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市防办加强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依据(5篇范文)
编辑:倾听心灵 识别码:17-978465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8 00:20: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市防办加强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依据

(市防办加强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依据)

江西省水利发展

“十二五”规划思路报告

(摘录)

(7)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目标

——加强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监测能力建设。建设和完善全省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信息监测网络,基本满足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管理需要。

——加强防汛抗旱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全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省市县三级视频会商系统,完善全省防汛抗旱应急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全面加强防汛抗旱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的要求完成我省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的定制,完成赣抚信饶修五大江河及鄱阳湖区的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建设;加快省市县三级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加强以乡镇防办为主的防办能力建设,提高防汛抗旱应急管理能力。加强洪水预报、洪水优化调度等研究,开展中小河流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机制。进一步完善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和墒情监测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推进江河湖库低枯水位报警(报枯)系统建设,有效应对江河低枯水位。

——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全省水资源管理系统、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水质与水环境监测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构建与水利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以水利信息化推进水利现

代化。

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把水利信息化建设放在水利发展的突出位置,确保水利信息化跨越式前进。加快“六大系统工程”建设;加快全省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全省农田灌溉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完成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系统建设,加快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大力促进信息化资源融合和共享,强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建立较为完善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提高水利现代化水平,使水利信息化水平与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相适应。

第二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呈现多发态势,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了严重威胁。

筹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是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高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为在全省率先筹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笔者在对全国中等城市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重点对上海、陕西等地的应急平台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在市应急办的协调下召开了宣传、公安、地震、交通、消防、卫生、安监、规划、信息办、农业、城建等部门座谈会,实地了解水利、公安、人防等相关部门应急管理平台建设使用情况,重点探讨我市应急管理在组织体系、平台构建、应急保障等方面如何整合资源、形成指挥畅通、信息共享、协同作战的管理体系,积极探索我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思路。按照国务院《“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鸡西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鸡西市气象局组织人员到鸡东、密山、虎林3个县(市)政府以及鸡西市应急办、各应急成员单位、电视台、广播电台、鸡西日报等新闻媒体、移动等相关运营商,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就如何加大公共安全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改进技术装备,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提高我市公共安全科技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查和了解。

一、各地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的基本模式

应急信息平台是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实战平台,是体现政府应急管理成效的综合性演示场所。全国各大中城市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纷纷探索构建应急信息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陕西模式:陕西省应急指挥平台依托省气象部门已有的气象业务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扩建其信息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增加发布信息内容,形成陕西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综合发布平台。建设1个省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11个市级分中心和98个县级分中心;建立与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指挥中心和省各应急相关厅局预警指挥机构畅通、可靠的通信电路;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智能手机、预警专用接收机、预警电子显示屏、预警专用调频接收机、有线广播前端接收系统和卫星预警接收机等组成的信息发布平台。现有应急系统主要包括:

1.应急指挥视频系统,依托公安厅视频矩阵转换整合

多个系统,视频终端,在西安市初步实现对社会面的监控。

2.视频会议系统现已连接38个分会场。

3.应急值守指挥主要通过电话系统、电话内容记录、电话记忆,IP电话。

4.建设200平米应急指挥中心兼有视频会议室、应急值守、应急指挥职能。

上海模式:上海市自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以来,将日常办事机构应急办设在市政府办公厅,应急办由市政府应急指挥室和市政府总值班室组成,具有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的职能。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采取代理模式,外设在公安局,使得公安局作为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先期处置的职能机构和指挥平台,使得公安系统原先的资源可以较好地利用,南昌、广州也采用这种代理模式。此种模式以公安

110、消防119等“多台合一”为基础,整合了卫生、水务、煤气、电力等27家单位,形成全市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指挥平台,体现“一般、较大(突发事件),联动处置;重大、特大(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的功能。

二、我市构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发生过程也不是孤立的,其处置需要多个部门和地区的密切协作配合。因

此,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鸡西在现行的应急管理体制下,各级政府都具有公安、卫生、消防、防汛、人防、气象、民政等部门各自处置分管领域的应急事务,但缺乏一个综合性的应急协调指挥中心,特别在遇到重大的、综合性的突发公共事件情况下,不利于统一协调、调度各种应急管理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同时部门之间也容易产生相互等待、相互推诿、相互脱节等问题,以至贻误战机。目前,鸡西公安、卫生、水利、人防、环保等部门都建成了各自信息平台,这就需要将现有部门资源,依托政府电子政务网络,筹建一个市政府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将市防汛防旱指挥中心、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市疾控中心,市环保监控中心、市人防信息指挥中心等多部门资源整合接入后与各县(市、区)互联互通,形成一个融应急信息平台和应急指挥平台于一体的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为市政府应急值守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保障。

三、对我市构建应急体系建设的构想

(一)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目前,鸡西市已有几个专业性的应急指挥平台,但这些平台在综合指挥,特别是启动鸡西总体应急预案水平下信息不全,综合指挥协调能力显得不足,例如110指挥中心在几个指挥中心中作用最大,但该指挥中心同样没有协同指挥功能,因此对鸡西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有如下设想: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我市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其中自然灾害占我市突发事件的一半以上,气象灾害又占自然灾害的六成以上。所以说,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的应对工作是我市应急工作的重点之一。

自202_年起,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强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鸡西市气象局就加强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已初步形成了涵盖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媒体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通过近几年的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鸡西市气象局已经在预警信息发布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全市应急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市气象局已经建立了三级联动的应急工作组织体系,制定了多层次、分灾种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信息指挥平台、气象监测网络应急保障系统和气象灾害预警预测信息发布系统,不断完善内部应急管理机制,为我市气象应急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应急事件处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开展鸡西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项目,可以依托鸡西市气象部门已有的气象业务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扩建信息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增加发布信息内容,形成鸡西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综合发布系统。平台建成后,将形成部门间信息实时交换共享机制,上联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下联县(市)

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横向连接各局相关应急指挥部,负责发布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可控性,从而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和正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国 家以及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1个市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3个县(市)级分中心;建立与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指挥中心和市各应急相关局预警指挥机构畅通、可靠的通信电路;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电视、广播、手机、预警专用接收机、预警电子显示屏等组成的信息发布平台。

(二)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是一个综合体现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平台,它不仅需要应急信息平台高效和顺畅,更需要整个应急体系互相配合,才能在实际处置中发挥作用,结合我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上有重点解决我市应急管理中几个共性问题,着力摆脱各地“有应急,无管理”的工作软肋,切实提高我市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综合能力。

1.健全预测预警体系建设。各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要继续设立集日常服务和应急指挥于一体的应急举

报电话,建立群众举报和基层单位续报相结合的基层信息报送网络,做好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难、易发事件和多发事故的应急信息动态监测和报送工作,加强基层苗头性信息的预报功能,为指挥决策提供第一手可靠信息资料。

2.规范应急队伍建设。各县(市、区)已有的各类专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要落实单位和责任人,进行登记入册,建立电子档案并及时更新。全市范围内要逐步建立乡镇(街道)及各社区、行政村、规模以上企业、学校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做到平战结合,具备战斗力。

3.建立鸡西市重大危险源数据库。按照“统一组织、分线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全市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牵头对全市的重大危险源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存档入册,逐步建立鸡西市重大危险源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指挥决策及时提供依据。

4.建立健全我市应急管理专家库。我市要规范和加强应急管理专家库建设,发挥应急管理专家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作用,从而提高应急管理在常态预防和灾后重建的科学依据。

5.加强专兼职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各有关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各类专兼职应急管理、救援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应急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6.建立鸡西市应急物资数据库。全市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全市范围内的应急物资要进行整合,存档入册,逐步建立鸡西市应急物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应急物资调配、使用、维护等一系列完整制度,可以使应急信息平台指挥决策更加全面性、科学性。

筹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是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需要从应急管理、应急指挥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发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在抗灾救灾、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积极作用。

第三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实时监测预警响应平台简介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当前运行的“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实时监测预警响应平台研究与示范工程”,运用了物联网、GIS、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对100,000余个地下水、矿山环境等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类型进行监测。

在地质灾害发生前,通过对现有监测数据的实时接入、海量存储、模型仿真演算,实现地质灾害状态的全面精确感知和智能化分析,实现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的综合研判,并为决策指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该数据每日通过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发布。平台每日向中央电视台提供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中央电视台在汛期会发布各级预警信息。

同时本系统还包括:结合应急资源智能化分析和周边环境的分析,进行应急资源的快速调度,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此部分功能请邹总与专家商议是否属于本课题范围)

第四篇:X大学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实施办法

X大学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维护学校信息系统及网站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上级有关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责任制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工作应遵循“及时发现、科学认定、有效处置”的原则,通过建立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机制,对风险进行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防止和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确保信息网络的畅通和安全。

第三条本办法中所包含的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工作的内容指信息网络技术安全事件和安全隐患。

第四条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工作由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负责。

第二章监测机制

第五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通过网络监测设备对全校网络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含通信线路状态、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和网络基础服务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第六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通过技术手段对全校信息系统和网站进行安全监测及防护,监测内容主要包含弱口令、信息泄露、服务器及信息系统漏洞、恶意攻击等各类网络安全隐患。

第七条各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各单位网络安全员负责对本单位信息系统及网站开展日常安全检测。检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信息系统和网站有无异常情况;

(二)账号密码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弱密码,重要业务系统是否定期更换管理账号的密码:

(三)服务器重要数据是否定期进行备份;

(四)是否定期对服务器操作系统、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第三章预警机制

第八条网络安全预警信息来源以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上级机关以及国内外安全组织发布的网络安全威胁信息为主。

第九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负责汇集可能对我校网络安全产生威胁的有关网络安全信息,在进行分析和研判的基础上制定解决方案,及时在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主页“网络安全”栏目中发布。

第四章信息通报机制

第十条各二级单位网络安全员为本单位信息通报联络员,负责信息的上传与下达。网络安全员若发生变更,应及时将变更后的人员信息报送至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备案。

第十一条信息通报内容的来源主要包括上级有关部门通报的和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自主监测发现的安全问题。

第十二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通过协同办公将安全通报发送给责任部门网络安全员,责任部门根据通报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实施整改并撰写整改报告,整改报告加盖公章后报送至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复核整改情况,向分管校领导汇报,根据需要向上级部门报送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信息通报实行24小时联络机制,各单位网络安全员应保持通讯畅通。发生安全事件或发现需要紧急处理的安全隐患时,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可先电话通知,后通过协同办公发送。

第十四条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部门应当按照流程及时且如实地报告事件的有关信息,积极完成整改工作,不得瞒报、缓报。

对岀现瞒报、缓报、漏报和整改不力等失职情况,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对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将视情节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责任。

第十五条各单位检测到本单位网站或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事件时,应及时向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报告,避免事态扩大。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解释。

第五篇:卫生场所监测依据

1、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等:

监测频次:空气质量监测为1天,上午、下午各监测一次;经常性卫生监测为随机监测。

监测样本量:客房数量≤100间的场所,抽取客房数量的3%~5%进行监测;客房数量>100间的住宿场所,抽取客房数量的1%~3%进行监测;且每个场所的监测的客房数量不得少于2间,每间客房布一个监测点。

公共用品用具的监测样本量按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数的3%~5%抽取。当某类用品用具投入使用数量不总30件时,此类物品的采样数量至少应为1件。

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等:

监测频次:空气质量监测在场所监测1天,在1天中检测1~2场,每场开映前10min、开映后10min和结束前10min个监测1次;经常性卫生监测只随机监测一场,开映前10min、开映后10min和结束前10min各监测1次。

监测样本量:座位数量<300个的场所布置1个~2个监测点,座位数量300个~500个的场所布置2个~3个监测点,座位数量501个~1000个的场所布置3个~4个监测点,座位数量>1000个的场所布置5个监测点。

游艺厅、歌舞厅等:

监测频次:空气质量监测在场所监测1天,在1天的营业的客流高峰和低峰时各监测1次;经常性卫生监测为随机监测。监测样本量:营业面积<50㎡的场所布置1个监测点,营业面积50㎡~200㎡的场所布置2个监测点,营业面积>200㎡的场所布置3个~5个监测点。公共浴室、游泳馆等:

监测频次:经常性卫生监测在场所营业的客流高峰时段监测1次。监测样本量:营业面积<50㎡的场所布置1个监测点,营业面积50㎡~200㎡的场所布置2个监测点,营业面积>200㎡的场所布置3个~5个监测点。(注:场所营业面积应按不同功能如更衣室、休息室、浴室、游泳池等分别计算)。游泳池水卫生状况监测:

监测频次:人工游泳场所经常性卫生监测在场所营业的客流高峰时段监测。

监测样本量:儿童泳池不知1个~2个采样点,成人游泳池面积≤1000㎡的布置2个采样点,成人泳池>1000㎡的布置3个采样点。样品采集:在泳池水面下30cm处采集水样500mL。沐浴水卫生状况监测:

监测频次:经常性卫生监测为随机监测。

监测样本量:随机选择5个淋浴喷头,各采集淋浴水500mL;在淋浴池选择3个采样点,采集水面下30cm处水样500mL。美容店、理(美)发店等:

监测频次:空气质量监测为1天,在1天的营业时间内监测2次~3次;经常性卫生监测为随机监测。监测样本量:座(床)位数量<10个的场所布置1个监测点,座(床)位数量10个~30个的场所布置2个监测点,座(床)位数量>30个的场所布置3个监测点。体育场(馆);监测频次:经常性卫生监测伪随机监测。

监测样本量:观众座位数量<1000个的场所布置2个点,座位数量1000个~5000个的场所布置3个监测点,座位数量>5000各的场所布置5个点。

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商场(店)、书店、候车(机、船)室、餐饮等:

监测样频次:经常性卫生监测为场所营业的客流高峰时段随机监测1次。

监测样本量:营业面积<200㎡的场所布置1个监测点,营业面积200㎡~1000㎡的场所布置2个监测点,营业面积>1000㎡的场所布置3个人监测点。

其他公共场所:按照相应专业特点参照4.1~4.6的要求进行监测。

市防办加强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依据(5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