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进文化引领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需要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需要强大的思想文化力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1.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具有本质上的先进性
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人类既创造了日益雄厚、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又创造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的思想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文化不仅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征,而且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纵观人类发展史,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因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也就拥有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思想文化。同时,由于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复杂性,性质和形态各异的思想文化也会在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并存共处,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状态。
先进思想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今中国,作为思想文化的主体和主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居于核心地位,代表和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具有其他思想文化无可比拟的先进性。那么,它的先进性体现在哪里呢?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为全社会提供着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享有者。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本质区别,也是其先进性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不是只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奢侈品,而是来自于人民、发展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由人民共建共享的思想文化。着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根本目的和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内蕴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自己的内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深深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融入人民群众开拓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绝不抛弃以往时代的成就,而是吸收和借鉴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又以博大的胸怀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综合创造、推陈出新,熔铸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2.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
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深刻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一时。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也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创造性转化、实现新的升华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便是对注重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我们继承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团结统一,强调独立自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内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之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近代历经屈辱的中华民族经过全民族百年抗争重新站立起来。今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概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同时,应当看到,作为历史产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许多优
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糟粕成分。特别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根深蒂固。这种糟粕成分,集中表现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比如,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在当今社会,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必须坚决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对于传统文化,一定要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进行分析,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反对食古不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3.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都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站在世界文化发展进步的潮头。要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具体分析,立足国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大胆吸收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不平等现象。在全球信息流动中,90%以上的媒体资讯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的。在全球互联网服务器的存储中,美国提供的一般信息占80%,服务信息占9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思想文化借助经济、科技和传播上的优势迅速扩张。作为当代西方思想文化重要形式的西方社会思潮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西方思想文化?西方思想文化来源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就产生了几何学、天文学、数学等学科,成为近代科学的起源。近代的天体运行论、万有引力定律、进化论,现代的量子论、相对论等学说都形成并发展于西方,对人类历史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主张个体自由,形成了权利本位观念,派生出西方的人权观念、民主观念等等。应当承认,西方思想文化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当代西方思想文化的主体是资本主义思想文化。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是在长期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在人类以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进步的理论和观念,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同时,也应当看到,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围绕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统治秩序而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它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服务于资本增殖和资本统治,隐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文化危机。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有其消极或腐朽的一面,存在着错误、落后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其生活方式。
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集中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拜金主义看来,金钱是万能的,追求金钱是人生最高目的,为了获取金钱可以不惜代价、不择手段。拜金主义的盛行,会导致道德沦丧、诚信缺失,失去社会的精神支柱、精神家园。享乐主义
关注的是物质享受和感性快乐,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享乐。有西方学者直言不讳地说,“在文化上证明资本主义正当的是享乐主义”,而这种享乐是一种“世界末日来临般的享乐”。享乐主义的泛滥,会导致个体精神空虚、政治腐败黑暗、经济畸形发展、社会矛盾激化。极端个人主义把追求个人利益当做唯一目的,把他人当做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极端个人主义是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等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恩格斯曾经指出,在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支配下,“每个人都必然力图抓紧良机进行买卖,每个人都必然会成为投机家,就是说,都企图不劳而获,损人利己,乘人之危,趁机发财。”极端个人主义的蔓延,势必会造成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对立,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
西方思想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思想文化体系,其中既有精华,又含糟粕。那种主张西方思想文化全盘皆好,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对其应照单全收的观点;那种认为西方思想文化皆为腐朽,对其应根本拒斥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吸收借鉴西方思想文化的有益成果,要进行科学辨析。要分清哪些是体现人类社会进步本质要求的、有益的文明成果,哪些是仅仅与资本主义世界观相联系的、腐朽落后的东西。即使是某些有益的、合理的成分,也要看其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有些思想文化在西方是适合的,但简单照搬到中国就不一定合适。德国思想家歌德说过:“只有不模仿其他民族而从其自己的精髓和一般的需要出来的东西是于国民有益的。因为对于在某种时代阶段的国民可作滋养的东西对别的国民或许是毒物。”因此,对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加以辨析。吸收西方有益文化成果,必须经过消化、转化、融合和创新的过程,既要摆脱封闭保守思想观念的束缚,又要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择善而从,使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服务。
对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要充分认识它的危害性,予以坚决抵制和严密防范。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一些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乘机涌入,并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相互胶着,腐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威胁着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严峻挑战。中国有句古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只有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对此,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
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部分。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它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决定着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与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这既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纭激荡。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在贯穿、融入上下功夫,在践行、示范上下功夫,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御各种错误思潮、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
以科学的理论指引航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这种灵魂作用在于,马克思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解决影响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传承与创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唱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时代主旋律,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必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远大理想和现实努力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以崇高的精神鼓舞斗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十分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同时,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深刻变化,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汲取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以优秀的道德培育社会风尚。“风俗,天下之大事。”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作用,引导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坚持“八荣八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主义文明风尚。
5.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对当今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迎着新中国的曙光,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启了新纪元。“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等一系列方针原则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重大成果,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建设新中国的高昂热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就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有力推动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展开,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显著增强。文化事业快速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文化企业活力大大增强,文化产品琳琅满目,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文化“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我国正迎来一个文化发展“黄金时期”。202_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6个百分点。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股暖流。可以说,通过多年来的改革实践探索,我们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旗帜。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期,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国内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样多元多变,迫切需要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凝聚社会共识,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唱响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宣传教育,不断发展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思想文化保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关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正确认识“两种属性”、“两个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正确认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正确处理发挥政府作用与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努力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大力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正确处理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通过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文化健康有序发展;正确处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正确处理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性与培养造就大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等新型人才的关系,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第二篇:用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用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发展---江淮电缆集团公司企业文化
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刘 晓 光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骨干,已不在是单纯赚钱的商业机器,而是一个完整地融于世界文化交流的有机生命体。它,有思想,有感情,有愿望,有目标,有管理风格,有生命活力。企业文化就是在这样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长期倡导和企业广大员工积极创造,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培育形成并为全体员工认同与实践的整体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企业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事业为追求,以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和国家政策法令为导向,潜移默化地融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舞着员工士气,培育着员工技能,凝聚着企业精神,塑造着企业形象。
“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应成为我们江淮集团未来的管理宗旨。公司应始终以员工为主体,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需要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广泛开展“走向市场与转变思想观念大讨论”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与“爱我企业,兴我江淮”为主题的宣传动员活动,转变一切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陈旧观念,确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和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效益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员工的精神境界,导入“素质决定实力”的企业精神;“质量是我们的立业之本,服务根植内
心”的经营理念;“诚以立信,质以建业”的企业品质;“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共同价值观以及“建官惟贤,位事惟能”用人机制。
十多年来,我们江淮集团始终以员工为主体,大力开发企业人力资源,把建设高素质的企业人才队伍作为公司发展的根本任务。把搞好生产经营,提高企业效益作为服务社会的基本出发点,以创造效益和奉献为使命。
企业在发展用人上从不放弃每一个人,首先是激励员工岗位成才,敬业奉献,在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人生的理想与自我的价值。利用橱窗、局域网络等宣传载体,讲厂情、公开企务,晓明政策,使员工在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的同时,与企业所倡导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观达成共识,关心企业,爱护企业,与企业休戚与共,风雨同舟,上下同欲,互动发展,为实现企业目标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强化思想教育,实施以德治企方略,不断加强员工的思想和职业道德建设。从加强员工的思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入手,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不适时机地开展员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全体员工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生产标兵、与文明班组建设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员工的敬业理念、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把员工自身的发展融于企业的发展之中,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三是兴企育人,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为企业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考虑,制定了以岗位培训为主、脱产培训与函授教育为辅的中长期员工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与考评激励机制,并与上海电缆研究所、武汉高压研究所、国家电线电缆检测中心长期保持协作关系,与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保持合作关系。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公司
经常派人走出厂门,进入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专业培训和交流,从而增加了企业发展的后劲。根据专业特点,公司每年都联合电线电缆行业协会举办有关挤塑、拉丝、成缆、检测等各种专业培训,帮助员工学文化、学技术,增强素质,岗位成才。四是实施以法治企战略,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法治意识和企业法制水平。市场经济既是效益的经济,也是法制的经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管理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经济运行秩序和企业经营行为。因此,在企业管理中,我们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公司法》、《劳动法》和《电力法》,严格执行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程》和《电力企业各级领导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条规守则,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使企业行为合法化、制度化、规范化。
与此同时公司还投入资金建起了娱乐活动室、宣传橱窗等宣传文化阵地,极大的改善了员工的文化生活环境。公司还成立工会组织,利用节假日和各种重大庆典之日,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与其他活动,开展车间、班组文化建设,以文化心,寓教于乐,极大的陶冶了员工情操。公司每年还拿出一定金额表彰那些销售精英和岗位操作能手,并且大力宣传先进典范。从而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进一步渗透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着力营造了一个和谐健康、团结友善的企业发展环境。
江淮的今天是与社会的发展分不开的,也与全体江淮员工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所以江淮人时刻铭记要回报社会的厚爱,先后多次帮助家庭困难职工,多次捐资慈善事业、支援灾区。
江淮的工作是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同时江淮人又是谦虚和求实的。素质,实力和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在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在尊重指挥,自强不息,为
了江淮的发展,我们正在做积极的努力。江淮在人才使用上不会简单地告诉你该做什么,而是传授做事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充分地发挥你的才智。德才兼备,这是江淮的择人标准,也是江淮人的道德准则。江淮给员工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岗位上升华,员工的卓越贡献是江淮发展的关键,在集团领导的正确战略指引下,个人奋斗与企业奋斗要始终相结合,为共创百年江淮而奋斗。
第三篇:让先进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让先进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蕲州镇中学 陈军
校园本应是学习知识的圣地、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殿堂,然而,近年来一些不良文化开始在校园占据一席之地。中小学校园里各种顺口溜、恐怖贺卡,网络论坛、微博、手机短信等传播的文化垃圾流传甚广,这些不良文化正在侵袭着校园,占领着同学们课余的精神空间。要想把不良文化挤出校园,我们即必须让优秀文化占领校园主阵地。让先进文化引领学生成长!近年来,我们蕲州镇中学在“先进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奏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说:“爱国主义和其它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的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大旗,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主题教育。在推进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我们蕲州镇中始终抓住“爱国主义”主旋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㈠抓住重要节日(如“五四”青年节),重要事件(“一二·九”运动)开展主题教育,让学生知历史,明使命,激发爱国斗志;
㈡广泛开展“爱国爱校歌曲大家唱”师生歌咏活动,振奋民族精神,凝聚爱国爱校力量;
㈢大量搜集爱国名言警句,名人故事等,开展朗读和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㈣举办“爱国主义”书画展、图书展、图片展,丰富爱国情感(如我校文化墙上“感动中国”的“钱伟长”图文------科学泰斗 赤子之心: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要为祖国和人民的忧而忧,为祖国和人民的乐而乐。我是爱国的,对国家好才行。我没别的要求。我希望国家强大起来。);
㈤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视,如《钱学森》、《爱我中华》等,具体感知爱国形象;
㈥参观烈士陵园、李时珍纪念馆等,真切缅怀先贤的爱国情怀„„
二、大力推行理想教育
当今社会,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理想危机”。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冲击及受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什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金钱万能”,成为社会上一些人的时尚;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在世,吃穿二事”、“ 60 分万岁”等消极自私的思想,也不时的侵蚀和影响着学校这块乐土,使许多学生纯洁的心灵受到了伤害。那么在推进先进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们该如何开展理想教育呢?在我们蕲州镇中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成功做好了这几个方面:
1、把理想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我们要求教师在所有学科教学中都渗透进理想教育的内容,以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学习的热情,从而消除为教学而教学的片面倾向。蔡元培先生说得好“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2、教师当好表率,注重言传身教。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的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成为有理想的人。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激情,表现出对生活的自信和乐观;要通过自己对工作的努力,表现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在理想追求上,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好榜样,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也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理想教育才能成功,理想才能化为学生的实在行动。
3、开展形式多样的理想教育活动。①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墙,营造理想教育氛围,如我们打出的标语“不比阔气,只比志气;不比聪明,只比勤奋;不比家境,只比明天”,就给了学生们一个正确的导向;②充分利用教室布置,让学生展示理想。我们每个班级的教室布置里都有一棵茂盛的“理想树”,学生的理想也是百花齐放,有的学生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幼师——我喜欢孩子”;有的学生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板”;有的学生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有的学生说“我基础不好,我想当一名技工”,③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演讲会、辩论会等,让学生明辨理想,从而拨正航向,克服困难,脚踏实地,勇往直前;④建立理想档案,为每一位学生记录下实现理想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奋斗的充实和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学校的理想教育也是一样,务必要在不知不觉中去“渗透”,而不能简单地予以“灌输”。所以,我们务必要把理想教育化成学校的文化行为,这样才能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弘扬传统美德
法国长篇小说《核混乱》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花最小的力气挣最多的钱的时候,人的道德就变得不可救药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道德问题成了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小悦悦”、“范跑跑”、“药家鑫”、“扶
不起”等不良现象让人们呼唤道德回归;“网络游戏”、“低俗文化”、“留守孩子”、“单亲家庭”等教育难题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挑战。如何立足本职,因地制宜,抓好传统美德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课题。
在校园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师德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之大,我们建立“师德档案”,评选十佳“师德标兵”,要求教师要以高尚的精神和人格力量去塑造学生,激励学生,展现出良好的师表风范。同时要加强职业理想塑造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加强诚信教育。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将诚信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等,通过诵读、演讲、宣誓等形式,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同时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
3、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感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情感行为,这种情感和行为包含着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回报祖国、珍爱生命、追求和谐等伦理价值。我们通过“感动校园”和“美丽校园”的评选,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并从中挖掘出“李菲”、“吴灏润”等感人事迹。
4、传播孝道文化。孝道是中华五千年传统的美德,“父母乃人之本,人乃以孝为先,孝为德行之门,德为成事之本”。“百善孝为先”,今天孝道文化在修身养性,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传播孝道文化方面,我们结合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结合“弟子规”、“二十四孝”等传统经典和传统美德故事,结合胡锦涛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精神,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接受孝道教育。
四、注重习惯养成教育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先进文化传播离不开习惯养成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带给学生美好的人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学生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完美人格的基础,也是创建文明和谐校园的最基本保障。习惯养成教育
我们主要抓好以下两方面:
1、从点滴开始抓养成教育。我们抓养成教育,要从学生的点滴抓起,唤起他们的习惯养成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在工作过程中,我校坚持细化原则,把教育落实到一点一滴,乃至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坚持一月一个主题,一周一个重点,把习惯养成分阶段分层次落实:首先抓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继而抓学习习惯,再抓品德习惯。注重选准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从最简单的不乱丢乱扔开始,广泛开展“学校不见废纸片,干干净净每一天”活动。我们把学校的规章制度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口号和行动。如:我们提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带给你美好的人生”的宣传口号;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第一周开展的就是“班级角角卫生,校园处处干净”活动„„通过“大处着眼重素质,小处着手抓养成”,强化行为习惯教育,营造文明校园。
2、借助活动强化行为习惯教育。①开展习惯宣传教育活动。我们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墙等方式广泛宣传,让全体学生明白习惯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我校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②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我们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弟子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通安全知识》和“我身边的安全隐患”,对照规范,反省自己,查找身边不文明行为;并以“学雷锋月”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学生”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思想教育,更多的是行为教育与塑造,真正使学生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五、注重创新,与时俱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江泽民)推动文化创新,促进先进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任。多年来,我们在吸收与借鉴的基础上,本着做就做好的原则,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精心构建文化长廊——历史与文化的熏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群策群力,从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摘取最耀眼的星星,照耀学生的心灵。我们借助“二十四孝”,让学生弘扬传统美德,学会感恩;我们运用“弟子规”、“中学生十二种良好习惯”,让学生注重习惯养成;我们还独具匠心,按照历史的顺序,绘制了“国学文化”长廊,带给学
生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中,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沐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让中华文明在这里传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悉心营造校园环境——青春与个性的展示
我们的教室、寝室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更是他们展示自我,放飞梦想的舞台。每个教室,不仅有精彩的“教师寄语”,还有响亮的班级“口号”、美丽的“班名”,如“雄鹰班”、“三明书屋”;更有学生青春的风采——“理想树”、“才艺展示”、“我进步啦”、“我能行”等。每个寝室既有温馨的室名,又有个性化的“青春誓言”,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和谐寝室是我家,干净整洁靠大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突出特色,显扬个性,让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悟得到”,学生欢喜,家长高兴,社会赞誉。
3、用心推出感动校园——名人与榜样的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特别注重榜样引领,精益求精,一方面把同学们崇拜的明星、偶像树起来,用他们的名言来激励学生,用他们的事迹来感动学生。比如,成吉思汗的壮语——“天下最美的女人是母亲”,比尔·盖茨的教诲——“人生最不能等待的是孝敬父母”,另一方面我们从众多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中选取最符合学校教育的典型进行弘扬,(一、钱伟长------科学泰斗 赤子之心,他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二、刘伟------隐形的翅膀;
三、孟佩杰------孝女当家;
四、洪战辉------铁肩重担,带着养妹上大学;
五、雷锋------为人民服务)让学生向英雄学习,向榜样看齐!
在开展“让先进的文化占领我们的校园”课题研究中,我们要站在时代发展前沿,把握爱国主义主旋律,大力开展理想前途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元互补、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先进的文化占领校园阵地,以先进的文化引领学生成长,推动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第四篇:用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用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特变电工新疆新缆厂
王品山
先进文化是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引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文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培育和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塑造企业文化的时候,首先要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分析整合、精心提炼出最能概括本企业特色、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文化,使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有一种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自觉地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文化。近年来,特变电工新缆厂牢固树立“以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健康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的巨大工程,取得了实效,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一、以质量文化建设赢得市场主动权
质量是产品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主题目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产品质量的提升。因此,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就是建设以人为本、诚信创新的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理念。
特变电工新缆厂近几年在产品质量提升和跟踪检验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严格落实“不合格原材料不进场,不合格半产品不转序,不合格产品不出厂”的原则,加强原材料入厂检测,对于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供应商剔除合格供方名单,购进金属原子光谱分析仪,空气老化箱等检测设备,提高了新缆厂原材料检测能力。结合精益化生产管理,编写了《低压力缆检验标准化手册》等4部检验手册,提高检验精度和工作效率,开展质量红黑榜,收集改善车间质量改善建议,重点项目制定检测方案等。202_年新缆厂售后服务26起,本着客户至上的原则,以反应迅速,服务到位来赢得客户的满意,及时派遣技术人员前往现场提供服务。对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及时总结,制定整改方案,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99.5%。
新缆厂以“提质量、降成本”为中心,全面实施产品优化工作。在保证产品质量可靠的前提下,对巴基斯坦电网公司出口导线,出口工装进行优化,降低成本84万元;昌吉市电业局平行集束电缆BS3-JKLV 2×10 650km订单,交货期紧,新缆厂召集生产、科技、销售人员共同想办法,经过充分论证,对模具进行了多次改进,带上样品与客户去沟通,最终将2×10的产品导体结构从绞合型7/1.33结构更改为实芯1/3.5结构,通过这个措施,使生产成本下降5.2万元,导体生产效率提高了50%,生产周期缩短了50天。202_年工艺优化累计降低成本425.38万元。同时开展了客户质量万里行活动,共计走访28家重点客户,使客户加深了对企业发展的了解,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工厂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客户的不同需求及客户对企业的建议,为双方后期更好地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以管理文化建设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管理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唯有将先进管理模式与管理标准和管理的制度相互结合起来,才能构建起很好的企业文化,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松下公司员工对于企业与产品的高度热忱,西门子公司的严谨高效、海尔公司的真诚到永远等鲜明的企业管理文化,都是成功的管理文化范例。构建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就是要构建公平竞争的文化观念、构建民主管理的文化观念、构建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在企业发展的人、财、物诸因素中,人是首要因素,人应该成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和经营运作中认识到:对内,管理文化首先应当注重关心员工与尊重员工,千方百计地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外,管理文化应当注重关心客户,树立起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其次是积极培育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企业管理文化理论把重点转移到了群体行为上,只有做到员工之间的协调一致,才能让企业取得成功,这就需要依赖于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最后是要将硬管理和软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硬管理主要指依赖于规章制度,进行直接的外部监督,并运用行政命令开展刚性管理,同时它也包涵了运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物质手段。而软管理则是指运用企业文化建设以培育良好的价值观,从而树立起较好的企业风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新缆厂在过去的两年中,积极推进精益化生产管理,完善外协机制,使设备产能发挥率进一步提升。202_年在生产系统重点推进了“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短交期、低成本”的丰田精益生产管理。以重点设备、瓶颈工序为切入点,围绕准时交货开展生产管理。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对生产能力进行科学分析,大大提升了设备产能发挥率。根据公司内控体系要求,完善了新缆厂外协生产流程、制度,对外协厂家资质进行严格评审,并对付款方式进行了优化,保障了新缆厂订单准时交货率。
企业以信息化为手段,完善营销基础管理,打造坚实的项目信息、投标、中标、签约、履约、回款、售后一体化链条。以结构调整为核心,加强渠道建设,重点项目精耕细作,确保完成签约任务。202_年,新缆厂启动了ERP项目,按照规划,客户关系系统(CRM);分销资源计划管理系统(DRP)在202_年年内实现了运行。新缆厂借助信息化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营销基础管理,实现企业与业务员、客户的无缝连接,保证信息及时传递。信息化就是精益生产,新缆厂结合信息化技改,实现了丰田精益生产的可视化、警示化、精确化。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盘活资产,提高新缆厂的系统保障能力,实现两化融合。202_年1月1日系统主干模块计划管理系统(ERP)、客户关系系统(CR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RM)、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财务管理系统(FM)如期实现了上线运行;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设备管理、决策支持系统(BI)也在稍后实现了上线运行,系统所有模块稳定运行。
新缆厂不断完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实施工资+奖金的方式,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整了生产一线员工工时值,提高了员工的收入水平。实施《职业资格津贴办法》及《技术工人等级晋升制度》,对核心员工予以补贴,给技术类研究生800元/月,管理类研究生500元/月的岗位津贴,增加各车间主机手岗位津贴,留住车间骨干员工。通过这些举措,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和敬业度。通过绩效考核岗位竞聘淘汰、转岗等方式优化了员工,激励鞭策了员工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良好个人业绩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为了充分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企业广泛开展员工参与管理、监督管理活动,202_年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618条,组织实施322条。企业领导深入基层调研分析,重点解决了工时值提高、冬季保暖服装发放、休息日轮休、员工餐费补助等问题。基层工会坚持每年为员工办6件以上实事、好事,全年共帮扶困难员工24人次;为特困和生病员工及员工家属共组织了3次爱心捐款,捐款5万余元。看望生病住院员工、病丧家属及员工145人次。人均发放福利4700元。组织3次青年联谊活动,为青年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新缆厂“十一五”期间产销规模累计实现50亿,年均增长21%,累计实现经济效益两亿元,总资产周转率由1.18次提高到1.64次,年均增长率达到8.52%;员工增加230名。
三、以“四特”精神唱响企业文化主旋律
“特色”是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是一项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它要有高瞻远瞩的设计者,还要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普遍认同,要具有制定的合理性、理解的广泛性并结合现实才能实现。而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一直以来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我们特变电工集团公司在企业中提出“诚则立、变则通、康则荣、简则明、和则兴”的“五则”文化理念,就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核心的具体体现,正是这样的实践,使得我们各单位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效益实现了快速增长。
202_年,新缆厂党工团组织在围绕生产经营抢抓市场、防范风险、质量安全、降低成本、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弘扬“四特”精神,宣传表彰先进人物事迹,深化三大主题活动、落实文化品牌推广、关爱员工生活和工作,着力打造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团队。公司党委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最终做到了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和鞭策人,实现了人才主力军发挥效能最大化,广大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使命感和归属感,形成了凝聚人心、集聚人才的文化环境。企业在用人方面,不论资排辈,通过公开竞聘机制,重学历更重能力,重过程更重结果,把各类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让他们在企业的实践中不断成长。
企业文化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装饰品,而是需要企业从上到下,从管理者到员工身体力行的规范。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自觉实践企业文化,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新缆厂党委注重把督促指导基层党组织落实制度作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一是及时调整和成立基层党组织。指导基层各单位进行了党组织改选,为顺利开展工作、完成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健全了7个党支部、7个基层工会组织、7个团支部,从组织上保证了党工团组织建设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党委成员和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针对市场、生产、技改等基层问题,现场指导,协调解决;机关部室全年共组织264人次深入生产、技改现场劳动;厂长带队,各分管厂领导长期深入国内外市场调查研究,抢抓订单,树立了领导班子勤政务实的良好形象。企业一大批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技改一线,身先士卒,攻坚克难,发扬“吃三,睡五,干十六”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在员工中树立“劳动光荣”、“创优争先”的自觉意识。202_年全年组织各类先进评选共5次,根据工作性质和双百亿表彰奖励要求分别设立了营销类、生产类、科技类、管理类等个性化的奖励项目,共表彰奖励各类先进集体56个、先进个人235人次;从中选拔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团队和典型员工,深入挖掘典型事迹和优秀做法,编辑《争先创优先进人物故事集》,组织了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在各部门开展争创前50%优秀绩效者活动,每月公示等营造氛围,激励建功立业。在工厂内部进行宣传;使员工学有榜样,在全厂营造了“人人争当先进 人人赶超先进”的工作氛围。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我们按照“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原则,推动“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架起员工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保障了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近几年来,厂工会本着寓教于乐的原则,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将公司企业文化理念通过活动予以表现和渲染,取得了很好效果。各级工会充分利用重大节日这些有效载体,在生产间隙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动以团队形式为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实现了劳逸结合。
加强宣传报道,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在全体干部员工中弘扬“四特” 先进文化,以员工文化生活协会为平台,结合新缆厂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持续开展好新员工企业文化培训的同时,对老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理念再培训;定期开展通讯员培训,提升基层通讯员文字撰写水平;每月及时出版《新缆快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成立新缆厂员工文学社、自行车户外运动协会等5个文化体育协会。实现月月有文体、拓展和沟通培训等活动,提高了员工凝聚力。我们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做到外树形象,内聚人心,从而营造和谐统一的文化氛围和内部环境,使“四特”精神渗透到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成为企业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第五篇: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的精髓
从这里放飞梦想
——哈密市九中特色教育展示
书香阵阵润情操,快乐律动助成长。哈密市第九中学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为导向,以创特色、争一流、建名校为目标,以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扬校为策略,近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打造了一所充满新文化氛围的特色学校。在这里,学校文化丰富了学校特色品牌的内涵,学校特色品牌又展现了学校文化的魅力,仅仅两年时间,学校走出了一条崭新的特色创新之路。
“让梦想在这里飞翔,让希望从这里起步”,哈密市第九中学开展的系列特色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务实求精,全面育人,学生们在和谐的人性化的氛围中快乐的成长。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学校特色之一,“秉承传统,体育创新”。现在正在为大家表演的是“旗操”。四百名小学生手持鲜艳的红色方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在雄壮音乐的指引下,有节奏地挥舞着。他们队列整齐,精神饱满,手中挥动的仿佛不是旗子,而是他们未来精彩的人生。是的,他们在这里吸取着最先进的文化养分,接纳着最真挚的关心与爱护,他们怎能不信心百倍,奋发向上呢?
各位领导,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我校的阳光体育活动《扬帆起航》。我校秉着形式多样、快乐健康、寓教于乐、强身健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将音乐课、体育课及“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活动进行有效整合,切实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本土风俗民族舞,现代的特色韵律舞、武术操及经典古诗词,科学合理地开发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课间校操。它既充满着古典情怀,又洋溢着时代气息,让孩子们享受运动的快乐,展示我校学生健康、文明、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校大课间校操《扬帆起航》活动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动感韵律,第二部民族风情,第三部武林呐喊,第四部分为千人诵读经典手操。
第一节 快乐律动 我校通过将音乐课与体育的整合,创设出《扬帆起航》校操的第一部分“快乐律动”。“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快乐的方式。儿童学习律动,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提高审美,更能开发智力,训练协调能力,使他们变得更聪明、更自信、更智慧、更健康活泼。加强音乐律动和肢体表演,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审美素质。另一方面,律动和动作结合是最能表达学生的欢快心情的实践活动,是听觉和动觉训练的结合,从而达到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和谐。同时音乐教师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趣的激情中去,把乐曲感情化为具体动作和节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美的韵律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律动可以提高孩子的素质,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个性,也有利于孩子们体会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及动作结构的协调感。我们的音乐教师、体育教师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坐着不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律动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艺术火苗在每个学生心中燃起。
第二节 民族风情
我校通过将音乐课与体育的整合,创设出《扬帆起航》校操的第二部分“民族风情”。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要使学生对民族音乐舞蹈感兴趣,就必须培养对民族音乐舞蹈的感受力。
我们生活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了解维吾尔族的音乐与舞蹈,而良好的音乐舞蹈感受力又是学习民族舞蹈的基础,也是审美素质发展的基础。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直接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动作美,以引起学生对音乐舞蹈的注意和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民族舞蹈活动中,调动更多的感觉器官就能更深刻、更细致地感知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我们的教师也就根据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寻找到恰当的切入口,采取与体育课相结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对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从而获得一些舞蹈技能。
第三节 武林呐喊 为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和健身作用,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我校通过将音乐课与体育的整合,创设出《扬帆起航》校操的第三部分“武林呐喊”。武术操是传承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作为课间操中一种新的锻炼手段,武术操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武术文化的兴趣,培养了武术文化建设和爱国主义的情感,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武术操是将武术动作与体操节拍相结合的练习方式,同时我们又融入了音乐的节拍,动作简单易学,适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武术操的练习过程中,武术文化的渗透对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民族风”,是由400名八九年级学生共同表演的,现在看到的是藏族锅庄,锅庄舞,又称为圆圈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此时同学们挥舞着旗操,队形变成了长方形,现在在绿茵场上呈现出“九中”字样,祝愿九中发挥特色,争取一流,追求卓越,坚持特色发展道路;祝愿九中繁荣昌盛,蒸蒸日上。现在同学们手舞筷子,随着音乐的节拍跳起了优美的蒙古族“筷子舞”,绿茵场上刮起了最炫的民族风。
各位领导,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学校特色之二“走进经典,飞扬情思”。我校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将音乐课、体育课及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出形式多样的,集文化与运动为一体的大型活动项目,它不仅陶冶了学生情操,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还使学生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又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太极功夫扇
中国太极功夫扇,是在太极拳的基础上,含长拳内容,运用太极拳杨式、陈式、吴式等动作,为申办202_年奥运会,在天安门广场举办202_人的太极扇表演。具有刚柔并济、新颖活泼、风格独特、内容充实、简单易学特点给了我们体育教学许多启示。学校为了使学生了解武术,发扬和继承武术精神,将音乐课同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诵读经典古诗词活动结合起来,活动有助于学生同伴交往,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增强团队观念,是一项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传统活动,活动将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良好的训练习惯和勤奋好学、顽强拼搏的精神。太极功夫扇
现在学生们所展示的中国太极功夫扇,是在太极拳的基础上,将音乐课、体育课、中华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与扇子舞结合起来,风格独特、内容充实。活动开展半年多以来,每天都能看到学生们青春的笑脸和火红的功夫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展现着我校初中生灿烂的青春。这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也无不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
千人诵读
中华诗文,尤其是古诗词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高超,人文精神的丰富,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让小学生诵读一定量的中华经典古诗词,对于帮助他们吸收民族人文精髓,陶冶健康情感,领悟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学好祖国语文的浓厚兴趣,学好用好母语。因此,我校自2010年开展全校师生诵读经典古诗词以来,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的前提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我校通过将音乐课与体育的整合,创设出《扬帆起航》校操的第四部分“千人诵读经典古诗词手操——诗香雅韵”。为营造浓郁的“文化健身”氛围,突出学校“读书校园之古诗诵读与文化健身”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倡导“走近先哲,传承经典,我与经典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诵读经典,文化健身”的新理念,在我校小学部开展“千人诵读经典古诗词”活动,旨在夯实学生文化底蕴,陶冶学生情操,感受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国学,激发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我校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不断创新、长抓不懈” 为原则,要求师生在做韵律操时,边背边做,声音洪亮、整齐,情绪饱满,动作整齐。
千人手操
我校自2010年开展全校师生诵读经典古诗词以来,积极倡导“走近先哲,传承经典,我与经典同行”的思想,为营造浓郁的“文化健身”氛围,突出学校“读书校园之古诗诵读与文化健身”特色,努力践行“诵读经典,文化健身”的新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千人诵读经典古诗词”活动,让我们在诵读与舞蹈、声与动的完美组合中传承弘扬国学,感受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无尽享受。我校小学部开展“千人诵读经典古诗词”活动,旨在夯实学生文化底蕴,陶冶学生情操,感受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国学,激发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这是我校积极倡导“走近先哲,传承经典,我与经典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诵读经典,文化健身”的新理念的一个集中体现。为营造诵读氛围。加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办公室的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环境,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洋溢书香,使学校处处体现书香特色。
彩练飞舞
随着手操的音乐声响起,近一千六百名师生深情地朗诵起来,同时一千多名的身姿手挥彩带渐渐舞动起来。一千六百多名师生犹如一千六百多条排列整齐的彩柳在清风中有节奏地摆动,其中不乏五彩缤纷。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默契的配合,诵读与舞蹈、声与动的完美的组合,在音乐《春晓》欢快的节拍中,诗潮在涌动,构成了哈密九中独特的蔚为壮观的宏大场面。
现在,我们来到了学校特色教育之三“创新民族体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活动场地。
抖空竹
空竹以它独特的魅力,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是一项喜闻乐见的娱乐健身活动,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瑰宝之一。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已将民族体育项目列入体育课的选修内容,学校体育教育中包含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这不仅是教育目的的要求,也是民族文化本身的特性所要求。因此,我校把空竹的技巧进行提炼,创新,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作为一种资源进入初中体育课堂,既可以锻炼体格,提高健康水平又可以让传统项目继承下来,也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的好题材。通过上课我们发现学校有不少学生喜欢抖空竹,对其有很浓的兴趣。所以我们要挖掘抖空竹教育资源,因地制宜,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抖空竹特色文化之路,培养一批优秀的抖空竹能手,在哈密市委宣传部的邀请下,参加哈密市春节民族传统娱乐项目社火队表演,参加了国际赛车拉力赛、国际沙漠徒步开幕式及“哈密地区首届百姓大PK”表演,我校获取“优秀组织奖”,近十名学生获得“学生优秀奖”。这项活动在我校的开展更好地营造抖空竹特色校园建设的氛围,积极进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提升了学校特色品位。抖空竹:空竹以它独特的魅力,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是一项喜闻乐见的娱乐健身活动,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瑰宝之一。我校把空竹的技巧进行提炼,创新,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并融入体育课堂,不仅锻炼了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民族文化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
竹竿舞
我校自去年以来将跳“竹竿舞”作为校本体育资源来开发与利用,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能充实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此项民间体育,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它简单易懂,不受场地的限制,具有省钱、易组织、操作性强等特点,因此是很好的体育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我国南方地区民间传统体育“竹竿舞”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中颇受学生喜爱。学校将竹竿舞纳入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有其现实意义,可使学生充分体会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学生的跳跃、速度、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体验到紧张、兴奋、欢乐、团结的运动气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以儒家、道家文化为底蕴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儒家思想启发着人们的行为至善至美。
竹竿舞:大家现在看到的竹竿舞也是我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一项内容。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这项活动不仅使学生充分体会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学生的跳跃、速度、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体验到紧张、兴奋、欢乐、团结的运动气氛。
数载耕耘知甘苦,金秋硕果满枝头。我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已经不自觉的融入了以现代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新理念,不自觉的和新形势下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融合。学校特色教育的开展,更为孩子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他们在书海中遨游,在运动中成长。这里有一片芬芳的绿地,这里有一方多彩的天空,愿孩子们的梦想更加瑰丽,愿孩子们最美好的梦想在这里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