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17-985824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3 18:13:2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培训制度缺失

水电站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水电站内部员工对水电站工作和企业安全生产负责,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很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电站员工的知识水平偏低,随着先进生产设备的引进,员工现有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大多数企业员工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业务操作技能低,不可避免的威胁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其次,员工的职业道德低,在执行生产活动的时候不能坚持原则、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也会导致公司的利益受到影响。

1.2 人员流动性大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桥梁;人才,是企业成长的根本。水电站的地理位置、工作环境、员工福利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人员流动性大的现象的发生。水电站的工作是一项考验人耐心和技术能力的工作,员工的工作成绩是否的到认可,在未来的工作中是否有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和自己的价值观相吻合等因素,都是现在的员工尤其是年轻人比较看重的。企业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企业规模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个员工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公司就对其培养、投资。一名优秀的员工会对本部门的工作环节、工作流程了如指掌,如果员工一直待在公司发展,或许还会给公司的利益带来一些价值,但是如果员工跳槽,则是对公司资源的巨大浪费。

1.3 设备巡查维护管理制度差

水电站设备巡查和缺陷管理制度差无疑不利于水电站正常工作的展开。工作人员巡检时,要根据设备具体情况和特点,采用眼看,耳听,手摸,鼻嗅的方法,认真仔细地检查设备,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避免主,辅设备系统损坏,保证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巡检工程师应对所辖设备建立详细,全面的设备维护,管理档案,认真记录有关数据,认真分析,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对每日发现的设备缺陷及维护内容,做好记录,分档闭环管理。但是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仍然会有以下现象的发生,例如,对设备运行期间不能够认真的进行巡查和填写巡查记录。巡查过程中不能对安全隐患进行排除,并且对于隐患的发生原因不及时向上级报告,制定解决方案,排除隐患。这些情况的发生对于水电站的安全运营造成很大的威胁。

1.4 水电站运营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水电站要实现安全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现代化安全管理制度,使生产过程安全顺利、高效率高产地进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生产。许多水电站的安全管理体制都不是很健全,职工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工作环境差,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约束,工作状态也不良好,职工的安全自然得不到保证。劳动者工作环境好,劳动者在生产中感到自身安全健康有保障,提高生产效率,使水电站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说,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管理,保障生产设备的完好,保证生产顺利高效进行。

第二篇:试论水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论文摘要: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我国的各种先进设备与应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对于水电站的工作人员而言,其不仅仅要兼顾每天水电站的正常运行,还要对其进行日常的检查、维修以及设备的技术更新改进,因此,如何正确地培养管理水电站工作人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水电站运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出发,结合当今水电站的热门问题对水电站的运行管理提出一些相关性的合理化建议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水电站;运行管理;对策;人才管理

随着我国该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水电事业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与发展,尤其是水电站的运行与管理方式,伴随我国电力市场竞争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我国的水电站管理正向着国际标准化发展。然而,在实践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人们去努力解决,如若处理不好这些困难与问题,不仅仅会阻碍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更会深深影响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如何解决水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不得不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水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众所周知,伴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其水电站的运行管理体系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而且一些水电站企业并没有明确任何的安全生产质量的总体目标,更加使得我国水电站的运行管理存在大量的漏洞与安全隐患,以下几点就是我国水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之处。

1.目前我国水电站仍没有严格执行设计施工流程

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水电站只求尽快地投产发电,没有考虑到任何的节省材料与为国家节约资源的心态,而且在运行的过程中为了追求高利益与经济,也并没有严格执行设计施工流程,这不仅仅给水电站的运行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还浪费了国家重要的资源。

2.我国水电站的运行管理仍缺乏对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教育培养

由于现今大部分大型水电站都是近二十几年最新崛起的,其水电站中严重匮乏专业性很高的水电运行管理人员,这种方式下运行的水电站势必存在着管理上的漏洞与问题。

3.水电站的监控技术仍存在监管不严的情况

目前,我国水电在监控管理制度仍存在漏洞,这是导致我国水电站监管不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水电站监控管理不严的现象,使得我国水电站在运行管理的工作开展方面没有一个严格的监理依据,导致水电站管理混乱。

4.水电站运行管理中仍有生产事故现场应急处理机构不完善的情况

该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水电站仍缺乏一个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造成的。一个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不仅仅是保障我国水电站顺利运行的先决条件,更是我国水电站管理企业员工的重要依据与管理方式。

5.现代大型水电站建成运行后,势必对大坝下游的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已开始慢慢地显现

下游河道水流量减少,水位下降,水电站的机组安全运行受到威胁,干流河道的通航压力不断突现,一旦处理不好,不仅对水电站有一定的影响,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发生激化。

二、加强水电站运行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水电站要正确处理好电站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国家利益以及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为此水电站要建立先进完善的水库水情测报系统,发电运行、水库调度以及船闸通航等相关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防讯抗旱制度的相关规定,既要为国家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每一滴水,要在运行中灵活地处理好发电、防洪、灌溉、用水等关系,最大限度地平衡各方的利益。

2.现代的大型水电站是设备、技术和人才密集型的企业,各项专业技术技能要求高,同时人才流动性相对较慢,要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电力市场,水电站要发展,要壮大做强,就要在人才管理上下功夫,注重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1)水电站的厂(站)长等领导层在人才管理上,探索建立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不断增强员工对水电站的认同感,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化企业管理,加强人文关怀,采用公平的竞争机制,建立健全长效员工服务制度。提高新进水电站人员的文化和专业素质门槛,加强培训工作力度,尽量在短时间内提高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平。努力拓宽企业员工成才的路子,培养输送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走向更高的管理岗位。

(2)水电站要尽最大努力规范企业的运行管理体制。只有规范水电站的运行管理体制才能更高地保障专业技术水平强的员工;另外,企业要不断地规范员工的合同,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福利,尽量做到赏罚分明,对水电站有功劳的员工要进行褒扬,对于有过错的员工要批评;水电站在运行管理时,要尽量强化岗位责任,加强日常绩效等考核,让职工意识到“手持瓷饭碗,生活有保障,工作有压力,努力有发展”,让每位员工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精神面貌。

(3)水电站要最大程度地培养本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一个水电站来说,虽说其属于高专业高技术的行业,但也不能完全忽略对技术管理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一些设备先进但是企业规模又相对较小的水电站,其对技术管理人员的依赖越来越强。因此,作为水电站的领导层,势必要努力提高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滚动式培训法。该方法主要根据企业具体的运行管理状态,分批对企业中的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培养,以点带面。第二,外出交流学习培训法。对于优秀的水电站企业员工,水电站要采取“多参观、多培训、走出去、学进来”的培训方式,最大程度地缩短企业与世界水电站的技术和管理上差距,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与管理经验,增强其服务于本企业的信心。

当然有条件的也建议可适当招聘专业技术强与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人士到企业,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3.水电站要努力加强企业巡查监视的力度与设备的维护、养护工作

要努力加强水电厂巡查监视工作,只有不断地增强水电站的巡查监视力度,才能从本质上控制好水电站的运行管理;另外,水电站还要不断增强企业中设备的维护与养护工作才能保证水电站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水电站的运行管理人员一定要进行妥善的管理与安排,要做到以下几点。

(1)水电站需要不断地加强对设备缺陷与维护检修的质量管理。水电站的运行管理人员一旦发现设备出现缺陷与损坏,就要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并上报,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设备的安全隐患;另外,还要不断地对水电厂进行安全巡视,对于设备的重大隐患和缺陷,要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和记录,最大程度地保障水电厂设备健康稳定运行。同时检修维护检修人员要注重检修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和改进工艺水平,保证修必修好,不留隐患。

(2)水电站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对于刚刚开始运营的水电站或是机组主变等重要设备大修后的水电站,要按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试验,以防投运设备出现不必要的漏洞隐患现象发生;另外,水电站还要不断增强自身企业的各种技术监督工作,最大程度地保证设备处于健康状态下,尤其是对水电厂的仪表技术监督工作是不容忽视的。水电厂的仪表要经常性进行校验、调整、修理,尽可能地保证仪表与计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水电站要建立完善的设备日常巡检维护管理制度。对设备的日常维护,要有专人进行巡查与记录。水口水电站首创的专家巡检制度,即由检修维护技术骨干包括班组长、技术专责、高级技术顾问等组成的专家组对各自所管辖的设备分区分片每天进行一次巡查,取得很好的效果,并在福建很多电站得到推广应用。巡查的时间最好以每2小时为一次巡查周期,并且定期对设备周围环境卫生进行统一的清理;另外,运行人员每天电网负荷高峰期对全站设备进行熄灯检查一次,定期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维护检查,加注润滑油、黄油。在设备运行中要做好各种记录,改正不良的习惯操作行为。

(4)水电站在运行管理中要严密监视水工设施。对于水电站而言,只要管好水用好水,才能更好地为居民与事业单位发供电,因此,水电站一定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监管水工设施的制度和有力措施。对于水工设施的监管工作而言,水电站要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防止外部人员破坏水工设备;另外,监管人员还要负责监视水电站的地质、地形变化,并定期给启闭机室里的卷扬机进行日常维护。

4.水电站要努力构建完善的生产事故现场处理机构(免费活动tang)

水电站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构建一个可以独立完善地解决生产事故现场处理机构,只有这样,水电站才能最大程度地解决一些紧急事故与临时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降低水电站企业的风险,避免大的经济损

失。这对担当福建电网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的主力电厂水口水电站来说,意义更是重大。这此水口水电站建立健全生产现场事故应急处理机构,制定了多种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如《水电站地震应急处理预案》、《水淹厂房事故处理预案》、《电厂黑启动预案》等,并定期组织预演,以应对各种紧急事故的发生。

5.针对水电站下游河道水位持续下降,位于福建省最大河流闽江上的水口水电站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治理措施

随着水口水电站下游河道采砂量不断增加以及水库清水下泄对河道的冲刷等,电站下游河道水位持续下降,水口水电站为维持通航每年都在增加发电流量,满足通航要求的压力不断加大,水口水电站通航设施在枯水期将面临断航的可能,容易导致船民群体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同时,当河床下切后,尾水位比设计值低约4.4m,水轮机的吸出高度远远达不到原设计最低的要求,小流量造成机组运行不平稳、振动严重等现象不断恶化,严重威胁水轮机组的安全运行。通过不断验证优化研究,水口水电站采取了尾水壅水堰工程治理措施,以抬高下游尾水水位。该尾水病害治理技术工程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快,同时不存在淹没移民与破坏环境的问题,是理想的水电站尾水位病害治理措施。水口水电站尾水壅水堰工程202_年3月建成后尾水渠水位得到一定改善,当全厂出库流量在设计最低流量308m3/秒时,下游尾水位抬高约2m;全厂满出力运行时,下游尾水位抬高约0.5m,大大地改善了水轮机运行工况,水电站发电机组的振动现象得到了明显缓解,为机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

当然,水电站下游河道水位下切仅仅靠水电站自身采取的治理措施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共同治理,才能长冶久安。

第三篇: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模版)

虽然,今年以来我区经济运行不断向好,但仍然存在一下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1-9月,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8亿元,增长14.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同时受大项目支撑作用弱化,工业化投资力度萎缩、大项目稀少、去年同期基数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区固定资产面临反弹压力,完成既定任务困难较大。

其次,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受去年全年我区工业经济“前低后高”的影响,今年随着经济的回暖,全年工业经济将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加之我区工业总量不强、园区集聚功能不够明显和企业经济效益尚未根本好转的影响,我区工业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较大的困局。

最后,财政收支紧张矛盾突出。从收入看,1-9月全区财政总收入增长11.2%,比1-8月回落4.7个百分点;比1-7月回落6个百分点;占市下达目标的69%,低于序时进度6个百分点。从支出看,财政体制调整滞后于我区财政预算安排,形成缺口;造林绿化、校安工程等民生工程支出较大;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强“三农”、教育、科技、劳动、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工作都需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且基数大、刚性强,收支紧张矛盾依然突出。从财政体制调整因素的影响看,1-9月,按体制调整后,我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3.8亿元,剔除体制调整因素,我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4.5亿元,19户上划企业完成收入7553万元,上划房产税、契税272万元。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元至九月经济运行的情况看,各县(市)经济发展仍不平衡。生产总值增幅前三位的临夏市、临夏县、积石山县分别增长12.37%、11.99%、11.7%,增幅最小的永靖县为8.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前三位的永靖县、康乐县、积石山县分别增长31.17%、26.84%、26.05%,增幅最小的临夏市仅为-16.52%。财政收入增幅前三位的东乡县、康乐县、广河县分别增长35.89%、32.86%、31.94%,增幅最小的永靖县、和政县仅为0.16%、0.08%。

二、国有大型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减弱。我州经济结构中,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6.2:29.7:44.1,由于第一产业发展较为平稳,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相对有限,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二、三产业的拉动,第二产业增长又主要依靠工业经济的拉动,因此,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贡献作用。同时,工业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生产走势。主要表现在大中型企业增加值所占比例高,刘电、盐电、刘化等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近4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近60%。由于几家大企业都属水电能源工业,受黄河水位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生产容易出现起伏,造成国民经济增长往往缺乏稳定性。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同比下降8.59%,导致工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2.2%下降到20.1%,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回落6.15个百分点。

三、工业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使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增加,利润下降。1—9月,我州工业全部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108.08%,九大类指数全部上升,其中燃料动力类和有色金属材料类指数分别高达109.99%和113.3%,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3.98%,原材料价格涨幅高于产品销售价格涨幅4.1个百分点,从而导致工业企业成本和费用增加,利润减少,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甚至已出现亏损。

四、财政收入增长困难。截止9月底,全州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 3.96亿元,占预算的73.71%,短进度1.29%,短收693万元,同比增长9.4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8.2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电力企业受发电量下降的影响,完成税收10121万元,同比下降8.87%,减少税收817万元。二是化工企业因产品调整结构、减免税政策和企业改革重组合并等因素造成税收同比下降39.3%,减少税收461万元。三是小规模碳化硅企业受国家环保和产业政策的限制已关停17户,现有的企业由于受产品销售不畅和市场价格偏低的影响,产量下降,造成税收减少269万元。

五、物价水平涨幅较高。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价格运行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T)呈现持续高位运行的基本态势。1至8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上年同期上涨5.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9、1.4个百分点,涨幅位居全省十四个市州第3位,其中食品类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2个百分点。肉类中猪肉涨幅最高,最高时达到了每公斤22元,打破了往年8—9月间猪肉价格为全年最低月份的惯例。

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投资依然薄弱。今年以来,投资最快的一直是房地产开发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全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7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366万元,同比增长1倍。房地产开发和农村投资的良好态势,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州仍然缺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财源性项目,全州新开工项目共有251项,生产性项目仅有11项,占新开工项目数的5.7%;5000万元—1亿元的只有5个,亿元以上的只有5个

关于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剖析。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目前受需求的影响,工业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目前国内需求在中央有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有了一个明显的增长,内需这一块增势较猛,发展较快。但是外需这一块,目前还处于恢复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走出危机的影响。所以外需这一块目前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受外需影响,就要影响东部,影响全国,进而影响四川。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业受需求的影响仍然较大,目前我省产销率、工业经济效益都还没有完全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所以说目前工业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在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好这种回稳向好的发展趋势。第二个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幅有所回落。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4.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也回落了3.4个百分点。受经济增速回落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回落也很正常,但是四川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水平本来就低于全国,人均收入在全国排位靠后,在这种低收入的情况下,如果增速上不去,就会拉大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第三个问题,目前节能降耗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刚才我已经谈到,具体数字就不再说了。从总体情况来看,今年的形势不错,但前三年的情况不太理想,会对今明两年节能降耗工作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基于这种考虑,我们仍然把目前节能降耗的形势看得比较严峻。(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经济:一是自6月以来全州出现长期高温旱情,部分县市农作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灾情出现,造成部分县市秋粮减产。二是农业、畜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工业经济:一是规模企业开工仍不足,企业亏损面仍大。9月份当月停 产企业有54户,比上月增加2户,当月停产企业比上年同月减少产值7524万元。到9月底仍然完全停产的企业有15户,减少产值4.28亿元。1-8月,全州295户规模工业中亏损企业有126户,亏损企业亏损总额高达6.22亿元。二是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三是一批重点新建项目不能按时投产,产能闲置。

固定资产投资: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离年初目标任务较远。1-9月,由于受雨水过多的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3.49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年同期减少146.8个百分点,投资完成仅占年初目标的62.9%。

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黔东南段等跨地区重点工程投资任务艰巨。1-9月,以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资完成97.5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其中: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黔东南段等跨地区重点工程投资完成40.37亿元,占基础设施投资的41.4%,比上年同期下降34.6%。仅完成全年96亿元目标的42.1%,离全年目标还有57.9%的差距。第三产业方面:一是旅游产业还未取得突破性发展,外来消费不足。二是城乡居民收入较低,州内消费潜力不足。三是新型服务业发展的规模还比较小。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中固有的矛盾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新问题也开始显现,在省定经济目标中,大部分指标均能较好完成,许多指标走在了全省前列,如全市GDP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排全省第一位、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排全省第2等,但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固定资产

投资目标难以完成、节能目标完成难度极大,高技术产业发展完成省定目标还有困难。

(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目标任重路坚。1-9月全市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比上年同期下降1.4%,增幅在全省排第18位。城镇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占投资主导地位的工业投资增长偏低。二是支撑投资高速增长的大项目减少。三是项目建设资金趋紧,制约投资项目的顺利推进。

(二)节能降耗任务艰巨。1-9月份,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8.9%。万元GDP能耗2.1吨标准煤,下降4.5%,要完成全年5%的降低目标,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三)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

7.6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较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低12.4个百分点,与全年15%的目标低5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存在一定难度。

(四)工业企业赢利难度加大,亏损明显增加。一是大企业“增收不增利”矛盾突出。全市现有大型企业7家。今年以来这些大企业增收不增利,制约了全市工业效益的提升。二是受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亏损加剧。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6.5亿元,增长290%。亏损面为5.4%。发电、水泥企业受电煤价格上涨影响,整体利润下滑严重。其中姚电公司、平东热电、三和热电、蓝光电厂、星峰集团等企业亏损加巨。

另外,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一些国家经济衰退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升级,加上四川地震及近期的南方水灾,给全市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三、全年经济形势判断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特别复杂,遇到了世界经济增长总体趋缓、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等情况,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大。外部需求收缩,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国内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在“保增长、控通涨”总的宏观调控政策下,陆续出台了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调整信贷规模、下调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非常复杂和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平顶山市还遇到了固定资产投资回落、节能降耗压力加大、工业特别是电力行业亏损加巨等诸多问题,总体经济在前几年高速增长的态势下,面临着经济发展周期性回落的可能,同时土地、电、资金等资源要素制约情况凸现,总体上看,经济运行高增长低通胀的趋势出现了变化,呈现出平稳下行态势。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预计全年全市经济增长幅度在14%左右,较202_年回落2个多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7%以内。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监测预警。密切跟踪监测经济运行中可能影响经济下行的苗头性问题。特别是要监测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工业贷款余额增速下降、投资资金到位增速回落、能源原材料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动的影响、以及“两税合一”、能源类产品税率调整等政策性因素对全市财政和经济运行的影响。

三、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企业亏损额居高不下。8月末,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94个企业发生亏损,比上年同期增加11户,企业亏损面为44%,亏损企业亏损额

3.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6%。分行业看,盈亏相抵后净亏损的行业有17个,占全部行业的45.9%;净亏损额上千万的有7个,分别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净亏202_万元;饮料制造业,净亏2125万元;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净亏1835万元;橡胶制品业,净亏2897万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净亏2978万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净亏1395万元;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净亏1645万元。

2、企业资金占用增加。8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金”占用为56.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其中应收帐款净额为38.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17.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两金”占用的增加,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严重地影响着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效率,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整体效益水平的提高。

3、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下跌。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8.58%,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摩托车制造业90.9%,汽车制造业92%,橡胶制品业93.9%,纺织业为94.6%,轮胎制造业94.6%,医药制造业95.6%,家具制造业96.2%,化学纤维制造业96.6%。价格持续下降,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宏观层面上存在经济快速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投资快速增长与消费增长相对较慢等,在微观上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制约了一产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我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但农副产品加工率和商品率低于全国水平。占我市食品行业比重较大的生猪、玉米、大豆等加工行业所需原料多数从市外购买。农副产品以简单加工为主,产业链条短,多数农副产品加工属于“掐头去尾、化整为零、去皮留仁”等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劳务产业化水平低。目前尚有100余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同时“非典”使全市在外务工农民返乡7.6万人,由于全市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下降1.5个百分点,人均收入减少15元左右。

二是我市产业结构与以消费转型升级为标志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不对接,新一轮消费需求对我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目前全国经济已进入以汽车、住房、通讯产品、旅游等“新兴消费品”为主要拉动力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今后十年汽车产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力对每年GDP新增量的贡献可达六分之一。但我市与汽车相关联的装配机械、汽车零配件、发动机、大型机床、精密仪器等行业基本空白。我市旅游景点层次低,尚待进一步提高。通讯电子行业规模小、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也处于弱势地位。建材行业中的水泥以立窑为主,属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工艺,建筑用陶瓷多数为中低档产品,难以使用于高档房地产开发。

三是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资产4650万元、产值3286万元,比全省分别低2900万元和53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中有652家企业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下;有454家企业盈利在10万元以下。规模以上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全省低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全省的65%,资产负债率高出全省4.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总量仅占全省的2.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低于全省7.4个百分点。

四是产品销售率低,两项资金占用增长较快。累计产品销售率96.4%,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22个百分点,列全省末位。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两项资金占用达100亿元,比年初增加22.6亿元,增长22.6%;其中应收帐款49.8亿元,产成品存货50.2亿元,分别增长18%和27.5%。临工机械、金锣集团、华盛江泉、郯城纸板、兰陵集团、鲁南制药6家企业两项资金占用过亿元,华盛江泉等25家企业两项资金占用增加额超202_万元。工业总资产贡献率比全省低2.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比全省慢0.04次。产销率不高,两项资金占用增加较快制约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从长期看,将影响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五是经济外向度低。我市出口额占全省的2.8%,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2.2%,全社会投资中利用外资仅占2.1%。从出口内部结构看,加工贸易比重低,占14.5%,增速低于一般贸易31.6个百分点,纺织品、食用油籽、蔬菜等传统加工产品占60%以上,技术含量高的工业产品出口仅占3%。从出口地区看,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占全部出口额的50%以上,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出口份额低,出口市场集中,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第四篇:政务中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政务中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政务中心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生事物,在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提高行政效率、服务人民群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使得其发展与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和分析政务中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充分发挥政务中心的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集中审批、集中受理执行不严格、不到位。有的部门对按规定应进入“中心”的项目,以各种借口不肯纳入;有的对已经纳入“中心”集中办理的审批事项,仍在原单位受理或“两头”办理;有的项目虽在“中心”窗口受理,但证照发放、收费仍在原单位,使窗口流于形式;有的部门对应在“中心”银行窗口统一缴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仍在外收取,游离“中心”监管。

二是政务服务中心管理的职能不强。“中心”与各窗口单位只是一种协调服务的关系,虽然县委、县政府赋予了一定的管理权力,但实际上很难运用到位。同时,很难调度部门对以许可主体为主建立行政许可制度,并审批难度很大。

三是行政审批效率、即办率难以提高。有些审批项目仍然程序复杂,环节繁琐、承诺时限长,不符合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

四是“体外循环”现象较严重。少数单位为保住自身的审批权力,对一些重要的审批事项仍未做到应进尽进,存在“小权进、大权不进”,将重要的服务项目、关键的办事环节,仍放在原单位办理,把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作为“收发室”,严重弱化了“中心”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

五是部门对窗口授权不充分。一些应当场办结的审批项目,单位未能充分授权,仍要拿回原单位签字盖章,让窗口办事人员“两头跑”、让办事的群众“跑两头”,人为地增加工作量和办事环节。

六是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窗口工作人员应该是单位挑选的精兵强

将,能胜任窗口服务工作,但有的单位人为弱化窗口职能,把一些难管理、素质不高、业务不精的人派至窗口工作,这些人认为自己是在原单位受不到重用而被派来的,加上“中心”管理严,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自然难以提高。

二、原因

一是观念偏差,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对建立“中心”在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中的基础作用认识不完全到位。有的部门认为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削弱了他们的权力,甚至认为建立“中心”后对部门的工作秩序造成不利影响,带来了麻烦等等。有的领导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大的偏差,认为建立政务服务中心与部门的办事大厅有冲击,是“重复建设”;认为建立政务服务中心不仅不能创造经济价值,反而增加了财政负担;认为部门派驻的窗口工作人员,在原单位不再兼职,导致人力浪费,增加了人员编制和经费开支。由于观念偏差,认识不到位,对“中心”的支持就不够自觉,不够有力。

二是主体不明,职能不到位。政务服务中心既不是依法产生的行政执法机关,也不是政府委托授权的行政管理机构。《行政许可法》第二十六条虽然涉及到行政审批的运行程序问题,但对行政审批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政务服务中心没有给予定性和定位。政务服务中心在县政府的权限内仅能批准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人员也没有进入公务员管理系列,对具有行政职能的窗口部门和具有公务员身份的窗口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名不正,言不顺,底气不足。

三是体制不顺,监管不到位。政务服务中心所涉及问题不只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问题,而是触动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大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有两大问题:第一,部门林立环节多。一个审批项目有的既要按地域又要按层次报批,涉及到省、市、县多个部门。这样的项目很难进政务服务中心按要求集中办理,当事人多头跑的现象难以消除。政务服务中心也无法对其实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只是起一个联络沟通的作用。因此,有的部门在政务服务中心所设的服务窗口,基本上只能起到“收发室”的作用,“体外循环”、“暗箱操作”难以避免。第二,权力分割程序多。一个部门的权力划分到好几个股室和若干个人,又各自划归几位领导分管。如果把所有的审批事项都授权给窗口统一办理,明确一名领导统管,那么就会出现原有的分管领导、股室和个人大权旁落,威风和好处几乎没有了,显然会层层设阻,处处设难。

四是利益驱动,授权不到位。审批权力和利益相关,审批项目的背后一般都有一系列的收费行为,审批事项和审批权力进入“中心”实行阳光操作,必然会影响到一些部门的既得利益,必然会引起一些部门的抵触情绪。因此,有的部门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进入政务服务中心。这也是造成审批项目“体外循环”和授权不到位的根本原因。

三、对策

建立政务中心是各级党委、政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打造廉洁高效和服务型政府新形象的重大举措,是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建立政务服务中心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努力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质量。

(一)统一认识,强化中心职能。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的时间不长,但社会反响是十分强烈的,尤其是群众的关注度和期望值很高。各级政府为了加快发展,优化经济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也需要建设一个真正廉洁高效便民的服务型政府。科学、民主、依法的执政理念,要求政府的两大基本职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必须加速改革,其中包括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改革。从政务服务中心的运行实践和实际效果来看,实质上是管理方式和手段改革的有益探索,是顺天时、合民意的,其走向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要求的。因此,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政务服务中心的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二)准确定位,大力整合功能。按照政务服务中心所肩负的在行政审批方面的监管和服务职能,应确定相应级别的行政管理部门,由政府委托授权行使相应职权。管理层纳入公务员系列管理。同时把政务公开办、优化经济环境办、行政效能监察室、非税收入管理局的功能整合在一起。这样既可精简机构和人员,防止职能重叠交叉,又可适应形势变化长期发挥作用。上级政府应明确主管机构对其进行具体指导,避免上下脱节各行其是的断层现象发生,形成上下相联,功能配套的完整工作体系。同时,要根据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对审批工作带来的变化,重新定位“中心”的功能,从单纯审批型向多元服务型方面转变,努力建设三个“平台”,即建立审批和收费同步的平台;利用“中心”信息公开资源,增强“政务超市”功能,增加法律法规咨询功能,建立咨询服务“平台”;监察部门介入,强化对审批行为的监督手段,建立监督投诉“平台”。

(三)强化职能,统一集中办理。要对全部行政审批事项及其程序进行再清理再规范,把全部审批事项统一集中联合办理作为目标。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行政许可在一个机关需多个机构办理的,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和送达。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可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因此,在一个机关分散在多个机构的,应该调整到一个内设机构,并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实行统一受理、统一送达、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运作模式。

(四)加强督查,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在加强规范、约束和监督以及保证落实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内部监督。对每个审批、核准事项,各单位都要制定相应的内部约束和监督措施,明确规定窗口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的权限、责任和义务,做到“谁审批,谁负责”。二是加强外部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监督作用,跟踪督查各部门进驻“中心”的情况,对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的要严肃批评,对故意推脱,顶着不进的要给予纪律处分。对已经进驻“中心”的审批事项仍在原单位办理的,要追究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加强事后监管。要强化管理措施,将各部门窗口工作实绩纳入目标考核和行风评议内容。行政效能监察机构要对各单位项目进“中心”情况和有无“两头受理”现象进行督查,严明纪律,严肃查处。四是加强社会监督。要将政务服务中心作为行风评议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场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各部门的行风评议工作,要把社会各界对入驻部门窗口的评议作为重要内容来考核,凡部门窗口受到群众批评较多的,一律不得评为先进或授予任何荣誉称号。各新闻媒体要经常到政务服务中心通过现场采访,跟踪报道群众办事情况,打造高效行政的良好氛围。

(五)创新机制,提高办事效率。一是实行“并联式”审批制。把各窗口单位的行政审批职能剥离出来,交至窗口集中行使,原单位不再受理,并实行审批领导和股室成建制进驻窗口、刻制审批专用章等制度。建立“一家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并联审批制度,变“流水式”审批为“同步式”审批,变“串联式”审批为“并联式”审批,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推行“三项审批新制度”。“三项审批新制度”,即“一审一核”制、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告知承诺制和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制等新的审批方式,建立政府重大项目快速办理机制,设立“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三是实行首席代表制。各部门指定一名负责人作为窗口审批工作的首席代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全权负责申请人提出审批事项的办理。各部门要赋予首席代表一定的决定权,对一些经授权可直接办理的申请,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时限,直接给予申请人以明确答复。同时,各单位要指定一位主管 领导全面负责窗口的审批工作,定期不定期到窗口指导工作,及时解决窗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加强窗口办理工作的管理。四是推行“一事一地”、“充分授权”和“既受又理”制。“一事一地”,是指同一审批事项只能由一个部门、在一个地点受理,凡进“中心”办理的事项,不得在“中心”之外再受理和办理。“充分授权”,是指各进驻部门向在“中心”设立的窗口充分授权,实行“首问”负责制;“既受又理”,是指“中心”既能受理,又能及时办结。

(六)积极探索,规范管理体系。加快“中心”网络建设,连接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实现网上办公,使网络成为群众和企业获取信息、办理申报、缴纳费用等有关事项的重要途径,建立一个办事高效、运转有序、公开透明、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七)加强管理,提高人员素质。目前,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还比较困难。一是进驻单位不按要求安排人员;二是人员调换频繁;三是人员素质不高。要建立健全管理和奖惩制度,切实增强政务服务中心的凝聚力。对窗口及其工作人员要实行双重管理并以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为主,窗口工作纳入单位的目标考核,按月、季、年份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或者组织纪律观念差、不服从领导的工作人员要予以辞退。对以各种原因退回的窗口工作人员,部门不得安排重要岗位,对违法乱纪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各部门的窗口工作人员要按要求选派,至少工作一年后才能调换,在窗口工作期间的评优晋级以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为主。同时,要大力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造就一支政治过硬、服务优良的政务服务队伍。

第五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经办机构和居民养老保险系统服务力量比较薄弱。地方经办机构力量不强,尤其是村级多为临时性的机构,无统一名称、无人员编制,办公场地、设施缺乏,经办机构人员力量较弱、待遇较差;村一级多由村干部担任协管工作,多为中老年留守人员,文化素质不高。

2.基金运行存在潜在风险,监管职能有待加强。基金管理难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人口信息不全,且来源不一。公安系统的人口数据存在有的人死亡未销户的问题,民政、残联、计生的信息,不能相互印证,且信息来源归属各个部门,信息共享困难。缺乏统一、准确的数据,将导致组织和个人虚报、冒领养老金的可能。其二,死亡人口数据更新迟滞,存在“死而不报,继续领取”的可能。省市县各级如何加强监管,监督主体、职责权限,监管内容都有待明确细化,在如何提高监管执行力方面,还有待政策规制。此外,试点县为了快速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工作,减轻农民排队和营业网点的压力,普遍采用代缴保费的作法,而目前没有代缴保费的明确规范,也无有力措施约束村级代办人员的行为,有可能出现村级代办人员滞交、挪用、侵吞、贪污基金的现象,基金运行存在风险。

3.工作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落实政策的积极性和推进工作力度有待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在原有人员、原有财政预算基础上开展工作,除按缴费人数给予6元工作经费外,没有额外增加工作经费,使一些工作不能较好开展,如聘请村协管员工作、待遇享受人员资格认定工作、上报60岁以上死亡人数工作滞后,导致基金严重流失。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