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分析报告(模版)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17-446299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03 20:38: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分析报告(模版)

南工院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分析报告

法律无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它使人类学会驾驭自己。所以法律对任何人都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它理应被人们尊重被人们重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变化,究竟人类是否对法律的遵守是否一如既往,究竟对法律的理解是否足够深刻?究竟法律在现在大学生的心中是什么地位?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南工院的若干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显示:

(一)对法律的重视以及法律知识的来源。

58%的人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要,只有2%的人认为无所谓,26%的人认为比较

重要,14%的人认为一般重要。对于法律的知识来源,28%的人来自国家普通法宣传,26%的人是通过自己的阅读获得。这表明虽然大学生对于法律还算比较重视,但是对于法律知识的获得渠道太少,不能获得足够的法律知识。这里面有学校的过错,学校应该足够重视对于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的教育,更多的提供知识获得的渠道。

(二)主动运用法律的能力与意识。

在平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运用法律的能力与意识有待提高。例如:在对于“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声誉受到伤害,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中,70%的同学选择了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20%的同学选择了给他人点教训,另外有6%的同学选择了不予理会。在对于“在商场买到劣质产品,怎么办”的问题上只有不到一半的人选择了找到相

关部门,维护自己的权益。还有接近20%选择了沉默,自认倒霉。这说明同学们的运用法律的意识还是比较弱,对于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还是有许多人想不到自己的法律权利。另外一些人有了法律的意识但是缺少理性的法律意识,只处于法律学习的初级阶段,没有对于法律的系统学习和理解。

(三)对于法律的遵守和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对于法律的遵守对整个法律社会的建设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大学生对于法律的遵守务必要重视。但是调查结果并不是那么理想。例如:在对于购买商品是否会索要发票的问题上36%的同学很少要,不给就算,5%的同学从不会要,认为反正没用。这都是对于法律理解不够造成的,这是帮助商家逃税的行为,不是遵守法律的行为。还有就是生活中最正常的红绿灯遵守问题的讨论,一些同学认为对于不遵守红绿灯的行为不需要大惊小怪,只有不到40%的同学认为应该加以处罚。另外对于地铁的逃票行为,有10%的同学认为在没钱的时候可以这样做,6%的同学认为并不违法,当然有接近805的同学认为这样既没责任心又违法。这些都折射出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己遵守法律的态度与理解。

如何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提高需要大学生,家长,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而其中的社会法律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改善我国社会法律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提升有非常重要作用,一个良好的社会法律环境能可以增加大学生对于我国法律的信心,从心接受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进而尊重法律,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生活中的权益,同时自觉维护法律的执行,做到知法,守法,爱法和护法。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还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大学生们的义务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机电1231

2013-06-04

第二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

中文摘要:

在当前法制社会下,法律无处不在,为一个有秩序和谐的世界提供了保障。但究竟什么是“法律”?这个问题估计大部分人难以给出一个正确的定义。而作为祖国的下一代,最富有青春活力的人群,大学生对法律又抱有怎样的意识?本次的调查旨在关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便深入了解现状,发现问题,修补法律意识的漏洞。

关键字:大学生法律意识

前言: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通常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法律的存在保障了社会的秩序性,保证了我们安定的生活,同时,法律也赋予了我们一定的权利。但,法律到底限制了什么?法律又给了我们什么?这些问题,有几人关注过?

大学生作为当代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若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模糊,那么,当大学生担起祖国的大梁时,法律存在的意义是否会被削弱?不能善用法律维权,甚至无视法律的底线,伤害他人„„这些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素质修养的必备要求,是能够懂法运用法律的前提;对实际案例的解决是法律意识高低的具体表现,具有直观性。

所以,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现状,以便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实证考察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实证考察情况综述

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很多法律概念都存在主观臆断的理解。大学生往往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局限于生活层面,也就是说,没有上升到一种以法律的观念来思考问题。

大学生大部分都能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但对法律多持“模糊”观念,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员表示可以清晰阐述出日常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大部分人表示对法律的理解来自于电视节目诸如“法治天下”或者来自新闻以及新闻评论等,很少有人能够主动去查询某方面的法律知识。当被问及如果遇到纠纷等需要法律解决的事件时,你会如何做,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讲道理”,很少有人会为此专门请教法律方面的专家或者自己查询相关法律,而是如辩论一般,甚至争吵。从统计中发现,对于法律相关术语的认识,各个类型的的选择差别不太大,但其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些差别。比如年级较高的学生法律术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年级较低的学生的正确率,这也是法律意识随年龄增长得到提升的表现,这是一个可喜的发现。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问题的分析

此次的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薄弱,没有太过在意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况且,在目前功利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宁可多花时间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以便为考研或者就业减轻阻力,也不愿将时间花费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上。更何况法律知识枯燥乏味,很难提起大学生的兴趣,所以大学生都很“自觉”地放弃了法律知识的学习,很自然的,法律意识也不会有所增强。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问题

(一)学校相关教育匮乏:

大学前,因为法律不列入考纲,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自然会减轻法律知识的教授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自小不识法律,缺乏对法律基本的认识。进入大学后,很多大学生反映,法律知识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应用,而长时间后,知识便逐渐淡忘,每个非法学专业的专业都开设有法律知识的课程并详细讲述相关的法律知识,然而,学校并未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而最终流于形式。

(二)大学生本身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进入大学,在功利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宁可将时间分配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除了法律专业的同学,大学生基本不会自觉去学法律,一是因为法律课程本身难免的枯燥乏味,二是因为学习法律对大学生的考研或者工作并没有很大助力,所以大学生自觉将其排除在学习范围之外。

(三)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发激烈,社会需要的人才水平越来越高,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她们关注的也是就业,所以,大学生学习努力的方向是和市场需要相结合的。但,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并没有特别的要求,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忽视和法律意识的淡薄。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建议

(一)政府加强法制宣传

大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网络和电视上诸如“法治天下”一类的节目。政府应以此为突破口,增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比如建立专门的大学生普法网站,举办面向大学生的有关法律的活动等,让大学生多途径多方面学习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二)学校加强法律知识的教授力度

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阵地是学校,最容易给大学生影响的也是学校。想要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极其有效的。学校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同时也应该重视法律教育,并组织相关活动,比如,学校可以督促学生组织进行“模拟法庭”一类的活动,以此弥补法律学习枯燥的缺点,让大学生懂法用法,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法律相关的志愿活动。最重要的是,将法律运用于实践之中。

(三)大学生自己改变观念

外界的影响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自身。大学生自己要纠正对法律学习的错误意识,不要认为学习法律是无用的。大学生应自觉加强自身的法律素质,努力掌握法律知识,适当地参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模拟法庭、辩论会等活动,自觉地做到遵纪守法。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大学生在自己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促使人们多一点了解、熟悉我国的法律法规,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遵纪守法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发展。

结语:

本次调查让我感触颇深,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更加突显,其法律素质是衡量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公民素质的硬指标,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在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优缺点,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有帮助,也希望我国法治能在无数个具有高法律素质的公民的努力下获得更大发展!

第三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您好!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的程度,我们小组设计了以下问题。请按照您的真实想法填写符合您意见或想法的选项。您的回答我们会严格保密,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配合,填写最真实的情况。谢谢您的支持。(以下题目全为单选)

1.请问你的专业类别是

A 理工类B 文史类

2.你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有用吗?

A 非常有用B 一般C 基本没用D 法律不如权力有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A 基本法B 权威法C 基础法D 根本法

4.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

A 3月15日B 11月1日C 12月4日D 12月26日

5.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掌握些法律知识吗

A.很有必要B.没必要C.无所谓D.不清楚

6.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B、用武力解决C、通过关系解决.D、感觉很委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E、根本没有在意过

7.对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执法机关,您的态度是

A不信任B除非不得已,不跟他们打交道C比较信任D充分信任

8.假如您在参加勤工助学或利用课外时间按在社会打工时合法权益收到侵犯时,您会:

A.利用法律手段(包括找劳动仲裁委员会、诉诸法院等))B.报告老师让学校出面处理

C.去他们单位大闹一场D.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9.假如你在公车上遇到骚扰,你会

A 出生制止,维护自己的权益B 用适当方法让ta得到惩罚

C 等他(她)一眼,然后换个地方或者下车D 默默离开,不敢出声

10.在您的印象中,法律与您的生活的关系是

A.时刻关注法律事件,能感到生活处处与法相关B.关注时事新闻,感觉生活与法相关

C.关注时事新闻,感觉生活中很少与法关联D.感觉法律与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11.您相信法律途径能够真正帮你解决问题吗

A.相信B.不相信,只会是问题进一步恶化C只能解决某些事情D.不清楚

12.你认为大学有必要开设法律基础课吗?

A 没必要B 有必要C 无所谓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第四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 开题报告

高等教育实践报告----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问卷调查

摘要

本文阐述了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问卷调查活动的方案,关注了现代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对于当今我国常见法律的认知情况.通过调查得到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低的结论,试图通过问题选项的设置,展示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对于今后法律知识的宣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法.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意识 情况

一,开展这项调查的必要性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作为社会的栋梁,祖国的希望,大学生是未来经济社会的主要建设者,管理者和接班人,其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乎到整个国家,民族的意识形态.大学生因为法律意识的贫乏,就会导致犯罪,从而走上一条不归路。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2004]16号),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所以,关注当今大学生对法律整体的认知情况,努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清晰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难点问题

基本内容:对于结果的预测进行问题专门的选项设置,尽可能的将所有情况都列举出来.并且通过网上调查问卷链接的传播,很快回收到结果,得出结论.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当今大学生对于法律的概念理解

(2)当今大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力,履行义务

(3)当今大学生有没有主动了解法律的意识

难点问题:

据笔者所知,大部分人并不能够积极使用法律作为自己维权的手段,是什么原因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首先,确定调查主题,并进行讨论,我们小组成员每人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和到图书馆借阅浏览后再次共同讨论表达每人对主题的看法,并对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估计,于是组长进行分工,并且在2014年寒假前制好了调查问卷。考虑到春节临近,此次问卷主要采用网上调查方式。

其次,秉承“实践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我们选择了2014年新学期开学继续进行这项活动。分别由xx,xx和xxx进行问卷分发,xx和xxx回收问卷,之后,所有小组成员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且,每人负责各自部分的分析工作。最后,每位组员将自己得到的结论通过电子版方式发送给负责誊写的同学,由她一并抄写在实践报告书上。

四,研究工作进度

序号时间内容

五,主要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

3(http:///Read/Read.aspx?id=1002134900)

第五篇: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调查分析

摘要

从一个“乡土气息”浓重的中国迈向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中国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中国,礼治秩序与制度的解构过程同时也是现代化法治秩序与制度的建构过程……而制度变迁最为关键的当是孕育于制度中的法权利观念与文化因子”'。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需要予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我们培养的人才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蕴涵法治秩序与制度变迁因子和观念”的俊才则更为重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将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依法治国再一次被提了出来,作为一名大学生,坚持贯彻党的基本方针,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伟大事业。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大学阶段,在于学,在于诚,在于真,在于德。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发展观在此刻形成。此时,我们要树立好正确的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运行的思想基础,这一思想基础是否坚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生力军,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要在保持前沿性和开拓性的同时,又能够做到立场坚定的守法、用法和护法,并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则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学生的总体法律意识得到了提高,但是距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法治国家的建构过程中我们也不乏看到种种令我们匪夷所思的现象。经过多年大学教育的“社会精英”和“天之骄子”在法律面前不再显得那么的意气奋发,昂首挺胸,更有甚者沦为了法律的背叛者,成了影响极其恶劣的“阶下囚”。大学生犯罪的突出事例屡见于全国各类报刊,如长沙某大学的侯志勋肢解同班女友案(((长沙晚报》2002年3月17日),天津医科大学的马晓明杀亲案(《中国青年报》2002年3月21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死四名同学案(新华网2004年3月16日)等等。所以,关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问题是现实发展所需。本文从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般理论分析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并从社会、学校和 大学生自身三方面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缺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了具体探讨,其中指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意义和重点,以及探索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此推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

为获取大学生了解法律、运用法律的具体情况,本人在河北省各高校(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实施研究调查,以获取最新、最真实的数据。结合调查数据分析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及面对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全面建设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相关对策和方案。

一、引言

(一)调查研究背景介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上有很大的进步,并且已经取得比较骄人的成绩,同时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也日趋完善,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基础上,党在中共十五大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通过依法治国,建设中国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但是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利益分配出现比较大的差距,使当前社会出现许多影响社会治安形势的不安定因素,同时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越来越频发,并呈现低年龄化趋势,犯罪倾向组织化,暴力化和手段成人化。这些现象己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中特别是教育界的相关人士,正积极呼吁全社会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因为这项艰巨的工作关系着科教兴国与民族的兴衰。青少年中有个特殊的群体一大学生,他们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多,而且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和自我表现的意识。他们在社会行为规范影响下,承受着社会负面影响地不断侵蚀。自高考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在迅速激增,这一定程度在促使着全民素质逐步在提高。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他们有着敏捷的思维,善于独立思考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注重个人的现实利益,对自己的素质要求较高。但由于某些社会风气、社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其对法律没有足够的信任,因此没有确立对法律的权威。其次,大学生法律意识不成熟。从年龄上讲,大学生是一个跨越青年和成年的群体,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 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等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偏差。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不能否认的是大学生法律意识在中国的依法治国道路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它还可以反映出贯彻法治的效果。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道德的价值取向变的越来越多样性,其中处于成长阶段的一些大学生在受到不良社会价值取向影响下,自身无法正确地辨别自身行为是否合乎法律规范。实践表明,他们除缺乏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自身心理控制能力之外,法治意识缺乏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为了片面追求高升学率,许多学校既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地培养,也忽视受教育者各项素质的综合教育,忽视法治教育。正如爱因斯坦曾指出的“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各高校作为培养高学历、高能力层次人才的摇篮,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要强化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让法律作为他们的行为准则,使法律意识真正地成为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为规范。(二)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调查研究的目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要加快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加快各项法律的建设,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要求我们各级政府要依法行政,各级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公民个人要自觉守法,而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好坏是影响这一切能否有效实施的前提。沈宗灵教授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本国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尤其是立法、执法和司法部门的公职人员要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没有这一前提条件,依法治国只能是一句空话;反过来讲,一个国家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必然会不断提高社会成员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法治与法律意识同样是相互并存和促进的”。未来的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流砒柱,他们自身法律意识的高低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人民能否真正当家作主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完善。近年来,随着各地高校扩招,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在不断攀升,毛入学率相应上升,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一个正在迅速壮大的群体。

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如何卓有成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目前大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法律存在着认知性偏差、应用法律能力欠缺、缺乏法律信仰、法律功利取向较重、自身维权意识不强、存在厌诉情绪、违法犯罪日益增多等等。这些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各高校大学生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难以胜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重任。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将是我国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全面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我们就必须更加深入了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实际现状和积极探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实路径,这些问题同样也是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和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重点。我们要通过研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扫除培养他们法律意识的障碍,促使他们认同中国现阶段的法律制度和规范,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我国法治化建设地进程。

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的基础。2.调查研究的意义

我们都在尝试通过积极汲取现有的关于法律意识的理论成果,对处于社会环境中的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研究,以更加理性的思考来弥补大学生法律意识目前存在着的不足,笔者这次所做的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形式,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归纳与演绎法、心理分析法等,试图多角度、宽视野来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归纳出目前该群体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同时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成长规律,来探索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实方法,以此来丰富和完善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理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工作的发展和推进中国法治化的进程。(1)有利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多方面。其中影响他们最重要的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灵魂与根本,它在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而法律意识作为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是值得社会肯定的,但就法律意识而言,目前的现状则不容乐观。目前“重理轻文”现象在各高校以及大学生中都普遍存在着,并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愿意去关心、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及与个人就业等关乎自身利益的问题,而忽视去学习法律知识和注重培养法律意识。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是具有较高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的个体。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科技工作者、管理者和生产者,担当以上使命则要求他们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和具有超乎一般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因此,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既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 的权利义务观念,也有助于使其学会恰当为人处事,提升他们维权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有利于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

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加之其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造成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存在着欠缺,导致他们在遇事后会比较盲从并易冲动,从而诱发犯罪的产生。大学生违法犯罪己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康树华先生所做的调查表明,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例在越来越高,并且已经占到全社会刑事犯罪数量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比例占到17%左右,这种现状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10月20日晚上,西安音乐学院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药家鑫驾驶轿车撞上前方同向行驶的骑电动车的张某,药家鑫在发现张某倒地仍在呻吟之后,遂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对倒地的被害人张某连捅八刀,致使张某当场死亡。药家鑫行为性质之残忍,影响之恶劣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产生原因是多层次、综合性的,其中法律意识低下与法治观念的淡薄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因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样不但可以使他们正确认识违法犯罪现象,引导大学生做到自觉守法、用法,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维护校园的和谐与安全。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和谐的人,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遵纪守法的学生,大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之一。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全面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出发,用法律法规、社会道德、国家政策和社会舆论的力量,调控师生间差异,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谐,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有利于实现法治的现代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实现依法治国,才能充分保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而实现法治现代化能够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法律意识尤其是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现代化的内在动因。如果公民没有良好的法律意识,那么依法治国的实现只能成为空谈、空想。大

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与希望,他们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但目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不容乐观,这实际上成为实现法治现代化的一种制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法律至上意识、平等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他们理清民主与法治、自由与秩序、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而推进法治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二、调查研究设计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

在本次调查中,根据我们的调查内容,调查目的,我们此次选择的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填问卷法,二是结构访问法。

2015年01月26日至02月24号,我们通过发送问卷进行网络调查和在校调查,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600份,收回问卷573份,其中有效问卷566份。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诸如殷发志撰文的《上海市市民法律素质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报告》等研究社会大众法律意识的文章,参考了诸如张萍、强昌文《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及分析报告》等以大学生法律意识为调查对象的文章,以及参考了舒国澄、李宏勃《法理学阶梯》等法理学著作,吸取了检察院、法院工作者提出的中肯建议。虽然前面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有很多非常成熟的地方,科研水平也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反映的问题也符合客观情况,但在一 定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研究报告程度上缺乏系统性,所以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借鉴上述成果的先进成分,有一定创造性的做出了问卷。调查的对象

为获取大学生了解法律、运用法律的具体情况,本组人员在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大学实施研究调查,以获取最新、最真实的数据。结合调查数据分析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及面对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全面建设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相关对策和方案。

(三)调查问卷的筛选

1.整份问卷答案呈规则作答的,如同一性作答、波浪形作答等;2.同一题目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的;3.整份问卷漏答题目2个以上的。(四)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在数据分析上,上述的科研成果基本只用了频数分析,数据分析较粗糙,为了用数据说明兰州市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较系统的学习了张文彤的《统计分析教程》和李沛良的《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以期能较正确的和较深入的分析数据,最后我用了SPSS中的频数分析,交叉性分析,关联性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较客观和较正确的反映了兰州市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在原因分析和培养途径分析方面,以前的成果很少用数据说明,本课题我广泛应用交叉性分析,把各个独立的调查问卷所涉及问题结合起来,使相关问题在数据上互相联系,从而发现单纯用频数分析所不能揭示的问题。在培养途径上我也用数据证实,提高了“培养途径”的可信度和实践性。'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1.数据统计:

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为了解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的实施情况,我们决定进行一次相关的调查研究,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占用您宝贵的时间,请如实填写。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 1.您的性别()A男 B女

2.您了解 “法律援助”吗()A知道 B知道且了解 C只是听说过 D不清楚

3.您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A 保护公民权益 B处罚违法犯罪 C规定公民的义务 D巩固统治阶级统治 E规范人们行为

4.您认为我国法律不能有效执行的主要原因是()A法律本身没有足够多的权威 B执行机关执行不严 C一些领导与干部不守法 D多数对法律尊重不够 E其他

5.您认为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有效的()A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的监督 B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机关 C群众监督 D执行机关自我监督 E说不清

6.当您权利受到侵害时,您首先想到的是()A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B用武力解决 C通过关系解决

D感觉很委屈,但认为也没有办法的事 E根本不在意

7.您认为对于公路上闯红灯或骑车带人的行为,您觉得()A不必太大惊小怪 B应严格禁止 C应加以处罚 D应加强宣传教育

8.在工作中,如遇到本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情况,您会()A找政府部门解决 B找单位领导协商解决 C不予计较,以后再说 D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E其他

9.您认为下列哪些是违反了隐私权()A偷看别人日记 B背后议论他人 C告诉别人的秘密 D随意查看别人私有物品

当您遭到性骚扰时,您会采取什么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利()A通过法律渠道 B采取暴力措施 C其他

11.如果您在商店买了一件伪劣商品,您会怎么办()A只能怨自己倒霉 B要求退货 C通过法律渠道解决

12.当日常生活中您的名誉受损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护自己()

A无所谓,清者自清

B说说就行,激怒了人则会被群殴 C根据法的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13.您觉得学习法学专业或者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我们有意义吗(A有,选择法学专业比较热门,利于找工作;

B不一定,我基本不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除非迫不得已; C没有,法律离我很远;

D有,法律常常帮我解决实际问题;

14.认为您目前学习法律的主要问题是()A有了法律知识但联系实际就不会用; B法律知识不足;

C能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15.您如何看待学校组织的一些法制宣传活动()A有意义,愿意去; B太形式主义,没有意义; C有意义,但是浪费时间; D没听说过;

16.您认为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怎么样?为什么()A很强,都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法律意识很强,但行动上不足; C意识淡薄,缺乏正确引导;

D意识淡薄,受社会风气影响,麻痹了;

17.您去超市或者其他地方购物有没有索要发票的习惯()A会 B不会 C有时会

18.在公交车上您看到小偷扒窃时,您会()A装作没有看见 B想办法提醒被偷者 C当场阻止小偷

2.数据分析:

从总体来看,同学对法治社会认识还是处于一个偏低的水平,做到深入认识形成自己思考的人较少。譬如问题部分中的问题2、3来看,同学们获取法律知识的意愿并不大,热情也不高,而且同学们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单一。大部分的答案之间没有递进关系,但我们实际地去分析,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对法律认识的高低问题。不管是各种情况的同学,对法制社会认识的整体情况都是主要集中在教条化的灌输里面,接受的法律知识没有主动性,不符合议和具有朝气与思想的大学生形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由问题6和8可以看出尽管我们大学生会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毅然决然的采取法律措施,走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我们大学生对政府的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却并不是很信任,我国仍应继续加快法制社会的建设工作,加快民众尤其是大学生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法律意识的建立。

据调查我们发现有16.7%的大学生学习法律专业是为了更好地找到工作,33.33%的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的意义仍持有质疑,由此可知他们对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无疑对以后的生活等有一定影响。而对于学校或相关部门组织法制宣传活动或讲座时,33.33%的大学生认为能学到东西愿意去,50%的大学生觉得太形式没意义,16.67%的大学生觉得浪费时间。令我们欣慰的是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66.67的学生会以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但还是有16.7%的大学生只是对以抱有无奈之情。同时我们发现,大学生认为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的监督是最为有效的,认为党委、政府、人大等领导机关有效的人数为83.33%,当仍存在16.67%的学生对此表示说不清,这无疑表明了人有一部分大学生法律知识缺乏,对法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通过对学生遇到盗版问题的调查,我们发现没有人选择以法律途径解决,66.67%的仅要求退货,只抱怨自己倒霉的人占33.33%。而当大学生在路上看到有人偷东西时,有16.67%的人选择明哲保身,视而不见;悄悄的提醒被偷的人占66.67%,选择当场制止的只占16.67%。接着我们又调查了大学生对闯红灯问题的看法,发现选择加以处罚违反交通规则者的人占33.33%,还有66.67%的大学生选择应加强宣传教育。当生活中名誉受损时,16.67%的大学生选择无所谓,清者自清,16.67%的学生害怕因被殴而选择只说不做,欣慰的是依据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利益的占66.67%。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当遇到本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时,33.33%的学生选择找领导协商解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占50%。通过以上数据统计,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还有部分大学生不选择法律武器的原因是什么呢?据调查,我们发现有50%的大学生缺乏法律知识,而认为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识且能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生只占16.67%,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的学生占 33.33%。这很明显的表明大学生缺乏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意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停留在感性意识阶段,缺乏理性法律意识,实际运用能力不足。3.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法律基本理论知识是一个大学生较高法律意识的形成的基础,虽然作为非法律工作者(法学专业除外)不必对法律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但一些法制的观念与法理的原理需要我们加以了解,特别是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的调查题目都是生活经常看见或者说到的法律概念,这些概念每个人都应该见识过,也各自有自己的理解。同学们往往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局限于生活层面,也就是说,没有上升到一种以法律的观念来思考问题。这些都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是普通人或者说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这样认识的。相对来说,“法律作为最后的决策机关,即使有一些毛病也要遵守”这个答案,既坚持了法律的权威性(最后决策机关),又注意到了法律在实际生活中是不能理想化的,可能会有些毛病,但这不影响法律的施行,除非该法为恶法。选择不理想的状况说明我们还要加强法律意识的教育,虽然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但在接受真正法律基础教育的时间很少,都是从各种报道或者自己搜索信息时得到,这些东西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与诱导性。建议对每个专业设臵法律基础课程,以强化法律意识。需要说明的是,这次问卷调查不是对每个同学的法律意识做一个是非评判,每个问题的答案也一般不存在绝对对错关系,选择其中的每一个答案都代表着一个人对法律的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不是说同学选择某个答案最正确时 就代表着他的法律意识最高。很多人都会选择法律途径。这是很正确的。说明大学生还是受过教育的、知道遇到事情,应该寻求法律的帮助。而且大多还会用法律来帮助自己的亲戚朋友。说明我们大学生法律意识还是有的,不过只是不够强而已。问卷同时反映作为法治前提的民主立法及其程序还很不健全,司法不公乃至司法腐败现象仍然畅通无阻,这种消极的法律意识也会严重地影响到公民法律信仰确立和法治理想信念的最终建立,表现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一定程度的缺失,也反映了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法治环境和氛围。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较直观地了解到了河北各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情况,从中我们既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对一些常识性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又看到了同学们对学习法律知识的消极心态和对我国执法机关执法力度的一些怀疑。由于当今社会需要具备各种素质的人才,法律素质是现代公民必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所以现代法制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学法、知法、守法,依照法律从事生产和生活,一切活动必须纳入法制的轨道。这是我们所不能逃避的局面。但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作为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没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增强公民权利义务和当家作主的责任感,为将来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在社会生活中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减少犯罪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改变我们民族多年来形成的轻视法律的心理、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决不能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应主动通过多种渠道汲取法律知识,主动参与与法律相关的活动,活动的目标并不需要太大,只要为我国的法律完善工作做出一定贡献就可以了,比如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对全国网民开放的重要领导人博客及与立法相关的论坛都是很好的活动。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分析报告(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