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福路综合大整治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华福路综合大整治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202_年1月29日,我支队联合华岩镇(中梁山街道办事处),对华福路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一周前,石桥铺秩序大队的队员就已对华福路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调查摸底,发放多份整治通知,并多次对周围商家进行宣传教育。在城管部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时,华福路西城绿锦楼盘前车辆乱停放和占道经营现象日渐突出,影响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亦对周围市民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为加强对该区域的管理,从202_年1月29日起,石桥铺秩序大队联合华岩镇中梁山街道办事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华福路西城绿锦楼盘处进行重点综合整治。此次整治主要针对乱设置搭建亭、棚、伞、摊;占道摆(堆)放物品;乱停放车辆等行为。
截止日前,行动共清理整治邮亭X处,收缴占道摆放小广告牌X块,取缔乱拉广告横幅X条,规范违停车辆共计X余次,极大地改善了华福路及其周边地区的市容状况。通过这次综合整治行动,路边商家经营、车辆停放趋于有序,居民出行更加便捷,道路明显顺畅,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提升。
在接下来的整治中,针对重点区域和违章易发时段,石桥铺秩序大队将设置市政监察亭,安排执法人员定时定点定岗巡查,加强日常监管,力争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华福路及其周边地区的市容状况。
第二篇:农村环境整治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浅谈
农村环境整治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浅谈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不仅是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的现实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宜居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农村环境整治,及建立与我市实情相适应的长效管理机制,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通过调研,做了一些初浅探索。
一、我市农村环境现状及存在成原因
近年来,我市通过组织开展农村“三清工程”、“百日整治”等系列活动,农村的环卫“硬件”设施已基本形成,大部分村建设了垃圾收集点、配置了清运车辆、清运保洁人员,特别是对存量垃圾也进行全面的清理,农村的环境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为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打下了基础。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与文明城市(镇村)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一方面,农村居住区生活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塑料袋、秸秆等废弃杂物污染比较严重;另一方面,伴随现代农业迅猛发展,农药、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农村面源污染呈加剧趋势,一些农村水源地也是从“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可以灌溉”到“90年代鱼虾绝代”。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仅仅依靠突击整治、检查活动,是难以做到长治久洁的,一些实际 1
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主要原因:
1、部分干部积极性不高,流露消极厌战情绪。一是认识偏差。部分镇、村干部没有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民生建设的大事来抓,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心。二是被动应付。政府推动就抓,上头不紧就不抓。部分镇村干部依赖思想严重,出现“等、靠、要”的现象,有的只在村口、公路沿线和公共场所进行卫生保洁,应付上级检查和考核验收。参与村庄卫生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三是畏难情绪。“农村就是农村,怎能跟城市比”。农村垃圾地广面宽量大,涉及千家万户,组织统一收集、集中处理,一些镇、村干部认为困难大,不可能搞好,也不能持之以恒,与其劳而无果无终,不如干脆推掉不干。大家缺乏抓此项工作的自信心,致使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2、村民卫生意识不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卫生观念淡薄。对垃圾影响健康、污染环境,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卫生整治显得麻木,配合保洁工作不尽人意。二是卫生习惯没有形成。自古以来,农村垃圾都是自生自灭,随处扔垃圾的,现在要集中收集处理,在短期内难以养成习惯。三是环境整治没有发挥主体作用。认为环境卫生整治是上级政府或个别领导搞的政绩工程,是政府的事,与自己不搭界。以致出现“上面热、下面冷”,“领导干部操心、村民不太关心”,“干部扫地,群众旁观”,“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地方的形象写照。
3、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保洁资金难以保障。部分村没有集
体经济来源,筹集资金的途径较窄,向村民收取卫生保洁费依据不足,由于资金不足,不少村的垃圾收集点数量不足,设置不合理,保洁人员的配置数量少、待遇低,因而,造成垃圾收集不完全,保洁人员责任心不强,垃圾清扫、清运不及时,不能做到日产日清。
4、长效机制不够健全,管理监督不能到位。一是长效制度不完善。垃圾乱倾倒、柴草乱堆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偶有发生。有时靠组织一两次突击整治,也是前面清理后面糟蹋,形成了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不良循环。二是监督管理欠有力。有的村庄虽然有卫生管理机制,但也只停留在墙上、纸上,流于形式,真正按制度管理村庄卫生的不多,对一些环境较差的镇村不具特殊的约束力。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由于目前的村级环境保洁,大多数停留在村一级层面上,组保洁、镇转运链子脱节,卫生责任区包干不明确,而对村级却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村组很少组织诸如“卫生文明示范户”等评比活动,有的虽然有制度,但也难监管、难评比,最后只能是要么无法兑现、要么大家平等对待,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村干部和群众卫生保洁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难于充分调动起来,影响了村级卫生长效保洁的实际效果。
二、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一项长久性与突击性相结合的工作,必要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是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
结合我市实际,可以归纳为“六个一”:
1、一个好的班子。农村环境整治已经到了与发展农村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抓好农村环境整治,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镇、村干部要把重视程度,真正体现在环境整治的工作力度上,做到“在岗、在行、在状态”。不仅要把环境作为“脸面工程”,更要看作是民生工程,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职责。一方面,要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要将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镇、村班子的重要依据,从而有效调动和发挥镇、村干部对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一支保洁队伍。各镇(区)要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所,可设2-3人,明确所长职责;各村级建立环卫保洁站,保洁站负责人可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兼任;每个自然村根据服务范围和人口数量800:1的比例配备专职保洁员,保洁员做到统一着装,并配备专用工具。
3、一笔专项经费。保洁员报酬是村级保洁员队伍稳定的基础。建议市镇财政列出专项经费,用于村级保洁员的报酬,按照农业人口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拨付。村级经费从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中按每人3-5元的标准提取。另要动员村域范围内企事业单位交纳保洁费,以弥补村级经费不足。
4、一张管理网络。按照农村垃圾处置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体系(“两级政府”指市、镇,“三级管理”指市、镇、村,“四
级网络”指市、镇、村、组)。(1)市政府在城管局增挂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指导站牌子,配备4名专业管理人员编制,履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职能,负责业务指导、检查考核奖惩、协调经费补贴核拨等行业管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建设。(2)在各镇(区)设立环境卫生管理所,负责本区域环境卫生作业质量检查考核、保洁员队伍日常管理、设施设备日常管护和垃圾转运。所需管理经费由镇级财政统筹解决。(3)村建立环境卫生保洁站,负责本村区域垃圾清扫、清运和卫生督查、考核等日常环境卫生作业与管理工作。
5、一批环卫设施。(1)垃圾房。自然村每25户建1座垃圾房,或根据村民“一事一议”的原则,设置垃圾房。(2)垃圾收集点。村建垃圾收集点或配备垃圾收运车辆,及时清运村庄垃圾房内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不产生二次污染。(3)垃圾转运站。我市新建的四安、川姜转运站承担着压缩中转区域性生活垃圾的任务,对设施和车辆,各镇要确定专人管理、专人操作、专项经费保障,确保正常运转,充分发挥设备投资效益。
6、一套考核机制。(1)保洁作业制度。坚持农村居民房前屋后自我保洁,公共部分村组保洁,建立农村垃圾处置保洁作业和清运制度。(2)考核奖惩制度。按人均垃圾量下达各镇、村任务指标,各转运站实行量化考核,对完成任务的镇,按吨位给予补贴。与此同时,坚持日常检查与考核相结合,不定期组织明查暗访,每季组织一次检查评比通报例会。镇(区)每月、建
制村每旬组织一次检查考核,考核情况作为评比奖惩的重要依据。(3)监督检查制度。市、镇、村要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市农村环境卫生指导站要选派专人,坚持不断地明查暗访,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通报整改,并与经济补贴相挂钩。
(4)分类处置制度。积极引导农村居民最大化地减少生活垃圾总量,凡是可以沤肥的农作物、秸杆等有机物一律不得进入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奖励制度,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处置有效途径。(5)情况通报制度。市纪检检察部门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的督促检查,针对明查暗访、检查评比、群众投诉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限期整改督办单;对整改不力、推诿扯皮的地方和单位进行通报;对垃圾污染严重或有损区域形象的区域行政领导,实行问责制。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及长效管理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每一个公民都应负起相应的责任,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掀起整治环境的热潮。特别是镇、村,应当更加深入持久地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让环境更清洁,让市民更健康,使农村环境面貌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通州区城管局局长 孙锦华)
第三篇: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我市创新社会管理纪实之五
202_年8月,鹰潭率先在全省建立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以党小组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的新型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事务理事会制度,组织开展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路子。通过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了村民的自治能力、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群众的卫生陋习和居住环境,呈现出“三个明显改变和三个明显改善”,即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变,垃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户的卫生习俗明显改变,垃圾分类处理得到广泛认同;乡、村干部作风明显改变,工作绩效得到群众好评;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相互融洽了;邻里关系明显改善,相处更好了;城乡关系明显改善,相互贴近了。这是多年来农村没有过的喜人景象。模式:一次对农村垃圾处理的全新探索
在推进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中,我市确定了一个基本思路:根据“原态垃圾”中的各种物质属性进行分类,用一种合理的方法处理,将其充分利用,变废为宝,使“垃圾”不成为污染物,而成为可利用的再生资源。农村垃圾处理“2+5”模式、集镇垃圾处理“三三六”方式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和思路而被提出的。在农村推行“2+5”垃圾处理模式,“2”就是落实农户和保洁员两个操作主体,“5”就是指对垃圾进行就地无害化处理的5种方法。在集镇实行“三三六”垃圾处理模式,就是落实居民、保洁员和垃圾处理工三个操作主体,通过三个处理环节、六种方法对垃圾进行就地无害化处理。
这两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对农村的有机垃圾、无机垃圾、灰土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医疗卫生垃圾,实行统一管理、分类处理,在操作中做到了“乡镇组织,能承受、做得到;农民主体,能接受、做得好;自然村为单元,好操作、坚持得下”。实践证明,实行“2+5”和“三三六”垃圾处理模式,可以有效做到处理无害化、利用资源化、运作一体化、成本节俭化。处理无害化,就是对“原态垃圾”实行日产、日清、日处理,做到不出村庄、就地消化,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利用资源化,就是对非有机垃圾中的废旧塑料、橡胶等进行回收利用,将有机垃圾处理与沤制农家肥和开发沼气池结合起来,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运作一体化,就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或回收利用,或密封储存,或用炉焚烧,相互衔接,过程连贯;成本节俭化,就是缩短了工作链条,减少了处理环节,有效降低了设施建造、工作运行、劳力投入、组织管理的成本。做法:建立体制机制,激活农民主体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工作,把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作为全市三大基础性工作之一。为此,我市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认真执行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调度、挂点督导、责任追究、考核激励等制度。33位市级领导挂点督导乡镇工作,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开展“卫生清洁”工程。
全市各相关部门积极跟进,形成了协作联动机制。教育部门广泛开展学生“三项活动”和教师“两项活动”;卫生部门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推行了农村医疗机构的生活垃圾分别纳入自然村、集镇统一处理;交通部门在县乡村道路沿线公共区域进行了垃圾治理试点;公路部门在境内所有国道、省道、县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立长效保洁制度;农业部门着重抓了垃圾处理工场大型沼气池的使用试点示范;供销部门加强垃圾废品回收网络建设;民政部门积极落实低保户与保洁员对接对象,每人每月安排低保补助;各级妇联组织农村妇女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巾帼行动。
治理农村垃圾没有农民的支持和参与,单靠政府号召、政府投入是不能持久的,只有把农民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把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当作自己的事,自己动手,积极配合,全民参与,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从根本上为治理农村垃圾提供不竭动力。
为此,我市以自然村为单元,结合农村特有的亲缘、血缘、地缘的实际,建立村民事务理事会,让村民中威望高、能干事、有热情的“核心人物”进入村民事务理事会,引导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做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延伸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手臂。成效:实现三个改变,改善三种关系
人能改变环境,环境同样也能改变人。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我市农村干群、村民邻里、机关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农民的观念,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都随着“卫生清洁”工程的开展得到重大的改善和转变。鹰潭掀起的这场卫生革命,奏响了一首文明新曲。
通过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治理、宣传教育及周检查、月评比等活动,我市的农村卫生体系实现了三个明显的改变。农村卫生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彻底清理了沉积多年的陈年垃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垃圾的污染问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农民基本上告别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讲卫生的多了,不讲卫生的少了。“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环境好,身体好”、“比卫生、比健康”、“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等观念正在形成并不断加强,不乱扔乱倒垃圾、合理处理垃圾和维护居室、庭院、村落、田园清洁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拣垃圾、扫庭院、爱干净、勤洗晒蔚然成风;农民以前对垃圾不进行处理的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每家每户自备了装有机垃圾、非有机垃圾的两个桶和袋子,对当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自觉及时分类,为保洁员统一进行二次分拣提供了便利。我市开展的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把干部的视线和精力引向了农村。市、县、乡干部深入农村上门宣讲、包村挂点、督查调研,和群众零距离接触,帮助他们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增进了干群感情,融洽了干群关系。同时,由于普遍成立了群众信任,由村组干部、党员、优秀中青年、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组成的理事会,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和造就了戴明良等一批有公心、有才干、有威信的土生土长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再造,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推动了农村“两委”换届、新农村建设、控访维稳、综治计生和村民事务民主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使一批“告状村”、“宗族派姓村”、“治安不稳定村”等所谓的“老大难村”,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头羊”。如今,鹰潭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它让鹰潭农村大地焕然一新。
第四篇:乡镇建立爱国卫生运动长效管理机制
×政发„202_‟37号
关于建立爱国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
通
知
各管区、各村、乡属各部门:
为切实加强全乡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巩固乡“双创”工作成果,全面推动我乡爱国卫生工作进程,改善我乡居民生活环境,构建和谐××,乡党委、政府决定建立爱国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一、坚持建管并重、依法治乡的方针,着力于提升居民文明卫生素质,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强化城镇管理综合执法,使城镇管理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长效化的轨道,根本改变过去多依赖突击式、运动式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强我乡综合竞争力,促进全
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按照提高城镇卫生管理整体水平的要求,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通过实施爱国卫生长效管理,达到“四个一样”,即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平时与节日一个样、大路小路一个样,白天晚上一个样,始终保持乡容美观、管理有序、环境整洁,消除危害健康的环境因素,有效地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食品安全事故和传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三、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加强爱国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积极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制度,认真履行环境卫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卫生工作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卫生监督管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认真搞好辖区卫生、绿化、秩序管理和垃圾清除及监管工作。各部门、各单位每周五下午要组织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打扫室内外和“三包区”卫生,乡党委、乡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人员不定期进行检查,并通报检查情况,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将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五、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探索环境卫生管理新模式。
1、建立以城管部门日常管理、监督和爱卫办组织的暗访检查相结合的城市卫生管理模式。按照《××卫生城市标准》建立卫生管理考核体系,加大检查、协调、督促力度。
2、进一步扩大城镇卫生管理范围。随着城镇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城区管理范围的扩大,城镇卫生管理区域扩大至公路沿线,实现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全天候、无盲区管理。
3、建立文明卫生家庭的示范机制。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卫生家庭评比活动。将卫生创建工作与创建文明单位结合起来,作为创建文明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在抓好卫生先进单位巩固发展的同时,积极争创各级卫生先进单位,机关单位和爱卫会成员单位要率先垂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加大对薄弱环节、重点部位的综合治理力度。针对我乡当前城市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出入口、违章占道经营、垃圾乱倒、户外广告、小广告、早市夜市、洗车行管理等,这些问题治理难度大,容易反弹,要在坚持堵疏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行业管理主体,规范行业管理,落实各项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其治理和督导检查力度,使其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5、坚持领导视察检查卫生制度。加强督查,每半年邀请乡人大、政府、政协有关领导带队检查一次卫生, 着力推动乡容环境的彻底改善。重点检查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城镇卫生管理,特别是影响乡容环境的薄弱环节等。
6、坚持督查督办制度。为加强乡容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坚持督查督办制度, 对日常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
决,重点问题挂牌督办,督查督办情况及时向领导反映。
7、坚持检查评比制度。为了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日常监督与管理,由爱国卫生领导小组量化检查评比标准,制定检查评比实施方案,组织爱国卫生监督员,定期或不定期以明查暗访的形式进行检查评比,综合评比结果排位并公示。
××乡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五月十日
第五篇:关于落实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考核办法
关于落实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管理工作,促进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落实,创建优美城镇,打造宜居环境。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自然村:社区党组织成员、村(居)委会成员、监委会主任,每人上交押金1000元,下属其他干部每人上交500元,所在自然村在镇级每月检查中不达标(平均分在80分以下)的扣押金300元,二次不达标的扣300元并进行诫勉谈话,三次不达标的押金全部扣除并向党委、政府写出辞职报告。全年达标的除连本带息(银行同期利息)归还外,集体奖励1000元;迎接市级以上检查达标(平均分在90分以上)的当季度加奖500元。
二、社区 :社区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上交押金1500元,在镇级每月检查中每有一村不达标扣200元,连续二次二个自然村不达标的扣押金400元并进行诫勉谈话,三次二个自然村不达标的押金全部扣除并写出辞职报告。全年达标的除连本带息归还外,再奖励1500元。
三、包靠社区科级干部:包靠社区的科级干部要靠前指挥,做到真包实靠,除每个季度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成绩作为季度考核的系数外,每月检查中有一村不达标的扣罚100元,直接上缴镇财政。
四、以上收取押金全部上缴镇财政经管中心,专户储存保息,专门用于环境综合整治考核政策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