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述职报告 > 叙职履职报告
职技校沦为中介
编辑:心上花开 识别码:59-735427 叙职履职报告 发布时间: 2023-10-07 06:21: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职技校沦为中介

这些从技校来“实习”的学生,他们多数是未成年工。其工作强度、加班时间等,与社会招聘的工人无异。惟一的区别是:他们要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或多或少的一笔钱给学校,名曰“实习管理费”。这样的“学生工”,在深圳富士康的部分生产线,约占30%,在重庆富士康,甚至更高。

“学生工”所做的工作,常常是一个初中生在培训几小时后就可胜任的简单劳动。“这些职业教育学校已经成为了给工厂提供年轻、廉价、驯服的劳动力的中介公司。”学者潘毅说,“国家每年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那么多钱,但学校提供给社会的,却是这类没有任何真正技能的工人。”

如果知识能改变命运,那么,黄夏读技校之后,改变的是什么呢?

有两个初中毕业生。甲毕业后直接到富士康打工;乙则读了技校(或者职业高中),每年交四千多元的学费学习酒店管理的中等专业技能,一年后,学校组织实习,两个16岁的少年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相遇了。他们加同样的班,拿同样的工资。

黄夏便是这个“乙”。他几乎清晰地看到了自己2011年夏天从技校毕业以后的每一步:进入一家工厂,从事着和专业无关的工作,拿着一份和自己“学历”无关的薪水。读或者不读技校,于他,区别仅在于花没花这一万多块钱的学费。

黄夏被称作“学生工”。“学生工”是这样一批少年:自觉读大学无望,又不甘接受“农民工”的命运,于是进入技校或者职业高中学习,企图习得一技傍身,但就在一年后,便几乎毫无例外地陷入迷惘。

他们的迷惘在于:现代科技下的生产线,已经尽可能地简化了工人所需的生产技能。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每一个初中毕业生经过几个小时的培训都可以胜任。于是,读技校或者职业高中,几乎变成了一次“奢华旅行”。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了解,目前,黄夏这样一批年龄在16到18岁之间的学生工,已经是很多企业的主要劳动力。去年,由两岸三地多所高校实施的关于富士康的一项调查报告称,根据问卷抽样,深圳富士康很多生产线上的学生工比例大约占了30%。今年,北京大学富士康调研小组对重庆、成都的富士康学生工也进行了调查,认为学生工比例远超深圳。

“学校成了中介公司”

黄夏,1994年出生于重庆江津区白马镇。父亲是建筑工人,常年流动在重庆的建筑工地,只是在农忙的时候才回家。妈妈身体不好,在家休养,张罗三亩多山地,田间的一些重活经常由黄夏来做。

2009年,黄夏读初三下学期的时候,重庆江南职业学校来学校招生。他觉得自己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于是在中考前一个月进入职校。黄夏的专业是信息技术,后来学校并入重庆工商职业学校,他也从信息专业转到电子专业。

学校合并对他们影响不大,唯一的变化就是换了校长,而且是一学期换一个,他觉得经常换

校长的原因是之前的几任校长在学校管理上不严格,每天都有学生翻墙出去玩。

在职校读书,每年要交4000块钱的学费,这笔钱对家里来说还不算太大的负担,爸爸的收入能够支持他读到毕业。刚入学的时候班里有七十多人,一年多之后,就只剩下二十多人了,他说那些中途退学的人可能觉得在学校太枯燥了,学不到东西。而且老师管理也很随便,他的班主任也换了好几个,上一任的班主任每天忙着复习公务员考试,根本不管他们,后来考上了公务员就离开了学校。

来自贵州一所技校的16岁的刘欣,则声称自己当初是被“骗”进学校的。高年级的老乡暑假回乡,给她描绘了学校良好的教育氛围和就业出路。但到学校之后,她才知道,教育氛围、就业前景,“都是吹的”。高年级的老乡之所以劝她去,是因为学校规定,谁招一个学生,学校“奖励”500块钱。

这是盛行内地的“潜规则”。近年来,初三班主任“倒卖”学生到技校或中等职业学校,赚取回扣的新闻经常见于报端。

中国的近代职业教育,始于民国。先驱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个人谋生和服务社会作准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作准备。近几年来国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重视职业教育价值,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现在实际上这些职业教育学校已经成为了给工厂提供年轻、廉价、驯服的劳动力的中介公司。”长期关注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学生工”现象已经两年的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香港理工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办)副主任、教授潘毅说。

2011年3月新学期开始时,学校通知说要出去实习,期限为6个月,可以自由选择实习单位,但他们对实习单位的情况不了解,班委拿了一张富士康的宣传单问有没有人要去,他们不清楚富士康是做什么的,班委就把全班的人都登记为到富士康实习,结果学校向每个人收了150元的安置费,用大巴把他们送到了位于重庆西永微电园的富士康厂区,在参加完一个星期的军训后他们就上流水线工作。

另一些学生,几乎已经成了“职业实习生”。

小惠今年才18,是贵州大方县汇灵职业中学的学生。她学的是酒店管理。去年学校便组织他们去江苏常州一家电子厂打工“实习”。4个月后,每个人才给了2000块钱,最后他们三十几个人走得就只剩下十几个了。“在常州的工作,学校里说是教学实习,其实去的学生中有学计算机的、学旅游的、学酒店管理的,根本谈不上什么教学,不过就是在生产线上拧螺丝钉罢了。”小惠说。

今年上半年,小惠他们去学校报到,本以为开始上课了,谁料到又被拉来了富士康,说是实习半年,半年后回学校参加毕业考试,毕业后愿意的话还可以继续留在富士康。在富士康军训了几天,现在说要送小惠他们去昆山。

“职业实习生”

来富士康,是黄夏的第一次正式实习,之前他只是在暑假的时候,跟爸爸在建筑工地上干了两个月的活。

他们学校离富士康厂区有半天的车程,学校老师把他们送过来之后就回去了,没有驻厂,他来这边上班一个多月没找过老师。

黄夏跟他的同学被打乱分配到各个部门,他去了组装生产线,他们那条线上有三四十人,全都是学生。有几个人跟他是一个学校的,在校时并不认识,在生产线上却成了好朋友。他的工作是打螺丝,每天拿着螺丝枪,一块板要打四颗,标准的作业时间是12秒,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做熟练,动作慢,他们那条线的产量不高,经常被线长、组长骂,他们就当耳旁风,不理睬,后来熟练了就越做越快。“每天都这样的话,觉得很枯燥,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好几斤重的螺丝枪拿在手上12小时,手臂很累,晚上睡觉都会酸痛。”黄夏说。

3月8日进厂,这个月份工作了20天左右,拿到1300块钱,全都寄回家给妈妈,自己靠学校发的补助生活。也就在一个月后,黄夏开始琢磨自己当初读技校的选择:“我所从事的工种,和富士康通过社会招聘进来的工人一模一样,收入也一模一样。”

一些同学在厂里上了十几天班,觉得实习无聊、辛苦,就跑回家了。像这种私自跑掉的,学校也不怎么管,只要毕业的时候回学校拿毕业证就可以了。如果想换其他的实习岗位,学校也会帮安排,不过可能是跟下一届的学生一起再赴富士康。

王秀是重庆彭水人,1993年出生,2009年进入重庆工业管理职业学校学习电子专业,每年学费5000。按学校的教程,学期三年,第一年是上公共课(好多课文还是初中学过的),第二年是上专业课,学电工和电子技术等,第三年是实习。

但她是二年级下半学期,也就是2010年3月便进入富士康实习。在深圳富士康,一直做到12月。她不想留在深圳,就跟一些同学回来了,今年又进入重庆富士康实习。什么时候实习结束,尚不清楚。

“深圳那边的干部不把员工当人看,”她解释自己回重庆原因,“比如坐在凳子上,屁股所占的面积不超过三分之一,超过了线长会骂,在车间里绝对禁止讲话,不能把任何东西掉在地上,衣服上不能有带铁的东西,包括皮带,一点都不人性化。”

南方周末调查了解到,这些从技校来“实习”的学生,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加班时间,以及和工厂所签的用工合同,与社会招工的工人,无任何区别。惟一的区别也许在于:他们要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或多或少的一笔费用给学校,名曰“实习管理费”。并且,他们不少人还是16岁左右的未成年人。

这笔费用各学校不同。比如王秀每月必须拿260元给学校;而黄夏则只是一次性拿了150元给学校。来自綦江南方学校(职业高中)的刘胜则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没有找他们收一分钱的“实习管理费”。

在每一个晚上9点左右,西永微电园外的“西永天街”一带,都仿佛是中学校园一样。那些年轻的脸在夏日重庆燠热的空气里徘徊。他们每天的时间表是:早晨7时40分开早会,8时

上岗,11时开始吃午饭,一人只有半个小时,下午四点半开始吃晚饭,同样是半小时,晚上8时下班,总共是12小时。

这里每一栋宿舍楼,都穿上了“裙子”――张开的铁丝网。这是2010年富士康13连跳后工人宿舍楼必备的设施。“裙子”里生活的“学生工”们的境况,则太大变化:每天早晨要六点多起床,洗漱,吃早餐,走到厂区,晚上走回宿舍,吃宵夜,洗澡等,这些要花去至少3小时,为了恢复体力,要留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因此晚上十点多就要开始关灯睡觉,剩下的一小时分配给必要的诸如上网、购物、朋友交往等活动。“给人的感觉是从睡梦中醒来就要干活,干完活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倒床就睡,醒着干,累着睡,日复一日,看不到尽头,让人有一种不想醒来,一直都睡下去的念头。”黄夏说。

周末或调休的时候,黄夏会跟同学出去玩,自己买一些衣服,或者陪同学买手机。离厂区最近的商业街是沙坪坝区的三峡广场,他们去过那里三四次了,可每次再去都还会迷路。

被行政压力绑架的职技校

“使用学生工的行为,是一种对教育资源的绑架。”潘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国家每年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那么多钱,但学校提供给社会的,却是没有任何真正技能的富士康的合格工人。”

但至少目前看来,工厂、政府、学生工,三方都从目前的模式下“获益”了。工厂解决了用工短缺,政府解决了引资项目,学生“补贴了家用”。

各地政府显然乐见于目前的现状:早在2009年,富士康集团便与重庆119所职业院校共同签订实习员工管理协议,协议规定学生实习有“2+1”或“1+1+1”两种方案,“2+1”即前2年在校园学习,第3年实习就业;“1+1+1”即指第1年在校学习,第2年在工厂顶岗实习6-9个月,第3年实习就业。

2010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则下文省内各地的职业学校,要求各学校动员、组织二三年级的学生到富士康进行顶岗实习,以“保证富士康集团正式落户河南、年内批量投产后有充足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从文件措辞里能看到地方政府对于富士康“用工”的支持,该文件要求(2010年)9月6日起,河南全省的职业学校,要每天将组织报名情况上报教育厅,9月10日前“务必”完成下达的一半任务量,9月20日之前完成全部任务,“要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

几乎在同一时间,山西省教育厅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也组织省内各职业技能院校学生前往富士康实习。

根据现有的明文规定,学酒店管理的小惠,是不该来富士康的。2010年出台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应对企业技工荒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的通知》规定:不得安排学生在“非本专业对口行业”实习。但有学生工告诉记者,学校每学期要保证给富士康送一定数量的实习生,“如果不够的话,教育局会扣住补贴给学校的经费,比如说是奖学金和贫困生助学金之类,学校为确保这个人数指标,即使专业不对口,也要保证人数。”

于是,各种红头文件下,黄夏、小惠、王秀他们的细小命运,便被忽略了。学生大规模的退学、实习期大面积的缺席,已经从学生的角度折射出他们对此种模式的失望。

这些尚未成年的孩子解不开一个困惑。“如果就是为了来富士康工作,我当初为什么要读技校?”王秀说。

看不到的未来

黄夏五一休假没有加班,他回家帮妈妈种秧苗去了,之前家里收水稻、打谷子,都是他跟妈妈做的。“以后打工了,就不能帮妈妈插秧了。”他希望过几年攒点钱给家里盖一座新房子。但打心底里,他不知道读技校会给自己的赚钱计划提供什么帮助。“只能先在厂里做着,实在熬不下去,就出去跟朋友在社会上闯荡几年,积累社会经验。”

而小惠这几天很开心,爸爸答应在她生日的时候给她一笔钱。她打算用这些钱去洗牙齿。小惠说,她有同学就洗了牙齿,洗了牙肯定更好看,说着就不好意思地笑起来。至于更远的将来,小惠便没再去想过,“回家打工吧?!”她说。

她说即使再累,也会在富士康待到年底,因为今年奶奶要做寿,姐姐刚生了孩子,自己要存钱给老人和小孩买礼物,每个月再节省点的话,还可以给自己买一台电脑。

她仍然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命运。“我想读个大专,可是要六千的学费,今年没那么多钱,所以读书的念头只能先放在心里,等有足够的学费再说。”小惠说。

实际上,他们的技校(中等职业学校)经历,已经结束了。他们可以选择在实习结束之后回到学校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但许多人并不会做此选择,反正拿到毕业证,也是打这么一份工。他们发现,两年或者只有一年甚至半年的学校教育,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学费,只不过换回了一份几乎不需要任何学识技术的富士康普工工作。

在重庆西永微电园,几乎每隔一两天,就能看到有大巴车载着一两百学生过来,直接入住富士康的宿舍,参加军训,分配部门车间,上线干活。整个流程简单快捷,这些的劳动力就好像是提前预定的。他们是完美生产线上,完美的一部分。

第二篇:嵊州市职技校法制教育讲稿

一、法制讲座:

嵊州市职技校法制教育讲稿

(一)今天,我们要讲三个问题,一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法律问题给大家作一下简要解释,使大家明确本人及其监护人应该如何遵纪守法。第二,向大家通报一下,某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并分析一下犯罪的原因,使大家引以为戒。第三,要向同学们提出一点希望和要求,希望大家立志成材。

一、与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关的法律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十六大又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这就是说,只有依*法律,依*崇高品德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法制的氛围中。

如我们每天的上课下课,每天的交通安全等等都是由法来决定的,所有能够判断的各种行为的条件只有法,那么,究竟什么是法?首先我们要清楚法的概念。

法: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判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的总称。

自建国以来,我国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完善了各种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也基本得到了完善,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又于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1999年11月1日起实施。

这部法律的颁布,预示着我国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今天我讲第一个问题就是针对这部法律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大家进行探讨。

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偷钱,在游戏厅,网吧过夜现象)2.携带管理刀具(如带匕首等)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别人索要财物(在学生身上发生非常多,以大欺小)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第十五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第十六条:中小学生旷课,学校应及时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其所在寄宿制学校应及时查找,或向公安机关请示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在24小时内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十八条: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及学校发现有人教唆、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及时依法处理,对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其人身安全。

第十九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让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第二十二条:继父母、养父母对其抚养的未成年人的继子女、养子女,应当履行在法律真凭实据 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在预防犯罪方面的职责。

第二十六条:禁止在中小学附近开设营业性的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厅。以上我讲的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7条,这部法律共8章57条,都和同学们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学习这些法律条文。

二、青少年犯罪情况及原因

现在我讲第二个问题,向同学们通报一下1-4月份,某县未成年犯罪的情况并分析一下犯罪的原因。

一月份:这个县共查处涉及刑事犯罪未成年人17人,涉案7起,在全部人员当中,在校生12人,占总人数70.59%,从案件性质看,一起抢劫案外,其余均是盗窃案件。

从一月份犯罪性质来看,盗窃案件仍是未成年人犯罪活动的突出问题,在校生比例比较大,出现了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

1月30日,葛某某(男,汉,17岁)早上到陈某家索要欠他家的两袋蚕蛹钱240元,陈某不答应还钱,葛就拎起陈某家的斧子砍陈,致使陈死亡,葛在砍倒陈后,将陈某家现金3000元拿走,此案在30小时内破获。

二月份,这个县共治安处罚1人,案件性质为殴打他人,涉嫌刑事犯罪未成年人1人,案件性质为盗窃。这两起案件均是一社会辍学学生所为。

二月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下降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放假,不易聚集成伙,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不易联系,或侵害在校学生。二是春节、元旦节使青少年手中有零花钱,他们不为缺钱而烦恼,从而缺少犯罪的动机。

三月份,这个县共治安处罚未成年人7人,案件性质均为偷窃,其中在校生1人,占14.3%。全县共查处涉嫌刑事犯罪未成年人2人,涉案2起,一起为盗窃,一起为抢劫。从年龄结构看,均为14-16岁的未成年人。

四月份,这个县共处理违法犯罪未成年人11人,其中在校生4人,占全部人员的36.3%,从犯罪性质看,一是盗窃,二是殴打他人,从年龄结构看,均为14-17岁的未成年人。

以上某县1-4月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那么产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可归纳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畸形家庭的影响。许多父母离异、进城劳务,造成孩子缺少家庭温暖,缺少应有的家庭教育。

二是家长溺爱,对孩子过份骄宠,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随心所欲,有恃无恐,直接导致孩子一旦心理上无法满足时,便违法犯罪。

三是未成年人争勇斗狠,恃强逞胜的不正常的现象导致走向违法犯罪。

四是社会的影响,包括不良的影视、书刊、网吧等文化的影响,摧残、腐蚀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加之未成年人的好奇心强,善于模仿,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原因,造成违法犯罪。

另外,流失生、辍学生进入社会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极易学坏,而一旦学坏就很难改好,由此走上违法犯罪的的道路。

五是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歧视,造成心态失衡,产生逆反心理。

六是学校德育工作有待加强,法制教育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工作重知识、轻法制的现象十分普遍。

七是学校安全工作薄弱,没有真正堵住进入校园周边违法犯罪现象的漏洞。以上我向同学们通报了某县1-4月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并分析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

三、如何增强防范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那么,作为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应如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防范意识呢,这是我今天讲的第三个问题。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条规定,“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批判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这里面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就是应该如何规范自己。比如说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作为我们应该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如“尊敬教师,热爱班级,努力为学校和班级做好人好事,在家孝敬父母等。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起远大理想,将来报效祖国。

一个人只有用知识武装了头脑,将来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的价值规律,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纵观世界,哪个国家知识强盛,哪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便强大,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的霸权有,被称为世界警察,他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的科技强大,科技强大是因为人的素质高,人的素质高是因为接受的教育层次高。

美国50年代普及了高中教育,而我们才刚刚建国,现在美国已经普及了大学教育,我们国家现在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且相当艰难。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新世纪的主人,希望你们认真学习,遵纪守法,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立场成才,祖国的未来寄托在你们身上。

最后祝同学们幸福快乐,健康成长。

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报告会

嵊州市职技校法制教育讲稿

(二)同学们、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好:

今天应邀参加学校举行的法制课,很高兴,借此机会从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典型事例,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知识,讲上几方面,与大家共勉。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

今天学校组织给同学们上法制课,通过听讲课、受警示、学法律,从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典型事例,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一点一滴积累,持之以恒学法、守法、用法、护法,逐步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争做一名新世纪的合格公民。

当前,未成年人包括在校学生犯罪问题,仍然是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天我用几个案例,说明一个道理:中学生应该学法、懂法,未成年人应该健康成长。

根据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未成年人年满14周岁已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一旦被受害者起诉,将根据情节轻重调查,最高刑期高达5年。

2009年5月14日10时30分许,受害人危某与其朋友在铜盘路一网吧上网时,被一名男子持刀从身后割喉,生命垂危,被送至武警总院抢救。刑侦大队于5月15日凌晨在铜盘路后营村201号2楼一出租房内将其抓获,同日上午,在福州某中学抓获林某、欧某等2名涉案嫌疑人。经审理,查明今年4月中旬,危某伙同他人因琐事在铜盘路持械追打杨某等人,杨某怀恨在心并将此事告诉林某等人。案发当日8时许,林某到铜盘路一网吧上网时,看见受害人危某等人也在网吧内上网就打电话通知欧某,欧某又将此事告诉杨某,杨某即在铜盘路永辉超市购买了一把水果刀,并将刀藏入挎包到了网吧,通过林某指点确认,杨某走到危某身后,掏出水果刀割其脖子一刀的事实。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均已抓获。

近期相继发生两起学生受伤害事件,造成了一死一重伤的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极为恶劣。

2009年12月23日16时,福州第十四中学初一(8)班学生张某在放学途中经过台江区大同新村时被一群少年围殴,头部及手部多处受伤。

2009年12月26日19时,福清美佛儿学校初二(9)班学生李某(男,17岁,福建南安人)到该校高中部科技楼四层上网时,被该校高三(2)班余某、陈某、黄某三位同学殴打,李某用水果刀将余某、黄某刺伤,值班老师发现后立即组织人员将两人送到福清市医院抢救。

余某经抢救无效死亡,黄某正在接受治疗。

泉州地区两天时间,先后发生两起校园暴力恶性案件,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0年1月21日,南安市洪梅镇洪梅中学一初二男生在放学途中被同校学生群殴,至今仍躺在医院昏迷不醒。

1月22日中午12时左右,市区一所中学的一名高二男生在市区刺桐公园附近,被社会青年砍伤致生命危险。

宁德地区近期也发生一起学生暴力恶性案件。

2010年2月4日3时许,陈某(男,16岁,系宁德一中学学生)在福鼎一网吧内被人捅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案件发生后,宁德市公安局迅速锁定该案6名犯罪嫌疑人,经民警做家属的思想工作,犯罪嫌疑人姚某(16岁)、马某(15岁)、董某(17岁)、李某慈(16岁、)、李某守(17岁)、兰某(16岁,均男、宁德人)分别于2月5日、23、24日到宁德市公安局投案自首,并供认于4日3时许因纠纷在一网吧结伙持匕首捅伤陈某右腿大动脉,致陈某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犯罪事实。

上述案件的发生,反映出当前少数在校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随身携带刀具现象比较突出,非法携带管制刀具是违法行为。

近年来,校园暴力案件频频发生,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经过对案件的认真分析,它们有以下特点:一是案件起因小,许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二是作案手段和后果均很严重;三是被告人大多性格较为内向。

中学时代,是人生中最为灿烂的时代,对朋友的向往最为强烈,对友谊的憧憬最为多彩,都希望有朋友共享欢乐,又希望有朋友人分担痛苦。那么,怎样才能与同学融洽相处呢?如何解决人际矛盾,才能使自己成为集体中受欢迎和愉快的成员呢? 第一,以诚待人、实事求是,不虚伪浮夸,不轻率鲁莽。既要力求在集体中做出成绩,但又不能自视清高,孤芳自赏。

第二,要主动接近同学,广泛交友,不搞小圈子,不排斥异己。不以己度人,不以性格差异、家庭背景、成绩优劣、观点异同作为交友的标准。如果不平等待人,那会使自己陷于孤穴。

第三,善于控制情绪,不滥用感情。遇到不愉快的事不要迁怒他人有了激动的情感想抒发还得看时间、场合、对象。

第四,要善待同学,正视客观环境。对同学要学会尊重体谅。不要贬低议论他人。人际交往中的大忌就是背后对人指指点点,这是恶化人际关系的一个主要原因。对同学、对环境不要过高要求,要学会宽大容忍,要善于处理矛盾,学会谦让妥协、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嵊州市职技校法制教育讲稿

(三)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一、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已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尚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知识,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法律对未成年人加以保护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惩罚。如果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

二、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人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第一、中学生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中学生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中学生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样、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案例警示:

公安部A级通缉犯周克华在重庆沙坪坝区童家桥被公安民警成功击毙案件的警示

2012年暑假,除了伦敦奥运会的盛况、运动健儿的拼搏精神以外,还有一件大家特别是普通人民大众非常关注的事件,就是公安部统一部署抓捕并击毙A级通缉犯周克华的事件。

根据央视《新闻1+1》2012年8月14日播出《重庆:四天四夜的追捕!》节目实录梳理一下:A级通缉犯周克华,8年时间,跨越3省,作案10起,杀害10人,从最后一次犯案到被击毙,四天时间,90多个小时,公安部A级通缉嫌犯周克华2012年8月14日6:47被警方击毙。

重庆警方包括公安部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数字,这些数字让我们看到警方在跟这样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在博弈的过程中使用了多少人力、物力,还有财力。8月10日以来,重庆警方悬赏50万,印发通缉令是186万,发动长途汽车等等交通工具的驾驶员4万多群众来提供线索。针对核心圈调集了近万名武警、公安的精锐力量。投入搜索犬100多条、巡查车400多辆,开展了集中清查行动将近8万次。这是四天以来的数字,那么开展集中清查行动是8万次将近,还有设武装检查站289个,市民举报了各种信息线索700余条。11日上午,一位女孩在商场的下行扶梯上,看到正在上行的人酷似周克华,随后立即报案,重庆市此前布局的50万个摄像头派上了用场,经调集监控摄像头。警方因此通过技术侦查手段锁定周克华。干警停止休假,全警动员,全警参战,市民积极参与,提供线索,凶残狡猾的抢劫杀人嫌犯周克华无处可逃。

其中,重庆市公安局调集近万名公安、武警等精干力量,投入搜索犬110条,巡查车辆419辆,冒着40多度的高温酷暑,对歌乐山以及周边山区进行全面围捕、地毯式搜捕。公安干警、武警战士、驻渝部队官兵、普通市民各方参与,形成合力,这些数字表明,一方面这个案件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社会的影响非常非常大。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从数字看出来警方是一定下了决心是要把这个人给逮住。由此可以看出国家专政机关的威力,人民群众参与产生的强大合力,办法很多,譬如借鉴美国反恐经验的扑克牌通缉令。

凶残狡猾的周克华8年间共犯案10起,10名无辜民众被杀害,6人受伤。每一次疯狂作案,手段都是极其冷血和老练,而他抢劫的对象和目标都是一些无辜的人士,他们可能刚从银行走出大门的一瞬间,还不知道有什么情况的时候就已经被周克华残忍的杀害,抢走了他们的这些现金。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他抢劫的55.5万的现金主要还是花在他的家庭上。据说他本人也是非常地节俭,平常没有大的开支和花销。

三、案例剖析:

多名法学、心理学专家剖析周克华的成长轨迹、社会遭遇、性格和心理

重庆社科院社会学专家孙元明——城乡落差、成长环境对他影响巨大 西政刑侦学院任惠华院长——个性孤僻、他压力很大但能耐寂寞 西政法学院博导梅传强教授——双重人格、漠视生命却又孝顺父母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杨东——目的性强、为何没对无关的人开枪?

周克华从小生活在沙区井口,从他最后一次犯案直至击毙,他一直在这里从未离开。‚在5年之前,我们就曾经对‘城中村’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做过科研调查。‛重庆市社科院社会学专家孙元明分析,周克华出生和生活的这个地区,恰好就是城乡结合部,也就是俗话说的‚城中村‛。

沙坪坝井口双碑一带曾经是老工业区。在最早的国企时代,处于农村包围的这个片区曾经是稳定、安静的生活代表。出生在这里的人,大多数已经习惯了周围居住的都是熟人、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以及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收入都差不多。

然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拆迁、城市建设发展,原来安静祥和的地方瞬间会涌入很多外来人口。包括双碑井口在内的‚城中村‛,恰恰是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变的缩影。这里,最早出现了摩的,最早出现廉价的色情服务场所。整个大环境的改变,对于土生土长生活在这里的周克华,对他的出生和成长的过程,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几万人的涌入,除了打破了以前的固有生活环境以外,贫富之间的差异、物质的诱惑还打破了周克华固有的价值观。以前住在这里的人,左邻右舍都是熟人,大家彼此之间靠口碑、靠品行来进行道德约束,而突然的改变,会打破这种固有的局面。

‚他不是不能生活,他的温饱是没有问题的,但他不能满足低水平的生活。‛孙元明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克华又接受了大量的社会信息,价值观的迷失,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巨大心理落差,使他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你看他犯案选择的三个城市都有很相似的地方,看似偶然,其中肯定有必然的关联性。‛

之前我们针对周克华,配合公安做过很长的刑事侦查。任院长表示,在侦查中发现,周克华自从南京犯案之后,很少用银行卡、手机等容易暴露目标的物件,很少乘坐如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这就加大了公安对他的追查难度。‚但是,我相信周克华这几年,也过得并不愉快,他的压力很大。‛周克华在潜逃期间,排解压力的方式会因为警方的严密追逃而变得越来越少,但他孤僻的个性,使得他耐得住寂寞,在多年的潜逃生活中,才活得下来。悍匪周克华已死。

但这个穷凶极恶的杀手身上充满了太多的谜,为什么他要频繁杀人,他对社会为什么有这样强烈的仇恨?

当他把枪瞄准无辜者的那一刻,他到底在想什么?

他为何漠视生命却又孝敬父母?

究竟是什么样的境遇造成了如此矛盾的一个人?

‚周克华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很明显的反社会人格。‛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和他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周克华性格孤僻,看待问题容易出现极端的反应,这些行为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应该有。‛梅传强教授分析,由于那个时候周克华年幼,这种人格还不容易体现出来,也不容易被发现。

而在周克华的生活经历中,离异和因为贩枪入狱,对他的这种人格起了推动作用:‚在犯罪心理学上,这种叫挫折攻击理论。‛挫折攻击理论是指人在频繁受到重大挫折时,会表现出两种方式:一种是内向行为,即出现轻生、自残之类的行为;另一种是外向行为,把挫折归结于他人,归结于社会。周克华就是属于挫折攻击理论中的外向行为者。很多市民认为,周克华之所以罪大恶极,更对的是他对于生命的漠视:‚总是一枪爆头,一枪致命。‛这种行为,梅传强教授认为,恰恰说明了周克华的反社会人格。周克华是一个曾经服刑的人,当他杀害第一个人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如果被抓,绝对是死刑:‚此时他就产生了及时行乐,消极人生的观点。‛在周克华心中,应该是很明白自己不可能活太久,从而才导致他性格更加扭曲,从而加大了对于生命的漠视,毫无同情心。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周克华每次犯案都一枪毙命,除了能帮助他迅速抢劫到东西,也是对周围观群众施加心理压力,造成群众恐慌,从而为他脱逃创造时间和机会。但同时,周克华身上还出现了矛盾点。他对于母亲孝顺、冒死回来看望生病的儿子,这些又体现了普通人性:‚他具有双重人格。‛

‚我们不从犯罪的角度,单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分析下周克华的心理。‛杨东说道:‚性格决定命运。‛根据目前媒体对于周克华的报道分析,周克华的性格特征有几点:内向、理性思维和感觉性。

首先,周克华性格偏内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性格的人不善于倾述,心理出现问题时更不容易排解。但同时,内向性格的人因为少了倾诉的时间,和自己交流思考的时间会更多,因此内向性格的人对于事物的表达,更多的是做,而不是说。

其次,周克华很理性。杨东教授分析,理性思维的人做事情的考虑,更多的是从目的、任务出发,具有的是逻辑思维而不是感性思维。

‚8〃10‛凤鸣山持枪抢劫杀人案中,通过事后的视频截图公布来看,周克华接连对廖德应和王虹连开两枪,但是对旁边一个站着拔腿就跑的男子,并没有开抢,证明他的目的性很强,他对于抢劫对象,一枪打死,无关的人他并没有开枪。在案发之前,据媒体报道,周克华曾经因为紧盯早餐摊老板的孩子,被老板娘骂了几句,他也没有暴怒,甚至拔枪。

这证明,周克华对被杀对象没有丝毫同情,缺少感情,只以目的为导向。他并不是嗜血狂魔,见人就杀,而是目的性很强。

最后,从他的作案手法来分析他的心理。杨东教授认为,周克华的思维并不深,整个抢劫杀人计划还是很冲动,比如和警方相遇后拔枪就射等等行为,都体现出他的计划性和周密性并不强。

都是脏话惹的祸 语言垃圾应清除

引 言

踢足球和打篮球可谓是中学生中最喜爱的运动,只要有时间,他们便会彼此相邀对方打个小比赛。中学生爱好运动原本是身心健康发展良性的表现,可当你读完下面的故事时或许你会有些遗憾。在这个故事中,究竟是什么让那些中学生们将足球场变成了战场?一场“战争”能解决学生间的恩恩怨怨吗?一场“战争”最终能带给学生自己以及父母和学校的又是什么呢?

案 例

4月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阳光明媚,春风习习,在某学校的足球场上,有两伙中学学生分别在场地的两边踢足球。十几分钟后,一边的学生小张向队友们提议去邀请那边的一群同学进行比赛,小张的同学们都赞同这是个好主意。当小张和同学们走过去向对方表达他们来意时,恰遭到了对方看似‚大哥‛的小李一口拒绝。小张队友小王觉得没面子,便喊道:‚妈的,连比赛都不敢打,真没种!‛ 小李的兄弟小冯听到后,非常气愤,就生气地回答说:‚你说谁没胆?比就比,谁怕谁?‛ 小李当然也很气愤,说道:‚对,兄弟们,来吧!跟他们决一雌雄,看看到底谁没种?‛比赛是在双方都憋着一肚子气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从比赛一开始就剑拔弩张,充满火药味,什么推人撞人,因没裁判员,那可是忽略不计,根本没什么犯不犯规。所以,双方队员在踢球时动作都过大,并且不时会有很野蛮动作出现。突然,小张飞快地从小陆的左后方奔过来用脚去钩住小陆的脚,硬要抢球,那可是一个明显犯规的铲球动作。这一粗鲁的铲球动作最终引起双方的强烈争执,导致彼此大打出手。在打斗持续几分钟后,小张的队友小庞发现对方的小陆被自己的队友小陈重拳打晕到在地上,鼻孔流血时,他大叫起来:‚不好啦!不好啦!出事啦!‛所有打斗的同学们在小庞的喊叫声中全都嘎然而止,小陈吓得面色苍白,素手无策。小张手摸着脸上的几道伤口,心想:‚比赛是我挑起的,如果出事的话我也要付责任的,算了吧,逃吧!‛他便后退步就迅速逃走了,他的队友看着小张逃也便纷纷逃跑。小陆被他的队员们送往医院后,经诊断:脑振荡。而小王逃回家后感觉左肋骨疼痛,妈妈带他去医院检查发现第二根肋骨变形,原来是被小李的队友小冯和小李打成这样的。

事情虽说是发生在周末星期六,可当门卫师傅通知学校校长后,校长马上通知学校的青保老师和学生们的班主任以及教研室德研室相关领导,领导老师们放弃休息及时来校分工帮助处理这一事件。一周后,因受伤学生的伤势比较厉害,家长们难以用调解的办法来解决这一事件,最终还是将案件交给了法院处理。案件中涉及的关键几位学生分别是:建议打比赛并且明显犯规铲球并在出事后第一逃跑小张,先开口说脏话激起对方参与比赛后又肋骨受伤变形的小王,被小张铲倒在地后又被小陈重拳打成脑震荡的小

陆,一方‚大哥‛鼓励队友同对方打比赛的小李以及和小李将小王打成肋骨变形的小冯。法院最后判决如下:小陈承担小陆全部医疗费;小李和小冯各承担小王医疗费三分之一;小王自负医疗费三分之一。学校给予小张以及所有参与动手的学生警告以上处分。

分 析

在回忆这件事时,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称这是“祸从口出”,这是一句社会流传较普通的一句警句。从整个案例来看,原本互不相干的两组同学,就因为一句“妈的,连比赛都不敢打,真没种!”导致双方大动干戈以拳脚相对,最终酿成伤残、赔款、受处分的苦果。虽说是短短的一句话,但是一句不文明的刺耳的带有肮脏字词的话,它的威力不亚于一颗炸弹,本章案例的结果就是很好的证明。

语言如同一面镜子,既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素养,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社会风尚。文明用语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青少年自我保护的题中之义。有人可能认为,语言的文雅粗俗是一件小事,其实不然。这是因为,不文明用语,使用被污染的语言,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有时还可能引起诸如案例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果小张的同学小王没有说出那句粗俗的语言,而是心平气和的真诚地痛对方好好商量,就不会造成这样的结局。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但不是唯一的场所,虽然在学校上课时,教师传播知识的同时反复教学生为人处世要以礼相待,和平共事,沉着冷静,多多协商。但是,由于学生的信息源比较广,除教师外,学生还会受到家长同学、社会人士、报刊杂志、影视网络等多面影响。所以当前,在许多青少年身上,语言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何谓语言污染呢?语言污染是指语言的词语、语调、语气沾上“脏东西”,或称语言“垃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骂人和交谈中低级下流的脏话,庸俗的粗话,恫吓、放肆的野蛮话语,恶语伤人的带刺的话和所有不规范的语言,都是语言的“垃圾”。

语言原本是作为人们相互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如果被污染了,就会大大影响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如果被污染了,就会对社会风尚、社会秩序以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事实正是这样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难免发生矛盾,往往在矛盾发生后都不知不觉的想通过语言来解决,如果双方说话和气、冷静、耐心,就会很容易解决矛盾;反之,如果只要有一方强词夺理,或得理不饶人,想以声色俱厉来压人取胜或用恶言伤人,就往往事与愿违,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矛盾激化。笔者有一天在公园里看到正在玩耍的少年小周与另一个少年小石迎面相撞,小石随口骂了一句脏话,小周感到很气愤,就“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骂得比小石还要脏,最终两人动起手来,小周一拳将小石的门牙打掉,小石也动手撕破了小周的外衣。其实,俩人碰撞一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双方打个招呼就完事了。但由于双方互不相让,才引起事端的扩大。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因为一句话不妥,就发生冲突,动起手来,轻则伤及他人,损坏财物,重则闹出人命,触犯法律,我们应当引以为戒。

青少年的自我保护应当从语言开始,特别是要去掉语言中的污染物质,切断语言受污染的途径,是自己的言谈变得文明和优美。美好语言的养成,需要有文化知识的教养。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的教养,就难以正确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当然,提高文化知识需要一定的基础,要有一个过程。青少年应当从现在开始,提倡说话要讲文明礼貌,下面所列的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青少年都可以同时也是必须做到的:

(1)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见面语、感谢语、招呼语。早晨见面互相问:“早上好!”平时见面可以问:“你好!”或“您好!”分别时互说:“再见!”“请再来!”有求于人时说声:“麻烦了!”“劳驾!”„„

(2)养成对人用敬词,对己用谦词的语言习惯。一般称呼对方用“您”、“同志”,对长者用“大爷”、“大妈”、“叔叔”、“阿姨”、“先生”等,而不用“喂”、“老头儿”、“老太婆”。

(3)多用商量语气和祈求语气,少用命令语气。如多使用“请让开一下”而不是用“喂,让一让!”。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用语显得和气、文雅,让人乐于接受。

(4)对同龄的青少年或其他人,不要叫绰号。

文明用语涉及许多方面,大家可以去归纳总结,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使用,争取把自己培养成语言优美的好青少年。

学校德育特色——大课间“四部曲”

少女暴力犯罪

引 言

“野蛮女友”、“黑道老婆”,在影视剧上耳熟能详的新名词悄悄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而这些影视剧也开始成为未成年少女犯罪的重要诱因。近年来,未成年少女犯罪数量在激增。她们所犯的罪行大多集中在盗窃、抢劫、寻衅滋事、故意伤人案上,有的甚至只为看不惯某个同学就采用暴力伤人,以树立自己的威性。而这些未成年少女大多来自暴力家庭或父母离异家庭。

案 例

杭州15岁女孩张某,仅仅为了朋友之间的一点小口角,叫了10多个‚干哥哥、干姐姐‛,在僻静的公园里,要教训另一个女孩叶某。张某指着叶某的鼻子,满口脏话。叶某出于自我保护而拼命挣扎反抗,凶狠的张某使出浑身的力气,给了叶某一个耳光,就是这一个耳光,致使叶某耳膜穿孔,经鉴定已构成轻伤,同时也断送了张某的前途。当问及她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需要通过武力来解决时,张某轻率地说:‚没什么矛盾,就是因为我看不惯她,所以就要打她。‛ 在张某看来,女孩在社会上的地位是打出来的:‚只有比别人凶,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就是为了所谓的尊重,这些15岁的未成年少女走上了犯罪道路。去年9月,张某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另上海一中学同样15岁的少女叶某在校外认识了一男青年,因听说同校的14岁女孩黄某曾在此男青年面前说其坏话,就叫了20几个‚干哥哥‛去教训黄某,黄某也找了10多个‚干哥哥‛前去火拼,但由于力量悬殊败下阵来,气焰嚣张的叶某狠狠的打了黄某28个耳光,后两队人马都被带到了警署,以扰乱社会治安罪处以刑事拘留。

评 析

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含义是指已满14周岁又未满18周岁的人,其实象张某、叶某、黄某这样的低龄人群的江湖习气和“暴力崇拜”现象日趋明显,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她们的暴力行为既有个体的心理原因,又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一、内部原因

专家分析说,心理上的狭隘、自私、惟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个体心理原因。主要是现在青少年的个体攻击性太强,据1996年、1997年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的调查表明,80%以上的城市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而近年象张某她们这样的十五六岁的孩子犯罪率之所以如此高,是因为他们处在青春期,本身就比较躁动,这个年龄也是孩子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刚刚走上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之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但也仅只限于“初步”,所以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往往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他们心理状态不稳定,控制力不强,容易冲动,当遇到别人的挑衅时,往往表现得格外烦躁,缺乏理性思考。所以这个年纪处于危险阶段,不稳定的心理决定了他们比成年人犯罪更轻率。特别是这一时期的未成年少女因为性别的原因,思想比较简单,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强,经常会为寻求刺激而去犯罪,实施抢劫的财物价值一般较小,故意伤害的选择的对象也都是在校学生且多数为女孩,张某就是在叶某的恐吓、打骂的过程中,畸形心理得到极大满足。究其原

因,根本上来说是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暴力成分主要体现在犯罪的手段上,而能够作为犯罪手段的根本要素不外乎体力和智力,体力在犯罪中的外化表现主要就是暴力。青少年在犯罪中之所以倾向于使用暴力,正是因为他们在生理的发展水平上已接近成人,而智力的发育相对于体力来讲,相对要落后不少。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体力比其智力有着明显的优势,因而体力自然是他们用为犯罪手段的首选。此外,暴力犯罪还有行为模式简单,耗时少,易实施,突发性强的特点,这与青少年分析、思维水平不成熟,易冲动的心理特点是分不开的。

二、外部原因

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则是不容忽视的外因。

(一)家庭教育 家庭暴力是造成“暴力崇拜”的根源,施暴少女的家庭一般多有不幸,有家境贫寒的,有父母离异的等等。家庭结构不完整,使未成年人得不到正常的教育。由于离婚等因素,使部分家庭结构不完整,造成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内部力量失调。在这类家庭里,有的对待未成年人过于冷淡,甚至视为组建新家庭的障碍,有的则把感情全部倾泄到孩子身上,过分溺爱,放任自流。这些都造成其心理变态,从而容易受人引诱而误入歧途。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造成未成年人的心理障碍。家庭人员少,父母工作忙,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趋向简单化、表面化、局部化,家长与未成年人的感情交流淡化或产生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未成年人的孤僻心理,与父母缺乏交流,容易造成未成年人离家出走,到社会上去交朋友,而交友不慎又极易受到不良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张某就是出自一个父母离异的家庭,由于长期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使得张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这对张某的健全人格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父母离异以后,他跟母亲居住,母亲工作较忙缺乏与她之间的沟通又疏于管教,至使她形成了一种“攻击性人格”。为此,她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二)社会现象

另外,发生在中小学生身边弱肉强食的社会现象,也是“暴力崇拜”产生的直接诱因。“依法办事吃亏,暴力了断纠纷”的野蛮方式和错误观念,也在强烈地引导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多年来,我们的司法建设工作处于立案难,执行难,审判周期长,权大于法,取证艰难的尴尬境地。再加上我国公民普遍缺乏以法律的眼光观察事物,判断是非,纠纷多了,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少。什么时候,我们的依法办事,能够像发达国家那样,百姓能以法律的视角提前做出预案,有了非打不可的官司时,能够很快立上案,很快得到“说法”,很快落实判决。社会上的暴力行为必然会减少,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也会大大减轻。一项调查显示,当问及一些小学生遇到被同学打时作何反应,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因为他们从上幼儿园起家长就向他们灌输不能吃亏,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观念。据1996年、1997年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的调查表明,80%以上的城市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

2003年8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时特别指出:不良文化是祸首。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淫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淫秽录像和黄色书刊。还有宣扬暴力的电脑游戏。今天,许多青少年对电脑游戏的喜爱已

经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而这些游戏中相当一部分是暴力游戏。张某平时在学校就喜欢“充老大”,她看到电视、录像里打打杀杀“挺牛的”,相比单调乏味的课本上的说教和家长的唠叨,她当然更喜欢情节生动的电影故事。看得多了,她就觉得,认“干哥哥、干姐姐”比友谊重要,电影里的“老大”都用拳头自己解决问题,找老师、报警都是小角色。在电影中,那些大哥、小弟动不动挥刀冲上街头,都是让人佩服的英雄„„正是由于这些电影电视的“蛊惑”,让张某开始崇尚暴力,认为只有暴力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而其实受影视剧的影响,也是近年未成年少女犯罪的重要诱因。特别是西方的不良文化“性自由”和“性解放”带来的冲击,正迎合了少女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同时影视音像、书刊等文艺作品中过度宣扬女性暴力,稍不顺心就大发脾气,轻则大喊大叫,重则拳脚相加,这似乎都成了有个性的象征,受到青少年的青睐,使得青少年盲目地认为电影中的形象很酷、很有派。处于青春期的女性比男性更喜欢交际,渴望友谊,但如果交友不慎,不良的人际关系就会成为女性犯罪的重要原因。她们很容易与异性打成一片,若与行为不检的异性朋友长期交往,就很容易受其影响实施犯罪。正是这种不良风气的养成,成为违法和犯罪的基础和前提,为女性暴力型犯罪埋下了诱因。

对于张某这个案件,由于张某在实施犯罪时未满十八岁,张某她们最终为自己的“暴力”付出了代价,但在这样一个花季,让人未免感到惋惜与痛心,而无辜的受害人叶某却要一辈子承受这次事件带给她的生理上、心理上的煎熬。

“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我的理解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对于我们广大的未成年人来学会正确的去认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不良文化,学会对任何事物要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它的本质,学会面对危险保护自己,让我们的女孩子们永远生活在安全、温和的环境中,也让温柔、善良、纯洁的女孩回到我们的身边。

一朝吸毒害一生

引 言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吸毒一口,掉入虎口;贪图一时痛快,毁掉一生幸福”这句禁毒格言。它告诉人们,吸毒,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家庭、对社会都必然带来严重后果。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随着社会上某些不良因素的侵扰、随着某些家庭中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出现极强的叛逆心理,不知什么时候,一种叫做毒品的招魂幡渐渐将目光锁定在青少年的身上,青少年吸毒已成为当前一个突出而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有些青少年,听说毒品能让人舒经活络、备感享受,便萌生试一试的念头,这一试就再也不能自拔。请看下面案例:

案 例

如果把毒品比作猛虎,那么它最容易下手的就是青少年了;如果把毒品比作瘟疫,那么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但有的青少年对毒品的危害并不了解,不知道毒品究竟有多大的危害,出于好奇,竟想尝试一下。侯建平就是这样的人。虽然他还是一个15岁的少年,却经常跟着当企业家的父母到各地游玩,所以经历的东西确实比一般同龄人要多得多。他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得年龄阶段,对外界的事物不仅很好奇,喜欢问一个为什么,而且还会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是非常正常的,但侯建平这种好奇心理常常有点过分,特别是对任何事物不分对象,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想试着学学做做,这样,在他学到了许多科学文化知识和掌握了不少日常生活经验的同时,也与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挂上了钩。像吸烟,酗酒,打麻将等,侯建平称得上行家里手,非常精通。前不久,当看到电视里在进行吸毒预防教育宣传时,侯建平不屑一顾,认为吸毒的人又重新吸毒是自己没有戒毒之决心。他想,自己经常背着父母和老师吸烟,后来还不是不想吸就不吸了。他根本就不认为吸上了毒会戒不掉。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原来的同学,一位刚从少年管教所出来的绰号叫‚皮蛋‛的少年,就热情地上前打招呼。‚皮蛋‛释放回家后,苦于以前的小伙伴都疏远了自己,感到十分无聊。这时看见侯建平,就像遇到了久违的老朋友,寒暄了几句后就分不开了。‚皮蛋‛请侯建平到自己家里看他的集邮品,侯建平这几天同样无事可干,就立即答应了。当来到‚皮蛋‛家后,‚皮蛋‛先让侯建平看了自己的集邮,接着就东拉西扯地闲聊。大约一个半小时后,‚皮蛋‛拿出一张锡箔,放上少许白色粉末,并用打火机在锡箔下面烧,然后伸着鼻子在锡箔上吸白色粉末烧后冒出来的烟。侯建平从电视里知道,这是在吸海洛因毒品,就好奇地问‚皮蛋‛事什么感觉。当听到‚皮蛋‛说有一种快乐感后,还是反复问他到底是什么感觉,‚皮蛋‛自己也说不出来,就说:‚你要了解的话就自己尝一口。这样,侯建平就学着‚皮蛋‛的样子吸了几口。当时,侯建平的感觉是吸的时候有点刺鼻,吸后头有点发昏,没有什么其他明显的感觉。玩了两个多小时后,侯建平就回家去了。

第二天下午,侯建平感到身体不舒服,就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不知怎么地就想到了‚皮蛋‛,便一骨碌翻身下床,骑上自行车就往‚皮蛋‛家跑。一到‚皮蛋‛家,他就提出要吸昨天的那东西。‚皮蛋‛回答说,那东西很贵,昨天已经让你吸了,如果还想吸的话,就拿钱来。侯建平身上没有多少钱,‚皮蛋‛就要他将手表作抵押,明天拿钱来。这样,侯建平又一次吸上了毒品。从此以后,侯建平染上了吸毒的恶习,没有毒资,就偷家里的东西去廉价卖掉,然后又发展到盗窃同学家的钱财。后来为寻求毒资来源开始贩毒,成为了贩毒者,滑入了毒品犯罪的深渊。走上犯罪道路的他同‚皮蛋‛等几名贩毒分子,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侯建平最终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处罚金2000元。

学校承办绍兴市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现场会并作经验介绍

评 析

象侯建平一样,多数初次吸毒的青少年,很可能是受好奇心的驱使,并没有意识到吸毒的危害更没有想到吸了一两次后就难以戒掉。青少年应当知道,毒品会侵害人体

内部器官,破坏人体的组织和思维能力,对人体产生极大的损害,甚至会造成人的死亡,究其原因,就在于它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毒品的易上瘾性。由于过去毒品的质量不高,吸几次才会上瘾,而随着毒品质量的提高,现在许多高纯度的毒品,常常是吸了一次就上瘾,而且染上毒瘾后,单靠本人的意志是难以摆脱的。即使是进入专门的戒毒机构,虽然能保证解决生理上的戒毒成功,但要真正做到以后永远不吸毒,也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心理上的戒毒要远远难于生理上的戒毒。

一、青少年吸毒的危害性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深受毒品之害,国家沦为半殖民地,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80年代以来死灰复燃的毒品泛滥,正吞噬着人民的身心健康,消耗着国家的巨额财富,如不及时遏制,任其肆虐下去,“东亚病夫”之“桂冠”就有可能再次回到中国人的头上,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联合国秘密书长安南也说,毒品在吞噬着我们整个社会,毒品在毁掉我们的青年和未来。具体说来,青少年吸毒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摧残身心健康

鸦片、吗啡、海洛因等这些最初被用于麻醉、镇静、止痛的医疗药品,一旦被人吸食成瘾后,在给人带来短暂的快感的同时,对人体会产生高度的心理和生理破坏。在生理上,这些毒品进入人体后,会使人的机体发生适应性改变,建立起新的药物作用下的平衡,从而产生对毒品的依赖性即所谓成瘾。一旦停止用药,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并伴有不安、焦虑、忽冷忽热、流泪、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感。久而久之,会导致记忆力衰退、营养严重不足,抵抗力下降,多种疾病发生。在心理上,毒品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会出现一种精神效应,使人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久而久之,毒品会摧毁吸毒者的精神和意志,使其堕落、道德沦丧,出现人格解体、心理变态。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育均未成熟,一旦吸毒成瘾,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的摧残更加严重。

2、引发刑事犯罪

吸毒是一种高额消费。据调查,每个成瘾的吸毒者一天需花费100~1000元不等的毒资。如此高额的消费,一般说来凭正常的合法收入来维持是不可能的。为了支付巨额的毒资,吸毒者不得不采用非法的方法来获得钱财,从而诱发多种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吸毒导致的犯罪行为日渐增多,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罪恶的渊薮。

3、传染多种疾病

吸毒者常常采用静脉注射、肌肉或皮下注射的方式吸毒。在采取这种方式吸毒的过程中,常常因多人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而传播各种皮肤病、性病甚至艾滋病等多种疾病。

4、导致家破人亡

“烟枪一支,不见枪声震地,打得妻离子散。锡纸半片,不见火光冲天,烧尽财产家园。”这是解放前对吸毒者危害家庭情况的写照。虽然原来的烟枪已换成了现在的注射器,但吸毒对家庭的危害依旧,甚至更烈。吸毒者所需的高额毒资,一般家庭是根本无法承受的。因此,一个吸毒,往往会使全家的积蓄迅速耗光;当吸毒者毒瘾发作而又无钱买毒时,吸毒者就会不顾一切地变卖甚至偷拿家中的财产,使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家庭的倾家荡产,必然导致家庭成员的不和睦,并最终造成家庭破裂,妻离子散,父子反目,甚至残害家庭成员,可谓“一人吸毒,全家遭殃”。

5、消耗巨额财富

如前所述,每个吸毒者每天所需毒资100~1000元不等。那么,每个吸毒者每年所耗毒资为36,500~365,000元不等。按1997年登记在册的54万吸毒者计,在我国,一年内这些吸毒者所消耗掉的毒资为197.1亿至1971亿元。可见,吸毒不仅不会创造任何财富,而且会严重消耗社会财富,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巨大破坏。

二、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毒品危害如此之烈,为什么青少年还会吸食呢? 吸毒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吸毒不是出于物质或生理的需要。而主要是心理上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

第一,强烈好奇心。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精力充沛,各种需要极其强烈,对丰富而复杂的大千世界,觉得神奇、陌生、新鲜,充满着求知与探险的欲望,什么事都想去试一试。本来,好奇心是青少年求知上进的“内驱力”,但是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有时会不顾后果而出现冒险行为。许多青少年吸毒就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觉得吸毒这件事新奇、刺激,不了解其毒在哪里,其害有多深,尤其是那些从中学开始就吸烟的青少年,极易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品。

第二,盲目的趋同心理。青少年学生有集群倾向,在社会生活中,必然要进行社会交往,相互接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由于他们交际狭窄,于是同一层次青少年交互感染,尤其在层次较低(如成绩差或行为不良)的青少年群体中,这种趋同心理更带盲目性。往往是看到同伙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与群体保持一致。

第三,自我炫耀心理。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精力旺盛,在家受着种种约束,得不到显示自我的机会,而在群体中,则可以寻求自己行为价值的分量。一些青少年吸毒,往往就是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第四,刻意模仿心理。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为了获取知识、适应环境,都离不开模仿。可以说,模仿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但这种模仿也可以对不良行为模仿。在实际情况中,成人吸毒常常成为青少年有意或无意模仿的对象。

毒品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青少年们:永远记住,无论对于任何人,吸毒只能带来自己的毁灭,造成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剧。对于毒品的态度只能是一个,那就是为了自己的身体,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应当远离毒品永不吸毒;一旦发现有人吸毒(包括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就主动揭发,这既是青少年自我保护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家庭社会的负责。

学生参观学校禁毒教育基地并参与知识竞赛

“早恋”的悲剧

引 言

岁月如流。进入中学阶段的学习,意味着已经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随之而来的是烦恼不断增加的青春时代,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青春期不仅身体增长快,而且人体各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发育逐渐趋向成熟。青少年的心理也同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性意识开始萌发,对异性产生好奇、兴趣。因此,开始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怎样顺利度过青春期而健康成长,正确及时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身体发育与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对于预防“早恋”,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早恋”,不仅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同时也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早恋”不仅会给别人制造麻烦,更会给自己制造麻烦,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讲述的故事就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

王某是一个15岁的男生,此时的他,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状态。他的知识不多,社会经验也少,却自我感觉已经是大人了,想脱离监护人独立行事。经常在游戏机、网吧等娱乐场所游荡,上网聊天,找小兄弟‚排忧解难‛寻求刺激。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新来的女生杨某和王某成为同班同桌,她经常求王某帮助解数学难题,王某也经常开玩笑逗她玩。同桌为邻,天天聊天的也就不再是功课了,就这样接触了大半年,在王某的帮助下,她的数学成绩还真有很大的进步,杨某十分感激。久而久之互相之间产生了爱慕之情。

有一天下午放学,王某约杨某到校外一个没人的地方,对她说:‚能交个朋友吗‛?她因为没有思想准备,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她当然知道交朋友是什么意思。第二天王某就买来了一条带锁的银手链,他把银手链锁在杨某的手腕上,并把钥匙交到她的手上说:‚我锁住了你的心,从此,你就是我的了‛。

初三有晚自习课。每天晚上,王某都要护送她回家。她家正好与王某家是相反方向,所以每天晚上回家都很晚,王某妈妈总是不放心地问儿子:‚为什么那么晚才回家,他说:在学校学习,同学们都回家很晚,不相信你可以问同学。由于关系太亲密了,太显眼了,他们的事终于被同学们察觉,被老师发现,为了对学生负责,学校及时通知了双方父母。二家父母知道后,又互相指责,都说是对方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由于谈情说爱,耽误了学业,学习成绩必然是一落千丈。中考时间进入倒计时,迫在眉睫,双方父母非常着急。一下子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最后,杨某母亲向学校提出调换环境,换一个班级。这样就可以断绝关系,对二人都有利,学校方面通过认真的研究满足了家长的请求。

分开以后,王某害怕再惹麻烦,经常躲着她所在的班级走,尽可能躲着不见她的面。可是总是忘记不了她,一到课余时间和夜晚,王某的心里、脑子里面全是杨某的影子。

王某什么也学不进去,成绩直线下滑。当听说她为了报复王某,竟然又和班级里的一个男同学于某好上了,王某心里真不是滋味,更是没办法忘记杨某。于是就把怨恨转移到杨某的新男友于某身上,他又多次给杨某写‚情书‛,海誓山盟表白自己的心愿,要求恢复过去的关系,但遭到了拒绝。狂傲的王某遭此挫折,整天闷闷不乐。王某联想到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决斗争夺女友的场面,于是找到于某,提出决斗的要求。于某平时争强好胜,面对王某的挑衅自然不肯示弱,便答应了王某的挑战。两人各找了一名证人签决斗‚条约‛。‚条约‛规定:决斗系双方自愿,死伤各自负责,胜者可与杨某谈朋友,失败者应自动退出。双方与证人在‚条约‛上都签了名。

三天后的一个晚上,王某、于某按事先约定的时间来到体育场。在场的还有王、于各自的证人及十多个知情的学生。决斗刚开始,双方似乎不分高低,但后来王某渐渐占了上风。当于某用匕首往王某脸部刺来时,王某避开,于某险些跌倒。王某乘机赶上一步,用手中的三棱刮刀一刀捅进了于某的腹部,鲜血直流。在场的几个学生立即将于某送往医院,终因流血过多,伤势太重,于次日凌晨死亡。事发后,人们对此事争论很多,有人认为王某和于某的决斗事先签了‚条约‛,并有证人作证,于某的死不应由王某负责。有人认为王某捅了于某一刀属于正当防卫,王某并没有犯法,不应负刑事责任等等。但法律是公正的,是无情的。最后的结果是王某触犯了刑法,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评 析

1、早恋的偏激性:

王某在早恋遇到波折时不能正确对待,特别是对方感情转移时,感情冲动,采用这种西欧中世纪时期的骑士“风度”来解决爱情的纠葛,在当代社会中确实荒唐。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王某不满18岁,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因此,他与于某签订的条约是无效的。同时,我国法律是不允许以决斗方式来解决个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的。王某刺死于某,属于故意伤害他人罪,王某自然应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当然,王某的三棱刮刀捅进于某腹部,这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虽然刚开始是于某用匕首刺王某脸部,对王某将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但是王某避开了,危险已经解除,伤害不会发生。如果当时双方悬崖勒马的话,事态还没有那么严重,或者,大家劝阻一下双方保持冷静,那么悲剧就不可能发生。然而王某却乘于某险些跌倒之时捅了于某一刀,这种行为就超出了正当防卫的范围。反过来说,对于某造成了伤害,最后导致死亡,王某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惩,为此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令人感到痛心。

2、早恋的危害性:

王某的早恋如同半夜鸡叫,这意思说,正常的鸡都是天明才叫的。这种失时反候的现象也是精神病症的根源。一般情况的发生都是在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整体性改变的“危险期”。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很好地渡过青春期的。王某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目前,在中学校园中,异性交往和早恋是一个似乎永远也谈不完的一个话题。在公共场所里也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书包族”“上学族”,他们手拉手,有的甚至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亲热,一些黄色小说、黄色网站,过分暴露的电视、电影镜头对于分析能力、控制能力差的中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无疑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青春期是心理噪动时期,此时被一种朦胧的性爱意识主导,自我约束力较弱,有时一时冲动之下发生并非心理所愿的关系,这种关系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严重的话,会造成终身遗憾。

大部分中学生对什么是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是一无所知或似懂非懂的,法制观念还很淡薄,不大懂得在异性交往中间如何控制自己,不大清楚自己非正当的异性交往活动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以至情感一冲动就忘记一切,造成许多的社会问题。而且,由于早恋具有朦胧性,冲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导致早恋所产生的严重的失落感和不正常的心态,早恋的男孩子在青春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带有精神分裂症候。如浮想联翩,心事重重,幻觉幻想,自割手腕,这些多属于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候的苗头。早恋的女孩在青春期都会出现不能把握自己,女孩子一旦踏进爱河的旋涡,便有失控的可能,脾气将变得越来越烦躁。干什么都安不下心来了;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冲动。

由此可见,早恋现象是有害的,目前校园内出现的早恋大多数都是难以持久的,缺少承诺,即使有承诺也是无法实现的。尽管陷入早恋状态的少男少女会认为自己的爱情是认真的,但是这种爱情是短暂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3、早恋的发展性特征: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从少年的懵懂无知,到青少年的成熟,这都是一种发展,是一种认知的改变,早恋的发生实际上是青少年生理与心理成熟的标志,是个体发展的一种现象。性意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知的时期:第二阶段为朦胧期,两性交往发生变化,男生、女生都有一些朦胧的好感:第三阶段是敏感期,主要指中学阶段的形式学生觉得对异性有好感,愿意和异性相处,并且出现一些心理变化和微妙的行为变化。早恋即发生在这个时期。第四阶段生活独立之后的恋爱婚姻阶段。中学生正处于性敏感期,从早恋的自身属性来看,早恋过程,并非恋爱双方所能把握的,而且是中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及整个青春期成长的过程。

中学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主旋律。性的发育是十分自然的生理现象。性是一种本能。人的性本能是每个人在青春期时逐渐发育形成的,对自身和异性

发生的身心变化产生疑惑和好奇心理,是正常的,自然的。心中有疑惑应与家长,教师交谈,通过正当的途径来探讨有关知识,解决心理矛盾,求得心理平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千世界,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都有,而且其中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于中学生本人来说要善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社会环境,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娱活动,接受正确的信息,警惕并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如“早恋”等的影响,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的潜在威胁。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维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都比较差,不少人因为早恋问题而困惑、疑虑和苦恼,甚至误入歧途,做出自己后悔的傻事或错事,遗憾终身。

中学生要学会用理智来驾驭感情,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青春期是每个人在积累知识,增强社会经验的时期,更是“身”和“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时期。学习知识丰富自己才是这个时期的主旋律,因此,中学生必须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提高觉悟,学好本领,迎接新的挑战。

两少年为争夺女孩决斗 16岁男孩捅死18岁情敌

2009年04月27日 06:20浙江在线-钱江晚报【大 中 小】

2009年4月24日下午3点,两伙少年先后来到杭州临平汽车南站附近一条窄小的弄堂里。一边是9个人,带头的叫晓剑。另一边是6个人,走在前面的是阿伟。没有

多少言语,双方一碰面,呼喊声大作,拳对拳,刀对刀。顷刻间,10多个少年用刀具和拳头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火拼”。晓剑一方人数较多,但没想到对方手里握有一把西瓜刀,一路挥过来,晓剑一方连连后退。

其他人拳脚相加,厮打在一起。现场虽然混乱,但阿伟却一直追着晓剑在打,趁着晓剑被逼到一角无法逃脱的时候,阿伟用手中的匕首猛地扎进晓剑的胸膛。晓剑踉踉跄跄地倒了下去,再也没有醒来。8个小时后,阿伟以及那些参与者均被警方抓获。令民警无法理解的是,这样一场残酷的打杀决斗,竟然只因为”争夺“一个女孩。

K歌时,发现自己有情敌

晓剑今年18岁,家住临平,在杭州某技校读书,最近交了一个15岁的女朋友小颖。4月19日是星期天,下午,晓剑约了小颖和其他几个朋友在当地一家KTV唱歌。大家喝着酒,唱着歌。小颖边玩边发短信。谁都想不到,和她短信来往的,正是她的前男友阿伟,今年16岁。“我也在这家KTV唱歌啊,还在你们隔壁呢。”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时,小颖一阵惊喜。于是,她借故出了门,悄悄打开了阿伟所在的包厢,透过门缝,她看到阿伟和一女孩正玩得开心。

回到自己的包厢后,小颖暗自伤神,流下了眼泪。晓剑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小颖最终说出实情:刚才见到了她的前男友,两人至今一直保持着联系。晓剑听后怒从心中起,起身就走。KTV聚会不欢而散。

网吧里,定下生死之约

从KTV出来之后,小颖便和阿伟通了电话。这时候,阿伟已经到了一家网吧,正在上网。于是,小颖便来到网吧找到了阿伟。两人见面,立即又成了一对情侣,变得亲密无间。阿伟玩游戏,小颖则在一边QQ聊天,晓剑也在网上,两人于是聊了起来。

“我和阿伟在一起,在上网呢。”晓剑一听怒火中烧,于是向小颖要阿伟的手机号码。于是,通过女孩小颖,两个原本陌生的少年得到了彼此的号码。

两人在电话里激烈地对骂,都说小颖是“自己的人”。两人火气冲天,全然一副决斗的态度。“4月24日,下午3点,南站附近弄堂,带齐人来。”“赢的人得到小颖!”这便是双方最后的电话约定。“只要他提出要求,我当然随时奉陪。”面对民警,阿伟还这么说。

电话里,他说得很“自豪”

小颖说,知道两人要带人“火拼”,她劝过,但没有用,而且她没想到“火拼“的结果竟是这样。

4月24日下午,得知两人准备碰面,小颖分别给阿伟和晓剑打电话,一开始对方谁都没有接。小颖十分着急,但她除了不停地打电话,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电话终于通了。阿伟在电话那头“自豪”地说:“我把他给捅了,没有人再和我抢你了。”小颖问晓剑怎么样了,阿伟好像满不在乎,说已被他捅倒在地,不死也只有半条命了。两伙人火拼后,晓剑被人送到医院抢救,但为时已晚。接警后,余杭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和南苑派出所立即着手调查,至晚上,警方开始对涉案人员进行了全面抓捕。晚上11时半左右,参与斗殴的嫌疑人全数被警方抓获。目前8人已被依法行事拘留。

阿伟初中毕业后一直没工作,租了房子生活。当天深夜民警在出租房内将他抓获时,他还是一脸不屑,他还不知道,他的那一刀已让另一位少年死去,而自己面临的,将是法律的严惩。(文中提及的三人均为化名)

3男1女在民宅聚众淫乱被抓 组织者自首被判刑1年

《东南早报》2012年8月14日

三男一女聚众淫乱被抓,日前,组织者林某某被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法院以聚众淫乱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案情三男一女在民宅淫乱

林某某家在安溪某乡下,今年才19岁的他,在去年犯下了一宗不光彩的案件。去年10月24日,林某某在同村村民A(化名)的房子二楼房间内,提议、策划由A、B、C(后两人亦为化名)三名男子和女子阿桑(化名)进行淫乱。作为组织者的林某某并未参与淫乱。

去年11月5日,林某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被刑事拘留,后被取保候审。今年3月30日,林某某被逮捕。

背后女方曾报警称“被强奸”

针对此案,安溪相关部门不愿透露任何消息。据相关知情人介绍,林某某和A、B、C三人年纪相仿,无正当职业,阿桑也与他们认识。‚事情发生后,阿桑的不正常表现引起了家人的怀疑。‛该知情人说,在家长的追问下,阿桑说自己被A、B、C等人欺负了。

家长一听非常着急,以阿桑被强奸为由向安溪警方报案。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并非‚强奸‛,而是阿桑自愿的,根本不符合强奸罪的特征。‚阿桑相对同龄人来说,智力有些低下,但经司法鉴定,她有性自卫能力。‛该知情人说,最后警方没以‚强奸‛立案,经过详细调查,认定了这是一起聚众淫乱案,林某某是其中的组织者和策划者。

判决聚众淫乱组织者获刑

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庭审时,林某某都承认了,并认罪。

经过审理,安溪县人民法院认为,林某某策划多人共同进行猥亵、淫乱,他的行为已构成聚众淫乱罪。公诉机关指控他犯聚众淫乱罪的罪名及犯罪事实成立。案发后,林某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依法予以从轻处罚,法院一审以聚众淫乱罪判他有期徒刑一年。判决后,林某某并未上诉。

据悉,1997年,《刑法》修订后,才有了‚聚众淫乱罪‛的罪名。

■专家访谈

聚众淫乱罪破坏公序良俗,什么是聚众淫乱罪,这种罪如何认定,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刑法学博士、华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情树。

由来:流氓罪分解出聚众淫乱罪

该罪名来源于1979年刑法第160条规定的流氓罪,1997年刑法修订的时候,流氓罪被拆成聚众淫乱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斗殴罪四个小罪名。其中,聚众淫乱罪规定在现行刑法第301条。

根据法律规定,所谓的聚众淫乱罪,是指聚集众人进行集体淫乱活动的行为,具体而言,是指纠集三人以上(不论男女)群奸群宿或者进行其他淫乱活动。而且,参与者必须是自愿的。

危害: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

聚众淫乱罪属于一种无被害人或者被害人同意的犯罪,这种行为在性开放的西方国家比较常见。

我国刑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通常认为,聚众淫乱罪是一种违反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交往规则,败坏社会风俗,破坏社会的公序良俗,扰乱社会的公共秩序的行为。因此,只要有三人以上参与淫乱行为,不管这种聚众淫乱行为是否公开进行,其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者就要被认定为聚众淫乱罪,并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如果是引诱未成年人进行聚众淫乱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聚众淫乱,不管这种行为是否公开进行,都有必要予以刑罚处罚。

■名词解释

聚众淫乱罪是指聚集众人进行集体淫乱活动的行为,具体而言,是指纠集三人以上(不论男女)群奸群宿或者进行其他淫乱活动。而且,参与者必须是自愿的。

■相关案例

南京聚众淫乱案教授获刑三年半

聚众淫乱案,在全国最出名的莫过于南京的那起。

2009年8月17日,南京市秦淮公安分局在一家连锁酒店的房间里,将5名参与‚换妻‛的网民抓获,随后又牵出17人。这些人中,年龄最小者为1983年出生,年龄最大的则是53岁的马某某,他顶着‚大学教授‛的头衔,又是‚换妻‛游戏中的组织者,因此被列为22名被告人之首。

次年4月7日至8日,秦淮区法院对马某某等人‚聚众淫乱‛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22人的被告人阵容,创造了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以‚聚众淫乱‛罪名起诉的最高纪录。

2010年5月20日上午,秦淮区法院进行了公开宣判。马某某等22人因聚众淫乱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其中马某某被从重处罚,获刑3年6个月。

第三篇:新昌职技校育人工作总结

新昌职业技术学校2015学年第一学期育人工作总结

2015,新昌职业技术学校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创建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为抓手,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育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育人队伍建设,提高育人工作成效

1、组建新的育人领导机构

2015年,教体局对学校的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新校长张相忠上任后,非常重视学校的育人工作,首先调整了学校的育人领导机构,由副校长吕淳锋担任德育管理副校长,陈喜乐任政教处主任,张梦天主持学校团委工作。新调整的育人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头脑清醒,育人工作经验丰富,对育人工作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并开展了育人工作改革及育人特色活动,育人工作耳目一新。

2、加强正副班主任队伍建设

为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学校建立了副班主任制度,形成了一个班级拥有两个班主任的良好局面,同时做好育人后备军的培养,大力开展班主任培训。今年,我校邀请了沃西中学副校长陶燃来校开展班主任培训,定期举办班主任工作研讨和班级管理比赛,及时公布班级考核结果,一线育人队伍扎实、可靠,成为学校育人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

3、实行全员育人管理

学校实行全员育人管理,要求每一位职技人随时做好登上班主任队伍的准备,在平时日常教学中实行德育卡管理制度,要求每一位教师发现学生的不足和闪光点,及时记录,并及时反馈,提高育人成效。全员 1 育人管理制度使学校形成了人人都是育人者、个个都是育人者的良好局面。

二、开展多彩育人活动,内化学生道德品质

1、开展“亮点工程”,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学校以“多元评价”为切入点,构建出以“亮点工程”为主体的德育模式。教师转变观念,以多元的视角,全面、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人人有亮点,事事成亮点”的理念,寻找每一个学生的最强点和闪光点,引导学生将自我剖析和他人的正面评价所发掘出来的亮点延伸、扩大,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五年来,学校有记载的亮点就达60000余条,形成了亮点集聚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

2、开放心理活动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配备有德育课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各班设立有心理健康卫生委员,定期开展心理专题教育,如《中学生心理健康》《怎样做一个美丽的女孩》《如何实现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等;每月为心理健康卫生委员上课,解答各班同学中带有共性的问题;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在课外活动时间接受有需求同学的咨询,进行心理辅导。

3、形成三位一体,营造多层育人氛围

学校经常与社区联系,共同做好学生德育工作,认真做好节假日、寒暑假期间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避免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脱节,确保学生离校不离教。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高质量的家长学校讲座,请家教有方的家长介绍经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为家长排忧解难。密切家校联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4、坚持检校共建,加强师生法制教育

学校开展检校共建活动,不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共同参与学校法治工程建设,邀请法制辅导员作专题讲座,对师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法制教育,提高师生法制意识,形成了教师带头“学法、知法、导法”,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为人师表,学生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自我言行的良好局面。另外,学校还聘请律师对学生实习合同内容严格把关,规定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必须制定相关内容,为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学校还编写了《法律、安全、制度》学生读本,并人手一册,组织学生学习读本内容。规定校园电视台每天中午播放《今日说法》栏目,夜自修第二节播放《法制编辑部》《经济与法》等法制节目,每周日夜自修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法制影片,发挥广播、宣传栏、法制报刊、杂志、普法手册等作用,对师生常年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师生法律意识。每年三月为法制宣传教育月,学校制定工作计划和教育活动方案。每学期放假前举行法制报告会,并把违法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以及所负刑事责任作为教育重点。

5、拓宽工作思路,加大延伸帮教力度

帮教工作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的一种有效延伸,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对违纪学生采用“一对一”帮教活动,建立帮教档案,及时了解受帮教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在校表现以及社交圈子等情况,找好帮教工作的切入口,使帮教工作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学校把青少年维权与学生个人的操行等级评估一致起来。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新昌职技校德育学分管理条例》,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社会活动都有明确要求及量化标准,并以“条例”为标准,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积分。毕业时学生操行等级不及格不 得毕业,不向用人单位推荐,把学生在校表现和毕业、推荐联系起来,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6、举办文化艺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校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节目涵盖文艺演出、技能比武、专业表演、亮点展示等内容,节目精彩纷呈。文化艺术节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学生内涵,使学生在活动中

7、优化寝室软硬件,改善学生住宿环境

学校不断改善寝室软硬件,改善学生住宿环境。宿舍装有热水洗浴系统,利用7S管理;举办寝室文化节,使学生养成规范有序的就寝习惯和卫生意识。

三、做好学生安全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实施全面安全检查,预防意外事故发生

每学期开学以后,学校把安全工作作为重点内容来做。节假日前,学校对重点部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学校积极配合县卫生防疫部门对食堂饮水卫生进行检查。冬季学校对电路和学生生活区进行防火专项安全检查,聘请县公安局消防大队同志来校对师生进行业务培训,并进行灭火演习,学校消防器材充裕,消防设备完善,消防标注清晰。另外,学校还建立了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意外事故处理预案制度。

2、实施全天无缝管理,全面维护学生安全

学校传达室24小时有人值班,门卫能按照制度履行职责,对防止校外闲杂人员进行滋扰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学校还安排15位教师、行政人员24小时与学生吃住一起,做到无缝管理,聘请派出所民警周末担任校园周围巡逻任务,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课内、课外校园安全。节假日 4 学校重点安排了领导和行政人员值班,组织安排住校生活动,采取严格的卫生消毒、检查防控措施,确保了节日期间的安全。

3、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学校注重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依靠公安、文化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防止网吧和淫秽书刊对青少年儿童的侵害,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努力形成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建立保持学校校园和周边良好治安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校育人环境逐步优化,育人成效明显,连续7年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包括全国钳工冠军在内的11金11银4铜共26块奖牌,获第44 届世界技能大赛综合机械与自动化项目省选拔赛第4名、第6名,近200项专利作品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专利转化为一线产品,是绍兴市中职教育创新创业理事长学校,被誉为“技能冠军的摇篮”和“创新名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治安安全先进单位。

新昌职业技术学校 二○一六年一月

第四篇:2011市职技校开学典礼新教师代表发言稿

开学典礼新教师代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前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作为职业教育战线的一名新兵,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代表全体新加入这所学校的教师们发言。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我们这些新教师向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和各位同学致以新学期最美好的祝愿和最诚挚的祝福!对可爱的新同学有幸成为这个团结友爱、和谐奋进的大家庭中的一员表示热烈地欢迎!

领导们,前辈们,今天,我很激动,也很骄傲。我激动是因为我选择了职技校作为个人发展的新平台,接受新的挑战,承担新的使命;老职技校人不断用辛勤的汗水抒写职业教育的华丽篇章,不断赢得成绩和荣誉,在前辈们的庇护下成为一名新职技校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同时,我也很担心。因为我们学校是国家重点职业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首批学校,社会、家庭和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班级管理、专业发展、人际关系处理等问题作为新的挑战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我担心我辜负了领导、前辈、家长和学生的期望。

但是,作为一名新职技校人,我对学校、对自己、对同学充满希望和信心。在领导的关心下,在前辈们的帮助下,在同学们的支持下,我们会迅速适应新环境,与学校一起进步,与同学们共同成长,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名符其实的职技校人。为此,我代表新加入职技校的全体教师承诺,我们一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勤垦钻研,踏实苦干,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请教,绝不辜负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和各位家长的殷殷期望。

同学们,学校发展永无止境,个人的学习也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我们追求永无止境。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我们共同追求新的目标,共同分享在职技校学习和生活的苦与乐。我想,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并以平和宽容的心态与人相处,我们坚信,今天我们为自己成为职技校的一员感到自豪,明天老师将以你为傲,学校将以你为荣。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一起去见证我们的成长,用成绩和荣誉回报我们的师长,用努力和奉献共铸我们职技校美好的明天。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新老教师真诚的祝愿同学们在新的学期里身体棒棒的,心情美美的,学习扛扛的!祝愿前辈们在新学期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一切如意!也祝愿并坚信我们学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展鸿图,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

二O一一年九月九日

第五篇:砂浆喷涂机已经沦为骗局

砂浆喷涂机的骗局

其实由于技术的原因,绝大部分砂浆喷涂机根本不合格,导致用过的人都成为失败的案例,回头对方就不给你退了,还有冒充进口的意大利品牌机,揭露一个事实就是不能让卖机的人供料,而要用自己的砂浆试,如果堵泵率高也无法使,如果只能很近喷稀浆或很远只靠大气量冲上墙就根本不能实用

绝大部分消费者根本不会挑选砂浆喷涂机,因此上当,买了根本无法用

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砂浆喷涂机根本无法喷涂中国的水泥砂浆,无论进口的还是国产的,不要迷信任何一个人。如果你要买水泥砂浆机就要让他给你试一下,一下就暴露了。

选择喷涂机要有如下的特性,才能有效率喷涂而且适合中国国情。

1)喷涂在墙上首先要没有明显可以看得出的波动,说明出料比

较均匀,料上墙要在20cm 之外时有一定力度,但速度不是

很快。波动上料不匀,刮平困难。

2)距离20-30Cm内无很大反弹力,而且可以喷出带宽20左右的砂浆带,才能有效率。这样对环境的适应力高,后期好处

理,喷涂机必须通过距离调节可较精确地单次移动上料在7mm和 3 cm之间。使用也要注意把每次喷涂宽度放在好刮

平处理的范围内。很大的反弹往往是气量太大。

3)入料斗的稠度从80mm到110mm的上下限范围内,必须都能

适应。才能适应不同墙面的保水性的需要,这已经考虑了通

过机器的稠度下降,以及墙面吸水高低的不同。很多国产或

进口机子为了蒙混过关,只能把砂浆调成稀粥一样,这样的料即使通过泵变得稠一点的了,将来也会有问题,有的甚至

130mm的稠度才能打出去,这种机子是无法好使的4)如果使用保温砂浆颗粒,百分之二十以上大量被破坏说明通

过性太差,是泵本身的问题,切记不能购买

5)机器的压缩机的料气比必须合适,否则会导致结构裹气,气

含量过多,砂浆强度降低,以及水分迅速蒸发。试着喷水,如果象白雾速度流动极高,就是气量过大了

6)其他的部件和电器系统必须极为稳定,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停

机率极低。往往国产电器的稳定性极差,难于适应砂浆喷涂的高工作量,现场必须保证不停运转。

7)最好现场混合砂浆也能喷射使用,体现了其喷射能力这样才

能适应各种不同砂系统的砂浆,预混砂浆才能更好用。

8)总结一句话就是不要买。拉稀,便秘,大气量。

9)必须到品牌公司的网址,网站上公布的联系方式买,以免假

冒品

意大利索泰美可斯砂浆机械化施工协会

职技校沦为中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