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班级文化建设要实现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18-852335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9 12:17: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班级文化建设要实现

班级文化建设要实现“四化”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有些教育工作者却对此不屑一顾,忽略这些方面的工作。为此我结合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仁的批评指正,同时借此引起大家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关注。

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将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的尝试,具体如下:

一、教室环境的布置要实现“美化”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另外优美的教室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在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凡是教室环境整洁、优美的班级,其师生的荣誉感、班级的内聚力都比较强。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应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发动学生用自己种的花草或是制作的风景画来点缀教室。②取得美术、劳技教师的配合,定期进行美术、劳技作品的展览。③力求让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④张贴标语(激励学生学习成才类的内容)等。由于美化了教室的环境,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在文明卫生的班级中还能获得好评,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文化团体的活动要实现“教化”

班级文化教育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班级文化团体包括班内组建的各类兴趣小组,如板报小组、写作小组、体育小组、美术小组等。这些班级文化团体从文化和舆论导向上影响着学生。因此,笔者非常重视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利用多种渠道增添各种文化设施:如创办班级图书角、编写班刊、组建班级文学社、增设宣传栏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各类活动,使得班级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学生不断得到艺术的熏陶、哲理的启迪、榜样的激励,从而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人际关系的协调实现“优化”

人际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群体舆论的监督来实现的,班级人际环境是班主任、任科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环境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班级文化,良好的人际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如果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学生、任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相互理解、团结、帮助甚至能平等地友好相处,那么就能形成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气氛。

良好的人际环境不仅可以使人奋发向上,而且可以使班级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笔者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协调功能,积极处理好五种关系:即班主任与学生、任科教师与学生、班主任与任科教师、学生与家长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使班级形成了一股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

四、学习风气的营造要实现“强化”

一般说来,学习风气与德育是紧密相关的。良好的学风会促进班级的德育工作。它不仅制约着学生个体行为的方式和习惯,而且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发展方向,从而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认为只有平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严谨、进取、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才能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班主任应做一个有心人,努力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

第二篇:搞好企业文化建设要实现四个结合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要实现四个结合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成功靠的是团队而不是个人”。一个团队要想有战斗力,首先要有凝聚力。要有凝聚力,就要通过共同的价值观把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理想的员工聚合在一起,形成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经过长期的总结提炼,并在实践中不断变革、创新和发展,不断进行升华和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传播、整合与变革的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需要明确指导思想,理清工作思路,把握科学方法,实现四个结合:

一、要与企业经营战略制定与实施相结合企业管理既是一种经营活动,同时又是观念塑造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种文化的培育与建设。愿景、使命与价值观是企业战略管理至关重要的 “基石”。愿景告诉人们“我们的企业将成为什么”;使命回答“企业因何而存在”,价值观是企业始终恪守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总结、提炼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企业对于自身进行战略思维的过程。

在当前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要想竞争取胜,就必须与时俱进,加强战略管理,按照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公司愿景、使命与“稳健创新、竞合共赢”的发展理念,专注核心业务,培育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科学发展,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各个时期的经营目标,并把经营目标逐步分解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任务和业务指标,贯彻落实到日常的生产经营中,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走上一条永续经营、追求卓越的成功之路。

二、要与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相结合企业管理简单地说就是管“人”和理“事”两大职能,其实质就是企业人和事的组织与协调,使人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和把事做正确。这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一致的。管理对人而言,就是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乐于其间工作,并能发挥专长,成就一番事业;对事而言,就是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管理规范,组织团队高效执行,并对其结果进行考核和反馈,实现组织的高效能和管理的高效益。

在管理学上有个踢猫理论,讲一个主人,养了一只猫、一条狗。当主人不在家的时候,狗看家护院,而那只猫只知道睡懒觉。当主人回来的时候,狗已经累的不行,知道主人回来家里不会有贼了,于是倒地便睡。而那只睡醒的猫,伸一下懒腰,开始极尽全力地讨好主人。长期以往,主人越来越喜欢猫,而对狗越来越冷淡,于是主人就把不断地惩罚狗,并把好吃的都给了猫。于是,狗越来越瘦,猫越来越肥,肥得逮不住老鼠了,主人又开始抱怨狗不帮猫拿耗子,最后气噴地把狗赶出了家门。本来,猫抓老鼠狗看家,天经地义的事,家里没有被贼偷,说明狗是尽责的;家里老鼠成灾,说明猫没有尽到职责,绩效是很差的。但就是这麽一个浅显的道理,被主人搞得颠三倒四,最后把忠诚的看家狗赶出了家门。

制度创新与管理变革的实质是文化创新。一个企业如果文化创新跟不上,理念陈旧、机制不活、体制僵化、技术落后,哪企业管理与制度建设也很难与时俱进。在一个企业里,员工的热心、爱心比文凭重要,忠诚度、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在日常管理中,企业经营者有没有像那位主人一样,对待自己的下属,使哪些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埋头工作的员工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其实,企业的大多数员工都像这位忠诚的看家狗一样,他们并没有过分的要求,只希望能得到合理的报酬、公正的待遇和应有的尊重。所以企业制度创新的任务,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制订合理的管理制度,形成明确的行为导向,激励先进,鞭策落后,有效保护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让好人自律,能主动积极地做好工作、干成事业;让动机不纯的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使其行为有所收敛,想干坏事也干不成。

制度创新与管理变革,就是要用文化引导制度建设,以企业先进的理念,整合、修订、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制度,剔除现有制度中不合理的成分,使整个文化理念和制度体系主次得当、系统协调、结构清晰、条例清楚,保持集团上下文化的同一性和统一性,规范企业行为,理顺管理秩序,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三、要与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属性和结构不同的几个概念。但在化解矛盾、和谐关系、提升素质、改进管理等方面,目标一致,内容互补,彼此渗透,相互影响,有着异曲同工之功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证和精神动力,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入开展文明和谐创建活动,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核心价值观占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阵地,通过良好的文化养成,不断提升员工素质,促进企业和谐。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传统与组织优势,形成一种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企业上下全员参与,合力创建、共谋发展的企业文化运行工作机制,基于人性、彰显个性、融于管理、体现特色,深入开展群众

性的文明和谐创建和员工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有效地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陶冶员工情操,活跃企业氛围,扩大对外影响,提升团队素质,为集团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四、要与人才强企和队伍建设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塑造人的灵魂,用明确的远景目标与价值理念,告诉员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为大家指明努力的方向,使大家模糊的认识清晰起来,工作的信心增强起来,创造的热情高涨起来,达到为企业、为社会、为他人、为自己负责的自主管理的境界,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自我管理。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就是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这样一种氛围:由知识的积累和对企业贡献的大小来决定员工的发展,让员工能够靠知识、技术和业绩来获得报酬、地位与尊重,使拥有知识和技术的员工与拥有职位和权力的管理者同样获得应有的尊严和价值。与此同时,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的选拔、培养、使用、考核和管理机制,在发现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上不断探索实践,着力培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精通专业技术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提高企业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水平。

第三篇:企业文化建设要实现过程循环(共)

企业文化建设要实现过程循环

(中共吉林石化公司染料厂党委)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新时期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同等地位的国家战略之一,表明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吉林石化公司将202_年定义为“文化年”,倡导“文化兴企”,提出了“六促进六增强”的具体措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文化体系,以文化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企业之中,文化是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体现员工素质和企业综合实力的风向标,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谓之企业发展之“魂”。如何推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兴企”的目标,是新时期企业管理者思考的重中之重。染料厂党委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从员工熟知和了解的“牡丹牌”染料的历史渊源为切入点,升华提炼,形成了“牡丹文化”,实现了企业文化“根植基层、本源塑型、反哺认同”的过程循环,达到了文化取自员工之手、员工认同践行的目的,真正使企业文化成为员工的行为指南和企业的内涵之标,提升了员工的行动力、凝聚力和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文化要根植基层

企业文化要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来建设,这就决定了其必须符合企业的历史背景,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开始重新定位和思考企业文化建设模式,不再简单照搬国外成功企业案例,而是融入中国传统哲学、道德体系等方面元素,这使得中国企业在文化建设上逐渐摆脱了以西方监督和管制为主的文化束缚,开始探索属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被公认为中国企业文化典范的华为集团尊崇企业文化自然而成,以员工在市场上打拼的精神为基础,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的“狼性”文化,既尊重个体,又推崇集体,成为了企业文化中国化的一个翘楚,也是企业文化根植基层的一个先例。染料厂党委以员工耳熟能详的“牡丹牌”染料为雏形,利用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历史影响,形成了“牡丹文化”,同样凝聚了全员的士气,不仅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的行动,使员工综合素质得到了切实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积蓄了宝贵的精神力量。这与华为的企业文化萌生过程具有共同的特点,也体现了文化根植基层的影响和生命力。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根植基层的体现。在企业中,员工即是企业的个体,又是企业的主体。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说是员工的文化建设,这就要体现员工的特点和需求。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反映了这一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即体现了人的需求从物质基础向追求精神文化层次的递进,又让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来,广采博取,集思广益,汇集了全员的智慧。

根植于基层使企业文化更具生命力。根植于基层,是企业文化成长的基础。多数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初期,简单地盲目效仿,造成了“老板文化”“从上到下文化”等诸多文化怪象,使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流于口号,不仅贯彻不下去,落实不到位,甚至过早地夭折。究其原因,便是文化并未从基层生长出来,并不是员工自我实践创造总结出来,不是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缺乏了群众基础,文化建设就像是一个空架子。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是悬挂和呼喊的口号,而是企业员工统一行为标准和价值观追求而自然散发出来的魅力结晶。

企业文化要本源塑型

从基层出来的企业文化,良莠共存,其文化共性尚未得到提炼、总结、归纳、升华,未形成个性鲜明、富有特色、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还必须要经过升华塑型,才能谓之真正的企业文化。在此过程中,即要保持原汁原味,又要避免文辞华丽、脱离群众的弊端。因此,企业文化升华过程中要做到本源塑型,既能达到贴切地同质化,又能还原员工当中去。染料厂党委在文化升华提炼过程中,将全体员工在困难条件下,生产与销售“牡丹牌”染料过程中所体现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拼搏进取等各多方面的精神内涵,归纳为“超越自我、永争第一”八个字,具体细化为“装置发展更强,和谐环境更佳,管理过程更细,产品质量更优,队伍建设更精”的“五更”理念,并没一味突出单一个体,而是将企业发展、员工行动准则和价值观兼收并蓄,对全员体现的自我价值和精神成果进行了高度概括,使企业文化通俗易懂,又得到了本质的升华。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员工的广泛认可和执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提炼升华禁空洞。在企业文化提炼升华过程上,有的企业只注重措辞、形式,建立了华丽的文化,“听起来很美”,但是“用起来很难”。只要你走进企业,四处可见形形色色、措辞铿锵的标语口号,如“客户至上”“质量第一”“务实求进”等。这些词本无可非议,但是否能真实地反映该员工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企业的管理方法?最终只能是高、大、空的“招牌”,成了华而不实的口号。这种口号化的企业文化造成的结果是,员工的文化进一步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不知所云,不知所为。通过让基层文化浮上水面,并努力形成积极实在的文化导向,企业文化才会落到实处,成为一种可以被掌控的、对企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企业文化,而非一些空洞的口号。

提炼升华可实践。企业文化与企业实际相分离的“两张皮”现象,是制约企业文化建设的瓶颈。企业文化不能运用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实践中,起不到指导管理和经营行为的作用,无法与制度、体制形成管理合力。企业文化成了脱离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空中楼阁。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行,而不在于言。有言而无行,企业文化建设注定要失败。因此,在企业文化提炼升华过程中,要密切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提高企业文化的可操作性,促进管理升级和企业发展,体现员工的价值和企业的综合实力,才是将企业文化转化为强大的先进生产力。

企业文化要反哺认同

企业文化归根到底是实践的文化,它产生于经营管理实践之中,又指导经营管理实践。因此,检验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便是,企业文化能否被很好地执行。企业文化的执行的确需要制度的维护,这是行为的底线,但更关键的在于认同和内化。企业文化的执行就是认同和外化的过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良好的企业文化内化于员工心中,自然就成为了员工的自觉行为,这时,制度其实是一种摆设。从基层挖掘、提炼升华到自然而成,将企业文化转化为持久的行动,从而产生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了一个过程循环,才算是建立起了真正的企业文化。染料厂党委在提炼出“牡丹”文化后,不仅领导带头宣传,员工也乐乎于行,使“牡丹”文化深入人心,成为了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使企业在装置数量少、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依然凭借员工的集体努力,处于稳产创效的状态。实现了连续6年无事故工厂,还获得了吉林石化公司202_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这是员工执行企业文化的成果。

企业文化要内化于心。只要文化是一种积极的影响源,员工就会很愿意去执行。一是多种形式的宣传。要通过广泛宣传,使来自于员工的企业文化具有更深的内涵,让员工更深入理解,使之入耳、入脑、入心;二是将企业文化总结成系统的材料纳入企业的培训,编印《企业文化手册》等书籍,对企业文化进行详细阐释,并成为一种行为指南,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阶梯式培训;三是利用实例引导。将文化故事化,将价值观人格化,运用发生在企业的典型案例和故事,举办活动,制造企业文化氛围,使得员工接受熏陶,引导员工从身边的典型案例中领悟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要外化于行。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践行,对企业管理产生促进作用,对工作效率和企业发展产生增效作用,才算真正达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实施经营管理的过程,实践的环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企业领导者率先垂范,积极倡导企业文化,是对内对外形象的升级。企业文化形成的共同愿景和目标,有利于形成强大的学习型组织,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而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企业文化成果得到最广泛的认同,使员工有归属感和使命感,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建设。

总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在员工群体这片孕育文化沃土中探索文化根源,提炼过程摒弃华丽的“外衣”,注重内涵和可操作性,使企业文化成为员工认同并自觉践行的行动指南,才能形成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体系,才能更好地推进企业的文化建设。

第四篇:班级文化建设

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主 讲 : 周丽君

“环境造就人。”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贯穿于班级教室等各个场合和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成才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本学期我校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使文明守纪、勤奋读书、乐于助人蔚然成风。

主 题

建温馨家园炫团队风采

总体目标

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家。

班级文化建设要求

1、以人为本。在班级建设中,我们提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提倡赋予班级个性文化内涵,教师要从学生兴趣爱好、家长素质、家庭氛围和教师的个性特长等因素出发,与学生一起自主选择、自主思考,构建独特风格的班级文化,引导全体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

2、实用美观。以精神文化的建设为核心,确立具体可操作的班级公约,室内布置力求简洁美观,力求育人的目的。

3、自主创新。突出班级特色,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培养品学兼优、学有所长的学生群体。

班级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一)班级布置

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

1、班级展示牌:

我们的班级特色名称、班级全家福照片、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口号(班主任征集后学校统一制作)。

2、班级环境布置:

前有国旗班风,后有主题鲜明、色彩丰富的黑板报,班务栏、图书柜等版块的基础上,各班根据自己班级特色设置其它专栏,如班级生物角、科技园、小眼睛看大世界、美文荟萃、露一手、班级之星、炫我风采、你真棒我也行、成长在线、加油站、知识海洋等等(栏目可以自定)以体现班级的个性化布置和班级特色。每个版块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构思、设计、布置,布置体现“实用美观”,突显文化扭氛围和育人作用。力求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二)班级日常管理。加强卫生管理(卫生角、墙面、地面、桌椅、讲台整洁)和爱护公物教育。

(三)班级制度化建设。建立班风、班级公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午餐、路队、班级存在的问题等)召集同学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结合学校行为达标评比

办法,制定班级行为达标评比办法等,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四)班级活动文化:

活动是实现教育的有效的形式和途径,班级文化活动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更能吸引学生参与。班级活动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按学校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晨会、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做到活动主题明确、备课认真、详细,活动能正常有效地开展,学生活动有较为明显的成果。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如文艺汇演、舞蹈、球类棋类比赛等,学生的爱好、多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配合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打造阳光校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岗位育人”的理念服务家庭、学校、社区。班级文化建设的创建主题:

自我管理特色: 创建学生自主、自治特色班。

和谐家庭特色: 创建和谐家庭特色班。开展每人为班级建设献一策、做好事活动。

卫生免检特色:创建清洁卫生示范班。

常规管理特色:创建常规管理示范班

自主学习特色:创建自主学习特色班。开展学习方法研讨活动。

文明礼仪特色 创建文明礼仪示范班。开展文明行为展示活动

心理科学特色: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班。开展心理健康研讨活动。

文学特色:创建文学特色班。开展每人读一本好书,每人写一篇好文章活动。举办文章诗歌展览。

艺术特色:创建艺术特色班。开展艺术活动,举办艺术作品展、举办艺术特长展示。

各班主任根据自已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管理特点,自选一个主题,也可自已规划创建主题,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做好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体现班级的特色,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

关注班级,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者特别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思考内容。如何让每一个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这是本方案的初衷,也是我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个努力方向。当然,学校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更离不开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我们要将这三方面紧密联系,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

第五篇:班级文化建设浅谈

班级文化建设浅谈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对班级管理起着积极的指向作用,对学生的教育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的影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的总合。班级文化就像一种无形的场,看不见,摸不着,但随时随地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班级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是班级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制度文化是班级的管理制度,物质文化是班级的物质环境。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在班级组织制度上的凝聚和体现。

从班级结构来看,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融合。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班级的核心文化与学校文化保持一致;班级成员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共同学习和生活中,教师与学生形成了思想观念的共识。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对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1.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尤其是文化元素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不需要强制,而是学生主动地、自觉地适应着文化的熏陶。班级目标、班级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引领着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和行为的选择。班级的物质环境、班级的管理制度、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都蕴含着班级文化元素,学生身处班级环境中,遵守和执行着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观念,身心和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潜能得到发挥,这些无不渗透着班级文化的促进作用。

2.班级文化对班级管理具有导向作用

班级管理目标、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班级活动的开展,都是在一定的指导

1思想下进行的,这些指导思想经过长期的班级管理实践,逐渐形成了班级文化。班级文化一旦形成,便对班级管理起着指导作用。例如: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倡导“三心”(关心、爱心、责任心)和“三静”(静、净、敬)教育,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和班级活动是围绕“三心”和“三静”的指导思想形成和开展的,长此以往“三心”和“三静”便形成了班级的核心文化。这一核心文化指导着班级管理的思想和行为,提升班级管理效能。

3.班级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文化对班级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反过来班级文化对学校文化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一个班级具有鲜明的特色,学生具有突出的表现,就会成为学校的亮点,成为教师和学生心中的品牌,这个班级的文化很快就能发展为学校的文化。如果将每个班级的文化亮点加以放大,就发展成为学校的文化亮点。因此,建设具有品牌效应的班级文化对学校的教育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班级文化不是班主任一人预设的,不是学生自然形成的,而是班主任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融合而成的,班主任起着主旋律的作用,班干部起着示范作用,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对班级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需要不断地进行策略探索。

1.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旋律作用

学生是班级的主要成员,每个学生有各自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就像交响乐中的每个旋律,班主任要发挥好主旋律的作用,就能使交响乐演奏出美妙的旋律。

首先,班主任要发挥好自身的榜样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有一个共识: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在观念方面,处事方面与班主任存在诸多相似处,这充分说明了班主任榜样作用的意义。因此,班主任要谨言慎行,处处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作用。

其次,班主任要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发展目标和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具有绝对的权威,但权威使用过当,会成为学生对立的导火索。因此,制定班级管理目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要参考学生的意见。例如:学生入学之初的班级管理目标是:适应学校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纪律

和学习习惯,并与学生一起制定了与目标一致的管理制度。以后的每个学期,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对目标和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具有持续性和发展性。

2.树立班干部的示范作用

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起着桥梁的作用,既是班主任的助手,又是学生中的管理者,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示范的作用。

首先,要选出有能力的班干部,而且班干部的基本素质要与班级文化具有一致性。例如:作为班长应具备的素质:不仅要学习好、模范遵守纪律,还要宽容、大气,遇事从大处着想;与人合作、人际协调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这样的班长才能做到尊重人,关心人,以身作则。

其次,要对班干部进行培训。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制度,不仅是教师管理的依据,也是班干部管理的依据,因此,要组织班干部学习目标和制度,理解其内涵,使其在工作中能恰当的驾驭,给学生做出表率作用。

3.对非正式组织进行正确引导

班干部是班级中的正式组织,在班级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中的成员具有相似的性格,共同的情趣、爱好,相同的观念和价值观。当非正式组中的价值观与班级文化一致时,对班级文化建设有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作为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了解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及其核心观念,要引导他们与班级文化保持一致,至少不能让其在班级中形成气候。

要引导非正式组织成员的价值观与班级文化保持一致,必须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首先,教师要保持倾听的态势,了解他们的想法、兴趣以及追求;其次,教师要适时的纠正他们偏颇的观念,分析错误观念的后果,使其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4.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

班级文化通过班级活动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升华。如:开展护士素质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言行、举止、着装文雅、端庄。开展友谊教育活动,使学生之间建立真正的友谊,体现关心和爱心。开展榜样教育的活动,了解南丁格尔开创护理事业的历程,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责任心。

总之,班级文化的建构不是急促而成的,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西方的教育家们研究发现,一种积极的班级文化的形成,一般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两年

时间建构起来的班级文化,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产生长远的、意义深刻的影响。

班级文化建设要实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