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红与黑 色彩分析
编辑:独影花开 识别码:18-483027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23 15:10: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红与黑 色彩分析

《红与黑》读书笔记

红与黑,两种色调相反、反差极强烈的色彩的并列,在1830年成为了司汤达一部小说的名字。自小说问世以来,书名一直是众多文学评论中必然提及的一笔,也不断地引领着读者反复玩味,乐此不疲,引发无尽的猜测和遐想。书名乍一看觉其模糊晦涩,不可捉摸,然将全书反复咬嚼之后再细细体味,深觉这两种颜色确实浓缩了作品最精华的意义和价值。色彩的语言是无限丰富的,对美术有过专门研究并写出过《意大利绘画史》的司汤达想必深知这一点。

光荣与梦想、幻灭与死亡同样化身为红与黑两种色彩。于连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对来世的恐惧,有的只是一腔的雄心壮志和满脑子的冒险精神,生活对于他是一场残酷的搏斗,要么为荣誉、地位、财富及一切现世幸福而生,要么希望破灭粉身碎骨而死。他拒绝了朋友富凯为他提供的一条平稳的发财道路,不想过一种安稳、自足而平庸、乏味的生活,他不能让岁月消磨掉博取荣光的激情,宁愿冒九死一生的危险去探求一条飞黄腾达的捷径。他怀揣野心在尖角嶙峋的社会里孤军奋战,却得不到命运的眷顾,最终碰得头破血流,败下阵来。失败的代价是失去生命。于连并不惧怕死亡,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死亡、生存与永恒在他眼中仍是个“对于头脑发达到足以领悟的人而言”的十分简单的问题。在他看来,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投入为谋求个人幸福而奋斗的伟大事业,庸碌地活着实与死亡无异。当所有幻想的不可实现性在他面前骤然呈现的时候,他选择了拒绝乞求赦免,因为即便能逃脱司法的惩处而苟延残喘,命运的判决也早已把他投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最后在法庭上的那段发言是他生命的绝唱。个体的生命如一颗流星,在光荣与死亡的较量中,在红与黑的交缠中,从绚烂走向毁灭。

于连的不幸在于怀着炽热的观念走进一个感情日渐冷漠的世纪。作为拿破仑的热情拥护者,英雄业绩、伟大事业和自由的向往者,他从充溢的感情出发寻找一种比现实生活所允许的更高、更明智、更轻松的生存形态。而这个虚假、世故和冷冰冰的世界却满怀敌意地始终站在他的对立面。他曾经有意或无意向现实妥协,变得自私、虚伪、狡诈了,原来的理想主义观念被所谓“清醒”的理智的光焰渐渐燃尽。然而他毕竟不属于那个统治阶级,当被那个阶级当作卑贱的敌人彻底地抛弃时,他才猛然从梦境中清醒过来,绝望地与那个阶级彻底决裂,在痛苦中回归自己真正的灵魂王国。但这时他的生命也行将结束,一个桀骜的灵魂在命运的坐标上简短而崎岖的轨迹终于不再延续。红色的鲜活的光点最终为周遭的浓黑所吞没。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第二篇:《红与黑》心理分析

《红与黑》心理分析的首要特点是将人物外部描写心灵化。在这部作品中 ,司汤达为了把读者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来 ,他有意识地缩减对客观物质世界及人物外部特征的描写 ,即使有这方面的描写 ,也都已经心灵化了。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以景衬情 ,境中有情。就自然景物描写来说《, 红与黑》中自然景物描写很少 ,仅有的一些段落也都与人物当时的心境相契合 ,也就是说被心灵化了。比如 ,于连决定要握住德·瑞那市长夫人的手的那天晚上小说是这样描写的“: 于连发现今宵没有星光月亮 ,将是最黝黑的一夜 ,天空中大块大块的黑云随着十分闷热的风飘荡不定 ,好像预示暴风雨将要降临。”这是透过于连的视线看到的景致 ,是于连当时心境的外化。仅寥寥数语 ,就造成一种氛围 ,一种情调 ,那黑夜、闷热的风、飘荡不定的乌云 ,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于连此时的动荡心情 ,真可谓景中带情,情景交融。作品中的社会环境的描写也已心灵化了。以于连最初进入神学院为例 ,作品写于连远远望见神学院沉重的大铁门 ,便“觉得两腿发软”,拉响门铃后 ,他感觉铃声仿佛在荒山野地里回荡。一位身穿黑袍、脸色阴森的人来开了门 ,领着于连进入一个又矮又暗的房间“, 门顶上有一个黑色的大十字架”“, 墙上挂着两幅已变黯发黑的画

像 ,”“整个房屋笼罩着死一般的寂静”,此时的于连“心跳得非常厉害 ,恐惧极了”。见到彼拉神父后 ,神父那黑色小眼睛发出可怕的光茫 ,终于使于连支持不住“, 直挺挺地跌在地上”。这一段描写突出了黑色意象 ,开门人的黑袍、黑色的十字架、黑暗的房间、墙上发黑的画像以及神父的黑色小眼睛等 ,这些都是于连看到和感觉到的 ,他的恐惧感和窒息感也极易感染读者。这样的描写将外在世界心灵化 ,为以后进一步展现神学院的黑暗及于连的痛苦作了很好的铺垫。

其次是以人物的外部描写折射心灵。作品中 ,对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等外部特征的描写 ,也直接为展示人物的心理服务。于连的外貌主要是通过市长夫人及玛蒂尔德小姐的视线描绘的 ,而描写这两位女士的外貌时 ,则着眼于于连的感觉和印象。如德瑞那夫人第一次见到于连时 ,作品写到“: 她完全被于连俊美的面庞、又黑又大的眼睛、漂亮的头发所迷住,感到非常快乐。”这样既勾勒了于连的相貌 ,也写出了德瑞那夫人对他的印象。又如 ,于连第一次见到玛蒂尔德小姐 ,作品是这样描写的:于连看见一个年轻的小姐走进来 ,在他对面坐下。她有着淡黄色的头发 ,身材姣好。但于连一点儿都不觉得她很迷人。虽然她有一双迷人的眼睛 ,但这双眼睛让人感到她有一颗冷酷的心。接着于连将玛蒂尔德小姐的眼睛与市长夫人的眼睛作了比较 ,认为两双眼睛都很美丽 ,但市长夫人的眼睛闪着热情的火花 ,而玛蒂尔德小姐的眼睛却咄咄逼人。这一段描写不是纯客观地勾勒玛蒂尔德小姐的外貌 ,而是始终着眼于于连的内心感受和思索。于连的视线主要集中于玛蒂尔德的眼睛上 ,他从这双美丽的眼睛中感受到小姐内心的冷酷。这样描写也有利于揭示玛蒂尔德小姐高傲、冷漠的性格特征。

那么《红与黑》为什么能使外部描写心灵化呢 ? 这与其采用的视角有关。从西方小说的发展来看 ,传统小说主要采用非聚焦视角 ,即叙述者无所不知 ,可以从任何角度观察事件 ,也可任意透视人物的内心。《红与黑》虽然从总体而言 ,没有摆脱非聚焦视角 ,但它对传统小说的视角模式有所突破。这种突破体现在:它在某些部分、某些场景的描写中 ,较长的篇幅都采用了内聚焦视角。内聚焦视角的特点是 ,叙述者放弃了自己的眼光 ,转用故事中人物的眼光来观察外部世界 ,正因为如此 ,人物所观察、感知到的外部世界 ,就很容易带上人物的情

感色彩 ,使外部描写心灵化。这一特点是其它视角类型难以企及的。就《红与黑》而言 ,作品中的景致、情境和人物外部特征的描写 ,都是人物看到的和感受到的 ,在这些描写之前 ,往往加上“他发现”、“她看见”、“他感觉到”等引导词 ,因而染上了人物的感情色彩 ,与人物当时的心情相契合 ,使读者见人物之所见 ,感人物之所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更有利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刚才提到的那一段自然景物描写 ,是于连的眼睛看到的 ,与他当时的心情相契合。如果换一个人 ,比如说德瑞那市长 ,他不一定会对夜之漆黑、风之闷热有如此强烈的感受。再比如对神学院环境的描写 ,所有的意象 ,都是于连眼之所见,突出了他恐惧、痛苦的感受。尤其是于连初次见到彼拉神父时 ,并不知道他是谁 ,叙述者也故意不作交待,而只是顺着于连的视线和感受来叙述 ,写于连看到神父犀利的目光 ,非常恐惧 ,以致倒在地上 ,这里运用的就是内聚焦视角。如果开始就交代神父的身份 ,表明叙述者比于连知道的多 ,那采用的就是非聚焦视角 ,如果这样写的话 ,就不利于进一步描述于连强烈的恐惧感。正因为采用了内聚焦视角 ,作品中的外部描写才能取得心灵化的效果。采用内聚焦视角是 20 世纪小说尤其是意识流小说的一大特色所以《红与黑》已具备某些现代小说的因素。国内外有些学者已注意到这一点。法国文学史家布吕奈尔在《19世纪法国文学史》中指出“司汤达是第一个推翻长篇小说术语的人”进而指出司汤达小说的现代性是使之在19世纪无法得到普遍理解的原因。我国《红与黑》研究专家韦遨宇也持相似的观点“西方论及新小说的起源往往始于福楼拜 笔者却以为完全可以始于斯汤达而斯汤达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红与黑》心理分析的另一重要特点是着力展现人物剧烈的内心冲突。黑格尔认为 ,悲剧的最高形式是内心的精神分裂式的冲突。于连形象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司汤达将人物内心复杂的矛盾冲突充分地展现了出来。于连内心的矛盾冲突体现在多重对立统一的因素中 ,包括自卑与自尊、正直与虚伪、反抗与妥协、雄心与野心、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多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正是种种矛盾运动构成了于连形象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在展现人物剧烈的内心冲突时 ,司汤达采用的主要手段是独白。在《红与黑》中 ,独白运用得很广泛 ,其中最成功的是那些披露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冲突的独白。这些独白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 ,独白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尽管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复杂多变 ,但都经过了司汤达的理性梳理 ,所以显示出分明的层次和顺理的逻辑 ,十分真实自然。如于连收到玛蒂尔德小姐的求爱信后 ,作者具体、深入地揭示了于连的心理变化。信上让于连在半夜一点月光明亮的时候爬梯子进她的闺房 ,于连第一个念头就是怀疑这封信是一个骗局 ,是贵族子弟们设下的圈套 ,目的是要戏弄他、害他 ,于是产生了畏惧与犹豫的心理“, 不能随便回答”。但是他又不愿错过机会 ,荣誉观念也使他下决心按信上的要求去做 ,他想“万一玛蒂尔德是诚心诚意的呢 ? 这样 ,在她眼里 ,我就成了十足的胆小鬼。我没有高贵的出身 ,就得靠表现高贵的品格 „„荣誉只有一个”。但为了保险起见 ,他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 ,如把信抄一份交给好友保管 ,随身带上等。这一段描写 ,层次分明地展现了于连的心理活动过程 ,从猜疑到畏惧、犹豫再到决定赴约并周密防范 ,心理的变化具有层次感和逻辑性 ,十分真实自然。之所以这样 ,与独白采用的话语方式有关。

其次 ,主要运用自白和间接的内心独白。从叙事学的角度讲 ,独白主要包括自白、内心独白和间接的内心独白几种常见的类型。《红与黑》运用了自白、间接内心独白两种独白形式 ,没有出现内心独白。自白是传统小说常用的形式 ,它忠实地复现人物的感受、看法 ,具有直接性与生动性 ,但由于需要引导词和引号 ,受到的限制较多;间接的内心独白省掉了引导词和引号 ,可以更自由、灵活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 ,而且由于自由间接引语是叙述者站在人物的位置上表述人物的心情 ,能增加同情感 ,使读者受到感染。自白在《红与黑》中运用得最多。比如上文提到的 ,于连接到玛蒂尔德小姐的信后 ,就展开了剧烈的内心冲突 ,这些冲突在作品中是以大段的自白形式出现的 ,司汤达花了整整五页的篇幅来描写于连的自白。这段自白集中地反映了于连勇敢与畏惧、荣誉与耻辱等内心冲突。除了自白以外《红与黑》还少量地运用了间接内心独白。在运用间接的内心独白时,往往和自白交织在一起。如第11章“长夜悠悠”,写市长夫人在手被于连吻过之后 ,心海里掀起了狂澜,作品以大段独白表现了她复杂的内心冲突。这一大段独白 ,将自白和间接的内心独白相交织,反映了德瑞那市长夫人的情感与理智的冲突 ,真实的人性与宗教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剧烈碰撞。她渴望爱情,却无法超越伦理规范和宗教信条 ,因而使自己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矛盾状态之中 ,陷入了两难境地。起初 ,她头脑处于清醒状态 ,揣摩自己对于连的感情 ,作品运用了直接引语。(她暗自想到“:难道我恋爱了?我,一个已婚妇女恋爱了?”)后来 ,当她处于半睡半醒状态时 ,她的几段独白则是用自由间接引语表达的 ,其内心冲突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示。下面这一段就是一个例子。当市长夫人的手被于连吻过之后 ,作品写到:这是个可怕的时刻,她的心灵飘浮在另一个王国。前一天她还享受着一种全新的幸福 ,现在一下子便跌入了残酷的不幸之中 „„一会儿害怕没人爱她 ,一会儿又被自己的罪恶所煎熬。她时而陶醉在爱情的甜蜜之中;时而感到痛苦内疚 ,心中充满犯罪感;时而又因怀疑于连另有所爱而神智昏乱 ,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矛盾状态之中。这段话揭示出市长夫人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爱情与宗教伦理观念的剧烈碰撞。她渴望爱情 ,却又无法超越宗教信条与伦理规范 ,因而陷入了难以自拔的两难境地。由于间接内心独白的运用 ,德瑞那夫人的思绪得到了自由、顺畅的表现 ,也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自白和间接内心独白这两种独白形式都有利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由于人物的心理活动都经过了叙述者的加工、整理和概括 ,这样更有利于把人物内心中互为对立的思想意识提炼出来 ,因而这两种独白形式比较适宜于集中展现人物剧烈的内心冲突。不过 ,它们也各有特点 ,自白的特点是具有直接性与生动性 ,能忠实地复现人物的感受、看法。间接内心独白因为省掉了引导词和引号 ,所以可以自由、灵活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内心独白则不同 ,由于叙述者完全隐退 ,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于无序状态 ,这不利于集中、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 ,所以在《红与黑》中没有出现这种独白形式。但内心独白却有利于及时捕捉人物飘忽不定的观念和思想 ,再现连续不断的意识流动 ,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 ,因而受到 20世纪小说家尤其是意识流小说家的青睐。从这一点而言《, 红与黑》的话语表达方式基本上是比较传统的 ,与现代心理小说尤其是意识流小说有比较大的区别。当然 ,我们也不否认《红与黑》有现代小说的因素 ,现代心理小说尤其是意识流小说大量采用内心独白或间接的内心独白形式 ,如对间接的内心独白的运用。

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层动因也是《红与黑》心理分析的重要特点。司汤达在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时 ,不仅对心理变化把握得格外精细 ,而且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动因也揭示得很深刻。这是司汤达长期倾注于对人的心灵的研究的结果。司汤达热衷于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的奥秘 ,十分善于体会总结自身的心理变化 ,尤其是爱情心理。他一生中曾有多次恋爱经历 ,虽然屡遭失败 ,乃至终生未娶 ,却对恋爱中人的心理有了透彻的观察 ,并写出一本《爱情论》,细致地分析了男女之间的爱情心理。这部著作使他获得了心理分析专家的美誉。另外 ,他还写了不少日记、笔记、书简 ,记载了许多自我观察、自我解剖的内容。正是因为平时习惯于以理性的眼光观察生活 ,所以在创作中 ,他也注重对素材进行分析和研究。写作对他来说 ,意味着解剖 ,是分析复杂感情的组成成分 ,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层动因。这一点构成了他创作的重要特色。

《红与黑》这部作品以主人公的两次爱情为中心线索和主要情节 ,但它绝不是一部普通的爱情小说 ,而是一部具有深广社会意义和巨大文化内涵的作品。司汤达在描写人物的爱情心理时 ,还揭示出其深层心理动因。这样 ,爱情描写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是洞察社会现实、展现人物性格发展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于连与德瑞那夫人的爱情贯穿着作品的始终。于连是一个平民青年 ,而市长夫人比他大10岁 ,两人在年龄、地位和身份上有着极大的差别。那么 ,于连为什么追求市长夫人 ,其深层心理动因是什么 ? 这是理解于连形象的关键。对于这个问题 ,可以做出多种解释 ,如对上流社会的报复;对拿破仑英雄主义的崇拜;与德·瑞那夫人心灵的契合;平民意识和平等观念的驱使;恋母情结等等。其中恋母情结和平等观念揭示了于连追求德瑞那夫人更为深层的心理动因。虽然在司汤达生活的时代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还未产生。但已有一些作家不自觉地在创作中触及到人物的深层心理 ,乃至潜意识心理 ,司汤达便是其中的一位 ,这也是他长期倾注于人的心灵奥秘的探索的结果。就于连而言 ,他自幼丧母 ,从小生活于暴虐专横的父权氛围中 ,因此他渴望得到母爱。因此当他碰到温和、善良而年龄又比自己大很多的市长夫人时 ,极容易在心理上将她幻化为母亲的形象。他第一次见市长夫人时 ,就为她柔美的声音、温和的眼神、美丽的外表所吸引。在对两人第一次见面短短的几段描写中 ,司汤达三次写到市长夫人声调的柔和、神情的柔媚。就市长夫人而言 ,她则为于连秀美的外表、孩子般的腼腆所吸引。在作品最后 ,于连回顾自己的一生 ,对夫人充满爱恋与感激,说“: 她对我如同母亲对儿子一般。”显然 ,司汤达在这儿突出的是市长夫人母性的温柔,他是把市长夫人作为母亲形象来描绘的。有趣的是 ,司汤达在他的其它作品中 ,如《吕西安娄万》《、巴马修道院》等 ,把主人公吕西安、法布利斯也都写成早年丧母他们的恋爱对象莎斯,特莱尔夫人、桑斯维瑞那夫人也都是“母亲”形象的化身。事实上司汤达本人有着严重的恋母情结.弗洛伊德派心理学家把司汤达眷恋母亲的心理特征作为典型的恋母情结加以分析。司汤达7岁丧母,父亲极为严厉、冷漠他的恋母情结长期被压, 抑在潜意识中 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合理的释放因而通过创作把自己的恋母情结投射到小说人物身上以获得一种宣泄和补偿。不仅小说创作如此他的《自我崇拜回忆录》《、亨利勃吕拉的一生》及《日记》中也可看出来。然而对于司汤达和于连的恋母情结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弗洛伊德的学说解释为杀父娶母的倾向。事实上 ,司汤达及其人物的恋母情结隐喻象征着某种文

化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取向 ,与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以及仇视形形色色的权力结构、压迫与专制制度和各种既存秩序的倾向相联系。于连对市长夫人的追求是与他对市长的报复心理紧密联系的。这正象征着他对建立在父权结构之上的社会制度的反抗 ,对既存的社会秩序的怀疑和挑战 ,具有深刻的文化和伦理道德内涵。除了恋母情结外 ,平等观念也是于连追求市长夫人的深层心理动因。于连追求市长夫人 ,最初是由于他对拿破仑的崇拜、对个人自尊的强烈维护、对上流社会的报复与反抗 ,而这些都出于强烈的平民意识和平等观念。于连崇拜拿破仑 ,渴望象拿破仑那样通过个人的奋斗摆脱平民身份 ,当上将军 ,跻身上层社会 ,获得平等地位。但他生不逢时 ,当他步入社会时 ,拿破仑时代已经过去 ,他生活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贵族、教会和大资产阶级统治着整个法国 ,他们害怕革命 ,处处以森严的等级压制有理想、有抱负的下层青年。于连即使在春风得意时也能感受到上流社会的排斥和轻蔑。于连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现实形成了强大的落差 ,他发现自己的努力并不能使他获得平等 ,这使他对上流社会怀着一种无法掩饰的仇恨 ,也更加深了他对自己出身的自卑感 ,同时刺激了他对自尊的强烈追求和反抗意识。在市长家里 ,他敢于顶撞市长对他的斥责 ,他的每一思想和行动都是设法减少主人对他的轻蔑。在木尔侯爵家里 ,他也是保持着贯有的冷漠和自尊。极端的平等欲和对自尊的渴求推动着他在上流社会一路拼杀。虽然他步步高升 ,但他在奋斗中是孤独的、敏感的 ,这使他更加珍视德·瑞那夫人对他的感情。夫人

对他如母亲对儿子一般 ,充满爱护、关心和尊重,使于连的自尊心和平等欲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所以于连追求、爱恋德瑞那夫人 ,从深层心理来看 ,是由于强烈的平等观念。他的平等欲构成了他种种心理的深层动因。但是于连生不逢时 ,他生活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 ,那个只看中出身和门第的时代 ,像于连这样有理想、有才华的平民青年 ,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于连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决不仅仅是爱情悲剧或性格悲剧。司汤达曾说:“在法国有 20 万个于连。”于连的心路历程 ,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广大平民青年的精神世界。这也正是《红与黑》这部作品能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的原因。

第三篇:红与黑主题分析

红与黑》

(Le Rouge et le Noir :

chronique de XIXe siècle)创作原型

• 《红与黑》主要以1827年12月28-31日刊登在几期《法庭公报》上的安托万·贝尔德案件为原型创作的。该案案情大致如下:时年25岁的安托万·贝尔德是布朗格村一个马掌匠的儿子。他身体孱弱,不适合体力劳动,但在学习方面却颇有天分,村里好几位头面人物设法帮助他进身教会。当地的本堂教父收留了他,教他学文化。1818年,他进入格勒诺布尔市的小修院。

• 1822年,他因患病而中断学习,经那位本堂神父介绍,受雇为米肖先生的一个儿子为家庭教师。他在法庭上一口咬定和比他大十一岁的米肖夫人发生恋情。因而米肖先生把他扫地出门。此后他两次找工作,可是不久都被辞退。他重又寻求走教会的道路,也均遭拒绝。他把自己的厄运归罪于米肖夫妇。1827年7月的一个星期日,他潜入布朗格村的教堂,先向米肖夫人,后向自己连开两枪,两人都重伤倒在血泊中。最后经审判安托万·贝尔德被判处死刑。基本内容

• 于连是维立叶小城一家锯木工厂小业主的儿子,他意志坚强,精力充沛、聪明能干。他崇拜拿破仑,羡慕拿破仑时代的青年人能凭自己的才干青云直上。他在家受到父兄的压制和苛待,在社会上又受到统治歧视和压抑,所以,他从小就有强烈的平民反抗意识和要求改变命运的愿望。他企图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自己向上爬的愿望。

• 倘是在大革命时期,他一定会穿上红色军服走上从军的道路,但在王政复辟时期,这条道路已经被堵塞了,当他看到神父能拿到三倍于拿破仑手下大将的收入的时候,就决定穿上黑色教会服,通过教会的门路向上爬。他背熟一部拉丁文《新约全书》和墨士德的《教皇传》作为向上爬的敲门砖,以虚伪作为 “唯一的武器 ”来适应社会,并混迹于贵族沙龙。

• 他崇拜拿破仑却在众人面前诋毁拿破仑;他不信神,却装出一副虔敬天主的样子。在市长家里,出于对市长的报复心理和试练自己胆量的冒险心理,与市长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德·雷那市长夫人是个30岁的少妇,端庄秀美,心地纯洁,富于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她丈夫是粗鄙不仁的官僚。于连换起了她心中沉睡的爱情,也激发了她对丈夫的嫌恶。

• 他们在相互了解、相互同情的基础上产生了真正的爱情。然而,他们的关系终于败露,于连不得不离开市长家,进入贝尚松神学院学习。教派斗争把他卷进去,他随去职的院长到了巴黎,当上了德·拉·木尔侯爵的私人秘书。由于他才干出众,能审时度势,迎合主人,得到侯爵的赏识和重用,曾经担负起去英国向某要人口传机密的重任。

• 侯爵女儿玛特儿小姐不满平庸的贵族生活和周围的纨绔子弟,看中了意志坚强,有才能、有个性的于连。他们之间产生爱情,最后结为夫妇。木尔侯爵对这门婚姻初则暴跳如雷,后来也无可奈何。于连因此获得德·拉·伟业骑士的称号、二万零六百法郎年收入的庄园和法兰西陆军中卫的军衔,初步实现他的个人野心。

• 但正当他踌躇满志时,贵族和教会狼狈为奸,设下圈套,通过教会特务威逼市长夫人写了揭发于连的告密信,木尔侯爵因此取消他和玛特儿的婚约。他在激愤之下赶到维立叶尔,向正在教堂祷告的市长夫人射击,因而被判处死刑。问世初评

• 1830年11月15日,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在法国巴黎问世以后,在毗邻的德国和遥远的俄罗斯立即引起了两位文学天才的注目。耋老的歌德认为它是斯丹达尔的 “最好的作品 ”,并称赞作者的 “周密的观察和对心理方面的 深刻见解 ”;青年托尔斯泰 “对他的勇气产生了好感,有一种亲近之感 ”。

• 而在本国,《红与黑》却遭到了不折不扣的冷遇。批评家圣佩韦讥讽作家笔下的人物尽是些 “机器人 ”;报纸评论几乎同声谴责据信应由作者负责的小说主人公于连的 “道德的残忍 ”。公众对这部小说也十分淡漠,初版只印了七百五十册,后来依据合同又勉强加印几百册,纸型便被束之高阁。

• 斯丹达尔最了解自己作品的价值。他一再坚称: “我将在1880年为人理

解。”“我所看重的仅仅是在1900年被重新印刷。”“我所想的是另一场抽彩,在那里最大的彩注是:做一个在1935年为人阅读的作家。”

• To the Happy Few!

• 国内学术研究界最流行的观点,一是把这部小说看成是对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描绘,二是认为司汤达是有意识地要把小说写成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正因为此,他才把这部小说的副标题起名为“一八三O年纪事”。人物形象

• 《红与黑》正如副标题“1830年纪事”,是一部描写法国七月革命前夕,统治者剧烈交替的变动年代中,一位平民青年于连个人野心发展膨胀直至最终破灭的悲剧。

• 高尔基认为,斯丹达尔的于连·索黑尔是所有 “主人公 ”(大作家作品中于连类主人公)的始祖。

• 国内学术界的看法:资产阶级右翼青年,平民英雄,个人奋斗者形象,个人野心家,资产阶级小私有者,伪君子,复杂的艺术典型。

• 国外学术界的观点:个人英雄,民主斗士,贫穷阶级的代表,理想主义者,个人反抗者。

• 于连是个复杂的艺术典型,要对他准确定位很难。不同的人对他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于连也是一个超时空的永恒的艺术形象。读者可以用不同的解读方式去解读这个形象。

• 主人公性格形成阶段

– 在市长家,于连作为家庭教师,仍然保持本色

– 进入贝尚松神学院,于连开始扭曲自己的性格

– 到木尔侯爵家从事秘书工作,于连几乎丧失全部自我– 在狱中等待死亡,又得到了美好的爱情

• 高尔基曾经精辟的谈到 “十九世纪的欧洲文学和俄国文学的基本主题,乃是跟社会、国家、自然界对立着的个人。”于连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冲突,他的野心抱负与孤军奋斗,他对现实的愤懑不平和报复性的反抗,这才是小说中真正扣人心弦的地方。

• 作为一种社会典型,于连属于法国大革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青年,在王政复辟时期,是被排斥在政权之外的中小资产阶级 “才智之士 ”的代表,这类人受过资产阶级革命的熏陶,为拿破仑的丰功伟绩所鼓舞,早在心目中粉碎了封建等级的权威,而将个人才智视为分配社会权力的唯一合理依据。他们大都雄心勃勃,精力旺盛,在智力与毅力上大大优越于在惰怠虚荣的环境中长大的贵族青年,只是由于出身低微,便处在受人轻视的仆役地位。

• 对自身地位的不满,激起这个阶层对社会的憎恨;对荣誉和财富的渴望,又引诱他们投入上流社会的角斗场。于连对社会的批判很大程度上是从个人受屈辱的感情出发,因此他对统治阶级的特权表示愤慨时,并非不想和他们分享特权的一部分,甚至他自身的行动与他对社会的指责形成尖锐的对比,使他自己也成为被讽刺的对象。

• 但是,他有信仰,有信念,他是启蒙思想的信徒,政治上的雅各宾派,拿破仑的崇拜者。在他身上更多的表现出的,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那种精力充沛、敢作敢为具有顽强意志和冒险精神的类型,这种人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对来世的恐惧,生活对于他们是一场残酷的搏斗,要么为荣誉、地位、财富及一切现世幸福而生,要么粉身碎骨而死。

• 他以平民阶层的平等意识对抗封建等级观念,以个人价值对抗高贵出身,他对自身的价值有充分的自信,并认为有权要求自己的社会地位配得上他的价值。他崇尚绝对的自由和独立,认为人应当拥有对自己的一切权力,个人的行为只需要接受自己心灵的指挥,只要认为自己的目的正当,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 他只承认自我,只考虑自我,既不顾及传统,也不考虑 “道德 ”。他只对自己负责。或者说,他的心中只有一种道德,那就是:肯定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尊严。总之,于连的全部心灵都体现着一种与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一种以个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他无可挽回的悲剧命运。5 书名含义

• 关于这个书名,已经提出的说法五花八门。现列举几种:

• “红”指红色的军装,“黑”指教士的黑袍;

• “红”是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是指可耻的复辟时代;• “红”象征于连的力量,他羡慕苍鹰的力量和它的我行我素;“黑”象征身陷囹圄的于连幻想的破灭;

• “红”是德·瑞那夫人的鲜血,“黑”是玛特尔的丧服;

• “红”与“黑”是象征赌盘上的黑点红点,是赌盘上区别输赢的标志,而轮盘则象征人生的游戏等。

• 斯丹达尔在《吕西安·娄凡》的手稿中,谈到他为这部新作考虑的另一个名字《红与白》时,他写道: “《红与白》,或者《蓝与白》,为了使人联想起《红与黑》,并且给记者们一个启示: „红 ‟,共和党人吕西安。„白 ‟,保王党少女沙斯特莱。”循着这一启示,我们可以说,《红与黑》中的 “红 ”指以其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黑 ”指包括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艺术特色

• 举止和言语的自然;典型性;真实性,以上都是斯丹达尔在化名D·格昌福·帕珀拉时作的《关于〈红与黑〉》一文中提到过的。书中每一个人物都具备令人难忘的鲜明个性,掩卷后仍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心理分析的细腻、准确。泰曾经赞誉斯丹达尔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他笔下没有游离于故事之外的情节和特定情境的心理分析,这不仅能展示人物情绪的微妙变化和人物思想的丰富多彩,而且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而事实上,《红与黑》 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并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灵魂的哲学与诗”。

• 对为有些人所讥讽的文体,古斯塔夫·福楼拜曾经在致友人阿尔弗雷德·勒·普阿特温的信中评价: “昨日晚间,我在床上把斯丹达尔的《红与黑》第一卷看了一遍。这部作品的特点是才情高超,细腻入微。文体是法国式的;但这难道是一般的文体吗?这是真正的文体!是那种人们现在根本没有掌握的古老文体。”

第四篇:《红与黑》

我读《红与黑》

2007130087张洪玮

《红与黑》正如副标题“一八三零年年代记”,是一部描写法国七月革命前夕,统治者剧烈交替的变动时代中,一位平民青年野心的书。也是一部将贵族、僧侣、大资产阶级三者激烈竞争的社会反动性,作一彻底批判的巨著。在主角于连的野心受挫,于狱中所完成之内心救赎中,皆明显地表示出作者透视历史的现实主义,以及他超越历史的浪漫主义。通常,人们都以为书中的“红”,是象征拿破仑时代军人(军服)的荣耀,或是共和主义的热情;而“黑”则是表示王政复辟的时代,拥有势力之僧侣阶级的黑衣。然而,也有人说红与黑是决定命运的轮盘,而这轮盘正象征着人生的游戏。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这部司汤达称之为80年后读者所写的小说,不仅在极其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十分传神地描绘了王朝复辟时代法国社会的众生相,也以其特有的锐利而细致的笔触剖析了主人公于连性格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个栩栩如生的仿佛今天身边时常可以遇到的熟人。

司汤达的创作极有特色,他善于从政治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现实,善于从实际生活中汲取典型的材料,作品真实地再现出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和阶级关系。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在艺术上,他的小说情节集中,结构布局严整有序,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善于描写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心理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主人公于连出身小业主家庭,聪颖敏锐,性格高傲、意志刚强,富有反抗心理,从小崇拜拿破仑,妄想出人头地。但复辟王朝使他无处施展才能。他顺应时势,装出虔信上帝的样子,虚伪成了他谋取功名的手段。他踏进人生竞技场的第一步是给市长的孩子当家庭教师。他征服德瑞那夫人的动机就是要征服贵族以示反抗。于连和德·端那夫人关系败露后,于连来到贝藏松神学院,在尔虞我诈的险恶环境中,他施展伪善的本领,博得院长的赏识,在院长的指引下,他来到木尔侯爵处当秘书,并同侯爵小姐发生爱情。此时,于连的平民意识逐渐消失,自觉地发动势力效劳,已经明显地同现实妥协了。在于连即将飞黄腾达之际,德·瑞那夫人受教会指使所写的一封信使于连的幻想顿成泡影,他向昔日的情人开枪,被捕入狱被判死刑。于连最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统治阶级阴谋的牺牲品。他的平民意识又恢复了,他拒绝上诉,拒绝忏悔,以表示他对那个不公正的社会的抗议。于连最后又恢复了他的反抗性。于连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无权和受压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他对现存制度的反抗属于个人主义的反抗,明显地带有阶级的性质。这种个人主义的反抗者一旦个人追求得到满足,就很容易同现实妥协。于连身上体现了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反抗性、妥协性和动摇性。侯爵小姐马蒂尔德说于连“不是一只狼,只不过是狼的影子”,形象说明于连虽有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意识和行动,但终不是大革命时代的英雄。小说中交织着情与欲,于连正是通过与两个女主人公感情的纠葛,达到爬入上层社会的目的,他没有真正的爱过他们,而是利用她们的社会地位达到自己的欲望。第一次看这本小说认为于连是一个卑微的小人,是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惜出卖爱情。但是,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对于连的看法多少有些改变,痛恨之余多了一些同情。作为一个底层的小人物,作为一个没有权势的家庭教师,他是不甘于现状的,他一心想成为上流社会的人物,但是在那个等级观念分明的社会里,他这样的出身、这样的地位对上流社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那么,他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还算英俊的面孔和所学的一些知识,还有他的年轻他的胆量。虽然这

样的作法被人所不耻,最终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却遭到砍头的结果。但是,他这种精神可嘉,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气还是应该肯定的。只有不甘平凡的人才想着去改变,就象攀登山峰一样,如果你站在山角下观望,是永远看不到山顶的风光的,只有不懈的努力登攀才有可能登上高峰。我始终认为勇于攀登的人总比裹足不前的人更值得赞美。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重视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揭示是司汤达艺术上的突出之点,心理活动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繁琐的渲染,而是人物性格在特定的环境和情势下一种必然的反应,而且又反过来投射到当时的生活场景中。人物活动与心理描写相结合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比如于连征服女性时的精神世界描写。司汤达不愧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红与黑是以描写爱情为主线的,因此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爱情小说”,但是,它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在于该书对人物心理细致的描述,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人物更深层意识的活动,后世有人称之为“”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魂的哲学与诗”。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

《红与黑》表现了司汤达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抓取典型的材料,成功塑造典型人物,并以此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同时高超的心理分析技巧、细致的心理分析对于连的复杂性格刻划起重要的作用;结构完整,情节集中,层次清晰,是一个紧凑而严谨的整体。

第五篇:红与黑

论《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英雄形象

摘要:《红与黑》的于连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关于对他的评价也众说纷纭,他的性格充满了复杂性,才华横溢的他为挤进上流社会伪装自己,最终还是悲剧收场。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于连可爱、值得敬佩的一面,他一直坚守着一个英雄的自尊。

关键词:虚伪 自尊 悲剧 英雄

于连是法国现实主义奠基人司汤达塑造的一个文学形象。作为世界名著《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的形象分析一直是文学界讨论的热点,有人认为于连是一个通过征服女人向上爬的野心家,阴谋家,也有人认为于连是一个勇于反抗封建专制的知识分子。其实,在于连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于连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总是充满着矛盾,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

一. 让人又恨又爱的于连

于连,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有着超凡的记忆力和强烈的上进心,他那敏感的自尊心更让他增添一份高尚,这样的形象很快就俘虏了读者的心。他的可爱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俊俏的面容。于连的美貌可以说公认的,有着“美男子”之称,“这个词是六个月以来,每逢星期六,他从几个年轻姑娘的谈话中听来的”[1]。可以看出,于连确是一个讨人喜爱的美男子。这是让处于上流社会的已为人妇的徳·瑞那夫人和最为骄傲的玛特尔小姐对他主动示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突出的才能。于连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能够毫不费力地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教皇论》背得烂熟,甚至只有仆人为他准备衣服的时间,把一页没有趣味性的报纸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这些也成为了他日后为候爵所重用的重要条件。尽管他有着突出的才能,但他没有自满,依然对书中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善于思考,这种性格是难得的,让于连更受读者喜欢。

第三,他是善良的,有着悲悯之心。于连的本性是善良的,他推崇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社会观念。在瓦尔诺先生的宴会上,当看到穷人备受欺凌,剥削了自由时,于连流行了同情的泪水;对徳·瑞那夫人的孩子,更是怜爱有加,悉心教导;在彼拉神甫失势后,于连依然对他不离不弃,甚至愿意将一生的积蓄倾囊相送。这些,都可以看到于连人性中的光辉。

第四,于连强烈的自尊心。于连从小没有了母亲,父亲以及兄弟们对弱小的于连没有父子、兄弟之情可言,对他又打又骂,于连从小没有感受到爱,致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人的内心越是脆弱,其防御机制就越强”

[2],所以,于连产生了强烈的、敏感的自尊心,维护自己的尊严,比其他的一切更重要。所以,在被送进徳·瑞那夫人家做家庭教师时,他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跟谁吃饭”。在徳·瑞那夫人私自送钱给他买衣服时,不富裕的于连断然拒绝,并十分恼火,认为这侮辱了他。强烈的自尊心,让于连更增添了一份高尚,更让人觉得不可侵犯,这种性格,也让人对他产生怜悯。

以上四点的概括,可以看出于连是一个可爱的人物。但,人无完人,作者也没有让于连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他性格的虚伪,同时也让人可恨。

于连对拿破仑有近乎疯狂的痴迷,因为在拿破仑的时代,即使是一个下层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努力,爬上上流社会,而不像如今等级深严的等级制度,阻止他成为一个有权有势的人。他渴望得到成功,追求功名。“一只老鹰从他的头顶上的绝壁间飞出”,“它安详而有力的动作,在朱力安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羡慕这种力量,他羡慕这种孤独。”[3]对老鹰在天空翱翔的描写,正是于连心境的描写,他渴望飞翔,渴望拥有一股强劲的力量,做出一番大事业。其实,这本质上反映了在大革命失败后,小资产阶级强烈希望参与政治的愿望。

对拿破仑英雄主义的崇拜以及对成功的极度渴望,于连变得虚伪。他的爱情是虚伪的。在他的两段爱情中,他的本意都不纯,并非出于真心喜欢而展开追求,只为了他的英雄主义服务,为他的目标而开展。在第一段爱情中,他把追求徳·瑞那夫人看作他的一种责任,为征服徳·瑞那夫人煞费苦心地制定了一步步的计划,扮演着一个诱惑者的角色,只为报复贵族以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简直接近病态。同样,在第二段与玛特尔小姐的爱恋当中,他也是被动的,他占领了玛特尔的心以后,他的第一感觉是无比的优越感,为自己战胜其他贵族,赢得美人而骄傲。另外,他表现能力也是虚伪的。于连明明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心里崇拜的是拿破仑,可因为看见“年满四十的神父就能拿到十万法郎的薪俸,相当于拿破仑部下一个著名的将军收入的三倍”,于是,他便选择了当神父,因为神父更接近他的目标;在神学院时,于连很清楚“在这里一点也学不到什么。至于‘教义’的进步,‘教会史’的进步等等,不过是一个表面的看法而已。他们所说的种种到了,不过是混淆人们的耳目,把象我这样的疯子,推进陷阱罢了。”但为了自己的“野心”,于连虚伪地去应对这一切,并使自己虚伪的本领“发扬光大”;后来,于连甚至可以为自己仇恨的阶级卖命。对金钱和权势的热烈追求,以及昧着自己的本性,虚伪地活着,都是于连让人恨的地方。

二、于连英雄形象分析

于连有让人爱的地方,也有让人恨的地方,而对连性格与行为加以理性分析后,于连作为一个让人敬佩的英雄形象的理由是充分的。

“只有为内在的道德感所束缚的人才会不断告诫自己为了成功应当虚伪;对于完全没有道德感的人而言,根本谈不是虚伪。”[4]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于连本性是善良的,正如司汤达自己对于连的评价:“我们的主人公缺的就是敢于真诚。”[5]他戴上了假面具,周旋于名利场中。他渴望成功的欲望实在太强烈了,以至于他甘愿违心而行。但于连失败了,因为他还不够狠。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根本原则,忘记自己是一个平民的身份,在经历了种种的挫折,于连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对拿破仑的敬仰,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并没有他的一次次高迁而消失,他的心没有融入贵族这个阶级。

有人鄙视于连,因为他踩着女人向上爬。但,于连没有对徳·瑞那夫人动真感情吗?于连没有对玛特尔动真感情吗?虽然于连的本意是不纯的,但受到徳·瑞那夫人的真爱的感动,于连是爱着徳·瑞那夫人,他们的爱情得到了升华,是心与心的交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于连心里想着的都是啊!而对于玛特尔,于连同样没有存心策划一场通过获得玛特尔爱情来获得成功的阴谋。在斯特拉斯堡待的八天,他抛开了所有,包括野心和一些荣华富贵,只想着玛特尔,只想着他的爱情。如果说于连是一个通过征服女人向上爬的野心家,阴谋家,那他只会把女人当作一个工具,又怎么会为女人失去重心呢?同样,在虚伪地表现自己才干的时候,于连还是表现出他善的一面。他勤勤恳恳地为侯爵服务,因为侯爵赏

识他,给了他成功的机会,于连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把候爵当作自己的恩人来感激。他深知他与玛特尔的爱情,会深深地伤害他,他对此感到十分的羞愧,甚至,于连想以死来结束这一切,来为自己赎罪。综上所述,于连的心灵是高尚的,他的虚伪没有藏在奸险,相反,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于连是一位英雄,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才识过人、在自我理想追求过程中表现出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奋斗精神。他认为不能成功就是最大的耻辱,甘冒九死一生也要出人头地。这些精神,无疑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如果他生得逢时,他会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大将,因为,他有足够的智谋和非凡的胆识。在面对死亡,他表现出从容的态度,保持他那高贵的姿态,尽管他有特赦的可能,但他拒绝向“资产阶级贵族”控制的法庭求饶,在法庭上对资产阶级贵族发出尖锐的控诉,指出资产阶级对平民阶级的残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于连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他抛弃了幻想,走出了权势与金钱的陷阱,站在广大平民阶层,看清了资产阶级的丑陋面目。面对着各方的劝导,他还是选择了“当不能骄傲地活着时,就骄傲地死去”,坚守了一个英雄的自尊。

三、于连形象的悲剧色彩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理想的英雄人物应比好人坏,比一般人好。他比好人坏,因此他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能引起我们的怜悯,如果他比好人坏不了多少,而与好人太相近,那么他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就会引起我们的“厌恶”;他比一般人好,而又与一般人相似,因此他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能引起我们的恐惧;他比一般人好不了多少,而与一般人太相似了,那么,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他就是个无足轻重的人,不能做悲剧的英雄人物。[6]于连可以说是一个比一般人好的人,因为他有令人妒忌的外表、突出的才干和强烈的上进心,但是,他也没有被神化。于连是不幸的,他出身在寒微的家庭,缺乏亲情的关爱。他也有过错,为了心中的目标,他曾经昧着良心,伪装自己。

于连的悲剧,在于他不愿意放弃心中守护着的净土,却又想获得世俗的功名。在法国大革命后成长起来的于连,对拿破仑极度崇拜,作为无神论者,于连摆脱了宗教思想的束缚,比别人对这个社会看得更清,更坚定他对民主、平等这样一个社会的追求。但当时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于连不能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最终不得不以伪善的手段来应对这个伪善的社会,求得自己的成功,在整个过程中,他是痛苦的,一方面,他对金钱至上、尔虞我诈的上流社会深恶痛绝,但又想跻身于社会,扬名立万,功成名就,他既自尊又自卑,既反抗又妥协,既正直又虚伪,他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

于连美好的人性在金钱、权势的诱惑下,受到了污染;面对就在眼前的美好前程,因为一封信的“发现”而梦想破灭,人生跌倒了低谷;如此一个积极上进英雄式的人物最终走向了灭亡,都无不让读者产生怜悯之心。即便于连变得虚伪,上流社会还是没有买他的账,他的谦卑,还是不能讨人欢心,说明在深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下,等待向上爬的青年而言,即便他们的才华横溢,也只有惩罚和毁灭。这是于连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1] 闻家驷.红与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4:第41页

[2]冀慧颖.于连的悲剧人生--《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J].美与时代(上

半月),2008,(2)

[3]闻家驷.红与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4:第83页

[4]lost-special.十一年后重读《红与黑》[OL].豆瓣读书网.2008

[5]许光华.司汤达书信选择(J).文艺理论研究,1986(1)

[6]亚里士多德.诗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50页

红与黑 色彩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