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企业为什么要关注大数据
中国企业为什么要关注大数据
信息的数字化早已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这一改变还远远没有停止脚步,将继续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大数据正是这一最新推动力量的典型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主政广东时曾提出,全体干部要认真研究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战略被认为是世界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提高的前沿,是争夺全世界的下一个前沿。
搞大数据,对政府有什么意义呢?汪洋认为,将来引导政府前进的是基于实证的事实,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利益集团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施加的影响。基于这些数据说话,将使政府更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透明。而大量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服务和产品的人员则要分析数据,给市场重新定位。
1966年,美国有9400万辆汽车时,交通事故死了5万人;但是到了202_年有2亿4000万辆汽车时,事故死亡人数只有3万。为什么下降了?分析数据发现,一年之中,5、6、7、8月事故率是最高的;一周内,周末事故率最高;一天里,下午6点到晚上9点事故率最高。
而为什么有的州事故率高、有的州低?数据发现,事故率高的州高速公路弯比较大。而在事故率低的州,警察会经常检查司机是否系安全带。(编者:同样,企业通过对自身大量数据分析,能否判断出每年什么时候工作最忙?员工何时工作状态最佳?哪几个月员工流失最多?哪些天客户不愿意付款等等。)此外,政府掌握数据往往还关系到行业标准。比如单位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菌落群数应该是多少,饮用水里面能混杂多少含量的微量元素。每个指标的变化,即使只有零点几,都会影响到一个行业的竞争,改变一个产业。大数据不仅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更重要的是,它对企业的影响是深刻的。它不仅将提升企业运作的效率,还将颠覆原有的企业运营思维和组织架构,更可以藉由数据重新思考商业社会的需求与自身业务模式的转型,快速重构新的价值链,建立新的行业领导能力,提升企业影响力。
《今日经济》认为,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将会使企业市场定位和营销更加精准。因此,我们希望企业家们给予大数据高度重视。同时,我们备了少量的书(包括汪洋推荐的涂子沛著《大数据》)供中企思常务副理事长以上
人士阅读;接下来,我们还将陆续介绍大数据的有关内容。
第二篇:中国企业关注营销
中国企业关注营销
“酒香不怕巷子深”一直是中国商家尊崇的准则。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营销已经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寻求生存发展的必备本领,再好的“酒”也要走出“巷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确立,中国企业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营销”。
今天,“营销”两个字已经走进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近三千七百万家企业,约有七千万营销大军,加上政府营销、社会营销、行业营销几乎到了“全民皆营销”的地步。尽管中国的营销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营销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却相当严重,如假冒、欺诈、夸大、传销、虚假广告、营销错位等各种各样的营销病症充斥着中国的市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外先进营销理念、营销模式、营销创新必然对中国造成一定的冲击。为了加快先进营销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提高中国的营销水平,促进中外营销的交流,普及营销知识、缩短与先进国家营销知识的差距,提高营销人员的地位,由国际营销节联合会、北京合德利策划有限公司、《国际商报》、《中国经营报》、《销售与市场》、人民日报新闻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联合推出“首届国际营销节”并倡导将“十二月八日”定为中国营销日。
据悉,“首届国际营销节”(二00三年一月八日至十日在北京召开)以营销文化的展示、交流与合作为主题,以中国营销创新大奖赛、中国营销创新论坛、创意项目交流、营销圣火的采集和点燃仪式等为形式,以加快先进营销知识的应用与创新为目标的大型盛会,以期提高中国的营销水平,促进中外营销交流,普及营销知识,缩短与先进国家营销水平的差距,提高营销人员的地位。
第三篇:财务总监要关注的六个数据
对于企业财务工作者有尤其是企业的财务总监而言,要关注的财务数据很多,比如营收、毛利润率、存货价值等。然而,其中必须要重点关注的财务数据有六项:经营现金流、库存周转率、应收款增长VS 销售额增长、及时交付、未交付订单以及利息偿还。
经营现金流。
获得净盈余是不错,但现金流却有着真正重要的意义。前者是一个抽象的会计衡量标准,而后者却反映了公司现金流动状况这一严峻的事实。
现金流量表与其它两份财务报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损益表(记录营收和支出)以及资产负债表(记录“营运资本”账目,如应收款和应付款)。例如:假设您公司某月的营收为1000美元,但所有商品都是以赊账形式出售(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您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现在假设当月总现金支出为75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您的损益表上会显示“利润”为250美元(1000美元总营收减去750美元开支)。但同时,现金流却减少了750美元。这是因为公司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750美元的费用,但却未能从客户处收到任何用以抵销费用的现金。应收账款增加1000美元,实现了账目的平衡。
要注意的具体标准是:经营现金流(与来自融资或投资收益的现金相对)。经营现金流代表公司主营业务产生的现金量——从本质上说是企业的核心。计算公式为:净盈余+折旧与摊销(均为非现金费用)-资本支出(新设备等)-营运资本的变化。关于现金流另外重要的一点在于:投资银行家通常利用这一标准来判断您公司的价值。
库存周转率。
存货留在公司货架上时间越长,这些资产的回报率就会越低,而这些存货的价格也更加容易下跌。这也就是你为什么希望你的存货不断流动或“周转”的原因。为了计算库存周转率,在特定的会计期内用营收除以库存平均价值,得出的比例(或周转率)越大,你的资金回报率就越高。(另一种计算方法:将分子改成售出产品的成本,并用该成本除以库存,这种计算方法反映的事实是以最初采购价计算的库存值会记录在你的资产负债表中,而营收却是按当前的市值来计算。)
应收款增长VS 销售额增长。
不要担心应收款的增加,只要应收款是随着销售额按照比例增长就没有问题。如果应收款超过营收,表示你没有收到货款,这就意味着在你最需要现金的时候,你手头可能会没有足够的资金。有关该话题的更多信息,请查看如何追讨欠款和客户赊账的限度?
及时交付。
没有什么比失去客户的信任和尊重更糟糕的事情了。而当你无法遵守交付日期时,这种事情就会发生。推迟日期应加以标注并就推迟原因开展调查。这种情况也许只是偶然,但你可能再一次发现系统中的小漏洞。像关注任何其他衡量标准一样,请持续对交付动向进行关注。
未交付订单。
这周的销售额可能不错,但90天后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关注这个有关将来的衡量标准(即已承诺订单和预测销售额,基于落实这些交易的概率权重),确保你不会陷入困境。利息偿还。
无论信贷环境如何,您的公司是否能够一直获得足够的收益来偿还借款利息,这是贷方必须要知道的事项。定义利息保障倍数的方式有许多种,但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利息和税前盈利(EBIT)除以利息支出。银行非常注重这种衡量标准,所以你也应该对其加以重视。有关资产负债表管理的详细信息,请查看企业家最重要的资产
第四篇:关于前端数据展现工具的售前工程师要关注的点
关于前端数据展现工具的售前工程师要关注的点
近段时间关注商业智能,售前需要关注用户可能会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支持哪些数据库和olap
2.是否有方便的元数据管理
3.操作宜用性,最为前段工具,对End-user的操作要强大、方便、宜用
4.是否有强大方便的旋转、切片、钻取功能
5.是否有功能强大完整的Web端
6.报表生成速度要快,对于大用户并发性能要好
7.易于部署,性能稳定,支持集群扩展
8.易于二次开发整合9.拥有调度功能,可以定时刷新、分发报表
10.支持多种数据导出格式,如excel,pdf,txt,html,csv等等
11.良好的权限整合机制,如支持ldap,可以自动同步等
12.支持多种报表展现格式,可以轻松作表格合并、拆分等操作,可以制作复杂的中国格式的报表(例如斜线),并支持多种图形格式(例如雷达图、甘特图、气泡图等等)支持多总图形展现形式的灵活组合展现。
13、参数驱动型的报表要求参数生成灵活性高,能达到用户提出的各种近乎苛刻查询方式,比如参数条件实现能输能选下拉框、下拉框内容能根据维表字段内容动态生成及更新;
14、报表生成有性能参数、分页、钻取等功能或控制手段,确保报表生成过程及输出结果的优化;
15、报表的标题脚注能够方便灵活定制,提供至少三级的标题并可分别设置;
16、报表中“计算”的添加更灵活,可以实现向导和编码生成两种方式;
17、图形格式要求有更专业图形,比如质量管理相关的控制图、直方图(有拟合曲线)、排列图、回归曲线等;
18、报表能够根据某个条件进行数据凸显,比如超出某个极限则变成红色;
19、提供个人收藏夹功能;
20.具有虚拟雇员功能。代理、自动化生成报表
21.对多维的扩展和辅助功能较强。(包括维权限控制、维命名集定制、支持跨多维立方
体的查询的等等)
22.丰富的图表生成功能。支持各种专业的图形分析。
23.多种元数据管理和支持,包括本身自带的元数据库也支持其它多种数据库作为元数 据存储器。
24在增加分组的时候能够根据条件进行区分,弥补某些工具只能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的不足;
25、在旋转透视图中,应该提供通过MDX语句访问的方式,这样对于那些高级用户
来说更方面一些,也可以解决一些无法实现的问题;
26、支持导入的数据文件类型提供更多的支持,以便于进行临时性的分析;
27、导出到EXCEL或其他格式时,可以导出表头
第五篇:中国企业最需要关注人效理论
中国企业最需要关注人效理论
没有绩效的企业做不大,没有利润的企业活不长。对中国企业而言,或许可以不要品牌、或许可以不重视战略,但一定需要绩效。
前不久,中国人效研究中心发布了《人效白皮书》,与去年不同的是,本次白皮书推出了“人效理论”——员工即人才的“人才观”、有针对性地选拔培训的“育人观”、主动激发员工的“用人观”;合理重于科学的“驭人观”。
去年的人效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的人均绩效不到欧洲企业的六分之一,不到美国企业的五分之一,仅为19%。而在去年的亚洲博鳌论坛上数据显示:中国企业人均薪资是2500—3000元,越南1000元,印度仅为600元。所以,在企业界,有关“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的哀怨之声几乎不绝于耳。
为了消化这种高人工的压力,很多外企纷纷转战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资本的本质就是追逐利润,这条法则从来都不会改变。毕竟,别人有资本运作的能力,也有这种条件,怎样做都无可厚非。
作为中国本土企业而言,是没有这条道可走的,即使有,也不能走。因为我们的系统能力跟别人相差一大截。在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正在从人力成本的竞争转变到“人均绩效”的竞争。企业唯有关注人效,提升员工人均效率,实现劳资双赢,才能够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效理论”实际上就为中国企业提升“人均绩效”提供了最好的指导,也是中国企业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行动方针。所以,中国企业首先应该调整观念,把自己的员工都当做“人才”来经营,把人力成本的开支当做人力资源来开发;其次,需要建立内部员工培训学习系统,让每一个人才都能得以顺利提升和增值;更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用人机制,激励全体员工爱岗敬业;此外,还需要在企业内部实施“绩效管理”,让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地发挥,从而提升整体的绩效。
资本市场上,或许经常都有奇迹发生,但是,任何经济奇迹都绝非偶然,它一定来自企业的系统经营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而“人效理论”其实就是经营思维的转型——与其徒劳地抱怨人工成本高,还真不如设法提升自己人均绩效,员工赚不到钱,企业必定赚不到钱,双赢才是企业经营的必然结局,“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少吃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