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加快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工作要点
编辑:雨雪飘飘 识别码:18-1037960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6 18:04: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加快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工作要点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战略目标的关键一年,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新疆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柯坪为目标,以解决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战略、项目带动战略、“三小”产业发展战略(小而优、小而特、小而精)、人才强柯战略等四大战略,以红枣示范工程、高

效节水工程、培训转移工程、引资招商工程、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平安建设工程、精细化管理工程等八大工程为重点,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努力实现柯坪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了进一步拓宽思路、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加强经济产业发展

(一)构建农民高收入产业结构框架

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和信心,下大力气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搭建8000元以上农民人均高收入产业结构框架。其中:种植业1000元以上、林果业4000元以上、畜牧业1000元以上、非农收入(包括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202_元以上,力争在“十一五末”和“十二五”期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突破性增长。

(二)大力发展以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

按照矮化、密植、早实模式,大力发展以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十一五”末,红枣面积达到4万亩以上,有效株数1600万株,人均400株。加强1—3年新植红枣质量管理,确保成活率达到90%以上,3年以上红枣亩产干枣达到180公斤。强化杏等果树的管理,7年以上杏树亩产达到700公斤。

(三)巩固和发展粮棉基础产业

加大物化投入,狠抓生产管理,积极推行良种良法,精耕细作,大力发展小麦千斤田,扩大复种指数,建设一批高产示范吨粮田。继续抓好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努力消灭籽棉单产300公斤以下次宜棉田,大力实施籽棉单产400公斤以上的高产攻关。

(四)做优做强畜牧业

以推动柯坪羊肉品牌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发展高效畜牧业,加大以肉羊改良为主的品种改良力度。全面落实合同防疫的各项措施,动物防疫密度达到100%。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工程,实现草场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示范户。

(五)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工程

继续把节水滴灌作为“三农”工作的突破口,加快高效节水技术推广,力争今年4月底以前启动苏巴什灌区5万亩自压滴灌项目的一期工程。阿恰和启浪灌区要大力发展有压滴灌,年内新增滴灌面积1.5万亩以上,使全县节水滴灌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占总面积的20%),力争“十一五”末全面实现基本农田高效节水。同时,要加强滴灌运行的精细化管理,确保滴灌系统运行正常。

二、加强劳动力培训工作

(一)强化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

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形成合力,对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懂滴灌管理、林果业发展的技术员,力争达到县有技术专家组,乡有技术服务站,村有技术服务队,户有技术明白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双语”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更多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通过培训和转移,切实增加非农收入(工资性收入),力争使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20%以上,人均劳务增收占到人均增收的45%以上。

(二)着力打造农业产业精品工程

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方针,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小而优、小而特、小而精”的柯坪特色产业,实现特色农产品统一采收、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打响柯坪红枣、杏、羊肉、卡玛古、羊毛、驼绒等品牌。

(三)积极发展庭院经济

加快庭院改造,发展庭院养殖,大力推广庭院高密红枣种植,提高农民庭院收入的比重。在有条件的家庭开展“农家乐”经营服务和特色手工艺制作,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三、加强集体经济建设

(一)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合理开发利用集体土地资源,加强和规范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管理,使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突破性增长,努力消灭空壳村。

(二)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

建立和落实结对帮扶制度和扶贫工作例会制度,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各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在提高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上给予项目或资金支持。积极引导贫困农民转变观念,不等不靠,用科技和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三)狠抓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示范引导的原则,全面编制村庄的产业发展、技术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社会事业等发展规划,用规划引领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建设

一批示范村、示范小区、示范户。

四、加强环境卫生工作

(一)积极发展人工生态绿洲建设

完成柯玛经济林改造工程,逐年开展314国道、308省道和县乡公路两侧的道路绿化、规范防护林网建设工程,实施防沙治沙封禁区建设工程,继续加大哈拉坤和亚依地等天然林地管护力度,在绿州外围建绿州。

(二)加强村容

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

以“五清五改五通”为突破口,加快实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农村主要道路绿化率达到90%以上。乡政府驻地、学校、集贸市场、村庄垃圾统一收集,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三)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城乡道路、电力、通讯、供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通村率达到100%,油路通村率达到50%,电力设施、通讯线路布局合理,供电普及率达到100%,电话入户率达到50%,农村户用沼气使用率达到90%,按照统一规划、抗震设防的要求,农村住房抗震率达到100%,供水到户率达到90%以上;防病改水入户率达100%,基本农田100%实现路、林、渠、田标准化建设,农田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四)加大农业服务体系创新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以科技示范为突破口,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逐步推行有偿科技服务。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农业机械化使用率达到80%以上。

五、完善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建设

(一)完善农村防灾救灾体系

防灾预警和救灾体系健全,能及时准确预防处理各类突发性自然灾害,全面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防灾有效率和农民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

(二)加快旅游事业发展

以国家规划“丝绸之路”新疆段旅游线路为契机,加大引资招商力度,加快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全面启动水、电、路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文物抢修保护工作;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民族风情游、生态游等乡村旅游。吸引县外游客202_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5万元以上。

(三)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五保五救助”制度和体系。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解决城镇、农村特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五保户供养率达到100%。

(四)创造农村良好的信用环境

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人人讲信用”的良好信用环境。农村信用户达到85%以上,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意识明显增强。

(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巩固提高“两基”和“普九”成果,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学龄儿童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初中升高中升学率达到45%,突出学前双语教学这个重点,师资水平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要求。

(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所有行政村完成村级卫生室建设,每个村有1-2名卫生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逐步改善城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条件,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网络,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加快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工作要点

第二篇:加快新农村建设

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11月19日,随县理论学习中心组赴邯郸市肥乡县、河南长垣县、山东平原县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学习考察,亲身感受了三个县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给我的触动很大。几个地区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思维发散、思索大胆、思考超前,在融会上级方针、政策的情况下,勇于突破资金、土地、项目、政策等瓶颈和束缚,走出了一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路子。对比先进,查找自身,我觉得无论在思想上、行动上、政策领悟上都有很大差距,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我谈三点体会:

一、我镇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牛头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理应走在全县的前列,特别是一年来市、县领导多次视察我镇,给我们的工作既鼓足了信心,又增加了压力;既提出了要求,又赋予了勇气,因此在临行前我结合镇域实际,仔细思考了我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所面临的相关问题。

1.“地”从哪里要。前期占用如何运作,后期复耕或市场开发如何操作,建新不拆旧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前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后有时代发展所驱动,是摆在我们当下的首要难题。

2.“钱”从哪里来。占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公建等需

1要大笔资金,乡镇财政很显然无法负担。

3.“人”往哪里去。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是导致当前村民意愿与政府导向之间不协调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存在着农民生活水平与规划不协调、社区一体化时间如何掌控方便。

同时还有农村两委的调整、选举、作用问题、如何处理信访稳定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问题及如何处理显性财政收入与隐性财政收入等问题。

二、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建设的总体思路

考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令人震惊,催人奋进,学习先进,对照自身,看到了我们的不足,我们要召开各个层次的会议进行消化领会,更要把我镇发展落差的势能转化为崛起的动能。为此,我镇确定了“一个核心”、“两个集中”。

“一个核心”是“科学发展”。学习肥乡县从“乡”到“城”的转变过程,我镇要在十年内完成从“城镇”到“城区”的建设,制定“三步走”:到202_年末全面启动北戴河火车站西出口至三岔口片区的规划设计及拆迁准备工作;深化205国道、宁海道两侧环境卫生整治,继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以宁海道一侧为试点初步运作牌匾整治,并取得切实效果。到202_年末,完成南新庄、南甸子、牛头崖3个社区建设任务,使宁海道两侧精品住宅初现规模;修编镇域规划,其中202_年我镇村庄建设规划把44个村合并为22个社

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要着重修订该规划,加大村庄撤并力度,力争把39个村合并为12个社区,这方面我们准备大投资,请资质较高的设计单位完成这项工作。到202_年末,按规划完成社区合并;全部完成今年上报的12个村新民居建设,完成宁海道绿化、亮化工程,使宁海道成为新城区靓丽一景。

为确保核心任务顺利完成,大力推进“二个集中”:一是农民向城镇集中,对南新庄等3个村实施整村拆迁,采取“农村宅基地臵换统建安臵房、对购买商品房予以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打破地域、身份界限,分层次向城镇集中,进而解决城镇化和农民住房问题。二是农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村民股份合作、土地资源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等办法,将土地以入股、返租倒包等方式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或实行企业化运作,发展有机、绿色、特色种植,实现零散土地集约化;或走向市场进行招拍挂,用商业开发后的节余资金反哺农民。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成立办公室。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部门和政策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准备成立办公室,抽调农经、土管等所(站)精干同志,进行系统业务培训,赋予一定的职能,逐步完善镇出台的《旧村改造暂行办法》,统筹统管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新民居建设等。

构建新产业体系。逐步建立以旅游服务业为主体、商贸流通为主导、农业产业化为基础、机械加工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旅游服务重点承载中低端旅游群体,与北戴河错位发展;商贸重点是整顿牛头崖大集及周边商铺,通过环境的改善形成家具、小商品等市场群落,拉动人流物流。农业产业化重点是围绕西陆庄花卉、都寨棚室基地、太和寨“金麒麟”西瓜等镇域名品、名地、新品来开发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既当“菜篮子”,又做“后花园”。工业重点是以主动接受北戴河通联公司和长白机械厂辐射,把我镇打造成为高效、低耗的小型机械加工之地。

引进战略投资者。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做成“一揽子”项目,坚持市场主体,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领域综合化和投资形式多样化”的思路,统一打捆包装,统一招商,力争每年引进千万元项目1个以上,营造“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开发商与村民双赢”的全新格局。

强化基层党建。平原县将876个行政村合并成为180个社区,不仅优化了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而且促进了社区干部队伍精简高效、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我们要以此为典型,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中,加快农村向社区的合并,坚决克服消极畏难情绪,鼓励敢走新路、敢出新招、敢于碰硬的工作态度及方法,达到基层党建的“精兵简政”。

发动村民。通过广泛宣传,让村民认识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好处,从而激发群众的热情。坚决按照村务流程,严格履行村内民主决策制度,把好各项“程序履行关”、“民意征求关”,使村民成为新民居建设的主力军。

提供保障。农民迁入安臵房后,通过各种渠道,使一部分可以继续从事原有二、三产业、一部分利用补偿金进行经商或投资、一小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再通过政府、集体、个人各出一部分资金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彻底免除后顾之忧。

考察归来,我深刻感受到,作为南、北戴河服务基地的牛头崖必须学会借鉴,这种借鉴,要摒弃孤芳自赏,缩短摸索的过程,摆脱固定模式和思维;要避免大拆大建,做足海域文章,把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统筹结合,这些成功经验,为我镇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也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趁势而上,积蓄力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勤奋务实的作风,为建设富庶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沿海强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

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加快和谐新农村

建设步伐

今年以来,兴隆乡人民调解工作瞄准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四个三”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有力促进了全乡和谐新农村建设。

发挥三大优势,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发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的优势。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经济待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推进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主持召开有关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工作措施,有效地增强了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力量。二是发挥综治办综合协调的优势。强化综治办“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其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组织综合协调作用。三是发挥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优势。把民调工作作为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调动了各单位抓民调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整合三大力量,搭建工作平台。遵循“整合资源、聚合力量、形成优势、强化基础”的工作原则,多层面搭建工作平台,加强基层民调队伍建设。一是整合村级民调力量。村委会建立调解委员会,确定2-4名调解员,每个自然村确定4名综治信息员。二是整合民调综合力量。举办乡、村两

级调解人员业务培训班,全面提升了基层调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运用三大方式,规范调处行为。一是现场调解。通过基层调解组织入户调解,及时制止事态蔓延扩大,增强调处的及时性。二是庭式调解。将双方当事人集中到调解室,由调解委员会值班领导主持调解。三是巡回调解。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及早发现潜在的矛盾纠纷和其他社会不安定因素,减少矛盾纠纷的转化和发生。

瞄准三大目标,确保调处实效。乡党委、政府始终把保稳定、促发展、赢民心确定为“大调解”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逐步形成“党委、政府领导,调委会主抓,相关职能部门协助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大民调”工作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乡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4件,调解成功24件,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100%,为推动全乡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四篇:创建和谐平安乡镇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创建和谐平安乡镇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阿子滩乡政府乡长:侯小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与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那么,作为农村基层政府如何围绕这一目标,促进乡镇的平安创建工作呢?针对这个问题,我深入乡村调研,通过对干群反映的难点、热点、焦点、疑点等问题的调查,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看法,以供参考。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平安创建的关系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扩大内需,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新农村建设既要治穷,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又要治愚,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法律意识,还要治乱,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建立农村治安新秩序,实现农村平安稳定。平安创建工作就是要解决治愚、治乱的问题,从而为治穷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优良的社会治安秩序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平安创建要达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安居乐业,影响农村社会大局的平稳,而且关系到农村各项改革是否能够深化、农村民主法制进程是否顺利推进,农村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是否得到不断提高。总之,新农村建设与平安创建相辅相成,平安创建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创建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蓝图能否实现。新农村建设创造出的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又反作用于平安创建,不断优化平安创建的质量,提升平安创建的档次,最终实现良性互动互补。

二、当前乡镇平安创建工作存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种类矛盾纠纷仍较突出。

当前,全县农村不稳定因素主要由以下六个方面的矛盾引 起:一是经济利益矛盾。主要为土地山林塘库承包、资源开发、灌溉用水、国家征有和土地与赔偿等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矛盾。由于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老龄人的养老、医疗保险、贫困户的救济、“三无”(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较为突出;农村私人借贷、交易、继承等方面后经济纠纷也较多,严重影响农村稳定。二是政治利益矛盾。如:在村民委员会直选过程中产生的当选者与落选者的矛盾。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权力之争等等。三是思想观念矛盾。封建宗教观念引发的宗派矛盾,新旧思想冲突引发的上下辈人之间的矛盾等等。四是婚姻家庭矛盾。如:离婚案件、赡养、扶养问题增加从而引发家庭纠纷等等。五是历史遗留矛盾。如:工程建设、村办企业、农垦场遗留的债务负担等历史矛盾。六是干群矛盾。极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和执法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较差,导致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执法程序不规范、效率低下、执行不力等问题,引起群众不满,涉法涉诉上访案件居高不下,村级干部在经济管理中缺乏公开透明、分配不公、贪污腐化等引发的矛盾较多。此类矛盾引发大量群访和个访事件约占农村上访总的60%以上。

(二)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仍然突出。一是诈骗、盗窃等侵财类案件仍居高不下。由于乡村公路交通的发展,运输条件的改善,诈骗、盗窃犯罪分子将手伸向农村。近年来,农村丢包诈骗、电子元件诈骗、假冒名贵药材诈骗、“兑换外币”诈骗、婚姻诈骗、利用迷信消灾诈骗等较为盛行;机动车辆、农机具、电力设施、通信设施、耕牛等生产资料以及牲畜、家禽等生活资料被盗现象比较严重;在山区盗伐林木、盗猎珍稀动物、非法采矿、采沙、采石违法犯罪突出。二是杀人、伤害、抢劫致死人命等八类案件时有发生。这些案件中,杀人、伤害案件大多因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微小利益引起;抢劫犯罪大多因为贫图几千元,甚至几十元的财物而引发。三是农村一些地方成为收销赃物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场所。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存在的差异,农村一些地方成为机动车、家用电器、电脑、手机等被盗物品的收赃销赃场所。与时同时,假冒伪劣产品也充斥农村市场,特别是假种子、假农药、假肥料等农资产品对农民生产生活危害很大。四是劳务输出带来的治安问题。由于盲目外出,很多务工人员没有专业特长,文化素质偏低,异地生存困难,导致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走向违法犯罪;同时,由于农民工法律观念不强,加之国家缺乏保护农民工正当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措施,致使拖欠民工工资、因工伤亡事故得不到妥善解决等事件屡屡发生;劳务输出也形成许多空巢家庭,导致农村照顾未成年人和老人关爱不到位,农村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由于农村青壮年男性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多为老、弱、病、残、妇、幼,造成村社群防群治力量薄弱,组织参与巡逻守护人力困乏,致使盗窃公私财物、拐卖妇女儿童、侵害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三)农村各种安全隐患问题突出。一是交通安全事故增加。近年来,随着农村交通网络的扩展,机动车辆的增加,加之一些农民群众交通法律意识淡薄,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违章超载等,致使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二是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开掘乡村道路、修建塘库沟渠等过程中,因管理失控,安全意识不强,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三是农村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目前,全乡广大农牧村群众有40%以上的居住在串木房里,建筑耐火等级低。同时,农村使用柴草、蜂窝煤做生活能源的占80%,柴草、燃油、煤气、农药等农用易燃物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容易发生火灾。

(四)农村平安创建的困难和问题突出。按照省、州、县部署,我乡经过一年时间的平安创建活动,在农村建成了一批平安示范村和平安示范单位,虽然基本符合创建标准,但创建的范围有限、量少质弱、档次不高,创建中遇到的困难较多,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一些农牧村基层党员领导干部重视不够,村级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农牧村基层党员领导只重视抓经济建设,不能正确处理好平安创建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对治安工作特别是治安防范思想认识和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部分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现象严重,村干部素质不高,缺乏威信和工作责任心,致使平安创建工作在基层难以真正落实。二是经费严重不足,机构人员不到位。平安创建工作需要投入相应的工作经费,农牧村——特别是经济发展滞后的村组,村上无集体经济积累,无经营项目,加之农业税费取消,一些地方农牧村综治、群防群治经费未真正列入财政预算,导致平安创建办公场地、设施装备、巡逻守护人员待遇报酬、物防、技防设施建设以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等工作难以落实,严重阻碍了农村治安工作的正常开展。综治办编制未列入三定方案,综治办主任及工作人员多为兼职,村社治保组织、调解组织、“两劳”帮教组织不健全或名存实亡,村治保主任由村支书和村主任兼职现象较为普遍。三是农村法制建设薄弱,治安防范机制不健全。目前,农村有的村社一年都没有开过群众会,对群众的法制宣传还是停留在放广播、写标语、发资料上,群众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对党和国家的政策缺乏了解,致使出现纠纷、矛盾不能依法表达诉求,不会通过法律政策依法解决,从而酿成案件;同时外出务工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推进乡镇平安创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约占全县地域面积的98%,农业人口约占全县人口99%以上,农村地域面积广、人口多,地形以山区、黄土高原为主,农民居住普遍分散,经济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平安创建中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决定了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工作中就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示范带动,政府支持,农民建设的原则;因此平安创建要紧紧围绕这个特点开展,积极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1、党政领导要重视。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平安创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好平安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在将平安创建作为落实“三大要务”、“六项重点”的重要工作之一的基础上,把平安创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同部署、同规划、同检查、同奖惩。

2、政策决策要科学。在制定出台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的时候,要对影响平安建设的因素和风险进行认真评估,科学制定解决农村历史遗留问题的规范性政策,依法治理,分步化解历史遗留矛盾,从而减少社会对抗因素,促进农村平安稳定。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特别要把解决农村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老龄人口问题作为突破口,重点解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影响平安创建的各类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3、规划设计要合理。在新农村建设部署、规划上,要把平安创建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在硬件上,村委会要设立“三室”:平安创建室、驻村民警警务室、民间纠纷调解室;在新农村布局规划上,要将物防、技防及消防通道、消防栓、消防池纳入设计范畴,农房设计要经过城建、消防部门审核批准;在土地划拨、资金补贴等方面对愿意集中修建房屋的群众予以优惠,充分调动农民群众集中建房的积极性,这样,既利于在改造完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方面节约资金,又利于治安防范工作,减少巡逻守护工作中人、财、物等资源的浪费。

4、资金投入要到位。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需要国家、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和农民个人在资金方面进行大量投入。为此,要加大农村平安创建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按照中央“谁受益、谁出资”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由各级财政、物价等部门牵头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由县、乡财政划拨和采取“一事一议”相结合的方式,适当向社会、企事业单位、个人筹措群防群治所需工作经费,用来解决农村平安创建办公、巡逻守护、宣传等工作经费及巡逻守护人员报酬问题;落实办公场地,改善办公条件。

5、工作机制要创新。一是实行农村平安创建目标责任制。把平安创建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县各部门、单位均要挂钩联系一个村,对联系村的新农村建设与平安创建,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对口扶持。三是完善监督奖惩机制。首先要将科学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制定科学的考核奖惩办法,与村干部任用、评优选模挂钩;其次,组织、人事、纪委、监察、政法、综治、目标督查等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责,加强督促检查,对村干重视、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的村组、单位坚持表彰奖励;对因领导不重视、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群体性事件、影响恶劣的治安灾害事故以及恶性刑事案件的,要追究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对工作滞后的要实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直到一票否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关注民生、改善民风、体察民意,体现民主。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凡百姓安居乐业,则天下太平;凡民不聊生,必社会动荡。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作为直接服务于百姓的基层政府必须从解决民生、民风、民意,体现民主问题着手,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殷实,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让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居住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第五篇:加快房山新农村建设

(专刊)第 27期

房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202_年6月26日

携手共建新农村合力建设新家园

按照区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由区委组织部与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牵头,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携手共建新农村”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全区60个区直单位和60个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开展了“携手共建新农村”活动。主要采取区直单位与区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结成对子的形式,由区直单位选派一名干部作为联络员,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代表本单位入村开展共建活动。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普遍重视,共建活动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召开之后,各区直相关单位按照会议要求和携手共建活动的有关规定,抓紧安排,认真落实,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结对村进行调研,与乡镇领导、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座谈,共同研究制定共建活动计划。目前,全区60个区直单位与60个示范村都已制订了活动计划,并已报送区委组织部备案。同时,各

单位都选派了工作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机关干部入村担任联络员,具

1体负责本单位与结对村之间的日常共建工作。区委组织部和区新农村办责成专人负责日常的协调和报道等工作,分别在《房山组工动态》和《新农村》简报中开辟了“携手共建新农村专刊”和“携手共建专栏”,专门用于总结共建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

(二)结合实际,部门优势充分发挥。在共建活动中,各区直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和优势,按照活动计划,从不同角度对结对村进行帮助,有力地支持了村里的新农村建设。如区司法局结合窦店镇西安庄村的实际,帮助其建立了民情调解室;区安监局在与蒲洼村进行研讨后,针对工程建设量大等困难,及时协调100万元资金和500吨水泥支持建设;区燃气中心针对大石窝镇南河村新农村建设资金短缺的状况,送去50万元启动资金;区科委积极争取市管资金20万元帮助琉璃河镇官庄村改建多媒体教室,为群众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区妇联在长阳镇西场村举行“巧姑靓嫂”牵手共建新农村活动,为民俗旅游户送去2万元启动资金;区地税局到阎村镇大十三里村对村财务管理人员和村民进行税法和财务知识培训;区卫生局针对韩村河镇西南章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积极帮助其进行医务室改扩建工程,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区委宣传部多次到良乡镇南庄子村调研,并协调区新农村办、房山规划分局、区市政管委、区林业局、区卫生局、区体育局等单位召开协调会,现场解决很多问题;区成教中心在城关街道八十亩地村开展两期“纵横汉字输入法”计算机培训班和计算机网络培训班,累计培训100余人次。

(三)重点突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各区直单位和示范村把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积极协调,多方筹资,使得各村在修路、改水、改厕、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5月底,60个区直单位为结对村直接投入或协调资金累计已达1000余万元,支持各种物品(折合人民币)200余万元,修主路54.51万平方米、支路36.22万平方米,铺设输水主管线9.58万米、支管路15.36万米,排水主管线5.39万米、支管线5.18万米,打机井12眼,建单村水厂12个、联村水厂1个,购置垃圾箱(桶)703个、垃圾清运车11辆,建达标公厕21个、户厕改造6228户,新建或改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28个、5259平方米,商业网点45个、5100平方米,健身场所21个、7.39万平方米,文化图书室14个、7565平方米,这些财力、物力的投入,在较短时间内使各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共建活动中“软件”建设较为薄弱。与各区直单位帮助结对村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相比,在调动农村建设主体积极性方面方法不多、力度不大,个别村存在“上边干、下边看”的现象。

(二)监督检查机制尚不够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区直单位为结对村提供了大量资金及实物的帮助,但往往由于后期没有继续指导和监管村里的分配和使用,影响了使用效果。

(三)少数单位共建活动还没有实质性进展。一是缺少包村工作经验,没有找到发挥部门优势的途径和措施。二是片面地强调单位性质和在财物支持方面的难度,找不准工作的切入点。三是个别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重视这项工作。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抓产业、促就业,通过调整共建重点提高农民建设主体意识。把区直单位共建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引导到帮助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和

农民就业上来,不断提高村集体和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强化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二是搭建交流平台,为各单位相互学习和借鉴提供经验。选择一批比较有代表性的区直单位、乡镇和村,对他们在共建活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作法予以总结,利用“携手共建专刊”和“携手共建专栏”两个载体,为各区直单位、乡镇党委和村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以案例分析和点评的形式推广经验、启发思路。

三是整合部门资源,扩大共建活动成果。由区委组织部、区新农村办和各乡镇党委共同组织,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定期组织各区直单位、重点村负责人集中研究解决阶段性的突出问题,以便今后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完善信息制度,加强对区直单位、乡镇的信息采集工作,定期对各单位的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进行统计和通报。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组织专人定期对共建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通报。

(区委组织部、区新村办)

编校:肖莉签发:朱文生 送:区四大部门领导(共印25份)

加快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工作要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