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想与现实之间
财富来源于学习与实践
——班级管理模式探索之路
202_年八月按学校的工作安排我接任了初二(4)班主任工作,该班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班中一半学生成绩位于年级后25%。如何提高班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班风。当时我隐藏了一个念头,让学生能够实现自主管理,而我也可以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一步提高自己专业水平。所以我的想法是让班级管理分为二步走。第一步以我的带动为主;第二步逐渐放手,师生互动共同管理班级,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怀着这样朦胧的念头也可以说是美好的想法,我开始了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之路。
一、以我为主班级管理的规范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规范班级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懂得该做什么以及该如何去做。
1.重视学生的纪律教育。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中学生的纪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的学风、班风和学校工作的实施。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十分重视开学初的纪律教育,所以一开始,就应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以及进行“一日常规”的训练。
抓好行为规范的每一个环节中的细小部分,比如,关于早操问题、预备铃两分钟问题、拿饭问题、上下楼梯问题、作业问题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我认为,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来说班级管理无小事,必须把每件小事都做好。
2.召开主题班会,结合实际,渗透德育教育
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通过各种班会活动,帮助学生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如在初二班会课上充分开展“集体在我心中”,“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等主题班会,教育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好学进取,向往做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培养自立、自强及自我检查和控制的能力。初三班会课上教育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争做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用周边发生的真人真事来教育启发学生。
教师不失时机地利用一切机会,适时地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语言和语气来激发学生,常常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3.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辐射作用
优秀学生以其模范带头作用会对其他同学产生很大的影响。班主任要认识到这一点,要在班上树立他们的榜样形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之中有着各种类型的榜样,应该让这些榜样像星星一样辐射四周,照亮全班,让他们带动全班的学习和各种活动。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鼓励他们当好其他学生的“小先生”,尽量做好传、帮、带。每人负责带一名或两名学生,并向他们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的道理。②鼓励优秀学生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
③在安排座位时,要把他们分散开,让他们去影响别人。
④每次考试后,让他们向学生们介绍学习成功的经验。
4.利用学校的大型活动增进班级凝聚力。
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丰富校园生活,我抓住这些能增进班级凝聚力的契机,赛前进行充分宣传、调动、组织,激发每个学生的参赛欲望,并付之一行动。初二时在学校的秋季运动会上,同学们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争得年级总分第一,组织的篮球比赛中我们班的男队获得了年级第一名的佳绩。初三开学初的军训,同学们冒着酷暑刻苦训练,个个生龙活虎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在军训结束的汇报演示比赛中我班又荣获了年级第一,为此全班同学欢心鼓舞。在冬季短绳比赛中,我们班的一位同学,获得了全校两项第一名,推荐参加区比赛,获两项第一,初三时在学校的秋季运动会上,再创佳绩总分荣获全校第一,给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段时间坚持下来,同学们从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自豪感、荣誉感,因为从身边的事情来看自己班级就是做得出色,这有利于构建一个良好的班级舆论和思想导向。
二、师生互动的共同管理阶段,实现自我管理。
在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试验之后,我满怀着希望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即师生互动的共同管理阶段。
1.班干部的培养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费时的工作,仅靠班主任一个人单枪匹马,把几十个生龙活虎、个性迥异的学生管理好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班主任能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过硬的班主任的好帮手队伍——班干部,从而能有效地协助班主任工作。如何培养呢?
“玉不琢,不成器”。得力的帮手来自于班级工作中的锻炼,来自班主任的着力培养。选好“苗子”后,能否长成参天大树,需要班主任像个辛勤的园丁一样不断地栽培,又像教孩子学走路一样,从“扶”到“半扶半放”再到“放手”步步引导。
①给他们适当的权利和适时的指导。
没有人是“生而知之,生而能之”,班干部的威信主要来自于老师赋予的权利,班干部能力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平常的实践。所以班主任要给他们适当的权利和适时的指导。,班主任的适时指导尤为重要,一方面指导方式方法,就像是拉起孩子双手,教他用双脚去走路那样重要;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少走许多弯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信心。
②多一份宽容、多一点鼓励。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大人不犯错吗,班主任不犯错吗?何况还是初中学生呢?所以,老师应该对班干部多一份宽容、多一点鼓励。即使出现了一点问题,首先要先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去自己解决。这是学生教给我的道理。初二接班后第一次黑板报,当我去“视察”时,看到花猫似的版面忍不住指责:“这是谁画的?那么乱七八糟的!„„”中午,我一进教室便呆了,负责的班干部及几位同学已经利用午休时间在将黑板报进行翻工!我不禁为自己上午的态度感到惭愧,当时我如果能冷静地设想一下他们的辛苦该多好,如果,我能在鼓励中指出不足该多好„„
③适时的心理健康指导。
一方面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工作中总会遇到些困难,所以当班干部心理出现变化,气馁了,急躁了„„班主任要多加关注,做一些思想工作,给他一点冷静的时间,送他几个点子,让他重新找回自信,投入工作。另一方面久居“高处”往往会使人飘飘然,班干部的成熟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心理,以我为尊,极具优越感,瞧不起同学,不愿与他人平等合作,专权专断„„比如,有一次我出去开会了班级委托了值日班干管理,该同学在管理过程中站在凳子上对同学大喊大叫、指手画脚。当我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找到他做思想、心理工作,将他们的感觉从天上拉回到地上,脚踏实地,使班干部工作深得人心。
2.实施自我管理,培养管理能力
① 建立值周班长、班干部双轨制。
值周班长由自愿报名的学生中轮流安排,每周两人,班中的事由值周班长全权负责,并每周安排两名班干部检查值周班长的工作。值周班长负责检查这周的卫生、自修课的纪律,督促每一位同学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将每天的班级情况记录在值日登记簿上。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班组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团结。
但班主任的工作不可忽视,我每天都要认真翻阅值日登记簿,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对于老师不在时班级中学生违反纪律,我是加倍严肃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在与不在应该一个样。
作为班主任的我,基本上只负责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幕后的操纵,而不用上台表演。
② 事事落实到个人。
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
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它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和任务承包责任制度。比如:“节电员”,“安全员”“卫生管理员”,“讲台清洁员”,“眼保操检查员”“午餐管理员”等等。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在值日生管理制度上,我采用的是四人一小组的小组长负责制度,方法是,班上先选出十位劳动责任意识较强的学生做值日生小组长(但尽可能选非班干部),组内三人由组长自己选择,这种做法便于组长管理,并且两周劳动一次。责任到位,实行下来效果非常好。
有老师说我现在是轻车熟路,其实,只有我自己最清楚,关键是因为我身边有了一帮助手。而且,我发现班级工作中,班干部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为班主任“减负”,更重要的是在整个班级风气等方面所发挥的奇效,同学之间拥有身份、年龄等等方面的平等性、可比性,而且他们之间拥有一种共同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总之,同学之间比师生之间有着更多的共性,一旦成为班级学生的核心力量,就能很好地辅助班主任,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价值在于奉献;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
只有不断进取,不断总结,勇于创新,相信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岗位上一定能发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第二篇:理想与现实
玉和月
有些书看到最后,你回顾的就已经不只是书的本身
——题记 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它已经不再是一本小说这么简单的事了。
刚开始接触穆斯林的葬礼,是在初中某节语文课上。那是正好是我初中第7个语文老师
第一节课。由于换了这么多老师,我对新语文老师的兴趣已经几乎和路边跳广场舞的大妈一样了,没多少注意力的,等待着老师走进来。
当时心里应该是还是有点期待的吧。
第一节课当然没什么出彩的,只不过觉得老师的眼神很是独特。(后来问起来才知道没习惯地形,大腿撞桌角了)和老师一起来的,是他的名著阅读,也是第一次让我知道除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叫名著的这书单上还可以有《家》,《春》,《秋》,《人生》和最重要的,《穆斯林的葬礼》。
“这段时间我想主要带领大家接受一点文学的洗礼。。。”随着这句话的开始,我最快乐的语文时光来了。老师会在一段时间内让我们看一本书,然后这一段时间都用来讨论这本书。这种方式不知道为何让我觉得很惬意。
“玉和月分别是故事中两个女主角,梁冰玉和和韩新月,一对母女。她们也确实是故事的的关键。在玉的这一条线中,梁冰玉两次被爱情所困„„”
“我认为不仅是如此,玉还是……”
从此以后的每节语文课上,我们就开始了这样的讨论。我们认真地分析《穆斯林的葬礼》这种讨论让我开始有了思考,开始真正对语文是什么感到了好奇。如何遣词,如何组句,对我来说都十分有意思。头一次,我感觉到语文在我的掌控中。
可惜,我的第七任老师很快也走了,只完成了他书单上的第一本。在最后,老师说:“这本书我最后有一个终极问题要向你们提问,玉和月究竟指的是什么。”可是和往常不一样,老师直接给出他的答案:玉是指事业,而月是指爱情。然后就离开了学校,没有讨论,只有自己的思考。
后来我一直在想老师为什么会给我们这个答案。对他来说为何事业算是玉,而爱情是月。难道说前者对老师来说是可以把玩却易碎,而后者是远在天边但是永存的么。我开始回想,老师是不是有一个想韩子奇一样的父亲,或者是有梁冰玉一样的母亲,或者他有像新月一样的恋人。。。
我最后发现这个终极问题没有答案。或许对韩子奇,是一个答案,或许对我的老师又是另一个答案。对我的同学们也全都是是不一样的答案。玉和月,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对人生的终极思考。无论是在天边触不可及的永远,亦或是在手边任把玩的易逝,对我们来说都是我们所追求美好。我们的答案是什么,其实就在某种以上判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霍达在书的最后对编辑说,拿着这本书,就仿佛抱着一个婴儿。
此书奥妙如此,此话必然不假。
第三篇: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
现实的确会比理想骨感,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坚持我们的理想也未必会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很多人的理想是看上去不可实现的梦想,比如爱迪生发明灯泡、毛泽东解放中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哥白尼建立日心学说、孙中山推翻满清等等。结果,你都看到了,他们坚持了,并且成功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
那么面对这个骨感的世界我们要怎么坚持自我呢?这也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了。首先,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事物,与其现实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要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应该是要解决复杂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人正是由于这种客观性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改造自我,成为真正的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成为一个乐观,快乐的人,眼中的现实就不会如此的骨感,则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就不会那么大。
其次,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瞬息万变,总会遇到许多大小各异的矛盾、挫折和冲突,给人带来烦恼与困扰。这时就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掌握与各种致病因素作斗争的主动权。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价值、目的、道路等观点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人的行为、活动方向和进行方式。
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以观点、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在人的个性的意识倾向中,而这种作为心理的稳定倾向的人生观,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人的心理功能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树立正确人生观,就能够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就能够为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实际上,树立正确人生观,也是人们的一种信念。在大干世界中,许多事情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信念对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对人的健康有着奇特的作用,信念在人们无能为力时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无论是来自思想意识或宗教信仰,还是来自丰富的经验,都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取得最好的结果。因此面对疾病或困扰,首先要树立信心,战胜疾病和困扰。如果无法战胜时,也决不要失望,承认并乐观地接受现实,这才是聪明之举。
再者,就是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一个人是价值的主体,他把自己和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他是价值的主体,有其价值的需要,他需要依靠他人和社会活动及社会成果来满足其自身需要,这是我们对社会所说的社会的索取,或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和尊重,这种满足让人得到生存与发展。从个人角度说,这是他的自我价值,总而言之,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的劳动,和他人进行交换,变成你的生存和发展等资料。相实现经济全球化那样。实现自我价值,就像开出租车的,每拉一位乘客,就会实现一份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尊重和应有的工资。要搞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像一张巨大的资源网。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主,会阻碍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社会的评价就不同。价值观的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向就不同。价值观不同人们选择的人生道路就不同,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坚定的信念,尽管人们都认为你错了。
最后,要科学的对待人生环境。有梦想,又有追求。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该有合理的心理定位.比如说大学生,这是一个高智商的群体,所以他们有一种优越感,在大学生找工作.择业时,形成了好的工作得不到,低不就的局面,有的干脆在家闲着,成了恳老族.在大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憧憬时,正确地自我评价与估计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大学生年轻是一个资本,其次大学生却缺乏经验,你们的专业等等,合理调整自己不符和实际的就业取向,例如:与他人攀比,面子主义等等.总之要使你的择业目标与你的心理定位相统一,不要成为过分的理想主义者,而要培养脚踏实地的从小事做起的能力。良好的交际能力。开集体与社会,如果你要想获得成功,你必须尽快融入你所在的单位团体或工作单位,做好自己的工作,伴好自己的角色.与他人协调地工作,完美的沟通,是一种基本的能力,一个人要想被集体所接受容纳,就必须有集体荣誉感,同时要尊重他人,接受集体的价值观念,决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更不能目中无人.与他人交往应遵行四大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人际交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影响。这就是说交流的双方都具有主体性,都有合理的利益,这决定了在集体中你不但要利己,而且要利他。做到投桃报李,礼尚往来。遵行四大原则,形成无形的人格魅力。实践能力。行动高于一切,当今某些中国优秀人才,到了外资企业,忽然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如一个技工,由此可见当当今的大学生应缺乏动手能力而失去许多机会与挑战.我们要学历,但不唯是学历,我们更要重视我们的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动,我们现在单纯强调学历与文凭的观念将会改变,学历与技能[动手能力]并重的观念将回被社会所接受.学历与技能并重的观念将会是一个潮流,我们必须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即很好的动手能力..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勇于面对是良师,是益友,因为挫折与失意在人生路上是少不了的.当一个大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一定会有许多不适应,加上工作的压力与挫折,会产生一种不平衡的心态,如何找到心里的平衡点?就需要自己的调整与勇敢面对.对自己不满得人和无加以客观的对待,不要怨天尤人,因为发牢骚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勇敢面对,并从挫折中汲取教训,自己才能吃一趼,长一智.以后才会有长途的发展,才有进步..拥有一技之长。人们都说要样样通,更要几样更通,坚决反对样样通通,样样松.由此可见,一技之长是必须的.在人生路上如果一人用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那么他们肯定会有自卑心理,觉得技不如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因为经营自己的短处回是你的人生贬值,发挥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灵感,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做一个成功的人士.。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在社会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做到既敢于竞争有善于竞争。面对日益变化的竞争社会,大学生应增强竞争意识,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提高参与竞争能力。正确认识竞争,正确的竞争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力,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在科技与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竞争必不可少。正确的竞争一定是合法的道德的竞争。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从形式说,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具体来说,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主角与配角的关系等。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无规不成方圆,但规则又离不开道德的维护。当今社会科技与经济日益全球化,要立于不败只地,良好的道德修养遇法律意识是必不可少的。道德是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他通过社会形式,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严格程序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第四篇: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
一、主题活动目的和意义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四有”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周恩来在中学时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毛泽东也曾在中学时用一首律诗表达自己的雄心抱负,秋瑾女士更是用剑胆琴心来表达报国雄心,虽然时世造英雄,市场经济讲究个人价值最大化,作为年轻人,爱国奉献、民族自尊、社会责任等美好理想是断然不能缺失的。我们在强调个人权欲的同时,不能总是忽略自己作为高尚人应承担的义务。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是我们的事业与生活的精神支柱,加强对少年儿童进行理想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有一定文化技能的人,更是需要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灵魂、有追求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这也是我们开展理想教育主题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之所在。
二、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关的活动,进行一次寻找理想、探究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从而认清理想对人生的作用和意义。青少年学生应树立起人身奋斗的目标——立志从现在开始,并落实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三、活动准备
1、小品
小品1概要:
有两个小孩求教一位老人:“如何才能实现理想 ? ”结果,老人给他们一人一颗种子说:“谁能把它保存最好,便能通达理想”。几年后,老人去看他们;结
果,一个把种子放在锦盒里,样子仍和以前一样;另一位则把种子种在地里,每天浇水,现已长出遍地的果实。最后老人说:“?”
小品2概要:
有一名学生常立志,立短志。(冲动型,常受外界影响,结果一事无成。)
2、每人写下自己的理想,折叠后备用。
3、主题班会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总结前一阶段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对理想与现实问题作进一步地探讨。
4、随笔《“理想与现实”之我见》(活动后的延续)
主题班会教案:
理想与现实
师: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事情:在美国,一位小学教师退休后拿
出当年孩子们留下的“我的理想”作文,逐一找到那些已长大成人的孩子,“核对”他们理想的实现程度,结果发现有近半数人实现了当年的理想,还有两成人接近于实现理想。于是他得出结论:理想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说,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是我们的事业与生
活的精神支柱。那么,我们在座的各位是这样认为的吗?经过前一阶段的活动,我想大家对理想一定有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同时,对理想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请出今天班会的主持人,一起来作进一步的探讨吧。
主持人:大家好,让我们先以一首短诗开始我们的主题班会吧。(配乐)理想是石,敲击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多媒体课件)
那么,看看我们的同学有些什么样的理想呢?
第一部分谈一谈
从同学们写的理想纸条中随机抽取,请大家谈谈对它们的看
法。(主持人根据大家的发言即兴评论。注意不能喧宾夺主。)
小品《常立志,立短志》
学生发言(略)
主持人(或请同学)简单小结
第二部分议一议(小组讨论交流、小结。)
马加爵临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想过当科学家,长大后就没有什么理想了,可能在初中就消失了。理想很重
要,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成为没什么理想的人了……”“没
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 “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是失败的”;
“希望每个人都过得充实一点,有所追求”。你对他临刑前的这番话怎么看?
小组发言交流(略)
现在还没有理想怎么办?
(一时还不能明确说出自己长大了要干什么的人,不等于没有理想。先请听名人的理想,想想对自己有哪些启示。)
第三部分想一想
小品《一粒种子》
老人说:“理想只有用汗水浇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理想应当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性,二者融汇在现实的发展台阶之中,才能铺就一个个不断提升和发展的阶石。脱离现实的理想是幻想,没有真实的力量;没有理想的现实是僵土,不可能有生机与活力。
朗诵:《最低的一级石阶》
我是山脚下最低的一级石阶。
所有的远眺和俯瞰,全都远离了我。
我也想欣赏苍茫的云海,想领略一收眼底的万千风光;但为了那么
多旅游鞋的攀登,我甘愿在这里默默地卧守一生。
虽然旅游者的纪念册里往往只有一挂飞瀑,万丈深渊,却没有
我,但我依然有我的自豪;那些到达顶峰的微笑,在他们山路般冗
长的记忆里,我是最初的一层铺垫。。主持人: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们追求的理想不管有多高远,总离不
开一步一步的攀登。也就是说:理想离不开平时持之以恒的努力。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但有些人却无法实现,原因是这些人都不愿意去付出、努力,只想不劳而获,或怕困难就放弃了;但也有许多不怕辛苦默默耕耘的人,在日复一日的奋斗中实现着自己的愿望。所以,能不能实现你的理想,全看你如何做了……
第四部分做一做
现场采访(有目的地采访身边有理想的同学,让他们谈谈在生活中怎样以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理想的,理想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又有哪些的影响。)
每人绘制一份从现在到自己设定的理想(目标)的行动图表。
(简洁、明了、可操作。)
主持人:现实在此岸,理想在彼岸,中间隔着一条湍急的河流,这个追求的过程便是人生的乐趣所在......。(归纳小结)
布置任务:每人完成随笔一篇《“理想与现实”之我见》。
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附:
背景资料:
当前在未成年人理想教育问题上有两个值得注意和克服的极端倾向:一是不讲理想,任其随波逐流,游戏人生;二是空谈理想,强制灌输,追求一律,脱离实际,事倍功半。这两极相通,都误解了理想,也无法有效地进行理想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平时经常对学生们说的是,“努力学习,考个高分数”;“成绩才是你的骄傲,分数才是你的资本”。我们的教育行为围绕着功利性,而那些与成绩无关的副科、美术音乐、生活乐趣、个人奉献、做人境界却没时间讲述,没心思讲述。刚开始还知道讲,久之,被作业弄得头大眼昏,也就没了心思。什么理想,都比不上考上重点校更让人觉得光彩!教育更多地关注眼前蝇头小利,忽视发展性和远期效果,更不关注学生未来、潜在的发展前景,这已经是不争的教育事实。
若有时间,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周围的学生,尽管学习是紧张的,但追星
族并未减少;尽管课堂纪律是严格的,但动漫一族还是“冒险”与老师捉迷藏;尽管他们都知道网吧害处多多,但并未阻止部分孩子的脚步。当我们感叹学生们道德问题时,有没有考虑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主导着学生们的生活?他们了解自己、有自己的追求吗?
我曾经对本年级的学生作过一次课堂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请问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他们给我的答案可谓高度的一致——为将来有好工作、赚大钱。(几乎占了调查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当然,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他们毕竟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过多现实的考虑埋没了应有的纯真,正确与错误、美好与丑陋都在功利面前失去了分明的界限。人生不能没有精神的追求,他们缺少的不正是这一点吗?所以,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胜于再多的知识积累(当然知识是基础,非常重要)。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愿望与想象,现实生活中,人生的理想往往与某些在社会中受到广泛尊重的职业有密切的联系,正如学生们把好工作作为自己的学习目的一样,但我们不能把人生理想仅归结为某种职业。一些人生的理想可以通过对某种职业的向往表现出来;但向往某种职业不等于就是有理想。理想应作为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而对一个人的成长起激励作用。
人生的理想应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合理的人生理想是个人的最大兴趣点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理想既有一定的共同性,体现着社会对个体的普遍性要求
与规范,又有相当的具体性和现实性,只有为个人所真正认同并能自觉为之所奋斗才能发挥作用。同时理想应当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性,二者融汇在现实的发展台阶之中,才能铺就一个个不断提升和发展的阶石。脱离现实的理想是幻想,没有真实的力量;没有理想的现实是僵土,不可能有生机与活力。理想教育的任务,不仅在于提出与实施一个一个的具体理想,更在于激发人性中的开拓需要与创新能力,养成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去挑战现实中的自我与社会。在这种意义上,只有让理想的光辉照亮脚下的阶石,眼前的每一步才能成为趋向未来理想世界的坚实基础,理想也才能最终实现!
理想是自由的,可以是幻想,也可以是梦想,但当理想转化为我们的使命后,就成为一个确定的行动,它不可动摇,不能放弃。永远处于求变之中是追求理想的必然,一个心中存在理想的人必然也是不满足于现实,力求超越现实的人。
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都满怀理想,生活目标明确,那么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会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学生们从心底认可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与做”。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当然,这是很理想化的教育愿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为之而努力的。
第五篇:理想与现实
~-6-10 字数:1615如果说堂吉诃德的存在于他本身是一出悲剧,那么堂吉诃德临终前的清醒则是对于我们所有人的悲哀。“你的运道决对不可能久长,转眼之间就会处处遇灾殃,你的喜悦不过是梦中幻想…”也许是天意,或者更像是注定了的,公爵家的女仆一时戏言唱出的词句,竟成了拉曼查的绅士堂吉诃德骑士生涯的真实写照。而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则以前所未有的清晰与残酷展现在世人面前。
主角拉曼查的绅士,“好人”阿隆索.吉哈诺,因阅读骑士小说而萌发成为游侠骑士,行侠仗义助弱扶贫扬名万世的念头,更名堂吉诃德,从此开始为人所耻笑而又艰辛的生活--第一次出行被人打得动弹不得,被驮在驴背上回到村里;第二次出行最终以被人装在木牢里带回村里告终;第三次出行在被同村学士装扮的骑士打败后郁郁寡欢地重回故里,直到最终一病不起。路然而,堂吉诃德所走的道路,之所以为世人所惊诧,不仅在于其艰辛,更主要在于其脱离现实。这其中,如果说“艰辛”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要说它的“脱离现实”是有现实意义和讽刺意味的—在当时或是今天,当一个人为之奋斗的希望无法达成时,我们怎么说?--“深表遗憾”,而如果他依然走自己的路,我们又怎么说?--“他是个疯子!”现实不像软土可以随意塑造,而活在现实中的人却又不像钻石那样善于包持本色,更何况在今天让钻石发生变化也并非难事。堂吉诃德在见到上古骑士的圣像后曾说过这样的一番话—“……这些圣人和骑士在世的时候跟我是同行,也就是行侠仗义。我同他们的区别在于:他们是圣人,为神道而战;我是凡人,为人道而战。他们凭借自己的骁勇赢得了天国,因为天国是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进入的;而我,直至今日,我还不知道自己付出的辛劳换回了什么……。”是的,凭这样的梦想是不会换回太多荣耀或幸福的,然而,有着这样的梦想难道是一种罪过吗?试问一句,作为人就不应该有这样的理想吗?然而现实却又告诉我们什么?它说,“不”。所得就让我们来看看他究竟得到了什么吧—伤痕,这只是他所得的一小部分。其它部分难以言表,不是不能,而是不忍。不然,就听听这位好先生是怎么说的吧—“噢,先生!但愿上帝能饶恕您,因为,想让世界上最为幽默的疯子恢复神智无疑是对天下人的冒犯。先生,您难道不明白一个神智正常的堂吉诃德可能有的益处绝对抵不上他的疯癫言行带给人们的乐趣吗?……他的每一言每一行可是都足以化愁苦为欢颜啊……”这算什么?对他的感恩还是赞叹?但这就是世人给他的赏赐。再来看看他的侍从又是怎么说的吧—“说实在的,说实在的,我端详过您老人家好多回,从脚尖一直到头发梢,没发现您有什么招人爱的地方,反倒觉得您挺吓人的…您老人家无美可言…”…无需再看别的,以上就足以说明人们对他的感情而我们的骑士他的所得又是多么的丰厚。最终有哲人说,以为世事能够一尘不变纯粹是痴心妄想,恰恰相反,一切都像是在轮转,确切地说是周而复始。春去而夏来,夏初则酷暑至,继酷暑的是清秋,接清秋的有寒冬,冬过重又见阳春,岁月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循环不止。唯独人生有限,犹如流光般地倏忽,去而无返,直抵永无尽期的冥世。如果说堂吉诃德的存在于他本身是一出悲剧,那么堂吉诃德临终前的清醒则是对于我们所有人的悲哀。“去年的雀巢,今年没有鸟。我过去是疯子,如今头脑已经清醒;我曾经是拉曼查的堂吉诃德;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吉哈诺。但愿我的悔悟和真诚能够换回诸位从前对我的尊重。……”堂吉诃德的这番话出现在他生命的终点似是所谓的清醒却更像是他对现实的一种妥协,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与凄凉,讽刺与无奈。当堂吉诃德的最后时刻终于到来时,他遗嘱的公证人刚好在场,他说,从未在任何一部骑士小说中看到过任何一位游侠骑士能像堂吉诃德那样安祥而平静地死在自己的卧榻之上。然而事实上,他却是一对矛盾中极大的一个受难者,不平的冤魂。“这倒是很符合其赖以孕育的监狱环境,那里包藏着一切哀怨,汇集着一切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