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初中语文备课模式(自主高效)(共5篇)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18-729283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03 14:33: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中语文备课模式(自主高效)

核心提示:语文《 课文题目 》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读正确流畅。

2、学习生字,会给生字注音,默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口述目标。

师:今天我们学习《 》。目标有两个,一是把课文读通顺,二是学会语文《 课文题目 》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读正确流畅。

2、学习生字,会给生字注音,默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口述目标。

师:今天我们学习《 》。目标有两个,一是把课文读通顺,二是学会生字,当堂能默写。

二、初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发现学生读错的字写在黑板上,读完课文后集体纠正。

三、再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

同桌两人一人先读,另一人听。然后互换,另一个读,先读的学生听。

四、再读一遍课文,教师指导生字书写,学生先写字再给生字注音。

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老师先让学生说生字的笔顺、哪里要注意别写错,说对的老师肯定,说错的老师纠正。然后让学生自己工整的抄写生字,合上书本,自己看着生字加拼音。写完同桌互相批改,纠正。

五、读生字,默写生字。

学生一边读生字一边书空写生字。学生自己把生字背下来,独立默写。默写完同桌互相批改纠正。

六、未完成堂堂清学生情况统计:(教师必须及时真实记录,以便补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复述课文。

2、根据课文自己能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3、背诵老师指定的段落或指定背诵的其它内容。

教学过程:

一、口述目标。

同学们,本节课有三个学习任务。一是复述课文,二是自己提问题,互相回答,三是背诵……(教师根据本课要求灵活指定。)

二、全班或小组齐读课文,然后两个人互相复述课文。比一比谁能抓住重点。

三、再读一遍课文,提出问题。

先在小组内学生自己提问让别人回答。再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小组代表提出来,全班回答。鼓励学生先根据课文后的习题提出问题。

四、读一读,背一背。

学生背诵指定内容。教师巡视,了解背书情况。

五、未完成堂堂清学生情况统计:(教师必须及时真实记录,以便补习。)

第二篇: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初探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初探

摘要: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自主学习模式倡导下不断要求进步,让学生变成一个自主学习者,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让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活力,学生有自己清晰明确的认识,并且丢自己的语文学习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反省,在不断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合理调整。关键字:自主学习、模式探究、总结

一、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根据这一方针,2001年7月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更进一步地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被放在了首位。

语文界已有教师关注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用的教学模式。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主体”、“主导”、“主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学生为主体”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点,“教师为主导”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又辩证地统一在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之中。综观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凡卓有成效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着“三主”的教学思想。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是较为合理的基本课式。“四式”实际上是四种不同的训练形式,是指四种“课型”。简要地说,“三主”是组织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四式”是体现这个过程的基本程式;而教学效率的提高,则取决于教师正确的“导”和学生主动的“读”。据此,钱老师把他的这种方法叫做„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简称“语文导读法”。

还有魏书生先生的“课堂六步教学法” 现代教学力求使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用最少时间去争取学习的最好效果。为了探索更好的课堂教学结构,魏书生创立了六步教学法:

1、定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魏书生教学的重点是由学生提出的。

2、自学。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保证各类学生都有所得。

3、讨论。学生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前后左右四人一组互相讨论。

4、答题。分组讨论仍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解决。

5、自测。学生根据定向内容,拟出一组十分钟的检测题,自测、互测,抢答。

6、自结。学生口头总结本节课的过程和学习收获。在六步教学法中,突出强调的是自学。

另外陈钟梁的“问题教学法”、洪镇涛老师的“语文教学八字法”等,都就激发学生学会学习做了不少努力,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的探索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学生的“自主”也只能是一种“带着镣铐的跳舞”,现在,当我们的课程改革进行到第八次,当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的时候,当前所未有的挑战摆在我们的面前的时候,我们要想抓住这时代赋予的机遇,弥补前人的遗憾,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人,就没理由不把这场学习的革命深人下去。而相关的研究已经进行到什么程度,具体到语文学科,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教师又在其中起到何种作用,这些问题没弄清,实行起来就难免有偏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予以重视,展开深人的探讨,力求使课程改革的观念深人人心,措施切合实际,使改革的步伐迈得更快些、更扎实些。

什么样的学习才是自主的学习?近几年阐述得比较完整的当属齐莫曼的定义。他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为了进一步解释什么是自主学习,齐莫曼还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分别从六个方面说明了自主学习的实质:自主学习的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驱动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自主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他们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他们对学习的物质环境是敏感的,并能够随机应变;他们对学习的社会环境同样保持着敏锐的感觉。

二、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经过两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笔者精心设计了符合学生实际、切实可行的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模式。基本教学流程如下: 设疑激趣

自主探索

质疑问难

拓展延伸。现概述如下:

(一)、设疑激趣, 唤起学生阅读期待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教师应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激疑性、探究性、迁移性、发散性问题, 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为 自主学习作充分的心理与智能准备。让学生在我要学习意识的强烈驱动下, 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在此教学环节, 创设、营造一个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每一个学生喜爱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 以感染、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录像、音乐等手段, 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开启他们的情感闸门, 使他们在课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 形成最佳状态。例如, 在学习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课文时, 我先播放钢琴曲命运交响曲的片断, 用音乐的强大震撼力感染学生,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他们想了解此曲子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启发学生思维

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创造问题情境和条件, 提供辅导材料, 通过学生多种感受和经验,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在这个步骤中, 教师既是学生活动的示范者, 又是一名普通的学习者;教师要善于调查研究, 善于启发引导。当学生思维断裂时, 要引导衔接;学生思维散乱时, 要帮助梳理;学生思维堵塞时, 要进行疏导;学生思维模糊时, 要适当点拨。通过观察和检测, 准确把握学生探索中出现的问题, 并正确归因。

学生是学习生活的主体,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充分享受 我能做出来, 我能讲给别人听, 我能与别人争论, 我能自己总结归纳等成功的喜悦。例如, 在学习《黔之驴》一文时, 我先组织学生自学课文, 设置几个能初步感知课文的问题: 驴的外表有哪些特征? 驴有哪些习性? 作者主要写了它们哪个方面的习性? 学生经过紧张的自学与思考, 回答相当积极, 能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且从中获得科学知识, 提高了从文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 我让学生对于勒叔叔的形象发表看法。有说他是浪荡子, 有说他是有点良心的, 有说他值得同情的, 有说他是令人厌恶的。讨论中我始终深入到学生中间, 密切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变化,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正确把握于勒的典型性格及作品的深刻主题。

(三)、质疑问难, 加强学法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交流中去感受, 去发现问题, 让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困惑或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通过教师的提示点拨、启发引导, 通过师生的交流与对话, 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搜集教学反馈信息, 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引导学生解决疑难, 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提示点拨。当学生在 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疑难, 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 从而使教与学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我认为, 教师的提示点拨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在学生不懂或似懂非懂处, 在学生忽略而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紧密处给予适当的点拨。例如, 我们在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 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句话, 此时教师就应给予提示, 使学生对作品的背景有所了解, 让学生明白此处是作者对荒谬思想的讥讽。引导质疑。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之处, 故意地弄出错误来, 让学生发现错误, 提出纠正的建议, 教师 坚持错误, 学生据理力争, 最后在事实胜于雄辩的情况下, 让学生尝到争论胜利的喜悦。这种师生争论的过程, 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例如: 我们在学习《斑羚飞渡》时, 我故意指出只有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才能激发潜能, 这是一条规律。学生经过学习、思考、探索, 认为这并不是绝对的, 经过争论, 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在此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 不管问题大小、价值如何, 都应给予鼓励。其次, 创造条件教给方法,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四)、拓展延伸, 发展能力

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典型的、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练习, 包括观察、表达习题等, 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通过口头的、书面的表达和动手操作表达等方式, 帮助学生及时整理、归纳有关知识, 使之系统化, 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 在学习文言文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重点的文言知识, 学习现代文后可以做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迁移性的课外阅读训练等。如在学习李森祥的台阶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文中的父亲在你的心中树起了怎样的形象, 此情此景你想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呢? 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达到了迁移的目的。布鲁纳认为: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语文教学中, 我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的精神状态, 鼓励学生大胆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如何加强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所谓 “自主学习”,就是 “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 ,从而达到主创造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 ,并觉得富有挑战性 ,感觉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 ,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 ,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是真正有效的学习。那么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笔者在实践层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融洽、和谐的自主学习环境

课堂是教学的双边活动的主阵地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托兰斯研究表明 ,创造性儿童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从而对他们的创造性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 ,教师尽最大努力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环境 ,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语文教师要创设具有 “人文 ”特色的课堂硬环境 ,语文学科知识的人文性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很强 ,其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语文课堂学习环境的优化。语文教师还要营造 “人性化 ”的课堂软环境。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式自主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 ,心灵交汇 ,充满 “人性 ”的精神环境。语文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进行角色转换 ,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注意沟通师生情感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 ,要特别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精心设疑 ,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布鲁纳认为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 ,要求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因此 ,学生的自主学习,绝不是那种放任自流的自我领悟 ,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它能指明学生正确的学习目标 ,点燃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触动学生思维交流的情感。如何设疑的研究就十分重要。1.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的迁移和拓展来设计问题、提出问题 ,既不能脱离课本教材 ,又要联系生活实际 ,不但能激发学生参与探讨问题的兴趣 ,而且也能使课本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 ,有效地延伸课堂教学。2.因材施教。设疑要注意难易的梯度 ,既能保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又能激发优秀生的求知热情 ,让他们体验学习的艰辛与挫折。如在教学《背影》一文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本文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车站送别)(2)中心事件发生的背景又怎样 ?(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家院狼藉 ,典质还债 ,借钱办丧事)(3)中心事件最感人的一幕是什么 ?(买橘的背影)为什么 ?(学生自悟)(4)文中 “我”的几次流泪流露出什么感情 ?(5)体会父亲的质朴语言所蕴涵的深情。联系自己父母的平时话语 ,感悟其中的蕴意。学生通过自读 ,第一至第三题的前半题是大部分学习能够独立解决的 ,这也就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第三题的后半题至第五道题的前半题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通过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来理解课文中父子情深的主旨。第五题的后半题是课文内容的延伸 ,通过自我交流 ,要让学生明白父母的爱是无微不至的 ,需要细细地咀嚼 ,要学会感恩。这节课或朗读,或解答 ,或讨论 ,或点评 ,或总结 ,既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性 ,又启发了学生的参与性。

(三)、教给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埃德加 ·富尔所著的《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 :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 ,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 “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教师要善于 “授之以渔 ”,引导学生学会 “织网”“捕鱼 ”的方法 ,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 “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 ,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 ,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 ,这是教给他们的一个发展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 ,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点一条路 ,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 ,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 ,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比如:字词学习的方法、写字的方法、造句的方法 :或联系上下文意思理解文章内容 ,或用肢体动作演示理解 ,或查字典等等 ,学生积累了这些字词学习的方法 ,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主要识字学词 ,不断扩大词汇量。对课文学习,可以先总体泛读 ,然后择其重点段精读 ,品词析句领悟审美;可以从审题入手 ,通过设疑直奔中心 ,有的可读后存疑 ,通过查找资料 ,上网获取信息 ,阅读课外书来提高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包括《读者》、《故事会》、《演讲与口才》、《语文报》等鲜活的报刊 ,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等。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 ,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 ,就可以去广泛地自学 ,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 ,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 解决新问题 ,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四)、开展综合活动 ,为学生构筑自主实践舞台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培养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创新实践的能力。如在教学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由学生自己讨论设计出这样几套活动方案 :第一 ,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寻找端午起源的说法,要求把找到的资料整理到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本上。第二 ,采访身边的老人、长辈 ,调查端午的有关民俗活动 ,将采访的有关资料和平时过端午的经历 ,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一项记录在综合实践活动本上 ,要求能详细地描述这项民俗活动的经过 ,适当介绍它涉及到的物品 ,它的起源和它所蕴含的意义,自己对这种民俗的看法等内容。课堂上结合有关图书和课件进行民俗活动介绍。第三 ,先搜集有关描写端午的文学作品、诗歌、民谣等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仔细去品味这些蕴含乡土生活气息的文字 ,将它们整理在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本上,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第四 ,要求每人带来自己扎好煮好的粽子,以“吃粽子、话粽子来纪念端午节。第五,以“端午随写”为话题习作 ,要求真实地记下这次活动的有关端午内容的点点滴滴 ,内容可以按照这次活动的流程来记叙 ,记叙必须要与议论等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 ,对一些问题和现象写出最真实的感受和看法。本次综合性活动在老师的点拨下 ,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参与热情。他们自愿组织 ,自主策划 ,自行实践。这次活动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 ,提升了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 ,语文自主学习是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所倡导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师的引领下 ,让学生主宰自己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把更广的空间留给学生。作为教师 ,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穿针引线,铺路搭桥,让学生在广阔无垠的知识空间自由翱翔。

四、注意总结反省,不断检测学习状况,进行合理调整。

这是自主学习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学生真正能够向内挖掘以审视自我及学习过程的地方。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于1976年首先提出元认知概念,他指出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的认知和监控。实际上,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要实现自主学习,没有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但研究表明,即使效率很高的学习者也不会总是意识到他们是否“清楚他们所知道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培养对象认识自我监控的价值,并促使其积极参与,逐渐承担监控自身活动的责任,同时对他们进行一些自我监控知识的直接指导。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与小组同学、教师的交流、探讨,结合自身语文学习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为自己作出一个切合自身发展条件的规划,并通过建立成长档案袋,填写自我监控表,完成阶段目标评估与调整,此时卷面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依据,学生能从多个方面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学习离不开策略,但没有一种策略是适用所有人的,也没有一种策略是一开始就被非常完整执行的,因此既要注意吸取他人好的经验,又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合理调整。以齐莫曼等人在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自我调节训练为例,两个不同水平的学生,一个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一个语句表达虽然清晰,但内容往往缺乏深度。他们被要求写读书报告,并对每天的写作过程进行监控,内容包括所用时间、笔记条目、修改次数、自我效能感。通过自我监控和同学、老师的反馈,他们逐渐发现自己的疏漏,并不断予以改正,对写好报告的信心也随着对报告的修改充实而日益加强,并进而影响他下一步策略的定和实施。

当然学生要达到这些要求,除了他们自己的努力外,教师要承担的职责比以往是更艰巨复杂了,因为教师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景提供指导和帮助,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比一味地灌输语言知识更具有挑战性。因此教师必须时时留心,注意不断学习,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教师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相反是更加重要了,尤其是在开展自主性学习之初。如果通过我们教师的努力能使学生真心喜欢语文,无疑将使语文自主学习有个良好的开端,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乐、乐于学习,相信夸美纽斯的一段话会我们有所启发,他说:“每门功课都应该这样开始,使它能引起学生的真正爱好,做法是,向他们证明它是如何的美好、有用、惬意,是如何需要。”‘川在这方面,语文课程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语文自身的魅力展现出来而不是像以往我们常做的消解它。让学生在接触语文之初产生兴趣也许并不难,尤其是在新版教材日益注意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情感的今天,但难的是能否让学生长久地维持这种兴趣,并最终形成持久稳定的学习志趣,为语文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心智尚未成熟、情绪波动比较大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具有求知的渴望,希望能从教师的讲解中认识未知的世界,但他们也有展现自我的需求。因此,来自教师的关注和激励非常重要。据研究表明,很少有学生能形成推动他全部学习的强烈持久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学习的早期,更多的学习动机是来自于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肯定的愿望。因此我们除了努力提高教学技能水平,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手段,增加语文课程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妨多给他们自行阅读、理解、探讨文章的机会,适时满足学生希望得到认可的需求,让他们多些成功的体验,使学习维持一个良性循环。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提醒他们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应付出的心理准备。

第三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总体表述:

1.导学与自学 2.合作与研讨 3.总结与评价

二、模式的具体内容: 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一)、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预习导学

1、走进作者

2、背景解读

3、基础积累 重要字词的注音、拼写、解释和文学知识积累。

4、整体感知

围绕一些题从文中找答案,这些题目都比较简单。像议论文可以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说明提出论点的方式。说明文可以找出说明对象,并且找出一些简单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可以找出一些人物的描写方法,可以概括人物的事件,找出详写略写。找出文章的线索。让学生可以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案问题。

(三)合作研讨 环节一:朗读感悟

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集体读、自由读、分组读等等,多种形式的诵读都是对文本的感知 环节二:赏读品味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整体感知的目的。从新课开始,就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我感悟,引导学生找句子、找词语、找标点,圈点勾划。这样,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很轻松的学到了知识,感悟了文章内容及主旨。真正做到了务实高效。

教师要精讲赏析,要从文段的情感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句式特点、重点字词的运用等等方面来分析,让学生在对文章的整体感悟中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泛泛的点拨,则达不到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拓展学生的视野。

环节三:拓展延伸

品味语言,贵在学以致用,训练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根据课文内容可以搞一些实践活动,或者写一些情境话题。

(四)当堂检测 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现代文阅读要着力训练和培养初中生四个层次的基本阅读能力。(1)提取信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2)整体感知:形成对文本内容、结构、情感的整体感知或概括。(3)形成解释: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4)做出评价:对文本内容或形式做出合理评价。利用文本相关信息解决相应情境中的问题。

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程序结构,可以表述为“检查自学——整体感知——分析品味———拓展感悟——总结评价”五个基本环节。(1)检查自学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包括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生字词的掌握、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和对文章的情感、态度的感受。

(2)整体感知

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文,问题的提出应立足于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抓住文章的线索、摸清文章的思路、初步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筛选出表达文章主旨和寄寓作者思想的精要语段。(3)分析品味

在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深入到文本的内部具体分析文章所使用的材料,理解文章的选材和剪裁、结构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品析文章中精妙的语言,根据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选择重要的语段或语句引导学生反复的阅读,深刻体会语言的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揣摩文章的语言特色(准确、严密、生动)。(4)拓展感悟

引导学生基于对文本加深理解的“悟”,由文本到文外,由文本到生活,扩大知识面,丰富语文积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5)总结评价

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以上五个基本环节体现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和心理变化,对应于“感知文字符号——形成基本概念——开展复杂思维活动——产生联想、想象和评价”的基本阅读流程。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1)掌握文言词语。(2)理解文言

句子。(3)把握文言内容。

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程序结构,可以表述为“检查自学——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总结评价”五个基本环节。

(1)检查自学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包括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生字词读音的掌握和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

(2)朗读课文

从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和初步读出情感等方面提出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读书方式指导学生读书,并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3)掌握文言词语

要求学生结合文意解释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重点掌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现象,一般了解词类活用现象。培养学生理解词语时的语境意识。

(4)理解词句

要求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章的意思,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质疑问难相结合,完成对文章的翻译。通过对典型文言句子的翻译训练,掌握翻译方法。同时指导学生一般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的特点和用法。

(5)把握文意

分析、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接受感情熏陶,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古为今用。

(6)总结评价

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

(1)明确目标

根据学年(学期)的作文训练计划,明确本次作文训练的具体目标。作文训练计划的制订要与正常的阅读教学进度结合起来,突出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文体特点以及不同文体的教学重点。做到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2)指导技法

提供典范的文章片断,总结出可操作性较强的相应技法,让学生有法可循。

(3)研讨题目

围绕训练重点研讨具体的训练题目,让学生在写作之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方向明确。

(4)限时训练

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完成任务。(5)专题训练。

除进行整篇作文的写作训练外,还要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专题训练,比如“审题”、“拟提纲”,记叙文的片段描写(写人、写景、记事,特别是细节描写),议论文论点和分论点的确立、材料(论据)的选取和使用、结构的安排等。

第四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万密斋中学 瞿小燕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导学——探究——释疑——内化——迁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具体阐述如下。

导学驱动 语文教学的导入部分要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一堂课的开始,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从课间的兴奋中转移到课堂上来,所以要在导入部分就把学生的思绪牢牢抓住。

例如在教授《紫藤萝瀑布》一文时,笔者首先用课件呈现出一幅幅壮观的瀑布图,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课堂上来了。然后笔者进一步解说:“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气势恢宏。今天我们将要欣赏的是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顺势点出课件中的紫藤萝瀑布图,“同学们看,盛开的紫藤萝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像不像一条瀑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优美的散文。”

引入新课不过短短两分钟时间,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本课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探究交流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互相交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笔者在导学案上设计了字词积累、语言运用、阅读过程中有哪些疑问等内容,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最后给学生留下提出疑问的时间。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用于探究交流的时间就多了,对于课文的理解也在合作过程中得到加深,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释疑评价 课堂上的指点释疑是指教师在教学的关键地方、关键时候,给学生一些启发以及鼓励,为学生拨开迷雾,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肯定学生的正确答案,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找出差距,强化正确认识。

例如在讲授《都市精灵》一文时,我在学生探究交流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在生活中看到了哪些人类对动物的„霸道行为‟?你认为人类怎样才能克服自己的 „霸道行为‟,与动物们友好相处呢?”一位平时不太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举了手。他明显有点紧张,我微笑着鼓励他:“慢慢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于是他涨红着脸回答了问题。但是他说的和之前有学生回答的基本相同。我没有责怪他,而是亲切地说:“你回答的是正确的。不过以后想到了答案可不能让别人抢先说了啊!相信你能行的。”

后来,这位学生在课堂上果真抢着回答问题。如果我们的课堂都能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那么这样的指点评价就是有益的。

巩固内化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加以巩固内化,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并激发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时,笔者问学生:“你同情孔乙己吗?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人的?”大部分学生都回答同情孔乙己,因为他最后的结局非常悲惨。但有一位学生却说:“我不同情孔乙己。他自命清高,不去想怎样靠正当手段维持生计,还大言不惭地说„窃书不能算偷‟。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那么社会上该有多少寄生虫呢?所以他不值得同情。”听了这位学生的回答,我认为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已经做到内化了,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认识也已经非常深刻。于是,我带头鼓起了掌,既肯定了他的回答,也对他敢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勇气表示了赞许。

迁移拓展 迁移拓展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实现高效教学。

例如在执教《三峡》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我们领略了1500年前的郦道元为我们描绘的三峡的壮丽风光。那么今日的三峡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等学生们欣赏完图片,笔者请他们把感想先写在纸上,然后举手发言。有一位女学生洋洋洒洒地写了两百多字,非常有文采,她的回答震撼了全班同学。笔者以为,这样的设计是成功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而且给了他们一个练习写作的机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了有效迁移。

第五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教研室 张培臣

一、模式的总体表述:

1.导学与自学 2.研讨与探究 3.总结与评价

二、模式的具体内容:

1、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现代文阅读要着力训练和培养初中生四个层次的基本阅读能力。(1)提取信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2)整体感知:形成对文本内容、结构、情感的整体感知或概括。(3)形成解释: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4)做出评价:对文本内容或形式做出合理评价。利用文本相关信息解决相应情境中的问题。

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程序结构,可以表述为“检查自学——整体感知——分析品味———拓展感悟——总结评价”五个基本环节。

(1)检查自学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包括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生字词的掌握、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和对文章的情感、态度的感受。

(2)整体感知

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文,问题的提出应立足于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抓住文章的线索、摸清文章的思路、初步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筛选出表达文章主旨和寄寓作者思想的精要语段。

(3)分析品味

在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深入到文本的内部具体分析文章所使用的材料,理解文章的选材和剪裁、结构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来完成。

品析文章中精妙的语言,根据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选择重要的语段或语句引导学生反复的阅读,深刻体会语言的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揣摩文章的语言特色(准确、严密、生动)。

(4)拓展感悟

引导学生基于对文本加深理解的“悟”,由文本到文外,由文本到生活,扩大知识面,丰富语文积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完成以上几个任务的重要前提是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朗读课文,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能把朗读作为理解和感悟文本的附庸,语文课堂要充满朗朗书声,读书的方式要根据需要灵活多变,除朗读外,还要有默读、跳读、浏览等。(5)总结评价

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以上五个基本环节体现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和心理变化,对应于“感知文字符号——形成基本概念——开展复杂思维活动——产生联想、想象和评价”的基本阅读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教学过程,从整体看,整体感知、分析品味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从局部看,有时又析中有品,品中有悟,相互交融。

2.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1)掌握文言词语。(2)理解文言句子。(3)把握文言内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程序结构,可以表述为“检查自学——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总结评价”五个基本环节。

(1)检查自学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包括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生字词读音的掌握和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

(2)朗读课文 从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和初步读出情感等方面提出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读书方式指导学生读书,并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3)掌握文言词语

要求学生结合文意解释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重点掌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现象,一般了解词类活用现象。培养学生理解词语时的语境意识。

(4)理解词句

要求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章的意思,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质疑问难相结合,完成对文章的翻译。通过对典型文言句子的翻译训练,掌握翻译方法。同时指导学生一般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的特点和用法。

(5)把握文意

分析、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接受感情熏陶,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古为今用。

(6)总结评价

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上五个基本环节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出发,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和心理变化,强调文言的诵读与积累,重视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在加强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1)必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但不是孤立的字词训练,更不是古汉语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普遍规律。

(2)文言文教学也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能力的提高,但不能违背文言文学习的一般规律。

3.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1)明确目标

根据学年(学期)的作文训练计划,明确本次作文训练的具体目标。作文训练计划的制订要与正常的阅读教学进度结合起来,突出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文体特点以及不同文体的教学重点。做到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2)指导技法

提供典范的文章片断,总结出可操作性较强的相应技法,让学生有法可循。(3)研讨题目

围绕训练重点研讨具体的训练题目,让学生在写作之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方向明确。(4)限时训练

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完成任务。(5)专题训练。

除进行整篇作文的写作训练外,还要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专题训练,比如“审题”、“拟提纲”,记叙文的片段描写(写人、写景、记事,特别是细节描写),议论文论点和分论点的确立、材料(论据)的选取和使用、结构的安排等。

4.作文讲评课教学模式(1)回顾目标,总体评价 师生共同回顾训练的目标,提高讲评的针对性。然后教师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作文的优点和缺陷。

(2)展示范文,取其所长

展示典型的学生优秀例文(优美片断),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优秀作文的长处,给学生提供可供学习的范例。

(3)出示病例,研讨修改 出示典型的病例,学生分组讨论、修改,然后交流。教师要明确操作性较强的修改方法。这也是作文评讲课质量高低之所在。

(4)相互交流,独立修改

组内相互交流,提出各自的修改意见,个人根据同伴提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文章。注重作文的生活化训练,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做到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和个性化表达。作文训练中应该避免一味强调技巧训练,忽视生活方面的积累、体验和思考的现象。

2012年2月

初中语文备课模式(自主高效)(共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