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18-1077766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5 01:04: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班主任在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优势与技巧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料(202_年11月23日)

目前在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当中,相当部分都是由班主任兼任着。因此班主任也就有必要重新认识自己在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优势,同时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导技巧,以提高学生心理辅导的实效。

一、班主任与其它科任老师包括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具体为:

1、班主任更了解自己的学生。

从自己当上班主任,新学生报到的那一刻起,班主任就几乎与学生在一起。正常情况小循环一带就是三年,而大循环更是一带就是六年。而人生又有多少个三年六年。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可以说是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很难逃过班主任的法眼。在自己学科的教学中,为了使教学更有效果,还要不时地备学生,及时地根据学情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这也进一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家长更是把班主任当自己了解小孩情况的可靠信息来源。心理辅导本质是心灵的沟通,有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不仅有利于快速打开心扉,削除心理阻抗,而且有利于迅速找到心理问题。“知学情”是班主任开展好学生心理辅导的前提与基础。这是班主任与它科任教师相比开展心理问题的最大优势。

2、班主任的德育功能的实现也要求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

德育与心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工作方式方法的不同。班主任做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肩负“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大量的事实都证明一切的教育手段都以人的心理为中介。优秀的班主任在长期的工作之中已经自觉地意识、运用到这一基本规律。“上课是老师,平时是朋友”,就是这种认识的朴素表达。班主任们应将一笔宝贵的工作财富用好用足。

3、班主任与学生容易形成心理认同感。

从现行的教育管理机制来看,班任与学生学生是紧紧在一起的整体,是利益的共同体。“班荣则我荣,班耻则我耻”已是大家的共识了;学校在日常管理当中也是将班主任的考评纳入班级常规评比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就容易形成融洽的心理环境,这是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得力武器。

4、班主任具备相当的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知识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许多班主任都感叹自己没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实上,我们不要忘记我们是学习过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的。在教师专业化水平日渐受到重视的今天。必要的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现在,我们需要的是重新找出课本,给自己充充电,让沉淀已久的知识重新涣发出新的生命力。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做为支撑,班主任的育人行为就不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5、班主任本身比学生年长,知识与阅历相对学生丰富。

什么人适合做学生心理辅导老师呢?抛开专业知识不讲,丰富的人生阅历就是一条重要的条件。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培训中,明确指出一个好的心理咨询老师一定是一个人生经验丰富的、人事练达、察力敏锐的人。班主任都是从学生走过来的,学生正经历的也是我们曾

1经经历过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班主任理应是学生人生的指路人。在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如果能适当的敞开心扉,讲一讲自己曾经的故事,不仅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而且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的技巧

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渐强调全程性、全员性。班主任要看到自己在心理辅导中的优势,消除畏难情绪,勇敢地担任起学生的心育工作。当然,班主任如果在学生心理辅导中,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的技巧,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要有心理健康的意识。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世界民卫生组织就明确提出健康的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尽管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越来越讲求生命品质,全面的健康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但仍有还对许多人于心理上的健康还是不够重视,甚至还存在讳疾忌医。我们讲正确的意识是正确行为的前提。做班主任更是应该主动消除错误观念,树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意识。事实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是名人能勇敢地面对自己心理疾病。

2、要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成天与天性调皮的学生在一起,如果缺少职业热情,那就很难想象能把教育工作做好。现在有研究表明许多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后的5-7年不可避免会出现所谓的职业倦忌。原先对工作的那份热情与喜爱逐渐消退。如何始终保持高涨的职业热情不仅是学校领导要考虑的事而是教师本人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根本的一条,还是要不断学习钻研,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取得专业成长,增强职业效能感。有了对学生的一颗爱心,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显得自然而生动,其效果也会事半而功倍。心理辅导就是爱的慈善事业。伟大的文学家冰心讲:“有爱就有一切。”缺少爱的力量,工作对我们来讲是一种痛苦,对学生而言是可能就是一种折磨。

3、要克服角色冲突。

心理学对角色的定义是指不同的角色所蕴含的行为规范与要求。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辅导老师等都有自己的行为要求与角色定位。当要求一个人同时扮演好几种不同的角色,就不可避免会存在角色冲突,也就是所谓的行为规范矛盾。职业角色与生活角色却往往会出现冲突。“职业病”一词也由此而来。班主任与心理辅导老师角色定位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容易造成角色冲突。班主任要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对自我意识强烈、个性突出的学生,少一些指责命令,多一些沟通交流;少一些批评教育,多一些民主平等;少一些上纲上线,多一点温情理解。很难想象一个让人生畏的班主任,是一个可以走进学生心灵的辅导老师。

4、要正确把握好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人与人是有一定安全的心理距离的。心理学家常常用人与人之间的身体距离来衡量心理的距离。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往往是高高在上。如果班上的学生看到你就远远地避开,那么就可以认为你与学生心理相距甚远。所以就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缩小师生的距离从而达到缩小心理的距离。

5、要注意倾听。

心理咨询项基本的技术之一就是要学会倾听。真正的心理辅导应该是以倾听为其基本特征的,可分成“外在表现上的倾听”和“心理上的倾听”两种。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心理健康的客观保证。学生的心理困扰如果能得到社会系统的及时支持,那么心理问题就能得到宣泄。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不分青红皂白,猛灌大道理的做法。当与学生的咨询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班主任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心里话。不要轻易打断其谈话内容,更不要动不动就进行是非评价。有时候学生仅仅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不需要你给你提什么具体的建议。你所要做就是静静听,让来访学生感受到你的理解支持。从你的支持中他会汲起前进的力量。

6、要学会共情。

共情即同感,又称“同理心”。它是指辅导教师要放下主观的态度和认识,设身处地去感受来访学生的内心体验,了解其所想所为的动机原由,不要以自己为参照标准去评判当事人的是非得失。辅导目的:要让对方走出情绪的阴影,启发他学会自己思考分析问题,寻找自我解脱的良策。这也是我们平时讲的心理换位。使用“同感”,即“自他相换”,“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这有利于学生表达出更真实的内在感受,有利于发现学生更内在更全面的矛盾。班主任的“同感”,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自己人”、“朋友”的感觉。很多时候,仅凭建立起良好的“同感”基础,不少心理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7、要接纳学生。

无条件地接受你的学生。要具备有教无类的思想,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学生都是可教育好的,要相信学生都是有发展的潜能与空间,要对教育充满无限的信心与希望。使用接纳技巧,其目的在于使来访学生感到双方谈话无所顾忌,因而愿意敞开心扉说出心底里的话。辅导教师要让学生能充分表达并接纳其表达,包含了以下三项基本技巧: ⑴姿态亲和;⑵语调变化; ⑶适当回应。

8、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与平衡。

班主任也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七情六欲。当我们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又有谁来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呢?我们讲助人自助。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咨询最终的目的是要帮助来访者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成长;二心理辅导教师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应该得到维护,自已的专业也应该得到成长,自己的生活品质也应该得到提升。所以当我们在接受学生的咨询之后,接受的大多是负面的信息。这些负面的信息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威胁着我们的心理健康。所以教师学会自我摆脱心理烦恼与心理平衡,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建议班主任在自己咨询工作结束之后,要从事一些简单易行的活动如听音乐、参加文体活动、写咨询笔记等,让负面情绪心理充分宣泄释放出来,而后才迈着轻松的步伐回家或投入新的工作之中。

此外,班主任还要有意识地一步学习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有条件的要适当开展一些团体心理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在活动中快乐成长;还要切实注意保密原则;别外不要以为心理健康、心理辅导是万能的,对自己没有把握的心理问题一定做到及时转介等。

第二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材料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材料

班主任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技巧

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渐强调全程性、全员性。班主任要看到自己在心理辅导中的优势,消除畏难情绪,勇敢地担任起学生的心育工作。同时,班主任如果在学生心理辅导中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技巧,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要有心理健康的意识。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提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尽管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越来越讲求生命品质,全面的健康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但还仍有许多人对于心理上的健康不够重视,甚至还存在讳疾忌医的情况。我们讲正确的意识是正确行为的前提。做班主任更是应该主动消除错误观念,树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意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是名人都能勇敢地面对自己心理疾病。

2、要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成天与天性调皮的学生在一起,如果缺少职业热情,那就很难想象能把教育工作做好。现在有研究表明,许多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后的5-7年,不可避免会出现所谓的职业倦忌。原先对工作的那份热情与喜爱逐渐消退。如何始终保持高涨的职业热情,这不仅是学校领导要考虑的事,而且也是教师本人要解决的问题。我想其中根本的一条,还是要不断学习钻研,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取得专业成长,增强职业效能感。有了对学生的一颗爱心,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显得自然而生动,其效果也会事半而功倍。心理辅导就是爱的慈善事业。伟大的文学家冰心讲:“有爱就有一切。”缺少爱的力量,工作对我们来讲就是一种痛苦,对学生而言可能就是一种折磨。

3、要克服角色冲突。

心理学对角色的定义是指不同的角色所蕴含的行为规范与要求。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辅导老师等都有自己的行为要求与角色定位。当要求一个人同时扮演好几种不同的角色,就不可避免会存在角色冲突,也就是所谓的行为规范矛盾。职业角色与生活角色就往往会出现冲突,“职业病”一词也由此而来。班主任与心理辅导老师角色定位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容易造成角色冲突。班主任要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对自我意识强烈、个性突出的学生,少一些指责命令,多一些沟通交流;少一些批评教育,多一些民主平等;少一些上纲上线,多一点温情理解。

4、要正确把握好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人与人是有一定安全的心理距离的。心理学家常常用人与人之间的身体距离来衡量心理的距离。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往往是高高在上。如果班上的学生看到你就远远地避开,那么就可以认为你与学生心理相距甚远。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就要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缩小师生的心理距离。

5、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技术 要注意倾听。心理咨询基本的技术之一就是要学会倾听。真正的心理辅导应该是以倾听为其基本特征的,可分成“外在表现上的倾听”和“心理上的倾听”两种。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心理健康的客观保证。学生的心理困扰如果能得到社会系统的及时支持,那么心理问题就能得到宣泄。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不分青红皂白,猛灌大道理的做法。当与学生的咨询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班主任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心里话。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谈话内容,更不要动不动就进行是非评价。有时候学生仅仅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不需要你给他提出什么具体的建议。你所要做的就是静静地听,让来访学生感受到你的理解支持,从你的理解和支持中他会激发前进的力量。

要学会共情。共情即同感,又称“同理心”。它是指辅导教师要放下主观的态度和认识,设身处地去感受来访学生的内心体验,了解其所想所为的动机原由,不要以自己为参照标准去评判当事人的是非得失。辅导目的:要让对方走出情绪的阴影,启发他学会自己思考分析问题,寻找自我解脱的良策。这也是我们平时讲的心理换位。使用“同感”,即“自他相换”,“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这有利于学生表达出更真实的内在感受,有利于发现学生更内在更全面的矛盾。班主任的“同感”,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自己人”、“朋友”的感觉。很多时候,仅凭建立起良好的“同感”基础,不少心理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要接纳学生。班主任教师要无条件地接受你的学生。要具备有教无类的思想,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学生都是可教育好的,要相信学生都是有发展潜能与空间的,要对教育充满无限的信心与希望。使用接纳技巧,其目的在于使来访学生感到双方谈话无所顾忌,因而愿意敞开心扉说出心底里的话。辅导教师要让学生能充分表达并接纳其表达,包含了以下三项基本技巧: ⑴姿态亲和;⑵语调变化; ⑶适当回应。

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与平衡。班主任也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七情六欲。当我们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那么又有谁来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呢?我们讲助人自助。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咨询最终的目的是要帮助来访者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成长;二是心理辅导教师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应该得到维护,自已的专业也应该得到成长,自己的生活品质也应该得到提升。因为我们在接受学生的咨询时,接受的大多是负面的信息。这些负面的信息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威胁着我们的心理健康。所以,教师学会自我摆脱心理烦恼与心理平衡,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建议班主任在自己咨询工作结束之后,要从事一些简单易行的活动,如听听音乐、参加文体活动、写咨询笔记等,让负面情绪心理充分宣泄释放出来,而后再迈着轻松的步伐回家或投入新的工作之中。

6、班主任教师应当学习并掌握一些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它可以为健康正常的人提供一种促进自身人格成长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因为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独特之处和突出的效果,在国外和我国的港台地区已经得到普及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企业管理、军队训练、心理治疗等领域。

班主任教师应该学习并掌握一些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要适当开展一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探索团体辅导在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应用,将团体辅导应用于班主任这个特殊群体,有效地调整班主任的心理状态, 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状态、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班主任自身的成长,进而做好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更好的充当学生心理健康导师。班主任在运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技术时,要切实注意保密原则;另外不要以为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是万能的,对自己没有把握、没有能力处理的学生心理问题,

第三篇:202_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材料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材料

班主任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技巧 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渐强调全程性、全员性。班主任要看到自己在心理辅导中的优势,消除畏难情绪,勇敢地担任起学生的心育工作。同时,班主任如果在学生心理辅导中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技巧,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要有心理健康的意识。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提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

”尽管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越来越讲求生命品质,全面的健康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但还仍有许多人对于心理上的健康不够重视,甚至还存在讳疾忌医的情况。我们讲正确的意识是正确行为的前提。做班主任更是应该主动消除错误观念,树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意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是名人都能勇敢地面对自己心理疾病。

2、要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成天与天性调皮的学生在一起,如果缺少职业热情,那就很难想象能把教育工作做好。现在有研究表明,许多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后的5-7 年,不可避免会出现所谓的职业倦忌。原先对工作的那份热情与喜爱逐渐消退。如何始终保持高涨的职业热情,这不仅是学校领导要考虑的事,而且也是教师本人要解决的问题。我想其中根本的一条,还是要不断学习钻研,在 的解决问题中取得专业成长,增强职业效能感。有了对学生的一颗爱心,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显得自然而生动,其效果也会事半而功倍。心理辅导就是爱的慈善事业。伟大的文学家冰心讲:“有爱就有一切。”缺少爱的力量,工作对我们来讲就是一种痛苦,对学生而示日能就是一种折磨。

3、要克服角色冲突。心理学对角色的定义是指不同的角色所蕴含的行为规范与要求。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辅导老师等都有自己的行为要求与角色定位。当要求一个人同时扮演好几种不同的角色,就不可避免会存在角色冲突,也就是所谓的行为规范矛盾。职业角色与生活角色就往往会出现冲突,“职业病”一词也由此而来。班主任与心理辅导老师角色定位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容易造成角色冲突。班主任要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对自我意识强烈、个性突出的学生,少一些指责命令,多一些沟通交流;少一些批评教育,多一些民主平等;少一些上纲上线,多一点温情理解。

4、要正确把握好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人与人是有一定安全的心理距离的。心理学家常常用人与人之间的身体距离来衡量心理的距离。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往往是高高在上。如果班上的学生看到你就远远地避开,那么就可以认为你与学生心理相距其远。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就要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缩小师生的心理距离。

5、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技术 要注意倾听。心理咨询基本的技术之一就是要学会倾听。真正的心理辅导应该是以倾听为其基本特征的,可分成“外在表现上的倾听”和“心理上的倾听”两种。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心理健康的客观保证。学生的心理困扰如果能得到社会系统的及时支持,那么心理问题就能得到宣泄。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不分青红皂白,猛灌大道理的做法。当与学生的咨询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班主任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心里话。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谈话内容,更不要动不动就进行是非评价。有时候学生仪仅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不需要你给他提出什么具体的建议。你所要做的就是静静地听,让来访学生感受到你的理解支持,从你的理解和支持中他会激发前进的力量。

要学会共情。共情即问感,又称“同理心”。它是指辅导教师要放下主观的态度和认识,设身处地去感受来访学生的内心体验,了解其所想所为的动机原由,不要以自己为参照标准去评判当事人的是非得失。辅导目的: 要让对方走出情绪的阴影,启发他学会自己思考分析问题,寻找自我解脱的良策。这也是我们平时讲的心理换位。使用“同感”,即“自他相换”,“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这有利于学生表达出更真实的内在感受,有利于发现学生更内在更全面的矛盾。班主任的“同感”,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自己人”、“朋友”的感觉。很多时候,仪凭建立起良好的“同感”基础,不少心理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要接纳学生。班主任教师要无条件地接受你的学生。要具备有教无类的思想,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学生都是可教育好的,要相信学生都是有发展潜能与空间的,要对教育充满无限的信心与希望。使用接纳技巧,其目的在于使来访学生感到双方谈话无所顾总,因而愿意敞开心扉说出心底里的话。辅导教师要让学生能充分表达并接纳其表达,包含了以下三项基本技巧:(1)姿态亲和;(2)语调变化;(3)适当回应。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与平衡。班主任也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七情六欲。当我们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那么又有谁水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呢? 我们讲助人自助。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咨询最终的目的是要帮助来访者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成长;二是心理辅导教师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应该得到维护,自己的专业也应该得到成长,自己的生活品质也应该得到提升。因为我们在接受学生的咨询时,接受的大多是负面的信息。这些负面的信息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威胁着我们的心理健康。所以,教师学会白我摆脱心理烦恼与心理平衡,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建议班主任在自己咨询工作结束之后,要从事一些简单易行的活动,如听听音乐、参加文体活动、写咨询笔记等,让负面情绪心理充分宣泄释放出来,而后再迈着轻松的步伐回家或投入新的工作之中。

6、班主任教师应当学习并掌握一些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它可以为健康正常的人提供一种促进自身人格成长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因为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独特之处和突出的效果,在国外和我国的港台地区已经得到普及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企业管理、军队训练、心理治疗等领域。班主任教师应该学习并掌握一些团体心理铺导的技术,耍适当开展一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探索团体辅导在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应用,将团体辅导应用于班主任这个特殊群体,有效地调整班主任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状态、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班主任自身的成长,进而做好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更好的充当学生心理健康导师。

班主任在运用心理咨询和心理铺导技术时,要切实注意保密原则;另外不要以为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是万能的,对自己没有把握、没有能力处理的学生心理问题,努尔巴克乡良种场村小学

第四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在某些事情我们会有所体会,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1

上个星期在年级组杨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一体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培训期间由全国优秀班主任黄静华老师、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心理专家刘晓明老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独具风格的工作经验和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使我受益良多。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我体会到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突出一个“爱”。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书工作,热爱自己从教的学校,热爱班主任这个岗位,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

其次是辛勤,是细心的体现。“勤”字要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应做到腿勤、眼勤、嘴勤。所谓“细“是指学生出了问题,切忌主观武断,简单粗暴,处理问题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动之以情,达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最后要讲究一个“法”。管理上要有法,处理问题要得法,遇到问题要积极地想办法。同时做好班主任工作也要注重一个“学”,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能力,向书本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理论;向同行学习,同他们切磋、交流,取长补短;在干中学,学中干,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和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人们常说:“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懂得班主任的良好形象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不良形象对学生的思想有消极的影响。教师平常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使他们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育人,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现实,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健康的身心去影响学生。师爱如阳光,学生的心理渴望老师的爱,教师的使命在于发现,唤醒、引导。

黄静华老师说“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两段案例听了之后让我很受启发,的确,我们老师就应该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努力,要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并虚心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注重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扩大学习范围,拓宽教育视野,使自己不断进步,并创设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2

通过这次学习,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且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学习的感受和想法。

1、培训学习帮助我认识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2、使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现在真正体味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句话的内在含义,那就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3、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作为一名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每一个人都接触、学习过心理学,但一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没有感到心理学的用途,因此早已将它抛之脑后了,虽然有时也会装模作样的应用一两个心理学的术语,那也不过是装装自己的门面罢了。可以说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学,更没有想到如何正确在教育教学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所以在工作上产生了许多的困惑。正是这次学习它帮我才开始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更帮我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来我们在不经意之中虽运用着心理学,我们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心理学啊!只有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学生,从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4、通过学习我学到了更多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将心理健康课看的过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懂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过培训我明白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那就是:源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

5、学习帮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学习,不及时充电,不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就将被时代所淘汰。

总之,作为班主任,我们始终应该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来促进智育的发展,为培养出积极、向上、健康的优秀学生而努力!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

2.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3.小学班主任心得体会

4.副班主任心得体会

5.班主任研修心得体会

6.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教师

7.新班主任心得体会

8.中职班主任的心得体会

9.中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培训方案

第五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讲稿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讲稿

中小学生——从幼稚到成熟

大渡口区互助小学 徐芳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想让教育达到最高的境界,那就做最打动人心的教育。如何打动人心,作为教师,做好心灵教育,必须让自己具备强大的心理庄园的同时,要懂得儿童教育心理学。基于此,重庆市大渡口区202_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研修培训班第一期于202_年4月24日——4月29日(为期一周)在西南大学拉开帷幕。我和罗艳华老师一起参加了这次培训。现在就由我对班主任及副班主任进行二级培训,和大家一起分享高雪梅教授的讲座:“中小学生——从幼稚到成熟”。

一、高雪梅教授简介

博士、教授、硕导,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教育,主编国家级教材和心理健康读物多部,其中《幼儿心理学》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十一五规划教材。

二、分享讲座

(一)从学生在网络游戏中新奇的语言入手

带着好奇与新鲜,正式培训的第一天上午,在简短的开班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就是紧张而充实的培训。高雪梅教授从学生在网络游戏中新奇的语言入手,一下子吸引了我们。

“大家有没有玩过游戏星战传奇?”、“这段话大家能看懂吗?” “PK”、“走召弓虽”、“X3L”、“ORZ”„„

从《星战传奇》,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和孩子们有了代沟。他们是一群让我们觉得惶恐与困惑的孩子,想放手却放不下心,想参与却不得其门而入。

(二)讲座主要内容

高教授从中小学生的基本特征、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常见问题四个方面为我们揭示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虽然是传统的讲座,高老师却用温柔的声音,结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同时进行了专业的总结。

1、中小学生的基本特征:从幼稚到成熟

这个时期的孩子一般具有矛盾性: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闭锁性是对成人闭锁;开放性是对伙伴开放;勇敢与怯懦(敢想敢干,爱面子);高傲与自卑(一般是成绩好的孩子);否定童年又眷念童年(这种孩子一般都没想很多)

所以说:青春期是一个疾风怒涛期

2、生理发展:成长路上性与爱 a.匀速到高峰。小学:匀速——快速。

中学:发展高峰。邻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b.生理发育对心理的影响 ①特定生理事件对心理的影响

女生:突出表现为初潮,对乳房发育态度——大多数女孩欢迎

男生:男孩性驱力和性活动增强。表现为首次遗精,心理体验;害羞、新奇、恐慌

和无所谓。西方:参与“银戒指”活动。

②早晚熟的影响

男生:成熟平均年龄14.4岁;早熟为12岁左右,表现为懂事、沉稳,容易产生被信任感,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利于与异性进行交往。晚熟16岁左右,表现为处在被动,不利得地位,产生紧张和自卑。

女生:成熟平均年龄13岁;早熟为11岁左右,表现为孤独、归属感较小,羞涩,需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晚熟15岁左右,表现为与异性交往容易,可以从容面对生理的变化。长大往往只是一刹那的事情,但在这一刹那发生的过程中,孩子往往会经历漫长的心理过渡。

③对身材相貌的过度关注:体貌烦恼

④自我飞跃与叛逆:幼儿2、3岁左右,爱说“不”;青春期 ⑤性的渴望与压抑

3、心理发展:没有秘密长不大(闭锁性)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的阶段(八阶段)① 乳儿期(0——1岁)

② 婴儿期(1——3岁)------第一个巨变期,生理断乳期 ③ 幼儿期(3——

6、7岁)

④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

11、12岁)

⑤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

14、15岁)-----第二个巨变期,心理断乳期 ⑥ 青年期或学龄晚期(14、15——25岁)⑦ 成年期(25——65岁)⑧ 老年期(65岁以后)(1)小学生的生理特点:

小学低段:

从不精确——精确性。这个阶段容易导致①感统失调。如看错题、写错字、计算错误、方向搞错、顾此失彼。

训练平衡的能力、跳绳、速滑等。

②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在意学校的学习活动,考试成败,老师评价,表现为服从权威,“打小报告”,引起老师注意。

③自我中心言语。在倾听或与别人对话时,总会拼命地讲自己想说的话,却不大关心对方所讲的内容。思维有时显得很散,回答问题答非所问,或者说许多不相关的话。

如:橡皮时代(学龄之初,喜欢收集很多东西);过分追求完整、完美(抑郁)策略: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就不会觉得孩子的这些行为令人费解。小学中段:

①帮团时期的到来(小帮派、小团体),一直到初二。

8岁时得到同伴消极评价的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比其他人要多2.5倍。

②见解形成期(小反抗时期)。对成人意见或命令不再惟命是从,试图发表自己的看法,开始讨厌保护和命令,喜欢独立,是“见解形成期”典型特征。儿童的“见解”不像青春期那样要求完全独立,而主要是情感应允许儿童适当地坚持自己合理性的“见解”。

③思维转折期。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10岁是思维发展的质变期;初步具备思维发展的完整结构;思维发展不平衡。

策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小学高段:(从儿童向成人过渡)①出现第二性征 ②逻辑思维发展迅速 ③理智感增强 策略:关注他们生理和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帮助孩子理解青春期的意义。(2)中学生的生理特点:

①性意识的觉醒

异性意识的准备期(学龄前):也叫混玩期

异性疏远期(学龄初期——青春初期):小学中段,潜伏期,划“三八线” 异性亲近期(13、14岁——

17、18岁)两性初恋期(18岁之后):换装游戏,动作游戏 渴望了解性知识;对异性爱慕与好奇;引发早恋与性行为 ②智力迅速发展

独创性、批判性、认知发展高峰、独特自我(标新立异)、思维的自我中心、假想观众(特别关注自己的外表)、伸展个性,出现叛逆。

毛毛虫效应的启示(定势思维):教育中鼓励学生创新,大胆尝试。理想主义者,往往是“书生论证”。

③情感强烈波动。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如离家出走。

④自我突然高涨。开始思考人生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高教授对柏拉图提出的这三句话的解读让我们豁然开朗。

这个时候学生开始形成自我同一性。说谎、眼高手低。这个“我”:两个我。一个生理我(对星座、血型、算命感兴趣),一个社会我。

⑤朋友日益重要。渴求友谊,向朋友敞开心,扉同伴依恋开始出现,15岁左右时对友谊的焦虑达到最高,对同伴友谊的寻求是减少成人的补偿。

⑥亲子关系的变化(观点、情感、行为开始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心理断乳”就是要求从父母的保护和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摆脱出来。

⑦师生关系的演变。发生迁移,他们不再盲从,开始评价,出现“爱屋及乌”现象。⑧学习开始分化。成绩分化激烈,学习主动性增强,方法、途径多样化。杜根定律:强者未必是胜利者。

4、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①青春期问题。体像烦恼:由于个体自我审美观或者审美能力偏差导致自我体像失望而引起的心理烦恼。

a.主要表现:不满意自己的外貌、身材;青春痘烦恼;第二性征出现的接纳度低;希望强烈的改变某方面体像。b.早恋特征:朦胧性、感染性(周围)、单纯性(动机)、矛盾性(难以割舍)推荐:《一个高中老师给一个早恋学生的一封信》。c.我们的对策

策略一:自我意识的教育 策略二:转移注意 策略三:青春期教育

注意避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②学业问题

a.特点:广泛性(差生);隐蔽性(品学兼优的学生);持续性 b.种类:学业不良,马虎、拖延、考试焦虑、厌学

避免学生出现“习得性无助”。狗血综合症,体验成功,建立自信。③情绪问题

策略:合理宣泄,转移注意,转换角度,学会升华,经常保持微笑,找人倾述,学会和别人分享

④交往问题

种类:受排斥,受欺负,亲子关系

策略:移情训练;技巧训练;人格完善;积极沟通

5、我们能做什么?

三、学习收获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张张生动的图片、一句句幽默的话语,不仅让我们在理论上得到了提高,同时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方法,掌握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