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慎防计算机网络泄密
慎防计算机网络泄密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计算机网络泄密案无一不是少数人员违反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规定,使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或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所致。从发案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心存侥幸
当前,少数涉密人员保密意识淡薄,敌情观念淡化,对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心存侥幸使他们放松警惕,最终导致泄密。
2008年某单位发生的计算机泄密事件,泄密责任人孙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在检讨书中他这样写道:“用笔记本电脑连接互联网时,我也战战兢兢,但由于没有发生什么问题,侥幸心理就战胜了理智,在错误的路上又迈出了危险的一步。我的疏忽和侥幸终于没有逃脱残酷事实的惩罚。”在另一起同类泄密事件中,泄密责任人李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在他的检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于工作时间长了,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平时都坚持做到了不在外网办公,但有时因工作需要,存在在同事办公电脑上交叉使用U盘的情况,真不知道电子文件泄密方式这么隐蔽,是侥幸和麻痹害了我。贪图方便
一些涉密人员在明知不能使用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的情况下,为了工作方便,擅自使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导致泄密。
在某单位发生的泄密事件中,泄密事件责任人王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王某在检讨自己的行为时说:“有时候着急起草新闻稿,需要找一些素材,为了图方便就擅自将内网笔记本重装系统后,连接了互联网。”无独有偶,2007年5月,某单位卢某因业务工作过于繁忙,贪图在家中工作的方便,使用存有涉密文件的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并将存储涉密信息和工作文件的U盘接入该计算机,导致泄密,卢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知识匮乏
一些涉密人员严重缺乏做好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密观念滞后,不了解高技术窃密的基本常识,对基本的防范手段不知不会,也就意识不到违规操作造成泄密的严重后果。
2008年6月,某单位发生一起计算机泄密事件,责任人郑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在谈到泄密原因时,郑某说:“我平时都没有注意到涉密计算机上不能处理涉密信息的规定,电脑里的东西就跟柜子里放的东西一样,要是你不把电脑里的东西拷贝给人,别人怎么会拿走呢?”2008年7月,另一单位发生类似计算机泄密事件,责任人龙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龙在检讨书中写道,“平时对自己的要求满足于会上网查资料,会处理一般的文稿。不知道(出问题后如何)采取补救措施,也没有向机关提出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要求,从而导致严重的泄密事件。对网络知识知之甚少,认为文档资料只要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不要放在外面,不给别人看,也就不会有事,没想到还会被别人窃取。”今年3月,又一单位发生类似泄密事件,责任人赵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案发,赵某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问道:“我在处理涉密信息时会将网线断开,不连接互联网,在不处理涉密信息时才连接互联网的,涉密文件资料怎么会被窃取了呢?”正是这些涉密人员严重缺乏信息化条件下有关保密常识,不该连的连了,不该存的存了,不该用的用了,导致计算机网络泄密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
疏忽大意
一些涉密人员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安全保密常识,但由于工作繁忙,疏忽大意,犯了一些不该犯的低级错误,导致泄密。
某单位发生计算机泄密事件。调查发现,该文件资料却不属于计算机使用人张某的知悉范围。原来在3年前,张某在维修本单位某干部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时,为了防止电子文档丢失,就将其中的文件资料复制到移动硬盘中备份,然而,维修完成后,他忘记将硬盘中的文件清除,之后又违规将该移动硬盘接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导致泄密。事件发生后,张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不良习惯
一是盲目搜集资料。在近期发生的泄密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泄密责任人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他们大多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广泛搜集各种资料,方便查阅,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却忽视了有关材料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的问题。泄密事件责任人刘某在谈到泄密原因时,认为“祸根起于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多年来,他为了工作时查找方便,在计算机中错误地存储了大量不同来源的资料,却忽视了重要数据的安全和保密要求,教训深刻。另一泄密事件责任人秦某则称自己“写东西有个毛病,就是见到东西就想留下来”。正是这种不良的工作习惯,致使他们的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涉密文件资料数量惊人,泄露后给国家造成了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
二是不及时清理涉密电子文档。一些涉密人员长年累月处理涉密信息,却没有及时归档保存,计算机内存储的涉密信息数量十分惊人,成为严重的泄密隐患。某泄密事件责任人孔某在谈到为什么计算机中存储大量过去处理的涉密文件资料时,说道:“我本是想写完了就删掉的,但写完后觉得花这么大功夫去校对、整理的文件资料,删掉太可惜了,以后还可能用到,注意保存就行了。久而久之,资料积累越来越多,就更舍不得删掉了。”三是擅自保存原工作单位文件资料。一些同志把自己经手的国家秘密当作个人资料、个人成果,不转交、不清理,往往造成泄密隐患。在去年7月发生的某泄密事件中,有关
部门在某单位的一台涉密电脑中发现了大量涉及其他单位的涉密文件资料被窃取,经查,有关责任人是从其他单位借调到该单位工作的孙某。孙某在借调后,没有及时清理原单位的涉密文件,导致发生泄密,其本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检讨书中,他这样写道:“我主观上出于保存一些资料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保持工作连续性等考虑,所以从原单位内网笔记本电脑上用移动存储介质复制保存了相关文件资料,以便在新单位使用。”初衷是良好的,但却造成了原单位大量涉密文件资料被泄露的后果,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
四是公私不分。一些涉密人员长时间在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使用上公私不分,有的利用工作用计算机处理私人事务,有的对移动存储介质不加区分,内外网混用,甚至公私混用,造成泄密。去年8月,在某单位的泄密事件中,责任人徐某利用计算机撰写个人日记,并私自在个人日记中记载了大量重要涉密信息。泄密后,徐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正是这种公私不分的不良习惯,使得国家秘密的可控性减弱,最终也成为泄密的隐患。
五是随意复制。电子文件复制、传输十分方便,一些涉密人员在工作中随意复制并向他人提供电子涉密文件,使得国家秘密难以控制,增加了泄密隐患。在某单位泄密事件中,泄密责任人张某将其在其他部门借调工作期间的涉密文件资料,多次复制给他人使用,扩大了涉密文件资料的接触范围。他人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复制的有关涉密文件资料,导致泄密。事件发生后,张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观念错误
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计算机网络泄密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绝大部分泄密责任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错误的保密观念。
一是无密可保的错误认识。个别涉密人员错误地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涉密不深,自己也没有主动泄露行为,因此,不会产生不良后果。去年9月,在某单位发生的一起计算机泄密事件中,责任人王某错误地认为自己不是党和国家高级干部,自己从事的工作虽涉密,但比较轻微,即使出了问题,也不至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这种错误认识的结果是,王某泄露了大量国家秘密,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其本人也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二是密不可保的错误认识。个别涉密人员错误认为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情报获取能力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保密工作作用不明显,甚至是无能为力,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保密要求,最终导致泄密。
三是盲目自信的错误认识。个别涉密人员过于相信信息技术部门技术人员的水平和技术防护能力。殊不知我们在保密技术条件上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难以
做到及时发现、有效杜绝网络泄密违法活动。
努力减少泄密隐患
当前计算机网络泄密呈高发态势,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而泄密责任人则因受到党纪政纪乃至刑事责任的严厉追究,断送了大好前程。因此,涉密人员对于计算机网络泄密必须高度重视,在平时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机泄密隐患。一是加强保密技能学习。为避免大量因无知造成的泄密事件,各涉密单位要将保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重点抓好保密法规、知识、技能教育,帮助涉密人员提高保密知识水平和技能,增强防范窃密泄密的实际能力,避免“低级错误”。广大涉密人员都应自觉加强保密法律法规和知识学习,熟悉并认真执行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保密规定。
二是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区分工作用和个人用的U盘及计算机,杜绝混用;在工作中接触的涉密电子文件,要及时清理,该归档的要及时归档,不能私自留存;离岗前要对自己持有的涉密载体进行清理,有关部门应监督其登记、交接,不留隐患。
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涉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涉密电子文档有关管理规定,有条件的设立涉密电子文档台账,明确涉密电子文档复制、删除管理规定;同时建立规章制度,加强对连接互联网计算机的管理,严格做到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与互联网严格物理隔离。(转载自中国保密在线)
第二篇:严防计算机网络泄密之祸
【保密工作】
严防计算机网络泄密之祸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计算机网络泄密案无一不是少数人员违反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规定,使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或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所致。从发案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心存侥幸
当前,少数涉密人员保密意识淡薄,敌情观念淡化,对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心存侥幸使他们放松警惕,最终导致泄密。
2008年某单位发生的计算机泄密事件,泄密责任人孙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在检讨书中他这样写道:“用笔记本电脑连接互联网时,我也战战兢兢,但由于没有发生什么问题,侥幸心理就战胜了理智,在错误的路上又迈出了危险的一步。我的疏忽和侥幸终于没有逃脱残酷事实的惩罚。”在另一起同类泄密事件中,泄密责任人李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在他的检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于工作时间长了,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平时都坚持做到了不在外网办公,但有时因工作需要,存在在同事办公电脑上交叉使用U盘的情况,真不知道电子文件泄密方式这么隐蔽,是侥幸和麻痹害了我。
贪图方便
一些涉密人员在明知不能使用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的情况下,为了工作方便,擅自使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导致泄密。
在某单位发生的泄密事件中,泄密事件责任人王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王某在检讨自己的行为时说:“有时候着急起草新闻稿,需要找一些素材,为了图方便就擅自将内网笔记本重装系统后,连接了互
联网。”无独有偶,2007年5月,某单位卢某因业务工作过于繁忙,贪图在家中工作的方便,使用存有涉密文件的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并将存储涉密信息和工作文件的U盘接入该计算机,导致泄密,卢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知识匮乏
一些涉密人员严重缺乏做好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密观念滞后,不了解高技术窃密的基本常识,对基本的防范手段不知不会,也就意识不到违规操作造成泄密的严重后果。
2008年6月,某单位发生一起计算机泄密事件,责任人郑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在谈到泄密原因时,郑某说:“我平时都没有注意到非涉密计算机上不能处理涉密信息的规定,认为电脑里的东西就跟柜子里放的东西一样,要是你不把电脑里的东西拷贝给人,别人怎么会拿走呢?”2008年7月,另一单位发生类似计算机泄密事件,责任人龙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龙在检讨书中写道,“平时对自己的要求满足于会上网查资料,会处理一般的文稿。不知道(出问题后如何)采取补救措施,也没有向机关提出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要求,从而导致严重的泄密事件。对网络知识知之甚少,认为文档资料只要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不要放在外面,不给别人看,也就不会有事,没想到还会被别人窃取。”2009年3月,又一单位发生类似泄密事件,责任人赵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案发,赵某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问道:“我在处理涉密信息时会将网线断开,不连接互联网,在不处理涉密信息时才连接互联网的,涉密文件资料怎么会被窃取了呢?”正是这些涉密人员严重缺乏信息化条件下有关保密常识,不该连的连了,不该存的存了,不该用的用了,导致计算机网络泄密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
疏忽大意
一些涉密人员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安全保密常识,但由于工作繁忙,疏忽大意,犯了一些不该犯的低级错误,导致泄密。
去年10月,某单位发生计算机泄密事件。调查发现,该文件资料却不属于计算机使用人张某的知悉范围。原来在3年前,张某在维修本单位某干部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时,为了防止电子文档丢失,就将其中的文件资料复制到移动硬盘中备份,然而,维修完成后,他忘记将硬盘中的文件清除,之后又违规将该移动硬盘接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导致泄密。事件发生后,张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不良习惯
一是盲目搜集资料。在近期发生的泄密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泄密责任人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他们大多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广泛搜集各种资料,方便查阅,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却忽视了有关材料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的问题。泄密事件责任人刘某在谈到泄密原因时,认为“祸根起于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多年来,他为了工作时查找方便,在计算机中错误地存储了大量不同来源的资料,却忽视了重要数据的安全和保密要求,教训深刻。另一泄密事件责任人秦某则称自己“写东西有个毛病,就是见到东西就想留下来”。正是这种不良的工作习惯,致使他们的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涉密文件资料数量惊人,泄露后给国家造成了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
二是不及时清理涉密电子文档。一些涉密人员长年累月处理涉密信息,却没有及时归档保存,计算机内存储的涉密信息数量十分惊人,成为严重的泄密隐患。某泄密事件责任人孔某在谈到为什么计算机中存储大量过去处理的涉密文件资料时,说道:“我本是想写完了就删掉的,但写完后觉得花这么大功夫去校对、整理的文件资料,删掉太可惜了,以后还可能用到,注意保存就行了。久而久之,资料积累越来越多,就更舍不得删掉了。”
三是擅自保存原工作单位文件资料。一些同志把自己经手的国家秘密当作个人资料、个人成果,不转交、不清理,往往造成泄密隐患。在去年7月发生的某泄密事件中,有关部门在某单位的一台涉密电脑中发现了大量涉及其他单位的涉密文件资料被窃取,经查,有关责任人是从其他单位借调到该单位工作的孙某。孙某在借调后,没有及时清理原单位的涉密文件,导致发生泄密,其本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检讨书中,他这样写道:“我主观上出于保存一些资料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保持工作连续性等考虑,所以从原单位内网笔记本电脑上用移动存储介质复制保存了相关文件资料,以便在新单位使用。”初衷是良好的,但却造成了原单位大量涉密文件资料被泄露的后果,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
四是公私不分。一些涉密人员长时间在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使用上公私不分,有的利用工作用计算机处理私人事务,有的对移动存储介质不加区分,内外网混用,甚至公私混用,造成泄密。去年8月,在某单位的泄密事件中,责任人徐某利用计算机撰写个人日记,并私自在个人日记中记载了大量重要涉密信息。泄密后,徐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正是这种公私不分的不良习惯,使得国家秘密的可控性减弱,最终也成为泄密的隐患。
五是随意复制。电子文件复制、传输十分方便,一些涉密人员在工作中随意复制并向他人提供电子涉密文件,使得国家秘密难以控制,增加了泄密隐患。在某单位泄密事件中,泄密责任人张某将其在其他部门借调工作期间的涉密文件资料,多次复制给他人使用,扩大了涉密文件资料的接触范围。他人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复制的有关涉密文件资料,导致泄密。事件发生后,张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观念错误
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计算机网络泄密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绝大部分泄密责任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错误的保密观念。
一是无密可保的错误认识。个别涉密人员错误地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涉密不深,自己也没有主动泄露行为,因此,不会产生不良后果。去年9月,在某单位发生的一起计算机泄密事件中,责任人王某错误地认为自己不是党和国家高级干部,自己从事的工作虽涉密,但比较轻微,即使出了问题,也不至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这种错误认识的结果是,王某泄露了大量国家秘密,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其本人也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二是密不可保的错误认识。个别涉密人员错误认为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情报获取能力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保密工作作用不明显,甚至是无能为力,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保密要求,最终导致泄密。
三是盲目自信的错误认识。个别涉密人员过于相信信息技术部门技术人员的水平和技术防护能力。殊不知我们在保密技术条件上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难以做到及时发现、有效杜绝网络泄密违法活动。
努力减少泄密隐患
当前计算机网络泄密呈高发态势,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而泄密责任人则因受到党纪政纪乃至刑事责任的严厉追究,断送了大好前程。因此,涉密人员对于计算机网络泄密必须高度重视,在平时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机泄密隐患。
一是加强保密技能学习。为避免大量因无知造成的泄密事件,各涉密单位要将保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重点抓好保密法规、知识、技能教育,帮助涉密人员提高保密知识水平和技能,增强防范窃密泄密的实际能力,避免“低级错误”。广大涉密人员都应自觉加强保密法
律法规和知识学习,熟悉并认真执行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保密规定。
二是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区分工作用和个人用的U盘及计算机,杜绝混用;在工作中接触的涉密电子文件,要及时清理,该归档的要及时归档,不能私自留存;离岗前要对自己持有的涉密载体进行清理,有关部门应监督其登记、交接,不留隐患。
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涉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涉密电子文档有关管理规定,有条件的设立涉密电子文档台账,明确涉密电子文档复制、删除管理规定;同时建立规章制度,加强对连接互联网计算机的管理,严格做到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与互联网严格物理隔离。
第三篇:高温作业慎防中暑
高温作业慎防中暑
近段时间,高温频袭,不少职工在炎炎酷热下仍坚持工作,各级工会也相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一线职工送清凉,同时提醒企业和职工要做好防护措施,预防中暑。
高温作业分类
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高温作业可分为下列三个基本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和轮船上的锅炉等。
这类生产场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热源,如:冶炼炉、加热炉、窑炉、锅炉、被加热的物体(铁水、钢水、钢锭)等,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散热,使周围物体和空气温度升高;周围物体被加热后,又可成为二次热辐射源,且由于热辐射面扩大,使气温更高。在这类作业环境中,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热,即对流热(被加热了的空气)和辐射热(热源及二次热源)。对流热只作用于人的体表,但通过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辐射热除作用于人的体表外,还作用于深部组织,因而加热作用更快更强。这类作业的气象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多较低,形成干热环境。人在此环境下劳动时会大量出汗,如通风不良,则汗液难于蒸发,就可能因蒸发散热困难而发生蓄热和过热。
2、高温高湿作业 其气象特点是气温、湿度均高,而辐射强度不大。高湿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例如: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车间气温可达35℃以上,相对湿度常高达90%以上;潮湿的深矿井内气温可达30℃以上,相对湿度可达95%以上,如通风不良就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不良气象条件,即湿热环境。人在此环境下劳动,即使气温不很高,但由于蒸发散热更为困难,故虽大量出汗也不能发挥有效的散热作用,易导致体内热蓄积或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从而发生中暑。
3、夏季露天作业 如:农业、建筑、搬运等劳动的高温和热辐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夏季露天劳动时还受地表和周围物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虽较高温车间为低,但其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且头颅常受到阳光直接照射,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此时如劳动强度过大,则人体极易因过度蓄热而中暑。此外,夏天在田间劳动时,因高大密植的农作物遮挡了气流,常因无风而感到闷热不适,如不采取防暑措施,也易发生中暑。
高温作业对人体健康影响
高温可使作业工人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等不适感,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1.体温调节障碍,由于体内蓄热,体温升高。
2.大量水盐丧失,可引起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失调。
3.心律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及血管紧张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下降。但重体力劳动时,血压也可能增加。
4.消化道贫血,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减低,淀粉活性下降,胃肠蠕动减慢,造成消化不良和其他胃肠道疾病增加。
5.高温条件下若水盐供应不足可使尿浓缩,增加肾脏负担,有时可见到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等。
6.神经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注意力和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及反应速度的降低等。
中暑的预防和急救
在高温环境作业,机体从高温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加的代谢产生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若这个恶性过程不断发展,人体通过一系列的体温调节还是不能维持机体的热平衡时,就造成机体过度蓄热。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从而发生中暑。
当发现中暑病人后,首先应使患者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方休息,解开衣服,用冷毛巾擦身,并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必要时,可进行刮痧疗法或针刺合谷、人中等穴位。如有头昏、恶心、呕吐或腹泻,可服人丹、十滴水、清凉油等;如严重中暑者应用冰袋、洒精浴等降温或服用冷饮及解暑药品,并迅速送医院救治。
为了预防中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布置热源,把热源放在车间外面或者远离工人操作的地点,采用热压力为主的自然通风,应布置在天窗下面;采用穿堂风通风的厂房,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2.加强通风换气,加速空气对流,降低环境温度,以利于机体热量的散发。
3.隔热是减少热辐射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4.加强个人防护,合理组织生产,如穿白色、透气性好、导热系数小的帆布工作服;同时调整工作时间,尽可能避开中午酷热,延长午休时间。加强个人保健,供给足够的含盐清凉饮料。
5.在高温作业场所应设置休息室,配备饮料、风扇及防暑降温用品。
高温条件下作业者应防中暑
盛夏季节,天气炎热,陕西关中地区最高气温曾达40℃以上,为50年以来最高。我国长江中下游,两湖盆地一带,由于丘陵环绕,风速甚小,气候更是“闷热”。新疆吐鲁番盆地,因雨量稀少,空气干燥,平均最高气温可达40.5℃故有“火洲”之称。在这种炎热的气候下生活和劳动,人体健康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高温作业的种类很多,如炼钢、炼铁、金属铸造、金属热处理,造纸、陶瓷、玻璃的烧制以及夏季的野外作业者等等。根据作业的气象条件,人体将高温作业分为三个基本类型: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
高温环境中进行劳动,人体的生理功能,尤其是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消化、循环等功能,会出现一系列的改变。当机体大出汗和温度过高时,体内钠、钾会大量丧失。由于机体无机盐代谢紊乱,血清钾浓度下降,水溶性维生素也随着汗液排出而大量丧失。机体温度过高,蛋白质分解加速,唾液、胃液、胰液和肠液的分泌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也减少,同时胃液酸度降低,胃蠕动减弱,消化功能下降,于是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致使高作业工人胃肠疾患的发病率增高。据调查,冶金工厂高温车间工人的胃肠疾病患病率较一般车间工人高2—4倍。
防中暑饮水睡眠是关键
预防中暑首先应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当人自觉口渴时,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每天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前,是四个“最佳饮水时间”,每到这一时段要饮用1~2杯白开水。当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以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其次,保持充足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另外,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睡眠,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再者,饮食应经常补充营养,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能多吃冷饮,也不能用啤酒和饮料解暑。
科学有效防中暑
呼吸内科医生如是说:“自感头晕、心慌、燥热是轻度中暑的信号,严重情况下会有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对于不是很严重的中暑我们可以这样做:
1、到最近的通风荫凉处;
2、多饮水;
3、最好到有风扇、空调等降温设施的地方。对于比较严重的中暑则尽早去医院就诊才好。防暑方法:
1、房间要有降温设施;
2、上午11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最好避免阳光直射,出门时可以用带上遮阳伞、帽子、通风的披肩等;
3、清凉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糖盐水(糖加盐)、菊花茶等,绿豆汤也有很大功效。
4、要心境平和。”
如果万一不幸发生中暑,急救方式是将患者移到阴凉的地方平躺,除去衣物,用湿冷的衣物包裹,保持潮湿、搧风,并以湿毛巾或冰枕擦拭患者,尽快将体温下降至36℃,症状严重时应送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治。
盛夏酷暑炎热难耐专家:7类人应谨防中暑
正值盛夏酷暑,山东省卫生厅卫生卫督所提醒广大群众,特别是从事露天作业的工人,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婴幼儿,营养不良者,以及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等七类中暑高发人群,在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
专家介绍,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作用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引起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如在通风不良的高温车间或阳光直晒的露天作业;较长时间停留在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从事高强度工作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另外,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药品也有可能引起中暑。
卫生监督部门提醒,预防中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没有制冷条件的房屋要早、晚开窗通风,经常向地面洒水,还应设遮阳窗帘;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中午烈日下过多活动,从事户外活动应放慢速度;出门时带上遮阳帽或遮阳伞也很有必要;在着装上,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浅色衣服;过于炎热时可以用凉水冲淋头部及颈部;多喝清凉解渴的饮料,及时补充水分盐分;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以不低于25摄氏度为宜,以免一旦外出造成身体不适。
从事高温作业的单位,更要采取防暑措施,如合理布置生产性热源,采取隔热、通风降温等措施。为工人建立休息室,将温度控制在25~28摄氏度。还要给每个人配备个人防护用品,供应保健饮料,及时补充水及电解质。
一旦发现周围有中暑者,应迅速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平卧休息;并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浓度30%的酒精擦身降温。及时补充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人丹等解暑。较为严重的,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夏季防中暑措施
为了防止中暑,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定本办法。
1、对高温作业工作应进行就业前(包括新工人和临时工)和入暑前健康检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肝脏疾病、肾脏病、肥胖病,贫血及急性传染病后身体虚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炎热期间应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工地进行巡回医疗和防治观察。如发现有轻微中暑症状,应立即到凉爽地方休息,并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处理。
3、对高温作业者和夏天露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料、含盐饮料(包括汽水、茶水、中药、各种汤类等),其含盐浓度一般为0.1-0.3%。
(1)清凉饮料的供应,可根据气温、辐射强度的大小和劳动强度的不同,分别供应。轻体力劳动一般每日每人供应量不少于2-3升,中等体力劳动不宜少于3-5升;但就防止暴饮。
(2)在饮料的配置、冷却、运输及供应过程中,必须加强卫生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防止污染,保证饮料的清洁卫生。
(3)对辐射强度较大的高温作业人员,应供给耐热、坚固、导热系数较小的白色工作服,对其他高温作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供给工人手套、鞋、靴罩、护腿、围裙、眼睛和隔热面罩等,并加强防护服装的清洗、修补和管理工作。
(4)夏季露天作业应有合理的休息制度。
4、在炎热夏季,为保证工人的充分休息,减少疲劳,应注意以下几项:
(1)调整职工宿舍,将同一班次的人员调集在一起,避免相互干扰而影响休息和睡眠。
(2)为保证工人充分休息,尽量精简会议,做到有劳有逸,避免加班、加点。
(3)在夏季应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用勤倒班的办法,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休息。
(4)结合除害灭病讲卫生,应对高温作业工人加强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宣传教育。
第四篇:泄密案例
泄密案例1
“轮渡”木马病毒使他们不知不觉间泄密
互联网络通全球,居家能晓天下事。如今,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了。在享受互联网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与之相伴而生的各种风险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黑客攻击、网上陷阱、网络犯罪、网上窃密等令人防不胜防。近期发生于的泄密事件多与互联网病毒有关,尤其是“轮渡”木马病毒,其窃密手段非常隐蔽,用户在不经意间极易造成泄密。
所谓“轮渡”木马病毒,就是运行在互联网上的名为AutoRun.Inf和sys.exe的病毒程序,其“感染”的主要对象是在国际互联网和涉密计算机间交叉使用的U盘。当用户在上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上使用U盘时,该病毒便以隐藏文件的形式自动复制到U盘内。如果用户将该U盘插入涉密电脑上使用,该病毒就会自动运行,将涉密电脑内的涉密文件以隐藏文件的形式拷贝到U盘中。当用户再用该U盘连接国际互联网时,该病毒又会自动运行,将隐藏在U盘内的涉密文件暗中“轮渡”到互联网上特定邮箱或服务器中,窃密者即可远程下载涉密信息。
以下两起案例,是近期发生真实泄密事件,都属于典型的由“轮渡”木马病毒造成的无意识泄密事件。
小刘,是某机关一名干部,平时好学上进,表现突出,被组织上定为政工干部培养苗子。2006年经组织推荐,小刘被送政工班培训。去学习前,小刘特意将自己平时在机关撰写的计划、总结等涉密资料存入U盘,准备在学习期间进行学术交流。学习期间,小刘多次上网查阅资料,并用该U盘下载参考资料。在此过程中,“轮渡”木马病毒自动驻存于U盘中,将小刘存储的涉密资料悉数“盗”入国际互联网。事后查明,小刘泄密的资料达32份,他因此受到降职、降衔的严肃处理。
董教授,是某大学知名教授,平时工作兢兢业业,经常加班加点在家备课。由于需要查阅资料,他家中的电脑接入了国际互联网。董教授白天在办公室办公电脑上工作,晚上在家用个人电脑工作,经常用U盘将未完成的工作内容在两个电脑间相互拷贝。自2005年以来,董教授办公电脑内的二百多份文件资料竟鬼使神差般地“跑”进了互联网,造成重大泄密。经上级保密委员会审查鉴定,涉密文件资料达三十多份,董教授受到降职降衔、降职称的严肃处理。
因保密防范知识缺乏造成的泄密实在令人遗憾!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类似这样不该发生的一幕却在不断上演。这两起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充分反映了部分涉密人员保密观念淡薄、信息技术知识特别是网络安全防范知识欠缺、单位网络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当前,在一些单位,由于缺乏对安全保密知识的宣传教育,缺乏对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的严格管理,涉密人员对安全保密防范知识不懂不会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甚至连安全保密的基本常识都不了解,由此造成的泄密事件防不胜防。因此,抓好安全保密知识的宣传教育,严格对互联网的使用管理,不仅是各单位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必须认认真真抓好,确保人人了解,人人知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范泄密。
案例1:2002年,原华为公司传输部技术人员王志骏、刘宁、秦学军因与华为公司发生法律纠纷,被国家 公安机关羁押。华为称这几名员工以自主创业为名“盗窃”了公司的核心技术。离开华为后,他们在上海成立了上海沪科科技有限公司,并将“窃取”的核心技术资料卖给了华为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2002年8月,深圳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王志骏等人,并正式立案。
案例2:2004年5月,某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发现某国外竞争对手领先一步完成了产品的设计开发,该研发中心领导一下就懵了。产品的设计开发可是该企业的重大研发项目,该企业想依托A产品完成产品线的转换,大笔资金投入到该项目,众多研发人员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企业在项目立项及开发过程中,还从未听说有哪家单位也在进行A产品的开发,为什么竞争对手开发速度如此之快?
情况汇报给企业老总后,老总的第一反应就是内部人员泄密,随即下令该项目所有人员停止开发,迅速离开工作岗位,并向公安部门报案。公安部门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该研发中心保密工作存在重大疏漏:设计人员电脑与普通工作人员电脑连在同一个局域网内、计算机端口允许人员将资料随意拷出、设计人员将某些机密文件设成共享、打印资料随意带出、所有电脑都可以上 互联网……经过检查,公安部门初步判定为内部人员泄密,但是要查出是谁将资料泄密,难度太大。最终该案不了了之,企业也只能对研发中心领导进行降职处罚,该企业付出的1000余万元研发费用、众多研发人员的辛勤劳动全部付诸东流。
案例 3:05年10月,温州市一化纤设备厂来到龙湾工商分局,举报曾在该厂工作的销售科科长叶某窃走了企业商业秘密,擅自拷贝了该厂大部分技术图纸及客户资料,跳槽后在自己投资的公司中使用,导致该企业的客户大量流失,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介绍,被举报人叶某在该化纤设备厂工作了三年多的时间,具体负责企业外地化纤机械设备的销售。去年2月,叶某提出辞职,企业经过再三挽留未能留住。3个月后,叶某投资设立了自己的公司,利用其带回的技术图纸和客户名录对外开展业务,生产销售的产品与原单位的产品属同类机械设备。
接到举报后,龙湾工商分局经检大队立即行动进行调查取证。2005年12月31日,工商执法人员来到叶某投资设立的新公司,并在其所使用的个人笔记本电脑中查获其从原厂带走的技术图纸拷贝资料(容量约1G)以及两份详细的客户名录,同时还兼有原单位的报价单、业务合同、财务资料、生产技术等资料。据化纤设备厂相关负责人介绍,仅技术图纸本身,该企业投入成本达到200多万元,另外2000多个客户名录的商业价值更是难以估计。
你认为从丢弃的旧电脑中清除了你报有的个人文件了吗?麻省理工学院的2位研究生建议你再想想。
过去2年,西姆森-加芬克乐和阿比-谢拉特在旧电脑商店购买了158个旧硬盘。在尚可使用的129个硬盘中,有69个仍存有可复原文件:有49个存有“相当多的个人信息”——医疗函件、情书、色情作品和5000个信用卡号码。一个硬盘存有伊利诺州的一架取款机上一年的交易金额,还有账号。
加特纳电子新产品市场信息公司表明,去年有15万个硬盘“退休”。许多被丢进了垃圾箱,但还有许多回到了市场上。
几天后旧硬盘上的个人信息不胫而走,这使人担心会有个人隐私被曝光以及身份遭窃的危险。去年春天,宾夕法尼亚出售的旧电脑中存有政府职员信息。1997年,一名内华达妇女买了一台旧电脑。她发现里边储存着亚利桑那州一家药店2000名顾客的处方记录。
加芬克乐和谢拉特将把他们的发现发表在《电子与电子工程师安全和隐私》杂志上。他们说,他们认为他们是每一个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全面——尽管不是非常科学——的考察的人。[摘自《参考消息》2003年1月28日第七版-科学技术]
令人震惊!近来发生的计算机泄密案例!
一.笔记本电脑丢失泄密
1)2003年3月上旬,航天科工集团某研究所技术人员王某违反保密管理规定,私自将存有涉密信息的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硬盘带回家。几天后,王某家中失窃,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硬盘被盗,硬盘中存储的1份机密级报告、2份秘密级资料草稿和4份秘密资料草稿失控。王某因泄露国家秘密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2)2002年7月17日,涉密人员李某在北京某饭店参加全国某系统内部会议,中途出去接电话时,将正在使用的存有机密级工程项目资料的笔记本电脑随意放在会议室内的座位上。几分钟后,李某打完电话回来,发现笔记本电脑丢失,造成泄密
3)2002年9月6日,某部委研究室涉密人员张某,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开车外出。当他把汽车停在小学门前去接放学的孩子时,放在车内的存有关于统战政策的机密级国家秘密信息的笔记本电脑被盗。
4)信息产业部某研究院研究员蔡某擅自携带一台存有军事秘密的涉密笔记本电脑,到某地参加军工科研会议。由于未采取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致使涉密笔记本电脑在其所住宾馆内被盗,电脑内存储的重要的国防秘密失控。
二.磁介质丢失泄密
1)沈阳某设计研究所总体气动部涉密人员钱某,将装有计算机移动硬盘的小包放在自行车车筐骑车外出。途中下车参观所内正在装修的住房时将小包遗落在自行车车筐内。返回时,发现装有移动硬盘的小包丢失。经鉴定,计算机移动硬盘内存储的研究资料为秘密级国家秘密事项。该研究所给予钱某通报批评,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气动部部长和支部书记通报批评。
2)2003年6月,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某下属单位涉密人员胡某违规将50多张存有涉密文件的软盘带出办公室。因保管不善,在乘坐出租车时将软盘遗落在出租车上。案发后,胡某既不积极寻找也不报告。经鉴定,遗失软盘中存储的资料有18份为机密级国家秘密,93份为秘密级,207份为内部信息。胡某因泄露国家秘密被所在单位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免去一分部主任职务。
3)2001年3月,成都某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田某与副教授周某携带装有大量涉密软盘的密码箱,到北京向有关部门申报该校“十五”科研开发项目。两人乘飞机返回成都后,田某要使用密码箱中的资料时,发现密码箱丢失。箱内装有31张软盘,储存有163份项目论证报告材料。绝大多数属国防军工电子科研项目,其中一机密级国家秘密14项,秘密级国家秘密32项。此外,箱内还有2份机密级文件。
杨某,中国某集团公司所属研究所重要涉密人员、高级工程师。2002年3月,杨某在未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擅自离所,受聘到北京某有限责任公司任职。研究所对其工作期间使用的型号图纸、资料、文件进行了清理,发现其中一些重要的图纸资料没有归还,所在单位保存的一些重要图纸资料丢失,这些图纸、资料、文件涉及多项国家秘密。研究所立即向集团公司和有关部门进行了报告。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杨某进行了传唤,并对其住宅进行了搜查。从杨建国处搜查出的图纸、资料经鉴定机密级文件、资料4份,秘密级文件、资料和图纸332份(套)。杨某已以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被依法逮捕。
某学院违规出售涉密文件资料案
2003年3月12日,北京市昌平公安分局在北京大学昌平分校应用文理学院食堂外一书摊上查获两捆文件,共计938份。其中机密级96份,秘密级339份。据摊主交待,这批文件是从北京某废品收购站买来的,经核查,文件是北京某学院等单位作为废品卖给废品收购站的,摊主从废品收购站买下后准备转手倒卖。其中属于北京某学院的文件、资料301份(机密级95份、秘密级13份,已经解密或非密193份),其余637份无法查实归属。事后,某学院党委给予当事人李某行政处分,北京市教育工委给予北京某学院党委、纪委通报批评。
冯朝喜,男,40岁,原籍四川广元市。1980年入伍,1986年转业。,1997年,冯开始在陕西省西安市做装修生意,并租赁解放军驻某部招待所作其公司办公用房。
1997年9月,冯在福建沿海偷渡登上马祖岛,主动投靠参加了台湾间谍组织。台湾军情局马祖站为冯规定了化名,对其进行了训练,要求冯策反部队军官和收集军事情报。根据台军情局的指示,冯朝喜以承包工程给回扣等手段,向解放军驻某部下属某单位个别领导行贿,该单位个别领导在金钱的诱惑下,为冯的间谍活动大开方便之门,使冯得到随便出入他们办公室的条件。冯偷配了这些干部办公室的钥匙,多次到办公室窃取军事秘密文件。冯还通过订阅内部刊物获取部分情报信息,提供给台湾间谍机关。
从1997年9月至2001年10月,冯先后6次从福建沿海偷渡登上马祖岛,向台湾军情局马祖站提供了他偷窃的数十份部队文件,其中机密级、秘密级十余份,收受台湾军情局间谍经费近20万元人民币。2002年1月,我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了这起台湾间谍案,抓获了台湾间谍冯朝喜。2002年9月,冯朝喜被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海南席世国窃密案
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原助理调研员席世国,被境外情报机构收买,从1996年7月至1997年3月的7个多月时间里,多次利用省政府某些部门保密工作和内部管理存在的漏洞,获取近百份秘密文件和内部材料,提供给境外间谍分子,从中获得美元4300元、台币14万元、人民币6600元情报酬金及其他酬物。他的行为,给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极大危害,影响十分恶劣。
1997年3月,海南省国家安全机关根据掌握的线索,一举破获这起由境外和政府内部工作人员相勾结的窃密案,将席世国、熊某逮捕归案。被国家安全机关逮捕归案后,席世国仍然抱着侥幸心理,编造谎言,避重就轻,说他“只是为赚点钱,搞点报纸上公开登过的材料”,还企图掩盖在曼谷与情报机构头目见面一事。当审讯人员出示“杨总”写给他的那封信时,他见事已败露,捶胸顿足,丑态百出。
窃密活动发生在省政府机关内部,这不能不说我们思想上的麻痹、保密观念的淡漠和管理上的漏洞让敌人钻了空子。应该说,省政府办公厅从一般工作职责到具体工作制度,从“三密”文件收送、阅读、使用和管理到文件资料的复印,从文件材料归档到文件档案阅览等方面的规定不可谓不细,不周到。席世国所在的部门,也另有专人负责收文登记、文件资料整理存档工作。遗憾的是,这些规定大部分都停留在纸上,没有贯彻落实,就是那份绝密级文件,也被随意摆放在办公桌上,而被席世国轻易地将文件复印带走。
省政府总值班室本是中枢要害之地,然而,席世国竟能多次带熊某进出总值班室。不仅如此,席世国通过非法手段为熊某办理了机关出入证和车辆通行证,凭着这些证件他可以自由进出省政府办公楼。
熊某多次在上班时间到席世国的办公室,席世国周围一些人也知道熊某是境外人员。席世国月薪1000余元,却开着一辆日本产轿车。对于这些,没有一个人引起注意或者警觉,更没有人向保卫部门或安全部门反映。
其实,席世国的手段并不高明。我们有关部门、单位如果真正按制度办事,席世国那些已经做了的事情就很难或者不可能做成。如果多些留意,多些警觉,多些思考,就不难发现席世国身上的疑点并深究出问题。
如今,海南席世国窃密案的查处工作已划上句号,席世国被司法机关判处无期徒刑,其它有关人员也受到相应处理。但是,保密与窃密的斗争并不会停止,相反,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这种斗争在某种程度上势必会变得越来越激烈。
一对夫妇携带资料跳槽被判刑
西安市雁塔区法院以采取非法手段窃取国家秘密罪分别判处原西安某科研工作人员袁某、孔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袁某、?某两人系夫妻,大学毕业后,两人在同一单位工作,在工作期间,私自将属于机密的某些国防电子产品的技术说明书、技术图纸、程序和图纸软盘等资料带回家中。2000年6月1日被高薪聘请,跳槽到南京某通讯研究所工作,并将非法获取的秘密图纸和资料藏匿于南京个人住所。案发后,在其住处查到存有机密的软盘、图纸、原始试验记录本和技术说明书等物。
法院认为,袁某和孔某采用非法手段窃取国家秘密,其行为已构成了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为了维护国家的保密制度,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判决袁某和孔某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某研究所绝密文件失控案
2002年9月,某研究所报告:一份绝密级文件查无下落。经查,2001年8月初,该所收到文件后,所领导在文件上作了批示。8月中旬,文件由所科技处转给了第一研究室。8月底,该所有关人员因工作需要查找这份文件时,发现文件下落不明。
12月,该所有关人员因工作需要再次查找这份文件,仍未找到。但是,此事件未引起有关人员和领导的重视。2002年4月,所保密室催收这份文件时,第一研究室才组织在全室范围内查找,并于6月10日向所保密办报告了文件失控的情况。8月下旬,该所在再次组织查找仍未找到的情况下,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了此事。至此,此文件失控时间已长达一年。该所上级主管部门对此事件高度重视,立即向国家保密工作部门报告了有关情况。在有关部门督促下丢失文件于10月底找到。
绝密级文件失控制长达一年之久,暴露出该所保密工作中存在制度不严、管理混乱的严重问题。2003年1月,该所经研究决定给予主要责任人第一研究室组长杨某、研究室文件管理人员张某行政记过处分;给予研究室副组长黄某行政警造处分;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副所长张某行政警告处分;免去负有领导责任的何某副所长职务。(1、通过移动存储介质泄密
2、通过邮件泄密
3、通过笔记本外带泄密
4、内部文件(excel,doc,pdf,CAD,)传递
5、
第五篇:小品——泄密
相声——泄密
1:(优雅的轻抚折扇)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略带伤感)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2:(轻快地上台)谁呀这是,这不是保密室谢干事吗?跑到这儿装什么深沉啊? 1:(自顾自地,陶醉地)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感情您就会这一句?
1:(略带不屑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哟,谢干事,您什么时候又学了一首?(得瑟地)您,还会别的吗? 1: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夜来那个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耶!
2:(对着观众)没文化真可怕。诶,对了,谢干事,上次咱团长要的那些书,得快点催货了啊,上头急着要呢!
1:诶,没问题。
1:(拿电话)喂,总机啊,请接外线,这里是保密室,我是谢干事。喂,新华书店吗,我是城西西岗的驻军啊,就是5678部队,过去的8765部队改的,为了保密,这是我们对外的称号,对内就是海军45团,我们上次要的那1852本书怎么样了啊? 3: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货
1:哦,没那么多啊,我跟你说啊,我们这1852本书主要是保证全团每人一本。3:我们只能解决300多册。
1:那只能保证每班一册,不行,你得给我增加75套,我得再保证排以上的干部每人一本,你看行不?!
3:那没问题。你们什么时候来取?
1:现在在搞联合演习呢!海陆空联合作战,军委都来人了,整个营房全部走空,就只剩一个连值班员了啊!
3:那没事,我们可以送货上门的。
1:那太好了,我们这儿特别好找,出了新华书店,一直往西走,走到城西呀有一片营房,打头的四排迷彩房,那是导弹仓库,穿过导弹仓库有四排红砖房,那是特务连,过了特务连后左拐有一小黄楼,一楼作训股,二楼指挥部,三楼就是我们保密室了,不过这几天搞演习,门把得很紧,有人说“沧海国防”,问你回令你就说“立志海疆”。3:我们明天来。
1:哦,明天呀,明天就变“携笔从戎”和“报效国家”了。告诉你啊,你看到拿枪的,你别怕,一般站岗的里面不放子弹,最重要的是,上楼后找保密室谢干事,我~叫~谢密。1:诶,还是算了,中队长看我表现这么好,还是让我回去做学员,搞军训去,别在这泄密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