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巴东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定位
编辑:莲雾凝露 识别码:17-1082870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9 00:35: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巴东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定位

巴东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定位

向瀚俊

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北依长江与神农架相连,南临清江与张家界比邻,东接宜昌大三峡,西承恩施大峡谷。是湖北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巴东县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期我对巴东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巴东文化旅游资源总体可分为:廪君发源文化、纤夫风情文化、清江画廊文化、寇准名人文化、古城遗址文化、红色记忆文化、高山生态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民风民俗淳厚,风土人情浓郁,民间文化传统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当今文化旅游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县文化旅游业发展能力?笔者认为,要创建“大文化品牌”,发挥“大文化效应”,巴东虽然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巴东虽然没有发展的区位优势,但有丰富的巴土文化资源,发展我县巴土文化旅游,是我县今后文化旅游发展的一条必取之路。

文化不仅是历史的纪念碑和民族自尊与骄傲的象征,也是人类认识自身、了解历史、获得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因而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县文化遗址记忆极为丰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旅游休闲生活方式不断的向深度旅游靠近,所以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旅游发展非常迅速。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所以加快振兴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调整结构,结合当前我县应对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和文化旅游发展的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的文化旅游发展开发纲要已迫在眉睫。促进我县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也是我县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找准我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位

文化旅游就是以文化记忆、文化沉淀、文化遗址等代表人类精神文明作为主体旅游的一种高品位的深度旅游形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已随波而去,留下的是洗刷后的沉淀和记忆,我们今天对巴东文化的研究、发展、弘扬、保护,应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去思索? 如何找准巴东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位?如何提升巴东文化旅游资源的品位?为文化旅游注入什么样的活力?等等,这都是我们要探讨和研究的话题。文化旅游具有其它旅游所没有的独特价值,如:经济价值、学术价值、教育价值、寻根价值、凝聚价值、体验价值、探索价值、风土人情价值等等。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灵魂,他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国家和民族,是难以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我认为巴东的廪君发源文化是巴东文化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核心,他代表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个八百万土家民族的象征,他是灿烂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挖掘、整合廪君发源文化资源之魂,把他做大做强,巴东的文化旅游业才能快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什么样的景区才算得上是文化旅游产业景区?文化旅游产业景区与我们经常提到的文化产业景区相比又有那些特征?如何打造构建文化旅游产业景区的独特价值?从文化旅游开发的角度看,应当首先认识了解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业景区的内涵。当前,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热点,成为时代旅游新趋势。几年前,我国的旅游还是以山水观光游、走马观花似的参观游为主。然而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旅游热点新选择,逐步以“看”向“品”的方向发展,如名人故里游、古居古村游、文化寻根游、民俗风情游等。寻找文化足迹,感受文化魅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自身修养逐渐成为人们旅游的主要动机。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地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化旅游已逐步成为传播人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

各种文化融合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活动。

从文化、历史、地理的角度考虑,我认为我县水布垭镇三里古城的自然人文景观及地域廪君文化的特点,结合临县长阳县“巴国故都”,开发三里古城“巴人故里”,做到文化景点景区互通,资源共享,互惠双赢,这样深度旅游就不会是走马观花,游客以一种寻根的心态来感受风景、体验文化、了解生活、追寻历史,对廪君文化的认知、对廪君文化的深度了解,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了解文化是扩大知识面、丰富历史文化知识甚至于充实自己人生经历的重要途径。所以突出巴东廪君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旅游产业是发展我县文化旅游业的关键之一。

我认为挖掘、开发、研究廪君发源文化,不仅是巴东五十万土家儿女的愿望,也是八百万土家儿女的愿望,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负责,更是对一个民族的负责。

那么,我县如何发挥巴土廪君发源文化效应及文化旅游业呢?依笔者拙见:找准我县文化旅游的主次定位,加强深层次的主体文化旅游研究,成立巴东文化旅游研究会,研究巴东文化的历史与现代,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等等。重视文化交流,可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巴东文化旅游研讨会,扩大巴东文化旅游的影响。同时做到学术研究论证—开发利用保护—旅游产业同步的原则,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优势、旅游优势,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大打巴人发源文化品牌,让巴东文化旅游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研究我县文化旅游资源的构建

我县文化旅游资源分布最大特点是不集中,连线开发保护资金投入大,所以要在保护文化的前提下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每一处开发利用,都需要有考古界及相关专家的专业指导,以保证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文化旅游资源的永续性发展。在开发的同时,要尊重文化资源所代表的各个不同时期历史剖面特点。由于过去任一时刻发生的历史事件、存在的历史事物不可能全部都由文献或实物保存下来,所以我们只能依靠恢复一个个连续的时间剖面,来达到恢复过去历史面貌的目的。

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一种,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是文化内涵和山水景观二元一体的结合,具有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广泛多元性、不可复制性、区域独特性、直接消费性、价值的双重性。如我县水布垭三里古城(武落钟离山)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双重性尤为突出,他具有巴土文化和山水旅游两方面的双重价值,从文化资源和山水景观角度看,其历史、遗址、寻根、文化、探奇等都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旅游资源的双重价值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最理想的方式是文化价值和山水旅游价值成正比。比如三里古城(武落钟离山)他具备广泛的旅游潜在价值,与水布垭清江画廊他们可以互为依托,打造成山下观赏热闹,山上寻根清幽。要针对多数爱好者的欣赏兴趣来规划我们的文化资源。

在文化旅游业中,每一件文物都是旅游资源,他最真实地反映出那个历史阶段(那个时间剖面上)的社会文化特色。所以,旅游开发中需要尊重不同时代的历史特点,突出不同时期文物资源的不同特色,以期展现不同的历史风貌特征。切不能因为短暂的眼前利益和图一时方便,而随意扭曲历史事实。这一点,应该成为我们因时、因物、因地确定文化定位和旅游形象,以及复原各类文物相关的旅游策划的基本原则。着眼于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共同点,共同构筑一个统一而和谐的整体。

历史文化与现代山水景观要二元共存,现代山水景观的建设,要遵循与历史文化共生、相辉相映的原则。尽可能地去展现历史文化特定历史时空的文化内涵,努力营造历史氛围,使游客身处其中,并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深刻价值和历史的沧桑变换,使其能够有所感悟,从而主动自觉地承担起保护历史文物的责任。

文化的展现与构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展示文化遗址,根据历史记忆建立现场博

物馆及在地表建立保护性、标志性建筑(人物塑像、楼牌等),从而使游客亲眼目睹历史文化原本面目。二是通过对古遗址的总体规化,达到轮廓和功能分区的地面揭示,使其成为直观而宏大的特色旅游项目。

三、加快我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清江水布垭三里城在我州“一心两翼”旅游发展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三里城作为土家先祖发源的重要区域,是巴土文化的集中体现地之一,是水布垭旅游区域内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在旅游产业更加关注文化内涵的今天,开展对三里城土家族始祖廪君的发源地考古论证活动,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对水布垭乃至整个清江画廊旅游区的宣传促销和文化内涵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县要尽快争取将水布垭三里城拿入《鄂西圈十大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中。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同时要看到,我县文化产业的探讨发展水平还不高、研究活力还不强、开发力度还不够,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县对外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

文化旅游是通过文化内容创新和旅游项目开发来满足消费者“求知、求新、求奇”需求的,因此,特色是文化旅游的灵魂,文化是特色的基础,我们要抓住廪君发源文化这一无一能比的文化资源优势。文化资源是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特色,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是吸引游客的核心所在,在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之前,必须对文化遗址地的历史、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并深度挖掘该区域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再塑造,利用现代的、创新的、商品化的手法,通过文化主线的选择和定位,确定整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

要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等并列,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互补,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旅游创新能力,坚持走我县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道路,学习借鉴其它县的文化旅游模式,积极推动我县文化旅游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增强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积极开拓文化旅游市场,不断扩大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增强我县文化旅游的影响力。

建立健全我县文化旅游市场,促进我县旅游文化要素的合理整合,不断适应当前人们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新需求,创新文化旅游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强原始生态文化的挖掘,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提供服务创新、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规划建设我县文化旅游特色的主题公园,开发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文化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带动相关新生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要素,既不是一种产品,又与旅游文化大不相同,所谓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因此,其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艺术、民俗、宗教、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历史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

文化旅游产业园内的产业体系要形成以旅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结合的泛旅游概念,包括文化主题公园、开发、保护、创意、线路、商品、传播、休闲、表演、的生产经营等。所以要利用我县独特的文化资源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让他尽快从静态效率转化为动态经济效率。

四、加强我县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我们要重视物质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开发利用。刘冰县长在县十七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对三里城进行开发和保护。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性资源,也是一个不可复制的资源,文化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旅游开发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凝结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具有独特不可再生性等特点。文化本身蕴含着许多无形而真实的历史信息,使之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造假,很难恢复原样。非物质文化旅游的科学发展必须以文化的保护为前提,在发展文化旅游事业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它全面准确地揭示了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所以要求我们既要做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又要抓住机遇,发展旅游经济,对非物质文化合理利用。文化遗存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认识价值,是极其宝贵的资源。按照尊重历史、保护文化的原则,对我县文化资源要进行挖掘、整合、开发、保护和利用(文化记忆、民间传说等),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让游客感受到古代巴土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文化的熏陶,获得身心愉悦。同时,可以举行和创作大型文化活动,把文化旅游活动推向高潮。开发文化旅游商品,突出文化旅游的地方特色,提升文化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总之,围绕我县文化旅游商品的特色开发,使其具有纪念性、艺术性、地方风格和文化内涵,努力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品牌。要对我县重点文化景点加快交通条件的改善,修建旅游专用道路,各景区之间的道路要全面打通,尽快形成与周边旅游景区、周边城市相连接的交通网,在旅游干道、停车场,设置通往各景点的信息标识。要增加文化含量,提升文化品位。

文化保护是文化开发与利用的前提。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特殊资源,是人类在长期社会活动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实物载体,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发展水平的代表性实物,它积淀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的不可再生性直接决定了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好它。只有以文化保护为前提,才能谈得上文化的多形式合理开发与利用。所以,保护文化是前提,要以“保护为主”。保护好文化资源,目的是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从根本上说,合理利用是对文化资源的最好保护。对文化的合理利用可以展现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并发扬光大,启迪世人。毋庸置疑,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利用文化资源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长阳县就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申报文化遗产,撒叶儿荷,清江画廊等并成功的申遗注册,不仅提高了当地文化资源知名度,也使相关的旅游景点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合理利用与保护是不矛盾的。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我们既要反对不利用,又要杜绝滥用这两种极端观点与举措。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我县文化利用和保护的平衡点,这既为文化资源保护工作搭建平台,又为文化资源利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如果我们有很好的文化资源不对其进行开发,那么也就谈不上文化资源的保护,只有开发才能弘扬,只有弘扬才能传承,只有传承才能保护。所以,我们要重新认知对我县的人文历史文化的认同,遵循我县文化旅游发展规律,利用文化旅游产业的集聚性和强带动性,发展和打造巴东文化旅游创意牌品,通过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再现巴东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后记:我县的旅游业在前几年是走在全州其他县市的前列,在周边县市旅游业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不找准我县的文化旅游的主次定位,还在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势必会对我县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不确定的因素。

第二篇:发展文化旅游是我镇的总体定位

发展文化旅游是我镇的总体定位,休闲观光农业是生态田园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我镇实际,谈谈如何发展好休闲观光农业为文化旅游发展配套?

答:休闲观光农业,我基本理解为以农村,农民和农业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历史文化为依托,充分利用城乡差异特点,为人们提供兼有观光,娱乐,休闲,体验,等功能的活动场所和活动形式,从而满足人们亲近自然,求新求变,休闲度假的消费需求。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是人类遭受城市环境恶化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下反朴归真的必然结果。它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包括广泛利用农业生产,农业资源,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以休闲观光为重点的具有乡村特色和现代农业特色的,把休闲观光活动与农业生产活动结合起来的新型产业形态。近年来,随着农村奔小康、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加快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是目前我国进行农业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在生产和经营的方式上有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并且要能够充分适应市场的需要。正在兴起的休闲观光农业与文化旅游无论是其科技含量还是田园风光,都有着比常规农业更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适应市场需求方面也有其特殊的优势。所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正是很好的有效途径。休闲观光农业牵涉面广、关联性强,它可以带动与农业、旅游相关的产业发展,但本身也受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以及交通、建设、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的制约。因此,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产业的前途,而且关系到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其他相关产业的优化发展。所以,对休闲观光农业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研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导向、农业自身发展特点和绿色消费市场兴起的时代特征,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次飞跃。休闲观光农业迅速发展,是因为这里有的项目是城里没有的或其他地方没有的项目,应该使经营者认识到农村(农业)的田园生活、民族风情、自然风光、新鲜空气、生态农业生产等生态自然环境是休闲观光农业的载体,同时也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对本地区休闲观光农业进行开发的同时进行资源保护和创新切实保护好本地区的资源。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注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极力避免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破坏,一定要避免原来本是城市的一些生活垃圾、环境压力和文化垃圾转嫁到农村中来,应走出一条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有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当代人与后代人共享资源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之路。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农业和农村资源为依托的农旅结合的以农为主、强农兴旅的新业态,它的发展和兴起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收入和闲暇时间不断增加,对休闲项目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兴起和发展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旅游功能、创收功能、教育功能、辐射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基本功能对于我国农业、农村建设,对于城乡共同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休闲观光农业理论和客观实际,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开发模式中,中西部地区适宜采用以景区边缘和老少边贫地区这两种发展模式为主,在东部发达地区适宜以都市郊区型发展模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实际操作中各地要根据本地区资源特色、功能作用开发多种适合本区的特色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在开发过程中本必须坚持灵活运用“农中有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强农兴旅”的办法,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把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同时为广大民众和旅客提供更好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和商业服务;在产业管理方面可以通过开发规划原则、营销管理等方面健全和完善本行业的管理。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休闲观光农业在时间上具有季节性;在布局上注重绿色。生态框架;在城乡关系上重视资源整合、共同繁荣;在功能定位上重视拓展生活和生态功能,注重改造生产功能;在要素整合上,重视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乡土素材;从生产组织上看,表现为高度产业化和市场化;在发展过程中,依然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旅游经营为重点,实行突破地域行业领域,形式多样的发展。

休闲观光农业与文化旅游发展配套项目独具特色,为人们拓展了更广阔的休闲空间,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

第三篇:旅游文化地产定位策划方案

***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策划方案

一、项目基本经济指标

温泉度假区

总用地面积:250000㎡

总建筑面积:66200㎡

容积率:0.26

1)温泉度假区建筑面积:19500㎡(含地下)

2)天堂酒店建筑面积:36300㎡

3)养生中心建筑面积:10400㎡

二、项目定位

****旅游度假区,是烟台市集山、海、城、岛一体景观及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度假区融入东西方建筑元素,以现代建筑风格打造一个具有浓郁现代文明和传统宗教文化的原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呈现一处颐养神性的梦幻之城、自由养心的世外桃源。

度假区内汇集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精髓,拥有佛教文化园、道教文化园和儒教文化园,将宗教文化的底蕴与大南山的灵秀完美结合。特色小镇区,西方文化与东方文明相交融,带来地中海的浪漫和北欧小镇的悠闲;热带水族馆、动植物园以及主题公园,徜徉于大千世界的神秘,成为世界观赏动植物的荟萃之地。温泉度假区,于温润中静赏“林海雪原”之壮美。容纳天地精华,感受山海情怀。

1、温泉度假区

项目位于福临夼的优势位置,依山面阳,视野开阔,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项目定位以庄园式中心酒店、主题酒店和文化会所为主,融入园艺、收藏等内容,汇聚部分企业、创意人群及精英人士。

该区域可分三到四个主题片区,借助地形的起伏和台地效果,在现有方案的基础上规划个性主题内容,以庄园的阔、独栋的精、双拼的雅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以现代简欧式建筑风格为主,点缀陶艺、石器等带有地域和时代特色的“老物件”。

2、青青酒店或竹林酒店

鉴于气候因素和后期运营管理,本酒店拟整体设计、运作,可分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大型餐饮,特色餐饮,商务办公、会议及客房),面积12000平米左右,配套设备分体控制,降低季节性运营成本。酒店建议由高端连锁酒店或餐饮公司经营,由知名酒店管理公司顾问式全程运营。(参考城市度假酒店见下表)

3、温泉养生中心

以温泉养生为主题,打造烟台最高端的休闲度假养生中心。通过对烟台及省内几个洗浴中心的调查,该养生中心面积建议为1万㎡,设置恒温泳池(满足竞技要求)、桑拿区、单间及特色洗浴(啤酒浴、咖啡浴、红酒浴、茶浴等)、特色按摩(中式养生、泰式按摩、夏威夷罗米按摩)、自助餐厅、VIP包房及现代声光电休闲娱乐场所等。

4、特色小镇区

特色小镇位于景区的中心地段,是游览主线上的重要主题区。该区以欧洲小镇文化为载体、以西方浪漫悠闲为主线,配有教堂、玫瑰花园、主题餐厅、特色商店等,使游人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欧式地中海小镇风情和童话城堡般的别致韵味。

参考项目: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一期),重庆龙湖悠山郡,苏州高新区,青岛百通香溪庭院,北京西山美庐、红螺湖别墅,云南丽江古城,湖南凤凰古城,北京798、宋庄艺术区等。

三、设计建议

1、温泉酒店户型设计建议

2、温泉养生中心建议

二○一一年十月十九日

第四篇:主题公园旅游策划发展目标与形象定位

梁祝文化公园是宁波梁祝爱情旅游品牌情景空间的第一空间,是梁祝传说的发源地,总体目标是将-梁祝文化公园发展成为游客品味梁祝爱情的朝圣地,梁祝文化的艺术旅游区,梁祝文化的集结地和标志性空间,成为一个融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民族性于一体的最有魅力、最具体验价值的主题旅游公园。通过梁祝文化公园--余姚江爱情长河――东方爱情大道三者的合理组合,形成梁祝爱情旅游的第一空间,体现宁波作为“时尚水都”的形象内涵和价值所在,提升所在区域的人气,从而形成这一区域的商业价值,使本区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主题型街区。贯彻保护优先的目标,保护余姚江及两岸的自然生态环境,对梁祝文化公园内部的建设与梁祝爱情主题相一致,凸现整个公园的爱情朝圣氛围。

近期,公园内文化资源及文化环境氛围得到初步的保存、恢复、维持;形成较为完整的接待体系;旅游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梁祝文化得到发扬。联合其他四省六市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策划、塑造和传播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形象,是现代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众多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中,旅游主题形象是在强手如林的旅游市场上树起的一面与众不同、独具魅力的旗帜,广大潜在旅游者往往从这面旗帜上注意、了解进而选择其目的地。旅游目的地主题形象用语要高度概括旅游地资源的本质特征,准确界定核心旅游产品的基本功能,在众多的旅游目的地中具有独特性甚至唯一性。规划组根据梁祝公园旅游资源和产品的设计与整合,结合市场调研的情况,提出了能够突出区域位置,体现旅游特色;形象鲜明,言简意赅的旅游形象和宣传口号。

第五篇:浅谈卫生院定位与发展

准确定位 科学管理 实现卫生院跨越式发展

潜江市,位于中国小龙虾之乡,戏剧大师曹禺先生故里——潜江市的西北边陲,全镇版图111平方公里,全镇人口41975人,辖24个行政村,设24个村卫生室。卫生院共有干部职工56人,常年开设病床数50张。

202_年前,由于基础设施差、医疗设备落后、卫生院的技术骨干因工资福利待遇以及生活环境等原因而纷纷外出打工或调出,且病源大量流失,卫生院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十分恶劣。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基本药物制度以及一系列重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给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赋予了新的内涵,如何对乡镇卫生院的功能进行重新明确、调整和定位,规范卫生院管理,促进卫生院发展壮大,是我们近几年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医院如何发展谈谈以下看法。

一、准确的职能定位,是卫生院发展的根本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成为基层卫生机构的两大功能定位。这两大功能定位有它的共性特点,一是服务都是它们的落角点,都是为群众健康服务;二是服务群体的统一性。三大类九大项公共卫生服务将慢性病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人、65岁老年人、0—3岁儿童、孕产妇等作为服务的重点人群,也是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对象。通 1

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也能让我们的服务更为贴近群众的需求,促进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发展,基本医疗服务的发展又能正面提高均等化项目服务质量。

关系理顺了,要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我们首先所考虑的,就是在同行业的不同层次竞争中,要为病人提供什么样更有竞争力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在低层次医疗机构已处于饱和的状态下,我们只有着眼于需求广泛、有一定难度的常见病多发病,着眼于做成熟的技术,通过不断的锻造,凸现人才优势、装备优势、功能优势与管理优势,形成较出色的业务能力、较稳定的医疗质量、较优质的服务水平、较方便的诊疗程序、较快速的反应能力、较低廉的医疗费用,致力于解决农村农民不断增长的对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与农村医疗机构普遍低能状态的矛盾,做老百姓信赖的医院才是出路。

二、健全的医疗网络,是卫生院发展的坚实基础

卫生医疗三级网络中,村卫生室是网底,它们的服务对象就是我们的服务网络支撑。长期以来,因为我们的定位和优势不明确、不清晰,形成了卫生院与村卫生室服务功能重叠,在利益的驱动下互相拆台,卫生院对乡村医生采取了敌视的态度,造成了医务人员形象不被社会所认可,卫生院发展步入困境。在这方面,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我们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定位不是与村卫生室进行低层次的竞争;在不同的定位分工前提下,村卫生室是我们可依托而且必须依托的重要力量。在新形势下,乡村医生和我们在体制上仍是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关系,在作用和市场上仍是网底和枢纽的关系,在目标和利益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他们是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

具体实施和执行者,是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共同体,不应当是相互对立的,而应当是互存互补、相互促进的。

定位明确、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支持、共同发展是区域内医疗机构建设和发展的共同基础。就是要让乡村医生立足于简单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卫生院立足于能解决较高难度的常见病、多发病,摆脱功能重叠的局面。为此,我们定期召开乡村医生会议,组织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加强业务指导,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提出改进要求,并不断灌输合作理念;从自身做起,严禁在业务活动中的互相贬低、互相攻击,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体系。同时,实行卫生院医师支援村卫生室制度,以各卫生室所为单位,根据各卫生室人员、业务能力和疾病分布情况,定向抽调卫生院骨干力量,到卫生室座诊,现场指导、规范其执业行为,也增进两级医务人员的了解和信任。由于理顺了关系,村卫生室有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卫生院也因此拥有了稳固的业务网络,形成了对卫生院有利、对乡村医生有利、对老百姓有利的“三赢”格局。

三、科学的管理,是卫生院发展的保障

(一)以文化引导为方向,凸现服务功能优势。

1、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改善就医环境。202_年,潜江市卫生局为乡镇卫生院设立“三项建设项目”,在投入方式上不搞普降甘霖,而是每年集中筹措一笔资金,重点对4-5个卫生院进行武装。我们借助于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市局支持,共投入235万对原门诊住院综合楼进行标准化改造,新增住院病房7间,床位由原来的21张增加到50张。为住院病房安装了空调、彩电,更换了新病床。202_年,省厅开展“百镇千村示范卫生机构”创建活动, 我院顺利通过评审,成为全市创建示范卫生院的三个单位之一。一是将原来的防保科改组为公共卫生部,增设了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室、健康教育与慢性病防治室、资料室等科室;二是将发热门诊从防保科分离出来,按照示范卫生院分区标准单独设立感染性疾病门诊部,分设发热门诊与肠道门诊;三是将住院部内儿科、妇产科、外科病房合理分区;四是为方便病人就医取药,将中药房从原防保科迁出与西药房合并。五是投资20多万元将放射科从公卫、行政区整体搬迁至业务区;六是按照《湖北省乡镇卫生机构形象设计手册》标准,统一制作各类标识标牌、制度牌等200多块及规范的医用卡册(如床头卡、输液卡等)。现已基本形成了三区分隔(医疗业务区、公共卫生服务区、生活区),四部独立(门诊部、住院部、公共卫生部、感染性疾病部)的格局,标识标牌统一规范、科室设臵合理、病房整洁、环境温馨,医院硬件建设实现了一次飞跃。

2、以加快医疗设备换代升级为重点,提升服务功能。202_年来,我们结合医院实际,添臵了放射机、麻醉机、十二导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微量元素仪等常用和必备的仪器,202_年,又自筹资金60余万元采购一台进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现已安装投入使用。齐全的基础医疗设备,既方便了病人、又为群众节约医疗成本,同时也为医疗人员的诊疗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高。下一步,我们将计划投入资金,用于改造检验设备,逐步完成基础医疗设备的系统化、现代化改造。

3、以改善服务质量与方式为核心,构建和谐医患桥梁。以人为本理念对我们基层医疗机构来说,就是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对

于我们,通过服务可以弥补技术和条件的不足,而技术和条件却无法弥补服务的不足。比如我们缺少某项检查,就陪送病人到外面去做,有些自己医生不能做的,我们就把外面的医生请来做,这样通过服务,我们没有的、不能的,就成了我们有的、能的。在基本条件和基本功能方面难以显现先进性的情况下,我们唯有在服务上狠下功夫,服务就是我们最大的、最重要的、最核心的生命力。为抓好服务,我们强调以院内服务为核心,将服务的基本要求列入制度,引入酒店管理模式,通过定期进行岗位服务礼仪培训,坚决纠正职工种种不良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即使我们不是业务最好的医院,但我们要做服务最好,责任心最强的医院。同时将服务延伸到院外,把延伸服务作为开拓业务的重要手段,如推出救护车免费接送病人、出院后跟踪随访等制度;强调以满足显性的要求为基础,努力满足隐性的要求。在我们的医院门诊部有这样的一幅标语:视人民为父母,待病人如亲人,还有像“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等等这样一些提示语,来时时熏陶和提醒我们的每一个职工。

(二)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实行综合总值班、值班、备班制度,提升了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功能。在医疗规范方面我们着眼于保证诊疗规范、书写规范的执行,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一是以示范卫生院考核标准制订相关细则,通过开展医疗质量考核,监督十三项核心制度的执行。以月度考核,季度汇总形式开展检查,制定奖惩制度,落实奖惩措施,将检查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并对检查及处理情况以文件形式予以全院通报。二是将每周四定为业务学习日,加强临床业务知

识、公共卫生服务知识及卫生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三是组织开展医疗质量技术比武,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水平,规范技术操作行为。四是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层层签订医疗安全责任状。结合岗位实际,落实责任考核与追究制度。在医德医风管理方面,我们公布了投诉处理流程和投诉电话,落实了奖惩措施。对一些要重点克服的不良形象,如私收费、患者投诉等等制度,我们则加大奖惩力度,从而保证了制度的严肃性。

为了保障制度的执行到位,我们一是在制定方案和制度的时候,严格遵守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职工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和完善。二是注重处理问题的时效性,防止矛盾的积累和制度的疲软。对分配方案,我们每月核算兑现一次,对违纪事件,我们每月处理一次。在制度的执行中,一旦发现了,或者他人举报有确凿证据的,就要毫不含糊地照章予以处理,防止违章现象的表面化、群体化。三是在以制度规范行为的同时,充分利用绩效考核制度,将分配与考核相结合,提高职工积极性,形成多劳多得、能者多得、责任与分配相适应的绩效工资考核制度。

(三)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含量。人才是竞争的核心,没有群众值得依赖的人才队伍,就会失去市场,失去竞争力。所以,在我们医疗专业人员缺乏的情况下,按照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仍然每年选派德才兼备的年青医生按不同专业,择优而学的原则,到上级不同医院轮训。从而丰富我们的管理经验,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二是鼓励业务技术人员参加学历再教育,增加知识、文化内涵的积累,并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大专学历800、本科1000)。三是积极引进高素质、高学历成品人才。

以此来更快更好的提升我们卫生院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竞争力。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解决职工后顾之忧,院方出资40万元,为单身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卫生院发展增添了新的能量,有效地缓解了医技水平和人员不足等问题,提升了卫生院的诊疗服务综合能力。

四、完善的防范机制,是卫生院发展的前提

据我市近两年医患纠纷的统计显示,涉及到的医疗机构非常广,发生率虽然下降32%,但补偿和赔偿金额却上升了55.6%。卫生院因医患纠纷的,在受到经济损失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社会影响,要通过半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轨道上来。产生的原因虽然有社会的:政府对卫生事业投人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和新闻媒体的介入、患者及家属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医疗费用的上涨以及职业医闹等社会因素,但更多的是自身管理的原因: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违反诊疗常规,门诊病历书写不完整;业务水平欠佳,对治疗手段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不好;未严格执行核心制度,违反技术操作规范;服务态度与医院医德医风欠佳导致医疗纠纷。社会的因素我们改变不了,所以,我们重点从自身抓起。一是通过加强政策理论学习、风险意识、医疗安全教育,严格隐患排查,来提升防范医患纠纷的能力。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医技水平,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三是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四是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加强与公安、司法、村干部的联系,并设立警务室,聘请派出所分片领导为法制副院长。通过第三方调解来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和合法权益。五是制订医患纠纷的处臵预案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处理突发

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因纠纷而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通过明确定位、健全网络、科学管理、有效防范纠纷等多方位把控,我院逐步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卫生院的服务内涵进一步拓展,服务优势更加明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也显著增强,医院在202_年被中共潜江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最佳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2_年被评为湖北省“示范乡镇卫生院”,被《荆楚网》、《潜江电视台》、《潜江日报》等媒体采访报道。卫生部、省卫生厅领导先后到我院调研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及示范卫生院建设工作。广东、云南、西藏等省外及省内多个城市的政府领导及卫生局领导来我院参观交流。医院的发展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和借鉴友邻单位经验,实现卫生院发展再上新台阶。

谢谢!

巴东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定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