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论农村文化的发展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17-1011268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6 23:52: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农村文化的发展

论农村文化的发展

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我国13亿人口中,其中有9亿多是农村人口,农民文化是农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民的自身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的农村文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农村文化的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民间非物质文化的萎缩:农村原有的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在现代化的车轮挤压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一些民间艺人也随着生活的压力等原因相继转换岗位,一些经典文艺活动和文艺人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思想意思的转变,年轻人也变得很难被民间艺术所吸引。

(二)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在我国文化事业费用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是偏低的,并且文化费用投入偏重于城市,农村文化的发展得不到财政上的支持,导致城乡文化的差距不断拉大。

(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较落后:我国部分县镇没有图书馆、文化站,有些县镇的图书馆藏书陈旧,种类不全,不能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四)农村文化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目前在许多地方乡镇文化站

还是“一站一人一章”的局面,甚至在某些地方虽然有编制,但许多人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在职,大多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不知文化工作怎么开展,加上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农村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发展规划。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关心乡村农民的文化生活。切实把发展农村文化摆上日程,将文化建设工作作为考核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确定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量化考核,奖优罚劣。建立文化发展激励机制,鼓励农村文化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多出精品。尽快制定出优秀作品的奖励政策,鼓励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创作更多体现时代特征和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二)创新机制,培养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要配齐配强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对乡镇文化站人员建立“准入”机制,设置进入门槛,对新进文化站人员的学历、年龄,特别是业务、特长技能要设置硬性规定,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同时保证文化工作者的待遇,稳定队伍,提高工作积极性。要分期分批对文艺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培养一大批热心农村文化的艺人,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三)多元投入,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资金保证。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要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

活动的经费投入,市县乡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文化中心建设,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阅报栏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农村文化人才培训,鼓励补贴自办农民文化大院,还要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扶持农村文化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各职能部门要主动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农村文化发展基金。通过政策鼓励、商业化运作,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发展事业。

(四)立足农村,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从根本上说,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的现状,还得立足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保证农村文化工作有阵地:改造和利用好原有文化阵地,现有的小广场、礼堂、活动室等文化场所要添置设施,更新内容;开辟新的文化阵地,建设一批文化广场、球场以及其他群众文化场所。要培植好的文化品种: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文化,改良民俗民间文化,引进外来积极健康文化,培育新生优秀文化。举办各种培训班,科技讲座,引导农民兴办文化、参与文化、积极要求文化消费的热情,引导民间文艺人自编自演健康向上的、贴近农民、贴近生活的文艺节目。

我国的农村文化关系着整体文化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大力扶植和发展农村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摘 要:随着对文化产业发展特别重视的“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注重挖掘农村现有文化发展潜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文化产业的落后也将制约广大农村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从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入手,结合实例湖南祁东渔鼓这一地方戏曲文化产业的发展,论述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其他各部门应作出的贡献。

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源头,是一种科技含量业文化干部人员少、待遇低、水平不高。尽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管乡有文化站,但专职干部不专用,经常被鉴于其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效益与抽调去做其他应急的工作。在机构改革中,社会效益双赢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拉动就有些文化站面临被取消编制的危机,致使专业、开辟脱贫致富新途径等方面的社会价职干部人心慌慌。而村里的文化室多是为创值,文化产业被视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建而设,一室多功能,随上级部门的检查而济转型的新增长点。当下,农村文化产业发改变。这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尤其落后制约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展。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需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布局和宏调思管理,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路出发,从较高的起点上对“十二五”时期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

第三,领导重视不够,财政经费投入不 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匮乏。农村文化

土壤荒漠化,关键是因为缺乏能够提供健康1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休闲的场所和配套设施。人力、财力、物力 供应不足是目前许多农村文化建设中难以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越的障碍。农村文化的贫瘠我们政府要负不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可推卸的责任。题,有相当一大部分已经迈上小康之路。许 多地方的农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第四,目前的乡镇文化活动缺乏吸引他们想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力。纵观全国各地的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的文化建设我们发现很多地方把新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从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滞后于经济社会发简单的看成给农村多送几场慰问演出,给农展,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民多放几次电影,等等,却没有考虑送出去要。突出表现在: 的文艺给农民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效应,能多 大程度促进当地的精神文化建设? 这样的送 第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文文艺能解决农民一时的胃口,却不能解决农化消费偏低。农民劳作之余,除看电视外最民一世的胃口。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主要的消遣活动是串门、聚众喝酒、打麻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将、打牌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一些娱乐项 目是“带彩”的便是对输赢几个小钱来消遣第五,近年来,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时间,农闲时节,赌博现象比比皆是。一些农村只留下老少两头,发展动力不足。农村农民在封建迷信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耗费不的老年人虽对当地人文历史熟悉但难以有精少钱财,多数农民没有文化消费概念。力将其发扬,不可能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 力军,儿童更不可能,而能够承上启下的青 第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农村专壮年大量外出务工不仅不能使当地优秀文化发扬光大反而会导致农村优秀文化难以传承从而消亡,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以祁东渔鼓为例,谈农村文化 产业发展前景

渔鼓,是衡阳民间曲艺,系采用长二尺四寸,圆周九寸大的无节竹筒,蒙上猪皮膜做成的“渔鼓筒”为主要演奏乐器,配合说唱的一种表演形式。衡阳渔鼓不仅地方特色鲜明,而且唱词结构严谨,文字通俗,语言活泼,人物形象生动。同时加入月琴、云板伴奏,音乐唱腔纯朴、优美,与地方语言音调紧密结合,行腔圆润,素为衡阳民间群众所喜闻乐见。

2.1 公权力影响下祁东渔鼓的发展

自渔鼓产生至20世纪50年代,祁东渔鼓一直游离于政府文化体制以外,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从演出地点与时间来看,祁东渔鼓主要是在丧葬或者店铺开业庆典上演出。从社会功能层面来看,渔鼓具有的功能意义也较为单一,仅仅是指向观与演的民间娱乐层面。从演出内容上看,渔鼓的传统曲目或宣传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或表现农村生活的人与事,并不具有为政府服务的政治功能。

直到20世纪5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1952年,祁东县委宣传部将渔鼓艺人邹祖西自编的曲目《廖仁福的互助组》选送到湖南省参加汇演,受到程潜的接见,随后又赴汉口,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受到邓子恢等领导的接见,荣获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主席题词的丝织品奖状。这是祁东渔鼓首次登上大雅之堂,为渔鼓日后走出丧堂、走上舞台奠定基础。1955年,邹祖西和朱敦祥、李金玉、朱美秀等几名渔鼓艺人组成了衡祁曲艺队,表演的节目主要有《包公案》、《施公案》、《宋江杀惜》等,此时渔鼓表演正式走上舞台,演出遍布衡阳、耒阳、郴州、蓝山、东安、浏阳以及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区。1958年,全国兴

修水利,祁东县委组织几万民工修建红旗水库,负责宣传的副县长彭树德抽调渔鼓艺人邹祖西和琴师刘兴国上工地打渔鼓激励士气。渔鼓一到工地,便从坐唱变成了站唱,从单打变成了一拉一唱的二人演唱形式。从此,渔鼓就正式纳入了政府文化体制范围内,以民间陪灵伴亡为单一功能的丧堂渔鼓,此时被时代赋予了配合政治宣传、鼓舞人们生产士气的新的政教功能。[3]

文革期间,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渔鼓表演基本停止,刚接近主流社会的渔鼓又被边缘化了,但对于渔鼓的创作并没有停止。这一期间,渔鼓艺人邹祖西凭借记忆改编整理了几十部传统渔鼓演唱底本。

20世纪70年代以后,渔鼓与政府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以1972年湖南省前曲艺主席周汉平对祁东渔鼓的正式命名为标志,文化部门对渔鼓曲目创作和渔鼓表演的改革工作全面开始,渔鼓活动由过去单一的民间自发组织转变为政府协同管理。此时渔鼓的传承主体除了渔鼓艺人、观众,还有基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行政制度介入其中的地方公务员和曲艺工作者,例如张小补、聂春吾。县文化馆的文学与音乐干部采取与艺人合作的方式,先由艺人将新编唱词按传统曲调装腔,然后由作曲者按自己的理解进行加工,并与艺人磋商定型。祁东渔鼓《智取炮楼》就是艺人邹祖西与音乐干部聂春吾合作的作品。1974年11月,祁东县文化馆选派《智取炮楼》参加全省厂矿、农村群众文艺调演;1975年8月,县文化馆委派邹祖西参加全省曲艺调演,他演唱的祁东渔鼓《智取炮楼》获优秀节目奖。至此,渔鼓正式从边缘进入主流,以一种特殊方式活跃于乡俗与官方活动中。

2.2 影响祁东渔鼓发展的公权力来源

祁东渔鼓发展到今天,形成了四个全国之最:一是以演唱渔鼓为主要职业和主要收入来源的渔鼓艺人,由建国之初的三五名歌郎发展到数以百计,一个县曲艺从业人员之多堪称全国之最;其次,全县59支渔鼓演唱队,每队每年平均演出400场以上,每年全县演出场次达2万3千余场,演出场次之多堪称全国之最;其三,每年观看渔鼓的观众突破千万人次,就一个县来说,每年观看曲艺演出的观众人次亦堪称全国之最。在祁东渔鼓艺人中,现有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7人,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36人,就一个县来说,高级演艺人员之多同样是全国之最。

对祁东渔鼓发展起影响的公权力主要还是来自政府。1952年,祁东县委宣传部将渔鼓艺人邹祖西自编的曲目《廖仁福的互助组》选送到湖南省参加汇演,受到程潜的接见,随后又赴汉口,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受到邓子恢等领导的接见,荣获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主席题词的丝织品奖状。这是祁东渔鼓首次登上大雅之堂,为渔鼓日后走出丧堂、走上舞台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政府开始涉足祁东渔鼓发展的开端;

其次,众多渔鼓团队的建立对祁东渔鼓的发展起到了作用。渔鼓队伍的建立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渔鼓表演产业的形成,商业元素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表演者对顾客更高要求的满足;二是由于演绎形式由一人向多人发展的趋势;三是渔鼓队伍的建立为渔鼓艺术的传承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后继无人的局面。

最后,祁东曲艺家协会的影响。202_年初,县委宣传部成立了“祁东曲协筹建办公室”,同年8月,成立了祁东县曲艺家协会,让渔鼓艺人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至202_年7月,加入祁东曲协的渔鼓艺人达150人,琴师刘兴国担任曲协主席。曲协的成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渔鼓艺人的关系,他们仍是主流边缘、官方与民间的关系,艺人们的职业还是农民,原则上不完全脱离体力劳,无工作单位。但是它使艺人在身份、待遇方面有了差别。根据曲协的规定,有加入曲协的艺人,才有资格演唱政府的宣传类渔鼓,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曲协艺人的经济收入。现有渔鼓表演的名师人物基本为曲艺家协会所吸收。在祁东渔鼓艺人中,现有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7人,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36人。曲艺家协会的建立增进了各个表演团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表演与比赛的机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措施

202_年下半年,是各地密集出台农村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的时期。“十二五”规划所定的阶段性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景目标,其参照体系和产业支撑到底如何取、如何发展,以支撑起相对前瞻和跨越式发展的文化产业步伐,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为此,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本文作者结合团队成员对所在地区部分农村的深入调研分析,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第一,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政策保证。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的政策法规体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导向,创造农村文化产业的优良环境,是政府履行对文化产业公共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政府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度、导向、规范及管理措施等,最终体现在政策法规之中,政府管理和引导农村文化产业之目的、依据及手段的合理性,最终也要体现在政策法规之中。文化产业是通过市场化进行运作的,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法治经济。政府的政策法规为农村文化产业提供公平规范竞争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的保障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主要表现为:制定相关政策为农村发展当地文化产业提供资金,引导人才进入农村文化产业市场等;间接表现为:制定政策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再教育,灌输优秀的文化知识,避免使其将低劣腐朽的文化带入农村,与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等。

第二,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中,人才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文化产业有人将之誉“创意产业”,人才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农村,不仅是经济的洼地,也是文化的薄弱环节,人力资源相当匮乏,在农村发展文化产业这种高技术含量,先进经营理念的新兴产业,最大的制约依然是难以突破人才的瓶颈。为此,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千方百计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这是政府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建议建立乡镇农村文化骨干人员的人才库, 形成县、乡、村三级的文化骨干网络, 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影响力, 为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做出贡献。同时逐步在基层文化单位实行人员从业资格制度, 建立完善在职人员岗位培训机制, 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并通过公开招聘、考核等方式引进农村文化事业管理人才, 建立健全乡镇文化机构, 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工作基础。

第三,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投融资支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走市场化的道路,努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改变农村文化产业的投入方式,由政府计划拨款为产业需求型贷款投资。在使用财政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的同时,政府也应向农村文化产业投资,并实现国有资本的扩张增值。政府应以WTO 的规则,积极引进国外资本和发达地区的资本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同时政府还可以运用政策杠杆为农村文化产业间接融资,如建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开征文化发展建设税,发行文化资金彩票,以“创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方式,开辟农村文化产业的资金市场。

第四,改革和调整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扩大乡镇文化机构职能。市场经济时代,农民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求富、求知、求乐”。因此,必须尊重和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首先要转变文化工作仅仅依靠文化宣传部门来办的观念,积极引导科技、教育、卫生、广播、政法等部门广泛参与基层文化建设活动。其次,要改变文化活动单纯搞娱乐的做法,将知识性、教育性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举办科技讲座、科普展览、田头恳谈、道德论坛、法制讲座、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新颖有效的形式,改单向灌输为互动参与,牢牢吸引农民,以此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第五,实施品牌战略,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之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一定要有品牌意识,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塑造良好形象,从而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增长。鲜为人知的湖南邵阳的崀山因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而身价陡增,202_年国庆节一周的门票收入便

猛增到202_多万元。这就是品牌的效应。湖南衡阳的“渔鼓”、河北蔚县的“剪纸”、天津的“杨柳青年画”等等,都是中国具有品牌效应的民间艺术之乡,如充分发挥其品牌效应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文化产业的产品和其他产业的产品在市场的竞争中有着共同的规律,产品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方能形成竞争的优势。凡是农村文化产业形成竞争力,受到市场广泛青睐的,无不具有这样的特色。农村文化产业的特色性,体现为紧贴农村的实际,不求其洋,但求其土,但求其古。要更贴近自然、更贴近历史、更贴近民族、更贴近乡土风情,让消费者找到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感觉。

结 语

当今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是必要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予以大力支持,但应当注意的是政府的领导是“引导”而不是“干预”;政府的角色是“服务”而不是“管理”。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在思想上改变,更应该在意识形态的高度上进行转变,彻底改变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文化产业的主体始终应该是企业和农民个体,政府的最佳定位应该是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护航者,而不是成为文化市场中一个事必躬亲的操盘手。

第三篇:农村文化发展概论.

学号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

论文(作业)题目 新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姓 名 专 业 乡镇企业管理 入学时间 202_年秋 教学点 顺平县电大

目录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涵………………………………………………………………1

(一)发展经济、增加收入……………………………………………….…………………1

(二)建设村镇、改善环境…………………………………………………………………1

(三)扩大公益、促进和谐………………………………………………….………………1

(四)培育农民、提高素质………………………………………………..………………2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2-3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4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4(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4(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 ……………..5

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5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5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6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6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6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7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7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7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7-8

在我国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

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

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202_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此文来源于是文 秘 家 园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

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2_年,我区农业增加值由达到67.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90.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区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2_年,我区农业增加值由达到67.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90.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区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作为大学生,尤其象我们这些农林院校的更应该时刻关注三农问题,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的院村挂钩,义务指教,村主任助理等活动 来加强和农村的联系,加大对农村的关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第四篇: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解决生产发展问题需要的能力力

三、如何走好今后的发展之路

四、结论

五、主要参考文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中小企业是我县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困难 和挑战。通过从企业内部和政府两方面的分析,认为中小企业自身应从完善发展机制、提 高企业素质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增强实力,政府则应在政策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中小 企业适当扶持,才能使我县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关键字: 关键字: 农村中小企业 生产问题 解决方法 发展 开拓创新

一、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进一 步加剧,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大城县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大城县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城县农村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农村企业经过十几年的迅猛发 展,逐渐成为大城县经济的重要支柱,逐渐成为大城县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驱 动力量。本文将考察 1979—1991 年间中国农村企业发展的历史渊源、历史条件与历史过 程,剖析农村企业发展对大城县经济现代化的历史作用,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分析这一时 期农村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说明 1992 年以后,农村企业发展进入新的历 史阶段的历史必然性。农村企业在改革进程中异军突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并不说明 它不存在矛盾和困难.事实上,农村企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就伴生着政企不分、布局分 散、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发展失衡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政策或体制造 成,有的是农村企业本身问题所致。这些问题已经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我县农村企业进一 步发展的障碍。而且中小企业这些年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在日益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许多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如何正确面 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其发展,将对大城县经济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解决生产发展问题需要的能力力

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现阶段,中小企业尚是一种弱质经济,由于 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现阶段,中小企业尚是一种弱质经济,外部环境和企业规模、技术等原因,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外部环境和企业规模、技术等原因,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致 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问题突出表现在: 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问题突出表现在:(1)不顺畅的宏观管理体制。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至今尚未形成一个超越部门和 所有制界限、按社会内在分工要求,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扶持、监督和协调的 专门管理机构,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对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较为分散,口径不一致。这就 导致政令不统一,一部分国有及集体中小企业被管得太死,而大部分非国有中小企业则少 有人关心和指导,致使中小企业无所适从。并且,许多地方的领导对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发 展趋势既缺乏全面掌握,也缺乏宏观上的规划、引导、协调、监督和扶持。(2)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融资相当困难,特别是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就更加突 出。资金短缺,生产能力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根根抽紧,商业银行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人民币市场利率管制 尚未完全放开等,也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所以,“融资难”这一老大难问题 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3)中小企业布局分散,总体规模较小,产业层次偏低,品牌意识淡薄,大部分是“小 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村村点火,乡乡冒烟”是对中小企业布局的真实写照。许多 中小企业是看别人赚钱就一哄而上,不能真正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去生产适销对路的 产品,并存在着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品牌意识淡薄; 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的“三多三少”现象。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 弱,升级换代慢,产品技术结构落后,技术含量低,面对入世的实际,同其他发达国家相 比,更加表现出竞争的劣势和更大的压力。(4)产业结构趋同,调整乏力,企业技术进步迟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而“创新是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轨迹看,往往起步于家庭工业,脱胎于个体私 营经济,再加上所在区域(村、镇、县市)范围小,文化和技术支撑后续乏力,致使工厂 规模小,企业组织离散度大,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技术进步迟缓等。(5)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匮乏,观念陈旧,管理落后。人是 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力资本已成为生产中的第一资本。就大多数中小企业来 说,许多是在充满着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不免带有浓厚的封 建色彩和小农意识,往往是三亲六戚办厂、兄弟姑嫂管理,这种沾亲带故的人员封闭、财 产封闭、经济运行状况封闭的“三封闭”管理状态,在企业初创阶段还有一定的优势,但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市场竞争又异常激烈时,这样的企业经营者素质和管理模式显 然是难以胜任的,并且与经济全球化浪潮是背道而驰的。(6)是不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目前,针对中小企业较强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城镇集体 所有制企业条例》、《农村企业法》及刚实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前两部法规是按所 有制性质和不同的组织形式分类立法的,缺乏统一的立法标准和行为规范,容易导致不同 所有制性质和不同组织形式的中小企业在法律地位和权利上的不平衡发展与不规范运行,而后一部法律,还缺乏实施的相应配套措施。同时,在金融信贷、税收、技术开发、人才培训以及限制行业垄断等方面,更是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保护法规,致使中小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

三、如何走好今后发展之路

解决以上问题,对中小企业和我县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 解决以上问题,对中小企业和我县整个国民经济持续、义,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有以下几点: 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有以下几点: 有以下几点 1.中小企业自身应采取的措施。(1)中小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普 遍存在技术装备落后、职工素质低、人才匮乏、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为此,中小企业可以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水平,从而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高职工的技术熟练水平,加速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过技术创新,改变技术设备落 后的现状,增强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以期熟练地驾驭市场。(2)加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企业要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就必须首先建 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针对我县中小企业的特点,企业改制可以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各中小企业应从实际出发,从自 身条件出发,选择适应的企业发展机制,明确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制定灵活 的生产经营机制,促进企业的发展。(3)培养管理创新的能力。中小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管理组织能力,在生 产管理上处于混乱状态,在组织经营上处于无序状态。产前没有市场调查和研究,没有严 格的成本核算;产中没有生产控制,没有营销策略;产后没有售后服务等等。管理创新应 包括人事管理、营销管理、组织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 创新,提高管理透明度,健全民主管理渠道,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职工潜能、调动个人积极 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管理方式、经营手段,有 效地抵制市场风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2.政府应采取的措施。(1)政府对中小企业给予直接资助,以地级城市为基础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专项 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创办中小企业的创业资助、中小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和城乡待业人员 就业的奖励。这样,等于失业救济金转为生产资金,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目前,浙江省已经实行中小科技企业发展资助政策,使一些中小科技企业得到了较好发展。(2)贷款利率、税收方面优惠方面给与优惠。建议采取鼓励贷款的激励机制,可采取 无息、贴息、低息等各种方式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开业,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特别是信用 保证贷款的利率幅度应该下浮,要简化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手续和条件,允许固定资产和无 形资产作为抵押物。鼓励社会各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本性投资,企业和个人以固定资产

投资入股开办中小企业的,以及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出口产品生产、挽救古老手工技艺的 生产等,应在一定期限内减税或免税;对于应纳税但暂时有困难的,可以缓交。(3)创建为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社会化服务系统。社会化服务系统的发展是现代市场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可以完成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 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联系,以及企业行为的日常监督等职能。我县经济处于转轨时期,对 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中小企业来说,健全的社会化服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具 体来说,可以创办中小企业联合会、企业服务中心和企业网络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这些 服务机构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技术、出口、人才、协作等信息,另一方面为中小 企业提供理财、投资、工程设计、会计和税务代理以及广告等咨询和服务,并负责中小企 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和政策制定。(4)、理顺中小企业工作体系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尽快改变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 管理方式和体系,取消现有的按所有制、行业和地域管理中小企业的政府部门,逐步实现 从以政府为主向社会为主、以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以操作为主向监督为主的转变,坚决 制止乱收费、乱摊派。(5)加大中小企业的技改投入,形成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中小企业的新优势。

四、结论

农村企业有很多管理思想和技术方法,不同的的中小企业要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积极 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要舍得在技改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以形成自己 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只 有“做强”、“做优”,走“小而专”、“小而优”、“小而精”、“小而强”的路子,才能真正走好、走远。参考文献:1.邓荣霖.小企业制度与市场经济.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史忠良.小企业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_ 3.李子彬.促进金融市场发展.202_ 4.中国中小企业,202_.5.经济研究参考,1998

第五篇: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

程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使我国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转变。农民收入逐步增长,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小康目标已初步实现。但是,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状况,粮、棉、畜、果、菜等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种植、养殖业效益持续滑坡,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加入WTO的情况下,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还在日趋强化。目前,农民收入问题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占有生产性资源较少,突出表现在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上。在农村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突出的条件下,从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农民人均生产规模狭小,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的消费群体和消费空间有限,农产品商品价值效益实现困难;农民就业不充分,非农就业机会少,增加收入的渠道狭窄。因此,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看,我国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这不仅是世界各国富裕农民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促进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减少农民,才能打破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用地、城乡居民建房用地的不断增加,我国的耕地面积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减少态势。土地资源的紧缺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截至1996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9.5亿亩,农民人均耕地仅2.1亩,户均只有8亩,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人均只有1亩多。这样的资源规模和生产规模,很难使中国农民进入世界市场,很难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而且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在中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将有更多的耕地从种植业中退出,土地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将进一步降低,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切实措施减少农民,才能缓和人地紧张的矛盾,打破农民增收的瓶颈。这样,即使其他条件相对不变,也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减少农民,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长期以来,由于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有相当一部分被自身消费,这种小农生产方式必然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劳动生产率低。有限的耕地只能生产有限的农产品,一个人能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绝不会因为劳动力的增加而使它的价值增值,因为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而在于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生产率只能得到相应的低收入;二是商品率低。一户几亩地的产出除自给外,作为商品出售的份额已经很小。而近8亿农民可用于出售的商品总量又受到只有5亿多城镇居民消费市场的制约,不能及时、完全地实现农产品的价值,而且还会因农产品的相对剩余使农产品贬值,甚至使部分产品失去价值。也就是说,农民收入的增长,不但受到小规模家庭经营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低生产率和低商品率的制约,而且受到消费空间狭小的制约,这是我国农民收入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和发达国家农民的根本原因。而要消除影响农民收入的双重制约,办法只能是减少农民的数量。只有减少农民,才能改变农业生产的小农生产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增加非农消费群体,扩展农产品的消费空间,提高农业产品的价值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减少农民,是农业生产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农业是生物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生产活动,是历史最为悠久、历史上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断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领域,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看,农民数量的大幅度减少,使单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反过来,这又推动了以农业机械为代表的农业科技的普及,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程度,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兴起和社会分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业科技贡献率稳步提高,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减少农民、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目前我国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不够畅通,大多数地区的农户依然是抱守土地,小块承包,多项种植,兼业经营。这种分布零散、经营细碎、规模狭小的生产格局,阻碍着科技因素的广泛导入和快速推广,制约着农业生产有机构成的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动采取措施减少农民,通过减少农民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和效益,进而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已被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越来越多。198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仅占5%;2007年,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已占44.07%,比1980年增加了近4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980年的191元增加到2007年的2475.63元。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农民收入总量中,非农产业收入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不到10%提高到2007年的近52.82%。从全国各省情况来看,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的7个省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在50%左右,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人员比重都在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市,达到了68.24%。这些省市的人均GDP也都排在全国前列。相反,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900元的7个省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都在70%以上,最高的达87.31%,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人员比重多在30%以下,最低的仅占12.7%。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那么,如何减少农民呢?应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首先,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扩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比较缓慢,规模和水平也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1.8%,比发达国家低近40个百分点。在现有城市化率的基础上,如果我国城镇化水平再提高15个百分点,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必须制定符合国情的城镇化战略。一是要确立规划先行的原则,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镇建设规划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生产布局、城镇功能、人口密度、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统筹规划,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注重实效。二是要确立以发展产业为中心的观念,强化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城镇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应立足当地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将城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的发

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三是要形成经营城镇的市场机制。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镇空间和城镇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和人力生成资本进行重组,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同时,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吸引民间资本,形成多元化融资、多层次开发的格局。四是要探索城镇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使农村人口转移与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同步进行,加快、加大减少农民的速度与规模。

其次,还农民以“国民待遇”,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改革以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公民分为农民和市民两大阶层,并实施严格的措施限制农民迁入城市定居,谋求非农职业。目前尽管在某些方面有了改善,但农民仍是农民,不能与市民享受同等待遇,甚至在农民流动方面存在封堵和歧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既延缓了城镇化进程,又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

当前,我们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多方面采取措施,让农民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要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障碍。要打破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封闭和分割的管理模式,让那些进城务工经商多年的农民定居下来,同时取消定居城市的土地使用费、城市基础建设费、城市就业安置费等面向农民的收费项目,降低农民定居城市的成本。二是要妥善解决农民进城后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进入城市,应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以及住房和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市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三是要加快城市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构筑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一方面,要发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增强市场透明度,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双向选择,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要健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确保市场运行的有序性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大跨越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蓬勃兴起并快速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在吸收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践已经表明,非农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劳动力转移最为方便快捷的载体。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首先,要增强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力。当务之急是要加快乡镇企业的改制步伐,使其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在此基础上,加快乡镇企业的技术升级与改造,在增强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的同时,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要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加工程度相对不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20%左右,而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则分别为农业总产值的3.8、3.7、2.6和2.2倍,我国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所以,要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并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大转移农民的产业载体,延伸农民增加收入的产业链条。第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能够转移、吸纳部分农村劳动力,而且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和拓展农民转移的空间。当前,要把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到为“三农”服务上来,尤其要加快发展农村急需的科技服务、信息技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不断满足因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增长的服务需求。

第四,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近年来,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素质偏低,农民工一方面在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技能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难以适应高科技发展的要求,就业领域受到限制。农民工素质偏低,不仅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而且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层次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组织农村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的素质;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前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技能培训。随着传统教育体制的变革,相当数量的中专学校甚至大专院校生源不足,经过适当改造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可用于农民的短期技能培训。为了保证贫困地区的农民接受教育,建议设立贫困地区农民培训专项基金,由财政拨付,专款专用。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农村劳动力才能具有到城市择业的更大内在动力。

论农村文化的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