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福建省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17-704911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0 14:34: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福建省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利用侨资带动经济起飞

——福建省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把握机遇,着力打好“侨牌”,以“三来一补”起步,带动乡镇企业发展,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众多知名品牌,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巨变。30年前,泉州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曾位居福建“省尾”;如今的泉州,已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泉州之所以能取得可圈可点的发展成就,归根到底在于泉州人民经过不懈探索,闯出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创造了“泉州模式”,即以市场化为制度基础、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互相促进为最大特色、县域经济发达为突出亮点、品牌化为突出优势。泉州30年来创新、创业、创造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是我们继续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财富。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地处福建中南部,常住人口774万,土地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机遇,发挥优势,艰苦创业,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泉州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为2289亿元、29664元、225.06亿元,与1978年相比,分别以年均17.7%、15.6%、21.5%的速度增长。

2.产业结构不断升级。1978-2007年,泉州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二、三产业分别以年均22.2%、17.3%的速度快速增长,一、二、三产业结构从38.6∶32.8∶28.6调整为

4.9∶58.9∶36.2。

3.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底,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2063家,外资实际到位137.93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79年的0.0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68.52亿美元,年均递增30.5%。

4.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1978-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28.3%的速度增长,相继建成一大批交通、能源、水利、通讯设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和城市绿化率大幅提升。

5.社会建设同步推进。2006年末,全市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53万人,高等院校由改革开放前1所发展到15所,学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00%。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73.5岁。

6.小康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097元、7244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54.4倍、95.5倍。5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城镇登记失业率多年保持在1.2%以下。

二、发展道路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1.1978-1985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转变。1980年8月,晋江县委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的若干问题的规定》,拉开了泉州农村工业化序幕。鼓励群众利用华侨的闲房、闲资和闲置劳动力创办企业,承接“三来一补”业务,闯出了一条在全国独具特色的发展乡镇企业路子。1985年,泉州市乡镇企业总产值16.6亿元,比1980年增长近4倍,产业结构由“一、二、三”格局向“二、一、三”格局转变,告别了以农业为主的时代。

2.1986-1991年,创办开发区,大力引进侨资,实现工业由散向聚、由内向外发展。1986年泉州撤地建市后,推进建设8大成片开发区,开发面积达2.35平方公里,积极引导企业由“遍地开花”向专业园区集中。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及时把引进侨资侨力与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加工区和工业区等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引进侨资嫁接乡镇企业、发展三资企业。1991年,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1418家,实际利用外资2.85亿美元。

3.1992-1997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优化产业布局,夯实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泉州市全面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私营企业转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1998-2003年,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名牌战略,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1999年,出台《泉州市科教兴市战略实施方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运用先进适

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5.2004年至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龙头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制定,引导企业争创国际品牌。加强民生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中心城区优化发展、沿海县域率先发展、山区县域特色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垃圾综合处理和工业污染集控区污水处理产业化运作。优化政策环境,实行全程式的网上审批和网络电子监察的行政审批制度。

经过30年来的探索,泉州人民走出了适合泉州实际的发展道路,形成“泉州模式”的特色内核: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互相促进,县域特色经济发达,品牌优势突出。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泉州市改革与发展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根本上说,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结果。

1.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和泉州实际结合起来,把开拓创新与科学务实的精神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群众敢为天下先,在实践中探索,探索中前进。每当发展处于关键时刻,都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胆突破不合时宜的僵化观念,克服“等、靠、要”消极情绪和不思进取的自满思想,为加快经济发展奠定坚

实的思想基础。

2.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努力在计划经济体制夹缝中找到发展的出路,因地制宜地选择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发展乡镇企业。30年来,坚持以改革的办法推动发展,以发展的办法破解难题。

3.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积极从群众的创造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形成“创新、创造、创业”良好氛围。切实关注民生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不断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4.坚持改革开放。30年来,泉州创造了许多全国和全省第一:在全国创办第一批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个引进外资一揽子嫁接改造国有企业、第一个以“建设—经营—转让”形式吸引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第一个推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第一个以竞争上岗方式招聘县市级主要领导、第一批在新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第一批成立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第一个建立新型的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机制,等等。

5.坚持不断提高领导发展能力。泉州的迅速崛起,得益于历届市委和市政府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成功地扮演了工业化推动者和保护者的角色,成功地扮演管理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并在实践中较好地

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不搞短期行为。

四、今后发展的战略设想

目前,泉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3000美元,处于工业化提升、城镇化扩张、外向化拓展阶段,具备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和条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泉州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方式更为科学、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改革开放更具活力、人民生活更为殷实、社会发展更显和谐的基础上,力争到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8000美元,比2000年翻两番;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000美元。

第二篇:福建省泉州市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福建省泉州市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泉州市2010年GDP首次跨越2000亿元大关,预计达到2276亿元,增长15.7%,增幅创1998年以来新高,经济总量连续9年居全省首位。

2010年,泉州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多项经济指标创下10年最佳。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25.06亿元,增长22.8%。晋江、惠安、石狮、南安、安溪5县(市)进入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所有县(市)均保持全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

过去一年,泉州五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完成产值2160亿元,现价增长30.6%。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修船造船、汽车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新兴产业产值达446亿元,泉州人首次在自己的家门口制造出轮船、汽车。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3.5%;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4.2%和1.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全程式网上审批、并联审批等使项目审批时限缩短了近五分之四。

泉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936元和7240元。全市有11.24万人享受了城乡低保,30万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参加职工医疗互助。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把握机遇,发挥优势,锐意创新,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2.29亿元,财政总收入316.15亿元,经济总量连续11年位居福建省第一,所辖县(市)全部跻身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行列,其中5个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民营经济独领风骚,全市现有工业企业2万家,个体工业户7.5万家,商业户近25万家;全市100家重点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8家,民营企业无论是企业数量、产值还是就业人数均占全市九成以上。

开放型经济生机勃勃,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2388家,外商实际到资202.7亿美元.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372家,实际到资17.06亿美元。2009年,外贸出口总值达58.9亿美元,在中国城市外贸综合竞争力100强中居第29位。

集群经济支撑带动,形成了纺织鞋服、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工艺制品、机械制造五大传统产业,培育了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修船造船、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旅游服务“5+1”新兴产业,成就了纺织服装、鞋业、石化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和石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是海峡西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能源九大基地之一。品牌经济再造实力,全市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6枚、中国驰名商标51件、国家免检产品139项,总数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荣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中国十大品牌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称号。

投资环境日臻完善,福厦高速铁路贯穿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位居福建省第一位,公路密度分别是全国和全省的3.5倍和1.76倍,泉州晋江机场获批对外开放,跻身全国50强,港口货物吞吐量766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25万标箱,中心城市面积扩展到9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57.5%,海湾型大城市框架逐步构成。

创新创业转变提升,我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出“调结构、降能耗、优能源、促循环、推交易、增碳汇”六项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力争到2012年,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以上,培育扶持壮大一批新能源骨干企业,形成 1~2家年产值50亿元以

上企业,3~5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初步建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专业园区,形成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第二、三产业分别以年均21.6%、17.1%的速度快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38.6∶32.8∶28.6调整为2009年的3.9∶59.9∶36.2;2009年我市万元GDP能耗0.795吨标准煤,比2005年万元GDP能耗0.90吨标准煤下降11.5%。

政通人和民生宽裕。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2913元、8563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居全省第二位。先后荣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中国十大和谐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和荣誉。

科学发展风光无限。泉州市围绕“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和现代化泉州建设的总要求,聚焦9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统筹298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发展,实施“一环(环泉州湾核心地区)引领、两湾(泉州湾地区<不含一环>、湄洲湾南岸地区)联动、三轴(以沿海交通干线、长泉铁路、泉三高速公路为发展轴)拓展、多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开发区以及泉州台商投资区等各类工业园区)支撑”的产业布局战略,全力实施“百千万亿倍增计划”(力争在5年内实现超百亿企业15家,形成5个超千亿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以上),努力把泉州建设成为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综合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和人民生活质量好、受教育程度高,城市宜居宜业,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高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

家乡;福建省泉州市调查人;陈德昕

第三篇: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

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

一、软环境建设的基本知识

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在现有的环境下,这些因素又集中体现在机制上。软环境就是在经济发展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硬环境和软环境,是依据传播活动参加者的感受所作出的分类。因此,软环境是生产力,优化软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软环境,是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商务成本降低的盆地和经济效益提高的福地。哪里的软环境好,哪里就会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其经济活动就会出活力、出效益。因此,软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软环境建设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牵动作用和重要的基础作用。软环境不过硬,发展这个硬道理就硬不起来;软环境搞不好,经济建设就难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抓软环境就是抓机遇、就是抓振兴,就是抓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特别是当前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东南沿海,到中西部地区,到处都在谈软环境,比软环境,抓软环境,形成各自竞争优势。所以,讲发展,谈振兴,就要充分认识软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抢抓发展先机。

二、软环境的研究范围

根据软环境建设中涉及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的范围,我们在设计软环境监测评价体系时,加大了调查指标的覆盖面,将软环境建设调查中的企业问卷和居民问卷均分为七个方面,其中企业问卷的七个方面分别是:

1、政务环境:体现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工作态度、工作纪律、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水平。

2、政策环境:体现地方政府在政策法规方面的贯彻落实与创新情况,即依法规范、保障和服务于社会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政策的宣传、贯彻、兑现与调整。

3、法治环境:体现本地的综合治理水平,法律法规的完善性,地方政府执法的规范性。

4、市场环境:反映区域市场秩序,竞争的公平程度,经济行为的规范性。

5、产业环境:体现政府对产业引导措施的强度和实际产业配套情况。包括产业结构合理性、产业链的集中度和配套服务的完善度。

6、人文环境:反映区域精神文明建设,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与亲商重商等方面的水平与评价。

7、生活环境:反映企业员工和城乡居民的生活情况、方便程度、社会保障与安全情况等。居民问卷中,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四方面与企业卷保持一致,而把人文环境与生活环境作为同一方面,同时,居民卷更加侧重居民对全市创业环境和对党委政府的工作综合评价的考量,形成了区别于企业卷的“创业环境”和“党委政府评价”两方面。

三、发展软环境对福建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建设良好的软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与选择。根据福建的发展实际,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只有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发展才有基础,才能使一切有利要素集聚到发展上来,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良好的软环境是增强福建软实力和提升福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前,福建的发展处于攻坚的关键时刻,要达到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的宏伟目标,必须在整治和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上下更大功夫。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一流的、优质的软环境。良好的软环境能产生巨大凝聚力和强大驱动力,良好的形象能增强影响力和吸引力。只有真正让群众和投资者满意,才能使区域的竞争力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从这个角度说,良好的软环境是扩大招商引资的坚强保证,尤其在我们福建省,许多条件不如发达地区,就只有通过在软环境建设上抢先一步,才能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突破与跨越。

建设良好的软环境是坚持执政为民、落实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优化软环境,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促进各地各部门转变观念与作风,提升干部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与水平,通过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一切都将使政府更高效更务实更廉洁,使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经济发展的成果,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福建省软环境发展现状和问题

福建省是全国最早组建机构抓软环境工作的省份之一。经过多年的经验摸索,全省各级政府在软环境整治和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开展“放权”工作,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和项目,进一步解决了审批事项过多、程序复杂、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全省开展解决“收费养人”问题调研,在省政务大厅为多项重点投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对各市县及部门负责人进行民主评议等措施。对全省软环境工作进行标本兼治,并在软环境治理和建设中逐步完善,我省的软环境建设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目前,我省正处在发展振兴的关键阶段。当此之时,要进一步“强基础”,通过增量带动存量,要“主攻央企、引进外企、加强民企”。而无论是主攻央企、引进外企还是加强民企,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所以软环境的建设至关重要。虽然我省的软环境经过近五年的整治,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振兴福建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无论是在思想观念、行政效能、政策的落实上,还是在市场发育程度、法制环境建设、软环境的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其深层次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要的问题是“权”和“利”的分配问题。目前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着“权、利”不分,“责、权”不明确的问题。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政府部门应该做到“权”和“利”彻底分离,但是一些政府部门为了短期利益,仍然反其道而行之。另外,行政管理体系中依然存在部门之间“权、责”不明确的问题,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权、利”不分,“责、权”不明确,造成行政管理体制效能比较低下。

其次是社会诚信问题。社会诚信环境是软环境建设的重点。所谓诚信环境,又称信用环境,它是指由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个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与信任程度所组成的人文氛围。信用作为一种资源,它是经过长期培养才得以形成的社会关系。如果地方政府政策的透明度较低,公信力不足,就难以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原则,以致容易出现信用危机,影响政府的形象,也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形象。

再次是市场化体系的建设问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省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完善,民营企业比重小,市场功能不健全,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弱,经济发展缺乏持续的内在动力。

最后是人才资源问题。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不仅与各种硬件(如优厚的待遇和条件)的支持相关,而且与软环境紧密相关。用人环境不宽松且缺乏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激励机制,缺乏有利于智力劳动者出创新成果的良好氛围,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归根结底,我省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根本问题在于市场化体系建设。

五、解决办法和措施

针对福建省经济发展软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完善:

一、毫不动摇地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软环境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人人、事事、处处关系到投资环境的大局意识,把行政与企业、集体与个人统一到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工作中来,形成人人心系投资软环境,处处为我省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改善出力的社会氛围。

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必须做到还权于基层政府,还利于市场主体和群众。从目前的权力分配方面看,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行政审批权还是掌握在省级行政职能部门手中,基层的政府部门是真正政策的落实部门,却很难有机会获得审批权及政策制定的参与权,审批的流程比较繁琐。首先要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精简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以政务中心为载体,大力推行审批“一条龙”服务,形成规范的行政服务体系。再次,切实加强收费改革,按照行政审批与部门利益脱钩的原则,逐步形成无偿行政服务,同时努力杜绝“暗箱操作”,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误施。第四要实现行政执法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权力与利益彻底脱钩,还权于基层政府,还利于市场主体,还利于群众。控制政府的权力,培育全社会民主法治的水平,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同时政府必须自制,还权于市场主体,使其真正有序参与市场竞争。第五,完善公共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各级政府的公共产品供应能力和快速执行能力,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建立和完善法治环境,理顺人治和法治的关系问题。建立和完善法治环境,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的运行环境,必须做到人治服从服务于法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健全完善开放的市场体系。大力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开放,引进战略投资者,是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实现经济振兴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依托特色和优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积极做好引资、引智、引项目工作,全面推进对外对内开放的战略升级,用大开放、大招商推进经济大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由市场机制决定结构调整、要素整合、企业改组等调整改造内容。

五、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引进和使用好科技管理精英。充分发挥东北地区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进步,努力在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中培育自主开发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名牌产品。创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和环境,着力抓好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建成人才资源聚集、专业结构合理、人才法规健全,市场开放有序的人才强省。

六、加强软环境建设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为了加强软环境的整治和体系化建设工作,应增设独立的软环境机构,明确其职能,配置专职人员,从事软环境的治理和建设工作,充分赋予其相应的权力。

七、健全科学、规范、可量化的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现行的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站在社会综合评价的角度,指标平行。虽然软环境的建设主体是以地方政府和区域内已有的企业为主,但是运用或者参考软环境评价体系及其结论的主体却是当地企业或者未投资但是有意向的企业。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情况的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六个方面内容:宏观经济环境与市场结构、投资法制及政策环境、社会信用环境、融资环境、人力资源及市场中介资源、创新意识与价值观等。

八、强化责任意识,营造工作合力。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的大局意识。要建立抓软环境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是优化软环境的第一责任人。各级领导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出面解决在发展和落实政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抓到底。要强化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违反政令、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行为,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

九、加强制度建设,注重源头治理。改革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行政处罚管理体制,建立“提出、评审、执行、款物上缴”四分离制度,割断部门行政处罚与部门利益的权益联系,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和行政乱罚款等问题。要实行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对干扰破坏经济软环境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举报、投诉。要进一步健全企业发展软环境监测制度,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设立经济发展软环境效能监测点,主要对税费负担、政策扶持、部门服务质量等内容进行监测,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对业主反映的具体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予以整改落实。

十、推进体制创新,优化政务环境。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按尽可能方便投资者的原则,适当调整部门的管理职能与管理权限,对重复设置的职能与权限实行必要的合并与集中,切实解决多头管理问题。要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真正将一些“伤筋动骨”的审批事项减下来。要把投资软环境当成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切实克服官本位和优越感,本着服务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为企业主及产业工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包括子女就学、医疗服务等。

十一、挖掘政策潜力,优化政策环境。在用足、用活、用好上级赋予的各项政策的同时,要大胆营造政策“盆地”。对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事,只要是红头文件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去办。如降低门槛,进一步拓宽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领域;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资本市场体系等。要化解优惠政策的相互制肘,对各部门制定出台的政策进行全面的对照和整合,排除政策的相互制肘。要塑造“一言九鼎”的政府形象,严格限定政府作为和不作为的范围和行为条件,解决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存在的言而无信、朝令夕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谋私等问题。

十二、塑造良好形象,优化城市生活环境

一是塑造“平安海宁”形象。以保护外来投资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点,全面做好预防犯罪、打击犯罪的各项工作;强化企业、社区、机关、学校以及公共场所的平安创建和治安保卫,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生产经营、学习生活环境。二是塑造“健康海宁”形象,加强对公共卫生监督、监测,改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条件;提高城乡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三是塑造“生态海宁”形象。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科学规划和完善城市发展布局,提升城市品位,把海宁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型的生态园林城市和理想人居福地。四是塑造“舒适海宁”形象。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进公共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等场所建设,逐步健全城市配套服务功能,使海宁成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乐土。

总的来说,加强和改善软环境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我们要努力针对福建省软环境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制约福建省软环境的重点和难点,全面改善福建省的软环境,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山东省寿光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立足农业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山东省寿光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省寿光市经济快速成长,社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由当初贫穷落后的小县城跃升为山东县域经济的“领头羊”和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发展之初,寿光既无区位优势,也无资源优势,但就是依靠初始的农业比较优势,由农业起步,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业培养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又适时调整和推进工业发展,全面构筑现代工业体系。依靠农业富民、工业强市,寿光实现了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寿光的经验告诉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自身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大胆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已有发展条件,努力挖掘发展潜力,不断创新发展优势,就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开拓出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之初,寿光市农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下;工业基础薄弱,仅有的工业都是封闭型的县办工业和社队工业,工业总产值只有2.6亿元;城乡基础设施落后,城区道路不到15公里,农村道路坑坑洼洼;群众生活水平低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417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74元。

改革开放30年来,寿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显著变化。1978-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

长14.6%,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3.7%和11.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25.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3.5%和16.8%。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19元,城乡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面快速发展使寿光在山东省和全国县域经济中的位置快速跃升。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全国百强县(市)评选活动中,寿光市连续9届跨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2005年名列第四十一位。如今的寿光,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成为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寿光市在区位上属于典型的农业地区。不毗邻大城市,享受不到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没有资源优势,缺乏依靠富集资源实现发展突破的条件;不靠近交通运输要道,无法借助物流集散和交通便利起步。就是在这样一个既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寿光人民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靠解放思想和大胆创新,靠辛勤劳动和扎实工作,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路子。这条路子的特点,概括起来讲就是:发挥初始的农业比较优势,由农业起步,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提升经济,靠农业富民,靠工业强市,实现工农互助、城乡互动,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

寿光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好。改革开放之初,寿光及时认

准了这个优势,依靠家庭承包经营激发出的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大力发展农业,推动经济发展快速起步。寿光发展农业的思路和模式是:靠蔬菜产业领跑,靠科学技术助力,靠产业化经营提升。为了使蔬菜成为一个主导产业,采取生产、流通、加工、品牌一起抓的办法。生产方面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发明推广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流通方面先后建立蔬菜批发市场、举办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兴建全国第一家蔬菜电子拍卖中心和全国第一家蔬菜网上交易市场;加工方面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瞄准国际市场对蔬菜进行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积极扩大出口;品牌方面先后认证优质农产品312个,用品牌开拓和占领市场。在蔬菜产业链条上发育形成了储藏、包装、运输、加工、流通、出口、服务、科研、会展、旅游等一大批产业,这些产业已成为寿光崛起的重要支撑,成为寿光的标志性产业。在农业及其培育的工业基础上,寿光市不断拓宽发展视野,明确提出工业立市的发展思路,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和要求,适时调整工业发展重点和模式,推动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靠工业强市。从2001年起,重点建设晨鸣、科技、东城三大工业园区,促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有效聚集,实现规模效应。2005年以来,积极实施寿北开发战略,在寿光北部规划建设了渤海化工园和侯镇项目区。目前,寿光已初步形成了造纸包装、纺织服装、海洋化工、机械装备、板材家具、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6家。

工业崛起使寿光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财政收入大大增加。寿光市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条件,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着力推进市区、中心镇和重点村发展联动,实行“城市向农村延伸、农村向城市聚集”。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确定“五化”、“五通”、“两改”、“一有”建设标准,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把每年新增的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重点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社保等社会事业。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2007年财政用于农业农村的支出达45837万元,比2000年增加7倍;农业农村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3%,比2000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寿光坚持不懈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科学发展活力。围绕工业经济发展,先后实行了企业划型动态管理、名牌奖励、上市融资、出口创汇等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企业抓投入、上项目、调结构、增效益、快发展。围绕农业经济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技人员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农业园区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采取多种形式合理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围绕城市经济发展,组建城市投资建设管理中心,探索采取特许经营和“转让-经营-转让”(TOT)、“建设-经营-转让”(BOT)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对市场建设等重大项目成立专门的投资管理中心,由政府注入启动资金,实行封闭运作,企业滚动发展。

寿光一以贯之地抓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

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几十年来,寿光市一以贯之地抓党的建设,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抓党建、促发展的优良传统和长效机制,为实现各个时期的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保证。

寿光市提出,以建设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强市为基本目标,到“十一五”末,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00亿元和15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达到更高水平。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十一五”及2020年期间,努力构筑区域经济的“六大板块”,即突出现代商贸特色的中心城区板块、重点发展服务业和生态旅游业的东城新区板块、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的南部板块、重点发展市场物流业和造纸包装业的西部板块、集中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北部板块和重点发展盐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寿北板块。

第五篇:山东省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来,威海市充分利用区位比较优势,向解放思想要出路,坚持把开放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以对外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如今,曾被称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小弟弟”的威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经济外向度由0.35%提高到5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8.2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山东省的位次跃升到第二位。

值得欣喜的是,威海的发展并非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通过大力发展对韩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培育特色产业以及不断促进机制创新,威海成功将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和发展强势,走上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威海的实践鲜活地证明,只有秉承改革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开放的胸怀、创新的思路、发展的方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威海市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威海发生了巨变

2007年与1987年相比,威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8.2倍,在山东省由第十三位上升到第九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第二位。产业层次显著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49:35:16

调整为8:62: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达到51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7%提高到30%。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显著加快。截至2007年,威海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0.6亿美元,年进出口额达到110.8亿美元,经济外向度提高到51.1%。

威海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城市人口2007年比1987年增长9.6倍,城市化率由9.2%提高到57%。2613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自来水、柏油路、远程教育、闭路电视、宽带网、公共汽车、低高压电、电话邮政“村村通”。社会事业显著进步。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城镇职工5项社会保障覆盖率平均达到75.4%,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率和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分别达到46%、96.9%。

威海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87年增长了15.1倍,达到162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5倍,达到7737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和农村居民住房面积分别达到19平方米和34平方米,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轿车11辆。威海还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20多项国家级以上荣誉称号。

二、威海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成功的经验

威海市把解放思想作为万事之先,把转换观念作为释放潜能的切入点,不断破除思想禁锢,坚定了前进方向。建市之初,威海地处青岛、烟台、大连的“夹缝”中,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小弟弟”。通过考察学习,他们提出了“经济要外向,思想先解放”的口号,把培养开放意识作为敲开世界大门的突破口。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他们又提出“按经济特区模式办、照经济特区样子干”。解放思想增强了机遇意识,1997年,威海市抓住亚洲金融危机后韩资急于寻找新投资方向的机遇,引进韩资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党的十七大以来,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威海开展了以“理念创新、环境创优、机制创活、企业创效、人民创业”为主题的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上下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威海把对外开放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以开放总揽发展全局。威海市同韩国、日本隔海相望,他们先是大力实施“借韩兴威”战略,目前,韩国已经成为威海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实际利用韩资占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此后,又提出“巩固韩国、扩大日港台、拓展欧美”,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即由利用国内外资金向利用国内外资源、技术、管理和智力并重转变,由追求出口规模向追求出口质量和品牌转变,由“引进来”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转变,开放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威海的竞争力体现在了区域特色经济上。他们立足区位、海洋等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一是积极承接韩国、日本产业转移,并注重与周边城市错位发展,培植了运输设备制造与维修、电子信息、机电工具、食品医药、轻工纺织“五大产业群”。目前,五大产业群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3.7%,销售收入过

亿元企业759家。二是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度假基地。先后投入300多亿元,建设了950项旅游设施和近百处景区景点。20年来,旅游接待量增长10.4倍,旅游总收入增长126.5倍。三是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从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26.9%。

威海走经济与环境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的路子。“十五”以来,全市环保投入累计达到11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九五”期间的1.68%提高到2.24%。饮用水源、近岸海域水质全部达到和优于相应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十五”以来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建立完善生态建设的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建市以来因环境因素累计拒绝外资20多亿美元、内资200多亿元。威海建立多方联动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他们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市级以上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74家,其中国家级5家。拓展纤维、心脏支架、人造血浆、热转印打印机等一大批科技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们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先后与1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成了5个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1个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基地,实施863计划项目50多项。加大引才借智力度,全市人才总量超过17万人,还有34名院士和一大批不在威海的科技人才通过不同方式与威海合作。

威海坚持把齐鲁文化、海洋文化与改革创新精神相融合,形成了“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1990年9月,在中韩尚未建交的情况下,争取开通了中韩第一条海上航线,此后相继争取设立了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威海市平等对待外来企业,亲商、安商、富商的气氛越来越浓,目前已有2万多韩国和20多万国内外地人口在此生活工作。威海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一是把规划作为第一资源。坚持超前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建立了严格的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的规划编制程序,一张蓝图管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二是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威海高等级公路密度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三是强力推动重大项目。五大产业群都由市领导牵头,成立项目推进小组;重点项目建立领导干部责任制。四是优化政策环境。凡是达到市场准入条件或经营标准的都及时为申请者办理许可手续,提出“企业创造财富、政府营造环境”、“院内的事企业干、院外的事政府办”,引导政府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在世界银行的“中国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中,威海在全国120个城市中名列第十一位。

三、威海今后的发展战略目标

到2012年,威海市力争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到2020年翻三番。重点坚持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高水平地打好4张牌,努力把威海建设成为创新、开

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城市:

一是打好科技牌,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建设创新型城市。二是打好开放牌,力争把威海建成中国对韩开放的桥头堡。

三是打好环境牌,适度超前、求精求美,把威海建设得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

四是打好海洋牌,重点发展能源、石化、船舶修造、港口物流和海产品加工五大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基地。

福建省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