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课程标准(现代物流与配送)
编辑:玄霄绝艳 识别码:18-1093236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6 14:16:34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课程标准(现代物流与配送)

广西商业学校《现代物流与配送》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现代物流与配送》是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和学习:现代物流知识和配送知识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和配送知识。现代物流与配送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科学,因此,强调学生业务技能的培养,除掌握现代物流专业必要的基本知识外,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在专业技能上,注重配送中心作业层面的业务技能和必要的管理知识的掌握和学习。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配送中心管理、配送作业管理、订单管理、进货管理、储存管理、分拣管理、流通加工、配货管理;物流配送基础知识

2.基本掌握送货管理、客户服务与配送管理

3.进一步理解物流的功能、物流功能概述、运输、装卸与搬运、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与包装、包装、物流信息、现代物流系统

4.了解:现代物流管理、企业物流与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 物流的最新理念:供应链管理、技术;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

(二)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掌握配送中心管理;配送作业管理;订单、进货、储存、分拣、流通加工、配货、送货管理

2.方法能力:

教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具有分析和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外出参观企业配送作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3.社会能力: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取得相应物流专业认证资格,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内容标准

(一)基础模块

1.现代物流概述

(1)现代物流概念及分类(2)物流理论及物流观念

(3)现代物流特征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4)现代物流在中国 2.物流的功能

(1)物流功能概述(2)运输

(3)装卸与搬运(4)仓储(5)配送

(6)流通加工与包装(7)包装(8)物流信息 3.现代物流系统

(1)现代物流系统的概述

(2)物流目标与物流系统的合理化(3)物流系统设计 4.现代物流技术

5.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 6.物流配送概述 7.配送中心管理 8.配送作业管理

(二)选用模块

1.现代物流管理(1)概述

(2)物流管理的内容、特征及关键环节(3)物流绩效评价 2.企业物流与供应链(1)企业物流概述(2)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

(3)物流的最新理念:供应链管理

(三)实践教学模块

1.订单管理基本作业训练 2.进货管理、储存管理作业训练 3.分拣管理、流通加工作业训练

4.配货管理、送货管理、客户服务与配送管理各项作业训练

四、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以课本为主体,课堂上以导读,释疑,讲解基本原理,重点难点,掌握基本概念,指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2.理论联系实际,寻找一些学生熟悉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3.根据所学的章节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4.通过作业,测验复习巩固知识(二)评价建议:

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在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设备、报刊杂志等等。

(四)教材使用建议

教师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五、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课程的教学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也可作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使用。(二)使用方法:

1.本课程采用72学时教学方案,其中理论讲授为42学时,实训和机动及实训为30学时(包含到企业进行参观见习)。

2.本课程采用由杨振科主编外经贸大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物流与配送》作为教学用书。

(三)教学时间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

学时分配建议

第二篇:物流与配送实训

实训报告

实训一:

实习时间:第十一周实习地点:教学楼4楼公共教室,好又多超市

实习目的:为了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本学期,由学校安排物流配送中心的软件上机实训和路线优化实训。学习熟悉实验指导书,配送软件是按照实际配送中心流程设计的,熟悉软件的功能和思想;同时要了解每个步骤中的各个环节,对细节重点关注,掌握软件的流程及与实际配送中心流程的对比结合。与此同时,还对配送中心路线优化进行实训,去好又多超市进行调查。我们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当然也为了让我们对配送运营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增强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便即将迈入社会的我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内容:

1.(1)软件系统基础知识了解:通过对机房里计算机中物流实训上机手册的阅读,基本了解上机模拟实训的步骤,流程,各个操作步骤的情况范围与操作方式。

(2)好又多基本情况了解:通过网上查询好又多超市在桂林的各个网点,根据路线个小组分配任务完成制定的调查目标。

2.(1)业务流程:1)配送系统角色信息录入:学生根据手册注册信息,然后在页面录入配送中心角色信息。

2)基础信息管理:在基础信息中包括;配送仓库信息管理、配送仓库区域设置、货主信息管理、配送仓库货位设置、地点信息管理、配送路线管理、出库台管理、配送发车口管理、配送车辆管理、包装类型管理、计量单位管理、生产厂家管理、商品分类管理、商品信息管理、商品包装情况管理、赠品信息管理。

3)控制管理:货主活动控制、货主商品准入、货主存货区货位规划、货主分拣区货位规划、配送对象信息管理、货主退仓暂存区规划、货主退货区规划管理、货主赠品区规划管理、进货对象信息管理、进货对象活动控制、进货对象商品准入、进货暂存区货位规划、配送对象活动控制、配送对象商品准入出货暂存区货位规划。

4)进货管理:预定进货、货物到达、进货暂存货位分配、进货卸货作业、进货验货签收、暂存区货物打包、存货区货位分配、存货区作业管理、上架作业管理。

5)配送管理:配送发货指示、配送计划、分拣计划、存货区作业管理、分拣备货、配送装车、配送发车。

6)退货管理:存货类型变更登记存货类型变更确认、退货申请、退货完成。

7)退仓管理:退仓申请、退仓审核、退仓暂存货位分配、退仓卸货退仓验货、退仓存储区货位分配、退仓作业、退仓上架确认。

8)存储管理:货主商品库存查询、区域商品库存查询、赠品库存查询、商品货位移动、商品货位移动确认、商品货位对调、报损申请、报损批准、盘点计划、盘点录入、盘点结果。

9)计费管理:计费分组管理、配送对象价格分组、配送调价管理、配送价格查询、配送费用结算、配送收款管理。

(2)好又多超市调查步骤:首先网上查询好又多超市在秀峰区有8个网点,班上有两个组分配在调查好又多超市,就每组4个网点,我们一组人员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调查一个超市。调查路线,我们两组人员从始发站在学校乘坐24路公交车到第一个信义市场网点据了解以拆迁,据以决定两组四人一起步行到桂林汽车站后门银锭路的好又多超市进行调查。

3.好又多调查总结:

地理位置:位于低级住宅区,附近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周边便利店较多,影响其营业效益。

超市位于汽车站出口旁,交通不是很方便,较多客运车。车流量很大,堵车概率较高。人流量也较大,但进店者却很少,调查发现。在10分钟内过往人数为208个,进出店只有15个,在这15个人当中只有7个人提着东西出来的..他们主要买有:菜-2人,面包-2人,牛奶-1人,洗洁精-1人。

店面干净,整洁,商品摆放合理,整齐。居民日常消费食品,如:青菜,米,肉….放于超市里面,顾客进出路经商品较多,方便顾客的同时也可以带来连带效应。超市类型:便利超市,居民主要以买菜与饮料为主,菜价相对较便宜,符合顾客消费水平。

服务人员十几名,服务热情高,态度良好。

特色服务:出售电影票,方便市民消费娱乐。

亮点:主打饮料放于店前,吸引顾客也便于宣传。促销广告贴于门面前,便于宣传。促销商品主要为饮料,与食品大包装以家庭消费为主。根据桂林情况变卖桂林如特产品。

促销方式:产品特价促销。

配送方式:实行每天配送模式

营业时间:8:00-22:30

超市面积据估计:350平米

4.出现的问题:在上机操作中一些环节没有做好而无法完成下一步的操作,例如,在分拣环节中对进货库存分配等操作没有做好而影响分拣备货和商品货位移动的完成。在最后的费率计算中由于系统问题而无法完成。

外出调查好又多超市时,由于没有很好的了解所在地方的情况和路线问题,在寻找超市的过程中碰壁询问与行走耽误一些时间影响到调查效率。

实训小结

经过这几天对物流配送上机模拟软件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物流配送工作的复杂性,但在在此实习中充分了解到与此相关的运营操作程序,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运作方式,将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当然也为了让我们对整个配送运营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增强我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这两天的操作每天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而且发现了不同的问题,使我们在实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

位打下良好基础

以往对于物流相关概念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浅显的书本知识。作为一名物流管理专业的即将走出社会的大二学生,在就业竞争与学习中我们应该多学学以致用服务于社会。平常我们在学习中更多的是学习和专业有关的理论知识。但是我们这周的学习中不仅实习上机软件还组织了小分队对好又多的超市进行调查,充实我们的实训内容,掌握更多的资料,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特别的今年的金融危机在就业形式极具尖锐的时期,我们不仅要学会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更多的经验,以便即将迈入社会的我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实训二:参加班级:09级电子商务班

人数:56人

时间:202_-202_学年第一学期第15周09级电子商务班56位学生参与的《仓储学课程实训》,历时5天,整个实训过程分为培训、练习、考核、小结三个阶段,实训工作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这次实训工作成功开展的基本经验及一些心得总结如下:

1.培训工作任务烦重。由于物流实验室是刚建成,其中的中海202_仓储运输软件是深圳中海物流公司提供的教学软件,中海公司大致对此软件的操作进行了基本演示,老师们克服种种困难,加班加点,从不会到会,保证了实训的顺利进行。

2、教师组织严谨。系领导、教研组、实训教师对这次实训工作高度重视,是这次实训的首要因素。

3.学生自觉认真。实训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热情越来越高,自觉性越来越强,态度越来越认真,不仅仅限于掌握软件流程,特别是对软件中各种客户之间关联的关系,客户与费用之间关联的关系等全局化的问题有进一步了解,能将课本上学习的仓储学及运输知识与软件特别是其中的流程对应理解。这是这次实训成功的根本因素。

4.教师尽职尽责。万事开头难。由于这次实训是新任务新知识,这次配备的三名指导教师,拿出了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从而使实训工作顺利进行,循序渐进,有始有终。

实训的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实训划分为业务实训和小结两大部分。其中业务实训部分主要是中海202_物流管理软件的运用。这其中包括了参数设置—入仓—保管—出仓—调度—费用

核算等较为完整的仓储运输环节。在实训中,主要是通过使同学们在了解此软件示范的基础上自己分配了各岗位参数:如货主、工厂、供应商、购买商、运输公司、装卸公司等不同角色,并通过参数设置了解如入仓、出仓等各环节中的步骤。使学生身临其境,掌握仓储各子环节体会不同岗位的职业特征和要求。

每天的实训,由于我们只有12台机,我们采用了交叉分组的方法解决机子不足的问题。2个班轮流,每半天轮一次,每组大致4-5人,每组有一位同学当组长,同时,我们强调同学间的互助合作,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让各班班长起到上通下联、穿针引线的作用,对少数基础较差、学习态度欠端正、功夫下得不深的学生采取同学间互相帮忙,互相督促的方法。

在实操作实训之后,我们对每位同学的操作进行了系统审核并打分。并要求学生进行总结,从劳动纪律、业务处理流程心得、建议与不足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提升,每位同学提交了一份实训报告,进一步提高了实训的效果。

同学们畅谈了实训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变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1.在知识上,由朦朦胧胧变得比较明白;

2.在能力上,由完全不会动手,到基本能动手;

3.在作风上,由以前普遍性的马虎、拖沓,变为大多数人能谨慎、主动;

4.在相互关系上,由彼此很少交流,到能实现真正的互帮互助;指导教师的收获与体会

1.对软件结合课程实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2.由于这次实训时间紧,中海物流的专家只是对中海202_仓储软件进行了示范,但没有对RFID、电子拣货系统、条码技术等进行讲解,使这部分知识还未涉及到。电脑不够用,使同学们操作的时间稍稍不够;软件本身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有部分前后数据库不能对应等。并且我们在实训中也看到了不接触实际的理论教学的缺陷,坚定了职业教育必须贯彻理论与实践科学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信念;

3.看到了这次实训给学生普遍带来的收益,也听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呼声,同时也总结了本次实训中存在的缺陷,增强了教师今后更好指导学生开展实训的信心。

第三篇: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课程标准202_

社科部课程标准

《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7004

5适用专业:202_级高职所有专业

学时:16

学分:

1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 前言

1.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现代人才的高素质要求而开设的一门全新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现代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融入企业文化氛围,如何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为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重要条件,进而使学生真正由一个大学生转变成为一个“企业人”,从而实现学生顺利就业。

2.课程的基本理念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企业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现代企业中常用的企业文化知识,体会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现代企业中常见的职业道德知识,理解职业道德素质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突出课程素质教育特性和就业指导特性。本课程主要旨在提升当代大学生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和企业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人”和“道德人”,促进其顺利就业。

突出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教学与学生实际选取并整合教材内容为实际教学内容(具体见下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3.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以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企业案例、学院多媒体教学环境、实习企业以及国内外企业典型案例,实施教学项目,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的内容是完成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学”的内容是体验企业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现实意义;“做”的内容是结合企业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环节以及课堂活动等,使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参与或间接参与具体的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实践。

对于具体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基本状况和实际教学时间不足等实际情况,对于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取舍,精选主干知识点并适当整合,结合典型案例以及案例分析题组成实际教学内容(见第三部分)。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功能及类型;

(2)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内容和现代员工必备的基本素质;

(3)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内在联系;

(4)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企业发展的意义。2.能力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基本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理论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自己正确择业、顺利就业;

(2)使学生不断提高对现代企业文化的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能够比较准确地认识具体某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状况。3.素质目标。

(1)通过课程教学与学生自我长期实践,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素质等现代企业员工必备的基本素质。

(2)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意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等,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材和终身发展。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1.使用教材建议

建议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精品教材《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202_年4月出版)。

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本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因而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室。(2)教学资料包括企业文化案例库等。

(3)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使用202_年省级精品课程《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的有关课件、录像等网上教学资源。

(4)学习网站:企业文化网、《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精品课程等。

3.教学建议

(1)教学环境为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网络设备齐备,有投影设备,有必要的参考书等学习资料。

(2)合班教学,班级学生数以100人左右为宜。

(3)课时的分配按照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可重新灵活组合,开学初即制定详细授课计划。

4.评价建议

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分两个部分:素养考核与知识考核相结合:

(1)素养考核,包括平时的出勤率、完成书面作业任务的情况、平时上课的表现等,占总评价成绩的40%。这部分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其学习态度、努力的程度以及表现出来的效果。

(2)知识考核,本课程对知识考核采用试卷的形式。

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题型主要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等(均为客观题),共四十分;第二部分为案例分析,共有六道题(选自不同的章节,不包含教材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学生自选三道题作答,每题满分20分,共计60分。该项考核占总评价成绩60%。这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形成状况。

制定人:王长坤

审核人:王长坤李 辉批准人:刘红旗

第四篇:浅析现代物流与信息网络

浅析现代物流与信息网络

发布时间:202_-6-27信息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网络化的趋势,决定了21世纪将是物流业蓬勃发展的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快速、优良的顾客服务体系,选取合适的供应商和销售商进行采购和营销,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建立相应的现代物流体系是这种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必然选择。现代物流与信息网络的完美结合,更能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现代物流是企业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效益的第三利润源泉,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现代物流正在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世界上一些大的财团和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大陆参与物流投资与建设,一方面对加快我国物流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使国内物流竞争更加激烈。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提高物流业的竞争力。

一、现代物流

所谓物流,并非仅仅是把货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传统物流包括:(1)运输功能,(2)储存功能,(3)装卸搬运功能,(4)包装功能,(5)流通加工功能,(6)物流信息加工与处理功能等。以上是普通商务活动中典型的物流作业。在电子商务与网络支持下,现代的物流不但具备以上这些功能。还增加了一些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和内容。

(1)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快速反应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动力之一。传统观点和做法将加快反应速度变成单纯对快速运输的一种要求,但在需求方对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它也变成了一种约束,因此必须想其他的办法来提高速度。

(2)降低成本的服务。前期的物流成本高居不下,有些企业根本承受不了。但可以通过采用比较适用,投资比较少的物流技术和设施设备,或推行物流管理技术,如条形码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效益,降低物流成本。

(3)延伸服务。向上可以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可以延伸到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决策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物流系统设计等等。

二、物流信息化

物流,并不仅仅是把货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更重要的是把货物“运动”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顾客,而互联网技术恰好为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概括来讲信息网络是现代物流的生命线,就是因为信息网络时代所造就的电子商务给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特别是这场革命所引致的产业大重组将把现代物流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产业重组的结果,实际上使得社会上的产业只剩下二个行业,一个是实业,包括制造业和物流业。一个是虚业,就是信息业,包括广告、订货、服务、金融、支付和信息处理业等。

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是现代物流高效运行的前提,有效的现代物流管理需要有准确的、实时的需求信息、供应信息、控制信息做基础。因此,信息流贯穿于现代物流运作的全过程,既有供应信息,又有需求信息,同时还有供应链及其成员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等。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只有做到信息共享,才能使信息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有效降低供应链物流的总成本,实质性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三、信息网络对现代物流的作用

随着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品的交易时间已经可以达到马克思所言的“等于零或者趋近于零”的境界,电子商务使商品交易发生了巨大的革命,不仅时间缩短,交易速度加快,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商业交易的交易成本。

1、用网络解决“物流商务”。网上提供物流信息资源、物流手续网上办、网上供需衔接、网上物流协议、网上配货等等。

2、在网上实现物流管理。用网络实现远程数据交换,用网络指挥和调度物流,优化物流及配送线路。

3、用网络解决设备广告,设备展览会,网上交易,网上结算。

4、用网络支撑、优化、改造、提升物流实体。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物流的支撑远不止这此,从发展看,一些新的概念、新的业务模式因信息技术的支持而孕育出来。例如“虚拟”概念的引入,产生了“虚拟仓库”、“虚拟仓储”,对它们含义,我的理解这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上的所谓“仓库系统”。一个现代的大型物流企业,不一定自己有多少运输工具,多少仓库面积和设施,但一定要有一批高素质员工、一套按现代观念对物流管理的软件和相对齐备的网络信息硬件设施。它就可以利用经济杠杆和有效的协议来调度各种需要的物流设施,完成对客户的各种承诺。可以设想,今后现代物流企业,在库房、场地、运力等基础设施上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减少基建投资,但必须拥有一套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可靠的通讯网络系统。从而使大型现代物流(服务)企业的投资大幅度减少,但其服务的能力、效率和质量却大大提高,效益也会同比增长。

四、如何用网络优化物流

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中介作为一种工具被引入了生产、交换和消费中,人类进入了电子商务时代。由于电子工具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交易各方的时空距离几乎为零,有利地促进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这“三流”的有机结合。对于某些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的商品和服务,甚至可以做到“三流”的同步处理。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点:1.信息化,2.自动化,3网络化4.智能化。

用网络优化物流。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大大提高物流效率,而且可以通过这一优化和提升使物流成本降低、利润增加,而改变它的传统形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依靠信息技术提升现代物流管理水平

近年来物流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这不仅仅是由于经济发展所促进的,还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配送中心如果没有计算机管理,没有畅通的信息网络系统,是绝对做不到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的。如海福公司,它承担着IBM、美能达、华为、联想、NEC、LG、三星十多家电子企业的物流业务,配送品种五花八门,涉内涉外手续繁多,且对配件、料件的配送正确性及时间性要求非常高,不得有丝毫差错,靠什么保证?当然靠一套完整可靠的、建立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业务管理软件系统、再加上全体员工的认真负责。德国的森克国际公司是一个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跨国公司,他们的一份材料上介绍:我们承担着许多国家企业的运输任务,货物价值从几万美金到几百美金,运输条件有防震、恒温、无菌等要求的、有的要求特殊包装,还有的客户订货后要求我们监督包括所订设备不同部分在不同工厂甚至不同国家制造,使之能按进度完工并运到总装厂。工作这么复杂、要求这么严格,缺乏高级信息网络或者高素质的人才均不可能完成。可以看出,要使对用户承诺的各项高标准的服务能圆满完成,必须有很好的网络系统。

六、建立科学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一套有效的、先进的、科学的信息网络系统,对保证企业对客户各项服务承诺的实现,是非常

重要的。物流过程中信息的流动是跨企业、跨地区、跨国家进行的,物流信息必须实现跨地区实时传输、远程数据访问、数据分布处理和集中处理的结合、多个异地局域网连接等功能。总之,信息网络技术为发展现代物流搭建了强有力的技术平台,202_年ERP物装模块的成功开发与运行,使整个油田基本实现了物资采购供应与管理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采购供应速度与效率。(作者:文强 刘宝山 张树珍)

第五篇: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传统物流开始向现代物流转变,物流业已从发展以运输、仓储为主要功能的阶段转入以物流组织和管理体制创新,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多功能、集成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阶段,现代物流的理念正逐步受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将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作一系统化的比较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发展现代物流。物流概念历史演变的回顾

物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叶的美国,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物流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1物流概念的孕育和萌芽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提法:一是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萧(Arch W.Shaw)于1915年从市场分销的角度提出“Physical Distribution”的物流概念。二是美国少校琼西•贝克(Chauncey B.Baker)于1905年从军事后勤的角度提出Logistics的物流概念。

前者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直译为“实体分配”或“分销物流”。它实际上就是指把企业的产品怎么样分送到客户手中的活动。而后者“Logistics”是后勤的意思,主要是指物资的供应保障、运输储存等。因此,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市场营销学和军事后勤孕育了物流学。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D)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及其盟军在战时供应中,提出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的概念,并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和全面管理,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物流理念在军事后勤中的运用为物流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2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分销物流学(PD)的概念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且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成为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50年代中期,美国的PD概念传到了日本并得到了承认和发扬光大,以后又逐渐传到了欧洲、北美,70年代末传到中国。

分销物流学的理念强调把物流看成是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包括生产加工和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等各种物流活动的总和,主要研究这些物流活动在分销领域的优化问题。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物流理论异军突起,如五六十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创造了准时化生产技术(Just In Time,JIT)和看板技术以及设施规划与工厂设计技术等,这些理论和技术的强劲发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分销物流的概念显然不能包含它们,这使原来只关注分销物流的人们自然想到,仅使用分销物流(PD)的概念已经不太适宜了。特别是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物流活动的进一步集成化、一体化和信息化,改换物流概念的想法就更加强烈了,于是物流概念的发展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1.3现代物流学(Logistics)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这一阶段物流概念的发展应该提到美国最具权威的物流管理协会(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其前身是成立于1963年的全美实物分配管理协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NCPDM)。1985年,该协会给出的定义中正式将“PD”改为“Logistics”,中文翻译为区别两个概念的前后演变,将前者译为“传统物流”,而将后者译为“现代物流”。更名后的CLM给物流下了一个至今仍被普遍接受并堪称经典的定义:“物流是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以高效和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出地到消费地的流动和储存而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这一概念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思想和理念。

1991年,CLM在修订的物流定义中把物流管理的理念从生产制造部门扩大到服务部门。202_年,CLM为适应企业物流运作向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变化,在再次修订后的定义是中明确指出“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从而给物流确定了一个明确而合理的位置,指出物流管理必须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物流系统从属于供应链系统。202_年1月CLM又正式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CSCMP)。这次协会的更名体现了物流向供应链管理概念的转化,也标志着现代物流全面进入供应链时代的开始。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核心价值,反映了美国物流界对物流认识的深入以及物流内含和外延的变化。

((这里需指出的是,这一阶段的物流概念Logistics虽然和第一阶段军事后勤学上的物流概念Logistics字面相同,但是意义已经不完全相同了,后者主要是指军队物资供应调度上的物流问题,而前者则是在各个专业物流全面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基于企业供、产、销等全范围、全方位物流问题,无论是广度、深度以及涵盖的领域、档次都有不可比拟的差别,它是一种适应新时期所有企业(包括军队、学校、事业单位)的集成化、信息化、一体化、协调化的物流学概念。))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涵义

传统物流是物品的储存、运输及其附属业务而形成的物流活动模式。由于通讯及信息技术的落后。物流作业间信息难以共享和沟通,物流运作只有一系列独立的功能性作业,比如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且主要应用于流通领域

现代物流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逆向物流、客户服务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综合性物流活动模式。其实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物流技术对传统物流流程进行变革、控制和创新。物流范围从流通领域扩展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即供应、加工、组装、销售及逆向物流,实行一体化物流管理,进而随着EDI、INTERNET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以及基于此的物流、信息网络的发展,扩大到供应链管理范围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比较分析

下面从物流功能、运作理念、价值实现和管理模式四个角度对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做一比较分析。

3.1 从物流功能上看,传统物流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和仓储,而现代物流则包括了除运输、仓储之外的物流配送、物流信息技术处理和物流服务等诸多功能,同时强调功能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本质区别之一。

3.2 从运作理念上看,传统物流理念是以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即产品生产为价值取向的,企业在向市场提供服务时,主要着眼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并以自身的成本核算为服务价值取向,从而造成了比较淡薄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服务的被动性、波动性、短期性难以达到服务增值的目的。现代物流理念则是以企业的客户服务为价值中心取向,因而更加强调了物流运作的客户服务导向性。现代企业物流服务由传统的单项发展到综合,由一般化发展到个性化。

3.3 从价值实现上看,传统物流主要通过商流与物流的统一来实现物的使用价值的转换,从而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比较单一。现代物流强调以满足消费者和市场需求为目标,以第三方物流为基础,联合供应商和销售商,把战略、市场、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运输、配送和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通过“商”、“物”分离,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供特色和专业物流服务等来实现物流价值的增值,其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灵活多样。

3.4 从管理模式上看,传统物流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意识,物流各要素相互之间独立发展,基础设施和管理机构“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强调单项的物流管理,不能控制物流链,而且商流与物流网合一,以第一、第二方物流为主等。在物流成本管理上,不是以降低物流总成本为目标,而是分别停留在降低运输成本和保管成本等个别环节上,结果只能是物流总成本的上升。现代物流的管理强调建立横向产业关联或系统集成的新机制,超越现有的组织界限由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而注重外部关系,将供应商、分销商以及用户等纳入物流管理的范围,并建立和发展具有网络组织特点的物流联盟,实现最终消费者和最始供应商之间的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

传统物流只提供一些标准服务,比如保管、库存控制、装卸、搬运、运输等,而现代物流能提供一些增值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比如货物追踪、自动订货、渠道设计、优化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单品管理、条码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物流效率、为客户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咨询与培训、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方案规划与选择等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关键就是因为它作为一个崭新的行业从原来的工业生产和商业销售领域中独立出来,并赋予了物流以新的内涵和外延,并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物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是运用现代物流原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所形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它是在传统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使得现代物流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现代物流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4.1 物流合理化

现代物流理念特别注重合理化运作。物流合理化是通过优化管理,推动物流构成要素及其经营活动和谐一致、快速便捷,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物流过程。主要包括物流作业合理化、物流结构合理化和物流体制合理化。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物流合理化对于降低物

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2 物流系统化

现代物流的理念强调不再孤立地看待参与物流的各个环节,而是从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物流的各项功能——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物流系统作为一个涵盖范围广泛的开发系统,其有效运行,是通过具有独特功能的、相互关联的各个子系统有效运作和密切协调来实现的。

4.3 物流专业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物流行业也不例外。现代物流思想强调,物流专业化就是要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结合自我的优势和特点,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不要面面俱到,要树立做专、做精、做大、做强的观念,形成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在物流供应链上他人不可取代的一个环节和链条。物流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企业中,物流管理部门作为企业一个专业部门独立地存在着并承担专门的职能,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的增加,企业内部的物流部门从企业中游离出去成为社会化的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二是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出现了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着各种不同的物流服务,并进一步演变成为服务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无论是哪一方面,现代物流都提倡“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的理念

4.4 物流信息化

随着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和发展,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极大地加快了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使货物运输环节、运输方式科学化和最佳化,有效地减少了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了资金周转,为客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物流信息化主要表现在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物流信息自身的商品化等。

4.5 物流标准化

没有物流的标准化就没有物流的现代化。物流标准化就是以物流作为标准目标系统,按照物流业的复合产业特征,充分考虑既有相关行业标准的现状,加强行业标准间的衔接和协调,对物流设施和工程、物流机械和器具、物流工作和服务等物流活动规定统一的标准,并实施该标准的过程。物流标准化主要包括:物流用语和物流计量的标准化、物流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标准化、物流作业的标准化、物流服务的标准化。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物流标准化涉及面较为广泛,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6 物流绿色化

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因此,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转变。绿色物流主要指两方面的内容:即商品流通过程的绿色化和废弃物的物流过程的绿色化。因此,实现物流绿色化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二是要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物流绿色化强调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同时,绿色物流的理念着眼于物流发展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

4.7 物流全球化

物流全球化是以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物流。具体而言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把商品的采购、运输、仓储、加工、整理、配送、销售和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为消费者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物流全球化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全球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它代表现代物流发展的更高阶段。

1、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移,现代物流则提供增值服务

2、传统物流是被动服务,现代物流是主动服务

3、传统物流实行人工控制,现代物流实施信息管理

4、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现代物流实施标准化服务

5、传统物流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现代物流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6、传统物流是单一环节的管理,现代物流是整体系统化的管理。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在物流技术上的比较

(1)物流硬技术材料技术:最新集装材料、包装材料的使用;

机械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装卸机械、包装机械、运输机械等的使用:

设施:现代化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自动立方体仓库的使用及吞吐能力强大、功能先进、物流作业效率较高的车站、港口、码头、机场的使用。

(2)物流软技术物流系统规划技术;配送路线优化及物流设施选址技术;配装技术;库存控制模型等;限于成本计算的ABC计算方法等

现代物流管理与传统物流管理在管理方法方面有显著差别,体现在:制造资源计划(MRPII)、配送资源计划(DRPⅡ)、物流资源计划(LRP)、企业资源计划(ERP)、快速反应(QR)、有效客户反应(ECR)、连续库存补充计划(CRP)、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等

从现代物流的特征来看,现代物流比传统物流更具有:

1、反应快速化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游、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越来越短,配送间隔越来越短,物流配送速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

2、功能集成化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

3、服务系列化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现代物流服务在外延上向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在内涵上则提高了以上服务对决策的支持作用。

4、作业规范化现代物流强调功能、作业流程、作业、动作的标准化与程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推广与考核的动作。

5、物流目标系统化现代物流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体的各种物流活动,处理好物流活动与商流活动及公司目标之间、物流活动与物流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求单个活动的最优化,但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

6、手段现代化现代物流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为销售提供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标准的现代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大范围越广,物流技术、设备及管理越现代化。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得到普遍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系统运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讯、射频识别装置(RF)、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

7、组织网络化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速、机动,既能铺开又能收拢。分散的物流单体只有形成网络才能满足现代生产与流通的需要。

8、物流经营市场化现代物流的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无论是企业自己组织物流,还是委托社会化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任务,都以“服务-成本”的最佳配合为总目标。

9、信息电子化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过程的可见性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以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

课程标准(现代物流与配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