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学科法制教育论文[5篇]
编辑:静水流深 识别码:17-542235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24 15:02:1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学科法制教育论文

对农村中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看法

洒雨中学田维成现在在农村中学工作的老师,谈到“教书”的老问题时,几乎都会感叹曰:书,趋之难教矣,学生,难管教矣!其实,说“农村中学的书难教”、“ 学生难管”,来源于初中学生学习懒散、厌学、思想道德不良等诸多因素。这些问题跟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缺失、脱节等有着直接关系,但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问题。学校的法制教育仅仅靠有限的《思想品德》课进行,收效甚微甚至无效,因为空洞的说教是学生最反感的事情。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法制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成了当今教育的又一个课题和难题。可以说,在学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有机的进行法制教育即“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那么,农村中学如何加强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渗透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引导和开展。

一.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结合学科的特点,把相关的法律知识贯穿于教学之中,联系现实社会的发展及生活的变化,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但近些年来,部分教师教学思想陈旧,方法单一,仅凭一腔热情工作,不能适应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及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无法应对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从而造成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缺失。所以,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德才兼备”,尤其要提高学科知识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能力。

二、注重渗透原则,讲究渗透方法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与专门的法制教育课不同,与系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也不同。要使该项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注重渗透的原则,讲究渗透的方法。

1.注重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原则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原则,来源于对学科教学活动的规律性认识。主要有以下原则:

1、目标明确性原则。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而教学也始终是一项带有明确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所以它要求教师将法制教育点列入学科教学目标中,在备课和教学实施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列为研究内容。

2、整体性原则。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只重视学科的知识教学,对涉及到法律知识一笔带过,轻描淡写。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字词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譬如在讲解“欲速则不达”的意思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交通行为中的超速违法行为进行引导:过分讲究高速、超速,只能是生命的结束。对其进行《交通安全法》的教育。又如在进行“赡养”与“抚养”的词义比较时,老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 “赡养”指子女对父母的照管养护,“抚养” 指父母对子女的照顾看护。借机进行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原则教育,并告诉学生:由父母抚养成人是子女的“权利”,而“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你可以行使你的权利,但也要履行你的义务。这样就做到了整体性原则,把语言文字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3、选择性原则。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充分地考虑不同学科特点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程度,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理解

能力来选择渗透的内容和程度。只有选择具有系统性,明确性的法制教育目标,与知识教学有机结合,由浅入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接受兴趣,法律知识的渗透才能循序渐进,形成学生的法制观念,避免成为教师单方面的空洞说教。

4、生活性原则。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既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又要使法制教育的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绝不是外加或牵强附会的,应切实地使学科法制教育与双基教学、双基训练、学生生活实际融为一体,而不应“穿靴戴帽”、“两张皮式”的。例如在语文课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适时拓展引导:历史中的罗布泊是什么样的?现实中的罗布泊又是怎样的景象?罗布泊本身即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然后联系实际生活列举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丑恶现象如白色污染、沙尘暴频虐城市、酸雨影响人民生活等进行对比教育,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懂得了人类与自然的不和谐相处,会对大自然造成种种“伤害”,而最终受伤害的是我们自己。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加美丽。重学科教学法制教育渗透的生活性原则,既提高了阅读兴趣,又使学生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讲究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有机相融,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渗透教育收到实效。

1.学科本位法

学科不同,进行法制渗透教育的方法自然不同,教师在渗透教育时,一定要紧扣学科特点进行。或讨论,或展示,或演讲。例如在数学中有关产品质量问题,如机械零件误差允许的范围问题,某个汽车零件直径要求是10厘米,加工允许的误差是正负0.005厘米,不在这个范围,就为不合格的零件,不合格的产品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这就可以对学生作适当的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教育;而教学“弧长”一节时,可以联系语文课《中国石拱桥》一文,计算赵州桥桥拱的长,通过介绍赵州桥的有关历史知识,强调它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它的建成,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以激励学生,鼓舞学生,顺便进行历史的爱国主义的教育。在教学中要做到时适、有效地发挥,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让法制教育要有机地融入在学科教学之中。

2.养成教育法

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累重要节日,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例如“6.5世界环境日”,“6.25土地日”等特殊日子,可以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引入《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的法律法规的教育,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很多文本都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德育教育的好材料,好机会。尤其是语文、数学、及历史地理学科,更容易对学生进行日常养成教育。例如《地下森林的断想》、《向沙漠进军》等课文,这让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伐木人的乱砍滥伐,想到地球的沙漠化,想到渐渐失去的生态平衡......借此机会,我让学生讨论:“鸟儿飞走了,它要去做些什么?”学生在讨论中深刻感受到乱砍滥伐的危害性,感受到保护生态平衡,植树造林的重要性、紧迫性。就这样,我们边学课文,边进行法制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了学生的法律知识。

3.情境熏陶法

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教学一开始便使学生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气氛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如在教学《威尼斯商人》时,先让学生观摩模拟法庭庭审现场,扮演“原告”与“被告”以及法官,证人,书记员等不同角色,在充分分析情戏剧节及人物形象个性的基础上,进行“法律是公平的、保护弱小的,惩恶扬善的”教育,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情感上产生共鸣,对教学始终具有浓厚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数学课中讲结果的精确性时,可以用“100-1=?”来引导:在航天飞行准备中,万分之一的失误都是不允许的,即便你付出了100%的努力,结果也是“0”。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违法一次,影响一生。

3.案例分析法。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这个方法比较实用于语文、思想品德、生物等学科。

总之,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使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我们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做到把握教学的中心任务,不要机械地上成专门的法制理论课,又不能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使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相剥离。需要我们平时加强自我学习,认真把握教学的主要内容,掌握恰当的渗透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要把在学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有机的进行法制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来抓紧抓好。

第二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论文

法制教育论文 浅

学 中

育的渗

作者单位:余庆县和平小学 作者:余亚书

联系电话:***

浅谈语文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贵州省余庆县和平小学:余亚书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将来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里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小学语文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学科特点,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篇目中都蕴含着法制教育,只要适时的挖掘,就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优美的文字所吸引。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这些内容之后,注意引领学生思考小鱼在乎什么?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趁机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相关条例,让学生知道:保护野生动物,有时不仅仅出于对动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惜,更是一种法定责任。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得到极大的增强。

教育好下一代,不光是使他们学到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教育好他们如何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小学阶段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法制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要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

武器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语文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健全的法治素质也是其中内容之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理由也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初中英语学科如何渗透法制教育论文

浅谈初中英语学科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核桃中学:杨世敏

中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和品行定型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日常教学中,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制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可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帮助其提高综合素质,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

康成长。

英语是我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特别是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对中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潜在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元素,把握好原则,适时适度地进行渗透,教会学生用法律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真正寓法制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效果。

一、把握几项原则

要在英语教学中适时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教学效果,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有机性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忽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元素,而要根据学科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把握好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在八年级教材《How do you go to school》这一单元中,适时教育学生遵守道路交通法规,骑车要走自行车道,禁止并排骑车,禁止与机动车抢道,即使在行人稀少的十字路口,也要不打折扣的遵守交通规则,时刻牢记交通安全。通过学习这一单元的内容,既让学生掌握了交通方式的表达方法,也使学生受到了一次交通法规教育。

(二)整体性原则。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绝不是外加或牵强附会的,应切实地使学科法制教育与双基教学、双基训练融为一体,而不应“穿靴戴帽”,形成两张皮。同时,法制教育应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并有计划地将其穿插到教学中去。

(三)情感性原则。英语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富有情感性,必须营造氛围,在教学时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更要有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对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理明情,达到“内化”的实效。如:在学九年级第十五单元《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时,及时将环境保护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融入其中,教育学生一定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丢弃杂物,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筷子等,为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在谈到濒危动物海牛时,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生存的相互依赖关系。使他们懂得正是有了动物与我们人类的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变得这般美丽,从而激发了学生保护动植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使他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趣味性原则。好奇心和探究意识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诱发学生不断观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动因。而这一切都是在兴趣的驱使下产生的,所以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要贯彻趣味性原则。“有趣”的关键是“激趣”。在学科渗透时要做到知识性与趣味 性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法制渗透的感知、理解、探索而获得成功,进而产生满足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反过来又促进了英语学科的教学。

二、学会几种渗透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既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去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英语教学与法制教育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学中的法制教育见到成效。

(一)在生活中渗透。在渗透法制内容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着手,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联系现实生活讲法制,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在学到八年级下册《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过大的音乐就是噪音,而噪音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是有害的,它不但会损害本人的听力,同时还会影响到左邻右舍之间的和谐相处,教育学生如果在将来自己经营音像店、商店、饭店等实体时,一定要注意遵守有关噪音污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样,老师不仅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在学生思想上进行了一些法制意识的渗透。此时,再适当介绍一点《未成年人保护法》,告诫学生吸烟对人体的危害,让学生了解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重要意义。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的去接受,而是在共鸣中领会,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二)在游戏中渗透。寓教于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先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地去学习。另外,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既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又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如在教授七年级预备篇第三单元《What color is it ?》时,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表示颜色的词以后,能在上下学的路上看到红绿灯,会说几句简单的命令。于是我就设计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画一画,每人准备红、绿、黄三种指示灯,然后让学生做游戏,请三人分别扮演指示灯、警察、行人,表演过马路的情景,边表演边学习句型Redlight.Stop!Yellow light.Wait!Green light.Go!并且在熟练掌握这些句型以后,再进行拓展练习。我还将一些简单的禁令标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转、右转、禁止停车等标志,让学生边游戏边掌握句子No parking!No bicycles!Don’t cross!Turn left!Turn right!等,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既掌握了英语知识,又了解了许多交通法规,强化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的意识。

(三)在课堂小结中渗透。结课点睛是教师在课堂结束时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一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在对学科教学进行言简意赅的总结时,把课堂上学生所接触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处地指点一下,从而使学生朦胧的、零碎的法制感受,通过教师的指点变得清晰起来。结课时教师的轻轻一点,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三、注意几个问题

(一)抓住时机。英语课毕竟不是政治课,它有本学科内在的特殊性,适时地运用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很重要。时机几乎课课存在,问题就在于抓得是否适时,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统领教材,增强两个预见性。第一,在哪一单元的哪一课适合进行哪种教育;第二,在何时结合什么形势或学生的什么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如学到有关交通的内容就讲交通法规,学到有关环境的对话或短文就渗透环境保护法,学到濒危动物就讲动物保护法等。

第四篇: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论文

数学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分析

平塘县掌布中学:龙正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尤其对农村学校的教育影响更大。怎样才能适应新课改是每个学生的追求,法制教育的渗透更是基础教育教师不断探索的梦想。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里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中学生在生理、心理各方面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枯燥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学科特点,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能学到更多的法

制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篇目中都蕴含着法制教育,只要适时的挖掘,就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法律观念。例如在讲解一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然后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为保护环境,某校环保小组成员收集废旧电池,第一天收集5节1号电池,6节5号电池,总质量为500克;第二天收集3节1号电池,4节5号电池,总质量为310克,1节1号电池和1节5号电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解:1节1号电池的质量为X克,1节5号电池的质量为y克,依题意得:

5x+6y=50 {

3x+5y=310

x=70 y=25 解这个方程组得: ﹛

答: 1节1号电池的质量为70克,1节5号电池的质量为25克。你知道废电池的危害吗?

废电池中所含铅等重金属对土壤、水源的污染只是一种短期内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却是潜在性的长期危害,土壤具有一定的孔隙,对有机物或含碳、氧、磷、硫等化合物进行降解后,可生成无毒或低毒物质,表现出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汞、铅、镉等重金属进入环境后,却不易被除解,长期蓄积在土壤中。破坏自然的自净能力,使土壤成污染物的“储存库”,最终降低土壤肥力,在这样的土壤中种植农作物,重金属会被植物根系吸入植物体内,引起农作物减产或长出的农作物会有害,在土中的重金属还能不断迁移到相邻的环境介质中,被雨水冲刷后渗透到深层土壤中,随地下水进入江河水源,人一旦饮了这种水,就会出现多系统多器官的慢性损害。一节一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粒钮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这是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所以我们平时不应该随手扔废电池,注意保护环境。

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得到极大的增强。

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农村现有资源,走出课堂。

虽然农村在教学设备上落后,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很难实施。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物质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把课堂转移到教室以外的田间地头。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如:讲三角函数时,带学生到操场,利用自己有的直尺,量角器,皮尺等教具量校门的旗杆,大树等人们很难去测量的东西。这样创造的环境不仅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而且又能突破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实效性。

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在很多情况下农村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只是应付家长,完成任务。对自身能力怀疑,产生厌学、畏学的心理。教师要紧密联系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要联系名人刻苦自学成才的感人事迹进行学习态度教育;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学习数学中感受数学的有趣和有用。例如,街上摆水果地摊的,做生意的都和我们的数学有关。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要求,尽可能地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形成了自主学习的强烈欲望和动机。

教育好下一代,不光是使他们学到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教育好他们如何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在中学学阶段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法制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要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数学学科最难做的就是课堂的氛围,在数学课堂适当的穿插些法制的内容,不但课堂氛围活跃,在无形中还学到法制内容。做为教书育人的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健全的法治素质也是其中内容之一。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理由也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论文

如何在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根本。因此,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对儿童的法制教育,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普法途径,因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你一切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因此儿童的茁壮成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根本所在。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如何把握小学教学教学之特征,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准确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明确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以数学知识传授为主。数学课堂的主要任务必须完成,切不可把法制教育当成一堂课来讲,法律涉及范围极广讲起来是没玩没了,如果我们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那就谈不上在数学课渗透法制教育了。法制教育只是渗透,是点缀。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其他的如:法制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等等都是辅助。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有法制教育,也可以无法制教育,教师应该明确关系,灵活安排。

二、巧设数学游戏,进行法制教育

好奇心和探究意思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诱发他们不断观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动因。而这一切都是在兴趣的驱使下产生的,所以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要贯彻有趣性原则。“有趣”的关键是“激趣”。在数学渗透时要做到知识性和兴趣性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法制渗透的感知、理解、探索而获得成功,进而产生满足感,不断激发他们对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我们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守法,这样守法,什么叫犯罪。从而懂得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答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遵守法律,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安宁。所以同学们要从小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这样才能适应、适合于我们的社会。

三、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法制意识。

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学,首先应充分遵循数学课堂的教学规律,根据数学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数学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成效。

1.在生活中渗透。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在向学生讲授“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才能一次将机器运走?”在这里就可以给学生渗透有关货车超载所造成的危害,在教授加法时,联系课本上的情景图和统计表,讲动物保护的知识、环境保护的知识。

2.在情境中渗透。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师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氛围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数学学科统计初步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要有较一个知识面,而学生在书面上接触的知识面较窄,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法律知识方面的信息,如空气污染情况,噪音污染情况,青少年犯罪率,人口出生率等,然后让学生制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即掌握绘制统计的方法,又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五年级教学“折线统计图”,教师可以设计“城区大气中二氧化硫烟尘监测结果统计情况”的题型,进行环境保护法的渗透。在教完例题后适时讲到本市城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严重超标,气味让人头晕欲吐,长江水越来越浑浊,快要变成第二条黄河等,并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由于人们破坏环境所造成的,使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由此即完成了数学教学目标,又和法制教学有机整合,祈祷事半功倍的作用。

3.在课堂小结中渗透。结课点睛是教师结束部分的处理运用的渗透法。一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在对学科教学进行言简意赅的结课时,把课上学生所接触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处地点上一点,使学生的课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队法制的感受,通过教师的指点变得明了起来,这种结课时教师的轻轻一点,往往会给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总之,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几堂课的事情,它需要家长的配合,更期待着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我们教师能始终不渝地寓法制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只有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一代新人。

学科法制教育论文[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