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低频信号发生器2
编辑:悠然小筑 识别码:17-272965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1 03:30: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低频信号发生器2

低频信号发生器 目录

产品简介:低频信号发生器采用单片机波形合成发生器产生高精度,低失真的正弦波电压,可用于校验频率继电器,同步继电器等,也可作为低频变频电源使用。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个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采用数字波形合成技术,通过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相结合,可输出自定义波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及其他任意波形。波形的频率和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任意改变。介绍了波形的生成原理、硬件电路和软件部分的设计原理。介绍了单片机控制D/A转换器产生上述信号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DAC0832 D/A转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AT89C52以及与设计电路有关的各种芯片、关于产生不同低频信号的信号源的设计方案。该信号发生器具有体积小、价格低、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优点

编辑本段产品特性:

◆ 读数直观,精确,性能稳定,操作方便◆ 低频信号发生采用单片机波形合成发生器产生高精度,低失真的正弦波电压,可用于校验频率继电器,同步继电器等,也可作为低频变频电源使用

第二篇: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指导老师:

周箭

成绩:

实验名称: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预习报告)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一、课题名称

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

二、性能指标

(1)同时输出三种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2)频率范围:10Hz~10KHz;

(3)频率稳定性:(4)频率控制方式:

① 改变RC时间常数;

; ② 改变控制电压V1实现压控频率,常用于自控方式,即F=f(V1),(V1=1~10V); ③ 分为10Hz~100Hz,100Hz~1KHz,1KHz~10KHz三段控制。

(5)波形精度:方波上升下降沿均小于2μs,三角波线性度δ/Vom<1%,正弦波失真度

(6)输出方式:

a)做电压源输出时

输出电压幅度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压不小于20V 负载RL=100Ω~1KΩ时,输出电压相对变化率ΔVO/VO<1% b)做电流源输出时

输出电流幅度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小于200mA 负载RL=0Ω~90Ω时,输出电流相对变化率ΔIO/IO<1% c)做功率源输出时

最大输出功率大于1W(RL=50Ω,VO>7V有效值)具有输出过载保护功能

三、方案设计

根据实验任务的要求,对信号产生部分,一般可采用多种实现方案:如模拟电路实现方案、数字电路实现方案、模数结合的实现方案等。

数字电路的实现方案

一般可事先在存储器里存储好函数信号波形,再用D/A转换器进行逐点恢复。这种方案的波形精度主要取决于函数信号波形的存储点数、D/A转换器的转换速度、以及整个电路的时序处理等。其信号频率的高低,是通过改变D/A转换器输入数字量的速率来实现的。

数字电路的实现方案在信号频率较低时,具有较好的波形质量。随着信号频率的提高,需要提高数字量输入的速率,或减少波形点数。波形点数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函数信号波形的质量,而数字量输入速率的提高也是有限的。因此,该方案比较适合低频信号,而较难产生高频(如>1MHz)信号。

模数结合的实现方案

一般是用模拟电路产生函数信号波形,而用数字方式改变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如采用D/A转换器与压控电路改变信号的频率,用数控放大器或数控衰减器改变信号的幅度等,是一种常见的电路方式。

模拟电路的实现方案

是指全部采用模拟电路的方式,以实现信号产生电路的所有功能。由于教学安排及课程进度的限制,本实验的信号产生电路,推荐采用全模拟电路的实现方案。

模拟电路的实现方案有几种:

①用正弦波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然后用过零比较器产生方波,再经过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但要通过积分器电路产生同步的三角波信号,存在较大的难度。原因是积分电路的积分时间常数通常是不变的,而随着方波信号频率的改变,积分电路输出的三角波幅度将同时改变。若要保持三角波输出幅度不变,则必须同时改变积分时间常数的大小,要实现这种同时改变电路参数的要求,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② 由三角波、方波发生器产生三角波和方波信号,然后通过函数转换电路,将三角波信号转换成正弦波信号,该电路方式也是本实验信号产生部分的推荐方案。这种电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三角波和方波信号。而正弦波信号的波形质量,与函数转换电路的形式有关,这将在后面的单元电路分析中详细介绍。

四、单元电路分析

1、三角波,方波发生器

由于比较器+RC电路的输出会导致VC线性度变差,故采用另一种比较器+积分器的方式

积分器

同相滞回比较器

由积分器A1与滞回比较器A2等组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电路如图所示。在一般使用情况下,V+1和V-2都接地。只有在方波的占空比不为50%,或三角波的正负幅度不对称时,可通过改变V+1和V-2的大小和方向加以调整。

合上电源瞬间,假定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vO2=VOL=-VZ。积分器作正方向积分,vO1线性上升,vp随着上升,当vp>0时,即vo1≥R2/R3*,比较器翻转为高电平,vO2=VOH=+VZ。积分器又开始作负方向积分,vO1线性下降,vp随着下降,当vp<0时,即vo1≥R2/R3*,比较器翻转为低电平,vO2=VOH=-VZ。

取C三种值:0.1uF 对应10-100Hz; 0.01uF 对应100-1kHz; 0.001uF 对应1k-10kHz。调节R23的比值可调节幅度,再调节R,可调节频率大小。

2、正弦波转换电路 常用方法有使用傅里叶展开的滤波法,使用幂级数展开的运算法,和转变传输比例的折线法。但前二者由于其固有的缺陷:使用频率小,难以用电子电路实现的原因,在本实验中舍弃,而采取最普遍的折线法。

折线法是一种使用最为普遍、实现也较简单的正弦函数转换方法。折线法的转换原理是,根据输入三角波的电压幅度,不断改变函数转换电路的传输比率,也就是用多段折线组成的电压传输特性,实现三角函数到正弦函数的逼近,输出近似的正弦电压波形。由于电子器件(如半导体二极管等)特性的理想性,使各段折线的交界处产生了钝化效果。因此,用折线法实现的正弦函数转换电路,实际效果往往要优于理论分析结果。

用折线法实现正弦函数的转换,可采用无源和有源转换电路形式。无源正弦函数转换电路,是指仅使用二极管和电阻等组成的转换电路。根据输入三角波电压的幅度,不断增加(或减少)二极管通路以改变转换网络的衰减比,输出近似的正弦电压波形。

有源正弦函数转换电路除二极管、电阻网络外,还包括放大环节。也是根据输入三角波电压的幅度,不断增加(或减少)网络通路以改变转换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出近似的正弦电压波形。

若设正弦波在过零点处的斜率与三角波斜率相同,即

则有,由此,可推断出各断点上应校正到的电平值:

方案一,使用二极管控制形成比例放大器,使得运放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比例系数

方案二,用二极管网络,实现逐段校正,运放A组成跟随器,作为函数转换器与输出负载之间的隔离(或称为缓冲级)。

当输入三角波在T/2 内设置六个断点以进行七段校正后,可得到正弦波的非线性失真度大致在1.8 % 以内,若将断点数增加到12 个时,正弦波的非线性失真度可在0.8 %以内。3 输出级电路 根据不同负载的要求,输出级电路可能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1)电压源输出方式

电压源输出方式下,负载电阻RL通常较大,即负载对输出电流往往不提出什么要求,仅要求有一定的输出电压。同时,当负载变动时,还要求输出电压的变化要小,即要求输出级电路的输出电阻RO足够小。为此,必须引入电压负反馈

图(a)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受到运放供电电压值的限制,如运放的VCC 和VEE 分别为±15V时,则VOPP =±(12 ~ 14)V。若要求有更大的输出电压幅度,必须采用电压扩展电路,如图12(b)所示。

(2)电流源输出方式

在电流源输出方式下,负载希望得到一定的信号电流,而往往并不提出对输出信号电压的要求。同时,当负载变动时,还要求输出电流基本恒定,即要求有足够大的输出电阻Ro。为此,需引入电流负反馈。

图(a)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受到运放供电电压值的限制,如运放的VCC 和VEE 分别为±15V时,则VOPP =±(12 ~ 14)V。若要求有更大的输出电压幅度,必须采用电压扩展电路,如图(b)所示。

a)为一次扩流电路,T1 和T2 组成互补对称输出。运放的输出电流IA中的大部分将

图(作为T1、T2 的基极电流,所以IO = βIA。图(b)为二次扩流电路,用于要求负载电流IO 较大的场合。复合管T1、T2和T3、T4 组成准互补对称输出电路。

(3)功率输出方式

在功率输出方式下,负载要求得到一定的信号功率。由于晶体管放大电路电源电压较低,为得到一定的信号功率,通常需配接阻值较小的负载。电路通常接成电压负反馈形式。如用运放作为前置放大级,还必须进行扩流。当RL较大时,为满足所要求的输出功率,有时还必须进行输出电压扩展。

静态时,运放输出为零,– 20V电源通过下列回路:运放输出端→R1 →DZ →b1 →e1 → –20V 向T1 提供一定的偏置电流 R6 ,C3 和R7 ,C4 组成去耦滤波电路。需要注意的是几个晶体管的耐压限流以及最大功率值。

其中调节W可改变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电流,从而克服交越失真。

4)输出级的限流保护 由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很小,因而容易因过载而烧坏功率管。因此需要进行限流保护。

图(a)是一种简单的二极管限流保护电路,当发生过流(I o过大)时,R3、R4 上的压降增大到足以使D3、D4 导通,从而使流向T1、T2 基极的电流信号I1、I2 分流,以限制I o 的增大。

图(b)是另一种限流保护电路,T3、T4 是限流管。当I o 过大,R5、R6 上的压降超过0.6V时,T3、T4 导通防止了T1、T2 基极信号电流的进一步增大。I o 的最大值为 0.6/R5,R3、R4 用来保护限流管T3、T4。

五、仿真分析

以1KHz为例即C=1nF

三角波方波发生电路

方波下降沿时间4.3μs

三角波峰值

改变RP2

改变RP1

调节占空比

调节偏移量

正弦波转换器

三角波转换正弦波,三角波放大后输出峰峰值10V

静态工作点

改变静态工作点(调节RP45)发生失真

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波形,输入为之前的正弦波,变阻器衰减后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总电路图,模块形式

衰减前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

由仿真结果来看,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准备按仿真电路设计实际电路。

六、仿真心得

在仿真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下几个问题,但后来都分别排查掉了,希望实际连接时不再犯。

1、运放未接电源导致没有波形

2、变阻器接入阻止过小或过大导致没有信号或失真(尤其需要注意)

3、Lm324故障无法解决导致用了LM353代替

第三篇:51单片机设计多功能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

【转】 51单片机设计多功能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 2010-06-05 17:37 转载自 yeyongan1987 最终编辑 yeyongan1987

51单片机设计多功能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

应用89S52单片机和DAC0832进行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本设计能产生正弦波、锯齿波、三角波和方波。这里着重介绍正弦波和锯齿波的生成原理。

ADC0832的介绍:DAC0832是8分辨率的D/A转换集成芯片。与微处理器完全兼容。这个DA芯片以其价格低廉、接口简单、转换控制容易等优点,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D/A转换器由8位输入锁存器、8位DAC寄存器、8位D/A转换电路及转换控制电路构成。

D0~D7:八位数据输入端 ILE: 数据允许锁存信号 /CS: 输入寄存器选择信号 /WR1: 输入寄存器选择信号 /XFER:数据传送信号

/WR2: DAC寄存器的写通选择信号 Vref: 基准电源输入端 Rfb: 反馈信号输入端 Iout1: 电流输出1 Iout2: 电流输出2 Vcc: 电源输入端 AGND: 模拟地 DGND: 数字地 DAC0832结构:

D0~D7:8位数据输入线,TTL电平,有效时间应大于90ns(否则锁存器的数据会出错);

ILE:数据锁存允许控制信号输入线,高电平有效;

CS:片选信号输入线(选通数据锁存器),低电平有效;

WR1:数据锁存器写选通输入线,负脉冲(脉宽应大于500ns)有效。由ILE、CS、WR1的逻辑组合产生LE1,当LE1为高电平时,数据锁存器状态随输入数据线变换,LE1的负跳变时将输入数据锁存;

XFER:数据传输控制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负脉冲(脉宽应大于500ns)有效;

WR2:DAC寄存器选通输入线,负脉冲(脉宽应大于500ns)有效。由WR1、XFER的逻辑组合产生LE2,当LE2为高电平时,DAC寄存器的输出随寄存器的输入而变化,LE2的负跳变时将数据锁存器的内容打入DAC寄存器并开始D/A转换。

IOUT1:电流输出端1,其值随DAC寄存器的内容线性变化;

IOUT2:电流输出端2,其值与IOUT1值之和为一常数;

Rfb:反馈信号输入线,改变Rfb端外接电阻值可调整转换满量程精度;

Vcc:电源输入端,Vcc的范围为+5V~+15V;

VREF:基准电压输入线,VREF的范围为-10V~+10V; AGND:模拟信号地 DGND:数字信号地 DAC0832的工作方式:

根据对DAC0832的数据锁存器和DAC寄存器的不同的控制方式,DAC0832有三种工作方式:直通方式、单缓冲方式和双缓冲方式。本设计选用直通方式。

DAC0832工作时序:

DAC0832内部结构图:

当ILE为1时,只有当/CS、/WR1都为0时输入寄存器才允许输入;当/WR2、/XFER也都为0时,输入寄存器里的信息才能写入DAC寄存器。根据实际电路图我们就可以得到DAC0832工作的时序的程序。如下:

P37=0;//P37=CS _nop_();//P36=WR P36=0;

P0=value;(数据端口信号数值0~255)P36=1;_nop_();P37=1;硬件电路:

P0口是数据端口,接上拉电阻(其他端口则不用)。电源质量要好,质量越好的电源,芯片工作就越稳定。

从LM358运放输出的电压最大峰峰值就是12V所以在二级运放的放大倍数要注意跟基准电压想匹配,否则输出信号会很容易失真。

正弦波的生成:

DAC0832产生信号的原理可以说是ADC0809AD转换的逆过程,但DAC0832生成的信号是离散的。假设要生成一个Y=Asin(2*pi*f*t)的正弦波。adc0832数据端口给的数据的范围是0~255一共256个。前0~127表示是X轴上方的电压值(也可能是下方)。那么128~255是X轴下方的电压值。那么我们可以得到数据端口的数值的具体量,即value=127sin(2*pi*f*t)+127;假设我在X轴上抽样100个点(0~99),那么value=127sin(pi/50*t)+127;t:0~99.(这个100位的数组可以用MATALB生成)。也可以抽样更多的点,抽样的点越多,得到的信号越保真,但信号的频率会有所下降。抽样的点越少,失真越大,但频率能成大幅度递增。怎么选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他的波形也跟正弦波一样。

程序如下:

#include sbit dac_WR=P3^6;//dac0832的wr端 sbit dac_cs=P3^7;sbit KEY1=P2^0;sbit KEY2=P2^1;bit keyflag;unsigned char i;unsigned char code tab[100]={127,135,143,151,159,166,174,181,188,195,202, 208,214,220,225,230,234,238,242,245,248,250, 251,252,253,254,253,252,251,250,248,245,242, 238,234,230,225,220,214,208,202,195,188,181, 174,166,159,151,143,135,127,119,111,103,95, 88,80,73,66,59,52,46,40,34,29,24, 20,16,12,9,6,4,3,2,1,0,1, 2,3,4,6,9,12,16,20,24,29,34, 40,46,52,59,66,73,80,88,95,103,111,119};

void getkey(void){ if(KEY1==0){ //按键按下后为电电平 RCAP2L+=10;//调节频率 if(CY==1){ RCAP2H+=1;} } if(KEY2==0){ RCAP2L-=10;if(CY==1){ RCAP2H-=1;} } } void Timer2_Init(){ T2CON=0x00;TH2=(65536-300)/256;TL2=(65536-300)%256;RCAP2H=0XFE;RCAP2L=0XDA;//稳定在50Hz左右 EA=1;ET2=1;TR2=1;} void T0_service()interrupt 1 { TH0=0XEC;TL0=0X77;keyflag=1;}

void Timer2_service()interrupt 5 { TF2=0;//清除中断标志位 dac_cs=0;dac_WR=0;P1=tab[i];dac_WR=1;i++;dac_cs=1;if(i==100)i=0;} void main(){ Timer2_Init();TMOD=0x01;TH0=0XEC;TL0=0X77;EA=1;ET0=1;TR0=1;while(1){ if(keyflag){ keyflag=0;getkey();} } } 本程序需注意:按键是低电平有效。定时器2中断发送数据给DAC0832,0832在得到一个数据后生成相应的电压值。所以他的中断时间决定信号的频率,调节它的中断时间就能调节信号的频率。

其他波形的生成,其他的波形也跟正弦波一样,但锯齿波和三角波可以不用查表法,应用加减计算得到就可以得到。下面介绍的是锯齿波: #include #include sbit DACWR=P3^6;sbit DACCS=P3^7;unsigned int i;void DAC_0832(void){ DACCS=0;DACWR=0;P0=i;i+=1;//加以操作得到上升的锯齿波 DACWR=1;_nop_();DACCS=0;if(i==0xff)i=0x7f;//为什么初值是0x7f,其他的行不行。大家自己动手试试。} void main(void){ i=0x7f;

while(1){ DAC_0832();} } DAC0832有着致命的一个缺点就是输出的波形里的含有的频率比较杂乱,常常出现过激的现象。如果你需要精确的信号的话,那么你必须在信号输出端就如滤波器。得到干净的低频函数信号。如果要作为信号源的话最好是能就上一级攻放。效果会好很多。虽然DAC0832不是非常专业的函数信号发生芯片,但是它的输出波形的范围比较广,常常能输出一些,你意想不到得很有意思的信号曲线。

下面发几张示波器观察到得曲线:实验室里手机照的,不是太清晰但还能看。

第四篇:BEST-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资料

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

二、设计要求

1.同时输出三种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2.频率范围:10 Hz ~10 kHz;

3ff10日; o 3.频率稳定度:4.频率控制方式:

(a)通过改变RC时间常数控制频率(手控方式);

(b)通过改变控制电压U1实现压控频率(即VCF),常用于自控方式。即,为确保良好的控制特性,可分三段控制: ff(U1)(U1=1~10V)① 10 Hz ~100 Hz ② 100 Hz ~1 kHz ③ 1 kHz ~10 kHz 5.波形精度:

①方波 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均应小于2s【如图8-1(a)】;

②三角波 线性度:

; 1%【如图8-1(b)】

Uom ③正弦波 谐波失真度:

U/U<2%(U为基波有效值,U为各次谐波

2i

11i

ni2有效值)。

6.输出方式:

(a)作电压源输出时,要求:

① 输出电压幅度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压(峰峰值)不小于20V;

② 当RL=100Ω~1KΩ时,输出电压相对变化率Ro1.1)。

Uo1%(即要求Uo(b)作电流源输出时,要求:

① 输出电流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峰峰值)不小于200 am;

② 当RL=0~90Ω时,输出电流相对变化率

Io1%Io(即要求Ro9k)。

(c)作功率输出时,要求最大输出功率Pomax1W(RL=50Ω时)。7.具有输出过载保护功能

当因RL过小而使IO > 400 mA(峰-峰值)时,输出三极管自动限流,以免损坏电路元器件。8.采用数字频率显示方式。

图8-1 方波、三角波的技术指标

三、方案讨论

根据实验任务的要求,对信号产生部分,一般可采用多种实现方案:如模拟电路实现方案、数字电路实现方案、模数结合的实现方案等。

数字电路的实现方案,一般可事先在存储器里存储好函数信号波形,再用D/A转换器进行逐点恢复。这种方案的波形精度主要取决于函数信号波形的存储点数、D/A转换器的转换速度、以及整个电路的时序处理等。其信号频率的高低,是通过改变D/A转换器输入数字量的速率来实现的。这种方案在信号频率较低时,具有较好的波形质量。随着信号频率的提高,需要提高数字量输入的速率,或减少波形点数。波形点数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函数信号波形的质量,而数字量输入速率的提高也是有限的。因此,该方案比较适合低频信号,而较难产生高频(如>1MHz)信号。

模数结合的实现方案,一般是用模拟电路产生函数信号波形,而用数字方式改变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如采用D/A转换器与压控电路改变信号的频率,用数控放大器或数控衰减器改变信号的幅度等,是一种常见的电路方式。

模拟电路的实现方案,是指全部采用模拟电路的方式,以实现信号产生电路的所有功能。由于教学安排及课程进度的限制,本实验的信号产生电路,推荐采用全模拟电路的实现方案。

对于信号产生电路的模拟电路实现方案,也有几种电路方式可供选择。如用正弦波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然后用过零比较器产生方波,再经过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电路框图如图8-2所示。这种电路结构简单,并具有良好的正弦波和方波信号。但要通过积分器电路产生同步的三角波信号,存在较大的难度。原因是积分电路的积分时间常数通常是不变的,而随着方波信号频率的改变,积分电路输出的三角波幅度将同时改变。若要保持三角波输出幅度不变,则必须同时改变积分时间常数的大小,要实现这种同时改变电路参数的要求,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另一种电路方式是,由三角波、方波发生器产生三角波和方波信号,然后通过函数转换电路,将三角波信号转换成正弦波信号,电路框图如图8-3所示。这种电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三角波和方波信号。而正弦波信号的波形质量,与函数转换电路的形式有关,这将在后面的单元电路分析中详细介绍。该电路方式是本实验信号产生部分的推荐方案。

根据实验任务中对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输出功率的要求,原则上在输出级只需采用不同的负反馈方式便可。即要求电压输出时,采用电压负反馈;要求电流输出时,采用电流负反馈。这也将在单元电路分析中进行详细介绍。

由所选方案及组成电路的形式,可以初步分析该实验在实现上述技术指标时的关键和困难之处。由于三角波的线性度、正弦波信号的谐波失真度都需要专用测试设备进行检测,在学生实验室一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在实验的设计、制作及测试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它们的分析和理解,以便了解影响这些技术指标参数的电路形式、组成电路的元器件、改善和提高这些技术指标的方法和措施。对于方波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则可用实验室中的示波器进行检测,该项技术指标也是本实验的一项重要和关键的参数。因此,在设计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和输出放大电路时,要特别注意与该指标有关参数的选取。

图8-2模拟电路实现方案1

图8-3模拟电路实现方案2

四、单元电路分析

1.三角波、方波发生器(1)比较器+RC电路

由运算放大器A、R0、R1、R2、DZ1和DZ1组成的滞回比较器与RC电路组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电路如图8-4所示。其输出电压Uo和电容器C上的电压Uc如图8-5所示。

图8-4比较器+RC电路 图8-5比较器+RC电路波形

由波形图可以看出,在比较器没有翻转之前,Uo为一常数(如UoVZ)。Uo通过R对C充电,Uc由逐渐上升,随着Uc的增大,R两端的电压将逐渐下降,故充电电流ic也将不断减小,使Uc上升速度减慢,从而使Uc形成了典型的RC电路的充放电波形(按指数规律变化)。这样的Uc由于线性度非常差,R1VZR1R2显然不能当作三角波使用。改进Uc线性度的有效方法,是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ic的恒定,即对电容C恒流充放电。使iC恒定的办法有多种,其实质都是利用BJT或FET的恒流特性,再引入电流负反馈而形成的恒流源电路。

图8-6(a)、(b)、(c)是三种恒流源电路,只要把其中的某个电路取代图8-4中的R,便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三角波波形。各个恒流源电路的恒流原理请读者自行分析,这里不再讨论。

图8-6三种恒流源电路

(2)比较器+积分器

由积分器A1与滞回比较器A2等组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电路如图8-7所示。在一般使用情况下,U1和U⊝2都接地。只有在方波的占空比不为50%,或三角波的正负幅度不对称时,可通过改变U1和U⊝2的大小和方向加以调整。

图8-7三角波、方波发生器

图8-7所示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电路,在U1和U⊝2都接地时的波形如图8-8所示。

对称调节点U1和零位调节点U⊝2电压调整原理如下:

① 对称调节点U1

图8-8三角波、方波发生器波形

稳态时,Uoi波形可表示成:Uo1(t)Uo1(0)Uo2U1t RC当Uo2VZ时,Uo1(0)有 T1RRC22VZVZV1R3

R2RVZ;而当tT1时,Uo1(T1)2VZ,故R3R3 当Uo2VZ时,Uo1(0)有

R2RVZ;而当tT2时,Uo1(T2)2VZ,故R3R3 T2RRC22VZVZV1R3

T1T22R2RCR3,波形的占空比为50%。所以,当U10时,当V1 >0时,T1 >T2 ;V1<0时,T1

② 零位调节点V⊝2

运算放大器A2同相输入端的电压,是由Uo1和Uo2叠加而成,即有:

U2(t)R3R2Uo1(t)Uo2(t)

R2R3R2R3 当U2(t)=U⊝2时,A2翻转。故A2翻转时Uo1的电压为: Uo1(1R2R)Uo22VZ R3R3 5 当U⊝2 = 0时,三角波上下幅度对称,上幅度为R2RVZ,下幅度为2VZ,R3R3三角波的峰峰值为Uo1PP2R2VZ。R3 当U⊝2 ≠ 0时,若U⊝2 > 0,则三角波上移;若U⊝2 < 0,则三角波下移。其上幅度为(1R2RRR)Uo22VZ,下幅度为(12)Uo22VZ,而三角波的峰—峰R3R3R3R3R2VZ不变。R3值仍然为Uo1PP2 由上可知当R2的比值调好后,三角波的峰峰值已经确定,调节U⊝2的大小R3可使三角波上下平移。因此,当由于失调等原因引起三角波零位偏移(上下不对称)时,可通过改变V⊝2的大小进行调整。

2.正弦函数转换电路

函数转换是指把某种函数关系转换成另一种函数关系,能完成这种转换功能的电子电路就称函数转换电路。如常用的函数转换电路,半波、全波整流电路,就是把正弦波形转换成半波和全波波形的函数转换电路。本实验需要讨论的是,把三角电压波形转换成正弦电压波形的正弦函数转换电路。

从转换原理分析,有多种方法能完成这一转换功能,常用的有滤波法、运算法和折线法等。滤波法的转换原理是,把峰值为Um的三角波用傅里叶级数展开:

8111U(sintsin3tsin5tsin7t)m2325272由上式可以看出,若三角波的频率变化范围不大,则可用低通滤波器滤去高次谐波,保留基波成份,正弦波与三角波之间具有固定的幅度关系。但若三角波的频率变化范围较大(如本实验的频率变化范围是1000倍),要设计一个对截止频率具有跟踪功能的低通滤波器就相当困难、不易实现。因此,滤波法只适用于频率变化范围很小,最好是固定频率的应用场合。U(t) 运算法的转换原理是,把sinx展开成幂级数形式:

x3x5x7sinxx3!5!7!

由上述关系容易看出,取幂级数的前几项(根据转换精度的要求),可以通过对线性(三角波)变化量x的运算来近似表示成sinx,但要求三角波的幅度。运算转换法由于运算复杂,用电子电路较难实现。2 折线法是一种使用最为普遍、实现也较简单的正弦函数转换方法。折线法的 转换原理是,根据输入三角波的电压幅度,不断改变函数转换电路的传输比率,也就是用多段折线组成的电压传输特性,实现三角函数到正弦函数的逼近,或者是把三角电压波形通过正弦函数转换电路的逐段校正,输出近似的正弦电压波形。由于电子器件(如半导体二极管等)特性的非理想性,使各段折线的交界处产生了钝化效果。因此,用折线法实现的正弦函数转换电路,实际效果往往要优于理论分析结果。

用折线法实现正弦函数的转换,可采用无源和有源转换电路形式。无源正弦函数转换电路,是指仅使用二极管和电阻等组成的转换电路。根据输入三角波电压的幅度,不断增加(或减少)二极管通路以改变转换网络的衰减比,输出近似的正弦电压波形。

有源正弦函数转换电路,转换电路除二极管、电阻网络外,还包括放大环节。也是根据输入三角波电压的幅度,不断增加(或减少)网络通路以改变转换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出近似的正弦电压波形。因此,无论是无源还是有源转换电路,其转换原理都是类同的。在此,仅以两种形式的有源正弦函数转换电路为例,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有源正弦函数转换电路的转换原理如图8-9所示。图8-9中,在T/2时间内均匀地设置了六个断点,以作为七段逼近或校正,每段按时间均匀分布为T/14。

若设正弦波在过零点处的斜率与三角波斜率相同,即d(Uomsindt2)Tt0Uim T4则有Uom2Uim0.64Uim 

图8-9正弦函数转换原理

由此,可推断出各断点上应校正到的电平值:UO1、UO2 和UO3(设Uim =5V,22TUomUim3.18VUo1Uomsin()1.38V所以,T142T23TUo2Uomsin()2.49V,Uo3Uomsin()3.09V),如图中所示。

T7T14(1)正弦函数转换电路方案1 电路如图8-10所示,它的基本结构是比例放大器。只是按照图8-9的要求,使运放A在不同的时间区段(或输出电平区段)内,具有不同的比例系数。对不同区段内比例系数的切换,是通过二极管网络来实现的。如输出信号的正半周内由D1 ~ D3 控制切换;负半周内由D4 ~ D6 控制切换。电阻Rb1 ~ Rb3 与Ra1 ~ Ra3 分别组成分压器,控制着各二极管的动作电平。

例如:

①在0 ~ T/14区段内,要求D1 ~ D6 均不导通,此时,UO 与Ui 的比例关系应为:

RUo1RFUim(),由UO1 = 1.38 V,Uim = 5 V 可得:F0.97

RiT14RiT4

图8-10正弦函数转换电路方案1 若取R i =10 kΩ,则R F = 9.7 kΩ(可选10 kΩ)。

②在T/14 ~ T/ 7 区段,要求D1 导通,D2 ~ D6 均截止。此时,UO 与Vi 的比例关系应为:

Uo2Uo1RF//Ra1Uim(),T14RiT4RF//Ra10.78Ri由VO2 – VO1 = 2.49 – 1.38 = 1.11 V和Vim = 5 V 可得:,由此可计算出R a1 =35.5 kΩ(可选35 kΩ)。

同时,为控制D 1 的动作电平,要求1点上的电平满足下列关系: Uo1Ra1Rb1Ra1(Uo1U)UD1 或Uo1UD1Vcc

Ra1Rb1Ra1Rb1Ra1Rb1 设计时,为避免Rb1 对放大器比例关系的影响,要求Rb1 >>Ra1,所以,上式 8 又可简化为:Uo1UD1Ra1取UD!0.6V则有Vcc,Rb1Rb1VCCRa1673k0.78(选670 kΩ)。

对于其它区段内各电阻参数的计算,可以按照类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和选取,这里不再赘述。

(2)正弦函数转换电路方案2

图8-11正弦函数转换电路方案2 正弦函数转换电路方案2 的原理电路如图8-11所示。D1 ~ D6 组成二极管网络,实现逐段校正,运放A组成跟随器,作为函数转换器与输出负载之间的隔离(或称为缓冲级)。

按图8-9的要求,在输入信号的正半周内,应由D1 ~ D3 实现逐段校正。考虑到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为0.5V,所以U1 ~U3应按下列直流电压值设置各二极管的动作电平:

U1Uo10.51.380.50.88V

U2Uo20.52.490.51.99V

U3Uo30.53.090.52.59V

于是

①在0 ~ T/14段内,D1 ~ D6 均不导通,所以

Uo1U1im T14T4 ②在T/14 ~ T/7段内,仅D1 导通,故有

Uo1Uo2R5Uim T14R4R5T4R50.78RR5代入图8-9中的具体数据后,得:4 若选R42.2k,则R57.8k。

③在T/7 ~ 3T/14 段内,D1、D2 均导通,所以有

R5//R60.42RR//R56代入数具体数据后,得:4

Uo3Uo2R5//R6Uim T14R4R5//R6T4 上式代入已知数据后得到R62.01k,取R62k。

④在3T/14 ~ 4T/14 段内,D1 ~ D3 均导通,输出电压被二极管D3嵌位,所以VO = V3 + 0.5 V = 3.1V(对这一段的校正与图8-9不同)。

图8-11中的V1 ~ V3,是通过由跟随器组成的电压源,再经分压后得到的。因此,为使电压源内阻不影响各个转折电压,分压器的阻值应选得远小于R5 和R6。显然,-V1 ~-V3也是通过另一个负电压源提供的。

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当输入三角波在T/2内设置六个断点,以进行七段校正后,可得到正弦波的非线性失真度大致在1.8 % 以内,若将断点数增加到12个时,正弦波的非线性失真度可在0.8 % 以内(实测值为0.42 %)。

利用正弦函数转换电路,可以将三角函数转换成正弦函数。这里介绍了两种有源正弦函数转换网络。这两种转换网络的基本设计思想都是将三角波进行逐段校正,使之输出逼近正弦波。

3.输出级电路

根据不同负载的要求,输出级电路可能有三种不同的方式。(1)电压源输出方式

电压源输出方式下,负载电阻RL 通常较大,即负载对输出电流往往不提出什么要求,仅要求有一定的输出电压。同时,当负载变动时,还要求输出电压的变化要小,即要求输出级电路的输出电阻Ro足够小。

例如,当RL =100Ω ~ 1kΩ时,若要求Uo0.01Uo1.1 UUIooo1001kUo1%,即意味着要求: Uo Ro 为此,必须引入电压负反馈。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阻通常为1kΩ以下,当引入电压负反馈后,如希望Ro =1Ω,则要求:

1AodF Ro103Rof 设运放的Aod10,则F应大于0.1,这是容易满足的。如图8-12(a)电路的闭环增益 Avf1RF1R1F,故要求Avf10。图8-12(a)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受到运放供电电压值的限制,如运放的VCC 和VEE 分别为±15V时,则Vopp =±(12 ~14)V。若要求有更大的输出电压幅度,必须采用电压扩展电路,如图8-12(b)所示。

图8-12电压源输出方式

图8-12(b)所示电路中,VB1 = 15V+VO,VB2 = UO–15V,所以VB1–VB2 = 30V。可见对运放而言,其供电电压(VCC–VEE)仍接近30V,只是二者随VO而浮动。如考虑到R2、R3上的电压至少为4V,则VOPP 可达:±(45–15–4)= 26V。当VO = +26V时,VB1 = 15+26 = 41V,VB2 = 26–15 = 11V;而当VO =–26V时,VB1 = 11V,VB2 = –41V。

(2)电流源输出方式

在电流源输出方式下,负载希望得到一定的信号电流,而往往并不提出对输出信号电压的要求。同时,当负载变动时,还要求输出电流基本恒定,即要求有足够大的输出电阻Ro。

Io1%I 例如,当RL = 0 ~ 90 Ω时,若要求o,即意味着要求: RoUo90Io09k Io0.01Io 为此,需引入电流负反馈。若运放的输出电阻Ro = 1 kΩ,则要求:

Ro

设运放Aod =104,即当VoP =10 V时,要求VId = 1 mV。若Ro = 1 kΩ,则输出短路电流I o s =10V/1 kΩ=10 mA。由此可以估计出AG以要求 FR1AGFRRof9Ios10mA10,所UId1mVUF0.8 IoR2R5

R2RFR5UFIo 11 FRR2R5UF IoR2RFR5AVfUoIoRLRLUIUFFR

具体计算参见图8-13。

图8-13电流源输出方式

图8.13所示电路中,运放的最大输出电流通常在10 ~ 20 mA,如负载要求有更大的输出电流,则必须进行扩流,如图8-14(a)、(b)所示。

图8-14电流源输出的扩流电路

图8-14(a)为一次扩流电路,T1 和T2 组成互补对称输出。运放的输出电流IA中的大部分将作为T1、T2 的基极电流,所以IO = βIA。

值得注意的是,三极管β值应在额定电流下测得,它通常要小于小电流条件下的β值。并且,当运放输出电流IA增大时,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度也随着减小(不再能达到±(12 ~ 14)V)。

图8-14(b)为二次扩流电路,用于要求负载电流IO较大的场合。复合管T1、T2和T3、T4 组成准互补对称输出电路。

图8-14(a)、(b)中,输出三极管发射极上的电阻R用来稳定三极管的工作电流,但它们与输出负载RL相串联,应尽可能减小其上的压降。通常取R=(0.05 ~ 0.1)RL。

图8-14(b)中,R1 和R3 的数值应远大于T3、T4级的输入电阻Ri3 和Ri4,以尽可能减少信号分流。大功率管T3、T4的rbe 较小,通常为几十欧。所以常取R1 = R3 =几百欧。R2为平衡电阻,它用来提高复合管T2、T4 的输入电阻,以期和复合管T1、T3的输入电阻对称,所以取R2 = R1 // Ri3(约几十欧)。在调试时,通常还可以进行调整,以使最大输出电流在正、负向对称。

(3)功率输出方式

在功率输出方式下,负载要求得到一定的信号功率。由于三极管放大电路电 源电压较低,为得到一定的信号功率,通常需配接阻值较小的负载。电路通常接成电压负反馈形式。如用运放作为前置放大级,还必须进行扩流。当RL较大时,为满足所要求的输出功率,有时还必须进行输出电压扩展。

图8-15为功率放大电路。静态时,运放输出为零,–20V电源通过下列回路:运放输出端→R1 →DZ →b1 →e1 →–20V向T1 提供一定的偏置电流IB120VZ0.7R1,R6、C3 和R7、C4 组成去耦滤波电路。

图8-15功率放大电路

图8-15电路中的各个电路参数,大家可按具体要求进行计算。这里着重说明功率三极管T4、T5 和互补对称级晶体管T2、T3 的选用问题。

(a)功率管T4、T5的选用

功率管的选用主要考虑三个极限参数:即VBR(CEO)、ICM和PCM。

① T4、T5在电路中可能承受的反向电压最大值:VCEmax = VCC+Vom≈2VCC= 40V(截止时);

② 流过T4、T5的最大集电极电流为:ICmax ≈ VCC /(RL+R5)(接近饱和时);

③ T4、T5可能承受的最大功耗,按教材中对乙类功率放大器的分析,应为:

2VCCPCmax0.2Pom0.22RL

实际上,静态时,T4、T5中通常还有几十mA的静态工作电流ICQ将产生管耗(ICQ· VCC),选管时应予考虑。

可见,要求所选用的管子VBR(CEO)>2VCC,ICM>VCC/(RL+R5)和PCM2VCC0.2()ICQVCC2RL,且两只三极管的β值应尽量对称(特别是在最大电流ICmax 时)。

(b)互补对称三极管T2、T3 的选用

① T2、T3的耐压仍应按VBR(CEO)>2VCC选择;

② 考虑到T2、T3管集电极电流在R2、R3上的分流作用,它们的最大值可近13 似估计为:IC2max(1.1~1.5)IB4max(1.1~1.5)IC4max4;

PC2max(1.1~1.5)PC4max ③ T2、T3的最大功耗通常也按下列公式估计:

4。

T1为小功率管,但其耐压也应按2VCC选用,R3 为其集电极负载,最好用一恒流源取代。C5 为消振电容,其电容值通常为100pF左右。调节电位器RW可改变输出晶体管T2~T5 的静态工作电流,以克服交越失真。T1管的静态工作电流通常设置在5mA左右,以适应 T2级拉电流负载(VC1升高时,T2、T4工作)和T3级灌电流负载(VC1降低时,T3、T5工作)的需要,由此便可确定R5的大小:R520V1.4V3.7k5mA(取3.9k)。

(4)输出级的限流保护

由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很小,因而容易因过载而烧坏功率管,这里介绍两种限流保护电路,如图8-16(a)和(b)所示。

图8-16功放电路输出级的限流保护电路

图8-16(a)是一种简单的二极管限流保护电路,当发生过流(I o过大)时,R3、R4 上的压降增大到足以使D3、R4 导通,从而使流向T1、T2 基极的电流信号I1、I2 分流,以限制I o 的增大,I o 的正向最大值和负向最大值可用下式表示:

 IomaxUD3UBE1UD30.7 R3R3 IomaxUD4UBE2R4UD40.7 R4 显然,这要求VD3、VD4 大于0.7V。例如,可以用若干只二极管串联。图8-16(a)中,采用了二只红色发光二极管,每只二极管的正向电压约1.6V,既满足了UD5、UD4大于0.7V的要求,又可以作过载指示。

图8-16(b)是另一种限流保护电路,T3、T4 是限流管`。当I o 过大,R5、R6 上的压降超过0.6V时,T3、T4 导通而防止了T1、T2 基极信号电流的进一步增 14 大。I o 的最大值为Iomax0.6R5,R3、R4 用来保护限流管T3、T4。

五、制作与调试

1.制作电路底板;

2.根据上述电路图及设计计算的参数选购元、器件,焊接、安装电路; 3.测量、调试各个单元电路; 4.整体电路统调; 5.撰写实验报告。

第五篇:信号发生器设计(推荐)

模拟课程设计题

信号发生器设计

设计一个能够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矩形波的信号源电路,电路形式自行选择。输出信号的频率可通过开关进行设定,具体要求如下:

(1)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00~800Hz,步进为100Hz。(60分)

(2)要求输出信号无明显失真,特别是正弦波信号。(30分)

评分标准:

(1)范围满足设计要求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2)输出信号无明显失真可满分,有明显失真酌情扣分。

发挥部分(附加10分):

进一步扩大输出信号范围和减小步进频率。

低频信号发生器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