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_年乡村气象服务专项通知0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气减函„202_‟138号
关于做好202_年乡村气象服务专项的通知
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海南、四川、重庆、陕西、新疆等省(区、市)气象局:
今年,中国气象局在河北满城县、江苏海安县、江西贵溪市、河南浚县和湖北仙桃市开展了基层农业气象服务试点,取得显著进展。202_年,中国气象局将安排乡村气象服务专项支持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近期,我司对有关省(区、市)气象局上报的乡村气象服务专项申报表进行了审核筛选,决定明年在20个省121个县开展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为组织做好202_年度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在项目实施地点(项目实施具体地点见附件1)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显著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并带动地方政府加强对气象为农服务的组织领导、加大对气象为农服务的资金投入、出台有利于气象为农服务的政策措施,力争形
成强大的气象为农服务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二、建设内容
1.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重点开展气象预警喇叭和电子显示屏示范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实现县、乡两级政府有分管领导、每个乡镇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有气象协理员,每个村有气象信息员。重点加强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担任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开展相关培训。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建设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定期收集和更新乡村气象灾害隐患信息。编制县级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出台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卡和气象灾害防御明白卡发放制度。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与组织部门合作,开展乡镇干部气象防灾减灾培训。
2.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人员作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及乡镇政府建立“直通式”联系,实现针对性和快捷性的农业气象服务;建立县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完成主要农作物和设施或特色农业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围绕关键农时季节、农事活动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提供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指导农民科学防灾减灾;每省选择一个农试站与所在县气象局共同建设集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示范、推广、服务于一体的试验研究基地(指有农试站的省);结合— 2 —
当地高产创建、现代农业等示范区,安装必要的农业气象观测仪器,并设立标识牌。
3.除上述建设任务外,各实施单位可结合本地区域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服务需求,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创新自选动作。
三、考核要求
1.减灾司将定期组织项目实施情况检查,年底对照项目考核表(详见附件2)考核验收,并根据考核验收结果安排202_年和202_年乡村气象服务专项经费。
2.对未达到考核要求的实施地点,202_年起将不再予以支持。对于建设效果较好的实施地点,202_年、202_年将持续予以支持。
3.对于整体推进效果不佳的省(区、市)气象局,202_年、202_年起将减少投资规模。对于整体推进效果较好的省(区、市)气象局,202_年、202_年起将增加投资规模。
四、组织实施
1.各省(区、市)气象局要高度重视,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落实项目的管理责任制,做到项目专人负责、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层层落实,确保按照项目的总体目标高质量完成任务。
2.各省(区、市)气象局应急减灾处负责项目的统一组织、任务部署和跟踪检查;相关省级业务单位和实施地所在市气象局参与项目的实施,负责项目中相关技术指导和支持;项目实施地
所在县气象局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3.项目实施县气象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地方政府加大对气象为农服务的资金投入、出台有利于气象为农服务的政策措施。近期,要及时向地方政府汇报项目有关情况,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乡村气象服务专项的资金匹配。各地对乡村气象服务专项的资金匹配情况将作为考核重要参考依据。
4.各单位要加大对202_年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和近年来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气象部门在为农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效。
五、进度安排
1.202_年1月15日前,各省(区、市)气象局上报本省项目可研报告,可研报告中考核目标要明确、量化,建设内容重点突出,技术路线和进度安排清晰、投资估算合理。
2.202_年1月25日前,202_年5个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试点省组织完成试点工作总结,形成试点工作总结报告(附各类试点工作材料、服务产品规范等)上报减灾司,减灾司汇总后将印发各省(区、市)气象局。
3.202_年2月15日前,完成各省(区、市)气象局项目可研报告的审查和批复。
4.202_年2月25日前,各省(区、市)气象局组织项目实施单位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并报减灾司审查、备案。
5.202_年2月-11月,项目实施阶段。
6.202_年8月底前,各省(区、市)气象局报送试点中期总结。
7.202_年12月10日前,完成项目年度总结和验收。联系单位:减灾司公众服务处
联系人:金星
联系电话:010-58994459
附件: 1.202_年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实施单位表
2.202_年乡村气象服务专项考核评分表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服务气象专项通知
202_年12月24日印发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
第二篇:专项气象服务
专项气象服务
202_(24号)
乌鲁木齐市气象台预报:窦新英签发:王健202_年6月4日
乌鲁木齐市各考点“高考”期间天气预报 预计6月5~9日各考点没有明显降水、大风、高温天气。各考点气象条件预测:
5-6日晴到多云天气,高温在26~30℃之间,低温在18~22℃之间,相对湿度20-40%,风力3-4级, 比较适宜考生休息;
7日午后至夜间多云有阵雨,上午北京时间9:00至11:30,高温在22~25℃之间,低温在18~22℃之间,下午北京时间15:00至17:30,气温在24~28℃之间,相对湿度40-60%,4-5级西北阵风,天气较为凉爽,不会中暑,非常适宜考生考场发挥; 8日白天至夜间天气晴好,上午北京时间9:00至11:30,高温在25~29℃之间,低温在21~24℃之间,下午北京时间15:00至17:30,气温在28~31℃之间,相对湿度10-30%,3-4级风,天气稍热,一般不会中暑,比较适宜考生考场发挥; 9日白天仍为晴好天气,上午北京时间9:00至11:30,高温在28~31℃之间,低温在24~27℃之间,下午北京时间15:00至17:30,气温在32~35℃之间,相对湿度10-20%,3-4级风,天气炎热,极易中暑,不适宜考生考场发挥;
另外,米东区和新市区9日下午考试散场后,高温将上升至35~36℃,相对湿度10-20%,紫外线强度强,极易中暑,提请考生及家长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以免中暑。南山位于萨尔达坂乡的县二中和位于水西沟乡的庙尔沟二中学校,应尽可能提前在上午安排学生前往城区住宿,以防山区午后阵性降水天气造成局部路段受损,影响学生赶考。天气:
6月5-6日,天山区、沙区、水磨沟区、新市区、高新区、米东新区等地晴间或多云,3-4级风,气温略回升。
6月7日白天至夜间,天山区、沙区、水磨沟区、新市区、高新区、米东新区等地多云转阵雨,有4-5级西北阵风,各区气温较前两天有所回落。
6月8日白天至9日白天,天山区、沙区、水磨沟区、新市区、高新区、米东新区等地晴有时多云,3-4级风,气温回升。
地址:乌鲁木齐市幸福路27号邮编:830002电话:(0991)2625615传真:(0991)26196
326-9日气温:
天山区日最高气温24~33℃,日最低气温18~24℃;沙区日最高气温23~32℃,日最低气温17~23℃;水磨沟区日最高气温24~33℃,最低气温17~23℃;新市区日最高气温27~36℃,日最低气温20~26℃;高新区日最高气温25~34℃,日最低气温在20~26℃;米东新区日最高气温27~36℃,日最低气温21~27℃。7-9日生活气象指数:
白天穿衣气象指数,第一天天气舒适;后两天天气炎热,建议广大市民着细棉、沙质地的裙装、短袖衬衫、短裤、T恤或棉衫等;
人体舒适度指数,第一天部份人感觉比较舒适;后两天部份人感觉闷热不舒适; 炎热气象指数,第一天天气舒适,一般不会中暑;后两天天气炎热,容易中暑,提醒广大市民最好使用电扇、空调进行调节,请注意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
紫外线指数,第一天紫外线强度中度;后两天紫外线强度强,对人体有害,对人体有害, 提醒广大市民加强防护应使用spf15以上防晒护肤品、遮阳伞、遮阳帽及其它防晒措施,12时至18时尽量避免日晒。(乌鲁木齐市各考点逐日天气预报见附表)。
乌鲁木齐市各考点“高考”期间逐日天气预报
乌鲁木齐市气象台全体员工愿与各族家长共同期待考生:
请相信自己,年轻没有失败!
第三篇:贵溪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电视片解说词
为了大地的丰收
——江西省贵溪市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介绍
今年,中央财政首次设立“乡村气象服务专项经费”,在全国20个省121个县开展“专项”建设,江西省贵溪市榜上有名。在鹰潭市和贵溪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鹰潭市、贵溪市气象局联合相关部门,大力开展贵溪市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全面落实“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制和机制,逐步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政府领导、财政保障、部门合作
(一)高度重视,强力推进
鹰潭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贵溪市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气象、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贵溪市各乡镇也组建了专门工作班子,落实了分管领导;并足额配套建设经费和维持经费投入、纳入乡镇目标考核,有力地保障了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图片1: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通知》)(图片2: 8月24日贵溪市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推进会)
(二)广泛调研,制定方案
贵溪市气象局联合农林水等涉农部门专家,组成专家联盟,召开座谈会,并深入各乡镇了解气象服务需求,建立了重点服务对象数据库和气象服务联系卡制度,结合实际制定专项建设实施方案。
(图片3:召开座谈会)(图片4:调研图片)
(图片5:气象服务联系卡)
二、气象主办、大户辐射、农户参与
(一)大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1.建立农业气象指标、农业气象服务规范、周年服务方案方案
(图片6:农业气象指标)(图片7:农业气象服务规范)(图片8:周年服务方案方案)2.建立农田小气候观测站
(实地拍摄久润现代农业示范园、塔桥园艺场、泗沥雷竹示范园)
3.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一是开展水稻等大宗作物的农业气象服务。二是开展主导产业专题服务。
三是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指导农民科学生产。
(到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现场拍摄水稻、早熟梨、蔬菜、农用天气预报服务材料)
四是联合涉农部门开展农业气象灾害调查和灾损评估。(图片9:联合开展灾情调查)(图片10:灾损评估服务材料)4.加大了气候资源利用、展示成果
(现场拍摄:展示水稻、早熟梨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及灾害风险区划成果,向政府和农户开展适宜种植区服务。)
5.开展田间气象零距离服务
(图片11:田间气象零距离服务)(图片12:田间气象零距离服务)
(二)大力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一是市政府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同时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三支队伍”的管理。
二是开展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在各乡镇建立电子显示屏、气象广播大喇叭。目前全市建立了19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乡镇覆盖率达100%;在24个村新建了气象信息服务点;已建设45个电子显示屏,16套大喇叭,预计将共建成83套气象广播大喇叭)
(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及服务平台、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点、电子显示屏、气象广播大喇叭实地拍摄)
三是开展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论证工作。四是推动乡镇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图片16:乡镇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规程》,确保气象灾害发生后灾区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五是设立气象灾害警示牌,建立了“两卡制度”。
(实地拍摄:在气象灾害多发区、危险区设立了警示牌,清楚标明气象灾害危害、转移路线、联系人和责任人)
(图片13: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
(图片14: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制度)
通过电子显示屏、村级气象广播大喇叭建设,综合贵溪有线电视、新农村建设网、手机短信、“12121”声讯自动答询平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声讯服务系统(在鹰潭市气象台现场拍摄),联合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积极推进了气象预警信息进村入户到人。
三、成效显著
1.中国气象局领导充分肯定
202_年8月3-4日金屯镇、雷溪乡气象服务示范点建设在《全国202_年中央财政乡村气象服务专项中期进展汇报会》上进行了展示,得到中国气象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与会代表的称赞。
(图片15-18:现场图片)2.党政领导高度评价
江西省政协人资环委组成调研组,来贵溪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
(图片19:调研)
鹰潭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戴春英,贵溪市政府许军峰副市长分别多次给予贵溪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高度评价。
(图片20:戴常委)(图片21:许市长)
3.广大合作社社员、农民充分肯定
(现场拍摄雷溪乡乡长、久润现代农业基地负责人)4.媒体给予充分关注(媒体报道图片1-6)
第四篇:突泉县气象局乡村气象服务专项总结汇报材料
乡村气象服务专项总结汇报材料
突泉县气象局
202_年,我县被中国气象局确定为乡村气象服务专项试点县。我局紧紧抓住试点县这一契机,把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工作为创新气象服务工作、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在上级气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局上下共同努力,创新方法,攻坚克难,使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汇报如下:
一、项目完成情况
(一)、项目的组织管理情况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盟县两级气象部门分别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织。兴安盟气象局成立以王民局长为组长的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协调组、技术保障组、宣传组、财务监督组等,专门负责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也得到突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倾力支持,县领导明确表示:‚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力争将此项工作做细做实,真正让农民朋友得到实惠和效益‛。我局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布臵工作任务,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工作服务小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本着边建设、边服务、边见效益的原则,全力以赴做好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构建了有效的农牧业气象服务机制
(1)制定了相应的服务方案、标准及规范。按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工作的有关要求,区、盟气象局加强对我局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指导力度,在上级气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先后制定了《突泉县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服务方案》、《突泉县气象服务手册》、《突泉县气象服务产品格式规范》等,对服务产品的用语、格式、内容、发送方式和流程等进行了详细的规范,(2)确定了重点气象服务对象。对全县9个乡镇、94个农业合作社、42个种植基地、242个种养大户等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了解了他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将其做为重点气象服务对象建立了数据库,开展点对点式的直通车气象服务,使气象服务更加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3)组建了为农服务专家队伍。在县政府的协调下,组建了由气象、农牧业、水务、林业等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为民服务专家联盟,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联动措施,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和职责。去年农作物生长发育期间,专家联盟共开展联合会商2次,联合调查1次,为有效开展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建设了专业化的农牧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系统(1)、开发了先进的服务平台。建立了突泉县综合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集资料查询、服务产品制作、分发于一体。
(2)、安装了专业的观测设备。在突泉镇设施农业园区
建立了各生育期气象指标,针对各生育期适宜气象条件,结合当前气象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制作了精细化、有指导性的气象服务产品。全年共发布绿豆精细化服务专报7期,玉米精细化服务专报8期。
4、部门联动开展了保障全县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在去年春播期间,为让广大农民朋友适时播种,避免因早播或晚播而造成作物减产。我局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发布春播服务信息,从4月10日开始,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设在各乡镇的监测点每天负责监测10厘米耕作层的地温实况,汇总上报我局后,由我局利用气象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等手段每天定时发布,并根据地温的变化指导农民适时进行春播生产,为全县春播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直至春播结束。
202_年5月下旬,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监测到我县有部分乡镇有蝗虫害发生的倾向,根据这一信息,我局及时组织专家深入田间进行实地调查,并与植保站联合发布了《病虫害信息专报》,以‚蝗虫害发生信息及防治方法‛为题,对虫情调查、发展趋势、防治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并通过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发送到全县各农村。同时县农牧业局要求各乡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实地指导农民朋友进行防范。因农民朋友及时收到信息并提前采取了防范措施,此次虫害未对我县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誉区内外,远销辽宁、湖南、湖北、浙江等十多个省市,并直接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是东北绿豆重要集散地。为进一步提高绿豆的产品质量,指导广大农民朋友选择更加适合当地种植的绿豆品种,对突泉县目前种植的近十种绿豆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兴安盟气象局建立的全盟热量资源小网格推算模型,计算出突泉县9个乡镇的无霜期、稳定≥10℃积温等资料,结合绿豆的生物学特性,对绿豆品种进行了逐一的匹配,形成了较精细的绿豆品种种植气候区划。
(3)开展了突泉县玉米节水灌溉预测技术试验。干旱缺水是制约我县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已迫在眉睫。及时准确提供灌溉量预报信息是实现节水灌溉的重要环节,也是拓宽气象服务领域的重要内容。去年,我局充分利用区局科研所研究开发的灌溉预报服务系统,开展了突泉县玉米节水灌溉预测技术试验。年初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按方案的要求,在永安镇、突泉镇分别选择了一块试验田和一块对比田,根据玉米的生物学特性,依托灌溉预报服务系统,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分析玉米的需水规律和需水量,确定不同发育时段的灌溉指标;利用气象资料和作物系数模拟值计算作物耗水量;依据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利用田间试验资料确定作物系数并计算土壤供水量。即通过时实监测、计算作物需水、土壤供水和未来降水量信息提前3—5天预测灌溉日期和灌溉量,根据预
准,年底按此考核标准对各乡镇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县委组织部。
(4)继续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按照202_年县政府下发的关于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的相关文件,在202_年已认证合格2个乡镇的基础上,今年5月初,由县政府应急办牵头,联合县气象局、县民政局组成认证小组,对全县其它7个乡镇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重新进行了认证,并对达到认证要求的永安镇颁发了认证证书和牌匾。
(5)编制完成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开展了分灾种的气象灾害应急演练。编制完成了突泉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下发到各乡镇,同时各乡镇均完善了本乡镇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去年8月初,由县政府牵头,在我县局地洪涝多发地—六户镇举办了由镇政府全体干部、镇派出所、卫生院、财政所、民政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暴雨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演练模拟六户镇24小时将有暴雨出现,六户镇新合村将发生洪水灾害,镇政府在接到县气象局的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将全体村民紧急撤至临时避灾点,同时相关成员单位按预案要求开展了应急救援工作。通过此次演练,为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处臵能力。
2、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
(1)电子显示屏、气象大喇叭落户乡村及重点区域。
出包括突泉县常发生的11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和文集在内的突泉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在去年底,由县政府正式发文实施。同时建立了突泉县气象灾害隐患数据库。
(2)成立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及气象科普示范村。在突泉县第一中学建立了中学生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在水泉镇德泉村建立了气象科普示范村,并印制了的气象科普宣传材料,利用3.23气象日和5.12防灾减灾宣传日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3)定期开展乡镇干部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与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合作并达成协议,利用每年党校举办乡镇干部培训班的机会,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列为其中的一项培训内容,由我局业务人员进行主讲,课时由党校负责安排。202_年开展了1乡镇干部气象防灾减灾培训。
(4)创新工作机制,与安华农业保险公司联合开展种植业保险气象服务。兴安盟拥有耕地1641.09万亩,其中202_年参加农业保险的面积为1145.7万亩,占全盟耕地面积的69.8%。在这其中,兴安盟气象局结合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与开展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和增产增收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把全盟近800个村的村级农业保险协保员全部发展为气象信息员,通过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手机短信等手段把涉农气象信息和灾害预警信息迅速有效的传播到开展农业保险的农村牧区,提示相关单位和农牧民采取及时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最大限
011
基本上能做到灾害天气提前预知,提前预防,使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如我县水泉镇气象信息助理员高明峰同志说:‚过去农民只有在广播和电视中得到天气预报,错过播出时间,就不知道天气预报了。现在好了,有了气象信息服务平台,信息丰富、直观,可以随时为村民查看预报、预警、天气实况信息和灾害天气防御指南以及农业生产指导信息;除此之外,农民朋友还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农村气象大喇叭等得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非常的方便‛。
4、自身气象业务与服务能力建设明显加强。利用开展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这一契机,我局加强了自身的建设,开发了统一集约化的气象服务平台,建设了专业化的农牧业气象监测系统,加强了业务人员的培训,使我局的气象业务与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三、项目建设的经验与体会
项目经过一年的实施,总结了几点经验体会:一是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各部门的支持,由政府出台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才能加快推进项目的建设;二是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要紧紧围绕当地农村的实际,确保预警信息发得出、传得快、收得到、用得好。三是要主动转变角色,打破条块分割界限,发挥气象部门特有的科技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四是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要坚持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不能一蹴而就。五是要努力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服务产品的含金量。
(4)加强乡村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加强现有业务人员的素质教育,提升业务人员的气象服务能力。
第五篇:三台县乡村气象服务工作汇报
三台县乡村气象服务工作汇报
一、202_年上半年已做的工作
1、乡村气象服务组织机构已成立,建设目标已明确,示范镇乡已确定,服务内容、对象已落实。
2、今年1-6月已发送防灾减灾预警信息8次,预警信息22544条。为农服务信息5次,14090人(次)收到信息。结合气候特点与农事季节,编写气象服务材料21期4200多份。
3、在花园麦冬试验基地已建太阳能气象自动观测站。
4、针对我县麦冬、崭山米枣特色农业生长发育期,开展针对性服务2次。
5、三台县地质灾害隐患信息库已建立。
6、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已制作安装完毕。
7、已编制完成县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8、已对行政村的兼职信息员进行了培训。
9、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已建立。
10、制订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服务方案、指标、标准和规范。
11、已开展农业气象专项服务工作。
二、202_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1、建设太阳能气象自动监测站8个。
2、建设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气象为农服务信息平台,设备、软件等。
3、气象防灾减灾镇乡信息服务站22个示范点建设。
4、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制作。
5、全县22个区域气象自动站维护、维修、换件等。
6、开展应急准备工作论证。
7、开展镇、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