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钧鼎集团简介
编辑:浅唱梦痕 识别码:17-772109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7 14:44: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钧鼎集团简介

钧鼎集团简介

钧鼎集团是一家以汽车贸易、现代物流、房地产开发、电子科技、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业的多元化大型集团企业。自1998年创立以来,经过十余载的艰苦奋斗,钧鼎集团在董事长张珂钧先生的带领下,步步为营,不断开拓新领域。2011年,集团与河南省政府、富士康携手创立的富士康实训基地在承接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顺利签约并投入运营,年产值将达200亿元,对于加快河南向人才资源强省转化、承接产业战略转移将起着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集团下设万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三方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许昌市裕强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许昌市启翔汽车销售检测有限公司、河南钧鼎房地产有限公司、河南钧鼎康乐美食品有限公司、河南御豆坊食品有限公司、河南钧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集团领导精心培育经营各事业版块,其中,汽贸与物流占地270余亩,长期占据区域龙头地位;房地产板块在许昌、周口等地项目储备达四千余亩,长期与深圳设计院无间合作,精雕细琢为城市奉献精品;电子科技产业打造校企纽带、城乡纽带模式的富士康实训基地,携手电子巨人同步发展,专业于高端智能手机等6C产品生产领域,占地面积1500亩﹐全部达产后可解决30000余人就业,每年培养输送熟练技术工人10000余名;饮料产业板块以尖端科技专利占据制高点,坚持以绿色非转基因农产品为原料,品牌营造日新月异,既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又实现了社会、企业、农户三方共赢发展。

集团以“责任、诚信”为企业经营宗旨,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经营企业,而社会责任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集团被列入河南“双百计划”项目和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后多次荣获河南省委、省政府、许昌市委、市政府“先进企业”、“优秀民营企业”、“突出贡献单位”、“诚信经营企业”、“高成长型民营企业”、“守合同重信用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许昌市小巨人企业”等众多荣誉,深受政府和社会好评。

钧鼎集团以公平尊重的员工关系和信任放权的培养理念营造和谐共赢、分享发展成果的人才环境,凝聚了国内众多顶尖的精英人才,使其在钧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能充分施展才华,为打造“百年钧鼎、责任钧鼎”而携手努力!

第二篇:鼎晨集团简介

内蒙古鼎晨集团简介 内蒙古鼎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鼎晨集团是一家以现代农牧业综合开发为主体,优质天然弱碱性小分子团水开发与生产、房地产开发、煤炭开采与运销、商贸流通多元化发展的现代化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互为支撑、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格局。公司总注册资本3.6亿元,拥有可开发土地10020亩,资产总额12.7亿元,净资产10.45亿元,现有在职员工2000余人。

鼎晨集团旗下辖有全资、控股子公司12家,分别是:鄂尔多斯市森和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旭和畜牧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润古饮品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圣邦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圣邦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蒙深微藻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包头鼎裕休闲广场、包头麟城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鼎晨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鼎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德日素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及察哈尔右翼后旗蒙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鼎晨集团秉承着“不求一时辉煌,不图一夜暴富”的发展理念,践行着“发展企业、奉献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主动担当人类有机、健康、绿色产业的建设者,并以科技优势为依托,以实现企业愿景为动力,坚持开发生产优质、安全、健康的绿色有机产品,不断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寻求突破。

2011年,设计产能35万吨/年、经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定的国内首个天然弱碱性小分子团水---德日素天然弱碱性小分子团水(333ml瓶装饮用水)全面上市;年出栏3万头生猪的旭和现代化养猪场稳步运行;年分割猪肉3.4万吨的旭和肉联厂全面投产;航天育种、螺旋藻养殖持续推进;德日素天然弱碱性小分子团水、德日素有机鲜香肉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绿色有机产品”。鼎晨集团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先后为东胜区承建20万㎡的政府保障性住房、为鄂托克旗承建3万㎡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为鄂托克前旗城川镇承建近3万㎡的新型村庄工程,以上民生工程均在安全、优质、高效地建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鼎晨集团在这个孕育希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一定会坚定信念,为实现“打造国际品牌企业,开发国际名牌产品”的战略目标而砥砺奋进、阔步前行!

第三篇:兰陵王鼎钧名言

1、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

2、在乱世,人活着就是一种成就。

3、故乡是什么?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

4、节俭是一生食用不尽的美筵。

5、故乡是一个人童年的摇篮,壮年的扑满,晚年的古玩。…

6、青年人的第一线,是跟有成就的老年人在一起。老年人的第一线,是跟有作为的年轻人在一起。

7、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8、人最难心中宁静。真正的宁静中既没有日历,也没有报纸。只有你,只有我,而且并没有你的皱纹,我的白发。

9、人是一个月亮,每天尽心竭力想画成一个圆,无奈天不由人,立即又缺了一个边儿。

10、“我的人生观”,这个题目在年轻时是个梦,在年老时是本帐;在年轻时为一望远镜,年老时为x光片;年轻时为一问号,年老时为一句号。

11、艺术太美,人生太丑,艺术太庄严,人生太猥琐,艺术太无用,而人生的实际需要太多……

12、并非星多使月球减色,而是月先黯淡失辉,星芒才纵横自如。有为之士在风雨如晦的时代看星,更该想到这一点。

13、人是有圈子的,地位相同的人是一个圈子,利害相关的又是一个圈子,圈子连圈子,圈子套圈子,人一生在别人的圈子里钻进钻出,钻累了再回到自己的圈子里休息。

14、有人得意,看背影就可以知道;有人失意,听脚步声就可以知道。

15、人无法丢掉自己,因此自暴自弃无济于事。

16、能征服,谓之坚强。能顺应,也是坚强。

17、海潮虽能努力,不能登上山岸。

18、婚姻,使诗人变商人,商人变诗人;使悲观者乐观,乐观者悲观。

19、糖尿病的治疗,是以病者与病共存为基本。所以不要希望有人能够彻底改造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患的正是糖尿病。

20、人,从昨天活过来,昨天十分重要,但是人毕竟要投入明天。

21、人啊人,天意难知,人意易测。报恩易,而世人忘恩;报怨难,而世人记怨。

人终须与人面对。人总要与人摩肩接踵。

人终须肯定别人并且被别人肯定。

人万恶,人万能,人万变,然而归根结底我们自己也是一个人。

22、不要问我王鼎钧是谁,我也不清楚,只知是一作家。他(或她)是谁并不重要,不是吗?

第四篇:读《王鼎钧回忆录》有感

读《王鼎钧回忆录》有感

裴裴

王鼎钧,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人,生于北伐之前,经历过抗战离乱,青年时代名震台湾文坛,人到中年又移居纽约,一路写到了今天。一生流亡,阅历不少,读书不多,文思不俗,勤奋不懈。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杂文无一不通。被评价为一部充满文学意趣的活历史。

“得到”APP上罗胖力荐,购买了《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才翻开“小序”,已然被吸引,今天先随王老先生序中所言,遐想着漫谈。

一 名、利与情、义

王老先生的回忆录共有四部,分别是《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我所说小序,来自第一部《昨天的云》。

序中说到乾隆的一个典故,乾隆当年站在黄鹤楼上,望江心帆船往来,问左右“船上装的是什么东西”,一臣子回奏曰“只有两样东西,一样是名,一样是利”。而王老先生以为,该答案不周全,除了名利之外,还有两样,即为情和义。

据《史记》记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罗大众生活在俗世之中,为了利益可蜂拥而至,也可瞬间各奔东西。追名逐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欲动,则心动,烦恼自然紧随其后。当欲望来临,内心如何掌控,我想王老先生所说之情与义,应为化解烦恼之良药。

君不见,夫妻分离者,忘却了当日姻缘,狭路相逢时如陌路一般;家庭纷争者,记不起同住母腹,血肉相连的记忆在利益面前不见;朋友反目者,扔下了曾经温暖眼前世界的情义,只为了淹没于霾中隐隐浮现一点点机遇的光线。

过程中,或许也会承受太多不堪与不甘,当拼劲全力、背弃情义让名利在手中紧攥,可会感觉那一刻,虚脱的内心,已与开心走散?人生在世,从情义中来,亦应随情义而去,但过程中不回避追逐名利,满足俗世所需但不为俗世所累,这样既圆满了自己,亦不亏欠他人。在纠结、焦虑、困惑之时,学会放下也是一种智慧,“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亦不可免”,放下了世界,烦恼自然就放开了你。

二 历史的白与黑

有人说:历史是个小姑娘,任人打扮。王老先生说:“我并不是写历史,历史如江河,我的书只是江河外侧的池泊。”或许吧,历史的面目,在每个人的眼中、脑中都是不同的,历史书上的记载只是凝固的历史,流传在坊间、流淌在人心的才是活的历史,任由大家为他擦脂抹粉,她却一贯亭亭玉立、或盈盈不语。

王老先生在序中说:一般大人物才写回忆录,但人物太大反而没法留下自述;而小人物可以从心所欲地写,但苍生默默,无人言语。历史的尴尬,或许就是横亘在大、小人物角色分配的巨大差异之上吧。但无论人物大小,落脚在同一个客观世界,因为角度不同,结论必然相差万里。如戏院一样,台下看见的,台上看不见,人生也一样,同一个人换个不同的位置,他前后看到的也必然不一样。

历史如云,今日之云与昨日并无实质性差异。“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君不见今日之光景,层层簇拥者不正如旧时之情形,永远不变的是同一幅嘴脸,变换的只是支撑嘴脸的不同的人。当大树倒下、当光环褪尽,不说门可罗雀,那也是相当冷清。当各种表情飘过,我只是旁观冷眼;当人潮退去,历史如霞光,余晖映照,此时的心境,是否还能想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

白云苍狗,世事变幻,历史就在那里,她的黑白,在每个人心里。

喜欢王老先生的文字,虽然才开始阅读,但已经有了感受。心有所想,有感而发,当为写文字者之快乐所在。以后此类读后杂感,将是本公号的一部分内容,以此勉励自己多读书、多读好书,记录心得,与人分享。

第五篇:附录1_王鼎钧解读《桃花源记》

王鼎钧解读《桃花源记》

在王鼎钧先生眼里,《桃花源记》简直就是一篇精美的范文,不仅仅让我们获得阅读上的愉悦,更让我们获得写作上的启示。他从写文章的详略、起落、表里三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先说说此文的“详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记述了一个渔人,怎样发现了世外桃源,后来想再度前往,又怎样失去了桃源。在这篇文章里面,文章叙事的先后和事实进展的先后是一致的:(我们依然从“写了什么”入手)

1、渔人出外捕鱼,沿着小溪走,遇桃花林。

2、渔人穿过桃花林,来到山前。

3、渔人发现一个可以的山洞,入内探看。

4、渔人进入肥沃的田野,安静的农村。

5、山中人款待渔人。

6、山中人说他们的祖先在秦代搬到山中居住,与外界隔绝。

7、渔人辞出,山中人叮嘱他保守秘密。

8、渔人在山洞外面的路上做记号。

9、渔人向太守报告发现了世外桃源。

10、太守派人前往桃源察看,由渔人带路。

11、渔人找不到以前留下的记号,无法再入桃源。

循序渐进,恰到好处,我们不可能把任何一项提前或者挪后,典型的直叙,却不觉呆板,何故?其实大文豪陶渊明遵循的写作原则就是有简有繁,详略得当。除了南阳刘子骥这个“尾声”以外,上述共十一条。其中,陶渊明写山中人的生活状况用墨最多,连心理都写到了,写渔人向太守报告写得最简单,只有“诣太守,说如此”六个字。试想在那个年代,乡下渔夫想见太守,该要费多少周折,太守听了渔人的报告,也必定加上一番盘问,这些材料都割舍了。文章开头写那片桃林写得很迷人,文章结尾时只说渔人“遂迷不复得路”,斩钉截铁地断了希望,那么大一片桃林再也没有提到。十一条之中有几条写得详细,有几条写得简略,详有详的道理,简有简的道理。

再来说说这篇文章的起落。文章开头,“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是很平淡的,渔人撑着船沿溪而行,也没什么特别。但是“忽逢桃花林”,桃林的面积

那么大,桃花开得那么茂盛,景象迷丽烂漫,似幻似真,读者的反应加强了,文章有了“起”势。

渔人一直往前走,想看看桃林究竟有多大。“起”势一直维持到桃林尽头,“落”下来。落到水源,山洞。但是山洞里有光,渔人钻进去了,洞很深,也很狭窄。文势又“起”。以后写渔人发现了桃源,一直在“起”势之中,但与先前相比,起势之中仍然高低相间,错落不平。渔人先看见农田和农作物,听见鸡鸣狗吠。然后高上去,看见小孩子。再高上去,看见许多成人。这些人见了渔人反倒吓了一跳。文势稍稍下降。大家接渔人回家吃饭,态度十分友好,并且说了“知心话”。山中人说它们的祖先是“避秦”来此。文势上升。他们根本不知道秦朝已经亡了。渔人告诉他们,秦后面说汉朝,汉朝也亡了。汉之后有魏,而现在,是晋。山中人听见了这些沧桑变迁,同声感叹。这些都足以使读者产生很强的反应。

这最重要的一段文字写完之后,渔人辞别,是“落”。山中人请他保守秘密,是落中之“起”。他找到自己的船,是“小起”之后的又一次“落”,但他一路上做记号,显然有所图谋,是小落之后的又一次“起”,但是渔人怎么也找不到留下的记号,无法再入桃源,是一次“大落”。

文章尚有尾声。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一位高尚之士,他听说山中有个世外桃源,十分向往,决定前往寻访,这又是“起”。但是他没有找到(或者说没有来得及找到)就病故了,以后再也没有人打听到桃源在哪里。像舞台上的大幕缓缓降下来,文章就结束了。

《桃花源记》是一篇短文,居然有这么多起伏,这是大文豪才能办到的事情。我们作文,如能有一起一落(或者最后再加一起),就是得到诀窍了。(当然,“起落”之感因人而异,似乎没有一定的标准,但确乎是客观的存在。文章有起有落;你认为起落在何处就在何处;我们写文章时当也有起落。)

那么,所谓的“表里”又是怎么回事呢?这篇文章是通过渔人的经历来写的,渔人眼中的桃源是一个表层,叙写到山中人叮嘱渔人保守秘密的时候露出少许里层来。山中人的想法似乎是:虽然已经改朝换代,还是不受外面的官府管辖治理比较好,他们大概是对政治彻底失望了。他们既不喜欢那社会,又不能改变那社会,只有继续躲起来。渔人在山中停留的那几天,山中人也许秘密地开过好几次

会吧,会议的结论大概是,他们不希望再得到什么,但求不失去现在已有的。……这些,你可以自由想象。

“不足为外人道也”,山中人也太老实了,自己先把身世和盘托出,再求人家保守秘密,凭什么相信渔人能遵守诺言?难道凭那几天的酒饭?他们深知人心的俗恶甚至诡诈才入山深处的呀!不错,他们并未忘记历史经验,只是反应迟缓了一些,等到醒悟过来,就用极笨的方法补救,干脆把渔人出入的山洞堵死了。他们总要不休不眠汗流浃背地干上好几天吧,老实人都这样,整天忙着填补聪明人留下的坑洞,以免自己掉下去。这就难怪他们要躲得远远的……这些,你可以自由推论。

“里层”,就是引起读者的想象和推论。

有人读了《桃花源记》,认为山中住的不是人,是一群神仙,那迷离恍惚的桃林,正好是仙凡的分界线。渔人跑去报告太守是俗不可耐的举动,他从此堕入尘寰,再也与桃源仙境无缘。他之“迷不得路”,既不是山中人消灭了标志,也不是因为“春来遍是桃花水”,而是随着渔人的一念之转,通往桃源的路自动消失了。这个说法错误的吗?也许是吧,要知道,也只有《桃花源记》这等水准的文章才会引发这样的“错误”呢。

钧鼎集团简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