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初三政治第一课复习导学案1-4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17-349174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8 03:28: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三政治第一课复习导学案1-4

初三政治第一课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复习导学案

编号:4课型:复习备课:初三政治组审核:上课:复习目标:(同重点知识)

复习重点: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复习难点: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复习过程:

一、自学准备,记忆重点知识:

1.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什么? 2.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被判处死刑说明了什么?其具体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的本质4.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什么?5.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何。6.怎样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7.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8.公民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9.诉讼的分类、违法行为的分类

二、展示交流复习收获,两人一组相互提问:

三、合作探究,我们小组最棒:

王亮自幼失去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之后又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

部队服兵役。在部队,因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退役后,他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营。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个人。

阅读上述材料后请回答:

(1)王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2)“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你怎样理解这句话?(3)公民应如何行使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四、达标拓展:

1.对法律的认识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由国家制定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D.法律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这句话表明了 法律的实施必须靠()A.社会舆论B.道德和法律C.人们的信念D.国家强制力

3.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了很多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劳动合同法》《食品安全法》等,都直接关系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说明()A.公民生活离不开法律B.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是规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D.我国的法制建设已基本完成4.下列行为不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A.小冬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B.小明打电话举报学校附近的一家黑网吧C.受到同学欺负的小斌找自己的哥哥“教训”那个同学D.小梅督促做生意的爸爸及时缴纳税款

5.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采取的正确态度是()A.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B.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寻找机会用严厉的方法报复对方D.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宽容忍让

6.诉讼通常分为、、。

7.我国的法律制裁分为:、、、。8.我国法律的作用是:、。

五、教(学)后记:

初三政治第一课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复习导学案

编号:4课型:复习备课:初三政治组审核:上课:复习目标:(同重点知识)

复习重点: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复习难点: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复习过程:

一、自学准备,记忆重点知识:

1.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什么? 2.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被判处死刑说明了什么?其具体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的本质4.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什么?5.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何。6.怎样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7.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8.公民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9.诉讼的分类、违法行为的分类

二、展示交流复习收获,两人一组相互提问:

三、合作探究,我们小组最棒:

王亮自幼失去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之后又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

部队服兵役。在部队,因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退役后,他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营。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个人。

阅读上述材料后请回答:

(2)王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2)“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你怎样理解这句话?(3)公民应如何行使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四、达标拓展:

1.对法律的认识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由国家制定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D.法律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这句话表明了 法律的实施必须靠()A.社会舆论B.道德和法律C.人们的信念D.国家强制力

3.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了很多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劳动合同法》《食品安全法》等,都直接关系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说明()A.公民生活离不开法律B.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是规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D.我国的法制建设已基本完成4.下列行为不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A.小冬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B.小明打电话举报学校附近的一家黑网吧C.受到同学欺负的小斌找自己的哥哥“教训”那个同学D.小梅督促做生意的爸爸及时缴纳税款

5.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采取的正确态度是()A.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B.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寻找机会用严厉的方法报复对方D.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宽容忍让

6.诉讼通常分为、、。

7.我国的法律制裁分为:、、、。8.我国法律的作用是:、。

五、教(学)后记:

第二篇:政治八年级下学期第一课导学案

第一课 第一框《尊重自己》导学案

编写者:黄秀丽 校对者:邹玉明

学习目标

正确理解尊严;学会经受歧视考验;不盲目崇拜;正确对待挫折;学会正确认识、接纳自己;掌握开发潜能的方法。

教学重点 : 学会正确认识,接纳自己。教学难点 :掌握开发潜能的方法。课前导入

如何正确看待尊严(3分)

如何经受歧视的考验?(4分)

盲目崇拜的危害?(4分)

课内探究,交流展示 小组活动A 挫折的含义?(2分)

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4分)小组活动B 怎样正确看待挫折?(4分)

小组活动C 积极走出挫折怎么做?(4分)

小组活动D 怎样正确看待生命?(4分)

小组活动E 如何化解体像烦恼?(4分)

为什么要正确认识接纳自己?(3分)

本节课收获

如何全面认识自己?(4分)

潜能的定义?(2分)

五、拓展延伸:开发潜能的方法?(5分)

第一课 第二框《经受歧视的考验》导学案

者:黄秀丽 校对者:邹玉明

学习目标

1、知识:不被歧视吓倒,不歧视别人。

2、能力:学会尊重他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尊重他人。

教学重点 :1.不被歧视吓倒。2.不歧视别人。教学难点 :学会尊重他人。课前导入

如何正确看待尊严?(3点)课内探究,交流展示 小组活动A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小组活动B 你在生活学习中因某方面的不足是否受到过别人的歧视? 小组活动C 有些同学喜欢给其他同学起绰号或喊同学的绰号,这是一种什么行为?这种行为好不好? 小组活动D 请站在被称呼歧视性绰号的同学的角度想一想,他们当时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你能为这些同学维护自己的尊严出些主意吗? 小组活动E 有哪些法律是维护我们尊严的?(至少2部)本节课收获

1、如何经受歧视的考验?(4点)

2、如何在歧视面前维护自己的尊严?

3、在歧视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核心知识在线(必背知识点)经受歧视的考验 1.不被歧视吓倒。2.不歧视别人。识记P5法律文库

第三篇:初三年级政治学科导学案

初三年级政治学科导学案

课题 广泛的民主权利 主备人 徐超日期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

2、认识公民珍惜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

3、理解正确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基本要求。

4、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不断增强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珍惜民主权利、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2、教学难点:公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基本要求

【导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在5-8分钟时间内,自主阅读全课,独立完成问题并在疑问处作标记)

(一)基本问题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民主政治权利?有何特点?

2.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其含义?享有该项权利的资格?

3.监督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行使监督权的具体途径?

4.我国公民如何珍惜民主政治权利(或正确行使民主政治权利)?

5.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二)自习检测

1.在我国,国家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民主是________、_______的民主;

2._________________是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3.我们每个公民应该树立________意识,____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政治权利及自由;

4.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________,权利是履行义务的________,义务是享有权利的________。

二、共同探究

活动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011年9月15日人民网刊发《选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能随意解读》文章,就网上一篇题为《人大代表候选人是否有条件限制?》的文章进行评 1

析,该文随意对选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进行解读,说什么“有选举权不一定就有被选举权”、“‘五种人’是没有被选举权的”、“文盲或准文盲不宜作为人大代表候选人”等等,该文对选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解读,不符合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有必要加以纠正。

问题:①说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②文中“有选举权不一定就有被选举权”、“‘五种人’是没有被选举权的”、“文盲或准文盲不宜作为人大代表候选人”,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③我们初中生能否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为什么?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把法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与一般意义上的选举(如选举班委等)加以区分,明确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

2、认识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3、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选举资格,明确选举资格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是年满18周岁,三是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活动二:六项政治自由

2012年12月3日,网友“周禄宝”通过其微博发布消息,称兰州市长袁占亭佩戴多块名表。对此,甘肃省纪委目前已介入调查。“陕西表哥”杨达才未能走过“名表门”,“兰州表叔”看来也有点玄。“博客”是Internet上一种新兴的个人信息发布形式。通过博客,公众可以随时、及时地发表各种个人的想法和观点。中国博客的发展非常迅速,其数字也相当惊人:2003年中国的博客数量为20万,2004年增长到100万,2005年中国博客用户已将近1000万,截止目前,中国博客用户达到4698万。

问题:①中国博客的发展,为公民的哪一项政治自由提供平台?②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公民享有哪些政治自由?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和结社,同时以中国博客的发展为背景,了解互联网发展新的意义,以及实现公民政治权利新途径。

活动三:监督权

材料一:2011年7月19日,新浪网刊发新闻,连云港市东海县桃林镇村民举报本村石英加工厂十多年来公然向当地的水源地排放污水,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材料二:周久耕,原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2008年12月因对媒体发表“将查处低于成本价卖房的开发商”的不当言论,以及被网友人肉搜索,曝出其抽1500元一条的天价香烟,戴名表、开名车等问题,引起社会

舆论极大关注,人送其“最牛房产局长”、“天价烟局长”等多个极富讽刺意义的称谓。2009年10月10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周久耕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没收财产人民币120万元。

问题:①材料一中村民行使了什么权利?材料二中网友行使了什么权利?②除了写信,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这些权利?③联系材料谈谈,公民行使这些权利有何意义?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认识到批评、建议权和申诉、控告、检举权的区别;

2、使学生了解行使监督权的途径,认识到这些权利的可操作性;

3、明确行使这些权利的意义,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对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可引导学生从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自身、社会进步与发展等方面加以分析。

活动四:正确行使民主政治权利

材料一:某村青年刘某在本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通过拉拢和贿赂部分选民的不正当手段,当选为新一届村委会主任。经群众举报,有关部门依法宣布选举无效,刘某也受到法律的制裁。

材料二:胡某在很多论坛发布题为“某地惊现多起连环杀人案”虚构的帖子,引起当地市民高度紧张。警方对胡某处以治安拘留。

材料三:唐某因对所在单位领导不满,便通过编写打油诗、匿名信手机短信等方式,诽谤该领导同志,被追究了法律责任。

问题: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基本要求有哪些?②结合材料和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关系的。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认识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基本要求;

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行为,在认识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基础上,约束自己的行为,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活动五:珍惜民主政治权利

问题:公民珍惜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

明确“公民珍惜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有何重要意义”是本课的落脚点。明确这一意义,更有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公民个人、政府机关民主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加以探讨。

【课堂小结】:在我国,国家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民主。每一位公民必须珍惜和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课堂检测】:

1、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A、言论自由B、批评和建议权C、监督权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李某以为在网络上爱怎么说都可以,于是捏造事实,在网络上散布单位领导作风不正、贪污腐败的帖子。被公安机关以治安管理处罚。这个事实说明()

A、言论自由是不存在的B、要禁止在网上发帖子

C、自由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驶D、公民在法律上的言行不受法律约束3、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物权法》。《物权法》从起草到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历经8次会议,100多次修改。该法规定:“国家的、集体的和私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物权法》的制定过程及规定表明: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②人民群众可直接参与立法、制定法律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立法权④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4、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应有农民工代表。

(1)说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

(2)初中生能否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为什么?

(3)在讨论《决定》时,有代表指出:“在人大代表中吸纳农民工代表,说明国家已承认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政治地位。”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四篇:政治导学案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教学方法:学生先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后点拨、引导: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人们将自己的付出与所得进行比较后才产生了“公平”与“不公平”的感觉。

2、板书:人们心目中的公平,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3、活动:不同人眼中的“公平”。

如:法学家——公平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物理学家——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体育老师——公平就是反兴奋剂。消费者——公平就是不缺斤短两。„„

结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

4、活动:畅所欲言。

(1)某地方政府每年重奖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2)某银行在招聘职员时规定了身高条件(3)国家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4)国家规定:对外地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

请回答:以上事件中哪些体现公平?谈谈公平对个人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略。公平的作用见书上P102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协进课堂模式思品教案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情境3:秦雯参加学校征文比赛,满以为自己会获奖,没想到榜上无名。她看了那些获奖的文章,很不以为然,觉得评选不公平。

思考:他们的想法有什么道理?是什么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他们该如何面对? 小组讨论:略。

教学目的:通过这次合作讨论,让学生知道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协进课堂模式思品教案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2)学生对两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目的:通过鲜明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对邪恶的愤恨和对正义的渴望。

2、词汇游戏:说出与正义相关的词语。如:天理、公正、见义勇为„„ 学生回答:略。

3、案例分析:投影蒋庆及其事迹。讨论:蒋庆的哪些做法表现了正义?

提到“正义”,你还会想到哪些人和事?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回归课本:P109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协进课堂模式思品教案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2)吴敏得到保送名额是不遵守规则和程序的非正义行为,是可耻行为。她这样做不仅损害了别人的权利和机会,也会使自己今后在班级同学中的威信大大降低,甚至可能会危害整个社会,败坏社会风气。

2、辨别分析:辨别以下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遵守社会规则和制度是个人道德素质问题,与维护正义无关。

提示: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

参考答案: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制度和规则,就是在维护正义。遵守制度和规则,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也体现出一个人是否有正义感,能否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3、案例分析:见教材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教学反思:

新课标教学网(www.teniu.cc)--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第五篇:初三政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初三政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一、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整理到课本上)

二、基础知识问答

1、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公平和 正义。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公平合作意识和社会正义感,还要树立责任意识。

2、什么是公平?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的利益。公平要求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3、公平与合作的关系怎样?社会需要合作,公平是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失去了公平,合作就很难维持下去,更不可能取得成功,所以我们要树立公平意识,努力维护合作公平。

4、社会公平主要表现为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够

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

5、为了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国家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如,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干部招聘

考试制度、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扶贫工程、希望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分配制度等。三农。免费师范生。

6、维护社会公平有何意义?维护社会公平,能促进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

断延续;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7、怎样维护社会公平?不仅要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

力。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 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8、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 和 积极承担责任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9、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行为。

10、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与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正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为此,我们经济上要:(1)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政治上要:(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11、正义行为应该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 和支持。非正义行为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当权益。必然遭到 道德谴责或法律制裁。

12、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1)要做到为人正直(2)要树立强烈的规则意识,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3)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4)不伤害他人、不侵犯的基本权利。(5)鄙视、积极劝说和制止非正义行为,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注意掌握方法)。

13、一个现代人应有有的品格是 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表现是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正义的最起码要求是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

14、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必然随之产生一定的责任。责任是对一个人做 或不做 某些事的要求,它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5、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人身份不同,责任就不同。同一个与不同的人

结成不的社会关系,就会承担着多种 社会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变化,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会变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会发生改变。

16、承担责任总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人们不能因此逃避、推卸责任。积极承担责任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而且,承担责任也有积极意义。(1)对个人来说;在社会上中承担责任能促

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承担责任能激励自己的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克服困难,去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承担责任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承担责任,才能获得自尊和自信,在履行责任中增长才干,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2)对社会来来说:人们只有各自承担责任,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

17、一个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人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他必然会受到道德谴责,失去别人的信任,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对他人的利益和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还要受到法律制裁。

18、要让社会投给我们赞成票,就要(1)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应负的各种责任,并时刻想着履行责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逐步养成负责任的习惯;学会在不同的责任面前进行选择。要分清责任的主次和轻重缓急,考虑履行责任的时间要求,科学地安排时间,学会统筹兼顾。(2)要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3)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9、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的有力武器是道德和 法律。

20、依法维护社会秩序,包括维护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 的秩序和 公共场所 的秩序;维护 社会管理秩序,自觉遵守的法律规定;维护维护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还包括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 等等。

21、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我们最有条件做的 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

22、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好形式是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3、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仅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也应该是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内心的需要。

三、课后走进生活参考答案

(一)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政治上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基本上实现了社会公平,这是主流是大局,必须拥护和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在现阶段,由于个人的文化素质、家庭条件、单位、行业和地区的种种差别,由于我国的社会制度还不够完善,对一些人来说,无论是在参与的机会上还是分配的结果上,我国都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也是客观事实,我们也不能回避。

2、党和国家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来极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社会不公平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不公平的现象正在逐步减少。

3、解决不公平问题的建议:(1)要大力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是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能为社会公平奠定较好的物质基础(2)进行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消除我们体制中的弊端,加强民主法制,为社会公平奠定正义制度的保障(3)贯彻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要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保证社会生产的高效率,又要实行社会保障,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1、被盗乘客由于对自己的财物保管不慎,致使10000员现金被小偷盗走,应负有一定的责任。

2、公交车售票员和司机有保证乘客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责任,事情发生后,他们未能有效地阻止小偷逃跑,使乘客钱财被盗,造成损失,应负一定的责任。

3、被盗事件发生在公交车上,作为客车和乘务人员主管单位的公交公司,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4、车上的其他乘客,当被盗乘客和售票员同小偷斗争时无动于衷,无人出面制止,助长了小偷的嚣张气焰,也应承担道德上的责任。

第二问: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当时的事实是:被盗乘客状告公交公司要求赔偿1万元钱的损失,法院根据法律、事实和双方应承担责任的情况做出判决,即公交公司和被盗乘客个承担50%的责任,公交公司赔偿被盗乘客5000员人民币。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初三政治第一课复习导学案1-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