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写好话题作文的注意事项
编辑:落花人独立 识别码:17-1087217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1 12:40: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写好话题作文的注意事项

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文体话题作文住住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

二、缩小范围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人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三、拟好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四、善于联想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咫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

五、写出新意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一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特的感悟,不入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

第二篇: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所谓话题作文,指的是以提供一个有约束力话题的方式,限定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体验。

1、解析话题作文的构成话题作文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比如: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这是“材料”。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像羊和狮子那样的生存压力,但学习、工作的压力仍然存在,正是这样的一些压力,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这就是“提示语”。请以“成长需要压力”为话题,——显然是“话题”。

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这就是“要求”。许多话题作文没有材料,比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命是一个奇迹,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但是世界给予我们的还有更多的忧虑和不安:战火纷飞、环境污染、瘟疫蔓延„„对此你一定有自己的体验或思考。

请以“共享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本题中“生命是一个奇迹,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这不属于材料,而是提示语。有些话题作文则有材料却没有提示语,比如202_年辽宁省中考作文题.从下面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中的一则,然后按要求作文。材料一:在一个大花园里住着一个盲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料这个花园。一年四季,花园里总是一片姹紫嫣红。一个过路人非常惊奇地观赏这漂亮的花园,不解地问盲人:“你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你根本就看不见这些美丽的花呀!”盲人笑了,他说:“我可以告诉你四个理由:第一,我喜欢园艺工作;第二,我可以抚摸我的花;第三,我可以闻到它们的香味;至于第四个理由,是因为总有像你一样的人从这里经过,会因为我美丽的花园而心情愉快!”盲人的花园是他的精神领地,苦心经营以后,他有了比花更美丽的理由。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理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材料二:据说爱因斯坦来到普林顿高级研究所的第一天,管理员问他需要什么用具,他回答说:“我看,一张桌子或台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钢笔就行了。啊,对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管理员奇怪地问:“为什么要大的?”爱因斯坦答道:“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样,每个平凡或伟大的人都会犯错误。只有像爱因斯坦那样的人,不断丢弃错误,才能看到一条向上的路。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丢弃错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文题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思想感情积极向上。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理由”和“丢弃错误”两个题目都是直接从材料到话题,中间没有提示语。

可见,构成话题作文的四个部分中,“材料”和“提示语”不必兼备,但“话题”和“要求”是不可少的。其中“话题”是核心,是审题立意的对象;“材料”是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作用;“提示语”的作用是启发审题、立意和明确写作的范围。“要求”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也要认真审读。话题作文与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最大的差别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语)。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而材料作文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相吻合。如果考生不了解这一区别,抛开话题,随意从材料中自行引出一个观点作文(比如写上面列举的话题“理由”,把文章主旨确定为“快乐了别人,也就愉快了自己”),那么很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此外,从文体上说,话题作文淡化了文体,只要没有特殊限制,除了记叙文、议论文外,写成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都是允许的;而材料作文常常是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再从结构上看,材料作文中的“料”是必须使用的,如果是议论文,一般应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引出论点的依据,而话题作文的材料,用不用它无所谓。

2、分清话题作文的类别从内涵的显隐看,有显豁类和含蓄类,前者如“成长需要压力”、“理由”、“兴趣”等;后者如“风”、“忘忧草”、“人生没有草稿”等。一般含蓄类的话题除了“字面义”外,须挖掘其“深层义”,如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等。从语言形式看,有词、短语与句子之别,比如:“杂”、“诚信”、“合作”,这是词;“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完美是残酷的”,这是句子。一般来说,话题的字越少,外延可能就越大;字越多,外延可能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补上一些限定语,以缩小其外延,从而精选一个角度来作文。从范围的大小看,有窄、宽之分,比如:“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完美是残酷的”等,就比较窄;“风”、“杂”、“理由”、“角色”等,就比较宽。从涉及的对象来看,有单一和多个的区别,比如:“丢弃错误”、“共享生命”等,写作对象比较单一;而“良知与公德”、“真与假”、“生命与灾难”等,就属于多对象话题。多对象话题实际上是一种关系型话题,写作是两者都要顾及,并要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

3、打破审读题目的顺序

考生往往习惯于这样的审读顺序: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这种“先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因为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即“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而非材料或提示语。不少考生审题时出现偏差,原因可能正是忽视了这一点。像面对试题“共享生命”。部分考生围绕提示语中“生命”、“战争”、“环境”、“瘟疫”等内容立意,而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词的“题眼”作用,没有在关键词上做文章,以致严重偏离了题意。

话题作文立意创新三法 古人云:“意犹帅也。”这里的“意”就是指立意,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立意的统率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为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因此,立意的“有无”和“高下”,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

我们如何才能从“人人心中有”的题材中,提炼出“人人笔下无”的主题来呢?相信下面的方法对同学们会有所启示。

1、大题小作显真情作文内容不一定要是大事,只要我们善于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就可以写出好文章。有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可能就是一个典型;一声轻语、一次微笑,可能有着丰富的内涵。“大题小作”,往往可以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比如,习作《一碗面条》里有这样的情节:每次回家,钥匙刚插进锁孔,妈妈的身影会准时地出现在门口,当我把目光移向桌面时,准会见到一碗热乎乎的面条。那一瓣瓣的蒜头和绿绿的葱丝,看着就让我心动,面里的佳肴更是天天变换着式样。品尝着面条,户外带来的寒气顿时无影无踪。几口热汤下肚,一种家庭的温馨便渐渐地从心头升起。本文作者善于观察,感悟生活深刻,从一碗面条里看到了母亲对自己的一片浓浓的关爱。又如,晚上看书时,父亲送来一杯茶,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有位同学从父亲生病时送来的一杯茶里,看到了其中蕴含的殷殷期待和严中见慈的深沉父爱。由于把事件提炼得真实深入,这篇题为《一杯热茶》的文章,发表后得到了不少读者的好评。像《一碗面条》、《一杯热茶》这类文章,采用的都是“以小见大”、“平中见奇”的立意方式,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2、变换角度见新意 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应该学会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诠释话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立意“高人一等”。

比如,面对中考作文话题“关心”,绝大部分同学写的是生病或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家长是怎样关心自己的;有些聪明的考生偏偏转换视角,将目光移到了大家所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上,从而写出了新意。有写申奥的:一位考生把“体育一窍不通的妈妈”对报刊的那种关注,把“球迷爸爸”在等待中显示出的那份孩子般的烦躁,描写得令人忍俊不禁:尤其是对楼上楼下邻居们言行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位普通的中国人、一个个普通的家庭对奥运寄予的巨大希望。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仿佛可以触摸到一颗颗正在跳动的爱国心。有写环保的:作者把地球比作一位美丽的少女,通过古今比照,写出了她正在遭受的严重破坏,表现出当代中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极大关注和对自然的无比热爱。还有写动物的:有考生将青蛙拟人化,用寓言的文学样式,对社会上残害生灵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有力地抨击。虽是同一话题,切入角度各有特色,读来让人倍感新颖。

1、反面着笔求深刻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从表面上看,是违背人之常情或人之常理的,却也能够“逆理”而“成章”;有些事情从正面写,可能难以激起读者的兴趣,从反面着笔,却能使情节变得曲折,主题变得新颖而深刻。比如就话题“关心”而写的满分作文《这个名字最贱》,前半部分极力描写亲朋戚友给一个百日小孩取小名的情景:爸爸认为“名字越贱越好”,于是大姨为他取名“野草”,舅舅取名为“狗儿”。正当大家争论不休时,突然听到一个清脆的响声,原来,躺在小黑屋里病床上的爷爷——脏兮兮的,瘦瘦的,热天还盖着被子——想喝水,由于身体虚弱,一不小心摔碎了杯子。面对围过来的客人,老人挣扎着坐起来,口里吐出了几句话:“我看,就叫„„‘爷爷’好了,那‘野草’、‘狗儿’,都没有‘爷爷’这两个字贱!”这位考生从反面落笔,对比鲜明地点出了大家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当今社会上某些人漠视老人的不良现象。

话题作文结构创新三法结构是就表现形式来说的,是思路的归宿,表现为文章的骨架。我们常说的段落、层次、结尾、过渡、照应、等等,就是文章结构的内容。一般来说,有了好的思路,自然会有好的结构。好的结构应当合理、清晰,还要力求匠心,必要时可以尝试着改换一下文章的“外壳”,换点花样。

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介绍一些结构创新的技法:

1、照应圆合法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谈创作时曾说:“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那枪就不必在那儿。”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技法呢?前面写作的事物,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到的事物,前面要交代,这就是所谓的“照应圆合”法。

“照应圆合”,一般分以下几种:

(一)首尾照应。文章开头与结尾遥相照应,就是说,把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有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以首尾圆合的印象。

(二)文题照应。这种照应法,往往用在标题含蓄的文章中,文中须有一定的注释、说明。因些行文标题起了注释和点化的作用。

(三)对话照应。就是以典型人物的语言多次重复照应。比如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口头禅“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这句话多次出现,突出了孩子之死祥林嫂的沉重打击。

(四)细节照应。生动而典型的细节反复出现,可以突出细节的典型意义,比如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中,小通迅员衣裳上的破洞出现四次,突出了小战士羞涩、淳朴的性格。

(五)关键词句照应。即表达主旨的关键性词句在行文中互相照应,互为补充。

(六)悬念照应。在作品中设下悬念,并不急于解开,而是反复暗示,使读者关心人物命运或事件结局的兴趣愈来愈浓厚。

(七)伏笔照应。作者在描写、叙述的过程中,对有联系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先埋下伏笔,待其出现后自然形成一种照应关系。比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就充分体现了前伏后应的特点。

2、对话互动法对话属于口语交际的范畴。“言为心声”,通过语言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同时,谈话内容无所不包,对话又显得自由灵活。作文中运用对话的形式,可以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幻想中今人与古人的对话,可以是与未来世界中人的对话,甚至让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进行对话。在结构安排上常采用以下形式:

(一)辩论式。即采用辩论会的方式,确定论题之后,让正方与反方交错发言。在辩论中应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确凿的事实、严密的推理加以阐述,针锋相对地驳斥对方的见解,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辩论的语言应讲究逻辑性。

(二)访谈式。这是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从采访那里了解有关情况的一种对话形式。运用这种形式作文,要选好采访对象,围绕话题精心设计问题,让采访对象逐一回答,介绍情况,采访中,采访者也可以对问题发表与被采访者不同的看法。

(三)座谈式。即采用“实话实说”的方式,由主持人和各位来宾共同参与,一般先由主持人提出话题,来宾依次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由主持人归纳总结。来宾可设想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必拘泥于现实。

3、镜头剪接法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头剪接法”。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串联全部内容的思想红线,因此,所选的镜头片段,无论是人物生活片段,或是景物描写片断,甚至是故事、抒情片断,都要服从于表现主题的需要。选好表现主题的镜头后,怎样把镜头接起来呢?主要有两种组合法:一是横向排列组合,二是纵向排列组合。例如写“灯”这个话题,可以选择如下镜头来作文:先祖点明灯,祖父点桐油灯,父亲点煤油灯,到我们这一代用电灯,将来可能有更先进的灯。通过这些片断的描写,歌颂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这就是纵向排列法。如果用横向排列法,可以这样安排材料:家里明亮的电灯,街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边防线上的探照灯,山洞里的战士以烛光代灯„„通过以上片断,歌颂为保卫祖国而甘于奉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纵向和横向排列是两种常见的镜头组合法,在实际写作中,还有其他不同的剪接方法,如纵横式、阶梯式、对比式、跳跃式等。镜头剪接法运用得当,能充分展示作者的联想、想象能力,又能使文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多彩

第三篇: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和谐与美‛(上)

【话题材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构句之美,在于对仗整齐,这是一种和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构句之美,在于长短错落,这是另一种和谐。和谐,指存在各方彼此相合,关系融洽而协调。文字如此,其他的艺术呢?人、社会、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呢?…… 请以‚和谐与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1.用丰富的材料阐释‚和谐‛的价值和意义

莫泊桑说:‚世界上只有和谐的美才有价值。‛和谐美令人赏心悦目,欣享快感。只要留意,便可从诗文、典籍及其传说中,见闻人与人、人与畜禽、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理论和实现途径。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说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佛教崇尚‚与人为善‛;道教主张‚天人合一‛;松竹梅和谐并称 ‚岁寒三友‛,林和靖视梅为妻视鹤为子;还有脍炙人口的故事,诸葛亮‚南和孙权‛,才有‚赤壁之战‛的胜利;关羽拒‚和‛东吴,不仅失了荆州,而且父子死于非命……自然和则美,生命和则康,社会和则安,国家和则强。

2.描绘生活中自然和谐的图景

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中精选典型片断,描绘和谐给人的美感。比如可以写成一篇散文,描写徽州古建筑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徽州民居背靠青山,面对绿水,在外观造型上又饰以粉墙黛瓦和高高的马头墙,具有诗歌般的韵律美;在厅堂条桌上摆放花瓶和镜子,有平平静静生活安定的喻意;悬挂的中堂和对联,又大多描述耕读为乐的文化思想;在黑、白、灰的平淡中,将门罩、楹联、匾额等艺术与建筑进行了有机结合,既抒发了他们对生活热爱和自然美的讴歌,又体现了自身的心理和谐。行文中要注意描写,将和谐美渗透于字里行间。

3.阐释构成和谐美的条件

‚和谐社会‛需要众人构建,需要范仲淹所言的‚政通人和‛,只有政事顺利,才能百姓和乐;要用法律调节和制裁平息为社会利益而发生的冲突,用传统道德教化人们,注重理性,提倡宽容。‚和谐社会‛的建设,既要防止自我麻醉和自我满足,也要防止追求皆大欢喜、好大喜功。

和谐生美 璀璨的群星交相辉映,创造出天空的和谐,于是有了天街夜色,牛郎织女的幻境; 清澈的溪流汇入江河,创造出流水的和谐,于是有了流觞曲水,百转千回的意象;

翠绿的山峰错落有致,创造出自然的和谐,于是有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的美景。

和谐是一种安宁的状态,是一种内心的平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豁然。历史的长卷中,无数先贤以他们的行动,用他们的智慧不断诠释着和谐的内涵,拓展着和谐的意蕴。

自从那青衣才子乘着小舟顺着平羌的流水取道渝州,中国的诗坛上从此便多了一位以酒为伴,以月为友的不朽人物。他虽早年不得志却用大部分的精力生动地演绎了一段与月光的和谐序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恬淡的月光下,在轻雾萦绕的气氛中,李白却忘却了朝堂的烦恼,尽情地挥洒着诗情,忘我地沐浴了天地间自由的云雾,以他那斐然无匹的文采书写下那幅令人神往的月下独酌图,也早已把内心的那份安宁传递给了后世的无数仰慕者。

李白为月而生,伴月而舞。如果说诗仙与月的和谐只能成为人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憧憬,那么孟子思想中君与民的和谐则可以称得上理政治国的典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为无数政治家们描绘了和谐治国的最初蓝图。孟子破天荒的主张在君权至上的战国时代可谓空前绝后,他把国君从高高的神坛上拉下,赋予了普通百姓载舟覆舟的权力。孟子深知真正的和谐是人与人的生而平等,真正的治国是给每位田野中耕作的农夫生存的自由,真正的安天下……

美,源于和谐

你喜欢读琅琅上口的诗句吗?你喜欢令人赏心悦目的图景吗?在寻找美的过程中,我深味和谐的意义。

小时候的我就很爱臭美,常常望着妈妈的化妆品发呆,望着爸爸穿着美丽的外套而发呆。后来终于在妈妈出门的时候得到一次尝试美丽的机会。摆弄半个小时后,镜子前出现了一张难以入目的脸。在我那幼小的心灵里落下了小小的疑问:为什么我化过妆的脸就那么难看?长大了看到一本杂志:‚一位老太太要一位著名的整形医师为自己打造一张二十岁的脸,被那位医师拒绝了,他说:‘我可以给你打造一张二十岁的脸,却无法改变你的眼神,你那沧桑的眼神与幼稚的脸将会多么的不和谐!’‛

从那一刻起,我才明白:和谐,是一种适度;美源于和谐。

上中学那会儿,我喜欢听歌,但我发现一盘磁带总有几首爱听的,几首不爱听的。于是我决定将所有的好歌都录在一盘磁带中。当我激动地听完这些被我精心挑选的录在同一盘磁带上的‚金曲‛时,却发现没有先前的味道,没有所谓的平庸的衬托,那些精致失去了味道。

从那一刻起,我才明白‚和谐,是一种配合;美源于和谐。

去年,我回到了老家,一望无际的麦田上,几头牛闲适的散着步,不远处几座茅屋星星点点地立在那里。我被这浑然天成的景色吸引了,它是那么的完美,那静与动的结合,那广阔与细小的对比,那绿与蓝的交织 ……此刻,整齐的马路,高大的楼宇变得无味,变得失去了生趣。

从那一刻起,我才明白:和谐,是一种自然;美源于和谐。

其实,和谐之美并非一幅理想中的蓝图。你看,那个踮起脚往果皮箱中扔糖纸的孩子;你看,那个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少年;你看,那个采血车中再次无偿献血的姑娘;你看,那个寒冷的街头又义务铲除小广告的老人 ……

我终于明白:和谐,是一种合力;和谐是一种美丽。

美丽,源于和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生活并不一定要富有,但一定要和谐;不一定要热闹,但一定要自然,不一的要显达,但一定要融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五柳先生心中和谐美丽的桃源美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这是杜陵野老浣溪沙畔的安宁生活;‚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东坡居士留给西湖的最和谐,最完美的评价。

和谐就是这么简单,它是我们身边美好的自然,是返璞归真的生活。

当然,和谐还是一种次序。孔子的牛车上所承载的中庸之道,不就是和谐的另一种再现吗?儒家极力倡导的温、良、恭、俭、让,不是都渗透着和谐的因子吗?有了规范和次序,才可能有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人生;有了道德和理智,才可能有和谐的环境、和谐的生命。当然,任何走入极端、扼杀人性的暴戾、独裁、乖张、残忍,都将远离和谐。长平之战的‚斩首四十万‛,嵇康的临终绝唱,都是历史留给人类的不和谐音符,都是萦绕在我们心头的莫大的遗憾。

把视野从历史的时空中拉回吧,看看我们当代人的生活理念!凿耳洞、拉眼皮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人造美女纷纷出炉,蓝眉金发闪亮登场,看着这如许众生相,就如同看着黑旋风做了面膜,花和尚在大呼瘦身,历史似乎在某一刻颠倒了;多么不和谐的音符啊!‚我即自然!‛叔本华的话很平实,但却早告诫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本我,真正的和谐。效颦的东施让我们生厌,浣纱的西施则令我们爱慕;当有些人费尽心思要为维纳斯重新安上手臂的时候,这位断臂的美丽女子却让我们充满了幻想。

走进和谐,其实并不难。它就是风行水上,润物无声,就是平凡朴实是生活,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教俄国小朋友唱儿歌。——也就是生命的真谛。

和谐为美

人内心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讲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它需要的是生活的磨炼与岁月带来的经验。或许唯一的锻炼方法也就是勤‚思考‛与‚总结‛了。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话或许给了我们启发。人内心的和谐往往是一个磨炼的过程。从‚志于学‛的求知欲的建立,再到‚而立‛的自信心的建立;从‚不惑‛之年的心灵定力的产生,再到‚耳顺‛时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最后深化,继而升华,飞越到人生、心灵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超然境界,让尘世间的善与美、罪与恶,灯红酒绿、世态炎凉,都在如海般的心境中交汇、融化、沉淀,以换来一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和谐场景。心中的乐道,津津有味;心中的和谐,不言而喻。

这或许就是和谐境界的三个方面。统筹来看,这三方面不是各自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才能生存,才能有时间去面对社会;有了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才能有时间静下心来,心如止水地面对自己的心灵,力求自己内心的和谐。

如果把自然比作广阔无垠的天空,社会比作孕育繁荣的大地,那么我们的心灵就是世间万物。只有‚天地物‛的合一,世界才会和谐,才会充满阳光。这,或许就是我说所说的,和谐的三方面、和谐的境界吧!

愿天下所有人都能体悟到和谐的境界。让我们用和谐的心,还面对自然、社会!

和谐产生真美

绝妙的交响乐让人心情舒畅;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相互映照搭配出美的风景;白云在蓝天的背景下显得那样的洁美无暇;游鱼在河流中嬉戏河流愈显得澄澈清明……

——和谐产生真美。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大自然的相处总是奇妙的,柔和的夕阳渐渐坠入山间,夜幕开始降临,远处传唱出绝美的音韵: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此刻的景致远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那样凄清,而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从容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感受的多是温存与坦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特殊心境下对特殊景致的特殊感受。

我敢打包票,要是张先生当时是衣锦还乡的话,定会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了,因此这种自然感受的流露也是极其的和谐——也许也是它生命力顽强的一个原因。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以说是早行人的不辞劳苦,就景联想也可误作为一位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老人归心似箭地赶了一夜归路。毕竟它们都有和谐的地方。说见到家乡则是‚路转溪头忽见,旧时茅店社林边。‛毕竟人都是具有情感的,乡土情结是流沙河的《就是那只蟋蟀》和余光中的《邮票》,这些都是文字与情感的交融、和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自然的清新、明丽。‚江清鸟愈白,山青花愈燃‛如火如荼的景致跃然纸上。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清音短笛、洞箫牧歌、高山流水、鸢飞鱼跃……清水出芙蓉,毫无修饰的阳刚阴柔之美的映衬,滋生出无限的风光、图景、乐章。

——美产生于和谐。

空灵的思想激荡出飞扬的文思是由于身心与知识的共振发出,任何和谐都不能故意拼凑出、修饰出,但一定可以创造出,那就是用心除虚华去浮芜——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

‚天人合一‛即是一种大和谐,都是万物生灵,无所谓高低贵贱之分,自然是我们的朋友,自然是我们的伴侣,自然是我们永远不容许亵渎的高贵女神。我们用心去爱它,用爱去感动她,和谐之中会产生她垂青的馈赠,那是和平,安定,健康,智慧。让和谐弥漫宇宙的空间,让和谐渗透我们的灵魂,让和谐到处生根、发芽、成长,给它一个昌盛的环境。

背对夕光而飞

月亮缺了,是形的消隐,还是韵的升华? 太阳落了,是日的收获,还是夜的沉思?

然而无论是太阳东升西落或是月有阴晴圆缺,和谐唱响着生命的主旋律。和谐是一种明亮而不耀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颐气指使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的大气,一种不理会争吵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泊,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和谐生美,和谐是美,是自然的融合,是物我的交汇,是情感的交融。

可曾见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孤松?悬崖绝壁上的和谐成就了勇敢坚韧的大气之美。可曾见过蹁跹飞舞的蝴蝶?花丛之中忙碌的身影度化了破茧而出的动态美。自然界的和谐正是维纳斯诞生之处。

还记得渊明拆去花团锦簇的官帽,让槿篱竹牖绳床灶悦纳心灵的飘逸高洁,让‚抚孤松而盘桓,乐琴书而消忧‛的生活塑造人入自然的如鱼得水。还记得苏东坡‚不可居无竹‛的宣言,一抹衰兰数杆瘦竹勾勒出画的风韵,借一杯晨露品三千弱水的清凉,凭案头垂兰坐拥门外帘杏溪桃……人与自然,一种原始的和谐,一种天成之美。

还记得林徽因苦吟‚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浪漫情怀,真爱的和谐正是山清水秀朝晖夕阴的桥头岸边那湛湛晴空,白云朵朵。还记得卞之琳的‚明月装点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正是人间最不可磨灭的风景。这风景的美浸染着欢歌笑语,又浸染了泪眼婆娑。人情之美,给我们人生最美的回忆。

现代化的生活中,商业的热浪已袭卷了人们胸中的浪漫诗神,和谐似乎已经渐行渐远。痛心于一树的倒伐,痛心于一花的淹灭。但我们还有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的队伍,我们还有珍妮〃古道尔与黑猩猩结伴。君不见假奶粉案中患病儿童哭泣,君不见手机短信层出不穷的陷阱。但我们还有徐本禹支教的奉献,我们还有德兰修女对穷人的理解。社会呼唤和谐,生命呼唤美丽。

背对夕光而飞,面对和谐而美!

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和谐与美”(中)

和谐是美

茫茫草原,雄鹰高翔,那是滑翔的音符;叮咚的小溪,雀跃的鱼儿,那有生命的天堂。高山流水,不同的乐器共奏和音入耳,如梦如幻,那是和谐的乐章。

世界的绚丽是因为她的丰富,而这种丰富只有和谐才能统一,只有和谐才能稳固,也只有和谐才能称得上美丽。无论天上地下,无论山间云里,和谐是画,和谐是美,是永远道不尽的甜蜜。

和谐是风光的秀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烟雨绵绵,静与动、风与影都以其天然的默契展露着自然秀美的心声。鸟融于青天,天空便是是节,天包容万类,世间便是和谐美满的天堂。当凡高面对田野的灿烂无暇,当张晓风面对的河水‚流乱了星光‛,我们拥有了《田野》旷古的辉煌,我们拥抱了《地毯》永远述不尽的笃笃深情。

和谐是人与自然沟通的柔美。莫扎特的小夜曲里悠扬了无数个温馨的夜晚,李白对月的情思唤起了多少羁旅的情怀。人可以对沧海咏怀,可以向落梅倾诉。人与自然早已在无形间融成了一体,不离不弃,相依相伴,共同耳语着走过了上万年。

和谐是人与人心灵交融的甜美。人生在世承受人与人间太多的恩惠。这一笔清不完的情债却正是和谐的纽带。为亲情我们相互呵护;为友情,我们肝胆相照;为爱情,我们荣辱与共;甚至为不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倾心倾力的帮助。人间有了和谐才有温暖,人间有了和谐,才将我们紧紧握在一起。赫本倾其半生为了慈善是事业奔走,马丁.路德.金为了和谐的社会蓝图终生呼号。我们应该看到这就是人类的力量。只要善意还在,爱还在,我们追求和谐社会,和谐人生的愿望就用不会破灭。

让我们维护和谐,共建和谐。只有和谐,我们才有生存;只有和谐,社会才会发展;只有和谐,世界才会永放那美丽动人的光彩。

我们坚信:和谐永远是美。

花之舞

圣洁的花朵是维纳斯的微笑,美艳动人.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她筑起了赞美的长城.殊不

知‛落红不是无情物‛,那飘落的花瓣才是最美.正如那双残臂,只有花之舞才能展现美的神髓,-----放弃,为了追求!

穷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横眉冷对反动派.他们放弃了生的希望,为的是追求那份中国人的骨气.哥白尼不畏冷嘲热讽;钱学森拒绝丰厚薪金.他们放弃了一时的幸福,为了追求亘古不变的真理.他们都是美的,他们的美不仅在于‛放弃‛,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杨贵妃是美的,她倾国倾城,沉鱼落雁.但是昭君之美却胜她千万倍,只因那一份报国的追求.宋徽宗的画是美的,游龙走凤无不惟妙惟肖.却不如一首《满江红》流芳百世.他输的不是艺术,而是岳飞那雄心壮志,忠心报国的信念.正是有了那份对秋天的期望,花之舞才大放异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雅志只有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能够品位玩赏,虽然生活不济,虽然无名无利,但他却自得其乐.‚临溪赋诗,过山经丘‛,怡然自得的生活,快然自足的感受,便是他放弃高官厚禄的永恒追求.正因为这样,我们反而忘记了那些赫赫有名的宰相将军,却唯独记得了这位田间闲人.这看似‚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印证了那句真理‚放弃和追求‛才是最美的.年复一年,花之舞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望着那似蝴蝶般飞舞的鲜花,看着那压枝低的累累硕果,我不禁想起了一首短诗: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山水相依

一抹绿意,一抔黄土,一望高山仰止。

一弯明月,一泓碧波,一揽烟波倒影。

和谐与美好比山川与河水,相互依存。山沉稳了流水潺潺流淌,水氤氲了山勃勃生机。巍巍乎高山,汤汤乎流水成就了千年高山流水的绝响,长眠于生与死都寂静了的时空。和谐与美共行于万古时空,双宿双飞。

为了和谐,为了美,任何的举动都趋近于完美与卓尔不群。

当罗丹在学生惊愕的目光中毅然砍下那完美的手时,罗丹不是美的破坏者,他是美的缔造者。纵使那只手拥有了千年的美丽,纵使那只手拥有了足够的盛赞,但它破坏了整体的和谐,它不属于整体,也就不是美真正的孩子。罗丹的大智大慧成就了他的雕塑,更成就了他自己,因为他懂得如山水般相依才是和谐与美的最高境界。所以罗丹成为了罗丹,漫过岁月,穿过时空,依稀可辨。

当新西兰的高大市长坦然的一跪时,众人无不震惊,无不动容。他为了来自中国的一位身高只有1.4米的女教师自然的跪下。女教师是交流学者,离开新西兰前市长为他们饯行并最后合影留念。但是任凭摄影师如何调整,他始终不能让高大与矮小和谐,于是新西兰的市长屈膝一跪。那一跪充满了他的风度,跪得毫不卑微,甚至可以说伟大。他哪里是为女教师跪下,他更是为和谐为美郑重的一跪,礼拜和谐与美。那一刻,他也是和谐的,美的。

当严子陵从富春江里钓上一尾鱼时,他的嘴角应该漾满了笑意。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严子陵来到富春江畔在山水相依的地方,寻觅到自然的和谐,自然的美。官场不如意,与之不和谐,因为他本非官场的一部分,琴瑟相和才能奏响千古绝唱。在自然中,山沉稳,水灵动才是他最好的家。

当昭君为了民族间的和谐与美,毅然走到塞外漠北,当曼德拉为了南非的和谐与美,毅然决定回家,当所有捕猎者为了自然的和谐与美,毅然停止杀戮时,我们眼中将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和谐与美勾画出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点缀出二十四桥的朗朗明月,渲染出香炉峰上的袅袅紫烟。

和谐与美,恰如山水,山水相依,不离不弃。

和谐生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以上两名句在构句方面,一个对仗整齐,一个错落有致,但都描写出了景物的和谐之美。由此观之,便可得出一个结论:整齐与趋同,固然不错;但错落有致、丰富多彩同样能构成一种和谐之美。

‚君子和而不同‛,中国古代的圣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谐‛,并不意味着万物趋同,事事整齐划一。‚和谐‛,意味着存在各方彼此相合,关系融洽而谐调。因此,我们不必追求万事万物相同、一致。在阅兵礼上,服装整齐,步伐一致的方队固然美;但在奥运会入场式上,各国运动员身着各自服装,代表着不同国家,带着共同的微笑走在运动场上,同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有谁能说这不是和谐之美呢?大千世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这便是他们的不同之处;但他们对生活有着同样的热爱,对美好未来有着共同的向往,这就使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不同的文明相互依存,它们共同构成了这生机勃勃的和谐世界。

与‚和而不同‛相反,过分甚至变态地追求整齐、统一反而会失掉和谐,更谈不上美。十年‚文革‛中,我们过分地强调了统一:统一服装,统一思想,统一文化甚至统一语汇……众多的、各方面的统一造就了一个病态的社会,产生了大大小小许多的矛盾。好在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思想等许多外在与内在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而不同‛的盛世在中国再一次出现,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行业,吸纳着不同的文化,却有着相同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伟大祖国的依恋之情。不同背景、不同观念、不同信仰的人们构成了当今飞速发展、充满欢歌笑语与无限生机的中国。这就是错落有致、丰富多彩带来的和谐之美!……

和谐生美

如荷叶上随风跳动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诱人的光泽;似深秋时迎霜怒放的金菊,在微风的吹拂中溢出醉人的香气;和谐——这一古老而又时尚的话题,从远古到现代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如今,它正以新的面貌走进我们的校园,融入我们的生活,在爱存在的地方结出美丽的果实。

古语有言:‚和为贵。‛的确,和谐能产生美——是大雁群飞时的雄健与磅礴,亦是小桥流水时的柔美和静谧。和谐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牵系,爱与爱的融合。待到云行深处见彩虹时,随即散发出五彩的火花。

运动场上的‚和谐‛随处可见:在长跑的赛场上,拉一把落后的同学,捎去一份鼓励和期盼,两人面带微笑齐奔终点;跳绳时,大家齐喊口号,步调一致,无论是齐跳还是流水跳,空中总能划出一排整齐悦目的弧线;跑道上,运动健儿努力拼搏,奋勇向前,看台上,大伙儿加油鼓劲,擂鼓助威,一动一声的结合迸发出无限光彩!

于是,正因为有了和谐,才有收获奖牌后激动的泪水;正因为有了和谐,才有跌倒后顽强不屈的再次挑战;正因为有了和谐,才有了面对失败仍然自信坚定的目光!

看到这些之后,我们渐渐明白,不是只有运动员们的辛勤汗水才值得赞颂,也不是只有其他同学排山倒海的呼喊声才值得兴奋。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已因爱而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彼此不分,互相促进!

一句‚加油吧,哥儿们!你是最棒的!尽情地奔跑吧!我们永远支持你!‛才有了百米赛跑时的奋勇拼搏和冲向终点时的自信与坦然。一声‚放心吧!你们的鼓励是我永恒的动力!我决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等我的好消息!‛激励着大伙儿擂鼓呐喊,热血沸腾!

多么令人激动而又感动的画面啊!所有激情的释放和青春的舞动都因和谐而生,因和谐而美!

就让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爱吧!对亲人、朋友乃至仅有一面之缘的人多一些关心和爱护,多一份付出与奉献。当周围的一切都和着同样的节拍,齐舞同一支乐曲的时候,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和谐‛的光环照亮着世间的每一个角落,那种感觉如同吮一

口山泉后的清爽,听一场春雨后的惬意!

和谐是一种美

谈到和谐,我只会想起法尔布笔下的天鹅。那长而优雅的颈项,宽大有力的双翼,洁白无瑕,结识平稳的身躯,以及临死前所发出的那哀怨动人的‚天鹅之歌‛,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位气度从容的鸟类之王的形象。天鹅好像是和谐的化身,是上天送给人间的礼物,为的是帮助人们理解‚和谐‛这一说不清道不明却又蕴含深刻的美。可是柴可夫斯基的曲子里有天鹅的身姿,从小熟读的小骆宾王德咏鹅诗中有天鹅的身影。与其说他们在赞美天鹅,不如说他们在追求和谐……

和谐是一种广泛的美,它溶于万事万物的‚形‛,表现的是‚和谐‛之‚质‛。静中有和谐,深谷幽兰,孤芳自赏;出水芙蓉,亭亭净植;松间明月,柔光似水。我想。很多人都有过类似朱自清般在星光下的独处,享受如画中一般的‚静‛的经历吧。动中有和谐,猎豹时那箭一般的伺机一跳,是它全身每块肌肉蓄时已久的曝光,是它捕猎的天赋与后天训练的完美结合。看过‚动物世界‛的人都惊豹奔跑时所体现出的力量与速度。其实这不正是和谐在猎豹身上的体现吗?

自然中有和谐,比翼,连理枝,乌鹊仅哺,犀牛和犀牛鸟,举不胜举,人类社会中有和谐,朋友间一种眼神所包含的理解与信任;老师一个细小动作所体现的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人类社会中有和谐,最重要的也正是和谐,人和自然所维系的那一份和谐却是最伟大的一种。如果你不信,那么你可以去看看矛盾的《风景谈》,从矛盾所描绘的六幅‚风景‛中,你会强烈感受到自然和人类的崇高精神在一起,产生的是何等的和谐!由此可见,和谐不仅是一种美,而且使一种内涵丰富,范围广泛的美。

我还想再说一点,和谐首先要求真实。只有真实的才能说是和谐的。那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惺惺作态,不仅不是和谐,而且还是丑恶的。很难想象不仙人掌剃光头了在上面插朵花叫做和谐。

最后,不得不给我心目中的和谐下个定义。和谐是一种真实,广泛,和谐的美。

和谐是一种美

记得冰心老人曾说过:‚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 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是啊,和谐,就是一种美,是一种高尚的美,是一种诚信的美,是一种宽容的美,是一种能够感受到快乐的美,是一种能给我们带来温暖的美……

第一次打开《走进和谐的春天》这本书,它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里的那些默默无闻的平民英雄很是值得我们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和谐是一种高尚的美:年仅36岁的李学生叔叔为了救将要被火车轧死的两个孩子,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军官孟祥斌为救一名素不相识的轻生女子,在寒风凛冽的冬日,跳下了江,救出了女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中国美院学生毛陈冰千里走单骑,为素不相识的农村孕妇献血……读着这些故事,我的心灵一次次地被感动,一次次地被震撼……

和谐也是一种诚信的美。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对每一个人而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么你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我在课外书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诚信美的故事: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和谐还是一种宽容的美。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只有心存关爱、互相体谅,才能拥有和谐的美丽。如果人人都学会了宽容,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了脏话,没有了斤斤计较,也没有了勾心斗角,没有了乌烟瘴气的社会,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温暖、祥和的气氛。

和谐,无处不在,他像一位魔法师,更是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的美,温暖的美: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让我们体会到了温馨;公交车上的争相让座,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敬老院里老少同乐的场面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和谐之花处处开,和谐之花朵朵美!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缔造这和谐之美!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和谐与美‛(下)

和谐与美

在路旁看到鲜花,你会摘吗?肩上停只斑斓的蝴蝶,你会捉吗?不错,占有的机会错过就不会再回来,可是想到和谐的自然因你一摘一捉被破坏,你还会去做吗?

那美丽的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和鲜润;那多彩的蝴蝶,因为蓝天的纯净和安详,才显得斑斓而妩媚;就连那宽广的大地,也是因为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平和与馨香。

一支红梅,独立寒冬,迎风傲雪,它增添了风景的内容。一只雄鹰,直冲云霄,豪壮勇猛,它划破了苍穹的寂静。

这份美丽来自于大自然的和谐。

是和谐产生了美。肩上的蝴蝶,蝶不飞,人不动;盛开的鲜花,花不凋,人不折。这是何等和谐的画面啊,又是何等的美妙瞬间。其实,和谐就是一份沉静,一种淡泊;是一份宽容,一份诚挚;是一种礼让,一份信任;是一种祥和,一份与人为善充分体现予他人的尊敬和自由。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陶渊明抒发情感的对象,他把对山水、草木的尊敬诗化为美丽的世外桃源;

冯骥才那只珍贵的珍珠鸟,不被束缚,快乐相伴,享受着作家给予的充分自由伴随作家流动的笔尖。

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自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了一起,恰到好处地使生命与自然相得益彰。他们美得精彩,美得永恒。

人是自然的主宰,人间的和谐更加美好。和谐是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价值凝聚成的一种力量。和谐是岗位上的负责守职,是生活中的慷慨奉献;是父母欣慰的笑容,是儿女感激的泪水;是大地震撼时的举国齐悲,是奥运五环下的普天同庆。他们很美,美在有共同的信仰。他们美得伟大,美得骄傲。

人间有了和谐就有了亲情、爱情和友情。大自然有了和谐,就有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丰富的物产;宇宙有了和谐,就有日月星辰的有序轨迹。

自然、人间、家庭、社会、国家,就是因为互相依存,互相映衬,互相促进,一起共同发展,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她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好似一首美妙的歌。和谐产生美丽,和谐生发力量。

人与自然相处融洽就是和谐。整个世界平衡匀称就是和谐。和谐就是美!

和谐与美

‚素月分辉,明月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宋人张孝祥的这段词,深层次地说明了人类精神与自然生态相通相融,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所给予人的审美感受。是的,人类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母亲。人类和大自然的交流对语,是大自然母亲对人类心灵的抚慰。人类只有与大自然脉动相连,和谐相处,才能永远生生不息。人类只有经常和大自然交流对语,才能体悟到人类与天籁共鸣,人与自然原本就是‚人天合一‛。

巍巍高山颠,悠悠流水长。山以它的高大,巍峨与水的细腻,缠绵相映成辉,形成 一种和谐美。太阳炽热,光芒四射,普照人间,月亮朦胧,银辉四洒,沐浴万物,奔放与温柔相得益彰,形成一种和谐美。风起云涌,风止云静,到了天高云淡时,则更是风轻云秀,风和云形成一种和谐美。大自然是和谐的,因此和谐便是美。和谐这个词与音乐有关。柏拉图说:‚相反相成的声音协调统一产生了音乐,音乐就是和谐之美。‛

和谐是一种巨大的包容杂多的统一。物物和谐,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审美理想。‚皆若空游无所依‛,是鱼与水的和谐;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声与静的和谐; 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 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

‚虚怀若谷‛,像大海一样广纳百川,不拒细流,处下而不争。使万物自然生化,各自都以适合自身性质的方式生长。

和谐又是宽容,‚君子和而不同‛这个朴素的至理名言,不仅仅是提倡和谐的主张,而且更体现了一种真正的宽容,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它崇尚真善美,主张人们通过道德的榜样和理性的努力,最终让人们享受到‚草异色而同芳‛的自然和谐的芬芳世界的美好。

 和谐永驻 

涓细的河水抚摩着圆润的卵石,那是和谐之景;缥缈的流云缠绕着高耸的塔尖,那是和谐之美;快乐的鸟儿婉转于葱郁的树林,那是和谐之音……

这流水潺潺、塔影朦胧、鸟音清脆,构成的人间天籁,仿佛一首充满了深情的叙事诗歌,把美丽的故事到处传唱。

和谐是世界本来的境象。和谐的存在,能使人的心灵经久地沐浴着温馨,缠绵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旷远之中。

和谐之美往往能使人涵泳于想象的动感和神奇,激发起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灵感,升华人的品性,提升人的境界,甚至推进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与进步,推进人类社会的改革与发展。相反,假若和谐的境象被破坏,世界就会失去平衡,就会摩擦层出,战争连绵,硝烟四起,就会臵渴望和平美好的人们于水深火热之中。那时,连起码的安宁都无法保证,又如何奢谈得上和谐呢?

和谐的环境,是创造的源泉。只有在和谐之中,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做成平日里难以完成的事业。居里夫妇为我们演绎了一段科学史上琴瑟相和的现代传奇,‚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坐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在那儿发现了镭。‛他们妇唱夫随,珠联璧合,在物理学研究领域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曾两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因此成为科学与爱情完美结合的典范。同样,在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里,多的是俭朴、贫寒中的相互扶持,是亲密默契的配合和无限的勤奋,他们却在艰难的环境里,为全人类奉献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成为全世界人民追求壮丽理想的指路明灯。如果说和谐产生美,那么,在居里夫人、马克思这里所体现的,却是伟大与壮美,是科学和革命的和谐之美。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题,和谐因此成为可能实现的一个目标。市场经济初期的无序竞争所带来的混乱,正在被关注和纠正。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先进的科学的观念和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引入经营之中,企业之间从恶性竞争,开始走向携手合作,竞和之风悄然兴起,渐渐成为新的潮流。中国一汽与天津汽车的合并重组,世纪华纳与环球国际的整合重建,无不说明了‚和则共进共荣,争则一损俱损‛的道理,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和谐发展之路已成必然之势。

一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愿和谐永驻人间。

 人间最美是和谐 

清晨,当我躺在山坡上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什么?大自然的宁静,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所谓‚生态平衡‛。我在这一种平衡的美面前,感觉到的正是世界的和谐,这时候,我甚至想到,如果没有这种和谐,我简直就无法生存下去。

从什么时候起,人类忽视了自然景色和平衡中的美,把它看成在经济上无关紧要而加以恣意破坏,终于使自己变成了失去理智的疯子。甚至有人以‚征服者‛自居,而全然不顾对大自然的侵害已经到了何等严重、残忍的程度。

古代的田园风光是何等的壮丽。在我的故乡西安,无论是从书本里,还是在历史博物馆、碑林、大雁塔等留存至今的名胜古迹上,我都能真切的体味到这样的美感,那种惟有大自然才有的迷人气息。在新近开园的大唐芙蓉园里,仅仅是仿制了唐代曲江池的冰山一角,但那景色之美,我亲眼所见,已使一些老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啊,假如原来的一切都能够重现,那才真是令‚国人震撼,世界惊奇‛呢!

大自然总是存在着神秘的道理,这也正是美存在的缘由。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往往成为后来人类所景仰的奇观,在我们周围,这样的景观不胜枚举。每当旅游旺季,这些景点前游人熙熙攘攘,大有挤倒山门之虞。而在城市的年轻人中间,出现了一支‚暴走族‛,单人只身,背起行囊,徒步穿越城市,避开人满为患的旅游点,专门到人迹罕至之地,去体验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感,在他们看来,美的确无所不在。

从小,我就知晓关中地区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佚名诗:‚华山仙掌第一景,骊山晚照光明现,灞桥风絮扑满面,草堂烟雾紧相连。雁塔晨钟响城南,曲江流饮团团转,太白积雪六月天,咸阳古渡几千年。‛这口口相传的诗句,表现了关中人民对家乡风景的喜爱,流露出他们由衷的自豪感。

古人讲‚天人合一‛,现代科学提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无不体现人与自然的血肉联系,即和谐的关系。但是过度的喜爱和自豪,也会带来另一种可怕的结果。生存的和商业上的破坏性的开发,像一把失去控制的尖刀,直刺自然的胸膛,疯狂的利斧挥舞着,连古人安眠的尸骨都不肯放过。同样是在我的家乡,‚八水绕长安‛的景色已不复存在,上林苑等诸多曾经无与伦比的园林,早被时光所湮埋。这些消逝了的景观,成为西安人民缱绻的回忆,梦徊魂绕的思恋和锥心的疼痛。

据说,现代工业化社会的文明人有一种独特的倾向,那就是特别的紧张,一触即跳,对未来抱有史无前例的不安,对现实感到恐惧,沮丧绝望,想起不久前的过去就夜不成寐。这都归因于包围着我们的复杂技术和机器噪音,还有我们建造起来,把自己同大地隔开的那些冷酷坚硬的钢铁和塑料装臵。恐怕也包括我们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掘,使生态系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于是,罪孽感和忧虑感,便成为我们现代人的又一大发明,而这一‚伟大‛发明,却几乎将我们自己活活击倒。何以解之?最后的药方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关掉所有的引擎,爬回乡野里去。

在那儿,原始人戴着玫瑰的花环,正睡得香甜。

美•和谐

何所谓美? 古人云:天人合一。大概就是说,唯有人与自然互相相处和谐而融洽,才能创造世界繁荣之华美昌盛吧。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细雨霏霏的江南,水汽氤氲的天堂,人们总醉心于她淡淡的水墨风情,醉心于她闲敲棋子飘落的灯花,醉心于她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上,无名着素纱女子轻声的叹息。自然赋予了江南温柔绵长的气候,于是乎,迁客骚人们,亦沾染了那份多愁善感的心绪,怅然如斯。看,在那雨巷徘彷徨的丁香姑娘,在西湖守望千年的许仙白蛇,无疑是江南的人杰地灵的见证,是和谐的结晶,是那么美,那么令人神往。

版画塞外,无边草原,茫茫戈壁。黄沙漫漫的塞外,驼铃沙沙的丝绸之路,豪情与奔放的火热土地,人们总欣赏他的旷达,欣赏他的不羁,欣赏他火一般的热情。自然赋予了塞外千沟万壑的黄土地,黄土地的儿女们亦如这黄土地一样的平实直爽。于是,安塞腰鼓的阵阵呐喊,烈日下汉子们露出的黑黝黝而结实的皮肤,无疑是塞外的憨厚的大地父亲和他的子孙们性格相交融的里程,是和谐的结晶,是那么粗犷,那么令人惊叹。

桑烟弥漫,酥油飘香,诵经声呢喃回荡。宗教国度拉萨,积雪终年的圣地,佛光普照的殿堂,人们总向往她虔诚的祈祷,向往她圣洁的赞歌。自然赐予她沉默静思,是那一汪静默千年的冰蓝色天山湖水,是那白雪皑皑的棱角分明的山峰,而拉萨的信徒们,亦怀着一颗庄严肃穆的心。于是,在松软的雪地上走过的着猩红色袈裟的僧人,那对着澄澈的天空朝拜的信徒,无疑是拉萨的自然环境,与沧桑的信徒们互相依存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而修成的正果,是那么美,那么脱俗……

自古以来,自然女神以有支神来之笔而著称,它总是勾勒出精妙绝伦的自然画卷,堪称鬼斧神工。作为她的儿女的我们,若能发觉她苦心所创作的乃是最珍贵的瑰宝,并悉心去理解、尊重、呵护,那我们一定可以缔造一个有着更厚的底蕴,更加繁华美丽的世界——

美在共处,美在和谐。

第四篇:写好话题作文

写作目标: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尝试写作话题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一、了解话题作文

(一)话题作文的概念

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提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就是要求根据话题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和内容范围,写一篇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或说明文,或其它形式的文章(如:小小说、童话、散文等)。

(二)话题作文的特点

1.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一般是我们所熟悉的或应该知道的,对这一话题,每个人都能有所感触,有话可说。

2.所提供的材料是由头,材料引出划定的写作范围和思考对象,习作者可以由材料出发,但又不机械地拘泥于材料,而是要走出材料来写。

3.话题作文的内容不作较死的限制,要求比较宽松,显得比较宽泛,鼓励习作者解放思想,拓开写作思路,走出就材料写材料的狭小空间,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

4.文体淡化更为彻底,在文体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内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避免了大家共写一种文体、单调专一,限制习作者选择的现象。但淡化文体不等于不要文体。

5.话题作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较为灵活。文章的字数较以前放得更开,一般600字左右。6.话题作文不限定文题,习作者可以依据话题材料和自己的选材特点、文体特点自拟题目,展示自己语言运用的个性。

(三)话题作文的构思

1.研读提示语,进行创造性思维

“话题作文”的提示语往往为写作方面提供了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提示。这些近乎清楚的“暗示”隐含着各种信息,有利于同学们进行发散思维、创新和想象。研读提示语要反复咀嚼,仔细品味,进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2.选准切入口,确定文章的主题

在总话题的规定下,在诸多的内容中,选择自己最有感受的、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写。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切忌题目过大,内容过繁。

3.确定文体,发挥特长

董建霞

第五篇: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近年来,各省中考作文经常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后改为材料作文,而这种形式的作文在审题上增加了难度,许多学生因不能准确解读材料而导致跑题、偏题。于是,中考作文又以话题作文为主。

一、何为话题作文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以一个有约束力的话题,限定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陈述其联想到的经历、体验。

二、话题作文的特征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伟明先生认为:“这种开放式作文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考生可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像,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可以自主选择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使考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由此可以看出,话题作文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是内容宽泛。命题者所给出的材料,既不是为考生审题立意提供统一的依据,更不对考生作文主旨的确立进行所谓的限制,因为它所规定的只是一个大的范围,而不是一个小的角度。如以“追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追星”是一个时尚的话题。既可以通过叙写某人追星的故事,通过描述中学生中种种追星的现象,来表达一定的主旨;也可以写议论文,可以“追什么样的‘星’?”、“追‘星’的什么?”、“中学生‘追星’的利与弊”等为议题开论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也可以写成其他文体,如写一篇有关“追星”的调查报告等。其写作角度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与话题有关,或与材料所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便不算离题。

二是文体不限。202_年之前,河北省中考对作文的文体要求是,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而202_年河北省中考作文是完全取消了文体限制。命题者明确告诉考生: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悟,发表见解„„要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这就使该年的中考作文既有生动形象的记叙,又有文情并茂的散文,还有剖析透彻的议论,甚至还出了诗歌等。

三是题目自拟。“自拟题目”则是话题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题目自拟”要求题目与作文的内容和形式相吻合。让考生自拟题目,是给了考生又一个自主写作的空间和表现个性的机会。如:202_年四川内江市的中考作文题是:“请以‘责任’为话题,自定题目。”拟定标题,首先要切旨,力求反映文章的主旨,如《读书,我们的责任》。其次要切体,标题要能反映文章体裁。为记叙文,如《那一次,我明白了“我的责任”》;议论文《做人要尽职尽责》。

标题有纲举目张之用,因而标题拟定,开口宜小,可以从一个点或一个侧面入手。

三、话题作文的类型

话题作文的形式由最初的词语式直接出示,发展为由提示语引出式,如今又进一步发展为由材料引出式。可谓花样翻新,形式多样。

1、直接出示话题:

如:以“亮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2、由提示性语句引出话题:

如:人世间可供选择的东西很多,但有一样不能,那就是你的出身。生在何时、何地、何种人家,你不能选择。你和你的同伴们也许有过这样的感叹:我要是生在某某家庭、某某城市、甚至某某国家多好!假如再有一次选择机会,你会怎样?

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要求说真话,抒真情。

3、由材料引出话题:

如:一位中国留学生刚到澳洲时,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然而招聘主管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这份工作没有车是不行的。”为了这份工作,从未摸过方向盘的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四天后你开车来上班。”主管说。四天后开车上班,这位中国留学生做到了。他借钱买了一辆二手车,第一天跟人学开车,第二天摸索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路,第四天竟开着车去公司报到了。今天,他已是“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

请以“谎言”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要求说真话,抒真情。

四、方法指导

话题作文要求宽松,没有审题障碍,看起来比较好写,但学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而走进误区。因此,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文体不限”并不是说文章可以没有文体,如果不管文体,信马由缰,文章就会不伦不类。所以一定要选定一种文体,然后按这一文体的有关要求写作,体现文体特征。

2、不要简单摘录材料。不少考生误将导语作为材料作文的“材料”,一开篇就“引”入文中,然后才开始或叙述故事,或展开议论,这样的开篇自然也就成为文章的一大败笔。

3、扣题要紧,话题要突出。“话题”作文一定要注意要以文章内容来表现话题。少数同学对“话题”不认真思索,写出来的文章根本没有触及话题,总是自己觉得表述出话题的意思了,但是文中连与话题有关的词眼也找不到,完全成了自由作文。这样的文章显然很难拿到高分。因此,学生写作前一定要说懂“话题”,写作中一定要捉住话题。其实,有的文章只要在恰当的地方点示一下话题,就不担心离题了。

4、精心设计标题。一个好的标题往往是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可以总领全文,也可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和兴趣。但是有的同学要么拟题不清,要么干脆不拟题直接以话题为题,这样会产生题目大于内容或内容俗套和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材料或提示,选好角度,把话题化大为小,找准紧扣话题的切入点,从而迅速拟题成文。

写好话题作文的注意事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