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若干建议
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若干建议
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于新茹潘栋梁
摘要: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还存在着种种问题,这其中包括:行业竞争秩序不良,政府部门的不当干预,注册会计师自身的问题及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应意外部治理为主,内部结合进行控制,才能更好的提高其独立性,提升其执业质量。
关键词:审计质量控制内部治理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也随之壮大发展起来。可是近年来众多的会计丑闻又让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已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笔者就对如何提高其审计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对审计质量的提高及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1.行业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各界包括投资者和公司管理人员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与日俱增,这也就对注册会计师们的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对会计信息进行合理的保证,是会计信息真实化、透明化。然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现状很不乐观,不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美国,还是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审计失败都屡屡发生。
2.存在的问题
2.1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
在注册会计师行业,过度的竞争,特别是低价竞争,严重削弱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降低服务质量。为了在低廉的收费中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事务所愿意支付的审计成本必然降低,这样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就会减少甚至省略必要的审计程序,弱化甚至放弃谨慎性这一会计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可见审计收费额恶性竞争是一种极不道德,又极其愚蠢的行为。一则过度的降价导致执业质量的难以保证,致使审计质量下降。二则严重败坏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形象,使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信任程度降低。三则大大降低了各事务所乃至全行业的收入水平。长期这样下去,无异于自相残杀,可以说竞相降价是有百害无一利的行为。
2.2注册会计师自身的问题
信用和操守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命。但是严重缺乏职业信用,执业不诚实守信的事例时有发生,尤其是注册会计师参与上市公司造假已经引发了整个行业的诚信危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度基础相当脆弱,参与造假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众利益,而且重挫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誉度。可以说,参与造假已经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大毒瘤,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整个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
3.控制审计质量的措施
3.1外部执业环境
3.1.1制定相关费用标准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行业也是如此。由于我国没有一个统一的费用标准,就导致了低价格的竞争,严重削弱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降低了其审计质量,所以有必要采取措施整顿行业秩序。首先要制定费用标准;其次加强审计市场监管力度。
3.1.2完善责任制
根据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等部门都具有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管理权,但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和配合机制,且权力重复配置,这就形成了你管我也关,使事务所无所适从的局面。因此,要完善行业行政管理机制。从外部理清政府行政管理权与协会自律权之间的界限,对各政府行政管理监督主体进行正确定位和权利分配。明确各部门责任和权利界限,防止各政府部门与注协管理的相互冲突或逃避责任。二是,隔断或淡化政府部门与当地企业的经济关系,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特别是竞争机制,从制度根源上避免政府对企业的不当行政干预。
3.1.3完善法律制度
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风险水平,需要在诉讼条件的放宽、举证责任的修正及赔偿风险的提高等方面完善法律赔偿机制,建立能够鼓励甚至是激励审计报告受害者提起民事诉讼的法律制度,从而形成一种有审计报告使用者组成的监督力量。同时,还应尽快制定更为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民事赔偿制度,重视民事赔偿责任,加大对违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力度。因此,只要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因违纪而得到的回报(如,被审单位付高额审计费用)大于他们所受到的处罚,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仍会冒险提供虚假的是审计报告。所以,只有存在给责任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民事赔偿制度才会对违规行为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
3.2提高内部人员素质
3.2.1准入制度
我国法律规定“具有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会计、统计、审计、经济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注册会计师职业环境已有了质的变化,但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门槛依然没有变化,其准入门槛,与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可见,这与注册会计师的基本素质,与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与注册会计师社会职能的特殊性不相适应。
现代注册会计师行业需要的是综合人才,不可能对其知识能力的把关都放在注册会计师考试和后期培训中。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门槛提升为大学本科毕业。正规高校的学习生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公认的效果,此项措施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报考人数,还对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3.2.2后续教育
首先,职业道德教育。我国注册会计师教育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重专业技能轻职业道德培养的倾向,只要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6门课程考试,就可以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至于注册会计师道德素质的考核、执业行规的强化训练、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等则放在了“无足轻重”的位置。这种局面导致了大批有才无德的注册会计师的产生,也将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隐患。笔者认为,必须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自律能力,是加强财经法纪和监管工作的基础,也是当前整顿行业不正之风的有效途径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其次,专业胜任能力教育。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形成、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都对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层次、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晚,与注册会计师制度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注册会计师不仅总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整体素质不高。因此,定期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培训很有必要,除了专业和相关学科知识、技能的培训外,还应对其进行计算机知识和外语培训,同时还要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与世界经济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郭颖、关瑞兰,2007,提升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分析[J],财务与会计,(1)
[2]龙小海、余怒涛、黄登仕等,2006,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微观动机和宏观行为;综述、分析和展望
[J],会计研究,(8)
[3]王刚、苏毓敏,2006,从行业发展看我国注册会计师选拔制度[J],财会通讯,(8)
[4]王宝庆,2006,中美CPA职业风险比较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
第二篇:关于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几点建议(精选)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几点建议
作者:王 敏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2期
[摘 要]内部审计作为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督、控制、调整内部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在实施过程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审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第三篇: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备考建议
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备考建议
审计学在我国形成的时间不长,并且我国《审计》教材的编写借鉴了很多西方教材的内容,直译内容占了较大比重,所以有些语言表达不太符合汉语习惯,也不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另外,教材所讲解的内容只注重了各知识点的介绍,缺乏对整个审计工作程序的系统阐述。由于《审计》科目的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理论为实务操作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故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注册会计师进行专业、合理、准确地判断。
由于以上多方面原因,导致了众多考生朋友感觉《审计》一科难度很大。不过,只要在脑海中建立起清晰的知识体系框架,那样就会感觉轻松许多了。
1.熟悉教材
审计的专业判断内容比较多,但是应当说大部分考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书上找得到,其他部分需要一些发挥,教材上找不到,所以一定要熟悉教材。要把教材真正弄懂弄通,才会有助于阅读资料,准确理解、分析问题,千万不要死记硬背,效果往往不会很好的。
2.最好结合《会计》进行学习
对于《审计》科目的敏感性是极少数人才拥有的,所以扎实的会计基本功是我们一般学习《审计》所应该必备的。在复习《审计》过程中要掌握题目中涉及的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知识,要能判断、说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简单的会计调整分录应当熟悉。只有如此把审计与会计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共同学习、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学会审计。
3.抓住当年的重点、难点
在复习过程中,对重点内容要多看、多做练习,力求熟练掌握教材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往往是复习备考过程中的绊脚石,所以要认真阅读教材相关的内容,理解教材中的问题处理思路。同时,对准则内容、财务报表审计实务内容反复阅读、体会,客观题主要集中在前面章节的审计理论部分,主观题主要集中在后面章节的审计实务部分。
4.多听、多思、勤练
审计是一个实务性较强的课程,特别是财务报表审计实务内容丰富。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审计理论结合会计实务,并要有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在通读教材的前提下,应多做一些练习题,把审计案例中审计思路的来龙去脉弄懂,并能熟练、灵活运用于不同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实务中,在做题的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归纳。
5.重视历年考题
研究历年考试命题模式与解答思路是审计应试中的“必要程序”,无论是对考试时间的把握,还是出题的思路,诸多方面都会让你更加贴近考试。自2012年开始注会考试采用机考的模式,复习过程中应重点研究2012年与2013年的考题,2012年以前的考题也可以仔细研究。
第四篇:浅谈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是审计机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讲究审计质量不仅是审计机关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社会和各级人大、政府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审计质量的高低体现出审计机关和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汉工作能力。随着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ao系统的运用,审计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
势,但不可讳言,目前部分审计项目质量低下的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
一、审计项目质量不高的原因
1、审计准备工作不充分。一是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了解太少。尤其是对其所处的经济环境、业务流程、关联交易及其内控制度等未作审前调查;二是忽略了制定审计方案时的前置工作。如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后,未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初步性复核,在编制审计方案前对重要性水平好审计风险未进行初步评估;三是审计方案过于简单。内容不详细,分工不合理,对审计工作缺乏指导作用;四是、对审计的目的不明确。对审计后应该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效果没有十分明晰的思路要求。
2、财会业务知识不熟练。一些审计人员财会业务水平不高,对被审计单位财会人员利用会计手段作弊看不出、拿不准、识不破,必然会使其违法乱纪问题蒙混过关,加大审计风险,降低审计质量。
3、对法律法规不熟悉。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对法律法规不熟悉的表现情形有:一是对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全面,知其一,不知其二;二是对相关的行业规章及其政策规定平时不注重收集和学习,待到审计碰到问题后,有的回避疑点,轻易绕过,有的临时抱佛脚,现学现用。
4、审计方法不当。有的审计人员审计方法运用不当或方法单一,抓不住审计重点,找不准问题隐藏的领域,泛泛而审,虽然下了功夫,费时费力,但顾此失彼,审计查得不深不透。
5、审计责任感不强。一些审计人员审计责任感不强,在审计中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淡化自己的职责,只求完成任务,不顾审计质量。
二、提高审计质量的几点对策
1、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审前准备工作。安排审计准备工作,要做到科学、合理,全面考虑,不能带有随意性;审计方案的内容要周全、详细,分工要明确、合理;审前培训工作要到位,要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审计目的、内容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2、做好审计分工文件的收集、管理和保管等日常工作。一是要广泛地收集审计法规文件,指定专人保管,法规被借阅以后要及时追还,二是要做好法规目录分类、整理工作,以便使用时查找。有了足够的法规依据,就可为审计人员指明方向,直击要害。
3、加强质量控制,打造审计精品。一是要认真把好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五道关口”(项目计划关、制定方案关、实施审计关、审计报告关、审计结果跟踪落实关等),努力打造一批层次高、质量好,影响大的审计精品;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标准、强化工作责任,增强干部责任心。
4、强化措施,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高质量的审计项目呼唤高质量的审计人员。只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才能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安排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促进审计人员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掌握先进的审计手段,提高业务能力,坚持集中教育培训与实践练兵相结合,培养专业领军人才;二是大力提倡审计人员进行自学。鼓励审计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参加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打造专业化团队。三是要对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常抓不懈,增强审计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防止审计人员思想滑坡,道德失缺。
5、健全和完善审计激励与约束机制。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质量奖励制度;要强化审计三级复核,严把审计项目质量关;要完善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对不顾审计风险,工作草率,产生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审计人员的责任。
第五篇:内部审计质量提高
一、合理确定内部审计项目,科学选择审计对象
内部审计是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的。内部审计部门在确定审计项目时要考虑以下三点:一要体现重要性原则,即立项和计划审计的项目必须是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以及事关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事项;二要体现针对性原则,要紧紧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和单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三要有可行性,审计事项必须与审计活动的要求范围相适应,并且审计人力资源能够达到开展审计活动的要求。
二、充分做好审前准备,提高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质量
首先,要充分开展审前调查,积累基础资料,做到有的放矢。审计前必须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采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等,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掌握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总体情况,初步评价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力求突出重点,搜索有价值的审计线索。审前调查和编制实施方案,既关系到审计的深度、效率和效果,也关系到责任和风险,做好这项工作,既可以使审计事半功倍,又可以保护自己。
以对学校后勤服务总公司项目的审计为例。后勤服务总公司下属四个中心,审前调查了解到饮食中心资金流量大,情况复杂。我们对饮食中心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了解,编写了审前调查报告,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错弊风险作出分析。编制了细致且可操作的审计实施方案,该审计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要明确审计目标,增强可操作性,使目标易理解,可实现。内部审计的基本目标是审查、评价内控系统的适当性、有效性和效果性。在审查环节,主要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了政策、法律法规、计划、程序;在评价环节,要说明和认定被审计单位的执行情况,对其遵循性做出评判。审计时,为了保证基本目标的实现,常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具体目标,并通过具体目标的落实,保证实现基本目标。
再次,要细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要把对实现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确定为重点。结合审前调查和数据分析情况,进行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依据调查情况和分析结果,从审计范围、内容和步骤以及业务分工等方面细化审计实施方案,重点侧重于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
三、严谨细致做好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取证的两种文本。审计工作底稿主要记录审计的主要成果和查出的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或重要事项,经被审计单位认可并签字。审计日记记录审计轨迹或审计过程。只有将审计人员所作的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加在一起,才能说明审计事项真相,缺一不可。
审计日记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新举措。审计日记能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多有利因素。首先,审计日记能够较好体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审计业务素质。在每天的具体工作中,为什么这么做,具体怎么做,要达到什么目的,将会体现在审计日记中。一个审计项目终了,审计人员的整个思路将用审计日记的形式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链,每天的审计日记都是这个链中起到计划总结,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环节。而且,如果每天坚持认真记录审计日记,就可以把审计人员头脑中对审计工作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有效增加审计经验,提高业务素质。其次,审计日记能防范审计风险,增强责任意识。它真实记录审计现场每位参审者实施审计的步骤和方法,查阅的资料名称和数量以及所作出的判断和结论,做到有备可查,便于分清责任归属。审计日记的实行,提高了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促使审计人员更加细致全面地进行审计。
另外,审计日记有利于检查审计方案的执行情况,可以更有效控制审计质量。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长可以检查审计组成员的审计日记,以便随时掌握审计方案的落实情况和工作进度,及时对审计方案或审计重点作出调整。
四、做好审计发现的综合分析工作,努力提升审计报告质量
审计报告质量直接关系到审计目标实现和审计成果的转化,因此,有必要把审计报告这一环节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首先,对审计发现进行深加工。审计报告要立足全局,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对查出的问题分析透彻,找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寻找解决的办法,这也是内部审计服务原则的要求。其次,审计报告立意层次要高。审计报告反映的审计信息应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加强内部控制,改善内部管理,有效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再次,审计结论准确、客观。依据审计发现得出的审计结论一定要体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审计原则,不可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表达的意思应该简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第四,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应该直接指向审计发现产生的根源,便于被审计单位从根本上纠正发现的问题,堵塞管理和控制上存在的漏洞。第五,撰写审计报告要严谨细致。要充分听取、认真研究被审计单位的意见,正确的要予以采纳,做到既要勇于坚持原则,也要勇于改正错误,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充分考虑问题产生的主客观背景,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提炼,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