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住市场机遇
抓住市场机遇,把握自己命运
对于现在这个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中,人们习惯用忙碌来定义生活,用坚持来作为维护很好生活的要求与动力。当然“机遇”在其中起的重要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只有用更好的精神才能维护好现在的生活以及创造出未来更好的生活。
对于富足的人来说,问他:“生活是什么”,他便会回答:“生活是用来享受的”,当然他们对于生活的定义必定与其他人不一样,接着我们将会来探讨的问题便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努力当然是一定的同样也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只有抓住市场中的机遇,才能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运,命运不是注定的,同样也是可以自己所改变与创造的!
----------献给努力中的普通人
GEVIN 张
第二篇:摆正心态抓住就业机遇
摆正心态—抓住就业机遇
理学院 刘海英 马成刚
当前国际国内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就业形式变得日趋严峻。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来看国内的就业形式: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8年未就业的大学生近100万人,2009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大概是611万人,合计总数约710万人左右。而当前裁员大潮猛袭各大公司,裁员人数再创新高。这些数据和事实使我们的就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像我们南山学院这些民办学校的学生,在心里无形中就会产生更大的压力。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使我们的学生更好的抓住就业的机遇呢?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一、摆正心态,树立信心
对待就业要有一颗平常心,一颗积极上进的心,要从战略上藐视它,从战术上重视它,但又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自如地应付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做好各种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增强心理的承受力,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懒,自暴自弃。要知道,在择业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应该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机会,放下思想包袱,认真找寻失败的原因。求职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过程,必须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有显示自己才华的勇气。
全国估计有710万人在2009年就业,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但是,要看到有很多对我们有利的方面:
首先,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增加就业。2008年1月1日,就业促进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强调,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已经列入政府的考核指标。2009年1月7日,国家出台七项新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包括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进行补贴,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这些对我们没有就业的大学生来讲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其次,当代大学生可以自主创业。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机遇和挑战。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案例很多,烟台南山学院有很多优秀毕业生都是成功创业的典型代表(可以在http:///job/中查看烟台南山学院优秀毕业生的风采)。
二、合理定位,做好准备
这几年,大学生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在找工作时很容易好高骛远。一旦把目标定位过高,就会屡屡碰壁。在找工作时部分同学表现出:开始时,盲目乐观;碰到困难时不好好想办法,一碰壁就灰心丧气,一看到大部分人找到了工作,而自己没有找到工作就盲目乱找。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首先,端正态度。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要求,提高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避免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其次,明确个人能力。找工作犹如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我们要知道自己能吃几碗饭,吃多了会撑着,吃少了会饿着,不多不少才是最好。我们可以仔细地了解公司需要招聘什么样的人才,符合自己的就可以考虑,符合自己的潜力的工作也要考虑。我们可以仔细分析我们成功地做过什么,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要十分明确地知道自己是口
才好、善于交际呢,还是善于搞技术呢?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去找那些适合于发挥我们特长的工作,这有利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成功,当然对于我们的薪资自然也有好处。同样地,你有某方面的能力,而你面试的公司也恰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你就会充满自信,被应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再者,了解自己的性格。俗话说的好:性格左右命运,气度影响格局。我们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性格特征。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是不可能搞好销售工作的;一个屁股上像长了疮、坐不下10分钟的人是很难坐个冷板凳去研究学问的;一个大手大脚、没有一点成本概念的人是不可能做好会计的;一个说话婆婆妈妈、逻辑混乱、不善推理的人是做不了律师的;一个性格急燥、心高气傲、不懂人际交往奥妙的人是很难从政的,„„ 一句话,在找工作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性格是否适合于这个工作;如果我们目前的性格特征不适合于某个工作而我们又无意去改变我们的性格,那么我们就不要选择这样的工作。
三、要坚持不懈,确定目标、努力超越
苏轼有一名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成事贵在坚持和有坚强的毅力。有很多的求职者在经过面试之后,就如石沉大海。对应聘的公司或职位没有预先的了解,“海投”后带回来的只是不断的面试,就业还是那样的遥遥无期。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不懈,每次的失败都给下一次的成功积累了经验。机会是自己坚持努力而得来的,任何一份工作都应该有喜怒哀乐,不应该这山望着那山高。任何工作都要根据自己的目标与长远发展来坚持,往往坚持不懈,努力向上,乐观的态度都是职业生涯发展所必备的内在素质。
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还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抓住机遇。“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求职的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尽全力去准备,就一定能把握住机会。”大连民族学院毕业生孙龙说。2008年10月,在求职中屡遭挫折的孙龙收到了索尼大连分公司的面试通知。“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他不断加强英语口语练习,仅自我介绍就背了上百遍。面试时,他不但十分流利地进行了自我介绍,而且在群体面试中,运用英语正确抢答了两道问题,给面试官留下了良好印象。最终,他如愿以偿。只有你时刻准备好了,机会才会垂青于你!
另外,确定人生目标。目标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没有目标我们将迷失在人生的旅途中。目标是判断我们一切行为是否合理、得当的标准;没有了人生目标作为行动的参考,我们将很难建立我们的有效关系圈,无法有效地去学习,我们的学习将没有明确目标;我们将不知道我们的思想是否成熟;我们无法发现我们性格中的缺陷,因为习惯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是否适合某项工作之分。找到了适合你的工作,努力进取,才会超越当前的目标,朝着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
总之,毕业生在开始求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把心态摆正,做好迎接就业机遇的准备,我们的高职院校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第三篇:抓住发展机遇,共铸马陆辉煌
抓住发展机遇,共铸马陆辉煌
8月27日上午,北管村全体党员同志分四个区域:在职党员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老龄党员党支部和星莹家具党支部分别在自己所在场所观看了由嘉定区区长金建忠同志的《关于嘉定功能定位和嘉定区新一轮发展规划》的重要讲话,会上,金区长就嘉定区的整体规划向大家作了介绍,让我们了解了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嘉定区的发展方向以及嘉定区的领导干部为了使嘉定新城建造得更加合理、美观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金区长的汇报,让我们了解了嘉定区的发展前景,而且在嘉定新城的32平方公里中,马陆是一个核心地带,马陆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期。因为规划中的嘉定新城呈“4瓣荷花”造型,10个区级项目将入驻核心区,构成以高档商务楼、行政中心为主的“花蕊”,而荷花的花瓣则由嘉定老城区、南门商务圈、“水墨风情”休闲区和马陆新景组成。这就告诉我们,马陆在新城规划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珍惜这一大好机会。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我们应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适应新形势,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全心全意谋发展。
作为一个最基层的村组织,尤其是我村的地理位置处于东南部,较偏僻,嘉定的新城规划基本与我们无缘,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气馁,我们应积极配合镇的开发建设,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学会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把重要战略期提供的种种可能,创造的种种机会,努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建设的现实。虽然我们远离嘉定新城,但我们也要紧紧跟随镇党委的步伐,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奉献的精神境界,为建设新马陆作贡献。
北管村党总支
2005/8/29
第四篇:抓住综改机遇推进四化建设
抓住综改机遇推进四化建设 在转型跨越伟大实践中重振上党雄风
——在全市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温家宝总理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袁清纯书记“7。29”以来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市干部群众,立足长治实际,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找准发展路径,努力开创长治“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机关报局面。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句赞美长治的诗句,“上党从来天下脊”。这个“脊”,既是指上党山势挺拔、关山伟固,又可以理解为上澡是支撑于下的风所在。古往今来,工治在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曾有过辉煌。远古时期,炎帝劝衣、女娲补天、异射九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史前神话,展示了长治人民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户了中体裁民族文明的篇章。明清时期,“潞商”翻越太行,涉足中原、远赴京师、把潞绸、潞铁、潞麻、潞酒、潞等丰富物产源源不断运往大江南北、推动了我国金了我国金融业和商业的发展,以潞州为中心,冶炼业、制铁业曾占据中国北方平半市场,沁州黄小米进入皇宫、潞绸跻身于中国四在名绸行列,上党地区由此杨为历史上“富甲天下” 的一方沃土。抗战时期,上党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挥师上党,建立了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部署和指挥了长东急万马齐喑战、关家墩歼灭战、神头岭伏击战、黄崖洞保卫战、沁源围困战等著名战役,夺取了闻名中外的上党战役的伟大胜利,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锤炼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人才,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战争年人的雎工产业为基础‘,淮海、惠丰、清华等一批军工企业相继成立,长治成为我省重要的能源、机械和轻工业基地。1988年,长治的机械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近30%。特别是轻工业在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值曾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40%,先后涌现出太行缝纫机、环球自行车、长治潞酒、长治轴承、海鸥锯条、玫玉香皂、锻压弯管机等一批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长治洗衣机厂生产的海棠牌洗衣机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洗衣机行业最著名的品诈骗犯之一,1982年一1990年,畅销大法个中国,在北京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长治自行车厂生产的环球牌处行车,畅销人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最高年产达到50万辆。长治人曾经为此而路段,为此而自豪。
近年来,尽管长治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昔日的雄风忆经不再。曾经风光无限的名牌,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长治丧失了成为全省及到全国轻工业在市的极好机会。市属国有工业由1995年的76家锐减到21家,相当一部分举步维艰。去年,全市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但与位居第一的太原市相差近一半;与排在第三位的临汾市相比,留待不足30亿元。吕梁、运城与我伞兵差距也在进亿元之内,运城的增速比我市高2个百分点,吕梁经我市高6。3%。标兵相距远,追捕近在咫尺,稍有松懈,不会落后。去年,国家拳确立中原经济区,涉及包排遣我市在风的5省28个市。藉口,郑州市工区生产总值超过亿元;洛阳和邯郸两个市超过亿元;商丘、焦作、安最、新乡、平顶山、许昌、驻马店、南阳、信阳、邢台、商泽、聊城等12个市在千亿元以上,开封虽然没有进入千亿元俱乐部,但排名在我市之前。今年一季度,我市经济总量在全省双后移一位。由此可见,我市发展的根基仍然不牢固,发展后红严重不足,在全国处于中游偏下地位的基本市情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跨越发展时不我待,重振雄风刻不容缓。
当前,我市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既有传统产业优势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又有新兴产业项目发育不充分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工作作风、能力水平等方面与全省转型跨越发展节拍不适应和跟不上的问题。一部分领导干部心浮气躁、好大喜功。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缺乏全面理解,对发展中存在 的深层次问题缺乏深层次研究,对发展中面临的严峻形势缺乏深清醒认识,对如何结合当地实际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缺乏冷静思考,热衷于作表面文章,跟风刮风,见热就妙,急功近利。省委转型跨越新战略刚出台,自己还没有搞明白、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创造新经验,展增新成果,反而贻笑大方,欺骗了组织,误导了群众,就误码了发展。一部分领导干部眼界不高、思维不活。缺乏世界眼光。中国视野和战略思维,对潜力产业、优势项目的的广阔前景视而不见,引导不足,支持乏力。表现在招商引资上,信马由缰、守株待兔、只向内不向外,国内在企事业、世界500强很少加盟我市发展;本圭大企事业在招商引资的名义下,被东拉西搞得四分五裂,规模优势、集约效应相应递减,机会居本、要素成本随之增加。一部分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唱功硬
第五篇:寄望深圳抓住发展机遇 增创新优势
寄望深圳抓住发展机遇 增创新优势
2010年07月15日
深圳特区报
甘子玉,1929年10月出生,广东省信宜市人。1975年至1978年任国家计委计划组副组长。1978年至1983年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至1997年任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8年5月确定为部长级)。
原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甘子玉曾经参与执行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具体决策,参与了著名的中央50号文件的调研、起草,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及30年来深圳改革开放事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有幸约访了他。
一天早晨,记者走进甘子玉位于国家发改委的办公室。年过八旬的他,略显清瘦,精神矍铄。
“这是我找来的1986年出版的沿海城市开放和特区工作文件选编。”正是因为对深圳的深厚感情,甘子玉为此次采访做了充分准备。他从身边的袋子中小心翼翼地拿出页面已经发黄的珍贵史料,随后又拿出了厚厚的一叠资料,包括他为本次专访亲手书写梳理的当年的重要事件,以及一些与特区建立和改革开放有关的书籍和文件复印件等,复印件上还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注解和补充。
翻阅着这叠厚厚的资料,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甘子玉栩栩如生地向记者叙述了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并寄望深圳能抓住四个重大机遇,创造新的辉煌。
关于深圳特区建立的决策
参与调研起草著名的“50号文件”
当时,内地和香港经济差距太大,为了谋生,1978年成千上万人从深圳往香港偷渡。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了解到,深圳河两边差距这么大的主要原因,是香港能放手利用国际上的资金等有
论的。”他开玩笑地说,当时双方可是不断“讨价还价”。比如说,当时全国都是计划经济,不可能一搞改革开放,把两省划出来,全国各方面计划体制一下子都适应起来。而在全面计划经济下,全国财政都是统收统支的,在此背景下,地方财政相对划分出来,地方又有很大的自主权,具体怎么实施?搞财政包干,包多少,怎样包法?
他介绍说,广东省政策研究室之前对广东实施特殊政策起草了一个草案,工作组与广东省有关人员一起讨论修改。
“工作组住在广东省小岛招待所里。我和李灏同志相对年轻,所以负责具体文字改写工作多一些。后来,国外有个作家写了一本书,介绍这段历史,他说,参与讨论起草50号文件的人中就有两个广东人,言外之意是说广东人还是偏爱自己的家乡。这真是没边儿的事。”想起这个小插曲,甘子玉忍不住笑眯了眼,说,“还真是巧了,我和李灏同志都是广东人。答应接受这次专访后,我还在电话中与李灏同志聊到了这件事。这也算是那位作家的幽默吧!”
“工作组在福建也调研了8天。一路走来,大家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比较系统的意见,我们协助两省起草的向中央请示的政策性报告也修改成形了。”甘子玉说,工作组回京后,中办随即接到了正式报来的广东省委《关于发挥广东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和福建省委的《关于利用侨资、外资,发展对外贸易,加快福建社会主义建设的请示报告》。经过中央领导同志审批,中央于1979年7月15日以中发197950号文件,批转了这两个报告,这就是著名的50号文件。
“50号文件里面就包括举办出口特区这一条。”他介绍说,特区内允许华侨、港澳商人和外国厂商投资办厂,实行优惠税率,可以从加工装配、轻型加工工业和旅游业入手,积累资金,逐步兴办技术水平高的项目,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在汕头、厦门举办。后来,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举办四个特区并列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部署。
“这些„特‟的内容,现在看来都是很平常的事了,没什么令人惊讶
用粮票,但随着两省城市人口的增长,发展优势经济作物和出口农副、土特产品需求的增加,粮食就供应不足了,广东要求调入更多的粮食。特别是渔火薄田的深圳,本来就一直依赖调入粮食,现在更紧张了,希望国家允许专项进口一些粮食。”他回忆说,“我们在会议上支持这个意见,当时国际粮价相对国内来说还便宜,可以进口国外一些粮食进行补充。”
“在1980年两省会议纪要(中发198041号文件)中把这个措施扩大而成„调整农业发展方针‟的一小节。”谈到这段往事,甘子玉不自觉回想起了一个趣事,笑着说:“当时国际市场上面粉便宜,大米比较贵。根据决定,有一次外贸公司就补充进口了面粉加给广东。但没想到的是,南方的深圳人和广东人不像北方人一样会做面粉食品,拿着面粉只有干着急的份。后来用多进口的小麦从其他省调换大米,才解决了广东人吃米饭的问题。当然,进口这些粮食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对发展农副业生产与出口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除了粮食问题,这次会议上还提出要抓紧解决能源和交通运输问题。”他介绍说,广东福建两省燃料动力均不足,交通运输紧张,问题十分突出。广东发电装机容量不足,由于煤炭运不进去,已有电厂还不能满负荷发电。当时广东常年缺电百分之二十五,枯水季节更为严重。深圳本来没电厂,电网又来不了,就更缺电了。如不抓紧解决,经济的发展就要受到极大限制。
“当时允许广东省自己用外汇免税进口石油,用柴油机发电,因为修电厂时间长,买个柴油机、汽油机容易,甚至租个列车电站,也可以凑合发电用。但成品油马上也紧张了,还是得修电厂。所以深圳后来建设了沙角A、沙角B电厂。”他说,交通也同样,那时候公路较少,根本就没有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太紧张了。
“我建议支持与外资合作,修建广深高速,并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建。”他回忆说,“沙角电厂和广深高速,后来都是与香港爱国实业家胡应湘合作的,他是个优秀的工程专家,出资出力。因为项目大,有些需要协调的问题常要跑北京。因此我很高兴,有机会能促进深圳
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措施。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分工由谷牧同志具体负责。还规定各有关部门都要确定一位负责同志分管有关工作。”文件总结了三年来做的主要工作:在吸收外资上初步打开了局面;以首先搞好基础设施为重点开展基本建设;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和设备;较快地发展了工农业生产;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击了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改善了人民生活,稳定了边境地区的秩序。这个文件对特区建设的方针、政策和重要措施,又有新的发展,提出了十条措施。为此,谷牧同志回京后把有关部门分管特区有关业务的负责同志组织起来,建立了联合办公的会议制度,更及时地解决问题。
“这个文件发了之后,特区的干部和群众受到很大鼓舞,据说在深圳还鸣放鞭炮表示庆贺。特区要办,并且一定要办好的鲜明旗帜更高地举起来了。”甘子玉回忆说,此后,特区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但1985年,深圳特区的发展曾遭遇一次“阵痛”,不过也因此迈上发展的新里程。
“当时的问题主要是特区基建铺的摊子铺得大了,1985年的计划安排比1984年实际增加40%,上年结转和新安排开工的项目达400多项,与此同时深圳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进展还不够,认识上不统一。”他指着当时的会议记录对记者说,为解决这一问题,1985年12月25日至1986年1月5日,谷牧受国务院委托,在深圳召开特区工作会议。到会的有广东、福建两省,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国务院29个部、委、办、局的负责干部近200人。这是到会人数最多,开会时间最长的一次。
“这次会议我也参加了。当时因为对发展外向型经济下工夫不够,外商投资游资多,投资实业少,我们在深圳看到,宾馆酒店入住率低下来了,有些宾馆酒店把部分楼层的地毯都卷起来了。对深圳经济特区的不利言论又开始出现,„唱衰‟深圳特区,对特区„能不能办好‟的疑问增多起来。„深圳不行了‟、„深圳是不是差了‟等非议再起。”甘子玉回忆说,深圳面临又一次“阵痛”。在这次会议上,谷牧同志在会议
工业生产值差不多年年翻番,城市初步成形,这是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设计总图的一个绚丽篇章。没有邓小平同志1979年的重大决策以及后来一系列的关怀、支持、鞭策,便没有今天深圳这一切。”甘子玉说,“我刚才所回忆的深圳建设初期的岁月,不过是为贯彻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伟大设计的开端。在记忆中,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深圳视察的、我个人作为陪同前来深圳的就有:1983年2月,陪同胡耀邦同志视察蛇口工业开发区,整个深圳特区还在筹建的初始,耀邦同志说要大力支持,并留下„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的要求。1990年2月,我陪同李鹏总理到深圳视察若干项目。1990年6月,我陪同江泽民总书记到深圳视察,2000年11月陪同江泽民总书记参加深圳特区20周年庆祝大会等等。领导同志们的现场指导、指示、关注,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圳特区建设的深切关怀,这都是我们要永远铭记的。”
关于未来深圳的发展
抓住四个机遇走向发展新阶段
“30年来,深圳已经由一个仅有3万人口,三条街道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这是30年来深圳各级领导和全体深圳人团结奋斗的伟大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圳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期望深圳要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当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从过去回到现实,一直关注深圳的甘子玉又专门向深圳市领导同志请教,他寄望深圳在全面深入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奋斗中,能抓住四个重大机遇,走向发展的新阶段。
“首先,深圳要抓住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历史机遇。”他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放眼世界、面向未来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圳作为一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是非常难得的重大机遇。要好好抓住它,做好这篇大文章,一定要立足现有高新技术产业优势,紧紧围绕国家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