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水稻虫害的综合防治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17-951649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7 23:41: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水稻虫害的综合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水稻虫害的综合防治

作者:姬艳华

来源:《新农村》202_年第01期

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在种植过程中--虫害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虫害有稻飞虱、螟虫、潜叶蝇、稻包虫等,如果防治方法不正确将会造成收获时的损失,严重时,甚至绝收。因此,做好水稻虫害的防治,才能得以保证水稻的丰产丰收。本文就水稻的虫害及其药剂防治措施总结出了一套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水稻虫害综合防治

水稻虫害综合防治的宗旨是,以稻田生态系统为基础,用生态平衡的理论来指导防治。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环境保护学的观点出发,对防治措施进行抉择和配套。水稻虫害实行综合防治不但可以增强水稻自身的抵抗力,恶化害虫生存的环境,有效地控制虫害的发生,还可保护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真正达到水稻增产增收的目的。

一、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减少虫源、选择抗性良种、培育壮秧、合理施肥、科学用水等。

1、选地整地:选择无病留种田,减少初侵染源。冬季深耕翻土,深水泡田能使在土壤中越冬的螟虫大部分死亡,降低来年基数。

2、选择抗性良种:寻求丰产栽培与控制病虫害发生技术的一致性。提倡选用抗虫品种,品种要常更新,防止长期种植某一品种使该品种抗性降低而导致病害流行。

3、种子处理:进行种子消毒,可选用浸种灵浸种消毒,能有效预防恶苗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传染病害。

4、培育壮秧:秧苗强壮,移栽后水稻对虫害的抗病力强。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水稻抗病能力,真正能够达到避病的目的。

5、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减少虫害的发生。施肥时尽量多施有机肥,施用化肥时应当做好氮、磷、钾肥的配用比例,稻株营养均衡,能有效的增强抗虫能力。过量施用氮肥禾苗柔嫩贪青,容易滋生病虫害。

6、科学用水:科学用水也能减少虫害的发生。合理灌溉,水稻生长的过程,用水时做到浅水栽秧,寸水分蘖,苗够晒田,深水孕穗,湿润灌浆,通过合理灌溉,促使水稻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性。

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4-重要手段,它具有作用快,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在综合防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进行化学防治时要结合其它技术措施同时进行,并注意合理使用农药,讲求施药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1、对症下药,适时施药。不同的农药都会有不同的防治范围和对象,在决定使用时,必须先要弄清需要防治对象,依照病情对症下药。每次施药前最好根据当地的植保部门提供的时间和配方进行施药,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治各种病虫害。根据我区的病虫发生情况对水稻的几种主要病虫害提出合适的施药时间和适用防治药,如二化螟:大田期秧田每亩有卵500块,大田穴枯鞘率达0.5%以上时用50%杀虫双100克或90%杀虫单50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

稻飞虱:水稻分蘖未期至孕穗前期,百穴有虫500头,常用农药有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砒虫啉可湿性粉剂和80%敌敌畏乳油等喷雾。

2、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大量杀伤自然天敌的农药。防治水稻穗期病虫害,关键是在破口初期即抽穗5%-10%时打好一次混合保穗药,穗期稻株高大、田间郁蔽,施药时必须用足水量,每亩用水量不能少于50公斤。施药时和施药后3-5天,稻田要保持3厘米左右的水层,施药后要及时检查防效,发现效果不理想要及时补治。宜选用BT及其复配剂,杀虫单,杀虫双、锐劲特等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三环唑及其复配剂防治稻瘟病;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吡虫啉、扑虱灵防治稻飞虱。不能用高毒、剧毒和菊酯类农药,收获前10-15天禁用化学农药。

3、科学施药。一是要选用新型的喷雾器,采取低容量喷雾。二是提倡农药合理的混配、轮用。不能单用受害重的一种药物。三是用水量要足,保证药液均匀周到。四是要对准位置施药,如防治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五是施药时稻田应保持一寸深的水层一周左右,以保证防效。

三、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或生物代谢物、天敌昆虫、菌体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的目的。它具有高度选择性,对人、畜和有益生物及农作物较为安全,不污染环境,对病虫发生有较长期抑制作用等优点。其主要措施有:

1、保护利用自然天敌。饲养害虫的天敌,放养到田间,达到以虫吃虫的目的,效果更好。利用寄生蜂(稻螟赤眼蜂、螟黄黑卵峰、稻虱缨小蜂、白足扁股小蜂、二化螟绒茧蜂、稻纵卷叶绒茧蜂等)。利用农田蜘蛛(小黑蛛、日本长脚蛛、卷叶刺足蛛、拟环纹狼蛛、水狼蛛、三突花蛛等)。

2、以微生物治虫。目前应用较多的有杀螟杆菌、杀虫细菌、青虫菌、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3、利用两栖动物治虫。蛙类、蟾蜍等。

4、采用生物类农药代替高残留化学农药。例如用苏云金杆菌等生物类农药取代高残留化学农药,既不污染环境,又能有效防治虫害。

5、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干扰害虫雌雄交配,降低害虫繁殖力。

6、采用生态种养模式

稻鸭共育种养是一种新型的种养模式。稻田养鸭能够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等基部害虫,减轻纹枯病和稻田杂草危害,对二化螟虫、叶蝉还有有明显的捕食作用,另外稻鸭共育,鸭子在稻丛中间穿行,踏除老黄叶,改善了水稻基部的通风透光性,可减轻纹枯病的蔓延和危害。

四、物理防治

1、通过筛选种子,去除病粒,采用20%的盐水或泥水浸种去除病粒;采用晒种也可以减少病菌侵入。

2、利用各种物理因子和机械设备,防治病虫害即为物理防治。可用人工捕捉,采摘卵块,拔除枯心团,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集或诱杀。

五、结语:水稻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不但可以减少农药用量,还能明显改善稻田生态环境,确保水稻丰产增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第二篇:水稻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水稻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作者:张晶

来源:《新农村》202_年第21期

一、稻飞虱

稻飞虱是远距离迁飞、具有暴发性和突发性的害虫。

1.为害状

这两种飞虱均以成虫和若虫群集稻株基部刺吸汁液,造成叶片枯黄,严重时全株枯死,出现“落窝”现象,导致减产。

2.发生特点

稻飞虱一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成虫具有趋光性强,卵多产于叶鞘里;短翅型成虫产卵量大,如数量多为大发生预兆。早稻一般5月上旬始见,以第三、四代为主害代,发生为害高峰期分别为5月底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白背飞虱以分蘖期、大胎期最为适宜取食,褐飞虱穗期最为适宜取食,因此,第三、六代以白背飞虱为主,第四、七代以褐飞虱为主。温暖高湿的气候有利于稻飞虱繁殖为害。一般初夏多雨、盛夏干旱的年份,易导致白背飞虱大发生;夏秋多雨,盛夏不热、晚秋暖和,有利于褐飞虱发生。水稻后期贪青徒长、田间荫蔽、高湿,对褐飞虱的发生与繁殖非常有利。

3.主要防治方法

3.1农业防治

做到科学用水,浅水勤灌,适时露晒田,合理施肥,避免禾苗徒长贪青,抑制稻飞虱的生长繁殖。

3.2保护利用天敌

如减少甲胺磷等剧毒并对天敌有杀伤作用的农药,采用选择性药剂,调整用药时间,减少用药次数,以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发挥天敌控制作用。

3.3药剂防治

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集速效、长效、残效三段效应于一体,防治稻飞虱效果达95%,药效可维持30天以上。在防治上发挥大功臣长效的特点,早稻主治第三代即可基本控制整个

季节稻飞虱的为害。使用方法:每亩用大功臣10克,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30克,加水60公斤喷雾。

二、稻瘿蚊

稻瘿蚊,俗称标葱虫,是晚稻大害虫。

1.为害状

稻瘿蚊主要为害水稻生长点以及附近的腋芽。幼虫侵害水稻生长点,被害叶鞘愈合,形成淡绿色而中空的葱管状,俗称“标葱”。葱管分为甲、乙、丙型三种标葱。禾苗受害后,只长葱,不长苗,不结实。稻瘿蚊以第二代为害早稻无效分蘖为主。

2.发生特点

一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成虫春末羽化,有趋光性,卵多散产在叶片上,初孵幼虫借露水在叶上爬行,由叶鞘间隙侵入生长点为害,老熟后在葱管内化蛹。羽化时,成虫从管顶穿孔而出。7—9月份多雨高湿年份有利于发生;凡“倒春寒”年份都有大发生的趋势。秧苗起针至现青期,本田分蘖期是最易侵害的危险期,如发生条件吻合,禾苗就会受害严重。

3.主要防治方法

3.1加强农业防治和健身控制栽培

稻田收割后,及时犁田耙沤并铲除田基、沟边杂草,消灭杂草及稻根腋芽、再生稻上的虫源。施足基施,施分蘖肥,促进禾苗早生快发,及早分蘖够苗,减少为害。

3.2科学用药

重抓秧田防治关,可减少本田受害和防治难度。秧田防治采用毒土畦面撤施方法,效果好。每亩秧田用3%呋喃丹5~7公斤,拌细沙15公斤均匀撤施。施药时秧田要保持水层,并让其自然落干。旱育秧田使用喷雾法。每亩用三唑磷250克,或杀虫双200克加乐果150克加水50公斤,隔5天喷一次,连喷3次。水育秧也可用此法。

三、三化螟(钻心虫)

1.为害状

为害苗期、分蘖期,造成枯心苗,为害孕穗期,造成枯孕穗,为害破口抽穗期,造成白穗。

2.发生特点

以幼虫在稻桩中越冬,春季化蛹羽化,成虫具趋光性,喜在多肥、嫩绿的水稻上产卵,一块卵有卵粒几十至一—百多粒。水稻分蘖期、孕穗后期至抽穗期,蚁螟侵入率高。一个卵块孵化的蚊螟在附近稻株侵入为害,造成“枯心窝”或“白穗团”。冬春干旱暖和,有利幼虫越冬和化蛹,当年发生将较重。

3.主要防治方法

3.1消灭越冬虫源

晚稻收割后进行冬耕冬种,不留板田过冬,并在开春化蛹盛期即一般在3月中旬前,适当提早灌水耙田沤田,浸死幼虫和蛹。

3.2药剂防治

发生较重年份,要重抓秧田防治,包括摘除卵块。注意预防白穗,在破口期或卵块孵化高峰前1~2天施药。

第三篇:北方水稻主要虫害及防治

北方水稻主要虫害及防治

(1)苗床蝼蛄

危害特点:咬食刚播种或已发芽的种子,咬食出土后幼苗根茎的多食性害虫。

防治方法:将浸种催芽后的种子用35%丁硫克百威拌种2g/kg或3%莫比朗拌种,药种比例为2mL/kg,或苗床用锐劲特10mL/100㎡兑水喷雾。

(2)潜叶蝇

危害特点:潜叶蝇又名稻小潜叶蝇,北方各省水稻产区发生较多以幼虫潜食叶肉,每一叶片少则有虫2~3头,多则7~8头,发生早而多时,造成稻叶枯死腐烂应向水稻正常生育而造成减产,以致造成稻苗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①清除杂草:在春秋两季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虫源,可减轻潜叶蝇的危害,本田潜叶蝇危害升起采用晒田或潜水灌溉,可起到防虫作用。

②化学防治:苗床喷药带药插秧,在水稻插秧前2~3d,用40%乐果乳油15mL/100㎡喷施,或3%莫比朗1000倍液;稻田根据插秧后稻苗上虫情调查,决定防治适期,每公顷用40%乐果乳油1125~1500mL加水喷雾,或40%敌百虫晶体1500~2250g加水喷雾。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不少于7d。

(3)负泥虫

危害特点:水稻负泥虫俗称背粪虫,在黑龙江省是水稻常发性害虫,以幼虫和成虫危害水稻,沿叶脉取食叶肉,造成白色纵痕,重者造成全叶变白以至破裂,腐烂,造成缺苗,即使存活,也将造成水稻迟熟,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

①、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成虫越冬场所和虫源。

②人工防治:在负泥虫发生盛期,早晨有露水时,用扫帚或长树条扫虫,可消灭幼虫。③化学防治:插秧后应经常对稻苗进行虫情调查,一旦发现有成虫发生为害,并有加重趋势时,就应进行喷药,如成虫为害不重,幼虫开始为害前有加重趋势时,亦应进行喷药防

2治,可用生物制剂苏得利150mL/667m对水200倍喷雾;百特灵500倍液或60%杀虫单胺

260g/667m对水500倍液喷雾。

(4)中华稻蝗

危害特点:中华稻蝗在国内所有稻区均有发生,以成虫为害叶片,轻者将叶片吃成缺刻,为害重者,将叶片全部吃光,抽穗以后,可将稻茎咬断;为害稻茎可造成白稻,乳熟的稻粒可咬食成残破状。

防治方法:

①春季泡田时将漂浮在水面上的卵块捞净,然后深埋入土。

②清除稻田田梗和稻田边的杂草,以减少越冬场所虫源。

③利用网捕,拍打捕捉等人工方法消灭害虫,减少虫害。

2④在7月上旬采用药剂联防,可用5%的锐劲特,30mL/667m加水喷雾,或25%辉丰快克

2230mL/667m加水喷雾;30%莫比朗30mL/667m加水喷雾。

(5)稻螟蛉

危害特点:螟蛉又名双带夜蛾,俗名量步虫,青尺蠖。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以幼虫为害水稻叶片,重者可将叶片吃光,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减产5%~10%。

防治方法:

①清除害虫越冬场所,减少虫源;秋收后及早春清除田边,沟边杂草,收集散落及成堆的稻草集中烧毁,消灭害虫越冬场所

②灯光诱杀: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

③药剂防治:一般在幼虫2~3龄期进行。应用2.5%功夫乳油15mL/667m对水喷雾,或

22.5%敌杀死水剂15~20mL/667m对水喷雾。

④生物防治:利赤眼蜂灭卵,螟蛉绒茧蜂灭幼虫等。

(6)二化螟

为害特点:二化螟又名钻心虫,蛀杆虫,在全国稻区都有发生,以幼虫钻蛀稻株取食叶鞘,稻苞茎秆等,不同生育期受害后形成不同被害状,常见“枯心”,“白稻”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

①消灭越冬场所,减少虫源:秋后或早春将水稻根茬,茎秆集中烧毁,以及通过凿春耕翻和灌深水均可压低虫量。

②灌深水灭踊:二化螟多在水面不高的稻叶鞘及茎秆化蛹,所以可在幼虫老熟和蛹期灌深水消灭虫蛹,减少羽化成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幼虫的危害。

③及早拔除被害株,以消灭幼虫。

2④药剂防治:要抓住幼虫孵化后,钻蛀危害之前的时机打药,可用锐劲特40mL/667m

对水喷雾。

(7)稻飞虱

为害特点:稻飞虱在东北较为常见的则为灰飞虱,以成虫,若虫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水稻汁液,造成很多不规则伤痕,并分泌毒素使水稻中毒萎蔫以至死亡。

防治方法:

①选用优质抗病虫品种。

②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水稻的抗虫抗病性。

③清除稻田内外杂草,可消灭部分飞虱卵块,减轻危害。

④应用吡虫啉类药剂加水喷雾。

第四篇:水稻中后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田园水稻中后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随着种植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我国部分地区单季稻面积大量上升。由于单季稻生长季节长,条件适合多种病虫为害,因此,单季稻的病虫比双季稻要严重。目前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的中后期主要病虫,仍以水稻螟虫(以二化螟为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稻曲病,以及杂交稻后期综合症等。根据近年各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经验,要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保证水稻丰收和生产出安全稻米,对水稻中后期主要害虫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水稻螟虫(主要是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

近年来在部分省份发生较重。由于多年来连续使用单一药剂防治,使二化螟对杀虫双、杀虫单产生高度抗药性,部分地区二化螟对三唑磷也产生高度抗药性。因此,在这些地区已不宜使用杀虫单或杀虫双防治二化螟,或单独使用三唑磷防治二化螟。对于二化螟的防治应根据当地病虫测报站发布的病虫情报,对稻田进行虫情调查,当分蘖期孵化高峰后5-7天,每亩有枯鞘团100个或枯鞘率1%-15%;或当破口期,株害率达0.1%时,应进行药剂防治防治。

稻纵卷叶螟近年来在部分地区发生较重,因田间发蛾峰多、发生量大、地区间和田块间差异大,以及低龄幼虫为害不易被人们发现等原因,经常出现大面积稻叶被纵卷叶螟刮白现象。由于目前使用的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农药对于防治适期要求较严,若错过最佳防治适期,则会影响防治效果,增加防治成本。因此广大农户应在6月下旬至9月底,稻纵卷叶螟的主要为害期,密切注意当地测报站的病虫情报,根据预报在纵卷叶螟的卵孵高峰期、在卵孵高峰后1-2天(即1龄幼虫高峰期)和稻田中水稻第一叶叶尖大量出现卷叶施药。当虫量发生较大,或世代重叠严重,一次尚不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为害时,过5-7天再用药一次。稻飞虱 在部分地区造成大面积为害的水稻害虫主要是褐稻虱和白背稻虱,如失治可造成大面积毁杆倒伏。化学防治是目前控制稻飞虱的主要方法。可根据当地病虫情报预报的适期,结合田间调查,当每百丛有稻飞虱1000-1500只,且以低龄若虫为主时进行施药。在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地区,宜采用吡虫啉防治稻飞虱。一般年份早、连作晚稻只需用上述药剂防治1-2次,单季稻防治2-3次。在大发生年份可根据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病虫情报进行防治。

第五篇:水稻中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中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江苏省泗阳县农业执法大队:万侠斌223700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我国部分地区单季稻面积大量上升。由于单季稻生长季节长,条件适合多种病虫为害,因此,单季稻的病虫比双季稻要严重。目前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的中后期主要病虫,仍以水稻螟虫(以二化螟为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稻曲病,以及杂交稻后期综合症等。根据近年各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经验,要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保证水稻丰收和生产出安全稻米,对水稻中后期主要害虫采取以下以粮食增产为目标,以强化监测为基础,以宣传培训为手段,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防治措施。水稻螟虫(主要是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部分省份发生较重。由于多年来连续使用单一药剂防治,使二化螟对杀虫双、杀虫单产生高度抗药性,部分地区二化螟对三唑磷也产生高度抗药性。因此,在这些地区已不宜使用杀虫单或杀虫双防治二化螟,或单独使用三唑磷防治二化螟。对于二化螟的防治应根据当地病虫测报站发布的病虫情报,对稻田进行虫情调查,当分蘖期孵化高峰后5-7天,每亩有枯鞘团100个或枯鞘率1%-15%;或当破口期,株害率达0.1%时,应进行药剂防治防治。可选用下列任何一种药剂进行防治,使用技术如下:

(1)5%锐劲特SC是目前防治二化螟效果最佳的农药,每亩用量

30-40毫升,在二化螟2-3龄高峰期使用,除特大发生外,用一次药即可;

(2)40%稻康(三唑磷)乳油,每亩50毫升,在二化螟1-2龄高峰期使用,发生严重时5-7天后再用药一次;

(3)30%扑虫特乳油,每亩35-40毫升,在二化螟1-2龄高峰期使用,发生严重时5-7天后再用药一次。

(4)20%三?阿乳油,亩用50-60毫升,在二化螟1-2龄高峰期用药,发生严重时5-7天后再用药一次。该药应下午3-4时以后施药。

(5)50%稻螟清(唑?敌)乳油,亩用80-100毫升,在二化螟1-2龄高峰期用药,发生严重时5-7天后再用药一次。

(6)18%虫杀手(杀虫胺)水剂,亩用350-400毫升,在二化螟卵孵化盛期用药,发生严重时过5-7天再用药一次。

(7)78%精虫杀手(杀虫胺)可溶性粉剂,亩用50-60克,在二化螟卵孵化盛期用药,发生严重时过5-7天再用药一次。

上述药剂加水40-50公斤喷雾,同时必须保持田间有3-5厘米水层

以保证防治效果的发挥。使用三唑磷系列农药防治螟虫,需注意对稻田稻飞虱的监测,因该药有刺激稻飞虱产卵作用。

稻纵卷叶螟近年来在部分地区发生较重,因田间发蛾峰多、发生量大、地区间和田块间差异大,以及低龄幼虫为害不易被人们发现等原因,经常出现大面积稻叶被纵卷叶螟刮白现象。由于目前使用的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农药对于防治适期要求较严,若错过最佳防治适期,则会影响防治效果,增加防治成本。因此广大农户应在6月下旬至9月底,稻纵卷叶螟的主要为害期,密切注意当地测报站的病虫情报,根据预报在纵卷叶螟的卵孵高峰期每亩使用80%杀虫单或

78%虫杀手可溶性粉剂50-60克,或18%杀虫双或18%虫杀手水剂300-400毫升(上述药剂防治成本较低);也可在卵孵高峰后1-2天(即1龄幼虫高峰期,稻田中水稻第一叶叶尖大量出现卷叶时)每亩用48%乐斯本乳油60毫升,或40%新农宝乳油6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60毫升,或35%纵卷清(乙酰甲?毒)可湿性粉剂80克,或17%世纪乐(阿维?毒)乳油80-100毫升,30%乙酰甲胺磷乳油175-200毫升,5%税劲特SC45-50毫升,加水30-45公斤细喷雾。当虫量发生较大,或世代重叠严重,一次尚不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为害时,过5-7天再用药一次。

稻飞虱在部分地区造成大面积为害的水稻害虫主要是褐稻虱和白

背稻虱,如失治可造成大面积毁杆倒伏。化学防治是目前控制稻飞虱的主要方法。可根据当地病虫情报预报的适期,结合田间调查,当每百丛有稻飞虱1000-1500只,且以低龄若虫为主时,每亩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该药对高龄若虫效果不好,但防治成本氏)30-40克;若以高龄若虫或成虫为主时,可选用吡虫啉系列,如每亩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0%施可净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5%利虫净乳油20-40毫升加水45-50公斤喷雾防治。在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地区,宜采用吡虫啉防治稻飞虱。一般年份早、连作晚稻只需用上述药剂防治1-2次,单季稻防治2-3次。在大发生年份可根据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病虫情报进行防治。

水稻虫害的综合防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