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102
进一步加强XXX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
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促进我镇经济建设,结合我镇关于《XXX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1、总体要求
我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进一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群防群治”的方针,以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为目标,以推进社会治安防范工作规范化、社会化为重点,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长效机制,落实社会治安防范措施,为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2、总体目标
进一步落实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镇综治办的组织协调作用和综治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以派出所为主体,以群防群治为依托,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构筑起多层面、多形式的专群结合的治安防范网络;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全面覆盖、多层次、全时
空、全方面的治安防控体系。
通过努力,力争使我镇达到“四个明显增强”: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明显增强;化解矛盾纠纷、消除矛盾隐患的能力明显加强;全社会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能力明显增强;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四个有效遏制”:偷牛盗马、入室盗窃和治安案件得到有效遏制;校园治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因矛盾纠纷而引发的破坏农业生产秩序等案件得到有效遏制;矿山、交通、消防安全事故得到有效的遏制。“四个明显提高”:即“平安坪塘、和谐坪塘”创建的群众参与率明显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明显提高;群众对治安满意率明显提高;群众对政法队伍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工作措施
1、建立维稳、综治工作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镇党委书记任主任,综治办、XXX派出所、XXX司法所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中心成员。按“主体不变、分工负责、整体联动、充分结合、方便群众、讲求实效”的原则开展工作。中心统一领导和部署辖区综治、维稳工作;统一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矛盾纠纷;统一协调处理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统一归档综治、维稳工作资料和案卷。中心建立每月一次的议事和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通报会,实行考评、记实制度。
2、进一步加强“三支队伍”的建设,要求商场有保安队,校有护校队,集镇村有巡逻队,并充分发挥作用。
(1)保安队、护校队要做到看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人。
(2)以政法干部为主,并抽调镇机关、民兵和各站所干部组成集镇夜间巡逻队,不定期对街面、主要交通主干线进行巡逻和喊夜。凡抽到的单位无条件服从安排,不服从安排的单位,取消其年终评优资格,对单位负责人不予考核,已安排参加巡逻的干部,无故缺旷一次扣工资50元,连续缺旷三次者,年终考核评定为不合格。
(3)以行政村为单位,继续巩固和完善“户户联防”,坚持轮流巡逻、值班守夜制度。因“户户联防”工作抓不积极导致辖区内发生偷牛盗马、入室盗窃案件的村,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3、各村根据本辖区实际,制订相应的治安防范方案,特别要制定预防偷牛盗马行动预案,控制偷牛盗马案件的发生。一旦发生偷牛盗马案件,村与村之间要互通信息,在主要交通要道、主要地段设卡堵截,绝不让犯罪分子逃逸。
4、建立镇、(社区)村纵向和村与村(社区)之间信息网络。同时,派出所在治安乱点安插线人,形成信息明暗两条线,并对信息员进行培训。
5、建立镇综治办、司法所和派出所查访工作制度。每月至少深入各村委会一次,检查指导工作,了解村情民意,掌 握治安情况,解决处理问题,为民排忧解难,防患未然,维护稳定。
6、以派出所、司法所为依托,建立村级人口管理联络站,掌握常住、暂住及流动人口和“四类”人口情况。调整充实完善村委会的调解、治保、帮教组织,进一步规范各种规章制度,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方面的工作。
7、搞好摸底调查,加强对两劳人员及有劣迹青少年的管理监控。组织发动群众举报线索,实行举报有奖制度;对积极提供破案线索,并积极协助破案的,视其贡献程度奖励。
8、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监控。
9、截源堵流,加强阵地控制,截断销赃渠道,加强对金银首饰加工点、农贸市场、废品收购站等场所和特种行业的控制,堵死销赃渠道。
10、加强对中小学校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学校治安管理。
11、建立社会治安治理工作责任制,实行党政领导包村制度。并将工作实际与年终考核挂起钩来。
12、积极开展进村入户“访民情、问党风、听民意”活动,倾听群众对治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群众宣传创建“平安坪塘”、“平安社区(村)”、“平安家庭”的目的和意义、目标和要求、方法与步骤。
13、加强与周边的协作,积极与周边乡镇建立周边联防,共同构建强有力的边界联防组织,建立边界联防治安值班哨卡和治安信息员,互通信息。加强指导,抓好防范巡逻,建立边界治安防范长效工作机制,充分整合边界联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抓共管。对治安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要密切配合,共同拦截和打击罪犯。成立边界联合调解委员会,加强对周边矛盾纠纷的排查和监控力度,消除不稳定因素。同时,加强边界群众之间的交流,增进友谊,搞好团结,共谋和谐发展。
XXX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2012年5月10日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102
淖党发【2012】10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
意见
各村、各站所党支部、社区党总支:
为进一步加强全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根据****委、县政府有关精神,结合我镇创建“平安****”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总体要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及自治区、地区、县《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为依据,坚
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群防群治”的方针,以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为目标,以推进社会治安防范工作规范化、社会化为重点,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长效机制,落实社会治安防范措施,为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总体目标: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镇综治办的组织协调作用和综治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以边防派出所为主体,以群防群治为依托,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构筑起多层面、多形式的专群结合的治安防范网络;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全面覆盖、多层次、全时空、全方面的治安防控体系。
通过努力,力争使我镇达到“四个明显增强”、“四个有效遏制”、“四个明显提高”。“四个明显增强”即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明显增强;化解矛盾纠纷、消除矛盾隐患的能力明显加强;全社会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能力明显增强;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四个有效遏制”即偷牛盗马、入室盗窃和治安案件得到有效遏制;校园治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因矛盾纠纷而引发的破坏农业生产秩序等案件得到有效遏制;矿山、交通、消防安全事故得到有效的遏制。“四个明显提高”即“平安****”创建的群众参与率明显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明显提高;群众对治安满意率明显提高;群众对政法队伍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维稳、综治工作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镇党委书记任主任,综治办、边防派出所、司法所、土管、林业、团委、妇联、人武部等部门负责人为中心成员。按“主体不变、分工负责、整体联动、充分结合、方便群众、讲求实效”的原则开展工作。中心统一领导和部署辖区综治、维稳工作;统一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矛盾纠纷;统一协调处理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统一归档综治、维稳工作资料和案卷。中心建立每月一次的议事和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通报会,实行考评、记实制度。
(二)加强“三支队伍”的建设,要求商场有护场队,校有护校队,集镇村有巡逻队,并充分发挥作用。
1、护场队、护校队要做到看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人。
2、以政法干部为主,并抽调镇机关、民兵和各站所干部组成集镇夜间巡逻队,定期不定期对街面、主要交通主干线进行巡逻和喊夜。凡抽到的单位无条件服从安排,不服从安排的单位,取消其年终评优资格,对单位负责人不予考核,已安排参加巡逻的干部,无故缺旷一次扣工资50元,连续缺旷三次者,年终考核评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3、每村抽调10名热心为群众服务的、正派的自己又有摩托车的年轻人组成村治安应急小分队。
4、以行政村为单位,继续巩固和完善“户户联防”,坚持轮流巡逻、值班守夜制度。因“户户联防”工作抓不积极导致辖区内发生偷牛盗马、入室盗窃案件的村,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三)各村根据本村实际,制订治安防范方案,制作村治安防范草图,特别要制定预防偷牛盗马行动预案,控制偷牛盗马案件的发生。一旦发生偷牛盗马案件,村与村之间要互通信息,在主要交通要道、主要地段设卡堵截,绝不让犯罪分子逃逸。
(四)建立镇、村纵向和村与村之间信息网络。同时,派出所在治安乱点安插线人,形成信息明暗两条线,并对信息员进行培训。
(五)建立镇综治办、司法所和派出所查访工作制度。每月至少深入各村委会一次,检查指导工作,了解村情民意,掌 握治安情况,解决处理问题,为民排忧解难,防患未然,维护稳定。
(六)以派出所、司法所为依托,建立村级人口管理联络站,掌握常住、暂住及流动人口和“四类”人口情况。调整充实完善村委会的调解、治保、帮教组织,进一步规范各种规章制度,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方面的工作。
(七)搞好摸底调查,加强对两劳人员及有劣迹青少年的管理监控。组织发动群众举报线索,实行举报有奖制度;对积极提供破案线索,并积极协助破案的,视其贡献程度奖励200-2000元。
(八)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监控。
(九)截源堵流,加强阵地控制,截断销赃渠道,加强对金银首饰加工点、农贸市场、废品收购站等场所和行业的控制,堵死销赃渠道。
(十)加强对中小学校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学校治安管理。
(十一)建立社会治安治理工作责任制,实行党政领导包村制度。
并将工作实际与年终考核挂起钩来。
(十二)积极开展进村入户“访民情、问党风、听民意”活动,倾听群众对治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群众宣传创建“平安****”、“平安村”、“平安家庭”的目的和意义、目标和要求、方法与步骤。同时,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发放《告知书》,让群众进一步了解防火、防盗、防骗知识,以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十三)加强与周边的协作,积极与周边乡镇建立周边联防,共同构建强有力的边界联防组织,建立边界联防治安值班哨卡和治安信息员,互通信息。加强指导,抓好防范巡逻,建立边界治安防范长效工作机制,充分整合边界联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抓共管。对治安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要密切配合,共同拦截和打击罪犯。成立边界联合调解委员会,加强对周边矛盾纠纷的排查和监控力度,消除不稳定因素。同时,加强边界群众之间的交流,增进友谊,搞好团结,共谋和谐发展。
中共****委员会
二○一二年四月五日
主题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施意见
中共****委员会2012年4月5日
第三篇:乡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乡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XX镇委员会XX镇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XX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村、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全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XX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社
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创建“平安XX”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总体要求:我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及省、州、市《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为依据,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群防群治”的方针,以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为目标,以推进社会治安防范工作规范化、社会化为重点,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长效机制,落实社会治安防范措施,为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总体目标: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镇综治办的组织协调作用和综治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以公安派出所为主体,以群防群治为依托,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构筑起多层面、多形式的专群结合的治安防范网络;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全面覆盖、多层次、全时空、全方面的治安防控体系。
通过努力,力争使我镇达到“四个明显增强”、“四个有效遏制”、“四个明显提高”。“四个明显增强”即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明显增强;化解矛盾纠纷、消除矛盾隐患的能力明显加强;全社会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能力明显增强;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四个有效遏制”即偷牛盗马、入室盗窃和治安案件得到有效遏制;校园治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因矛盾纠纷而引发的破坏庄稼等案件得到有效遏制;矿山、交通、水上交通、消防安全事故得到有效的遏制。“四个明显提高”即“平安XX”创建的群众参与率明显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明显提高;群众对治安满意率明显提高;群众对政法队伍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维稳、综治工作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主任,综治办、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土管、林业、水利、团委、妇联、人武部等部门负责人为中心成员。按“主体不变、分工负责、整体联动、充分结合、方便群众、讲求实效”的原则开展工作。中心统一领导和部署辖区综治、维稳工作;统一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矛盾纠纷;统一协调处理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统一归档综治、维稳工作资料和案卷。中心建立每月一次的议事和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通报会,实行考评、记实制度。
(二)加强“三支队伍”的建设,要求厂有护厂队,校有护校队,集镇村寨有巡逻队,并充分发挥作用。
1、护厂队、护校队要做到看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人。
2、以政法干部为主,并抽调镇机关和各站所干部组成集镇夜间巡逻队,定期不定期对街面、主要交通主干线进行巡逻和喊夜。凡抽到的单位无条件服从安排,不服从安排的单位,取消其年终评优资格,对单位负责人不予考核,已安排参加巡逻的干部,无故缺旷一次扣工资50元,连续缺旷三次者,年终考核评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3、每村抽调10名热心为群众服务的、正派的自己又有摩托车的年轻人组成村治安应急小分队。由镇政府出资将其摩托车喷上“治安巡逻”字样。
4、以村民小组或自然寨为单位,继续巩固和完善“户户联防”,坚持轮流巡逻、值班守夜制度。因“户户联防”工作抓不积极导致辖区内发生偷牛盗马、入室盗窃案件的村,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5、凡积极开展“户户联防”的小组或自然寨的农户,仍然享受坝党发[2005]79号文件规定的一切优先优惠政策。
6、在街面设立一座治安岗亭,保证夜间有人正常值班。
(三)各村根据本村实际,制订治安防范方案,制作村寨治安防范草图,特别要制定预防偷牛盗马行动预案,控制偷牛盗马案件的发生。一旦发生偷牛盗马案件,村与村之间、寨与寨之间要互通信息,在主要交通要道、主要地段设卡堵截,绝不让犯罪分子逃逸。
(四)建立镇、村、组纵向和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横向信息网络。同时,派出所在治安乱点安插线人,形成信息明暗两条线,并对信息员进行培训。
(五)开展人防与技防相结合,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号召每位机关干部、党员每人捐资购买一个防盗器,在XX村牛昌坪、河东村白岩山两自然寨安装作为示范点,逐步向全镇铺开。
(六)建立镇综治办、司法所和派出所查访工作制度。每月至少深入各村委会一次,检查指导工作,了解村情民意,掌
握治安情况,解决处理问题,为民排忧解难,防患未然,维护稳定。
(七)以派出所、司法所为依托,建立村级人口管理联络站,掌握常住、暂住及流动人口和“四类”人口情况。调整充实完善村委会的调解、治保、帮教组织,进一步规范各种规章制度,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方面的工作。
(八)召开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认真贯彻坝党发(2006)34号
文件《关于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民自治的实施方案》,讨论制订村规民约。轰轰烈烈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普法宣传、治安防范、无毒村寨、平安村寨、平安家庭、治安模范户等创建活动。
(九)搞好摸底调查,加强对两劳人员及有劣迹青少年的管理监控。组织发动群众举报线索,实行举报有奖制度;对积极提供破案线索,并积极协助破案的,视其贡献程度奖励200-2000元。
(十)加强对娱乐室的监控。
(十一)截源堵流,加强阵地控制,截断销赃渠道,加强对金银首饰加工点、农贸市场、废品收购站等场所和行业的控制,堵死销赃渠道。
(十二)加强对中小学校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学校治安管理。
(十三)建立社会治安治理工作责任制,实行党政领导包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包组、组长和护寨队员包农户。并将工作实际与年终考核挂起钩来。
(十四)积极开展进村入户“访群众、听意见、送平安”活动,倾听群众对治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群众宣传创建“平安XX”、“平安村寨”、“平安家庭”的目的和意义、目标和要求、方法与步骤。同时,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发放《告知书》,让群众进一步了解防火、防盗、防骗知识,以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十五)加强与周边的协作,积极与周边乡镇建立周边联防,共同构建强有力的边界联防组织,建立边界联防治安值班哨卡和治安信息员,互通信息。加强指导,抓好防范巡逻,建立边界治安防范长效工作机制,充分整合边界联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抓共管。对治安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要密切配合,共同拦截和打击罪犯。成立边界联合调解委员会,加强对周边矛盾纠纷的排查和监控力度,消除不稳定因素。同时,加强边界群众之间的交流,增进友谊,搞好团结,共谋和谐发展。
中共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二00六年四月十四日
第四篇: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2015年4月13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全文如下:
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为有效应对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着力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以确保公共安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突出治安问题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引领,以基础建设为支撑,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二)目标任务。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格局,健全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编织社会治安防控网,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增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努力使影响公共安全的暴力恐怖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等得到有效遏制,使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案件和公共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有序。
—1—
二、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网建设
(三)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网建设。根据人口密度、治安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科学划分巡逻区域,优化防控力量布局,加强公安与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建立健全指挥和保障机制,完善早晚高峰等节点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勤务工作机制,减少死角和盲区,提升社会面动态控制能力。加强公共交通安保工作,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和日常管理,完善和落实安检制度,加强对公交车站、地铁站、机场、火车站、码头、口岸、高铁沿线等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严防针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暴力恐怖袭击和个人极端案(事)件。完善幼儿园、学校、金融机构、商业场所、医院等重点场所安全防范机制,强化重点场所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秩序良好。加强对偏远农村、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部位以及各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总结推广零命案县(市、区、旗)和刑事案件零发案社区的经验,加强规律性研究,及时发现和处置引发命案和极端事件的苗头性问题,预防和减少重特大案(事)件特别是命案的发生。
(四)加强重点行业治安防控网建设。切实加强旅馆业、旧货业、公章刻制业、机动车改装业、废品收购业、娱乐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的治安管理工作,落实法人责任,推动实名制登记,推进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和物流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禁寄物品名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预防利用寄递、物流渠道实施违法犯罪。持续开展治爆缉枪、管制刀具治理等整治行动,对危爆物品采取源头控制、定点销售、流向管控、实名登记等全过程管理措施,严防危爆物品非法流散社会。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扬言报复社会人员、易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人群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体系,加大政府经费支持力度,加强相关专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等建设,落实教育、矫治、管理以及综合干预措施。
(五)加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建设。以网格化管
—2—
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把网格化管理列入城乡规划,将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纳入网格管理范畴,做到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便民服务到位。因地制宜确定网格管理职责,纳入社区服务工作或群防群治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网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国各县(市、区、旗)的中心城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整合各种资源力量,加强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在乡镇(街道)推进建设综治中心,村(社区)以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为依托建立实体化运行机制,强化实战功能,做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治安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到2020年实现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覆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前完成。深化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社区(驻村)警务室建设。将治安联防矛盾化解和纠纷调解纳入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任务。
(六)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控网建设。按照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单位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严格落实单位主要负责人治安保卫责任制,完善巡逻检查、守卫防护、要害保卫、治安隐患和问题排查处理等各项治安保卫制度。加强单位内部技防设施建设,普及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实行重要部位、易发案部位全覆盖。加强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供油、交通、信息通信网络等关系国计民生基础设施的安全防范工作,全面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确保安全稳定。
(七)加强信息网络防控网建设。建设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信息网络管理体系。加强网络安全保护,落实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落实手机和网络用户实名制。健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整治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暴力色情等违法信息及低俗信息。
三、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科技水平
—3—
(八)加强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和深度应用。按照科技引领、信息支撑的思路,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平安建设信息化综合平台。在确保信息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前提下,提高系统互联、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程度。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应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主动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将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运用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传感、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手段,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一批有机融合的示范工程。建立健全相关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对基础设施、信息和应用等资源的立体化、自动化安全监测,对终端用户和应用系统的全方位、智能化安全防护。
(九)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高起点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和应用工作,提高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密度和建设质量。加大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完善技术标准,强化系统联网,分级有效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逐步拓宽应用领域。加强企事业单位安防技术系统建设,实施“技防入户”工程和物联网安防小区试点,推进技防新装备向农村地区延伸。
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
(十)健全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机制。政法综治机构要加强组织协调,会同政法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开展对社会治安形势的整体研判、动态监测,并提出督办建议。公安机关要坚持情报主导警务的理念,建立健全社会治安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机制,定期对社会治安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加强对社会舆情、治安动态和热点、敏感问题的分析预测,加强对社会治安重点领域的研判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升有效应对能力。建立健全治安形势播报预警机制,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
(十一)健全实战指挥机制。公安机关要按照人员权威、信息权威、职责权威的要求,加强实战型指挥中心建设,集110接处警、社会治安突
—4—
发事件应急指挥处置、紧急警务活动统筹协调等功能于一体,及时有效地调整用警方向和强度。推行扁平化勤务指挥模式,减少指挥层级,畅通指挥关系,紧急状态下实行“点对点”指挥,确保就近调度、快速反应、及时妥善处置。
(十二)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完善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联席会议制度、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协调会议和月报制度等,进一步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强化工作联动,增强打击违法犯罪、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合力。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拐枪、黄赌毒以及电信诈骗、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传销、非法集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涉邪教活动等突出治安问题,要加强部门执法合作,开展专项打击整治,形成整体合力。对打防管控工作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政法综治机构要牵头组织、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整改,堵塞防范漏洞。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案(事)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明确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任务和措施要求,定期开展应急处突实战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社会治安突发案(事)件能够快速有效处置。创新报警服务运行模式,提高紧急警情快速处置能力,提高非紧急求助社会联动服务效率。
(十三)健全区域协作机制。按照常态、共享、联动、共赢原则,积极搭建治安防控跨区域协作平台,共同应对跨区域治安突出问题,在预警预防、维稳处突、矛盾化解、打击犯罪等方面互援互助、协调联动,以区域平安保全国平安。总结推广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建设经验,推动建立多地区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治安防控区域协作机制,增强防控整体实效。
五、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十四)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法治的引导、规范、保障、惩戒作用,做到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依法预防打击犯罪、依法规范社会秩序、依法维护社会稳定。紧紧围绕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需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完善工作。各地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针对社会治安治理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适时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促进从法治层面予以解决。完善维
—5—
护公民、法人等合法权益的途径,从源头上预防侵权案件发生。坚持依法行政,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文化市场和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高办案质量。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依法严厉打击极少数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加强和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着力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促进全民尊法、守法,引导干部群众把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基本准则,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十五)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代码、统一共享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相关方面的实名登记制度。建立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加强社会信用管理,促进信息共享,强化对守信者的鼓励和对失信者的惩戒,探索建立公民所有信息的一卡通制度。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切实做到应评尽评,着力完善决策前风险评估、实施中风险管控和实施后效果评价、反馈纠偏、决策过错责任追究等操作性程序规范。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纪要月报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着力防止因决策不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及时等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推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业规范、社会组织章程、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规范在调整成员关系、约束成员行为、保障成员利益等方面的作用,通过自律、他律、互律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为符合社会共同行为准则。
(十六)严格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坚持采用评估、督导、考核、激励、惩
—6—
诫等措施,形成正确的激励导向,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对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通过定期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引导其分析发生重特大案(事)件的主要原因,找准症结,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限期进行整改。对因重视不够、社会治安防范措施不落实而导致违法犯罪现象严重、治安秩序严重混乱或者发生重特大案(事)件的地区,依法实行一票否决权制,并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六、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格局
(十七)加强党委和政府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解决警力配置、经费投入、警察等职业保障、基础设施和技防设施建设、考核奖惩等重要问题。要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做好基础设施、技防设备、装备建设的立项规划,做到与城乡规划、旧城改造、社区建设、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加大投入力度,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顺利实施。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部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担负起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切实保障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走完“最后一公里”。
(十八)充分发挥综治组织的组织协调作用。各级综治组织要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认真组织各有关单位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及时通报、分析社会治安形势,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统筹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各级综治组织自身建设,细化工作职责,健全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力量。乡镇(街道)综治委主任可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综治办主任应由党(工)委副书记担任;村(社区)综治机构主要负责人由党组织书记担任,并明确1名负责人主管综治工作,确保这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7—
(十九)充分发挥政法各机关和其他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职责任务,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增强整体合力。各级政法机关要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根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需要调整工作重点、警力部署、警务保障和勤务制度,改进工作方法,投入更多人力和精力加强基层治安基础工作,及时掌握影响社会治安的情况,依法查处危害社会治安行为。法院、检察院要结合批捕、起诉和审判工作,善于发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漏洞,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监狱和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管理工作,做好社区矫正、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工作。其他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自身职能,主动承担好预防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认真抓好本部门、本系统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任务,与部门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二十)充分发挥社会协同作用。坚持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发挥市场、社会等多方主体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协同协作、互动互补、相辅相成作用。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要加大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矛盾纠纷调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任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通过竞争性选择等方式,交给相关社会组织承担,发挥好他们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明确其聘用条件和程序、职责任务、保障待遇等,发挥好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规范发展保安服务市场,积极引导保安行业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加强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搭建群众参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新平台,通过各种方式就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问题进行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增进共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管自律作用,引导
—8—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履行治安防控责任。转变职能、创新机制,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等方式,积极提供公益岗位,鼓励发展责任保险以及治安保险、社区综合保险等新兴业务,支持保险机构运用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参与保安服务产业链整合,激发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十一)积极扩大公众参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继承和发扬专群结合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的重要作用,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群防群治队伍等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力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新机制、新模式,力争到2020年社区志愿者注册人数占居民人口的比例大幅增加。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对于提供重大线索、帮助破获重大案件或者有效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协助抓获犯罪分子的,给予重奖。完善见义勇为人员认定机制、补偿救济机制,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工作,扩大见义勇为基金规模,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的表彰力度,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落实抚恤待遇。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组织动员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
各地区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级分类研究制定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单位。
(来源:中国政府网)
—9—
第五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浅析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对策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社会治安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就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真正发挥功效,关键是要对构成治安防控体系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整合、发展、提升,使治安防控体系各个构成要素能够互为联动、整体运作,统一指挥、反应灵敏、整体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治安防控运行机制。
当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本质认识不到位。公安机关在构建治安防控体系的实践中,往往过分强调打击的震慑作用和短期效应,在防范力量上很少投入甚至不投入,往往导致的结果是短期内治安形势得以控制,一段时间过去后重蹈覆辙,形成了打击到再次打击的循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好坏,取决于是否能在打防管控四方面协调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其中严打一方面,需要在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注重研究犯罪规律,动员治安防控力量,追求全民参与进来。
(二)社会治安防控参与力量单一。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承担着主要任务和责任,是治安防控的主力军。从目前社会治安状况看,对群众安全感危害最重,对社会治安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及各类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果仅仅靠公安机关打击处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分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及作案人的动机,从案发根源找途径解决。从以上可以发现的是,这些违法犯罪行为的部分作案人是职业惯偷,部分是迫于生计等人群。由此可见,当前的形势迫切需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组织下,调动社会管理力量共同与公安机关参与到社会面的防控工作中去。
(三)治安防控体系中有效措施欠缺。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投入了大量的物防、人防、技防设施,对整个社会面的治安情况进行全面的动态管控。在建立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强化设卡堵控,加强对人、车、物的盘查、检查和抓拍力度,不断提高卡口堵截查控能力。同时强化阵地控制,对公共娱乐服务场所和特种行业的治安管理,加强对车辆修理、废品收购等特种行业和网吧、二手手机市场、二手车市场、旅店等高危场所以及要害部位的管理和控制。但是,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人防意识不到位、技防措施欠缺、管理不全面等问题,根本问题在于没有形成有效的措施来完善防控系统的构建。以厂企盗窃案为例,个别重点单位有了一些技术安全防范设施也形同虚设,并没有专人管理,没有与公安机关建立联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或者是单位内部未建立起安全保卫制度,夜间无人值班、巡查,室内未安装视频监控、CK报警器等技防设施;还比如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盗窃案件,被侵害人大多防范意识薄弱,未将车辆入库存放、未安装报警器和防盗锁具。从中可以发现,各种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合理的措施来有针对性地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行防范。
(四)治安防控体系运行保障不足。保障体系是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能够高效有序运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真正动力源泉。在实际体系的建设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制度、物质与警力保障的不足。在这几方面的保障工作上的发展不平衡造成防控体系建设的不完善。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统一领导,相互配合,构建大防控格局。要确立“政府倡导、警方指导、社会参与”的运作框架,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以及社区(村居)居民的广泛参与作为有效推进防控体系建设的力量源泉和社会基础。要使党委政府对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形成高度共识,以政府行为的形式协调有关部门参与治安防范,明确职责,统筹协调,形成党委政府统抓总缆、专群有机结合、社会各界配套联动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要充分挖掘、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工作,使治安防控工作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为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公安派出所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争取政府给予适当的倾斜,落实专项经费用于防控体系的基础工程建设;要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机制,积极构筑一个“党委政府领导、公安机关推动、有关部门支持、单位村居自管(自治)、人民群众参与”的治安防控大格局,实现防控机构一体化、防控力量多元化、防控机制规范化的目标。
(二)相互依承,有效串并,提高防控网络整体效能。要达到预防犯罪和减少发案的目的,公安派出所必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防范工作上来,指导社区民警落实防范措施,同时强化对场所行业的管理、控制;加强对内部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落实人防、技防措施,建立起全方位防控网络。通过将各张防控网络有效串并起来,使其相互联系、相互依承,形成一个循环体系,环环相扣,提高防控体系的整体运转效能。
1、以派出所为龙头,建立社会面防控网络。巡逻控制已成为新时期驾驭治安局势的一项最基本的有效措施。在巡逻中由派出所牵头,以小区域的巡逻带动大范围的巡逻,最终以小安积大安。派出所在巡逻中可坚持“以巡为本,重在盘查,以动制动,以快取胜”的指导思想,有效整合各种巡逻力量,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和社会治安的辅助力量摆上街面,增强街面的有警时间和有警密度,压缩犯罪空间,打击犯罪,控制发案。巡逻的方式可采取步巡、自行车巡、机动车巡以及设卡堵截的方式进行。巡逻防控应采取点和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治安检查点、汽车站、火车站和出城(镇)的卡口作为相对固定的点,设卡进行盘查和看守;以主要交通干线、支干线、巷道为固定的“线”,坚持24小时巡逻,形成快速反映网络;以派出所和村居为单元,作为相对固定的“面”,由派出所牵头组织社区民警和治安联防力量分时、分段、分片昼夜进行巡逻控制,并随时根据派出所辖区的发案情况灵活调整巡控力量和巡控的重点。
2、以村居为基础,建立村级防控网。基层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和平台,具有防范、管理、打击、服务等多种职能,不仅要完成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情报信息等职能,更要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做好预防犯罪、控制犯罪和发现犯罪的工作,要以村居为基本单元,积极组织和动员村居内的护村队等各种群防群治力量,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有效手段,扎扎实实做好安全防范、重点人口管理和巡逻控制工作,以创建“平安村居”为载体,依靠村居的群防群治力量,构筑起村级治安防控网。
3、以内保单位为依托,构建单位防控网。单位内部治安与社会面治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个单位都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内部单位治安防控网。要与社会面治安防控网相衔接,主要依靠各企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充分发挥单位内部保卫部门的作用,广泛发动组织单位内部的保卫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建立健全单位值班巡逻等各项内部防范制度。要加大监督检查和指导力度,对重点部位、重点单位要加强技防措施的落实,有条件的可以安装电子监控设施与公安机关的110指挥中心联通,达到及时预警,及时出警,确保内部单位的安全。
4、以控制犯罪的销赃渠道为重点,构筑阵地管理防控网。对特种行业、复杂场所、二手手机市场等阵地进行重点控制,是打击违法犯罪、预防减少发案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犯罪的渠道。对这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场所要进行经常性的整治,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重点行业、场所、市场的业主签定治安责任状,落实各项治安管理措施,定期不定期的对这些“吃住行销”的场所进行清查,发现违法犯罪的线索和证据,一查到底,坚决取缔,特别是发现存在黄赌毒的娱乐场所,决不手软。要在这些行业、场所建立健全治保组织,定期由民警组织培训,通报这些场所发生的治安情况,使业主和从业人员高度重视,强化治安管理。
(三)强化研判,以静制动,完善情报主导防控作用。要立足信息化建设,把巡防工作的支撑点放到获取和利用信息上来,实现“精确管理、精确防控、精确打击”和“基础信息化、信息基础化”的目标,发挥情报信息“以静制动”的先导作用,不断地完善防范体系建设。
1.完善街面动态治安的信息研判体系。不断完善治安情报信息采集、传递、研判等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规范,为情报信息工作提供一套切实、管用、高效的运行准则。民警在接处警、办案过程中获取治安信息的基础上,要主动与辖区群众联系,这是街面动态治安信息最原始的来源,也是最可靠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公安网络加强对周围街面治安信息的了解、分类和整理,形成系统信息。信息的研判要可靠实用,避免夸夸其谈,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准确把握,充分发挥信息研判指导防范工作的作用。
2.完善研判信息的使用制度。根据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的要求,对情报信息研判的落脚点在于使用情报信息来指导实践工作,发挥其强大战斗力的作用,这一点在治安信息的利用中尤显突出。特别是盗抢类街面违法犯罪的特点是作案过程短、遗留证据少、人员逃离快,只有在信息研判的过程中才能最大化地总结其规律特点。根据预警信息的提示,把有限的警力和防控力量用在街面案件易发时段和易发部位上,把重点防控对象用在重点人群上,增强巡逻的针对性和重点性,真正做到“以静制动”打击犯罪。
3、完善信息的公开公示制度。公安机关在做好内部治安信息共享的同时,要对外广泛使用新闻媒体、预警短信等方式,将预警通报和防范建议定期、不定期地提供给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让群众了解多发性案件的作案特点及防范措施,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提高群众参与防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