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中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探讨分析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17-994231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3 12:54: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探讨分析

中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探讨分析

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渔业的发展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当前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优化渔业结构、实现产业增值增效的有效途径。

一、水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地位

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是渔业生产的延续,所谓“加工活,则流通活,流通活,则生产兴”,搞活了加工,货畅其流,无形给养殖生产开辟了一个永久性的高速通道。因此,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整个渔业的发展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当前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优化渔业结构、实现产业增值增效的有效途径。水产品加工业是提升渔业产业高度的重要力量

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表明,如果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则表明该产业的产业高度有所提高。而在我国第二产业内部以水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因此水产品加工业增长速度高低则影响我国渔业产业高度化的进程。

近年来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进展,水产品加工业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2 水产品加工业是加强产业协调度的有效途径

水产品加工业上接水产养殖业,下连水产品物流业,是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关联产业。水产品加T业的发展如果与优势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流通市场建设紧密结合,实行加工带基地、流通促加工,这样深层次、多系列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不仅能够加快初级水产品转化,拉动水产养殖业的深度发展,优化水产品区域布局,而且通过提高水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增值水平,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营销产品,延伸渔业产业链条,有助于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水产品加工业实现了渔业产业化与特色产业的良性互动

中国渔业资源丰富。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只是经济总量的简单扩张,而是在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加工品种、技术不断演化的基础上实现的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向高级的升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水产品加工园区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基本路径,以合理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良性循环格局。通过对特色渔业资源的精深加工和标准化加工,不仅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而且丰富市场供给,满足不同层次、品味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有利地提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水产加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尤其是海外市场的不断增长,中国的水产品加工行业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水产加工业的整体实力明显提高

整体上来说,我国的水产品加工能力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产业结构正逐步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初步加T、粗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且追求多样化、系列化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加丁技术水平不断上升,质量卫生意识大大增强,品种结构合理,产品多样,并已成为水产品出口的主导产品。2 在水产品深加工等高附加值的领域,中国的科研和加工能力崭露头角

中国提取河豚毒素成功并取得高纯度的结晶,从而获得美国FDA认可并进入国际市场,结束了日本公司独霸市场的局面。从海洋生物中提取DHA、EPA、DPA、鲨鱼软骨素、活性多糖和多肽类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保健和治疗疾病,目前都已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这为中国水产品深加T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加工企业走向集中并基本形成了一系列出口加工园区

我国水产加工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对水产加工业十分重视,分别制定了优惠政策,加上外资企业的积极介入,这些地区水产加工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水产加工业的主

力军。这些地区水产加工品的产量和产值以及出口贸易额都占到全国八成以上。加工行业的品牌意识逐步增强

随着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强,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逐步走上了品牌战略的轨道。水产加工企业特别是那些龙头骨干企业从未像现在这么重视自己产品的注册商标和市场形象。为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一些大宗水产加工品中被品牌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

三、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产品加工业在沿海与内陆发展极不平衡

沿海水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内陆水产品加工能力薄弱,与内陆水产品的产量份额不符。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省份,加工品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沿海水产品加工相对来说技术比较先进、产品种类多、深加工产品比重较大。202_年山东、浙江、福建、广东、辽宁、江苏、海南水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水产品加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92.8%,从企业投资情况看,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投资也主要集中在浙江、山东、福建、广东、辽宁等几个沿海省份。水产品加工深度不够,附加值提升有限,初级加工品依然统领市场

(1)加工比例较低。中国水产品加工比例不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水产品加工产量仅为水产品总量的34.8%。而日本、加拿大、美国和秘鲁等国家的水产品加工产量达60%90%。据FAO的统计,202_年,世界水产品产量的61%(8600万吨)用于多种类型的加工,59%(5100万吨)的加工产品用于供人类直接消费的冷冻、盐渍和罐装产品,剩余的为非食用目的。中国超过77%(3700万吨)的水产品(4750万吨)为人类直接消费,其中大部分为新鲜类型,余下的量(估计1080万吨)被用来生产鱼粉和其他非食用目的,包括直接用于水产养殖饵料。加工品比例低,与总产量不相称,影响了我国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2)我国水产品加工仍然以冷冻、冰鲜等初级加工为主,产品加工深度不够,深加工、精加工能力十分薄弱,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加工品附加值不高。我国水产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50%还处于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40%左有处于90年代水平,只有不到10%达到目前世界先进水平。202_年我国水产加工总量为1332.4807万吨,其中冷冻品和冷冻加工水产品达到819.7581万吨,占到了加工品总量的61.5%。随着技术的进步,对水产品进行冷冻越来越倾向于仅是作为一种保存方式,根本不能称作“加工”,这样计算,我国水产品的加工率就更低。目前市场上所谓的“深加工”产品,许多只是产品形态、包装式样上的改变,尚无法真正达到“深加工”的层次和档次。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水产品几乎只能作为原料和半成品出口,不仅售价低,而且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与渔业大国的地位非常不相称。如,中水集团在非洲东岸的毛里塔尼亚近海捕捞软体鱼类,并就近以原材料形式转销往欧洲,山东渔民也是将在黄海捕获的海产品就近送到韩国近岸,直接向韩国渔商交货,自己不能深加工。3 加工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目前水产品的质量问题已成为水产品上市和出口的最大障碍。国内市场上,有些私营企业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差,工艺条件不严格,产品不进行必要的检验即流入市场;有的为获取不正当利益而不顾原料品质好坏或在加工过程中掺假使杂,人为地造成水产品的二次污染;在流通环节,一些不法商贩滥用添加剂甚至违禁药物和化学品进行水产品保鲜或处理,没有统一的技术质量标准,又无统一的货源渠道,导致质量参差不齐,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在国际市场上,出口水产品加工企业中,虽然已有不少通过ISO质量认证及HACCP认证的,但是许多企业不严格按照HACCP生产,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而且具备较高认证水平的企业还不多。其中,同时获得美国FDA认证和欧盟认证的企业则更少。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在信贷、税收、投资等方面,对水产品加T业的扶持政策比较少,从事水产品加工的企业与从事其他产品生产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没有明显优势,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和水产品加丁业的发展。水产加工业的科技开发和研究力量分散,科研经费短缺,基础性的技术储备严重缺乏,科研成果转化周期长,企业技术创新也缺乏政策扶持,与水产加工业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

四、促进中国水产品加工业跨越式的对策以现代渔业科技提高水产品综合利用率

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高值化技术研究,建立大宗、优势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体系,开发水产品深加T系列化产品和加工装备,配套完善加工生产线,全面提高我国水产品加工率,延长产业链;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原理与手段,建立水产生物产业资源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为推动我国水产生物产业发展提供系统的科技支撑。积极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水产品加工业产业高度

水产品深加工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率的“四高”特点,并且能带动一批相关行业如加丁机械、包装材料和调味品等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水产品进行深加工,也是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加工增值、缓解水产品市场供需关系矛盾的需要。为此,应积极开发并推广水产品加工业的关键技术。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现有科研力量的作用,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校与加丁企业合作进行科研开发,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科研开发机构和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加大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的引进。在重视“硬件”引进的同时,更要注意“软件”的引进,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产业化经营,提高水产品加工业的市场绩效

实践证明,为改变渔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的现状,促进渔业技术进步,加速渔业科技成果转换,实行产业化经营无疑是一条较好的降低交易费用、缩短时间、提高水产品加丁业市场绩效的重要途径。根据水产品加T业的现状,当前重点从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水产保健品、医药品起步,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并以水产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市场,实现渔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实现渔业生产标准化、滟业环境生态化。4 逐步完善水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水产加工品的质量

尽快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WTO要求的水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WTO协议中要求各成员国在贸易中遵循国际标准或以国际标准为依据的国内标准。目前发达国家水产品出口标准大多数采用国际上盛行的HACCP制度,以确保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中并没有规定只能以国际标准为准,也可以制定以国际标准为依据的国内标准,而在实践中很多国家多制定有要求进协商遵守的国内标准。因此,为促进水产品的国际贸易,我国应在水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实行质量控制。政府加大对水产加工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水产品加工业的先进技术具有动态规模性、技术外溢性、资金高投入、产品和技术含量高更新快的特点,要求政府采用多种形式推进技术创新,增强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如设立渔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基金;采取贴息的方式引导加工企业投资水产品加工新技术、加工机械的研制与开发;以股本投入的方式为水产加工企业提供使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资本金扶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直接科研资助,或通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协议给予其研究活动以财政资助;在产业政策制定和组织重大项目合作攻关等方面起主导作用。

第二篇: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水产品加工历史悠久,加工方式多样,一般可分为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两大类。我国水产加工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渔业制冷和冷冻品、干制品、鱼糜及其制品、罐头、腌熏品、鱼粉、鱼油、藻类食品、医药化工和保健品等系列产品的加工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先进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的引进,我国的水产品加工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水产加工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行业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和科学,水产品出口过分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这四大市场,精深加工水产品比率较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较多,行业组织化程度缺乏力度,其内部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等。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第三篇:水产品加工业的行业分析[模版]

关于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行业分析

水产品加工业是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的延伸, 共同构成了水产业的三大支柱。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渔业的发展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 不仅是我国当前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内容, 而且是优化渔业结构、实现产业增值增效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渔业产业化的长足发展, 水产加工业显示了空前的活力和巨大发展潜力, 已发展成为包括冷藏、冰鲜、干腌制、熏制、罐制、调味熟制、鱼糜加工、生鱼片加工、模拟水产制品、药物与保健品、鱼粉与饲料、海藻化工等10 几个专业门类的庞大行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产加工体系。但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还十分明显: 水产加工业行业集中度低, 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还比较弱;技改投入不足, 产品结构趋同, 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行业自律性较差, 部分企业内部管理还有待加强。上述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势必会对渔业产业产生相关波动, 进而对我国渔业经济发展、渔民收入提高及渔区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如何促进水产品加工业 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并且为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力量, 已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1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水产品加工业的产业环境

1.1加工技术落后的缺陷在金融危机格局下进一步降低企业利润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水产品本质上含水量高达70%~ 80%, 且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禽畜产品, 同禽畜产品加工相比(尤其是精深加工), 明显存在加工后干物质太少, 不易保存, 易变质等缺陷, 且去头、去皮、去内脏的损耗较大。我国水产加工业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但目前除部分大型企业外, 大部分中小企业加工设备简单、老化, 仍以手工操作为主, 加工技术落后, 大多数水产品加工仍然以冷冻、冰鲜等初级加工为主, 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 加工品附加值偏低, 影响了第二产业产值的正常增长。同时, 加工过程中的鱼头、内脏、鱼鳞、鱼骨、虾头、蟹壳及腐烂水产品等废弃物, 主要用来生产饲料鱼粉, 对其中很有价值的成分尚未充分提取和利用, 这些都使得水产品难以通过加工带来较高的利润回报。如中水集团在非洲东岸的毛里塔尼亚近海捕捞软体鱼类, 并就近以原材料形式转口销往欧洲, 山东渔民将在黄海捕获的海产品就近送到韩国近岸, 直接向韩国渔商交货, 自己不能深加工。加工技术落后, 短期来看企业附加值提升有限, 长期来看影响到水产加工业规模经营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这一行业缺陷在遭遇金融危机时的劣势就更加明显, 在成本上升、出口量下降的局势下, 冷冻水产品及一些淡水鱼类加工制成品普遍滞销、贱销, 冷冻、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变薄, 直接影响投资者经营积极性, 生产进一步萎缩, 严重的甚至停产、倒闭。

1.2 水产品加工业行业集中度低降低了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1)加工量比例较低, 中国水产品加工比例不到总产量的1/ 3, 精深加工类产品所占比例更少。尤其是我国淡水水产品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左右, 而其加工品产量仅占全国水产加工品总量的5% 左右, 而日本、加拿大、美国和秘鲁等国家的水产品加工产量达60% ~90%。FAO 的研究报告显示, 202_ 年, 世界水产品产量的61%用于一些类型的加工, 59%的加工产品用于供人类直接消费的冷冻、盐渍和罐装产品, 剩余的为非食用目的。中国超过77%的水产品为人类直接消费, 其中大部分为新鲜类型, 余下的量被用来生产鱼粉和其他非食用目的, 包括直接用于水产养殖饵料。

(2)加工出口企业总体水平不高, 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带动作用尚未有效发挥。除鳗鱼、对虾加工已形成一定规模外, 高附加值的养殖鱼类加工出口尚未形成拳头产品和规模优势。即使形成规模生产的罗非鱼现在也仅仅局限于加工成原条鱼、鱼片等, 附加值很低。

(3)培育、开发名牌产品意识不强, 不具备较强定价能力。虽然, 我国不少水产加工企业已通过ISO 质量认证及HACCP 认证, 但是具备较高认证水平的企业还不多。其中, 同时获得美国FDA 认证和欧盟认证的企业仅有几百家, 导致在国际竞争中没有话语权, 在出口产品 议价过程中总处于被动地位。水产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仅仅依靠劳动力低廉的优势获取国际分工下的微薄利润, 造成附加值低且竞争激烈。虽然国务院在202_ 年10月上调了部分出口退税率, 但最终将产生外部效应,溢出到国外, 最终利好于这些公司的下游客户。国外客 户会针对我国出口退税率上调的事宜迅速压低产品报价,进而压缩国内企业的盈利空间, 因此实际影响将远小于理论上的测算, 这对本来就萎缩的利润空间造成更为深入的影响。(4)行业组织化程度低, 行业内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如一些鳗鱼出口企业为争夺日本市场竞相压价, 相互残杀, 导致我国鳗鱼加工业利润下滑, 增产不增收等。市场分布过于集中的贸易格局不利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 就像此次金融危机, 一旦这些发达地区国家经济受挫, 进口需求锐减, 就会严重影响我国的水产品出口。

1.3 产品结构单

一、趋同导致的加工品滞销亟待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可否认, 国内水产品消费市场的发展尚不完全,当前市场主要仍以鲜活、冷冻品消费为主, 内陆省份消费也仅以淡水水产品为主, 适合国内消费者口味的水产加工品还比较少。在此局面下, 受金融危机影响, 品种结构单一趋同的冷冻水产品及一些水产加工制成品在遭遇金融危机时处于普遍滞销、贱销的格局。导致这一局面的症结在于落后的水产品加工技术。长期以来, 我国 水产品加工工艺的发展滞后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更滞后于世界水产品市场需求的发展要求。国内这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十分薄弱, 科研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导致诸多加工技术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在这种大背景下,加之水产品加工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对现有先进技术引进不够, 吸收速度慢, 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等, 致使到目前为止, 市场畅销、质量稳定、能够叫得响的特色产品和知名品牌比较少, 使得加工的水产品销路不畅, 经营后劲不足,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也就相对比较脆弱。

1.4 面对危机企业缺乏防范意识与政策扶持这是各地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由于认识上缺乏危机意识, 认为当前水产品销售不会存在大困难, 一些领导在思想上存在重生产轻加工, 重产品销售轻转化增值的倾向, 没有真正为产业长远发展考虑。也有的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水产品加工企业的服务力度小, 不仅没有优惠、扶持政策, 而且还要企业承担各种数额不低的税费, 甚至有些与企业相关的部门也到企业收取各种名目的摊派费、集资款, 这无疑又加重了企业的负担,甚至危及企业的正常运转, 在金融危机下显得更加不堪一击, 这已成为制约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此外, 国内水产品市场的相关制度都还处于初创阶段。对于水产加工品、企业资质、从业人员资质缺乏统一的规定, 造成水产品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不仅不利于管理和良性市场竞争, 也会削弱整个行业的抗风险能 力。水产品加工业化危为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当前,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仍不断加深, 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全面衰退, 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国内水产品消费市场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在此背景下, 水产品加工业化危为机的应对之策, 具体包括: 2.1 以现代渔业科技提高水产品加工技术与综合利用率水产品深加工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率的∀ 四高# 特点, 并且能带动一批相关行业如加工机械、包装材料和调味品等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水产品进行深加工,也是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加工增值、缓解水产品市场供需关系矛盾的需要。在我国水产品深加工的过程中, 技术是一个瓶颈因素。因此要紧紧依靠现代渔业科学技术,促进水产品加工业产业升级。

(1)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原理与手段, 建立水产生物产物资源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 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高值化技术研究, 建立大宗、优势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体系, 开发水产品深加工系列化产品和加工装备, 配套完善加工生产线, 全面提高我国水产品 加工率, 延长产业链。

(2)应充分发挥现有科研力量的作用, 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校与加工企业合作进行科研开发, 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科研开发机构和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 提高水产品加工业的技术结构水平, 实施名牌战略。

(3)在发展高新加工技术的同时, 还应注意保护和优化优秀的传统工艺技术。

(4)加大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的引进。在重视硬件引进的同时, 更要注意软件的引进,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2.2 顺应国际水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 优化产品结构水产品加工业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基于国内外市场需求, 优化产品结构。目前, 国际水产品生产和消费的趋势是:(1)质量控制技术日臻完善。为保证水产品的食用安全和质量, 世界渔业发达国家极为重视渔业环境的保护和监测、贝类的净化、有毒物质的检测技术和有害物质残留量限量标准等的研究, 陆续制定了有关的法规和标准。

(2)高新技术在水产加工上的应用进一步扩大。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超高压技术、无菌大包装技术、新型保鲜技术等高新技术已在水产品加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大大提高水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含量和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

(3)水产品加工方便化、功能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成为趋势, 以满足21 世纪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加大、生活节奏加快、消费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4)精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发展迅速。从海洋生物和水产加工废弃物中提取天然产物尤其是生物活性物质, 是国外广泛关注的课题。另外, 国外水产品加工企业都从环保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对加工原料进行全面综合利用。为此, 应积极开发并推广水产品加工业的关键技术, 重点从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水产保健品、医药品起步, 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 不断优化加工品的品种结构。

2.3 加强行业自律与企业内部管理, 增强企业自身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1)以现代渔业理念提供高质量的初级产品。为提高水产品质量、提升我国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求水产品养殖加工方式要摒弃以往粗放式的生产观念, 在养殖水域选择、鱼种选养培育、饲料肥料使用等各方面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执行, 建立同国际接轨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度, 实现水产品从池塘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

(2)培育精品名牌,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全面推广应用国家水产品加工质量标准, 引导水产加工企业开展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 争取越来越多的水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加大力度培植名牌产品, 引导企业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 逐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知名度。

(3)发挥龙头企业的领导作用。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应具有社会责任感, 在危机面前, 把生产同类水产品的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渔民专业养殖大户组织起来, 组建水产品专业行业协会。同时, 健全和完善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技术开发、市场营销、教育培训、法律咨询、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功能, 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 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4)重视水产品加工方面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积极引进食品加工专业技术人才。建立高层次的营销团队, 努力开拓水产品销售渠道, 拓展营销网点, 积极抢占国际市场。2.4 整合资源, 政府助推水产加工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1)建立加工基地, 增加渔业综合效益。扶持加快加工示范基地、加工基地的建设, 引进水产加工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应用新材料, 开发海洋药物、海洋生物等高新产品, 开展综合利用, 发展节能环保水产加工业, 培育各具特色的水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2)巩固和提升加工产业带。按照国际标准对加工产业进行改造升级, 培育适合加工、适应市场需求的主导产品, 进一步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扶持一批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管理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拥有自主品牌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鼓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引导和支持企业发展前景广阔的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率的水产品。(3)推动水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尽早落实我国的水产品加工业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 将这些工作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同时,建立健全水产品标准生产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保证体系,保证水产品的整体质量安全。

(4)加大对水产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从事进料加工的水产企业资金需求量大, 各商业银行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 解决水产加工企业的资金需求, 信用担保公司也要对水产品加工企业贷款担保给予重点支持,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水产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5)尽快建立水产品出口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跟踪调研国内外水产品产销形势, 预测国际市场行情走势,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预警, 并采取紧急防范控制措施, 主动消除或降低出口风险。

第四篇:×县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个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

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面对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错综复杂的前进中的问题,必须加快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增强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党要承担起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嵊泗县要达到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关键就是发展。嵊泗县有着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优势,以海洋资源为基础的水产品加工业,历来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水产加工企业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困难、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为此,本研究在对全县水产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调查的基础上,就嵊泗县水产加工业的发展提出不成熟的拙见,以供借鉴和参考。

一、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

截止202_年底,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共有49家,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25.5%,拥有总资产28434万元,职工876人,创利301万元。地域分布是:菜园20家(7家停产),嵊山镇17家(8家停产),五龙乡5家,黄龙乡3家,枸杞乡4家,县直属1家。产品主要以冷冻品、小包装水产品、饲料鱼粉、速冻贻贝为主。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49家企业中,处于停产状态的企业15家,目前正常生产的35家企业中,有集体所有制1家,股份及股份合作制9家,私营独资12家,私营合伙7家,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有6家。

(一)企业规模、技术、设备情况

全县水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有12家。全县有冷藏库36座(见表一),冷藏500吨以上的5家,占14.3%;冷藏200吨的12家,占34.3%;200吨以下的19家,占51.4%。企业的设备大多是以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初期购置为主,由于企业的生产设备陈旧、落后,企业只能维持简单的水产品加工流程,缺少先进高科技生产线,缺乏现代加工能力。表一全县水产企业冷藏能力情况表

冷藏能力(吨/次)

500

200

200以下

合计

冷藏库数(座)

219

比例(%)

13.9

33.352.8

(二)企业厂长、经理素质情况

35家企业厂长、经理中,年龄(见表二):在30—40岁的7名,占20.0%,41—50岁的10名,占28.6%,51岁以上18名,占51.4%;文化程度(见表三):大专及以上的3名,占8.6%,中专及高中的11名,占31.4%,初中的18名,占51.4%,小学3名,占8.6%;职称:有各类技术职称的有15名(中级以下),占42.8%。

企业职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8%,中专及高中的占18.4%,初中的占57.6%,小学的占19.8%,小学以下的占2.4%,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只占企业职工总数的4.2%。

表二企业厂长、经理年龄结构表

分类

项目

30-40岁

41-50岁

51岁以上

合计

人数(个)

710

5比例(%)

28.6

51.4100

表三企业厂长、经理文化程度表

文化程度

大专及以上

中专(高中)

初中

小学

合计

人数(个)

118

5比例(%)

8.6

31.451.4

8.6

(三)企业质量、卫生认证情况

在嵊泗县水产加工的35家企业中(见表四),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的有4家,占企业总数的11.4%,获得HACCp认证的2家,占企业总数的5.7%。取得国内卫生认证的企业20家,占企业总数的57.2%,取得其他认证的4家,占企业总数的11.4%,有5家企业未取得任何卫生规范认证,占企业总数的14.3%。35家企业中完成各国官方注册的企业7家,占企业总数的20%,(4家企业完成了日本官方注册,2家完成韩国官方注册,1家完成欧盟注册,其中1家企业完成3个官方注册。)

表四水产加工企业质量、卫生认证情况表

项目

ISO9000

HACCp

国内

卫生认证

其他认证

未取得认证

合计

企业数(个)

4220

453

5比例(%)

11.4

5.7

57.211.4

14.3100

(四)企业运营能力及效益情况

202_年,全县水产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084万元,销售产值30562万元,产销率84.7%,比标准96%少11.3个百分点。35家企业中盈利在5万元以上的10家,微利企业16家,亏损企业9家。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301万元,其中盈利企业创利491万元。整个行业利润主要集中在5家规模以上企业中,仅黄龙鱼品厂就创利260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90万元,亏损面25.7%,亏损率38.7%,户均亏损21万元。从经济类型上看:股份合作制企业亏97万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18万元,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处于优势,除1家企业亏3万元外,其他5家都盈利,且盈利总额为280万元。

表五水产加工企业盈、亏情况表

项目

盈利5万元以上

微利企业

亏损企业

合计

企业数(个)

5比例(%)

28.6

45.7

25.7

二、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海洋渔业资源衰退

1、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和实施,使舟山海洋捕捞失去了部分传统渔场,部分渔场受到严格限制,而导致捕捞业的生存空间的缩小,从而制约了捕捞渔场的拓展。

2、渔业资源衰减,大量的渔民争抢有限的水产品资源,造成了可开发利用的品种资源减少,突出了“船多鱼少”的矛盾。

3、传统的“靠海吃海”的观念根深蒂固,对转产转业的认识不足。加之财力、物力的制约,很难改变渔民的捕捞作业结构。政府和主管部门,虽然重视渔民的捕捞作业的调整,但受物力、财力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制约,没有真正大力度的、有效的、支持捕捞渔民的作业结构调整。

上述原因直接影响嵊泗县的渔业产量,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经济类水产品大幅度下降,经济鱼类收购价格的上升,高昂的收购价加上全县水产加工业多数以粗加工为主,缺少精深加工的产品,使简单的水产品加工几乎没有利润,有的企业采用代收购、代加工来维持企业的生存,给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二)市场竞争能力薄弱

从企业规模、技术、设备情况看,嵊泗县的绝大部分水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无自主产品开发能力,加工设备简单,产品单一,加工量比例较低,加工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很少或没有开发废弃物综合加工和利用,传统产品加工技术落后,水产食品仍然沿用几千年来传统的作坊式手工加工方法,市场需求逐渐萎缩,明显缺乏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一直主营以冻小黄鱼、冻鲳鱼、冻虾仁、冻蟹等各种经济水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加工,直到近几年才发展有星鳗片、贻贝等加工。企业缺少配套产品及特色产品的生产,产品升级换代缓慢。截止202_年底,水产加工产品中获各级名牌产品的企业有8家(见表六),占企业总数的22.8%,在获名牌产品企业中,有1家企业获得国家级名牌产品,6家获省级名牌产品,1家获市级名牌产品。

表六水产加工业获名牌产品的企业统计表

项目

总数

获国家级

获省级

获市级

小计

企业(个)

516

18比例(%)

2.9

2.9

22.8

(三)企业负债严重,抵御风险能力弱

到202_年7月为止,嵊泗县水产加工企业共计负债总额22386万元,其中长期负债4328万元,短期负债17967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9.1%,比标准值超出19.1个百分点。从企业现有流动资金来源构成看(见表七),银行贷款占63.6%,自有资金占27.6%,外来资金占2.6%,民间借款占6.2%。因此,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表现在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负债经营程度高,贷款比例高达75.6%,偿贷能力较弱。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就可能使企业陷入无力支撑的困境。同时,企业负债率过高,产生企业融资信用不断下降,最终导致融资渠道不畅。

表七水产加工企业流动资金来源结构表

资金构成银行贷款

自有资金

外来资金

民间借款

合计

比例(%)

63.6

27.6

2.6

6.2100

(四)企业采、销的局限性

通过调查,嵊泗县水产加工业在原材料采购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企业的采、购信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本企业的采购员,另一个是来源于对方的推销员。企业主要以自行收购为主,国内市场中调拨的很少,大部分是来自本市,目前,无一家企业利用远洋捕捞水产品和国外进口水产品。

产品销售是实现企业利润的重要环节,再好的产品如果在销售环节上出现障碍,不仅影响销售量,也给企业的利润增长带来很大影响。调查发现(见表八),全县水产品加工企业产品销售固定商家的占10%,为对方做订单的占6.7%,企业通过批发商销售的占33.3%,通过零售渠道的占6.7%,企业直销的占43.3%。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单一(见表九),销往国内外的产品主要是本省和上海市,其中销往上海的占50.7%,销往本省的占28.1%,销往山东的占14.9%,销往其它省市及国外的占6.3。所有出口产品主要销往韩国和日本。

表八水产加工企业销售结构表

项目

固定商家

做订单

批发商

零售

企业直销

合计

比例(%)

6.7

33.36.7

43.3

表九水产加工企业销售结构表

项目

上海

本省

山东

其它省市及国外

合计

比例(%)

50.7

28.114.9

6.3

(五)企业人员素质低,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企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在35家企业厂长、经理中,年龄在51岁以上的占51.4%,而40岁以下的仅占占20.%。在35家企业厂长、经理中,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的仅有3名,占8.6%,初中以下学历的占60%。在企业职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8%,初中以下学历的占79.1%。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只占企业职工总数的4.2%。

人类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企业的成长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增强,都必将更加依赖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生产和传播知识的人力资源己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嵊泗县水产加工企业人员素质整体偏低,导致了管理的难度和企业经营能力的低下,导致了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导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同时也导致了劳动生产率偏低。

(六)传统与世俗文化的制约

嵊泗渔民久居海岛,世代以打渔为生,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捕捞渔民家庭以渔业为主要生计。渔民长期出海作业,加之海岛的相对封闭,较少与其他方面人员接触,对外面的产业的信息也了解不多,更谈不上掌握新的信息。加之传统与世俗文化的影响,嵊泗仍有部分渔民喜爱捕捞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喜爱与大海生活,也比较爱渔村这种闲暇的生活方式。在企业发展中,缺乏居安思危的战略眼光,缺乏发展与创新意识,要求他们放弃原来喜欢的工作方式,去寻找新工作,去搞科技创新,将会承受一种非经济的和经济的压力,因此,造成了企业的停步不前的局面。

三、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重点:

嵊泗县水产品生产和加工重点是:优化产品结构,推进贝类、中上层鱼类、藻类加工产业体系的建立,培植和引导几家具有活力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加工产品的开发,要开发低值产品和废弃物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既有营养又食用方便的加工食品,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重点突破的几个方面:

1、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加快高精水产品的加工;

2、产品开发以大众化、现代化、方便化、快捷化为主;

3、扶植科技含量高的休闲食品、快餐水产食品及开发保健品和功能食品;

4、开发新捕捞对象加工成食用及制成优质鱼粉、鱼片、鱼糜、模拟食品和调味品,重点研究蟹类加工,枸杞的贻贝加工,黄龙的虾米、鱼粉加工等。

5、尝试开发精制食用鲜鱼浆,进而以鲜鱼浆为原料生产风味的方便食品、微波食品及色香味俱佳的合成水产食品,提高低值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

6、加强水产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推行HACCp管理系统,严格保证水产品质量、品种、生产技术、生态环境等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消灭无标生产,培植水产名牌产品,提高竞争力。

四、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思路和目标,加快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

县委、县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发展水产品加工业重要性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对水产品加工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措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使水产品加工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二)深化改革,培育龙头企业

 

第五篇:×县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县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个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面对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错综复杂的前进中的问题,必须加快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增强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党要承担起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

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嵊泗县要达到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关键就是发展。嵊泗县有着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优势,以海洋资源为基础的水产品加工业,历来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水产加工企业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困难、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为此,本研究在对全县水产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调查的基础上,就嵊泗县水产加工业的发展提出不成熟的拙见,以供借鉴和参考。

一、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截止202_年底,嵊泗县水产品加工企业共有49家,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拥有总资产28434万元,职工876人,创利301万元。地域分布是:菜园20家(7家停产),嵊山镇17家(8家停产),五龙乡5家,黄龙乡3家,枸杞乡4家,县直属1家。产品主要以冷冻品、小包装水产品、饲料鱼粉、速冻

贻贝为主。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49家企业中,处于停产状态的企业15家,目前正常生产的35家企业中,有集体所有制1家,股份及股份合作制9家,私营独资12家,私营合伙7家,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有6家。

(一)企业规模、技术、设备情况全县水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有12家。全县有冷藏库36座(见表一),冷藏500吨以上的5家,占;冷藏200吨的12家,占;200吨以下的19家,占。企业的设备大多是以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初期购置为主,由于企业的生产设备陈旧、落后,企业只能维持简单的水产品加工流程,缺少先进高科技生产线,缺乏现代加工能力。表一全县水产企业冷藏能力情况表冷藏能力(吨/次)500200200以下合计冷藏库数(座)5121936比

例()

(二)企业厂长、经理素质情况35家企业厂长、经理中,年龄(见表二):在30—40岁的7名,占,41—50岁的10名,占,51岁以上18名,占;文化程度

(见表三):大专及以上的3名,占,中专及高中的11名,占,初中的18名,占,小学3名,占;职称:有各类技术职称的有15名(中级以下),占。企业职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中专及高中的占,初中的占,小学的占,小学以下的占,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只占企业职工总数的。表二企业厂长、经理年龄结构表分类项 目30-40岁41-50岁51岁以上合计人数(个)7101835比例()表三企业厂长、经理文化程度表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中专(高中)初中小学合计人数(个)31118335比例()

(三)企业质量、卫生认证情况在嵊泗县水产加工的35家企业中(见表四),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的有4家,占企业总数的,获得HACCP认证的2家,占企业总数的。取得国内卫生认证的企业20家,占企业总数的,取得其他认证的4家,占企业总数的,有5家企业未取得任何卫生规范认证,占企业总数的。35家企业中完成各国官方注册的企业7家,占企业总数的20,(4家企业完成了日本官方注册,2家完成韩国官方注册,1家完成欧盟注册,其中1家企业完成3个官方注册。)表四水产加工企业质量、卫生认证情况表项 目ISO9000HACCP国内卫生认证其他认证未取得认证合计企业数(个)42204535比 例()

(四)企业运营能力及效益情况202_年,全县水产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084万元,销售产值30562万元,产销率,比标准96少个百分点。35家企业中盈利在5万元以上的10家,微利企业16家,亏损企业9家。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301万元,其中盈利企业创利491万元。整个行业利润主要集中在5家规模以上企业中,仅黄龙鱼品厂就创利260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90万元,亏损面,亏损率,户均亏损21万元。从经济类型上看:股份合作制企业亏97万元,私营

×县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探讨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