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浅谈师生之间的沟通艺术(共5篇)
编辑:悠然自得 识别码:18-1101790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3 00:25: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师生之间的沟通艺术

浅谈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

一直以来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在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但现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出现,学生需求的变化,都让班主任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班主任首先必须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实施目的明确的教育,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可以说师生之间心理沟通是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所谓心理沟通,是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一方面是指学生能够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并发自内心地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随之转化为行动,教育收到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则是指教师能够理解学生言行所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背后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真诚地接受彼此,不曲解对方,不产生阻碍教育实施的隔阂、误会。我们经常会注意到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有的班主任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班主任批评学生时轻声细语,却能叫被批评的学生心服口服,相反有的班主任批评学生刚说没几句就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实这些现象背后所透露的原因是令人深思的,其不但说明做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如果班主任不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平等地将心比心地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他对学生的关心和理解,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当学生真正理解了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时的教育才会达到积极的正面的效果。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着心理上的相互沟通,体现了师生人格平等,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因此,可以肯定地认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那么作为一个班主任,要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究竟要做些什么呢?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1、了解是教育的基础

班主任要想教育好学生,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作。在刚接手一个班级的时侯,一定要借助各种方法摸清学情,这里所说的学情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学习习惯(态度、成绩、能力等)、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及家庭环境,摸清学情可采用多问、巧谈、善观等方法。

多问。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问,特别是在接受一个新的班级时,让学生说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比班主任大谈自己的教育目标要重要得多,问问学生适不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有什么困惑,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成长经历等等,这会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初步的信任和亲近感,是班主任日后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重要基础,除此以外,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情况、学习习惯、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等,如有可能,还可向原班主任、科

任教师了解,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更全面客观地了解每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开展工作做准备。

巧谈。和学生谈话可以在正式场合,如课堂、办公室,也可以在非正式场合,如课间、走廊、操场、劳动场地,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等,对于某些敏感的话题更要慎重地选场合,否则有可能会事与愿违。如有一位经验十分丰富的班主任就曾经选择在茶社里和班上的男生交流关于早恋的话题,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保护了学生的个人隐私,让学生获得安全感,放下戒备心理,对于老师所说的话也比较容易接受,试想班主任如果选择在有其他老师在场的办公室里去谈那么令学生尴尬的话题,那么谈话的效果可能就大相径庭了。还有一点十分关键,不管在什么场合谈话,尤其在前面提到的一些非正式的场合,要谈得好、有收获,选准交谈的突破口非常重要,从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他们放松身心,使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

善观。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班集体的变化,更需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思想行为的波动,真正做到知微见著。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获得主动权,妥善处理,把工作做在前头。

2、“爱是理解的别名”,首先要爱,其次理解,最终才能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他们身边扮演着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每天他们与班主任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父母,这也使他们不自觉地对班主任寄予了很多的期望,他们希望班主任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情感的沟通者,他们对班主任既敬畏又怀揣非常复杂的情感。同时对于班主任来说,能对班级中的每个学生给予关爱,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师爱毕竟不同于父母之爱,它无关于学员亲情,它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世界上另一种伟大而神奇的情感力量,更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所指出的方向迈进。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真正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实现最初的教育目标。

然而,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做到爱优等生并不难,难得是爱学困生。班主任一定要努力地去热爱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绝不能因为学习成绩好坏而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能因为学困生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任何一个学生打入另册,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用心尽心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3.奖惩分明,促进疏导顺利进行

对学生除了倾注一片爱心之外,还必须时时约束他们,严格要求他们,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才会收到良好效果。严师出高徒,在班级管理中,有三类学生要特别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一是班干部,二是后进生,三是优等生。对班干部要求有其要严格,要他们在搞好学习的同时积极为班级同学服务,要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做得好表扬,有违纪照样批评,决不姑息迁就,当然对他们的批评要讲究方法方式,肯定他们的成绩,维护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后进生往往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某方面不如人意而显出悲观、苦闷、忧郁、抵触、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所以对待后进生特别要注意尊重、理解他们,千万不能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彻底的丧失希望,如果一个班级里出现一个彻底绝望、破罐子破摔的学生,他对班级的破坏力将是致命的。班主任应充分肯定他们的长处,对其进行正面地引导,指明他们的努力方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联系班级其他成员为其营造氛围,反复心理暗示,激励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而对优等生应该更加严格要求,避免其萌发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甚至发展到瞧不起同学,直至无视老师的教育。如果说教育转化后进生是每位班主任最头痛最棘手的工作,那么,发现优等生隐蔽的缺点,给予严格而有效的教育,未必不是件困难的事。因此,教育优等生谦虚自爱和鼓励后进生自尊自信是同等重要的。班主任如果能这样做到凡事皆出自公心,一碗水端平了,学生才会真正心服口服,毫无怨言,为师生心理沟通扫除了心里障碍。

在教育与疏导中,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讲大道理不使最好的方法,只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获得成就感、幸福感、归属感,才能真正将要求内化成行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总之,要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搞好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才能使学生从情感上深深地体验到班主任是可敬可亲的,既是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个人成长中的朋友,希望每一位班主任都能用教育的大智慧去点拨学生的生命,助其成长,促其成功。

第二篇:师生之间如何沟通

师生沟通实践案例

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看问题表面而又情绪化的学生,如何与学生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沟通,学生很难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甚至会误会老师的好心,而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师生的感情,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么,师生之间如何做到沟通呢? 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始。沟通可以从微笑开始

微笑是信任。只要老师张嘴微笑,学生就会感到你的亲切,就会喜欢你,听你说的话,就会想和你交谈,就会渐渐的接受你的观点,去反思,去自省,进而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我们班上有一位女同学,家境优越,娇生惯养,打扮怪异,举止怪异,与男同学打成一片,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说话。开始我觉得她是小孩子,就简单的批评她,要求她改正缺点。她非但不改正,而且态度不好,有时候还公开顶撞老师。我反思了自己的做法,仔细观察她,试图和她换一种方式谈话。于是谈话时总是面带微笑,和她聊天一样交流,她态度也变了,很愿意听,只要是我要求她改的,能尽可能地改,虽然改得不尽人意。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吃软不吃硬的学生,对待这种学生,我认为和他们的谈话应当从微笑开始,才能够走进他们的心里。我想,让每个学生都微笑,首先老师要对学生微笑。如果不是微笑着与学生沟通,很难有这样的让人开心的结果。沟通应该从倾听开始

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尊重,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谦虚谨慎的姿态。善于倾听是成熟人最基本的素质,智者善听,仁者善听。被人真心地倾听是一份特殊的礼物。

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常常是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不能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武断的处理问题,以至于做事偏颇,委屈学生。例如:

师:A,你今天早上迟到了半个小时。生:老师,我昨天……

师:我在说今天的迟到问题,不要扯不相干的事。回去写检查,明天交给我!上面的交流过程存在的问题很显然,整个谈话过程基本上没有多少信息的交换,老师并不知道学生A今天为什么迟到,学生A也不知道老师的想法,只知道老师要她写检查。老师如果能注意沟通中的信息交换,应该怎么做呢? 师:A,你今天早上迟到了半个小时,这是怎么回事?

生:老师,我昨天晚上看书看得太晚了,今天早晨睡得特别死,连闹钟响了都没听见,所以迟到了。师:哦,原来是这样。不过你上课迟到不但耽误了自己听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同学们专心学习,这些你知道吗?

生:我知道了,下次一定改正。

师:那好,你回去认真想一想,写一份检查明天交给我,这样你就能对今天的事情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以后注意不要再迟到了。

通过上面的对话,老师不但知道了学生A迟到的原因,而且也向她说明了迟到的后果以及为什么要写检查,从而帮助学生A注意不再迟到。

善于倾听才能够进行信息交换,这是沟通的基本功能,但是仅有信息交换是不够的,良好的沟通还要求表示对对方的理解。到位的理解,对于被理解者是最好的支持。理解和支持具有感情上认同的作用,而感情成分是加强人际关系的纽带。老师与学生A能互相倾听,继而增加理解的成分,教育的效果就会更好。

沟通从自我批评开始

老师批评学生难免有简单武断的时候,如果让学生受了委屈或者让学生一时想不开,而老师这时置之不理不及时沟通,就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而产生怨气和抵触情绪。老师如果发现自己有误,就应该尽早找学生作自我批评,师生之间就会冰释前嫌,感情递增。

记得在放假的前几天,我校七年级有两个女生张某、杨某教处说有八年级的邓某勒肥,并且扬言如果今天不给50元钱,将会打人。起初,我们去找八年级的这位女生谈话,认定是她或者与她有关,批评教育她,八年级这位女生没有作任何辩解,就承诺不再去找她们。谁知,第二天,七年级这两位女生又来了,说如果今天中午她们不给钱,邓某将打她们。吓得她们不敢进教室,这俩位女生及同班的肖某的家长也来到了学校,要找八年级邓某。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八年级邓某感到很委屈,与前天找她态度完全不同,否认找过她们,并且否认认识七年级的这三位学生。调查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为了学生下午能正常上学,就简单地批评教育后就让七年级的三位学生回家了,只留下八年级邓某和她的家长,我让邓某说说自己是不是受了委屈,一直很坚强的她哭了,哭得很伤心,但没有作任何辩解。我感到事情有些蹊跷,下午,我把七年级肖某、张某、杨某都找来。调查的结果是:在勒肥事件中,完全与八年级邓某无关,事情由七年级肖某自己所为,她为了报复别人,就让七年级的女生去找张某,因为张某不服气,当天打张某时,八年级邓某在场,所以,她们就把八年级的邓某搬出来吓唬她们。事情虽然调查清楚了,但八年级的邓某却受了比较大的委屈,家里家长逼,学校老师找。这个时候找八年级邓某解释事情的缘委我认为很有必要。这实际上就是作自我批评,这里的自我批评,不一定就是向学生认错,而是要向学生澄清事情本来状况,给学生一个交待。当我向邓某说明事情缘委时,她高兴地笑了,可以看出她是真心实意地原谅了老师错怪了她。

沟通从自我介绍开始

要想让学生真正的了解你,愿意亲近你,向你敞开心怀,除了平时你的一言一行留给学生印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向学生介绍自己,推销自己。特别是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班,更应该如此。介绍自己时可以谈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可以谈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也可以谈自己的喜怒哀乐,谈自己的学生时代的故事,谈自身的特点……学生了解了你,学生就会亲近你,就会欣赏老师的好,即使老师有不是地方,也能谅解,也能找你沟通,也不会小误会积成大疙瘩。

在本校,换班主任是一件很敏感的事。常常因为处理不好使学生抵触,家长意见很大。在本班学生上三年级时我接手了这个班,学生家长都处于观望之时,我与学生除了谈一些学习的要求之外,更多的谈了一些自己过去的工作和生活,很快就和学生打成了一片,加之我性情随和,学生很快就接纳了我,听我的话,服我管教。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善于介绍自己。记得学生进班第一天,我要求学生写关于新老师的小练笔,学生写的五花八门,不管学生怎么写,我都欣然接受了,还认为学生写得好,抓住了特点。这一开始就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所以很快就赢得了学生的信任。

沟通从爱学生开始 爱是互相的,没有爱就谈不上沟通。你对学生的关心是出于爱,学生是可以感觉的到的。如果你对学生充满了爱,那么无论你做什么,你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着想,你不可能做让学生伤心落泪的事,你不可能在伤害了学生后而不去安慰他,不去让他破涕为笑,老师不是神,师生之间的磨合能让学生更加的相信你,依赖你。

只要老师与学生之间能以心换心,用真诚换真心,那么你的一切沟通行为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办公室里有一位老师,一心一意扑在班级工作上,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了如指掌,更重要是的富有爱心。她班上也有几个特别顽劣的学生,如郭某上课不是讲话,就是睡觉,这位老师多次找他谈话,鼓励他。谈话后好不了三天,又开始扰乱,反复如此。其中,对学生也有发脾气的时候,但更多的是与学生沟通。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个学生进步很大,本学期这位学生因父母工作调动而转学了,但家长还念念不忘老师,特意来学校表示感谢。我想这与老师爱学生分不开,老师爱不爱学生,学生能体会得到,家长也能体会得到。

第三篇:《师生沟通艺术》131答案

《师生沟通的艺术》模拟试卷一答案

一、填空题:(10分,共5题,每题2分)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

2、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站在对方的立场、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对方设身处地的理解。

3、接受性语言

语言是指对对方能够设身处地产生同感的了解,令对方开放,喜欢、愿意敞开自己的问题并乐意得到帮助解决。

4、聆听学生讲话最大的目的是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5、良好的教室常规包括三个共同的要素:学生专心课堂活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充满秩序、节奏与生气。

二、名词解释:(20分,共4题,每题5分)

1、接纳:答案:教师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他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帮助学生相信他的教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他在教师的眼中仍然是一个有潜力和价值的人。

2、我向信息:

1、能够使学生听出教师造成的问题是什么;

2、要表达该特殊行为给教师的真实或具体的影响;

3、叙述出教师因受这些实质的影响而导致的内心感受。

3、自我控制技术:协助学生去帮助自己,当老师发现学生处于自我失控的边缘,就是用这种方法的最佳时机。

4、开放式问题:是指提出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回答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则,可以沿着这个问题所提供的话题,充分地提供细节和信息。

三、选择题:(10分,共5题,每题2分)

1、对于教育的整体效能产生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其中的地位是: A A.是前提; B.是结果; C.是附带条件; D.是可有可无的。

2、传统概念中的“好学生”的标准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 C A.否定真实人性; B.不切实际;

C.让教师产生失望感和失落感; D.让社会对教师角色产生过高期望。

3、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最准确的含义是: A A.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双向交流; B.爱学生; C.理解学生;

D.教师经常与学生谈话。

4、教师不愿意聆听学生最大的原因是:A A.极强的自我中心意识; B.没有必要;

C.学生缺乏主动表达意愿; D.没有时间。

四、请将左边的封闭式问题改换成开放式问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封闭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

1.那件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那件事情是怎样发生的?─── 2.你喜欢数学老师吗? ───你怎么看待数学老师?──── 3.我们班级在十月份出外秋游好吗? ──关于这次秋游你有什么想法?─── 4.你与其他同学商量好改选老班委的办法了吗?───对于改选老班委你有什么想法─。

五、简答题:(24分,共4题,每题6分)

1、积极聆听的运用原则:答案:P131

1、身体的参与

以轻松自然的坐姿、眼睛的频繁接触面对讲话的学生,用点点头或适当的评论来显示你跟着对方的思路。同时身体稍稍朝前倾斜,这表示在集中注意力聆听对方讲话。不要交叉双臂,也不要翘起腿。

2、心理的参与

不要带着教师的权威感和优越的批评感来聆听学生的话。是为了理解去聆听,而不是为了评价去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给学生下断语,而是注意去聆听学生讲话时的思考系统和表达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评价,暂时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尽量无我地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正确地过滤信息。

3、检查

如果教师不敢肯定自己所听到的或理解的是否正确,就需要检查一下。学生能够感受的教师的这种关注。另外,教师给予自己时间去思考,不要觉得讲话的学生一停下来,就得有所反应。

4、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能够提高聆听的效率。其中的关键是:(1)给予讲话者时间去讲完他的内容。(2)让讲话者不间断地讲完。(3)抓住重点。

(4)给出非语言信号(例如:点头、眼睛接触、赞同声),表示在聆听。

(5)记住讲话者所讲的内容。

2、新时代的教师形象:P9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重整一下对自己的要求,重新制订一些较实际、较具体的指标,从而帮助我们释放一些没有必要的压力,使我们的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接受这

些较实际的标准时,可以使用这些心理语言:“教师尽量要„„希望能够„„,可以„„”,给自己保持较开阔的心理空间。

1、能够触角敏锐,重视与学生沟通;

2、能够积极进取,创新求变;

3、懂的忙里偷闲,消除自己的压力,掌握轻松的机器;

4、对学生要求合理,循序渐进的推进工作;

5、处事公正,重情重理;

6、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7、注意引导学生激发团队精神,互谅互助;

8、幽默乐观,坦诚真挚;

9、宽容、接纳学生的过程。

3、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答案:5个方面的特征

P11

1、坦白或明朗---彼此诚实不欺诈;

2、关心---彼此都知道自己受对方重视;

3、独立性---彼此互不依赖;

4、个体性-----一方允许另一方发展其独特的个性与创造力;

5、彼此适应对方的需要----一方需求的满足不以另一方需求的牺牲为代价。

4、行为塑造理论的主要论点: P154 5点

1、行为由行为本身的结果所塑造,即由行为表现之后个体所发生的的情况而定。

2、行为之后如紧接着有强化物,则该行为会被强化。

3、行为之后如紧接着没有强化物,则该行为会被减弱。

4、行为之后如紧接着有惩罚,则该行为也会被减弱。

5、在学习的不同时段,连续性的强化和间歇性的强化会有不同的效果。

六、论述题:(24分,共2题,每题12分)

1、缪老师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给新班级上

第四篇:《师生沟通艺术》学后反思

《师生沟通艺术》学后反思

远程网络培训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使我在思想上、业务理论上、工作实践上都获益匪浅。特别是学了《专业师德与理念》这一章节,使我对师生沟通方面有了很深的认识:

我认为要做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带着一份爱心去发掘、去搜寻与学生沟通的共鸣点,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传递给每个学生。而这一过程始终离不开“爱”的主题。因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是人、是具有情感的人,他们需要别人的爱,也懂得去爱别人。在师生情感流露的圣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沟通与交流可以融入学生的心灵,可以滋润学生的生活。学生在这种真挚丰富的情感中,能不断陶治情操,进一步增强对真、善、美的认识。此外,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激起自身感情的火花,从心理上达到一种认同,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师生沟通艺术在教学中的意义

(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作为一名教师,要掌握一些师生沟通的原则和技巧,只有重视与学生经常性地沟通与交流,才能取得对孩子教育的良好效果,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师生关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与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来源于师生平等地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个热爱学生的人,感到跟学生交往是一种乐趣。他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是个学生。”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

(二)、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是形成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如今,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正不断推近,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以人为本,要求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社会巨变下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形势,新课标新课改正在教育界如火如荼地进行,诸多因素都使师生关系面临新问题,可见师生沟通的意义更重要。所以在新课改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

(三)、原有的观念妨碍了有效的师生沟通。

有人说,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情感交流方式。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师生沟通,教师往往将着眼点立足于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了解

学生的内心世界,而自己的内心世界则不与学生分享,造成沟通的不平等。于是,学生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的大门,痛快一点的,也是半开半闭,甚至出现了“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的普遍现象。现实需要我们这些为人师者放下架子,主动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经历经验、情绪感受、观点态度等适时适度地、自然真实地与学生分享,让学生看到角色面具之外的、具有人格魅力的鲜活的教师,从而达到双方真正的心灵互动和平等沟通。

二、沟通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尊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是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尊重学生,也就是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离开了对学生的尊重,那么沟通的艺术也就无从谈起。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学生,首先要有妥贴的称呼。一个得体的称呼,可以激发和控制学生的情绪,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进而增强教育沟通的效果。

1、教师在称呼学生时要带有感情色彩。如作为班主任,在总结工作或布置任务时,应用“我们”或“我们班”,表示和学生是亲密的,大家是一起团结合作的。教师在不同情况下,对学生也有不同的情感,如批评时要严肃,平时上课或课间交流时,教师的语气应温和一些,而在表扬学生时,教师要很热烈,情绪要激动一些。

2、对学生的称呼要恰当。教师可以直呼学生的名,使学生感到教师与自己很亲近,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某些学生有特长,如书法很棒,画画很好,歌声很好听的学生,可以称之为“我们班的小书法家”、“我们班的小诗人”之类的。这些称呼,既避免了传统的称呼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也起到了激励学生的作用。

(二)教师要注重态势语。

1、沟通交流情感。平时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一个人的目光、眼神可以传递出许多思想情感方面的信息。教师目光语的“总基调”应是具有神采,热忱真诚,丰富明快,点面结合。几乎在所有的语境里,交际双方的情感交流需要借助态势语来进行。例如父亲用严厉的目光看着孩子,教师用手轻轻地抚着学生的脑袋,都会将相应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或者学生。

2、补充、强化口语信息。这是态势语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教师职业来说,态势语与有声语言的协调配合,可以使传递的信息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听觉、视觉、乃至触觉,这样就更有助于补充与强化口语信息,有助于提高有声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交流热情。

(三)教师要做到五心。

1、热心。教师在任何一种教学语境中,面对任何一个学生,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都必须饱含强烈的爱生之心,对学生的活动给予真心实意、恰如其分的评价,切不可意气用事。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掌握交际热度。

2、专心。现代语言学认为,沟通的过程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指交际双方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言语等表达方式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可以说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是一项最基本的教学活动,而这样的交流,必然建立在听与说的基础上。听话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到沟通与交际的成效,教师必须养成“专心”的习惯,“倾听”学生的诉说,体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将对学生的尊重与关切之情通过“专心”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学生进行言语活动时决不可以心不在焉。具体说有以下四点。第一,要更新观念,有倾听的意识,不要让学生觉得你高高在上,教师不管讲得再有道理,再感人都是起铺垫的,只有学生会说了,领悟了,沟通才真正有效果。第二,要沉得住气,要让学生说完,不能打断学生的讲话,要注视和你对话的学生的眼睛,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生所讲的内容上,在学生未讲清楚自己的观点前,不要轻易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也要是尊重学生的表1。第三,要及时点拨,用身体语言如点头,微笑表示注意的倾听,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表示教师已经听清楚的话,如:喔,是这样啊,你说得对等等。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即使在学生说错的情况下,也要尽量少用否定的语言。第四,在交流前要作好充分准备,了解基本的情况,分析学生会有那些想法,做到心中有数,正式沟通时,也能较为顺畅。

3、细心。教师的评价要恰到好处,就必须细心。用心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发现长处,及时肯定鼓励;觉察问题,及时批评引导。教师还必须用心于每一位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教师及时而准确的评价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许多教师对待优等生能做到热情激昂,但是对于差等生就不见得了,教师切不可先入为主,因为教师的结论在学生看来是非常了不得的。每位学生都有自尊心,这份自尊心就如有待点燃的火:老师的同情、关爱、亲情可以点燃它,使它燃烧得越来越旺;老师的冷漠、粗暴也可以扑灭它,使学生从此一蹶不振。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经常让学生感受到你的信任,让他们看到你期待的眼神,听到你鼓励的话语。这种信任、期待和鼓励,像一盏导航灯,为学生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4、精心。评价语不能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句:“好!”“很好!”“不错。”“对。”“可以!”“请坐下。”“是吗?”“你还须努力!”教师要在学生说或做瞬间作出精心设计:如何肯定,如何指出不足,怎样措辞,怎样鼓励„„与此同时,恰到好处地辅助以眼神、手势、微笑。在处理一些棘手问题时,教师要注意,首先要沉着冷静,公平、公正地对学生说话。不能应学生犯了错,就彻底否定他。教育犯错误的学生时,要耐心细致,从真正关心他的未来,关心他的前途的角度进行说服教育,使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又给予改过的机会,照顾他的自尊心,培养他的上进心。其次,教师的态度要平和,不急不躁,切忌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在作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教师要忌急。再次,教师不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来。总之,就像在生活中,有些人经常不经分析就对别人妄下断语,结果既招来别人的侧目,也给自己难堪一样,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要精心准备,结论可以下,但要慎之又慎!

5、耐心。不要仓促草率卤莽地评价学生,而应养成足够的耐心,或巧妙点拨,或架桥铺路,或耐心听取学生的补充解释,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战胜困难、超越自己的机会或条件。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错误”之类的结论,即使课堂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有所交代。对于“困难”学生,更要耐心引导,循循善诱,精心评价。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就失去了教育学生成长的良机。

(四)、鼓励为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渴望获得肯定与鼓励,正常情况下他们都非常在意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在运用评价语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之需,纠正重结果重智力的导向,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热忱的鼓励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绝不能连斥带骂。作为教师,我们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片洁净的语言环境。在现实情况中,许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太脆弱,面对一点点的挫折和批评便灰心丧气、走极端,增大了教育难度。所以,教师有必要使他们1对挫折时更坚强,防止语言伤害是重要的方面。对学生评价时,还需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这是评价语运用的根本法则。只有给予学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前进的方向,增添进步的信心,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教师使用评价语时,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式。

1、先抑后扬式。在指出学生不足之前先肯定学生的长处:“你虽然字写得还不是特别漂亮,但你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把字写好!”“你的口才很棒,但是发言之前,要记得先举手!”

2、先扬后抑式。教师也可以先表扬学生,把良药融入糖块中,忠言寓于赞美中,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感情距离,使教育沟通变得可亲可近。

这两种评价方式都是可行的,但是教师要把握好表扬和批评的比例。教师对学生从头到尾地批评会使学生心灰意冷,造成心理上的抵抗;而全是表扬,则会让学生有种得意洋洋的自我满足感,未必是一种好的评价。一般来说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在师生沟通中,教师要从多方面去分析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宽大的胸怀和美好的期望中,达到有效的沟通目的。

3、学会倾听

当学生犯错误时,大部分老师习惯于采用批评教育的方法,认为自己的“经验之谈”是“拯救”孩子的灵丹妙药。事实上,这种“训话”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潜伏下来,成为师生之间的一道情感障碍。“宽容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其实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我的积极倾听使他懂得了得到宽容和宽容别人都可以使自己快乐起来。通过倾听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反思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爱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学生是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些问题的存在本身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去积极地解决问题。

4、真诚唤起信任

几乎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期望都是出自良好的愿望,但不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好心都能被学生所接受。所以,一些老师时常抱怨:好心没好报。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学生对老师的真诚有怀疑,无法信任老师,老师的教导自然也就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首先应该是真诚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绝对的真诚,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

总而言之,一定要用心来学习沟通艺术,因为它是老师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拥有它,你才能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高质量的沟通,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四年级童话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增强中年级学生习作的自信心。2.进一步体会如何把文章写清楚、写具体。3.学会修改习作中不合适的地方。【教学重、难点】

拓宽学生思维,进一步体会如何把文章写清楚、写具体。【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赏一赏

1.同学们都完成了自己的创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你们自己建造的童话世界里游一游吧。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精彩题目。

课件出示:学生作文题目,学生读,看看小作者是谁。表扬精彩的新颖的有趣的作文题目。

2.(课件出示精彩内容欣赏)我们请两位童话大王上台来读读他们的佳作,请大家认真听,再说说听后的感受。

3.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赏评,也谢谢两位小作者的精彩朗读!听了同学们的意见,你们有什么感想? 板书学生习作优点

二、品一品

1.小组赏读,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读读自己的习作中最满意的部分,然后推荐出其中最优秀的一篇,让全班同学互相欣赏一下。2.集体交流。请同学们谈谈听后的感受。师生共同评价,感悟习作方法。

三、改一改

1.同学们,在刚才的一番交流评赏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了吗? 2.教师小结:同学们,看来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要写好一个故事,我们要大胆想象,要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可以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那下一步我们就来修改自己的童话故事,使它更具体、更有趣。

3.(投影一篇习作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修改。

4.(出示课件,改一改,修改要求)同学们先同桌互提建议,再自读自改。开始!

5.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大家都学到了不少习作方法。希望你们能把它们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第五篇:《师生沟通艺术》学后反思

《师生沟通艺术》学后反思

一位优秀的教师,要带着一份爱心去发掘、去搜寻与学生沟通的共鸣点,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传递给每个学生。而这一过程始终离不开“爱”的主题。因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是人、是具有情感的人,他们需要别人的爱,也懂得去爱别人。在师生情感流露的圣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沟通与交流可以融入学生的心灵,可以滋润学生的生活。学生在这种真挚丰富的情感中,能不断陶治情操,进一步增强对真、善、美的认识,这本身是一个在情感交融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美好的过程。此外,教师通过课余时间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至理性范畴,使学生激起自身感情的火花,从心理上达到一种认同,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师生沟通艺术在教学中的意义

(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作为一名教师,要掌握一些师生沟通的原则和技巧,只有重视与学生经常性地沟通与交流,才能取得对孩子教育的良好效果,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师生关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与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来源于师生平等地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个热爱学生的人,感到跟学生交往是一种乐趣。他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是个学生。”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

(二)、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是形成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如今,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正不断推近,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以人为本,要求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社会巨变下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形势,新课标新课改正在教育界如火如荼地进行,诸多因素都使师生关系面临新问题,可见师生沟通的意义更重要。所以在新课改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

(三)、原有的观念妨碍了有效的师生沟通。

有人说,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情感交流方式。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师生沟通,教师往往将着眼点立足于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而自己的内心世界则不与学生分享,造成沟通的不平等。于是,学生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的大门,痛快一点的,也是半开半闭,甚至出现了“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的普遍现象。现实需要我们这些为人师者放下架子,主动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经历经验、情绪感受、观点态度等适时适度地、自然真实地与学生分享,让学生看到角色面具之外的、具有人格魅力的鲜活的教师,从而达到双方真正的心灵互动和平等沟通。

二、沟通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尊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是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尊重学生,也就是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离开了对学生的尊重,那么沟通的艺术也就无从谈起。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学生,首先要有妥贴的称呼。一个得体的称呼,可以激发和控制

学生的情绪,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进而增强教育沟通的效果。

1、教师在称呼学生时要带有感情色彩。如作为班主任,在总结工作或布置任务时,应用“我们”或“我们班”,表示和学生是亲密的,大家是一起团结合作的。教师在不同情况下,对学生也有不同的情感,如批评时要严肃,平时上课或课间交流时,教师的语气应温和一些,而在表扬学生时,教师要很热烈,情绪要激动一些。

2、对学生的称呼要恰当。教师可以直呼学生的名,使学生感到教师与自己很亲近,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某些学生有特长,如书法很棒,画画很好,歌声很好听的学生,可以称之为“我们班的小书法家”、“我们班的小诗人”之类的。这些称呼,既避免了传统的称呼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也起到了激励学生的作用。

(二)教师要注重态势语。

1、沟通交流情感。平时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一个人的目光、眼神可以传递出许多思想情感方面的信息。教师目光语的“总基调”应是具有神采,热忱真诚,丰富明快,点面结合。几乎在所有的语境里,交际双方的情感交流需要借助态势语来进行。例如父亲用严厉的目光看着孩子,教师用手轻轻地抚着学生的脑袋,都会将相应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或者学生。

2、补充、强化口语信息。这是态势语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教师职业来说,态势语与有声语言的协调配合,可以使传递的信息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听觉、视觉、乃至触觉,这样就更有助于补充与强化口语信息,有助于提高有声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交流热情。

(三)教师要做到五心。

1、热心。教师在任何一种教学语境中,面对任何一个学生,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都必须饱含强烈的爱生之心,对学生的活动给予真心实意、恰如其分的评价,切不可意气用事。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掌握交际热度。所谓的交际热度是指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冷热程度。交际热度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交际双方的交际心理,对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冷不好,过热也不好;扭捏拘泥不好,恣意妄为也不好;傲慢无理不好,过分客气也不好;面无表情不好,得意忘情也不好。

交际热度总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冷热标准。因此怎样算是过冷,怎样算是过热,不能一概而论。只有从自我的准确定位出发,从满足交际的意图出发,从交际对象的特点出发,从特定的交际语境出发,从有利于交际双方更好地实现彼此心理相容相通的目的出发,在整

个交际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交际对象的主观感受和情感心理需要,才有可能调控出理想的交际“热度”。

2、专心。现代语言学认为,沟通的过程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指交际双方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言语等表达方式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可以说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是一项最基本的教学活动,而这样的交流,必然建立在听与说的基础上。听话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到沟通与交际的成效,教师必须养成“专心”的习惯,“倾听”学生的诉说,体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将对学生的尊重与关切之情通过“专心”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学生进行言语活动时决不可以心不在焉。具体说有以下四点。第一,要更新观念,有倾听的意识,不要让学生觉得你高高在上,教师不管讲得再有道理,再感人都是起铺垫的,只有学生会说了,领悟了,沟通才真正有效果。第二,要沉得住气,要让学生说完,不能打断学生的讲话,要注视和你对话的学生的眼睛,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生所讲的内容上,在学生未讲清楚自己的观点前,不要轻易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也要是尊重学生的表1。第三,要及时点拨,用身体语言如点头,微笑表示注意的倾听,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表示教师已经听清楚的话,如:喔,是这样啊,你说得对等等。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即使在学生说错的情况下,也要尽量少用否定的语言。第四,在交流前要作好充分准备,了解基本的情况,分析学生会有那些想法,做到心中有数,正式沟通时,也能较为顺畅。

3、细心。教师的评价要恰到好处,就必须细心。用心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发现长处,及时肯定鼓励;觉察问题,及时批评引导。教师还必须用心于每一位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教师及时而准确的评价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许多教师对待优等生能做到热情激昂,但是对于差等生就不见得了,教师切不可先入为主,因为教师的结论在学生看来是非常了不得的。每位学生都有自尊心,这份自尊心就如有待点燃的火:老师的同情、关爱、亲情可以点燃它,使它燃烧得越来越旺;老师的冷漠、粗暴也可以扑灭它,使学生从此一蹶不振。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经常让学生感受到你的信任,让他们看到你期待的眼神,听到你鼓励的话语。这种信任、期待和鼓励,像一盏导航灯,为学生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4、精心。评价语不能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句:“好!”“很好!”“不错。”“对。”“可以!”“请坐下。”“是吗?”“你还须努力!”教师要在学生说或做瞬间作出精心设计:如何肯定,如何指出不足,怎样措辞,怎样鼓励„„与此同时,恰到好处地辅助以眼神、手势、微笑。在处理一些棘手问题时,教师要注意,首先要沉着冷静,公平、公正地对学生说话。不能应学生犯了错,就彻底否定他。教育犯错误的学生时,要耐心细致,从真正关心他的未来,关心他的前途的角度进行说服教育,使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又给予改过的机会,照顾他的自尊心,培养他的上进心。其次,教师的态度要平和,不急不躁,切忌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在作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教师要忌急。再次,教师不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来。总之,就像在生活中,有些人经常不经分析就对别人妄下断语,结果既招来别人的侧目,也给自己难堪一样,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要精心准备,结论可以下,但要慎之又慎!

5、耐心。不要仓促草率卤莽地评价学生,而应养成足够的耐心,或巧妙点拨,或架桥铺路,或耐心听取学生的补充解释,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战胜困难、超越自己的机会或条件。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错误”之类的结论,即使课堂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有所交代。对于“困难”学生,更要耐心引导,循循善诱,精心评价。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就失去了教育学生成长的良机。

(四)、鼓励为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渴望获得肯定与鼓励,正常情况下他们都非常在意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在运用评价语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之需,纠正重结果重智力的导向,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热忱的鼓励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绝不能连斥带骂。作为教师,我们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片洁净的语言环境。在现实情况中,许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太脆弱,面对一点点的挫折和批评便灰心丧气、走极端,增大了教育难度。所以,教师有必要使他们1对挫折时更坚强,防止语言伤害是重要的方面。对学生评价时,还需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这是评价语运用的根本法则。只有给予学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前进的方向,增添进步的信

心,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教师使用评价语时,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式。

1、先抑后扬式。在指出学生不足之前先肯定学生的长处:“你虽然字写得还不是特别漂亮,但你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把字写好!”“你的口才很棒,但是发言之前,要记得先举手!”

2、先扬后抑式。教师也可以先表扬学生,把良药融入糖块中,忠言寓于赞美中,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感情距离,使教育沟通变得可亲可近。

这两种评价方式都是可行的,但是教师要把握好表扬和批评的比例。教师对学生从头到尾地批评会使学生心灰意冷,造成心理上的抵抗;而全是表扬,则会让学生有种得意洋洋的自我满足感,未必是一种好的评价。一般来说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在师生沟通中,教师要从多方面去分析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宽大的胸怀和美好的期望中,达到有效的沟通目的。

3、学会倾听

当学生犯错误时,大部分老师习惯于采用批评教育的方法,认为自己的“经验之谈”是“拯救”孩子的灵丹妙药。事实上,这种“训话”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潜伏下来,成为师生之间的一道情感障碍。“宽容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其实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我的积极倾听使他懂得了得到宽容和宽容别人都可以使自己快乐起来。通过倾听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反思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爱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学生是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些问题的存在本身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去积极地解决问题。

4、真诚唤起信任

几乎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期望都是出自良好的愿望,但不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好心都能被学生所接受。所以,一些老师时常抱怨:好心没好报。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学生对老师的真诚有怀疑,无法信任老师,老师的教导自然也就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首先应该是真诚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绝对的真诚,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

总而言之,一定要用心来学习沟通艺术,因为它是老师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拥有它,你才能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高质量的沟通,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浅谈师生之间的沟通艺术(共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