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培训心得(孙苏东)[推荐5篇]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18-1017304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31 18:06: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培训心得(孙苏东)

组建实用型班组管理团队

(培训心得)

工程部:孙苏东

1前言

紧张的培训已经告一段落,建设实用型的工程班组任重道远,值得我们每一个工程部中层管理人员去深思。

2组建高素质的班组管理团队

班组长是整个班组工作的组织领导者和指挥者,也是直接参与工作的人。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影响班组管理的成败。

2.1提高班组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加强班组管理团队的责任心

班组长不仅要具备善于沟通、责任心强、关注细节、带领团队等管理能力,还要掌握足够的技术技能、与人共事的人事技能和思想技能。同时,班组长要明确自己在班组中的角色,对自己的定位要清楚,明白工作的主要职责,了解上司对自己的期望和班组员工对自己的期望。在班组长的带领下,设定一个共同明确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制定行动方向,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而德晟工程部(江门)目前的状况是,班组长全是一线员工升迁成长起来的,对于他们而言,专业技术能力高于管理能力。要使班组长整体素质的提高,势必要使大家的管理能力与他们自身的专业技术接近平衡—针对于班组长的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管理技巧、沟通技巧的培训。

这些培训主要起到的作用有:

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培训:让大家更了解公司的过去、和未来的方向。通过这种企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宣贯,使大家对公司能够有更高的归宿感,这样可以提高班组长的责任心。因为我们班组长普遍年轻化,在生活上没有压力,因此

责任心是很难提高,须通过培训让大家有更深层的认知。

管理技巧、沟通技巧的培训:工程部(江门)目前阶段管理管理人员与员工的比例几乎为1:3。这种比列几乎就是一种很原始保姆式的管理方式。就是这样保姆式的管理,就目前而言只是比前一两年有稍微的改进。目前公司已经安排了一系列的培训。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班组长自身综合素质慢慢地提高,可以扩展的比例将接近合理。因此公司目前实行的管理技巧、沟通技巧的培训是十分有意义的。

2.2组建有较强执行力的班组管理团队

执行力是一个班组的完成任务的主要因素。一个作业任务的执行过程要经历计划、实施、校正,相互配合、最后完成。在工作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细微,往往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在执行力方面主要培养“领头羊”的细心,以及环节的衔接。因此让大家人人有活干,人人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就十分重要了。202_年后,江门项目负责人以上管理人员讨论并制定了《班组管理人员工作指引》。指引中明确规定了,各班组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不但在施工现场去管理团队,更要在日常管理中培养这种惯性的工作方式。当大家清楚了自己该做什么之后,就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目前多数的工程败绩都是在开始做计划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偏差,因此执行力的结果就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会给公司造成成本的浪费。今年,江门工程部内部已经开始实行文件式的管理模式,所有的工作流程除了在现场执行以外,跟随流程的各项管理文件都陆续的出台。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文件的控制。当文件不到位的时候,就不允许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样表面上看是工序更繁杂,实际上可以发现在各个执行环节中发生的偏差。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又可以分清是谁出了差错(避免相互推诿),还可以立即调整方案挽回损失。因此,建设有较强执行力的班组管理团队是改变江门工程部现状的必要手段(建立岗位职责制度、实施文件文件随工跟进)。

2.3组建有思想的班组管理团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目前江门工程部已经在实施管理竞岗制度。作为江门工程部的基层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不能仅仅依靠公司的资源,需要求大家充分把握一切的机会,在生活中、工作中慢慢积累自己的管理经验、职业技巧。专业方面目前正在进行《安健环作业指导书》、《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2_)》、《线路地网作业指导书》、《变电站地网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在接下来的时间陆续会有《变电带电机械干清扫作业指导书》、《变电带电清洗作业指导书》、《配电房带电清洗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和图书角的建立。通过这样一个培训平台,让大家有机会学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将来我们班组长在公司的方向会是多向的,工作经验也会因为作业参与度而慢慢积累。这样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一句话,只要目前的班组长能够用心、留心最终总会慢慢成长起来的。

3组建高素质班组管理团队的辅助手段

3.1 有效的奖惩制度和奖金制度

我们是一个施工型的团体。因此奖惩制度不应引用生产型企业,我们应该有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奖惩制度及奖金制度。在这个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一定是在公司高度的。对于单个项目的也建议设立团队的奖励制度,这个奖励不是给某一个人的,是给予这个优秀班组中所有人的。

3.2 建立长期执行的工程监察机制

我们公司100%的工程都是电力行业。因此我们之前的所谓的监察,实际上

都是基于安全考虑的。只基于安全因素的工程监察是不全面的,因此也建议会有基于施工管理、安全的综合监察制度出台。

3.3 因人而异的绩效考核

目前江门工程部不管是哪个专业的项目(地网、带电清扫、安健环)在一年的工作安排上都是有时间的局限性。因此,在绩效考核上应该有这方面的体现。其实在实际的工作中已经有这方面的体现。如:有人在忙有人闲;一些跨部门的配合工作,甚至配合工作比所跨部门负责人的工作还要多等等。结语

感谢公司这次的培训,基于此次的培训觉得无论是自己还是江门目前的班组管理人员在责任心、执行力方面都有显著的在提升。这也是公司对江门工程部管理工作的支持,而我们也将会逐步步入正轨,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

第二篇:苏大培训心得

走心:在技巧之上

河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师玉杰

为期一周的苏州之行,行程短暂,记忆难忘。难忘这座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难忘这所117年历史的百年名校(前身是创办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以及专家们走心的教师培训。各位专家的讲座精彩纷呈,一篇小文难以承载这许多的感慨和想法,择其中三位专家讲座的听后感与大家分享。

一、轻松随和的张翔教授互动讲座

张教授的讲座是整个培训安排的开场,以心理学专家的身份亮相,自然深知参训教师内心的真实想法,外地远道而来,学习之余,想趁闲暇对这座古城多些了解。所以张教授上课之初不急于展开课程,而是贴心介绍苏州特色:一馆(苏州博物馆)、一园(拙政园)、一街(平江老街)、一面(同德兴的枫镇大面)、一鱼(松鹤楼的松鼠桂鱼)、一曲(昆曲),瞬间抓住老师们的注意力。知道参训教师心中所想并给予指点,这是走心,以此为引吸引注意力,聚焦讲座会场,这是技巧。

张教授课程的核心观点:教师要关注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从“萍水相逢”发展到“有情感”?教师需要从更多视角与孩子互动,借助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孩子能够被看到、被听到。在后面的讲座中,张教授穿插了与现场全体教师的十指操互动,展示了对话活动中主持人、嘉宾与台下观众的三方互动,整个讲座过程中,笑声不断,气氛活跃,参训教师以亲身体验领悟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培养与学生的情感是走心,开展互动活动是技巧。

二、气质温婉的于洁老师深情叙事

于洁老师,从事班主任26年,用书信和纸条和学生倾心交流,被称为“天使老师”。她说班主任工作就像农民种地,会遇到灾害、洪水、虫子、甚至种子也不好,可是农民没有放弃,因为他爱自己的土地,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故事从于老师口中娓娓道来:一个迟到了一年的女生;头发的故事;家校联系本成了父亲留给女儿遗言;他今天姓什么:四大金刚之首来了;感动班级的“不大人物”,一篇作文写了三年„„

每一个故事中的主角,听上去都让人头疼,然而在于老师的陪伴下,虽然没有变成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生,但却得到了好的发展。给每一个孩子阳光和空气,看着他们成长,这是众所周知的技巧;能做到,并且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等待,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值不值得”的煎熬,这是走心了。真正的教育之爱就是这样吧。

三、知性干练的李利教授案例串讲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听完李教授的讲座,忍不住直呼“干货满满”!李教授用三个关键词“混合学习”、“互动课堂”、“深度学习”搭建了讲座的骨架。这三个词,每一个拿出来,都是当前中小学课题研究的热门关键词,更是代表了教育可能的发展方向。然后又用“MOOC”、“扇贝英语全系列”、“抛锚式学习”、“泛在学习”、“翻转课堂”、“PHET免费在线模拟实验”、“UMU优幕”、“kahoot”、“SOLO分类理论”、“思维导图”、“PBL项目式学习”等等一系列名词与工具丰富了讲座的内容。最值得一提的,是李利教授用“雨课堂”作为开展讲座的线上平台。“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最大的中文慕课平台)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解决方案。我个人关注这个平台一年多了,我记得汪校长也曾经在朋友圈中分享过关于“雨课堂”的介绍。这次能够亲身体验雨课堂授课的过程,非常有意义。

作为技术类的培训,告诉参训教师怎么做,这是技巧,同时告诉参训教师为什么这么做,这是走心。

短短六天,聆听了专家们的思想和见解,了解了他们分享的很多技巧,最重要是明白了为什么要走心。教育是慢的艺术,只有技巧,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惟有走心,才能持久,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从新乡到苏州约900公里,千里取经可谓是学习之旅,通过培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可谓是收获之旅,如果能改变一点点观念,增添一点点信心,更将是一次动力之旅!

第三篇:苏大培训心得

用情教育,做幸福的教育人

一首苏大版的《南山南》,你在方塔的晨辉下,惜取光阴;我在钟楼的草坪上,籍书枕经……带我领略了你百年风骚。初次踏入苏州大学的校园,我就被你绿草如茵、琼林玉树、古色古香的建筑所感染。你不愧为中国十大最美大学之一。畅想接下来的时光,将在这里与你度过,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在为期近五天的培训中,我从信息技术、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我作为一位年轻的班主任,我想从班主任工作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收获以及感受。

首先是张翔教授的《班主任班级管理:走心与技巧》。讲座中,看他悠闲的坐在那里,听他自然的在那里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彼此之间亲近了,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张教授讲到:“教育的本质是师生间人与人关系的问题,其核心是一种情感,是每一位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带着喜悦的接纳!当你看到学生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由衷的喜悦,会迫不及待的想要对学生说点什么!”这些话无不激荡起我心中的片片涟漪。我应该怎样去喜悦的接纳,我又会对学生说些什么呢?

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我们八位“学生”与张翔老师气氛热烈。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首先从外部表现描述对方,然后从内部性格来了解对方。通过让对方赞美自己,又到自己赞美自己,让大家彼此之间更加的了解。亲其师,信其道。我也会这样,与我的学生交流吗?

其次,是于洁老师的的《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一位有着二十七年班主任工作经历。她教育无痕,用心良苦,用情至深。通过买早餐、剪头发和小胖三个故事让我清楚的认识到因材施教的魅力。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上帝是公平的,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同样也会打开一扇窗。世界上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得眼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看到学生的差异,应给予不同的期待,进行私人定制,这才符合教育规律。

聆听专家们的讲座,我才觉得自身得到了一次洗礼,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找到了一些解答。漫步在苏大的校园里,阵阵花香鸟语,迷人的景色,真让人如痴如醉。有时真的有同样的感受,有付出就有回报,在教育上是行不通的。但那又怎么样呢?鸟已经飞过,已经发生过了教育。所以请不要奢求什么,就那样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不求他有多大的成就,只希望我们三年的缘,能带给他些许改变,些许成长吧。作为班主任队伍中的新鲜血液,虽然路途漫长且充满泥泞,但我会秉着一颗真心,保持一颗平常心,充满爱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四篇:苏东剧变

什么叫苏东剧变: 苏东剧变是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苏联及东欧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在这一事件中,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这一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一事件称为“苏东剧变”,也有一些人称其为“苏东巨变”。

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 :苏联剧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战后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东西方“冷战”和美苏两极的旧世界格局的结束。

苏联剧变的原因十分错综复杂,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种种问题。在现有的有关论著中,分析剧变原因的侧重点亦各不相同,有的强调意识形态的作用,有的强调共产党本身的问题,有的强调经济因素,有的强调民族问题,有的强调西方和平演变的作用,有的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对外政策加以分析,有的则强调体制因素的作用,亦有人把苏联的剧变归结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政策的失误,等等。

应该说,以上各种因素,对苏联剧变都起了作用。问题是,如何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找出苏联剧变的带有根本性的、深层次的原因,或者说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而不是简单地把各种有关的因素加以罗列,不分主次;更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根据苏联解体过程中呈现的种种现象,任意夸大或缩小某个因素的作用。

从时间来讲,苏联剧变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执政的最后时期—1991年。这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并且还应看到苏联剧变与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在体制改革政策方面的失误有联系。但我认为,苏联剧变的根本性原因是体制问题,就是说苏联的传统体制弊病太多,已走入死胡同,失去了动力机制。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1〕在这里我们把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或主导因素归结为体制问题,包括以下几层深刻的内容。

一、传统体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二三十年代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传统体制模式,逐步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种模式虽在苏联某个特定时期如建国初期或战争时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讲,它不符合当代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远不是一个理想的、成熟的模式。

特别到战后,随着苏联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联系和社会生产分工也日益复杂,科技发展异常迅速,优先发展的重点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经济情报与信息的大量增加要求做出迅速处理等,这些变化使传统的体制模式与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从原来的潜伏状态表面化了,变得突出了,变得尖锐了。这种通过体制反映出来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情况,斯大林在逝世前已有所发现,他在1952年发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修正了过去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完全适合的看法,认识到存在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增长的现象。传统体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

从政治上说:首先,高度集权的体制,不论在政治领域还是经济领域,都不可能真正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当集中达到极端的程度时,当解决大多数问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管理机关,尤其是集中到少数人或个别领导人手中时,自下而上的民主创举的可能性,表现主动性的可能性就会受到特别的限制,主动性的来源就会显著减少。特别严格的集中领导不能不„对某些民主方式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2 〕其次,高度集中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大量事务集中于中央机关,结果使中央机关负担越来越重,不

得不建立更多的管理机关。这样,管理机关越多,越复杂,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低,官僚主义就越发展。最后,长期实行高度集权的体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批“传声筒式”的干部。这批干部的存在,加上普遍存在的和在传统体制影响下形成的广大生产者的惰性,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极其严重的。

从经济上说:首先,传统的体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问题。在生产过程中,苏联长期存在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人民大众被剥夺了监督的权力,这给物质生产带来了无法计算的损失。其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使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者利益难以结合,从而制约了企业和生产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最后,管理权限的高度集中化与管理方式的高度行政化,不可能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经济,必然排斥市场的作用,缺乏竞争,从而长期使产品质量不能提高,改变不了严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造成严重的资源、人才与时间浪费,伴随浪费而来的则是低效率的经济。

传统体制对政治与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说得简单一点,可归结为:这种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生产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负责精神。而正是这些,对社会主义来说是最宝贵的,否则,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缺乏生气,经济发展就缺乏活力和动力,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潜力和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僵化的教条与理论禁区对改革的阻碍作用

在前苏联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持僵化的教条主义态度,并存在不少理论禁区,使体制改革难以进行,这就不可能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发展着的新情况,从而也不可能使社会主义逐渐完善。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丰富多彩、不断发展与变革的社会,它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与“最终规律”可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反对无产阶级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方面“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的影子也找不到”〔3〕。他还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任何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4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也是经常变化的,特别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当他看到了一些新的情况时就提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5〕。但遗憾的是,苏联在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就把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固定化,把苏联二三十年代搞社会主义的一套做法,如工业化道路、农业全盘集体化、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中央指令性计划体制、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制等等,都视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律”和识别真假社会主义的主要准则。在这种条件下,前苏联要改革本来就非常需要改革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就不太可能了,或者说是非常困难了。当前苏联那种社会主义模式不能继续前进、阻碍社会经济发展,难以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时,人们就不得不抛弃原来的社会主义,寻觅新的发展道路。

由于把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神圣化、僵化和国际化,不只是在前苏联难以实行改革,而且还严重阻碍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在东欧国家中最早着手改革的是前南斯拉夫。前南斯拉夫的改革始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当时提出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建立不同于前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最早的一次冲击。其结果是人所共知的,在斯大林的指使下,各国共产党对所谓“铁托分子”与“民族主义分子”展开批判与清洗,当时斯大林明确指出:“低估苏联经验,在政治上是极其危险的,而且对马克思主义者说来这是不容许的〔”6〕。到50年代中期,东欧一些国家在发现搬用斯大林模式出现问题后,准备进行改革。1956年匈牙利提出改革要求,力图摆脱斯大林模式来振兴社会主义,遭到了苏联的镇压,造成了悲剧,扼杀了改革和各种变革。只有到60年代,匈牙利进行悄悄地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当时条件下,要进行整体的根本性的改革是不可能的。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

革,亦是力图摆脱斯大林模式,又遭到了苏联的镇压。这些,都使东欧各国贻误了改革的时机,不得不继续实行不能适应本国国情的斯大林模式。

不允许对改革理论自由探讨,动辄扣政治帽子,就难以使改革理论发展,推动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体制改革进程中,遇到的理论问题是很多的,如社会发展阶段、所有制的改造、计划与市场关系与政府职能转变等等。实际上,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选择是由改革理论决定的。如前苏东国家几十年的改革都不能确立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总方向,就是因为这些国家一直在批判“市场社会主义”。尽管在苏联历史上几次有人对市场调节这一禁区发动过几次冲击,但由于在前苏联政治体制改革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缺乏必要的民主,没有正常的理论讨论气氛,不少学者提出的市场调节的必要性、重要性等问题,均被作为修正主义加以批判,认为它会导致资本主义因素的复活。“市场社会主义”这项政治帽子压了前苏联学术界几十年,使得一系列重大的经济改革理论停滞不前。试想,如果前苏联领导,允许学术界讨论这些问题,不是以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理论的发展,那么,也不至于导致斯大林模式的弊病积重难返,最后成为苏联剧变的主导性原因。

三、改革屡遭失败导致社会经济危机

由于存在诸多的阻碍因素,前苏联的改革经历了曲折道路并屡遭失败,无法根本改变传统的体制模式,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停滞走向危机。可以说,从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到戈尔巴乔夫1991年下台,前苏联的体制改革没有停止过。但由于改革是在传统体制框架内进行的,因此不可能取得成功。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主要是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搞工业与建筑业的大改组,结果“只是一次不成功的试验”。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的改革,目标是完善指令性计划体制,是对传统体制不断进行修补的18年。安德罗波夫执政的一年多时间里,主要是探索根本改革体制的必要性问题,没有来得及采取实际改革行动。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11日成为苏联第8位最高领导人时,前人留给他的“遗产”是停滞不前的经济,国家正处于危机前的状态。苏联人对戈尔巴乔夫有很多期望,希望他能够领导苏联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能够振兴苏联,重建苏联。1988年之前,戈氏推行的经济改革处于空转状态,导致经济恶化。1988年以后,为了消除来自政治体制方面阻碍经济改革的障碍,着力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结果是,一方面冲破了多年来前苏联社会死水一潭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亦形成了巨大压力,旧的政治体制被摧毁,新的体制又未建立起来。正如戈尔巴乔夫自己说的:“苏联这艘船成了无锚之舟。它漂泊摇曳,大家也随着摇晃”。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处于失控状态。戈尔巴乔夫下台前的1990年,经济就已出现负增长,处于危机状态。

四、传统体制阻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传统体制得不到根本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前苏联实行以追求速度为目标的粗放经济。60年代中期,前苏联发展经济的粗放因素日益缩小。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正式提出经济向集约化为主的发展道路过渡。

但70年代初推行的集约化方针,并没有取得成效。1961—1965年集约化因素在扩大再生产中的比重为33.6%,而1976—1980年降为24.6%。

由于整个70年代至80年代初,前苏联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未取得进展,80年代又重新强调经济转向集约化的方针。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又进一步确定“生产的全面集约化”、“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的经济发展方针。在1985年召开的专门讨论科技问题的苏共中央六月全会上又指出:“粗放发展方法基本上已经耗尽潜力了”。

前苏联从70年代初到1991年底解体,这20年间集约化方针之所以未能取得进展有多种原因,但主要是体制问题。这表现在:

(一)传统经济体制对科技进步的阻碍。前苏联拥有巨大的科技潜力,80年代末科技人员为150万人,相当于世界总数的1/4,每年新技术发明占世界总数的1/3,仅次于日本占世

界第二位。但巨大的科技潜力,难以在经济转向集约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长期以来,只有1/4 的科技成果在经济中得到应用,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长达10—12年之久。形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经济体制对科技进步的阻碍作用。前苏联学者认为,传统体制在科技进步道路上制造着一种独特的“反促进因素”。经济体制阻碍科技进步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企业缺乏采用新技术的内在动力。前苏联长期坚持指令性计划制度,企业的任务是竭尽全力去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指标。总产值指标是对企业工作评价和奖励的中心指标。这是企业对采用新技术顾虑重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采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需要改装设备,改变工艺过程,重新培训技术人员和工人,等等。这些都会打破原来的生产节奏,并在一段时间里往往会导致产量下降,最后完不成生产计划和利润计划,从而使企业收入减少,最终影响经济刺激基金。这样,企业领导人只愿意“稳稳当当”地进行生产,不想冒采用新技术的“风险”。这就是说,传统经济管理体制促使企业的活动只局限于追求短期内获得最多的产量,从而阻碍生产的革新过程。

(二)科技管理体制本身存在的弊病。这方面的问题有:一是科研、设计、实验直到生产这几个环节是相互脱节的,各机构只对“研究—生产”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负责,这是造成新技术从研制到采用周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很多科研机构缺乏必要的实验基地,已有的实验基地也不完善,能力薄弱,缺乏成套的工艺设备,不完全具备制造新技术工业样品的生产能力;三是前苏联生产部门的科研与研制工作是按部门原则实行领导的。各部门主要考虑完成生产计划,这样就往往把完成科研和研制新技术任务所需的人员和设备挤掉;四是国家财政为科研机构完成科研课题提供无偿的固定经费,这样不易保证科研成果的质量;五是科技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这种官僚主义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技术人才,使最先进的技术设计投入生产时已变得陈旧。

另外,前苏联保密范围过宽,造成了相互封锁严重的情况,技术情报传播很慢。军工部门的先进技术转到民用部门的速度十分缓慢,造成了同一领域的技术在军事工业部门十分先进,而在民用工业部门十分落后的现象。

(三)企业资金不足,阻碍设备更新。前苏联自1965年实行“新经济体制”以来,一直在扩大企业权利。但真正归企业自由支配的利润仍较少,并在使用上有严格规定。这样使企业缺乏更新改造设备的自主权。例如,1985年留归工业企业主要用于更新设备等用途的发展生产基金为86亿卢布,如靠这项基金用来更新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的话,那么,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约要用84年的时间才能得到全部更新。80年代中期机器设备的淘汰率为2.2%,全部设备的更新需花45年。而按当代技术发展速度,机器设备的役龄不应超过10年。

(四)投资政策问题甚多,这是制约前苏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前苏联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追求产值的增长速度上。这个指导思想,使得基建投资政策难以调整。这突出反映在:一是在建设投资内部结构上真正用于改建和技术改装的投资比重不大,1981—1985年仅占23.6%,大大影响了原有企业设备的更新。二是基建规模过大,超过实际可能。据前苏联计委经济研究所的计算,在80年代中期,计划规定的施工项目的资金需要量,超过了实际可能提供数额的80—100%,从建筑材料来看,严重存在着供应不足的情况,工业项目的施工、物资的供应只能满足其需要量的60%。这造成投资分散,基建战线拉长,未完工程量大大增加。80年代中期,未完工程占当年基建投资总额的80%左右。这一投资政策最终导致投资效率下降,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由于长期没有选择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而是不断批判“市场社会主义”,使市场难以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中起作用,这样难以改变前苏联严重畸形的国民经济结构,使经济协调发展,亦难以改变严重失调的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关系、工业中的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生产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基本建设的比例关系、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分析说明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原来推行斯大林体制模式的国家,阻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体制问题,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与经济体制的转变相结合,后者要为前者创造条件;二是增长方式长期不能转变,不可能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质量,而使其经济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徘徊状态。

严重的经济反差,导致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危机,人们自然会考虑社会主义还有没有生命力,它的优越性在哪里?信任危机意味着政权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在这样的条件下,政权就难以维持,人们就会做出另外一种选择。换言之,当广大苏联人民看到世界发展的现实情况,发现苏联大大落后了,除了产生严重的屈辱感外,人们要继续前进,振兴自己的国家,只好抛弃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寻觅另一种社会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苏共的垮台是由传统体制的种种弊病决定的。在不少人的论著中,把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归结为苏共没有搞好自身建设。苏共是执政党,是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核心力量,本身的状况自然对苏联的兴衰起着重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上面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但这里立即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苏共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弊端,如高度集权、缺乏民主与有效的监督机制、领导干部思想僵化、脱离群众等等,是由什么造成的?十分明显,这些严重的弊端是在传统体制基础上产生的,产生后又由这种体制保证苏共党的上述弊端长期存在并发展。因此,当斯大林模式被抛弃时,必然也抛弃由这种体制模式才得以保证存在的苏共。邓小平同志讲过:“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8〕。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苏共没有通过体制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来推动自身的变革,解决党内存在的上述各种影响苏联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正是这个原因,当1991年“8·19事件”后,叶利钦发出下令停止苏共活动这道法令时,几乎没有苏共党员和苏共党支部出来抗争,这足以说明苏共党内机体已十分不健康,广大党员对党的未来失去了信心,对党失去了信任。

需要指出,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苏共与斯大林模式一起垮台,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在传统体制条件下,不仅扼杀了广大群众的创造精神,还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包括党的最高领导的思想处于僵化状态。党之所以能够唤起千百万群众,领导千百万群众,首要的条件是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政策纲领要跟上现实生活变化与发展的要求,要及时吸收新的思想包括吸收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苏共长期以来,用《联共(布)党史》和1952年出版的斯大林亲自定稿的《政治经济学》这两本教科书,匡住人们的思想,束缚理论的发展。一个党思想、理论停滞,固步自封,就必然失去领导资格,不能再生存,最后会遭到抛弃。正如邓小平同志讲的,“一个党,一个国家,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从社会利益机制看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都涉及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是将四者有机统一的一条红线。改革内在地包含着利益的调整,要建立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其结果就是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利益驱动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利益协调机制,社会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实现社会的稳定是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功能。当利益驱动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实现良性互动和有机统一时,其结果从社会运行看就是社会的科学发展,从社会状态看就是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种规律性

波澜壮阔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到了“而立”之年。30年间,中国人民不但进行了一次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实践变革,也经历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变革,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更加成熟起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果就是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国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正是在社会的变革中,人们摆脱了耻于言利的传统心态,在不断的利益调整中深切意识

到利益原则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承认利益原则的正当性,业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无论是改革、发展还是稳定、和谐,利益关系都隐约可见,甚至直接反映出来。社会关系和社会运行背后的利益机制,是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互动机制最重要、最基本的层面。

一、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利益机制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只有革命才能解放生产力,往往忽视改革的作用,甚至将改革等同于改良。理论上的误区直接导致我们在实践中踌躇不前,甚至否认社会主义社会也需要改革。这种理解实际上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1890年恩格斯在一封信中明确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P693)从根本上说,社会制度属于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而社会生产力又决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任何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要保持活力,就必须“经常变化和改革”,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之后,实践证明,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有巨大优越性的,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点低、水平低,发展方式落后,这种局面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具体制度都存在着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某些方面,对束缚人民积极性的社会关系中的那些因素进行改革。改革的对象就是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节的都是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这些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表现为高度的计划性、平均主义以及忽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伤害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因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其核心在于调节好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驱动机制。从这个角度说,“改革是一种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没有利益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活力”。[2](P38)改革与人们利益关系紧密相联,在人们未看到改革后的利益时,人们顾及的首先是改革前的利益。所以,邓小平指出:“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3](P152)

我们的改革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这种调整必然涉及各方面的利益。改革就是要破除那些束缚人们生产积极性、主动性的社会关系和具体制度,引导人们的劳动、知识、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生产,并承认这些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把劳动、知识、资本等生产要素与人们的物质利益直接联系起来,才能激励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展要求改革,改革推动发展,其中关键的环节就是利益驱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第五篇:孙世英培训心得

务实高效,坚持办人民满意学校

202_年校长培训心得体会

禹州市顺店镇二中 孙世英

金秋送爽的秋季,我有幸参加了202_年禹州市中小学校长培训。3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教育局赵红钧局长做了开办报告,教育局刘志刚局长做了要求,教育局马怀欣局长做校园管理经验交流,彭秋芝书记做了廉政工作要求,局领导的讲话让我理清了当前形势,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和交流,使我认识到一个好的学校要具备下面三个条件才具备名校条件:

一 校园环境好。

二 理念新(有目标、有思路、有口号、有方向)。三 教育教学质量高。

通过听取许昌九中袁校长交流,是我意识到校长应该具备的能力:一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二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三能够建设校园文化。四能够依法治校。五坚持不断学习。六要有人格魅力。七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同时校长应该找准定位,做自己应该做的的事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校长应该作如下几方面的事情:一 建设一支好的领导班子。二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三 要深入教学一线。四 善于发现薄弱方面。五 学会与专家、名校交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成绩是衡量学生好坏的重要参数,学校应该是一个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成长的地方;学校应该是一个让孩子的理想、品格、习惯朝着正常人的方向发展的地方;学校应该是一个让孩子知识、能力、情感都能快速增长的地方。

下一步学校要带领全体教师到先进学校学习取经,全力以赴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坚持科研新校,组织教师通过学习更新教育理念采取拜师会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深入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充分树立学生的自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解放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讲堂为学堂,变学会为会学。

作为一个校长,如何把学校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是我的当前任务,我校现在处于瓶颈期,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拟定学校的发展规划:

一、狠抓课改不松劲,进一步拓宽思路,使课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加大少年宫建设,以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深化和细化初步形成的艺术特色,在器乐、声乐和舞蹈三方面各排出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节目,为今年元旦汇演做好准备;

四、继续加大为师生服务的力度,团结和带领全体师生,为顺店二中美好未来再铸新辉煌。

培训心得(孙苏东)[推荐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