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公安局队伍建设经验做法[五篇范例]
编辑:落花人独立 识别码:17-910283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14 17:42: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公安局队伍建设经验做法

“五种新风” 打造风清气正廉洁警队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纪委、市纪委全会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规定,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警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意识,公安江北分局结合实际,认真部署,在全警中大兴“五种新风”,着力实现公安工作与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良性互动,确保队伍风清气正。

一、以严明党风,促就忠诚警队

始终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扎实开展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严守党的组织纪律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党性,自觉遵守和执行组织纪律,保证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在全警中深入开展“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坚持学习、思考、实践、感悟相结合,原原本本的把自己摆进去、把公安工作摆进去、把责任担当摆进去、把党性修养摆进去。通过多重形式讨论学习,着力培养领导干部讲政治、带头学、做表率的守纪意识,牢固树立民警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确保队伍自上而下始终保持政治坚定、忠诚严明。

二、以务实作风,塑造满意警队

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之以恒深化纪律作风建设,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公安部“三项纪律”,认真查摆党员干部“四风”方面的问题,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着力解决脱离群众、作风漂浮等现象,把改进作风成效进一步落到实处。全面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制度,严格执行公车配备使用管理、公务接待、因公考察、“三公”经费管理等有关具体规定,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公开机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进一步规范基层站所、服务窗口的执法和服务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三、以严谨学风,争创素质警队

组织民警认真学习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中央纪委全会、省纪委全会和市纪委全会精神,切实增强民警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争先创优意识,要求全局各单位把学习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来抓,做到多读书、少应酬,多洗脑、少洗脚,多喝墨、少喝酒,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和执法水平。出台硬指标,要求每个单位每个星期要集中组织一次学习,每位民警要有学习笔记,每年都要有心得体会文章。

四、以整肃警风,锻造铁纪警队

“治安先治警,治警先治长”。该局加强内务管理工作,制定出台了《纪检督察记分办法》以及《关于加强队伍管理的若干规定》,用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突出对广大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询问和质询等制度,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抽查核实。加大正风肃纪力度,把明查暗访、定期通报作为一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加强对各单位的内务卫生、警容警纪、值班备勤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惩戒力度,督察结果实行网上点名通报,确保队伍不出问题。

五、以活化文风,打造廉洁警队

“有活力才有动力,有活力才有创造力”。该局不断活化分类分层分节点廉政教育工作,深入探索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篇、通报反面典型案例,引导广大民警要牢记职责使命,心存戒惧、敢于负责。结合当前队伍的实际情况,将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政工纪检部门主动调研,掌握一段时期民警在工作中遇见的短板、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廉政学习计划,重点重温和学习“五条禁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例》等规章制度,组织民警参加江北区“每月一讲”论坛,从思想上筑牢廉洁自律、防腐抗变的防线,杜绝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依托省厅廉政文化教育课堂、市局廉政教育基地等载体,进一步完善警营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打造贴近警营、具有时代特征、体现江北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第二篇: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经验做法汇报

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经验做法汇报

按照“十分纯洁、十分忠诚”的要求,打造对党绝对忠诚的干部队伍

以政治上更强来要求党员干部,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补足精神上的“钙”。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作为根本政治任务,组织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开展专题学习,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和市委重要会议精神,强化政治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各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办案组临时党支部等一系列制度,把政治理论学习贯穿于干部日常工作始终,提升政治定位,树牢“四个意识”。

制定《*市纪委监委机关室(部)实绩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市监委派驻(出)机构实绩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并将日常考核和考核情况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明确政治责任,激励担当作为。

以标准上更严格来充实纪检监察队伍,突出忠诚担当,大胆使用优秀人才。坚持好干部“*字”标准,严格履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注重从干部学过、干过、管过的经历中分析研判干部的能力实绩、人岗相适度和专业匹配度,选用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执法办案工作经验的干部。

*年以来,提拔正副县级干部*人,正副科级干部*人;坚持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原则,严格遵循公务员遴选程序,*年以来,会同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面向市直单位开展*次、面向县(市)区开展*次公务员选调,选拔优秀干部*人充实到市纪委监委机关及派驻机构队伍中。

以品质上更忠诚来塑造干部队伍,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把握党员干部思想动向。年初以来,*市纪委监委以对党绝对忠诚为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点,抓牢干部队伍意识形态主动权,广泛开展谈心谈话。围绕“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坚定信念、凝心聚力”主题,与中层领导进行座谈、与机关各部室分别开展谈心谈话,全面了解机关干部的思想动态,累计谈话*余人次。举行任前集体谈话会*次,对新任职的干部提出要求,强化自我约束,忠诚坚定,担当尽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按照“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的要求,打造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执纪铁军

培养在严峻形势下,不信邪、不怕鬼的硬骨头精神。强化干部责任担当,自觉把重任扛起来,忠诚履行《中国共产党章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赋予的职责,敢捅“马蜂窝”,不怕“群蜂蜇”。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面对问题不回避、不推诿,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让领导看到真实情况、了解真实问题,绝不文过饰非。出台《*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容错减责免责机制实施办法(试行)》,探索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可容的“边线”和坚决不容的“红线”。

探索干部培养新模式,在实践中锻造队伍。实行“上挂下派”双向挂职,制定《*市市县两级纪检监察干部双向挂职锻炼实施方案》,由市纪委监委选派优秀干部挂任县级纪委常委,同时,县(市)区纪委监委选派相应干部挂任市纪委监委室部副主任(副部长),挂职时间为两年,挂职干部不再承担原单位工作任务,首轮选派的*名干部已全部到岗到位。

探索统一协调管理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班子新方式,实行市纪委监委正科级干部和县级纪委监委副书记、副主任交流任职,拓展纪检监察干部成长空间,拓宽干部选用渠道,现已交流干部*名。在机关各部室试行主任助理职务,从非领导职务特别是年轻干部中选配主任助理*人,力求给年轻干部提供更多学习锻炼机会,丰富工作阅历,提升“挑大梁”的担当和底气。

掌握打赢反腐*败斗争巩固压倒性胜利的主动权。制定《开展谈话函询暂行办法》《鼓励主动交代问题和自动投案实施办法》,强调纪检监察干部要勤用、活用监督执纪“*形态”,着力在“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打好“预防针”。*年*月以来,全市运用“第一种形态”*人次,“第二种形态”*人次,占比*%、*%。筛选*件指向性强、问题具体的典型*件,建立管理台账,一件一件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最大限度化解“重复访、越级访、无理访”,提升案件查办效率,打好“治病针”。*年一季度,全市共受理*举报*件(次)、处置反映问题线索*件、立案*件、结案*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

按照“运用‘两把尺子’实现纪法贯通”的要求,切实提升履职本领

优化干部资源配置,加强互促互进。坚持相互补短板、共同促提高。统筹考虑干部状况,内部调整干部*人,保证每个办案室都有女干部、年轻干部、转隶干部,促进新进干部尽快熟悉纪与法的内容、纪法衔接的关键和纪法贯通的要求,培养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和中坚力量;举办“全市新任纪检监察干部入职暨业务理论培训班”,对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巡C机构*年以来调入和转隶的干部*余人进行集中培训;实行“每月一课”业务学习培训制度,面向市纪委监委机关和派驻机构全体干部,定期开展集中学习,由委领导、室主任轮流授课;深入开展“学提促”岗位练兵活动,集中组织学习新出台的《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法规。

理顺工作流程,做好纪法衔接。建立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执纪执法工作流程,扣紧纪委监委监督执纪和监察执法“两根链条”,健全*举报、案件管理、立案审查等工作流程,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对《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察法》规定的程序、条件、权限使用能力,实现执纪审查和依法调查有序对接、相互贯通。加强与司法、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紧密联系,全面提升办案效率。制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市监察委员会定岗定责定流程管理手册》,梳理全委*个部室、*个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共*项工作流程图。

按照“刀刃向内,不护犊子”的要求,持续强化自我监督

强化对内监督,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制定《*市纪委监委机关干部行为规范“十不准”》,对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提出明确要求。制发《关于规范借调人员管理使用程序的通知》《*市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企业发展工作纪律规则》等文件,严格落实纪检监察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请假外出报批制度,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体系。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问责工作开展自查,对照五个方面*类问题表现切实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畅通*举报渠道,接受各方监督,对群众举报涉及纪检监察内部人员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行为严肃对待,一经查实,绝不姑息。*年,受理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件,处理*人。

广泛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重要时间节点,向党员干部发送廉洁提醒短信,提醒纪检监察干部慎用权,用好权。深刻汲取*市纪委原副书记姜增杰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坚决整治纪检监察干部“灯下黑”问题,召开专题生活会,对照党章党纪党规,结合岗位实际查摆问题,强化举措,深入整改。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国恒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薛洪庆违纪违法案件,编辑《》并制作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告诫各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第三篇:人事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

文章标题:人事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

学习昆山经验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人才高地”是昆山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经济发展是人事人才工作部门的大作为。近年来,[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teniu.cc/)一

站在手,写作无忧!]我们以“人事人才工作部门要出生产力”为要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和服务发展的意识,先后组织实施了人才队伍建设“四大工程”,为___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___县委县政府描绘了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宏伟目标,提出___经济发展速度全面超省均的要求,也给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我们从202_年开始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各类人才素质,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一是选派100名机关工作人员到昆山等经济发达地区机关、企业学习培训,选派80名工作经验丰富、社交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到招商一线实战锻炼,培养了一支政治坚定、执政为民、忠于职守、勇于创新、勤于工作、群众公认的党政人才队伍;二是重点培养和引进20名企业高级管理人才、100名企业中级管理人才、200名企业初级管理人才,壮大了一支非公企业主要领导、后备人选和优秀年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三是考核评定,发现并储备了50名省“333工程”、市“135工程”培养对象后备人选,建设了一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四是依托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的同时,培养和引进了1000名重点产业急需的实用技能人才,发展了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五是突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养种植、养殖、加工、以及农村经济管理方面乡土人才及个体户202_余名,开发出一支乡土拔尖人才队伍。几年来,“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初见成效,各级党政人才驾驭经济工作的水平和执政能力有很大提高,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有很大提高,各类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很大提高,也有力促进___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最重大的变化是人才素质的提升促进了经济运行提速增效,开始进入高速增长、良性循环阶段;最突出的变化是___的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有23位中高级科技人才,带项目落户___经济开发区,总投资额达18亿元;最可喜的变化是重视人才更加浓烈。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全县人才工作会议上,县主要领导亲自到会讲话,强调“招才”比招商更为重要,各级领导干部要象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人才工作。会上表彰了20名优秀人才,颁发了特殊贡献奖、科技创新奖等5个奖项,计50万元。

二、实施“民营企业家培育工程”。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我们非常珍惜民营企业家这一宝贵而稀缺的人才资源。前年初,我们把“五个坚持”作为民营企业家培养工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即:坚持与时俱进,在思想认识上把民营企业家作为自己的干部来对待;坚持一视同仁,在政治需求上把民营企业家作为自己的干部来关心;坚持正面引导,在行为操守上把民营企业家作为自己的干部来规范;坚持实效原则,在素质提升上把民营企业家作为自己的干部来培育;坚持优质服务,在促进发展上把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的干部来扶持。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全县列统民营企业负责人中,已有党员71人,占总数的40。全县民营企业主受到县以上表彰有228人,受省、市表彰的有26人。有88名同志成为省、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44人受聘担任各个部门的行风监督员;我们从民营企业家中先后聘请了8名经济发展顾问、60名招商顾问,全县各乡镇都从当地民营业主聘请了1-2名经济发展顾问、5-10名招商顾问。经过考核和选任程序,已有1名民营企业家走上县长助理岗位,有5名民营企业家走上部门或乡镇副职岗位,有500多名私营大户业主回村担任村干部。

三、实施“科技人才综合开发工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___县域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是注重内培外引,努力提升县域人才资源的总量和层次。我们提出,凡是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来多少要多少,不设门坎;对高层次人才提供特殊的优惠政策,实施“五个一”人才服务制度,即为外引人才争取一笔资金补助,每年组织一次上门慰问,免费租用一套生活用房,免费订约一份报刊,每年免费享受一次体检;鼓励县域人才参加各类学习和进修。通过努力,目前,全县人才资源总量达40368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616人,中级技术职称7778人。拥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5人,省和市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20人,市“135”工程培养对象98人。二是引入竞争机制,盘活用好人才存量

。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实行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制。职称上实行评聘分开。收入分配上不搞平均主义。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建立体现不同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分类管理制度。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建立与科学合理的企业技术人才薪酬制度,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三是鼓励事业单位技术人

员到非公经济组织工作。近年来,全县选派1000多名各类事业单位人才到非公单位任职。四是鼓励科技人才自主创业,允许专业人才在岗兼业、自办实体或在企业进行智力投资。

四、实施“乡土人才培养工程”。乡土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重要的人才支撑。通过组织推荐、群众举荐和个人自荐、综合考核、组织审定等程序,全县6860名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和各种能工巧匠被确认为乡土人才,并将他们的基本情况、专业特长等内容输入微机,建起了专门的乡土人才信息库。同时,还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组四级科技推广网络,每年对从事种植、养殖、农机、农产品加工、农经管理等9种行业11类乡土人才进行技术职称认证,对成绩突出的乡土人才予以破格评定。经过认真考察、筛选,全县有612名乡土人才获得了初级技术职称,80人晋升为中级职称,28人晋升为高级职称。全县现已获得技术职称的乡土人才总数已达1458名。在“十五”期间,实施花木产业“111”乡土人才工程。培养了1000个花木种植大户,10000名花木经纪人,100支花木工程施工企业队伍。目前___花木人遍布全国各地,推进___花木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去年已实现销售额20多亿元,花木产业已为花乡人民奔小康铺就阳光大道。202_年,这项工作被江苏省人事厅评为创新亮点。

今年,我们在全县乡土人才中又实施了“递进培养计划”。即依托现有的县乡村三级培训阵地和县内花卉、畜禽、食用菌、木材、蔬菜等实用科技培训示范基地及行业协会,把好学上进的农村青年培养成为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致富能手和农技“土专家”,把致富能手和农技“土专家”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和农技“土专家”培养成为村干部或村后备干部,在政治上关心培养乡土人才,从而使乡土人才真正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骨干人才。

古之“鹿城”的昆山,今之“两个率先”的“头鹿”。昆山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人才队伍的建设。___后发快进的后劲在人才,___实现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的关键在人才。组织人事部门的大作为在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支高素质、实用型的人才队伍。

《人事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来源于teniu.cc,欢迎阅读人事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

第四篇:乡镇加强创新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经验做法

乡镇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一级基层政权,在政权建设中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基层干部工作在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是党的形象在农民群众中的重要体现者,也是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者。多年来,县注重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建设水平,建设了一支有能力、能吃苦、甘奉献、勤服务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县委始终把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放在乡镇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加强乡镇干部政治思想建设、素质能力建设、服务意识建设,干部队伍不断壮大,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监督管理逐步科学化,干部队伍整体的政治思想素质、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明显增强。特别是近年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乡镇干部能够不断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能够发扬艰苦朴素,任劳任怨,求实奋进的精神;能够团结协作、清正廉洁;能够切合实际确立工作思路,准确定位;能够适当的结合实际,开展亲民为民活动,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融洽;村级干部能够逐步转变工作职能,进一步拓宽民主渠道,把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方便作为服务宗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积极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截止,县辖5乡1镇1场;乡、镇、场下辖61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7个分场。全县干部队伍总数为3391人,其中县处领导干部42人,占干部队伍总数的1.2%;乡科级领导干部450人,占干部队伍总数的13.3%。全县现有61个行政村,共有村级干部347人,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36人,35岁至50岁之间的有237人,50岁以上的有74人;大专以上的有24人,高中、中专的有187人,初中及以下的有136人。

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深化认识,打牢新时期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提倡加强干部的自身素能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自身认识,树立基层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批评,自我管理”的观念。近几年来县委通过在各乡推行“三集中五日”制度,即每周二为机关、站所、农村干部集中活动日,以乡镇管区(工作片)为单位组织学习,安排交流工作;每周五为各村集中办公学习日,现场解决群众问题;每月15日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日,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解决群众矛盾和所需所盼,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每周三为理论自学日,周四为活动实践日,切实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理论知识,服务实践群众的意识。

(二)严格管理,完善机制,建立基层干部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严格执行目标管理,注重在科学分析民情、乡情、村情的基础上,帮助基层干部理清思路,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任期责任目标和工作计划,对基层干部实行“三定一考核”的办法,即人员定岗、任务定量、工作定责,年终严格考核结帐,从而使基层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工作真正有压力;实行乡镇领导“包一个村及村中的十户农牧民,联系一个站所,帮扶一户特困户,联系一名致富能手”的“包村入户”制度;在党员和机关干部中实行“一岗双责”,每个党员和干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联系1至3户农牧民,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成为政府和农牧民联系的纽带;设立了“为民服务大厅”,乡镇选派优秀的站所干部八小时集中为农牧民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以前需要两天能够办完的事现在只需要

一、两个小时,方便了农牧民;推行“乡村联合办公日制”,每周五由乡包村领导、地县乡下派驻村干部、村两委实行联合办公,重点解决农牧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沟通交流意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实施“为民服务联动工程”、“结对帮扶工程”、“乡镇党员干部先锋示范岗工程”三项工程,通过有效的管理,树立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采取“双向进入”的管理机制,选派乡镇机关、站所干部到村中任职锻炼,挑选优秀年轻的村干部到技术服务型站所挂职学习,实现乡镇干部和农村干部人才的双向培养,达到“双赢”的目的。

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干部队伍考核机制,努力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全面推行建立“干部季度绩效考核制度”。,阿尔达乡、解特阿热勒乡推行机关干部工作量化考核,镇实行了“领导干部绩效评价制度”,采取“阶段承诺,季度考核,绩效联审,综合分析”的程序步骤,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报告。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量化目标责任,完善了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月评、季考、中审、终定”全面、科学的考核程序。

(三)统筹全局,创新方法,分类建立机关、站所、农村干部的管理机制

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发挥领导干部在基层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各乡镇根据基层干部工作岗位的不同,工作性质的不同,乡镇党委从统筹全局的角度考虑,分类建立机关、站所、农村干部的管理机制,各乡相继出台了站所长考核管理办法、村干部评价制度等,进一步加强乡镇各级干部队伍建设。1998年后,部分乡镇采取以村为单位,将包村领导、驻村干部、下派干部和村班子成员进行统一的“捆绑式管理”,年终采取“捆绑式考核”的办法,增强每名干部配合沟通和相互协调的责任意识;对整体工作采取“捆绑式考核管理”的基础上,再分类别建立不同层次干部的具体管理考核办法,对机关干部管理实行“绩效量化考核”,逐步推行“党员干部承诺制”,依据所包村的整体发展情况和完成的目标任务,量化分值,列入乡镇机关干部目标责任书中;对站所干部实行“双述双评双重管理”的办法,规定站所领导干部在完成单位业务工作的基础上,要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完成安排的包村或是临时性等工作,实行业务主管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的“双重管理”,每年要分别向所在业务主管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述职,进行“双述”,最终的考核评定由主管业务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分别给出考核分数,再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考核等次,实现“双评”。

为进一步优化村级干部队伍,近年对村干部实行了星级化管理,建立动态的、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从源头上激发村干部的工作干劲。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实行定向培养,跟踪考察,及时补充,滚动管理的办法。,县委在乌市党校举办村级后备干部脱产培训班,实行全脱产、全免费的培训教育,两批共73名学员已于7月毕业返乡,全部并充实到基层进行实习锻炼,有12人还担任了村委会委员,保证了村级干部队伍“绿水长流”。

(四)加强教育培训,拓宽干部视野,造就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

强化培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把培训作为提高基层干部素质的根本性和基础性措施,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责任制。对基层干部分层次、分期分批的进行培训,坚持经常性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手抓。逐步改进教育培训效果,一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根据各乡、村的发展实际,开办尽可能多的实用技术培训,如围绕我县的水产业发展,与水产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每年定期邀请该校的专家教授为干部讲授发展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免费派出乡镇干部到外地学习经验;二是改进干部教育方式,加强对学习培训的督促和考评。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方法,多方面、多渠道的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教育,建立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制度。仅至今,全县共举办县内及区内外,疆内外的各类培训班90余期次,组织乡镇机关干部、站所干部、村干部参加培训教育3980余人(次),投入6万元帮助229名村干部完成了中专学历教育。目前,全县乡镇机关、站所干部中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2%,村干部高中及中专学历的达55%,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达7%。

(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关心基层干部工作生活,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使基层干部在政治上有想头,经济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劲头。以“三项关怀”为抓手,逐步稳定基层干部队伍。一是体现政治关怀。健全干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在干部提拔或是交流考察中,将乡镇领导干部在基层工作时间加入到综合量化考核分数中,一年加一分。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提高乡镇干部年底评定优秀的比例,并优先考虑乡镇专业技术干部职称评定问题,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培养的指示精神,大力培养使用村党支部书记,建立良好的用人导向;二是体现生活关怀。逐步改善基层办公条件,配齐配全各类办公设施,在距离较远的乡镇设专门的干部宿舍,建立干部食堂,县委每月给予基层干部一定交通补助和伙食补助,乡镇对下派到村的干部给予一定的补助,并为基层干部购买配齐图书杂志、象棋、乒乓球设备等设施,定期在乡镇举办电脑业余学习班,专业技能学习班等,进一步丰富文化娱乐生活;三是体现家庭关怀。对基层干部家属给予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心,对乡镇干部家属发生的临时性事件给予帮助。并积极鼓励乡镇领导在工作地安家,对在基层安家的乡镇干部给予经济补助,对家属在县城工作的协调家属借调乡镇工作,并为子女就学提供各类方便,使基层干部真正能够安心“住读”。

三、建立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认识

基层干部队伍要有新形象,教育要有新举措,管理要有新机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并且有效的解决基层干部队伍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形成管理的长效约束机制。

一是探索以基层干部“能上能下”为突破点,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长效机制。为提高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一是实行谈话诫勉制度。谈话方式采取对乡党委政府正职由组织部长定期进行谈话、党委政府副科级领导由党委书记或乡长谈话、乡镇一般干部以及村主要干部由党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谈话的方式,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管理一级的上下互动约束机制。在实行季度绩效考核中,采取“记分制”,对季度评分平均低于70分以及年底考核评分总分低于65分的干部,由有关上级领导与其谈话,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并提出要求,并责令干部本人制定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间,对经诫勉教育仍不改者,由乡镇党委下发黄牌警告通知书,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降职或待岗处理;二是实行交流轮岗制。每年可拿出乡镇或是站所中的一些重要岗位,实行竞争上岗,选拔一批优秀的干部到基层重要岗位,增加基层活力。对掌握人、财、物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领导和一般干部,进行适当的轮岗交流,可以在部门之间、乡镇之间横向交流,也可以在部门与乡镇之间纵向交流,在对村中一把手的选拔,也可适当放宽条件,在充分对乡村基本情况调研了解的基础上,采取异地交流或是异地任职村干部的办法,提高基层干部活力;三是实行末位淘汰制。对在年底考核中连续2年考核不称职和连续两年民意测评中群众满意率低于60%的乡镇干部,领导干部应退出领导岗位或改为虚职,一般干部要向上级主管单位和组织部门汇报,采取清退或是待岗等措施。同时,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教育广大干部正确对待升降去留,在全县真正形成一种尊才让贤、荣辱不惊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官能民”营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二是探索以提高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为着眼点,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需要对基层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教育,采取与时俱进、结合不同时期发展需要、适合乡镇干部的教育方法,形成基层干部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深入学习、长期学习的有效机制。一是坚持经常性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手抓。充分利用乡镇这一培训教育中心,每年定期举办不同内容的基层干部培训班,县委党校要对乡镇党校教师不定期的进行指导和培训,逐步提高乡镇一级教师队伍素质,同时,县委要有长期规划,选派县直政治理论强和专业技术好的干部、教师,下到基层进行授课。乡镇要采取积极措施,适当提供优惠政策和物质奖励等办法,鼓励乡镇干部以及村干部进行学历教育,构建培训教育大格局。其次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在定期举办乡镇理论学习培训班的,加强乡镇干部政治理论素质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实践教育。在调研中,发现这两年基层干部都陆续前往邻近乡镇或是兄弟县市观摩学习,回来后思想上也确实充实了不少,有了不少想法。下一步,不论是县委、政府还是乡镇党委政府都要积极创造条件,每年都要举办外出观摩学习活动,有条件地乡镇要带领乡镇专业技术骨干和村干部前往内地经济发达区的新农村去学习。对地委以及县委设立的各类培训观摩基地,要进一步精心打造,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来。

三是探索以引导基层干部扎根基层工作为出发点,建立关爱基层干部长效机制。当前基层干部存在某些作风不实问题,与一些客观实际有着必要的关系。如不切实际制定的高指标,名目繁多的评比检查,各种会议和应酬,给基层干部形成了很大压力,以致产生浮夸虚报、弄虚作假现象。因此,对基层干部既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监督,又要关心爱护,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调动和保护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首先在思想上,要提高基层干部对干好基层工作认识的重要性,帮助基层干部特别是刚从事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一些干部刚到基层工作,一方面对基层工作了解不够,对工作认识不足,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一方面在基层工作可能思想上有些情绪,认为基层工作累、辛苦,自己的才能和专业得不到发挥等,老干部也有消极情绪,这都需要从思想上经常关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在政治上,要搭建有效的平台,充分挖掘基层优秀干部,要有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机制,只要政治素质过硬,能力突出,都可以选拔到重要的岗位,不能够按照论资排辈,打击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近年县委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选拔了一位基层农牧民干部和大学志愿者到乡镇政府班子任职,极大了促进了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在生活上,也要建立工作生活方面的有效机制,重视干部家庭生活问题。要逐步丰富基层干部工作之余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基层干部在工作之余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四是探索以保证基层干部公开公正办事为着力点,建立基层民主管理机制。全面重点推行“阳光党务”、“阳光政务”、“阳光财务”为主要内容的“阳光三务”公开工程。完善乡镇党委工作公开流程,对党员要设立专门的公开栏,进行身份公开、承诺公开、践诺情况公开等。在调研中,一些乡镇特别是在村中普通老百姓对党的工作都了解不够,党为群众办了什么实事说不上来,还有些村中决定的大事如低保的发放等村民反映都是几个党员和村班子成员商量就决定了,老百姓只是知道,严重破坏基层工作的公正性。因此要实行“三务公开”,公开办事程序,明确办事标准、办事时限和办事结果的要求,增强党务、政务、财务的透明度,进一步扩大社会公开承诺服务的范围;定期开展对领导干部和各站所的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和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其次是要健全民主决策机制。乡镇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和项目出台前,要集思广益,深入调研,充分论证,把群众意志贯穿于决策全过程。制度化方面,一是规范基层干部工作制度。逐步完善考评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村组财务审计制度和个人收入申报等制度,实现农村基层干部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第五篇:乡镇加强创新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经验做法

精选范文:乡镇加强创新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经验做法(共2篇)乡镇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一级基层政权,在政权建设中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基层干部工作在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是党的形象在农民群众中的重要体现者,也是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者。多年来,县注重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建设水平,建设了一支有能力、能吃苦、甘奉献、勤服务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成效县委始终把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放在乡镇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加强乡镇干部政治思想建设、素质能力建设、服务意识建设,干部队伍不断壮大,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监督管理逐步科学化,干部队伍整体的政治思想素质、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明显增强。特别是近年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乡镇干部能够不断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能够发扬艰苦朴素,任劳任怨,求实奋进的精神;能够团结协作、清正廉洁;能够切合实际确立工作思路,准确定位;能够适当的结合实际,开展亲民为民活动,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融洽;村级干部能够逐步转变工作职能,进一步拓宽民主渠道,把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方便作为服务宗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积极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截止,县辖5乡1镇1场;乡、镇、场下辖61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7个分场。全县干部队伍总数为3391人,其中县处领导干部42人,占干部队伍总数的1.2%;乡科级领导干部450人,占干部队伍总数的13.3%。全县现有61个行政村,共有村级干部347人,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36人,35岁至50岁之间的有237人,50岁以上的有74人;大专以上的有24人,高中、中专的有187人,初中及以下的有136人。

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深化认识,打牢新时期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县委提倡加强干部的自身素能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自身认识,树立基层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批评,自我管理”的观念。近几年来县委通过在各乡推行“三集中五日”制度,即每周二为机关、站所、农村干部集中活动日,以乡镇管区(工作片)为单位组织学习,安排交流工作;每周五为各村集中办公学习日,现场解决群众问题;每月15日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日,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解决群众矛盾和所需所盼,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每周三为理论自学日,周四为活动实践日,切实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理论知识,服务实践群众的意识。

(二)严格管理,完善机制,建立基层干部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严格执行目标管理,注重在科学分析民情、乡情、村情的基础上,帮助基层干部理清思路,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任期责任目标和工作计划,对基层干部实行“三定一考核”的办法,即人员定岗、任务定量、工作定责,年终严格考核结帐,从而使基层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工作真正有压力;实行乡镇领导“包一个村及村中的十户农牧民,联系一个站所,帮扶一户特困户,联系一名致富能手”的“包村入户”制度;在党员和机关干部中实行“一岗双责”,每个党员和干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联系1至3户农牧民,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成为政府和农牧民联系的纽带;设立了“为民服务大厅”,乡镇选派优秀的站所干部八小时集中为农牧民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以前需要两天能够办完的事现在只需要

一、两个小时,方便了农牧民;推行“乡村联合办公日制”,每周五由乡包村领导、地县乡下派驻村干部、村两委实行联合办公,重点解决农牧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沟通交流意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实施“为民服务联动工程”、“结对帮扶工程”、“乡镇党员干部先锋示范岗工程”三项工程,通过有效的管理,树立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采取“双向进入”的管理机制,选派乡镇机关、站所干部到村中任职锻炼,挑选优秀年轻的村干部到技术服务型站所挂职学习,实现乡镇干部和农村干部人才的双向培养,达到“双赢”的目的。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干部队伍考核机制,努力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全面推行建立“干部季度绩效考核制度”。,阿尔达乡、解特阿热勒乡推行机关干部工作量化考核,镇实行了“领导干部绩效评价制度”,采取“阶段承诺,季度考核,绩效联审,综合分析”的程序步骤,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报告。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量化目标责任,完善了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月评、季考、中审、终定”全面、科学的考核程序。

(三)统筹全局,创新方法,分类建立机关、站所、农村干部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发挥领导干部在基层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各乡镇根据基层干部工作岗位的不同,工作性质的不同,乡镇党委从统筹全局的角度考虑,分类建立机关、站所、农村干部的管理机制,各乡相继出台了站所长考核管理办法、村干部评价制度等,进一步加强乡镇各级干部队伍建设。1998年后,部分乡镇采取以村为单位,将包村领导、驻村干部、下派干部和村班子成员进行统一的“捆绑式管理”,年终采取“捆绑式考核”的办法,增强每名干部配合沟通和相互协调的责任意识;对整体工作采取“捆绑式考核管理”的基础上,再分类别建立不同层次干部的具体管理考核办法,对机关干部管理实行“绩效量化考核”,逐步推行“党员干部承诺制”,依据所包村的整体发展情况和完成的目标任务,量化分值,列入乡镇机关干部目标责任书中;对站所干部实行“双述双评双重管理”的办法,规定站所领导干部在完成单位业务工作的基础上,要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完成安排的包村或是临时性等工作,实行业务主管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的“双重管理”,每年要分别向所在业务主管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述职,进行“双述”,最终的考核评定由主管业务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分别给出考核分数,再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考核等次,实现“双评”。为进一步优化村级干部队伍,近年对村干部实行了星级化管理,建立动态的、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从源头上激发村干部的工作干劲。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实行定向培养,跟踪考察,及时补充,滚动管理的办法。,县委在乌市党校举办村级后备干部脱产培训班,实行全脱产、全免费的培训教育,两批共73名学员已于7月毕业返乡,全部并充实到基层进行实习锻炼,有12人还担任了村委会委员,保证了村级干部队伍“绿水长流”。

(四)加强教育培训,拓宽干部视野,造就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强化培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把培训作为提高基层干部素质的根本性和基础性措施,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责任制。对基层干部分层次、分期分批的进行培训,坚持经常性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手抓。逐步改进教育培训效果,一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根据各乡、村的发展实际,开办尽可能多的实用技术培训,如围绕我县的水产业发展,与水产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每年定期邀请该校的专家教授为干部讲授发展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免费派出乡镇干部到外地学习经验;二是改进干部教育方式,加强对学习培训的督促和考评。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方法,多方面、多渠道的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教育,建立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制度。仅至今,全县共举办县内及区内外,疆内外的各类培训班90余期次,组织乡镇机关干部、站所干部、村干部参加培训教育3980余人(次),投入6万元帮助229名村干部完成了中专学历教育。目前,全县乡镇机关、站所干部中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2%,村干部高中及中专学历的达55%,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达7%。

(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关心基层干部工作生活,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使基层干部在政治上有想头,经济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劲头。以“三项关怀”为抓手,逐步稳定基层干部队伍。一是体现政治关怀。健全干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在干部提拔或是交流考察中,将乡镇领导干部在基层工作时间加入到综合量化考核分数中,一年加一分。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提高乡镇干部年底评定优秀的比例,并优先考虑乡镇专业技术干部职称评定问题,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培养的指示精神,大力培养使用村党支部书记,建立良好的用人导向;二是体现生活关怀。逐步改善基层办公条件,配齐配全各类办公设施,在距离较远的乡镇设专门的干部宿舍,建立干部食堂,县委每月给予基层干部一定交通补助和伙食补助,乡镇对下派到村的干部给予一定的补助,并为基层干部购买配齐图书杂志、象棋、乒乓球设备等设施,定期在乡镇举办电脑业余学习班,专业技能学习班等,进一步丰富文化娱乐生活;三是体现家庭关怀。对基层干部家属给予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心,对乡镇干部家属发生的临时性事件给予帮助。并积极鼓励乡镇领导在工作地安家,对在基层安家的乡镇干部给予经济补助,对家属在县城工作的协调家属借调乡镇工作,并为子女就学提供各类方便,使基层干部真正能够安心“住读”。

三、建立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认识基层干部队伍要有新形象,教育要有新举措,管理要有新机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并且有效的解决基层干部队伍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形成管理的长效约束机制。一是探索以基层干部“能上能下”为突破点,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长效机制。为提高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一是实行谈话诫勉制度。谈话方式采取对乡党委政府正职由组织部长定期进行谈话、党委政府副科级领导由党委书记或乡长谈话、乡镇一般干部以及村主要干部由党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谈话的方式,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管理一级的上下互动约束机制。在实行季度绩效考核中,采取“记分制”,对季度评分平均低于70分以及年底考核评分总分低于65分的干部,由有关上级领导与其谈话,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并提出要求,并责令干部本人制定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间,对经诫勉教育仍不改者,由乡镇党委下发黄牌警告通知书,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降职或待岗处理;二是实行交流轮岗制。每年可拿出乡镇或是站所中的一些重要岗位,实行竞争上岗,选拔一批优秀的干部到基层重要岗位,增加基层活力。对掌握人、财、物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领导和一般干部,进行适当的轮岗交流,可以在部门之间、乡镇之间横向交流,也可以在部门与乡镇之间纵向交流,在对村中一把手的选拔,也可适当放宽条件,在充分对乡村基本情况调研了解的基础上,采取异地交流或是异地任职村干部的办法,提高基层干部活力;三是实行末位淘汰制。对在年底考核中连续2年考核不称职和连续两年民意测评中群众满意率低于60%的乡镇干部,领导干部应退出领导岗位或改为虚职,一般干部要向上级主管单位和组织部门汇报,采取清退或是待岗等措施。同时,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教育广大干部正确对待升降去留,在全县真正形成一种尊才让贤、荣辱不惊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官能民”营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二是探索以提高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为着眼点,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需要对基层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教育,采取与时俱进、结合不同时期发展需要、适合乡镇干部的教育方法,形成基层干部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深入学习、长期学习的有效机制。一是坚持经常性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手抓。充分利用乡镇这一培训教育中心,每年定期举办不同内容的基层干部培训班,县委党校要对乡镇党校教师不定期的进行指导和培训,逐步提高乡镇一级教师队伍素质,同时,县委要有长期规划,选派县直政治理论强和专业技术好的干部、教师,下到基层进行授课。乡镇要采取积极措施,适当提供优惠政策和物质奖励等办法,鼓励乡镇干部以及村干部进行学历教育,构建培训教育大格局。其次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在定期举办乡镇理论学习培训班的,加强乡镇干部政治理论素质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实践教育。在调研中,发现这两年基层干部都陆续前往邻近乡镇或是兄弟县市观摩学习,回来后思想上也确实充实了不少,有了不少想法。下一步,不论是县委、政府还是乡镇党委政府都要积极创造条件,每年都要举办外出观摩学习活动,有条件地乡镇要带领乡镇专业技术骨干和村干部前往内地经济发达区的新农村去学习。对地委以及县委设立的各类培训观摩基地,要进一步精心打造,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来。三是探索以引导基层干部扎根基层工作为出发点,建立关爱基层干部长效机制。当前基层干部存在某些作风不实问题,与一些客观实际有着必要的关系。如不切实际制定的高指标,名目繁多的评比检查,各种会议和应酬,给基层干部形成了很大压力,以致产生浮夸虚报、弄虚作假现象。因此,对基层干部既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监督,又要关心爱护,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调动和保护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首先在思想上,要提高基层干部对干好基层工作认识的重要性,帮助基层干部特别是刚从事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一些干部刚到基层工作,一方面对基层工作了解不够,对工作认识不足,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一方面在基层工作可能思想上有些情绪,认为基层工作累、辛苦,自己的才能和专业得不到发挥等,老干部也有消极情绪,这都需要从思想上经常关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在政治上,要搭建有效的平台,充分挖掘基层优秀干部,要有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机制,只要政治素质过硬,能力突出,都可以选拔到重要的岗位,不能够按照论资排辈,打击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近年县委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选拔了一位基层农牧民干部和大学志愿者到乡镇政府班子任职,极大了促进了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在生活上,也要建立工作生活方面的有效机制,重视干部家庭生活问题。要逐步丰富基层干部工作之余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基层干部在工作之余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四是探索以保证基层干部公开公正办事为着力点,建立基层民主管理机制。全面重点推行“阳光党务”、“阳光政务”、“阳光财务”为主要内容的“阳光三务”公开工程。完善乡镇党委工作公开流程,对党员要设立专门的公开栏,进行身份公开、承诺公开、践诺情况公开等。在调研中,一些乡镇特别是在村中普通老百姓对党的工作都了解不够,党为群众办了什么实事说不上来,还有些村中决定的大事如低保的发放等村民反映都是几个党员和村班子成员商量就决定了,老百姓只是知道,严重破坏基层工作的公正性。因此要实行“三务公开”,公开办事程序,明确办事标准、办事时限和办事结果的要求,增强党务、政务、财务的透明度,进一步扩大社会公开承诺服务的范围;定期开展对领导干部和各站所的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和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其次是要健全民主决策机制。乡镇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和项目出台前,要集思广益,深入调研,充分论证,把群众意志贯穿于决策全过程。制度化方面,一是规范基层干部工作制度。逐步完善考评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村组财务审计制度和个人收入申报等制度,实现农村基层干部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乡镇加强创新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经验做法(共2篇)]篇一:镇加强创新基层干部队伍建设1 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 全面加强创新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xx镇党委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褚墩镇党委立足实际,始终把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认真抓紧抓好。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创建“一流党组织”为目标,组织党员干部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动力,努力做到党员“五带头”、党组织建设“五个好”,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一、严格管理,完善机制,建立基层干部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严格执行目标管理,注重在科学分析民情、乡情、村情的基础上,帮助基层干部理清思路,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任期责任目标和工作计划,对基层干部实行“三定一考核”的办法,即人员定岗、任务定量、工作定责,年终严格考核结帐,从而使基层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工作真正有压力;在党员和机关干部中实行“一岗双责”,每个党员和干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联系1至3户村民,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成为政府和群众联系的纽带;全面实施“为民服务联动工程”、“结对帮扶工程”、“镇党员干部先锋示范岗工程”三项工程,通过有效的管理,树立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不断健全完善基 层干部队伍考核机制,努力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全面推行建立“干部季度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量化目标责任,完善了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月评、季考、中审、终定”全面、科学的考核程序。

二、统筹全局,创新方法,建立农村干部的管理机制 一是做好现任、后备、离任管理的结合。把对现任干部的管理与后备干部的培养、离任干部的安置照顾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全面管理。管理现任干部是重点,主要是建立了配套的工作规范、规章制度和监督约束与奖惩激励机制。培养后备干部是前提,主要是建立了后备干部库,落实了培养、锻炼、选用措施。对离任干部,既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其后顾之忧,又注意通过聘其为“顾问”等形式,让他们参政议政。这不仅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余热”,对现任干部也有直接影响。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农村工作制度,规范村干部的工作。主要是建立完善党支部职责、村委会职责、党支部议事规则程序、农村财务管理办法、“三会一课”制度、村级重大事项申报制度、民主议事制度等。三是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完善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主要是建立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策制度,重大村内事项必须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决定,并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批。建立民主管理村级财务、管理用电等组织,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管理。四是实行民主评议村级班子、村干部制度。

三、加强教育培训,拓宽干部视野,造就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

强化培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把培训作为提高基层干部素质的根本性和基础性措施,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责任制。对基层干部分层次、分期分批的进行培训,坚持经常性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手抓。逐步改进教育培训效果,一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根据各村的发展实际,开办尽可能多的实用技术培训;二是改进干部教育方式,加强对学习培训的督促和考评。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方法,多方面、多渠道的加强对村干部[乡镇加强创新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经验做法(共2篇)]的教育,建立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制度。今年以来,全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余期次,组织镇机关干部、站所干部、村干部参加培训教育980余人(次),目前,全村干部高中及中专学历的达48%,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达7%。

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关心基层干部工作生活,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使基层干部在政治上有想头,经济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劲头。以“三项关怀”为抓手,逐步稳定基层干部队伍。一是体现政治关怀。健全干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提高村干部年底评定优秀的比例,并优先考虑

专业技术干部职称评定问题,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大力培养使用村党支部书记,建立良好的用人导向;二是体现生活关怀。逐步改善基层办公条件,配齐配全各类办公设施,镇对下派到村的干部给予一定的补助,并为基层干部购买配齐图书杂志、象棋、乒乓球设备等设施,定期在村活动场所举办专业技能学习班等,进一步丰富文化娱乐生活;三是体现家庭关怀。对基层干部家属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对村干部家属发生的临时性事件给予帮助。篇二:创新基层民主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

创新基层民主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

——基于成都市的研究

任中平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村民自治的普遍推行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政权的民主化建设,但近年来,由于后税费时代基层政权的权力“悬浮”,又导致基层治理能力严重弱化。随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和社会治理环境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城乡统筹进程的加快,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必须相应地改善和提高。尽管乡镇是国家行政管理体系最基础的层次,乡镇政权处于国家政权序列的最低一级,但却肩负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艰巨使命。乡镇政权是国家和社会连接的枢纽,其核心是乡镇党委。而乡镇党委书记,则是农村基层实现社会稳定和科学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拉动基层各项工作的“火车头”。但目前乡镇党委书记队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成为目前优化基层治理环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来,成都市为了实施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下大力气抓好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探索,进行了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会议开放、乡镇党务公开和乡镇党委书记民主评议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创造了一整套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加以推广。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成都市自202_年以来在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丰富经验,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还提

出一些对策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推动这一工作的深入发展,并为各地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近几年来,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大力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实践。成都市委组织部在调查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制定了《成都市乡镇党委书记公开推荐直接选举试行办法》及13项配套制度,从选举程序,党政班子的组成,对党委工作的指导,对乡镇党委书记的管理考核,党务公开,群众对党委工作的监督等方面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是目前较为完整的一套规范乡镇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乡镇加强创新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经验做法(共2篇)]

“您对省委省政府的信任程度的评价”,表示“完全信任”占46.7%,“比较信任”占38.0%,“一般”占12.5%,合计达到97.2%;(3)“您对市(县)委、政府的信任程度的评价”,表示“完全信任”占23.9%,“比较信任”占37.2%,“一般”占30.1%,合计为91.2%;(4)“您对乡镇党委、政府信任程度的评价”,表示“完全信任”占8.7%,“比较信任”占27.3%,“一般”占38.5%,合计有74.5%。(5)“您对村两委的信任程度的评价”,表示“完全信任”占8.0%,“比较信任”占19.4%,“一般”占41.6%,合计为69.0%。② 可见,成都市大力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广大群众对于目前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比较满意的,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亲近感有了很大增强。与此同时,随着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党的各级组织越来越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拥护,普通党员群众参与基层事务的渠道不断扩大,党在广大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了维护巩固,党在基层社会的执政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许多党员群众感慨地说:“以前选领导干部是组织先提名,现在是要先过群众这道关,这样选出来的干部我们当然信服。”于是,一些长期“若即若离”的党员由于亲身感受到了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重要性,又重新回到了组织周围。更加令人欣喜的是,一些普通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开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来,成都市乡镇入党积极分子同比增长了16%。③

其次,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关心政治、参与改革的热情,为全市统筹城乡建设的综合配套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都市近年来以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得到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认同,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关心政治、参与改革的热情,并产生了明显的实际效果,从而为成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极大地促进了全市的经济社会以及各项事业的快速发

展,有力地推动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近五年来,成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开创了成都发展史上的又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得到实惠较多的重要历史时期,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成都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一个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和谐局面正在显现。近五年来,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05%,农业增加值增长3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7%,城镇化率提高了10%。从202_年开始,成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202_~202_年,成都城乡居民收入比始终保持在2.5~2.6的范围内。④ 202_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324.4亿元,比202_年增长94.9%;财政总收入996.6亿元,比202_年同口径增长3.13倍。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2元,比202_年增长了54.4%。⑤202_年,是成都发展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和快速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成都仍然实现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901亿元,增长1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4.6亿元,增长19.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12.9亿元,增长2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1.9亿元,增长1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3元,增长1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81元,增长14.9%。⑥

最后,促进了乡镇干部的服务意识和作风转变,有效化解了基层社会的复杂矛盾,促进了基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党内基层民主,也促进了乡镇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的转变,促使他们从感情和行动上更加贴近群众,拉近了基层群众和乡镇党委政府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化解了基层社会的复杂矛盾,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此,成都市

下页

公安局队伍建设经验做法[五篇范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