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零售企业
编辑:悠然小筑 识别码:17-678111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06 08:16: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零售企业

零售企业,其利润来源一般有两方面,即传统的商品毛利(顺差毛利)和后台毛利。商品毛利又称之为顺差毛利,也就是以获取商品批零之间的差价为主;而后台毛利则是家乐福的首创,包括了年底退佣、上架费用、促销费用等等。可以这样说,家乐福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后台毛利。

为了最大化获取利润,家乐福和沃尔玛采取了不同利润组合的方式:家乐福的盈利模式是商品毛利与后台毛利相结合,沃尔玛采取的是单纯商品毛利的做法。与此同时,作为实现利润的流程支持,家乐福采取的是营采合一的经营方式,而沃尔玛则采取了营采分离的方式。引言:采购物流在不同的企业里,重点有所不同。在加工制造型企业,采购基本上是采购原材料、零部件、毛坯料,甚至有时候还是半成品。在零售企业里采购的一般是商品,而不会去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而且商品也有销售包装,有配套说明书。

采购有政府采购、企事业单位采购,他们采购的重点在日常用品,比如笔纸、电脑等。所以采购包括企业采购和政府采购,企业采购有生产型企业的采购,还有零售型企业的采购。观念的采购,比如引进一套培训系统,引进一套软件系统……这也叫采购,只不过是比较特殊的一种采购方式。

政府采购在加入WTO以后也采取了招标的方式,不像以前那样,固定的几家供应商,现在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时候也采用比较灵活的方式。

正文:沃尔玛以其物流能力而闻名随着世界500强之首——沃尔玛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人把眼光聚焦于沃尔玛成功的秘诀。人们通常把快速转运、VMI(供应商管理库存)、EDLP(天天平价)当作沃尔玛成功的三大法宝,其中商品的快速转运往往被认为是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于是不少企业纷纷仿而效之,大力加快建设配送中心的步伐,认为只要加强商品的配送与分拨管理,就能象沃尔玛一样找到在激烈的商战中致胜的精髓。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之后,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曲解了沃尔玛的运营管理模式。沃尔玛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有以下原因:

独特的历史背景 1962年,当沃尔玛第一家店在阿肯色州的一个小镇开业时,由于其位置偏僻,路途遥远,供应商很少愿意为其送货,因此,山姆·沃顿不得不在总部所在地本顿威尔建立了第一家配送中心,显然,一家店不可能单独支撑一个配送中心的运营成本,于是以该配送中心为核心,在周围一天车程即50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迅速开店。获得成功后,又迅速复制该运营模式。而同期的凯玛特、伍尔柯等大连锁公司,基本位于美国大城市,有大量的经销商为他们提供完善的物流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因此也就不会把商品配送视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沃尔玛何以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这还要归因于它在财务上一以贯之的价格策略——平价策略。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哲学是,假如我以单价80美分买进东西,以1美元的价格出售,其销量是以1.2美元出售的三倍!单从一件商品上看,少赚了一半的钱,但卖出了三倍的商品,总利润实际上大多了。

通过降低商品的价格推动销售,从而获得比高价销售更高的利润。这就是沃尔玛坚持平价背后的哲学。

达到这一目标,沃尔玛采用的方法不是降低商品质量,而是在质量保证的情况下,努力从其他方面节省开支,从进货渠道到分销方式再到营销费用、行政开支等,这家公司精打细算。

低价快速采购。沃尔玛从进货渠道入手,严格控制商品进价。沃尔玛以进货量巨大、帮助供给商进入世界市场等理由,要求供给商提供最低的价格。一般来说,它是直接从工厂以最低的进货价采购商品。厂商要为其提供发货服务,将货品发送到配送中心。

早在1983年,沃尔玛就建立了最大的私人卫星通讯系统,这个系统帮助企业解决了总部与分店之间的沟通问题,加快了决策传达和信息反馈的速度。总部的高速电脑与分店以及发货中心相连,一旦某种货品库存量减少到某一个点,电脑就会向总部要求进货。商店最近的发货中心接到总部的指令后,将安排发货时间以及路线。不超过28小时,商品会被补充到相应的商店。

上述环节也与供给商息息相关,卫星通讯网络系统使配送中心、供给商及每一分店的每一销售点都能形成连线作业,在短时间内完成“填写订单→各分店订单汇总→送出订单”的流程,提高了业务运转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由于避开了代理商等中间环节,直接从制造商进货,从而使拿出代理商的一部分利润给制造商成为可能;此外,沃尔玛实力强大,能够保证给供给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更短的现金付款期。

这样做对于沃尔玛的好处在于,库存小,降低风险,降低资金积压的额度,保证资金高速运转。

采取仓储式经营。规模效应使得商品的销售成本降低,在沃尔玛的山姆会员店,毛利率极低,这要求它单店的销售规模低则上千万美元,高则上亿美元。因此,山姆会员店一般选址在那些非商业繁华地带,周边人口达到40万~50万。租金便宜,装修简洁,所有的货架空间被用于储存和陈列商品。商品单位销售规模大,品种单一,多用大包装,降低单独包装的成本。

降低营销费用、行政开支等支出。沃尔玛的营销成本仅占销售额的1.5%,商品损耗率仅为1.1%,而一般美国零售商店这两项指标的平均值分别高达5%和3%。以天天平价的口号作为最好的广告,沃尔玛很少做促销广告,相对于一般的大型百货公司,沃尔玛的电视或者报纸广告少得可怜,但这不意味着它没有竞争实力。节省广告费用,推出更低价的商品,沃尔玛通过这一做法来获取更多的客户。

在沃尔玛,行政办公条件和陈设都以简单著称,这里没有豪华的装修、昂贵的家具以及厚厚的地毯。为了保持低价位,沃尔玛将损耗降到最低限度。对于员工来说,他们熟知的不仅仅有大型削减成本的措施,还有上百条削减成本的小技巧。沃尔玛要求采购费规定不超越采购金额的1%,公司整个治理费为销售额的2%,而行业平均水平为5%。但所有工作都高效运转。

强大的后台信息系统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沃尔玛以最快的速度把世界一流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其耗资7亿多美元的通信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电子信息系统,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其数据处理能力仅次于美国国防部,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及条码等现代物流技术的使用,更为全球每个门店的销售分析、商品的分拨

及进销存管理等,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武器。反观国内零售企业,门店数量少,销售量低,单店利润差,很少有实力能投资完善的信息系统。一套系统的研发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甚至过亿,使不少的小型零售企业望而兴叹。

门店数量众多目前美国本土有近4000家店,配送中心有30多家,可见约100多家门店才能支撑一个现代配送中心的巨额费用。在门店数量不足时,配送中心的巨额费用往往会成为一个企业的经济负担。当沃尔玛进入中国时,也同样复制了美国的运营模式,在广东与天津分设了两个配送中心。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到目前为止,沃尔玛尚未实现全面盈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与其完全照搬美国本土的运营模式有关。美国本土的商店选址大都位于小镇,而在中国开的店大都位于中心城市, 大量的供应商可以提供专业化服务, 集中配送反而难以体现高效率。

沃尔玛的采购模式基本代表了目前国内零售企业的经营思想。较成熟的零售商大都根据自己企业的特征制定了相应的商品配送方案:

可见,零售业态的分类、商店的选址、商店的数量、商店是否配有内仓等,都是影响零售企业商品配送模式的重要因素。概括起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中心城市宜直送:我国现阶段物流行业发展不成熟,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水平相距较大,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地区地方保护主义思想较为严重,各地消费者商品偏好差异较大,物流行业又尚未完全对外资开发,加之门店数量不是非常多,这些因素都导致进行全国性的商品分拨与配送会产生低效率。家乐福目前成为中国市场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零售商, 核心竞争力就是以店长经营绩效为中心的管理体制, 由此而产生的能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本土化经营方式。

但采用供应商直送的商店,较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商品结构的同质化。目前基本所有国内中心城市的商业竞争都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商品毛利率每年都在下降,如果所有商品均从当地采购,商品的差异化将难以体现。因此中心城市的零售商在坚持本地采购为主的同时,还应适当保持部分中央采购的商品,这部分商品可占到商品总量的20%-30%之间,主要以进口商品、自有品牌及一些时尚商品、应季商品为主。

二线城市宜配送:二线城市的供应商资源较为有限,主要以生鲜和一些地方特色的食品供应商为主。如果大部分商品不能从中心城市配送,该门店商品对当地消费者的吸引力必然会大幅下降。因此,联华等大零售商选址一般都先在中心城市开店,中心城市的采购队伍及供应商资源较为成熟后,再向二线城市扩张,这样能较为有效地从商品结构上确保连锁经营的特色。当然,在选择仓储与运输方式时,又有自营与外包两种模式可以选择,这主要取决于本企业的资金实力以及是否有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如果本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仓库及运输车队,或者自营效率低,业务少,并缺乏相关成熟经验,就可考虑把上述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充分利用社会化分工带来的成本节约。

社区店、折扣店须有高效配送中心:社区店、折扣店一般面积较小,主要经营生鲜、食品、洗化等日用消费品,购物的便利性是这类小店生存的基础,如果缺断货,必然会对这类商店的销售带来巨大影响。因此补货的及时性成为这类商店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这类商店由于面积及空间极其有限,不可能进行大量屯货,因此配送中心能否及时补货构成了这类商店成功的关键。为了达到此项目标,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手段:

正确的配送中心选址, 可以缩短送货的时间,提高商品配送的效率。试想一下,如果迪亚折扣店在北京的门店数量达到300家,一天送一次鲜奶等日配商品,每家配送中心的选址能带来一个商店节约10分钟的效果,那对保证到货的即时性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确定合理的配送路线,对于布点较多的社区店有较大帮助。具体可以采用方案评价法进行定性分析,也可以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当然同时还要考虑门店对商品品种、规格、数量、时间的需求,配送中心现有的可支配运力等诸多因素。

进行合理的车辆配载。各门店的销售情况不同,订货也就不大一致。实行轻重配装,既能使车辆满载,又能充分利用车辆的有效体积,大大降低运输费用。

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在社区店的物流作业中,分拣、配货要占全部劳动的60%以上,而且较容易发生错误。如果在配货中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就可以使拣货快速、准确、高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有效降低物流费用。

综上所述,采用何种配送方式,主要还是取决于门店的需求已经实际不同条件下的配送成本及效率。只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抓准需求,做好与供应商的沟通工作,才用何种配送方式并不重要。

“在其他的地方买不到”是沃尔玛最希望提供给顾客的会员价值。直接向供货商提出生产要求,并给产品冠以沃尔玛的品牌,而且仅在沃尔玛连锁店内进行销售也是沃尔玛的特色之一。目前,沃尔玛店内的自有品牌占到总商品20%—25%。超市赚钱之道分三个阶段:一是进销差价;二是在供应商那里找利润;三是优化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靠第一种方式取利的时代已基本结束。从供货商手里找钱是第二种方式,例如向供应商收上架费、咨询服务费甚至条码费等,则是目前大多数中国超市所采用的办法。因为不断增多的亮点销售(超低价)与价格战使进销差价越来越小,沃尔玛则一直钟情于第三种。它花费4亿美元从休斯公司购买了商业卫星,实现全球联网。现在,沃尔玛每一间连锁店都能通过卫星传送信息,每一辆运货车上都配备全球定位系统。通过卫星和电脑互联,公司总部可以随时清点任一家连锁店内库存、销售和上架的情况,并通知货车司机最新的路况信息,调整车辆送货的最佳线路。这样,沃尔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公司的运输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据调查,沃尔玛的库存流量速度是美国零售业平均速度的两倍。通过降低成本,沃尔玛超市所售货物在价格上占有绝对优势,从而成为消费者的最佳选择。

结语: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和评估之后,应该对他们分别建立档案,便于对供应商分类管理。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里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求稳定的质量。供应商要按照企业的要求来选择,这就涉及到供应商与企业的配合问题。所以从企业操作的角度看,采购物流最应该注意的是供应商的质量问题。不光是产品质量,还有供应商的服务质量、管理质量。

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动态的问题,就是不能给供应商固定级别,应该根据评估结果随时为他定级,成绩不好的供应商就应该被淘汰。

采购过程中,还要侧重于采购模式,南方有一些企业,对采购进行外包,这也是采购整合、采购流程再造的一种方式。一定要采购目前急需的东西,采购应该有了订单以后再去采购,否则采购来的就是库存。

日本丰田汽车提出“库存是万恶之源”。戴尔公司的老总说:“我们没有库存,我们如果有库存的话,那库存的只是信息,我们不库存具体某个东西,而是库存某个信息,把信息库存起来。”世界500强的首位——沃尔玛成功经验有两点,第一是降低成本,第二是消灭库存。

采购订单可以来自生产线上,也可以来自于销售。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生产的订单,就是生产需要的原材料、零部件。对销售型的企业来说,采购就是采购商品,要由市场的需求来拉动采购活动。

少批量、多批次、多品种,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一种模式,没有人愿意自己投很多货。现在要批量小、库存小、仓库小。80年代初,企业仓库大,货物多,表示企业有实力,因为那个时代,只要能生产出来的,就能赚钱。现在如果仓库很

大,货物很多,那将意味着这个企业的商品不能有效的流动。“永远不要买得太多”,不只是沃尔玛采购时的策略,也取决于他高科技的物流方式。沃尔玛作为世界第一大零售商,带来了新理念、经营方式和现代化管理手段,以及国际惯例和先进经营模式。

第二篇:企业零售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凡在本单位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新参加或临时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

三、凡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在本单位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康档案,组织相关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查体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六、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部门经理要随时掌握相关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对其健康证明进行定期检查。

七、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佩带(携带)或交主管部门统一保存,以备检查。

食品安全自查与报告制度

一、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他法规规定,定期对经营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对贮存、销售的食品进行检

查,查验食品的贮存条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对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以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及时进行清理。发现其经营的食品属于《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的范围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并封存库存产品,通知相关食品经营者和消费者停止销售和消费相关问题食品。

二、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销售、贮存等场所的食品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经营设备或者设施不再符合《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及其他食品安全要求的,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三、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的,立即停止食品经营活动,并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索证索票制度

一、索证索票是指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在订货时,向供货方索取的有关证照和票据,作为证明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可靠的凭证。

二、购进食品时向食品供货商索取电子打印的统一格式的供货凭证,认真核对凭证内容与实际食品是否一致,并按要求按月装订,保存2年以上。

三、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包括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者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

四、在认真查验以上相关证明文件后,索要文件的复印件,并按照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规范整理、建档备查,保存期限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

进货查验制度

一、凡进入本经营单位的食品都应当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审验供货方的经营资格(包括: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索取相关票证。应当检验检疫的,还应当向供货方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由供货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二、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

(一)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

(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认证认可标志;

(三)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及其标准方式;

(四)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

(五)限期使用商品的

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鲜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

(六)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品损坏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

三、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农产品及其他食品,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四、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食品时,要注意查验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六、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食品召回及停止经营制度

一、接到食品生产者召回问题食品信息的,食品经营者应当立即停止经营,封存相关问题食品,并配合食品生产者做好食品召回工作。

二、食品经营者应当如实记录实施召回食品生产企业信息、被召回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召回单位、召回日期、召回原因等内容,并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单据,建档备查。相关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三、对由于经营者自身原因导致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经营者应当立即停止经营,在其销售的范围内召回相关问题食品。

四、食品经营者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贮存条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对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以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及时进行清理。

五、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属于《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的范围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并封存库存产品,通知相关食品经营者和消费者停止销售和消费相关问题食品。

六、食品经营者应当如实记录停止经营的食品名称、规格、数量、停止经营的日期、停止经营的原因、采取的措施等内容,并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单据,建档备查。相关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专(兼)职人员应当掌握食品销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食品销售服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以及食品感官鉴别常识。

二、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发市场采购,并应当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长期定点采购的,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三、从生产加工单位或生产基地直接采购时,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四、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五、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少量或临时采购时,应当确认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六、从农贸市场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或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

七、从食品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和农贸市场采购畜禽肉类的,应当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从屠宰企业直接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

八、采购乳制品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九、批量采购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应当索取口岸进口食品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与所购食品、食品添加剂相同批次的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复印件。

十、采购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食品销售具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集中消毒企业盖章(或签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盖章的批次出厂检验报告(或复印件)。

十一、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入库前,食品销售服务提供者应当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建立采购记录。采购记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十二、按产品类别或供应商、进货时间顺序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进货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一、食品销售服务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销售服务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销售服务工作。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参加各种上岗前及在职培训。

三、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加工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加工操作规程等。

四、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五、建立食品销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一、负责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并做好建立培训档案工作;

二、负责组织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并做好建立健康档案工作,督促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三、制定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等,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负责检查记录食品销售服务经营过程的食品安全状况,并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和提出处理意见;

五、负责受理投诉举报工作,对每起投诉举报要认真记录并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六、接受和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并如是提供相关资料和情况;

七、完成上级交给的与保证食品安全有关的其他管理工作。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一、贮存场所、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设置纱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二、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 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

三、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四、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设可正确指示温度的温度计,定期除霜(不得超过1cm)、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符合相应的温度范围要求。

五、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

六、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七、除冷库外的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

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一、保持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无污染源,内墙、屋顶光洁,地面平整,门窗结构严密;

二、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食品经营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并建立记录和档案;

三、设施设备在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严禁违反操作规程异常使用;

四、食品经营设施设备要有“运行”、“检修”、“暂停”的状态指示牌标示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以免出现异常状况;

五、建立设施设备管理档案,做好登记、使用和定期检定的记录。

六、加强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工作,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保证设施设备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转,以满足食品安全工作的需求。

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要对设施设备定期检查、维修;对在用、备用、封存和闲置的设备,都要定期进行除尘、防潮、防腐蚀等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清洁、润滑和紧固工作。

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一、贮存场所、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设置纱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二、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

三、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四、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设可正确指示温度的温度计,定期除霜(不得超过1cm)、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符合相应的温度范围要求。

五、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

六、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七、除冷库外的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

废弃物处置制度

1、安排专人负责废弃物的处置、收运、台账管理工作;

2、将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

3、严禁乱倒乱堆废弃物,禁止将废弃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4、废弃物应当实行密闭化运输,运输设备和容器应当具有废弃物标识,整洁完好,运输中不得泄漏、撒落;

5、禁止将废弃物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

6、不得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废弃物喂养畜禽;

7、建立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台账,详细记录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并定期向食品销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及环保部门报告;

8、企业负责人应实时监测单位废弃物的处置管理,并对处置行为负责。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为规范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理 食品安全事故,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小组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应急处置程序

(一)及时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有关人员立即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联系电话:)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联系电话:)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并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二)立即抢救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120)抢救。

(三)保护现场

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提供留样食物。

(四)配合调查

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要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如实反映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三、事故责任追究

对事故延报、慌报、瞒报、漏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组织力量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确保不让事态扩大,任何个人不得自行散布事故情况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篇:零售企业会计核算

题目:关于大型零售业相关情况的调查

一、商业企业的实物流程

商业企业中的大型零售业是商品实物流转的过程,商品流转是指通过买卖行为,把工农业产品由生产领域送达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零售企业是指从批发企业或生产部门购进商品,销售给个人消费,或销售给企事业单位等用于生产和非生产消费的商业企业。商业零售企业处于商品流转的最终环节,如百货商店、超级商场等。为了更深一步了解大型零售业的实物流转过程、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商业企业的会计信息,我们对秦皇岛市奥体中心的广源超市进行了参观考察,学到了很多知识。如零售业的实物流转包括若干环节,从订货、运输、收货、上货、销售、退货到盘点等等多个环节,最终完成整个实物流转的过程。

(一)订货和运输

在商品购销过程中,零售企业首先是跟供货商订货,订货是指零售企业直接向供货商要货,或者简单说是采购,传统的订货是以手工方式为主进行,大量的信息通过电子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差错率高,而且效率低下,然而现在大部分零售企业的采购工作仍是通过手工来完成,原因是某些供货商的管理水平无法达到超市的要求,有时候更有突发性的需求,也需要超市的采购主管下达手工的订单,超市采购需要参考的依据有商品的历史进价、历史采购批量、当前库存以及在途商品量等数据,超市采购应当对采购数量与价格等敏感数值给予严格的限制。对商品库存进行动态的调整,而不同的商品订货方式也不同,例如:一般超市针对生鲜、冷藏商品都要勤进快销,提高此类商品的周转率,所以此类商品进销频繁,因为这类商品本身保质期短,不可能保持过多的库存量。所以超市要根据不同商品特点配置不同的订货规则。

下订单之后就是商品运输问题,商品的交接货方式通常是根据商品的特点和运输条件,由交易双方协商决定的。通常采用的商品购销交接货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送货制、提货制和发货制。一般超市都实行送货制,送货制是指供货单位将商品送到购货单位的仓库或指定的地点。送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和商品损耗,一般由供货单位负担。

但超市要根据商品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合理的交接货及运输方式,以使商品达到最小的损耗,保证商品质量,例如:像广源超市的生鲜组和休闲组类的产品就实行日配制度,即每天送货商都要把商品送到超市仓库,因为这类产品保质期很短,容易腐烂变质等,所以要随上随买。

(二)收货、上货和销售

货物到达后,收货人员根据司机的随货箱单清点收货,收货人员签收送货箱单,并填写相关所需单据,将标有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或批号)、货物状态等有关的收货资料交定单处理人员,收货过程中收货员如果发现质量不合格、包装毁损等问题要拒绝签收,若收货员没有发现类似问题,使商品上货销售发现质量等问题,收货员要负一定的责任。例如:广源超市的进货验收制度。该制度明确规定商品进店检查验收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食品标签管理规定》《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

定》,坚决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和“三无” 商品进店。收货商品进入仓库后,就是库存管理和货品存放以及上货销售。上货要按照有关规定上货,例如:上货要注意堆头,排面,端架上的物品摆放顺序及摆放规则。商品的销售则由超市员工与供货商派来的员工组成,他们都要服从超市的管理,在超市里的工作主要是促销商品,其次还要随时关注货架物品的摆放、卫生等问题。

(三)退货及盘点

超市退货包括超市向供应商退货和顾客向超市退货两方面,各种退货及换残产品入库都须有相应单据,如运输公司不能提供相应单据,仓库人员有权拒收货物。退货产品有良品及不良品的区别,如良品退货,货物必须保持完好状态,否则仓库拒绝收货;不良品收货则必须与相应单据相符,并且有配套的纸箱,配件齐全。顾客因为商品质量问题要求退货,超市必须有退货管理办法,制定合理的退货政策,尽量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

超市商品必须定期盘点,保证数量和质量,盘点流程为所有的货物每个月必须大盘一次。针对每天出库的产品进行盘点,并对其他产品的一部分进行循环盘点,以保证货物数量的准确性,需要注意的是赠品不盘。针对每次盘点,接单人员打印盘点表,交给盘点人员。至少两名盘点人员进行盘点,将盘点数量填写在空白处,盘点后由二人共同签字确认数量。将盘点表交于报表人员,报表人员将盘点数量输入盘点表,进行数量的匹配,如有数量的差异,需重新打印差异单,进行二次盘点,二次盘点后无差异存档。如有差异,需进行核查,如发现有收发货错误的,需及时联系供货商,是否能挽回损失,无法挽回的损失,按照事故处理程序办理。例如:广源超市的盘点程序是货位号的编制、库房卡片的制作、条码板的制作、控制单的制作、然后就是整理商品,盘点完后,条码板回收,如无问题进行切盘。

二、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食品质量标准主要是:有营养价值,有较好的色、香、味和外观形状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卫生质量要求。食品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烹调等每个环节,都可能受到环境中各种有害物质污染,以致降低食品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一定要开展卫生宣传教育,超市作为生活消费品的集中地一定要特别加强食品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管理,对食品保质期、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和储存环境等严加管理,防止各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从源头上杜绝生产危害身体健康的食品,零售企业制定各种检验措施,对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拒绝采购,进场。例如:超市中的生鲜类产品,在调查中发现生鲜类产品保质期都很短,储存条件也比较苛刻,为避免食品发生过期变质等问题而给消费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超市等零售企业一定要做好食品的保鲜、保质工作,创造良好的储存条件,勤进快销,保证生鲜类产品的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例如: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广源超市制定了食品质量责任制度,实行食品质量问题责任追究,加强员工的责任心;食品质量自检制度,每日对各类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安全检查,尤其是蔬菜、生肉等生鲜类产品以及现场加工的食品;质量承诺制度,对各类商品都要保质保量,对消费者负责,保证消费者吃得放心,用得放心。同时,还对散装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加工间原材料、用具携入携出以及散装食品卫生制定了几项规定。为保证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广源超

市还制定了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保证决不销售有毒有害、包装破损、掺假掺杂、国家明令淘汰的等十类不合格食品,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三、零售企业会计核算

零售企业例如像广源这样的大型超市,商品的销售量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定,销售单价则由企业财会部门根据商品进货成本、毛利率以及其他同类企业的销售价格制定。大型零售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通常适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这是在建立实物负责制的基础上按售价对库存商品进行核算的方法,首先是建立实物负责制,企业将所经营的全部商品按品种、类别及管理的需要划分为若干实物负责小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实行实物负责制度。实物负责人对其所经营的商品负全部经济责任。其次是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账都按商品的销售价格记账,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或小组分户,只记售价金额不记实物数量。再次是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由于库存商品是按售价记账,对于库存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来核算,并在期末计算和分摊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最后就是定期实地盘点商品,实行售价金额核算必须加强商品的实地盘点制度,通过实地盘点,对库存商品的数量及价值进行核算,并对实物和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

售价金额核算法主要适用于零售企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把大量按各种不同品种开设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归并为按实物负责人来分户的少量的明细账,从而简化了核算工作。例如:为严把商品进货关,有效控制商品全过程流转管理,广源超市特建立了商品购销台账制度。

四、心得体会

通过两周对广源超市的参观考察,我了解了很多关于零售企业的知识,例如:零售企业尤其是大型超市的实物流转过程、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零售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等等。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大型零售业基本都有非常完善的内部制度,例如:进货验收制度、食品质量责任制度、食品质量自检制度、质量承诺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等;但是,没有一个企业是十全十美的,广源超市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

超市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的设置及运用、商品采购及销售的核算与传统的商业零售会计相比有较大差异,因此建立适合超市经营特点的会计核算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要重构超市进销的会计核算体系,超市使用的物流管理软件和会计软件还需进一步开发才能更好应用,因此应在有关一级科目下进行二级科目的开发设置,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使一个会计科目能够反映多种会计信息。会计核算方面采用“进价金额核算法”,同时反映售价信息,改变了以往传统零售业采用的“售价金额核算法”。这一方面简化了核算手续,另一方面也保留了“售价金额核算法”的优点,体现了实物负责制,有利于加强超市经营管理。

第四篇:零售企业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在联华银珠超市已经工作近四个月了,回味这百余天的工作生涯,有心酸、有辛苦、有快乐也有收获。联华银珠超市的这份工作,是我大学毕业后自己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自然加倍珍惜。在联华的日子,是我这辈子的精神财富。

初到银珠,即是年底。作为零售业者,此时段是零售业旺季中的旺季,因此初入职场的我以及我的同事们没有任何的培训、没有任何的规章制度学习就直接被派往销售第一线。那时候的我们是充满干劲的,从我们来到银珠,活动接连不断,两周年店庆,圣诞节,元旦,小年,春节,元宵,妇女节,加班都成了常态,由于长时间的一线高体力工作,很多同批的同事退缩了。而我却坚持了下来,虽然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虽然每天都是粘床即倒、虽然起初高强度的劳动使我不断受伤流血、虽然特别忙碌的时候必须加班加零点以后甚至更晚,但是我觉得日子过的非常充实。我们没有被培训,但劳动的第一线就是最有效的培训。刚开始,我们总是碰壁,总是办错事。然而,在领导的包容与老同事的悉心帮助下,我们这一批人迅速的成长起来,在这忙忙碌碌的黄金季,我在实践中从最基础的货品陈列规则学起,到查验新货。从最初的补货返厂单据的跑单签字,到独立开单。从起初的领导口述填写补货单,到后来的独立根据商业系统数据填写补货单,并自行报货。从起初的由领导写单据调价我在旁观摩,到后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填写调价后报领导审核。从起初的一无所知到后来能给独立完成当月当周的本区域销售报表的分析与总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总之在联华银珠超市的三余月的工作时光里,我学会了很多:学会了一个零售业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构架及行为准则;学会了作为商业企业日常运作的基本流程:学会了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银珠的一百天是收获的一百天,使得初出校门的我见识到了工作的劳累、感受到了真实的社会、感受到了劳动的不易。正因为如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去工作,为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为赚取人生路上第一桶金,同时也为企业的腾飞作出自己的贡献。

银座储备干部超市酒饮处主管:XXX

2011年3月3日

第五篇:零售企业如何选择人才

零售企业如何选择人才

2007

前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企业经营者对管理人才的渴求诠释得淋漓尽致。尤其对于零售行业而言,一名称职的经营管理人才更是被老板们“求贤若渴”。正如笔者在上期文章所谈到的留人不易,选择何种人才才是最适合本企业的精英也是老板和HR们所苦苦思索和考虑的问题。

一、零售行业的性质决定了选择人才,德要放在首位

相对于其它行业来说,零售行业的诱惑很多,尤其对于目前中国的经营体制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而言,在采购、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黑洞对管理和经营者而言都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诱惑。充分的授权和过分的监督都只是抑制灰色收入的一种外在手段,德性和定力才是主因和决定因素。无论是巧舌能簧、个性张扬,还是外表俊朗、气质洒脱都只是一种暂时的表象,面对诱惑时这些都会因为贪欲而扭曲、错位。

笔者在零售行业工作近十年,经历了无数的人事沉浮,看到一位位当初意气风发、志存高远的“精英”、“勇士”,被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击倒,而“幸存者”只有几位。而这些笑到最后的人才基本都是个性内敛、不甚张扬、埋头苦干的角色。无疑,“德”在这场人才的PK中最终成为致胜的法宝和王牌。以下这个例子颇能说明“德”在人才比拼中的作用。

笔者所在的一家购物广场成立伊始,没有设立专职店长一职,而是由常务副总经理予以兼任,而这位副总平时基本是在总部坐阵,很少能光顾于此。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老总对这个位置人选的选择有所慎重,从一个侧面来说也是对现有几位副店长的一种考验和磨炼。笔者作为办公室主任兼企划经理对此深有体会,因为几位副店长的PK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因为群龙无首,所以大家都各不相让,最明显的是对权力的争夺。主管办公室的是一位副店长,主管企划的却是另一位副店长。对于企划的争夺也成为了这场暗战中的重点,主抓营运的副店长自然想让企划划归她所有,这样在卖场氛围布置上会更加得心应手。而主管办公室的副店长则想通过主抓企划来限制另一位副店长,从而达到权力上相互搏羿的作用。

这也让笔者有些力不从心,两位店长都不能得罪,一方面是直管上司,一方面是所热爱的企划。归属营运可以得到采购更大的商品支持,在卖场装饰时也可以得到营运的鼎力配合。但现状是在权力的拼争中,我成为了一个牺牲品,一个“皮球”与玩偶。而斗争的结果是集团又从总部调来一位经理任常务副店长,双方都没有成为对方的权力支配者,没有气度宽广的胸怀和良好的大局观,而只能做副手。

而另一个例子则从权力的使用上揭示了用人要用德的重要性。一位昔日风光无限,颇受副总赏识的营销策划人才,却因为非常规的调离而暴露出多笔来路不清的账目款项。事情缘于笔者的主动请缨。因为在分店不得志,笔者一封自荐信递到老总办公室,最终赢得营销部长的职位。但前任的一些问题却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果没有这次人事变动,可能这位昔日的“职场红人”还会继续“一帆风顺”。殊不知,过于张扬的背后肯定会埋藏着不和谐的“种子”。

二、零售行业的现状决定了选择人才,要拿来即可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内的零售业步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外资零售大鳄加快了扩张的步伐,百联、大商、铜锣湾等国产连锁商业集团也加紧了“抢滩圈地”的脚步。而企业的提质提速却与零售专业人才的相对不足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零售行业的中高级人才流动相对较快,尤其对于连锁行业而言,更是如此。于是一批较早进入这个行当的、能与人才两字挂边的,就成为了落后地区或二、三级城市所竟相招募的精英。笔者所在的一家二级城市百货店就曾经为了吸引一名曾在沃尔玛早期做过课长的所谓职业经理人而许以高薪,而另一家同城的民营百货店更是为了争夺这位稀有的“人才”而不惜对其进行威胁、恐吓。而最终的结果是这位高级人才因水土不服,勿勿拿走几个月的高额薪水而悻悻离开。对职业经理的选择虽然盲目却也暴露了零售企业在选择人才上的“拿来主义”,宁可选择一位“外来的和尚”,也不愿花大力气去培养深谙企业内情的“实战勇士”。

竞争的惨烈不容企业有半刻的喘息,大家都希望不输在起跑线上,高起点才能有高的收获。所以对人才的比拼和现实的客观评估也让零售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本着拿来就用的原则,那种岗位练兵、师徒传教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富有成熟经验的“成手儿”,而不愿去把过多的机会让“新手儿”去感受、实践。这就造成了企业用人的短视和肤浅,而缺乏前瞻性的观望与守候。而某些民企在这方面更是如此,对人才的使用他们甚至抱着“招之即用、用之即高效”的想法与原则,往往让你去超负荷或全勤运转,从而赚取多余的剩余价值。

北方某民企服饰商城,是人才市场的常客,不是企业人才不够用,而是一拨拨儿招聘的人员都如勿勿过客,而没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选择人才时,民企往往不会留给应聘者太多的适应时间,或者用试用期来进行一种巧妙的利用。笔者在一家民企时,就经历了这种利用试用期而进行人才“欺榨”的行径。笔者最初应聘时,说好试用期为三个月,可三个月过去了,企业却以种种理由不予转正,经过询问才得知,原来与我一样的不在少数,大多以各种理由不予转正或拖延转正期,其实企业最终的目的还是昭然若揭的,那就是节约人力资源的费用,最终达到占有剩余价值的目的。

三、零售行业的发展决定了选择人才,要是复合全能战士在《天下无贼》中,葛优曾有一句颇具经典的台词: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同样,你要问零售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相信答案还是人才。选择人才的过程同样也是企业继续发展和前进的过程,一名优秀的人才可以让企业少走弯路、让资源得以更加高效的组合与配置。而在计划经济和经济转型时期那种单一的专业性人才和开拓性人才显然已不能满足企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具有精深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就成为了企业所竞相角逐的对象,除了这些必备的“硬件”之外,超强的敬业精神与高度的责任意识也成为了两者之间“情投意合”的关键因素。人才选企业看重的是文化与发展空间,企业选人才看重的是内外兼修的全天候作战能力。人才价值发展的最大化既是对用人方眼力的考鉴,也是对人才自身的严格要求。对于这点,笔者深有体会。出于关注,我经常看一些企业的招聘广告,尤其是零售行业的,从中也可窥见企业在用人取向上的端倪。以前企业的招聘往往是比较简单,只要求年龄、学历和专业,现在一些非智力因素也被包含其中,包括敬业、忠诚等字眼时常会见诸报端。同样,国内的企业在招聘时也会对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加以考验。

综上所述,选择人才同样也是选择企业未来的过程,如果企业的老总不加以重视,势必会吃亏不浅。

零售企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