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基层水利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17-943423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1 11:40: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基层水利

防城港市防城区基层水利

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自治区、市关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有关文件精神,为深入推进基层水利推广体系改革,进一步加强基层水利推广体系建设,切实发挥基层水利推广体系作用,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提高水利综合能力,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合理布局国家基层水利技术推广机构,有效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技术推广活动,为水利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促进我区现代水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层水利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明确公益性职能

我区基层水利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贯彻上级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有关规范和标准。负责水库、海河堤坝(闸)以及其它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实施管理和维护;组织协调水资源管理监测、保护、节约;实施水事案件查处,维护正常水事秩序;组织实施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工作,对水利水电工程防洪安全进行行业管理,为全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技术保障;维护农村饮水安全;组织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技术推广;组织实施水土保持工作;组织实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服务;实施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布局指导、公共信息和教育培训服务等。

(二)合理设置机构

1、区(县)级水利技术推广机构的设置

按照科学合理、统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基层公益性水利技术推广机构。结合我区水利发展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设置与上级基本相对应的机构,具体为:

(1)保留“防城区水利局水土保持海堤管理站”、“防城区水利局水利工程管理站”、“防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防城区水政监察大队”和“防城区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站”。

(2)将“防城区水利局勘测设计施工队”更名为“防城区水利局农田水利站”。

2、乡(镇)水利技术推广机构的设置

乡镇水利技术推广机构,统一采取由区级水利主管部门向乡镇派出机构的方式设置。根据我区的实际,每乡(镇)设置一个,乡镇机构名称定为“防城港市防城区水利局××乡(镇)水利站”。

(三)理顺管理体制

区级水利主管部门加强对基层水利技术推广工作的管

理和指导,建立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水利技术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区级派出到乡(镇)的人员、业务经费和资产由区级水利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在人员调配、考评和晋升时充分听取所服务乡(镇)政府的意见。

(四)科学核定人员编制

根据基层公益性水利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职能和各乡镇的自然条件、水利工程分布和现实需要,实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乡(镇)水利站人员编制原则保持现在编在职人员不变,按编制总额不少于现有编制数,全区乡镇水利站总编制人数为25人,其中:

①扶隆水利站4名;②那梭水利站3名;③那良水利站3名;④茅岭水利站3名;⑤防城水利站2名;⑥大录水利站2名;⑦江山水利站2名;⑧华石水利站2名;⑨滩营水利站2名;⑩垌中水利站2名。

为保证公益性职能的履行,确保在一线工作的水利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区水利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水利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的标准,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公益性水利技术推广机构不允许其人员在编不在岗或与经营性服务人员混岗混编。

(五)实行竞聘上岗

这次改革,区级水利技术推广机构由于编制和人员不变,不需要开展竞聘上岗。乡镇水利站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按程序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乡镇水利站所需人员由

原乡镇水利站在编人员在全区统一通过竞争上岗形式产生,区水利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制定竞争上岗方案并组织实施。参加竞争上岗的在编人员,应具备竞聘岗位相应学历,并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聘用原在编在岗水利技术人员,仍不满编的可向社会招聘,并优先聘用长期在水利技术推广机构工作的编外人员,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水利技术推广队伍。竞争上岗考试内容,专业知识所占比重不应低于80%。

(六)保证经费来源

要切实保证对基层公益性水利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公益性水利技术推广机构列入财政全额拨款,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加。目前我区乡镇水利技术推广机构均为86%差额拨款单位,改为财政全额拨款,切实保证基层公益性水利技术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有效供给。

(七)改善推广手段

水利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项目资金支持,在整合现有资产及设施的基础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基层水利技术推广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更新设施装备,完善推广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对现有水利技术推广机构的资产,要根据新机构的设置情况妥善处置。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区级主管部门会同乡(镇)政府进行处置,原则上应按上一轮机构改革前原权属划分。要严

格按照资产管理规定,界定产权,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八)妥善安置人员

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基层水利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中人员安置工作。此次改革中,实行竞聘上岗,不参加竞聘或者竞聘不上乡镇水利技术推广站岗位的人员,列入待分流人员进行安置。要依法做好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等工作,及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手续,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

三、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组织领导

基层水利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区水利局要分别成立基层水利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与建设顺利推进。

第二篇:202_基层水利站工作总结

二0一0年工作总结

202_年在水务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局领导及同事的大力协助和各单位的配合下,以提高自身修养和业务技能为出发点,较好的完成了本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如有不足之处,望各位领导同事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水利方面的法规政策。积极参加了“争先创优”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动,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重要精神,参加了市电大的培训。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继续发扬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农村水利工作,认认真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从根本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有力地促进各项工作的完成。

二、主要工作

1、负责新城镇的水量调配和防汛抗旱工作: 积极和各用水单位搞好协调工作,顺利完成上半年的灌溉工作,并及时上报了用水计划和每轮次的灌溉进度。全镇实有灌溉面积24356亩,其中:河水灌溉面积5599亩,井水灌溉面积18757

亩,上半年共引用河水350.2万方,提取地下水1155万方。完成了86121亩次的灌溉工作,其中:春灌20099亩次,夏灌66022亩次。在行水期间,认真负责,坚守工作岗位,及时掌握水量运行变化情况。用水高峰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灌溉用水情况,做好水量调配工作。在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观察汛情,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7月份借调到水利科项目办工作,参加了嘉峪关市讨赖河市区段生态环境治理一期工程,负责第四标段的技术管理与协调工作。截止目前共完成投资529.97万元,其中现浇C20混凝土3568立方米,现浇C25钢筋混凝土1574立方米,钢筋制安39.7吨,浆砌石2156.4立方米,铺设土工防渗膜46884平方米,回填细沙13065立方米,开挖砂砾石123102立方米,回填砂砾石23864立方米,回填耕作土960立方米。在工程施工期间,坚守在施工一线,斗酷暑、战严寒,顶住了特大洪水的袭击,克服了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抢工期争进度,使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已完成中隔墙280米,跌水堰2座,铺设防渗膜46884平方米,工程具备了通水条件。

3、其他工作,3月份,参加了全市水法宣传活动,利用新城镇集市时间,向广大农民散发宣传材料,加强了农民群众的水利法规意识,增强了节约用水观念。4月份对新城灌区渠道进行了检查并及时进行维修,保障了全年灌溉的正常

进行。认真完成局机关各类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站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三、寻找差距,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一年来,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与领导的严格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工作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创新意识不强,理论知识学习深度不够,解决实际问题难度较大,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克服缺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更好的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第三篇:浅谈基层水利行业廉政文化建设

浅谈基层水利行业廉政文化建设

基层水利行业,是水利建设管理的主力军,面对广大农村基层,落实党和国家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要保证水利行业人员安全、资金安全和工程安全,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提倡廉政文化,实际上就是提倡反腐倡廉的文化,它是水利行业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构建惩防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廉洁行政、诚信经营和管理的价值取向和良好风尚是水利行业发展壮大的前提,也是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在水利行业内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全体职工和方方面面的总体性工作,不可能单独片面地开展,它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协调统一,才能顺利实施。因此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要坚持的在党委的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依靠职工参与的反腐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结合起来,才能使廉政文化的深刻内涵深入干部职工的人心,才能借以推动水利行业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坚持廉政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相结合

一是认清形势,加强理论学习。基层水利行业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同时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摆正“官位”思想,强化岗位和责任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牢记“权利就是责任”、“权利越大责任越大”,真正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想水利职工之所想、为水利事业的长足发展办事、办实事。

二是加强监督,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作为基层水利行业的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增强党员干部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的意识,保持良好作风,引导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

三是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廉政文化。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水利行业始终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持久目标,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综合资源、鲜活特色,用廉政文化的教育手段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党的宗旨、行业纪律、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树立良好的“官德”,不断消除和减少权力私化、宗派观念、官僚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在党内营造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遵纪守法、公平正义、求真务实、联系群众、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民主、和谐、健康、进取的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带动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为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空间。

同时,深化党的建设也可以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全面铺开、延伸和拓展。因此,加强水利行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要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开展,优势互补,真正使廉政文化建设得到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

二、坚持廉政文化建设与提高水利行业建设管理效益相结合

水利行业是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行业,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做好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的同时,也要着力发展廉政文化建设。在水利行业内,廉政文化建设一定要服务于水利行业的建设管理,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良性的大环境。通过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自律是宝、他律是爱、律他是责”的从业理念;淡泊名利、忠于职守的自律理念;真诚接受监督,阳光行政的他律理念;严明纪律,刚性约束的律他理念。在行业内形成“廉荣腐耻”的共识,促进水利行业在水利建设管理中能够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并以此推动水利行业经济建设向更高目标迈进,促进水利行业不断做大做强。同时,水利行业的廉政文化,必须搭建一些传播平台,利用现代文明载体,需要水利行业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以及一些鲜活的典型事迹,从而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使廉政文化建设更有针对性,更有代表性,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三、坚持廉政文化建设与继承、创新相结合廉政文化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党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产物。因此,行业内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要保持这些传统,传承这些廉政文化的精华,提炼升华历史的廉政思想为我所用。当然在继承这些优秀历史廉政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不断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对廉政文化作了新诠释,丰富了廉政文化的内涵。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中,要不断适应广大职工的需求,努力体现时代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在内容上,要大力弘扬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廉政文化主旋律;在形式上,要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板报、专栏、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现代化媒体和平台,进行廉政文化的宣传和灌输。只有把继承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廉政文化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才能迎合广大员工群众的文化需求,才能真正起到反腐倡廉的导向性作用。

四、坚持廉政文化与长效、重点相结合

廉政文化建设是水利行业在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主要载体,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在水利行业内部构建防监管制度体系,必须进一步与水利行业整顿规范工作相结合,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一是完善制度。要制定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要健全决策程序,建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结办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明确办事时限和责任,不断提高行政工作效率。二是制定和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监督考核实施办法》、《车辆管理制度》等。三是以廉洁自律、源头防范、查处惩办、权益保障等四个部分内容为主体框架的具体制度。

同时,明确重点,严格保证制度的执行。制度的关键在落实。要大力加强在监督考核,抓落实上下功夫,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专门的督查组,明确责任,设立政务公开栏,发挥基层党风廉政信息员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二是监督监察到位。按照已有的制度和方案开展考核检查,充分发挥水利行业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强化对水利建设管理情况的检查落实。三是责任追究到位,在工作中违规操作的必须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第四篇:巴中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巴中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暨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情况总结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巴中市市委、市政府的关于加快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意见和实施办法;根据我市各县区的基层服务体系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总结以下报告,以便于加强体系建设和产权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具有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维护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和承担农村水利工程调度运行的职能作用,是水利直接服务于“三农”的主体力量,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以乡镇水利服务机构和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主体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是水利事业的基础保障。

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基层水利服务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全面开展了乡镇水利服务机构建设工作,基本形成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从而指导我市三县一区的水务和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工作。

一、我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水利部、省水利厅的相关工作部署,我市对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协作下,和各县区水务局的支持下有序的开展此项工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各县区已基本建立了相关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并开展了相关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并且也凸显一定的改善效果。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水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不断的进行调研和积极采取试点,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改革方案来调整之前水利体系的不足;例如根据行政区划进行部署乡镇水管站和配备水利专业人才,并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用人制度,把好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人员迎进关,以提高服务基层人才素质。

同时对于工作经费进一步的优化,对于乡镇水利建设管理站编制内人员的社会保险和公用经费纳入县区财政预算或报上级组织批准或对相关工程的自收自

用的方针进行解决资金方面的短缺。同时加大了管理力度,通过设立相应的以县区水务局长、乡镇人民政府、服务对象领导的监督小队进行相关工作的考核等;总之,我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情况

在经过各县区的大范围的调研,确定了相应的试点乡镇并进行水利工程的产权改革方案的制定,针对于农村小型工程产权不清,政府管理不到和管理服务体系缺失等问题进行全面整改;通过明确产权改革的重点,出台相应改革文件,齐抓改革示范乡村、积极组建改革领导小组等措施落实改革方案。

同时确立以省政府名义支持农民用水协会发展,进一步明确农民用水协会的性质、任务,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乡镇管理单位等有关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为农民用水协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强化对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管理机制和作用,从而深化水利工程产权改革。

在产权协定方面也进一步的完善,通过指导双方签订相关协议和齐全相关手续落实到产权利用人和单位,做到“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谁负担”的责任制,同时注重产权实效和共享原则,即受益户的所有权、经营权与管理责任之间的连带作用,达到从根本上解决水利工程产权的改革目的。

三、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不足之处与保障措施

目前,虽然我市在乡镇水利服务机构建设方面有一定的进展,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巴州区、平昌县虽然在以前成立了由水务局和乡镇政府管理的水管站,但都还没有按照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通江县虽然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改革方案,但方案未得到正式批复执行;南江县虽出台相关改革方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所以我市乡镇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和水权改革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进一步的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基层水利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我市初步确立相关保障措施并积极开展,例如强化管理机制确立领导小组,优化乡镇水利管理机构和确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采取创新管理模式,从而落实改革方案;加强宣传力度宣传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和体系建设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法规等,得到相关部门和乡镇领导理解和支持,争取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积极开展试点调研确定基层

水利体系的不足和改革方向,只有通过乡镇的基层调研才能了解基层水利服务状况和分析各县区的服务优点与缺点,进行扬长避短和进一步改革,同时通过试点来验证改革方案的有效性和检验基层水利机构的落实程度与效率。

健全完善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仍是一件很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并积极为我市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献言献策。才能确保我市在202_年底前全面完成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建设任务。

第五篇:水利基层调研

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那么,农田水利薄弱在何处?关键卡在何处?人民网记者深入水患较频繁的淮河流域腹地进行调查,力求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反映当前的水利之失,为我国水利建设献绵薄之力

皖北的隆冬,寒风呼啸。站在安徽省固镇县仲兴乡孟庙村村口,村民王占友很伤心:“去年汛期,我们这里雨水特别多,村东边有202_多亩低洼地被淹,西边也有1000多亩地被淹。”他的话,也道出了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窘境。

水利工程多是四五十年前修建的,只有40%的农田旱涝保收

“现在的水利工程都是在吃老本,大都依赖四五十年前修建的设施。”安徽省蚌埠市水利局副局长杨金玉说,“有时候更换零部件已经找不到相同型号的了。”

水利设施老化的问题在安徽省普遍存在。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缺乏监管和自然淤塞,很多多年前修建的排涝沟都失去了排水功能,有的种上了庄稼,有的杂草丛生。

202_年,安徽省临泉县有小型涵闸54座,其中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的就有40座;全县6条中小河流、75条大沟、750多条中小沟淤积、堵塞情况严重。

在安徽省芜湖县汪溪坝泵站,记者看到,老泵站已经成为危房,设备也已破旧不堪。“前些年汛期只要雨水多一点,附近两个乡镇的农田基本就被淹掉了。”芜湖县水利局局长朱景木说。直到去年新的泵站建成后,排水能力增加了一倍多,这里的农田收成才有了保证。

“目前安徽省旱涝保收的农田只占所有农田的40%左右。”安徽省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王凤云说,虽然目前大江大湖的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很多“茅塞之渠”却往往并不通畅,成为制约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梗塞”。全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农田排涝能力低、灌溉条件差等突出问题,农民靠天收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

从70亿元到20亿元,投入不足成为农田水利建设的“拦路虎”

投入不足成为阻碍农田水利建设最大的“拦路虎”。

安徽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处长韦金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农业税改革之前,群众集资、三提五统可以提供近20亿元资金,加上水利设施建设劳动积累工按每个工作日10元计算,每年5亿个工作日折合50亿元,相当于一共投入近70个亿。”韦金保说,202_年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两工”(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以后,目前的水利建设资金主要来源加到一起,也只有20亿不到的资金。相比税改之前的投入,每年还有40到50个亿的缺口,维持都很困难,更谈不上发展。

“按照目前的投入规模计算,蚌埠市所有沟渠清淤一次,至少要20年。而由于沟渠管理滞后,实际上一般三五年就需要清淤一次。”杨金玉说。

市县两级配套资金仅到位54%,农民“一事一议”只是杯水车薪

近些年,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但除了中央的投入外,每个工程的建设都需要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资金配套,省里的配套资金通常可以落实,但到了市县,由于财政吃紧,配套资金迟迟难以到位。

安徽省水利厅的统计显示,202_年,全省下达水利投资计划66.97亿元。截至12月,已实际到位55.3亿元。其中省级以上投资已全部到位(含世行贷款),市县自筹计划实际到位5.4亿元,仅占应配套资金的54%。部分未按期完成的水利工程,主要原因都是地方配套资金未能足额到位。

不少项目还需要农民自己配套部分资金,而取消农业税之后,很多行政村的“两委”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只能勉强维持运转,拿不出钱来搞水利设施建设。“去年乡里拨给我们村的经费只有3万多元,发完村干部的工资之后基本上就没什么钱了。搞建设只能靠„一事一议‟来解决,但政策规定„一事一议‟每人每年最多只能收15元,全村2600多人,最多也就只能凑3万多元,很多工程村里拿不出配套的资金。”长丰县埠里乡韩岗村党支部书记董霞说。

蚌埠市水利局城乡水利科科长钞群认为,水利建设在农民自筹资金配套和利益分配上都存在困难。“我认为,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国家应该建立稳定的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在这方面需要有硬性的要求和制度保障。”

多头规划造成盲目建设,不同规划占地相差10亩

水利建设不仅存在投入总量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资金来源过散,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盲目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目前安徽省各部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项目主要有农业综合开发、世行加灌、以工代赈、大型商品粮基地、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粮田、新农村建设等,投入资金总量不少,但缺乏统一规划,未能整合投入,实际使用效果较差。”王凤云说。

“目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虽然主要由水利部门牵头来做,但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来源多元化,各个部门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大多是分别规划,分别招标,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水利部门的指导,不少项目盲目规划,利用率低下。”安徽省长丰县副县长胡成玉说。钞群介绍说,现在是多部门治水,以蚌埠市为例,出台水利规划主要靠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而不是靠法规制度,这不利于专业性水利规划的出台。他希望能统一规划模式。他举例说,一个规划如果由水利部门来做,每100亩可节省耕地5亩,而由其他部门牵头,用地量一般要增加5亩,因为“水利是专业性很强的部门”。

水利设施有人建没人管,难以支撑正常运转

水利设施重建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一些已建好的水利设施很快被损坏,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农村集体组织所有,由乡镇政府或村组集体管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乡镇、村集体的功能在逐步退化,多数地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流于形式。从而使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王凤云说。“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的水利(水保)站被撤销,水利员编制也被大幅度精简。”韦金保介绍,目前安徽省改革后的1283个乡镇中只有约1/3的乡镇保留水利(水保)站。“基层水利设施管理系统已经10余年没有进人了。今后水利设施的管理可能会后继无人。”胡成玉说。

即使部分有专人管理的工程,由于管理人员报酬低,维护养护经费基本无来源,加上管理人员基本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难以支撑工程的正常运转。

农民务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已下降到20%左右,水利建设积极性下降

近些年,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徽省农业部门的调查显示,安徽省农民农业收入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种植业收入仅占农业收入的30%左右。务农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部分地区出现农民忽视农业生产的倾向,这使得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目前全村60%的农民都常年外出务工,只有春节那几天在家,收取水费都很困难。”董霞说。不仅如此,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原先落后的水利设备现在已经没法操作了。“一部灌溉用的机械至少要4个好劳力才能使用,很多家庭只有老人、女人和孩子,没有办法利用机井进行灌溉,希望以后能多用现代化的电灌。”固镇县仲兴乡孟庙村村民孟庆苏说。

农民不仅搞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在下降,而且维护设施的意识也比较薄弱。部分农民在沟渠上种庄稼、乱堆秸秆的现象非常普遍。“沟渠种上庄稼后,水土流失很严重,很容易就淤塞了,我们也在管,但总是管不住。”杨金玉无奈地说。记者走访的过程中也发现,不少排水沟渠堆满了秸秆,防旱排涝的功能显然受到了影响。

村民利益分化,农村机动土地少令水利建设占地难以协调

农村机动土地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占用土地难协调,而开挖疏浚排水沟渠都要占用土地,影响到农户的承包土地,利益难以协调。大到修一个蓄水的“当家塘”,小到一口机井,都涉及占地的问题,而农民把土地视为“命根”,一旦要征用自家的地,农民就会强烈反对,工程很难开展。“比如修一个„当家塘‟,它有很好的防旱排涝的功能,农民本来很欢迎,但只要占了谁家的地,谁家就会反对。这么一个塘,占地好几亩,甚至十几亩,一家的地可能就占得差不多了,被

占地的农户当然不愿意。再比如修一口小的机井,虽然占地大概只有一个平方米,但建在自家的地头,农民也不乐意,虽然自家取水方便一点,但担心别人取水踩了自己家的青苗。”董霞说。种植大户对水利建设有需求,但粗放种植有利可图导致农民不愿流转土地

“我们的调查发现,越是土地流转搞得好的地方,水利建设往往搞得更好。因为种植大户对水利建设有更强烈的需求,他们搞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更高,而且涉及占地问题时,比较好协调。目前的问题是,很多地方农民自己种地的积极性不高,但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别人,这制约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王凤云说。

据韩岗村村民反映,部分青壮年农民,往往春季插完秧苗之后就外出务工,对农田疏于管理,直到收获季节才回乡收割,随后又回城务工。因为农田收成较差,部分农民还以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农田受灾为由,骗取国家的农业保险赔偿。根据目前政策,农民因灾受损,最高可获每亩280元的农业保险赔偿。此外,农民每亩地还可以获得国家的各项农业补贴共计150元左右。因此,部分对农田疏于管理的农民,每亩地实际收益不少,他们显然不愿意将土地无偿转让给种植大户。因此土地流转很难找到双方可接受的平衡点。

专家认为,要促进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必须形成正常的土地流转机制。而要形成这种机制,一方面需要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从而提高农民种地的比较收益;另一方面,要完善国家对农业补贴的方式,将目前的按亩补贴改为按产量补贴。记者 钱 伟 刘先云

基层水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