愉悦与成功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难点:面具的眼睛、嘴巴的抠洞。
三、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为综合实践活动,突出学生参与、制作、表演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导入环节,以游戏激趣,在电子白板中插入音频(视频)文件,让学生猜猜“我”到底是谁。为引出课题做铺垫。并提出问题“面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启发学生思考并揭示面具不但可以 遮挡自己本来的面目,它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形成认知这一环节,以课件形式出示我国有代表的民族及世界各地的面具图片。问“你最喜欢哪一个面具?它有什么特点?”在出示现代面具,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对面具有了感性认识后,在出示几个纸做的面具,引导学生进行制作方法的探讨,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戴一戴,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面具是什么材料制作的。
针对面具范例进行制作方法的分解后,师生尝试共同制作一个面具,互动探讨撕、贴、拼的方法。学生掌握制作的基本方法后,再以优秀作业欣赏来引导学生关注装饰美感。
四、板书设计
猜猜我是谁
造型独特
色彩鲜艳
左右对称
五、不足之处
因为是手工课,学生兴致都极高,但是,学生的创作胆量明显不够,思路不够新颖,都被局限了,我反思了下,估计跟我做的教具有一点关系,我做的太过精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很多学生都是用剪刀剪,其实,最主要的方式是要用手撕。在撕眼洞的过程中,我再三强调了怎样正确寻找眼睛位置,但可能有些言语措辞还不够到位,让学生不能充分理解,还是有一些同学的眼睛间距过大或过小;脸型很多局限于圆形、方形,面具的装饰也过于单调,之后应该多欣 赏学生作品;时间的把握程度还不够,没有留出多余时间让学生当场进行表演,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希望以后的课堂中,可以让他们更多地运用环保材料,将环保意识渗透到他们的思想当中。
第三篇:猜猜我是谁课例
师生问好
一、导入新课,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猜猜看的小游戏好吗?那就请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并大声的喊出他的名字,看哪位同学的反应最灵敏,眼睛最闪亮,准备好了吗?(课件出示事先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班里同学的背影)她是谁?对,语文老师,反应真快,一眼就认出来了,他呢?哦,是英语老师,你们一定很喜欢英语老师,是吗,那这一张呢?对,我们班陈鹏,他就坐在我们的中间,还有这一张呢?大家一起说,李------燕,对,活泼又可爱的校园之星。
师述:看来大家都是火眼金睛,只看背影就把他们辨认出来了,这个游戏好玩吗,是的,茫茫人海,要让我们仅凭背影就一下喊出他们的名字,需要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和观察的眼睛,才能猜到他,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猜猜我是谁(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从刚才的小游戏中,我发现同学们一定有着猜迷的小诀窍,能告诉老师你是这四个人的名字的呢?你是根据他们的衣服呢,还是根据他们的发型呢,还是根据他们的动作呢?哦,原来你是根据英语老师的发型猜出她是谁的,你真聪明,那你呢,你是根据什么?语文老师的衣服和头型,因为语文老师胖胖的,头发特别少。你可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这一点你都注意到了,看我们的老师为了我们的学习,头发都熬掉了。
师述:看来同学们都很聪明,要想猜出一个人的背影,需要根据这个人的头型、发型还有服饰,甚至是这个人头发上的发饰才能猜出。有时,我们还能从他的背影猜出他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你们相信吗?
2、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在我们的书中有这么一个小男孩,他正背对着我们,正在默默的做什么呢?哦,原来他是在看墙上的画呢,他在想什么呢?
师述:是啊,这个孩子背对着我们的样子可真美,他的表情时那么的专注,那么的传神,好像在告诉我们未来世界的美好和期望。
3、这么美好的背影,带给我们多么美妙的感受啊,如果能把他们画下来,该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怎样才能把他们画出来好吗?
4、老师这里准备了两组图片,一张是这位同学的摄影图片,一张是他的头部背影绘画,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之间讨论讨论:要表现背面人物头部,应抓住那些特征?头发的线条应该怎样画?你看到的线条曲直、疏密、变化了吗?在哪个部位表现的变化最多呢?
师述:同学们,你们回答的真到位,从你们个小组同学的汇报中,我们总结出了,线条有疏密,表现有曲直,特别是头发的方向,我么可以把他们分组归类,这样在头发的刻画上就会很容易组织线条。如果把他们整理提炼,在用线条刻画的时候我们要
1、观察线的曲直
2、观察线的走向
3、表现线的疏密。下面让老师给你们露一手好吗?
三、教师演示:
1、谁来给老师做模特呢?你可真勇敢,不怕老师吧你画丑了吗?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如何用线条对李娜同学进行描绘的。首先,我注意到了李娜同学的头型比较小巧,头发比较浓密,所以我在造型的时候会把整体画的大一些,整体画好了以后,对他的小麻花辨发型进行分组,然后再在每组发束里面画出疏密和曲直变化的精细线条,注意,用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限于线之间一定要整齐有序,根据你描绘的人物进行线条长短和粗细的变化。好,老师的画画完了,看,老师画的棒吗,给老师来点掌声吧,谢谢大家
2、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课本上这些精彩的作品好吗?看了这些作品,你最喜欢那张作品?为什么,哦,因为小画家精彩的把他的小伙伴刻画的形神兼备是吗?嗯,你也说出了老师想说的话,好,请坐。哦,是的,这张作品不但细致的描绘了女孩子长长地头发,还把他头上的发卡也精彩的展现出来了,多么可爱的女孩子啊。
3、好,学习到这里,你想不想画出你最亲密伙伴的头部背影,让大家猜猜看呢?好,那下面就请同学们赶紧拿起画笔,画出我们的好朋友,再来玩一玩猜猜我是谁这个游戏好吗?
四、学生练习;请同学们从后面认真观察一位同学的头部外形,抓住发型特征,研究统发的走向,用线条细致的画出来,让同学猜猜你画的是谁,好了,开始画画。
五、展评作业:
请大家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在这张展示版上,所有的同学都请放下手中的笔,仔细观察,画中画了哪位同学?你是根据那些猜出来的,你猜对了嘛?
哦,这张画画的是我们班的小胖,因为他把头画的很方,头发很短很直。是的,这位同学眼睛真亮,他答对了吗?给他点掌声好吗?
这张画你们能猜出画的是谁嘛?老师猜出来了,因为他把人物的头发画的软软的,细细的,很符合张良的特点,老师猜对了吗?老师真高兴。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生活赋予了了我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让我们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生活,观察我们周围同学,用最美的美术语言去描绘他们,表象他们,让我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是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我的试讲结束,谢谢各位考官老师。
第四篇:猜猜我是谁
《猜猜我是谁》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认知面具及各种纸质撕贴材料,用撕一撕、贴一贴的方法制作面具。
2、在造型与游戏中提高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意识。
3、积极参与游戏和制作活动,体验参与装扮活动的愉悦与成功感受。
教学重点:学习用撕贴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制作别具一格的的面具。教学准备:
师:课件、示范作品、色卡纸、剪刀、双面胶等。生:色卡纸、腊光纸等,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及摆放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游戏:猜猜他是谁?
师:一天,一群小朋友在捉迷藏,可是玩着玩着他们谁也不认识谁了,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为什么我们不认识他们了呢?
师小结:因为它们都戴上了可爱的面具,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面具。
2、板书课题
三、学习新课
1、认识、了解面具(1)面具的作用
师:今天小朋友们戴的面具起了什么作用?
生回答后教师小结:面具不仅可以遮盖人的本来面目,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我们来进一步了解面具。
(2)课件欣赏面具
①欣赏面具:a.贵州面具 b.西藏面具 c.内蒙古面具 d.墨西哥面具
②学生谈感受
③小结:面具是一种世界文化,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原始社会,人类无法抗拒自然灾害和疾病,认为是妖魔鬼怪造成了一些灾害和疾病,于是他们就戴上面具,手舞足蹈地降妖驱魔。因此,我们看到的这些面具大多造型奇特,色彩鲜艳,显得比较凶的样子,而现代的面具更是形式各异,姿态万千,人们只是在舞台上或化妆舞会上用上它,成了装饰用的道具。
2、学习面具的制作方法步骤
(1)欣赏面具:①你最喜欢哪一个面具,为什么? ②仔细观察,它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2)面具的制作步骤:我想做一个面具,该怎么做呢? a.撕外形(和脸的大小差不多)b.撕眼洞(位置)c.装饰(色彩搭配)d.装带子
四、学生自己创作
1、启发构思: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面具,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2、欣赏别的小朋友做的面具。
3、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用撕贴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面具。
五、展示评价:自评、互评
六、拓展
七、游戏
第五篇:猜猜我是谁
《猜猜我是谁》教学反思
《猜猜我是谁》这节课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一个内容。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人物背面头部的写生,发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线描写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课题和内容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我在第一次教学时却很是失望,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状态,还是学生的作品都不理想,在课后不断反思,寻找失败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的新教学理念不够成熟。
我当时在教学时,总是认为这节课的难度较大,害怕孩子们掌握起来费劲,又耽误教学时间,所以就在新授环节中,直接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是如何来表现一个人的背部特征的。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显然是很被动的。
二、教师对课堂的真正的“主人”认识不够。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多给学生感悟和探究的机会,教师不应该还在唱独角戏。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示范完后,就让学生进行练习作画,没有给他们思考探究的时间,所以导致作业不理想。
改进措施:根据以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不断的反思,提出了新的改进措施,就是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要大胆地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对学生的情况和教材进行了反复的分析,得出了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一定会使学生的学习有大的进步。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新知,发现问题,并且能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使整个课堂属于学生,让学生能真正地把课堂变成自己喜欢的乐园,在其中培养画画的计划性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表现能力。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从个人情感体验出发,独立思考,自由探索,掌握自己的学习规律。使学生不拘泥于一条途径朝不同方向思考。并且美术教学中的迁移拓展知识不仅有利于课堂知识的应用,而且有利于课后知识的延伸。
下面是我根据自己的改进措施进行的新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与技能: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并向学生渗透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教学用具:勾线笔(钢笔、铅笔、彩笔)、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一位本班同学背面头像,请同学们做猜一猜的游戏,出示课题:
学生们突口而出,说出了同学的名字。(教师播放此同学的正面照片)师:你们真棒,你们猜的这么准确,那谁能告诉大家你们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二、探究式学习。
1.小组研究讨论。(了解背面人物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师出示八位不同发型的同学的背面,让同学们每小组研究一位同学的发型有什么特征?仔细观察头发的走势和线的变化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分组开始讨论,进行研究。
组际间进行交流,每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发言。
2.指导学生看书:(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1)请同学们打开书来研究一下书中的小朋友是如何来表现人物的背面的?他们是如何表现人物的头发的?你欣赏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教师在行间巡视辅导。
学生根据自己欣赏的感受进行发言。(有秩序,线条像分了组一样„„)(2)小朋友在表现头发时用了什么线条?为什么要用这种线进行表现?你看了后有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同时要奖励学生贴画或小星星。(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3.欣赏画家的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明白背面同样可以表达一个人的内心活动)
教师播放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
小组讨论:
赏析《未来世界》,讨论:画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回答。
4.教师示范:(学习线描写生人物背面头部的方法。同时也是突破本课的难点。)
教师请一位于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然后进行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线条的运用,并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在作画时要用一些弧线,同时要注意其方向的变化。
学生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三、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用线造型的能力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1.作业要求。
每位同学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2.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
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小组合作完成用人物背面写生的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总结提升。(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作品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组际之间互相介绍、评价本组及他人的作品。教师在大家公认的优秀作品上贴一张贴画。2.课后拓展。
鼓励孩子们在课下以线描的形式练习表现生活中的其它事物。可以拿到学校来与其他同学交流。
教后反思
从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后,我从整体上,感觉到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很高,自信心也足,作业明显比以前学生的要高几个档次。首先在本次的教学中,我把课题是《猜猜我是谁》,改成了《猜猜他是谁》。因为小学生对猜谜都比较感兴趣,这样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确对猜谜很感兴趣,导入时让学生猜一位同学的背面时,他们马上集中了注意力,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当我看到一只只林立的小手,我的内心激动极了,看来兴趣真是最好的老师啊!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新的教育理念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借助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人物背面的各式发型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从孩子们一句句流畅的话语、一张张充满自信的笑脸,我知道孩子们已经进入了情境中,我的语言已显得近乎苍白,我的设计已近乎徒劳,孩子们已成为了主体,课堂真正属于了他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庆幸我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文本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我相信播种一粒希望的种子,必将收获沉甸甸的果实!
总之,这堂课体现出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思想,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形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过再成功的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我感觉到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所以导致他们的造型能力不够准确,头部和脖子及肩膀的比例失调,出现了脖子画得直直的,细细的,肩膀窄窄的等一些问题。在学生组织画面时,不再注意人物的高低变化,还有的学生把人物贴得过高,在画面上感觉是半个身子,使画面的构图不够完美。我准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绘画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使生活和知识、知识与知识之间进行有机地结合。通过这堂课,我自己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体验了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