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于敏心得体会[精选合集]
编辑:雪海孤独 识别码:78-275528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4-01 09:04: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学习于敏心得体会

一句嘱托,许下一生;一声巨响,震惊世界;一个名字,“绝密”28载。这就是于敏,一位把毕生心血和全部才华都奉献给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著名核物理学家。下面是由小文档下载网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于敏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于敏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

于敏,是我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上世纪60年代,于敏院士服从祖国的需要,毅然投身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隐姓埋名30载年,默默奉献在国防尖端科技事业一线,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爆轰物理和辐射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忠诚奉献,写就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史诗,为中国核武器技术的突破与发展,为建设强大国防、奠定我国大国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他舍弃功利、隐形埋名,义无返顾地投身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用毕生心血倾注于氢弹事业,使我国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只用了32个月,中国的速度成为世界上最快的。从于敏身上,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他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三十年如一日,隐姓埋名,以身许国,从事国防科研事业。面对艰苦的环境、简陋的设备,他无怨无悔,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用世界上最短的时间,成功研制出了氢弹,筑就了新中国的国防基石。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标杆和学习楷模。

学习于敏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栏目组送给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的颁奖词。今年1月9日,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他颁了奖。

人们在赞叹这位“中国氢弹之父”取得辉煌成就、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终身荣誉时,更多的是被他隐姓埋名三十年、始终践行“五个坚持”的铮铮铁骨精神所感动。

学习于敏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我们的党之所以能永葆先进性,不断地焕发青春与活力,关键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始终坚持热爱党、忠诚于党的结果。才华横溢的“土专家”于敏就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行动告诉我们,永远跟党走就是他思想的“魂”,一辈子做党和人民最需要的人就是他坚定的理想信念。他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非常鲜明,在火热的阳光下,在鲜艳的党旗前,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他无愧于“共和国铸剑师”,无愧于“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其“铮铮铁骨”精神更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学习于敏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回顾我们党已走过的90多年风雨历程,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的党始终都是以树立大局意识为重,团结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英勇卓绝地斗争,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奇迹创造另一个奇迹。这也充分说明:树立大局意识是实现团结、走向胜利的重要基础。“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几十年来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国家核事业发展的大局毅然选择对家人“隐身”、对社会隐姓埋名,这难道不是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吗?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因此,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既是新时期每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学习于敏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而是需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无私行动。毫无疑问,于敏就将执着坚守作为一种追求,将求真务实当作是无声的语言,把为党和人民服务看作是共产党员最靓的“名片”。在国内当时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一个从未留过学的人,但他始终孜孜以求,为了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艰巨任务。他拼命学习,秉承“勒紧裤腰带也要造出原子弹与氢弹”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拼搏精神,打破国外重重封锁,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也正是因为以于敏为代表的中国物理学家们坚持极端负责、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才创造了只用两年零八个月就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的奇迹,令国人自豪,让世界震惊。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任务,各级党员干部更是要以于敏为样,立足本职,深深植“根”于对党和人民负责,用脚踏实地、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为党分忧,为民服务。

学习于敏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我们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与成就,正是因为我们有一批能打胜仗、敢打胜仗、乐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毫无疑问,耄耋之年的于老就是坚持奉献精神的典范。作为共和国建设初期的一名共产党员,于老把无私奉献当作是指导自己的有偿行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为此,新时期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学习于老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因为自我们站在党旗下宣誓那一刻起,就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神圣使命,就义无反顾地代表着党的先进性,也就理应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以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彰显自己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大爱之“气”。

学习于敏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其实,群众看党员干部好不好,最关键的就是看领导干部是否清正廉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是党员干部做人之根本,倍受国人敬仰的于敏老师就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虽然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巨大的贡献,但他却自认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到淡泊名利实属不易,又在一辈子淡泊名利中取得辉煌成就更难上加难。因此,我们每位党员干部都要以于敏为样,学习他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砥砺前行,用“五个坚持”的精神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增光添彩!

学习于敏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栏目组送给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的颁奖词。今年1月9日,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他颁了奖。

人们在赞叹这位“中国氢弹之父”取得辉煌成就、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终身荣誉时,更多的是被他隐姓埋名三十年、始终践行“五个坚持”的铮铮铁骨精神所感动。

学习于敏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我们的党之所以能永葆先进性,不断地焕发青春与活力,关键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始终坚持热爱党、忠诚于党的结果。才华横溢的“土专家”于敏就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行动告诉我们,永远跟党走就是他思想的“魂”,一辈子做党和人民最需要的人就是他坚定的理想信念。他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非常鲜明,在火热的阳光下,在鲜艳的党旗前,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他无愧于“共和国铸剑师”,无愧于“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其“铮铮铁骨”精神更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学习于敏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回顾我们党已走过的90多年风雨历程,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的党始终都是以树立大局意识为重,团结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英勇卓绝地斗争,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奇迹创造另一个奇迹。这也充分说明:树立大局意识是实现团结、走向胜利的重要基础。“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几十年来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国家核事业发展的大局毅然选择对家人“隐身”、对社会隐姓埋名,这难道不是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吗?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因此,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既是新时期每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学习于敏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而是需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无私行动。毫无疑问,于敏就将执着坚守作为一种追求,将求真务实当作是无声的语言,把为党和人民服务看作是共产党员最靓的“名片”。在国内当时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一个从未留过学的人,但他始终孜孜以求,为了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艰巨任务。他拼命学习,秉承“勒紧裤腰带也要造出原子弹与氢弹”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拼搏精神,打破国外重重封锁,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也正是因为以于敏为代表的中国物理学家们坚持极端负责、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才创造了只用两年零八个月就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的奇迹,令国人自豪,让世界震惊。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任务,各级党员干部更是要以于敏为样,立足本职,深深植“根”于对党和人民负责,用脚踏实地、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为党分忧,为民服务。

学习于敏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我们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与成就,正是因为我们有一批能打胜仗、敢打胜仗、乐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毫无疑问,耄耋之年的于老就是坚持奉献精神的典范。作为共和国建设初期的一名共产党员,于老把无私奉献当作是指导自己的有偿行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为此,新时期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学习于老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因为自我们站在党旗下宣誓那一刻起,就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神圣使命,就义无反顾地代表着党的先进性,也就理应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以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彰显自己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大爱之“气”。

学习于敏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其实,群众看党员干部好不好,最关键的就是看领导干部是否清正廉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是党员干部做人之根本,倍受国人敬仰的于敏老师就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虽然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巨大的贡献,但他却自认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到淡泊名利实属不易,又在一辈子淡泊名利中取得辉煌成就更难上加难。因此,我们每位党员干部都要以于敏为样,学习他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砥砺前行,用“五个坚持”的精神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增光添彩!

学习于敏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授予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道德品质高尚、群众公认的杰出人士。“友谊勋章”授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人。国家荣誉称号授予在各领域各行业作出重大贡献、享有崇高声誉,道德品质高尚、群众公认的杰出人士。

今起人民日报开设“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专栏,集中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促进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编 者

他二十八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夜以继日,终获突破

“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没有留过洋,无碍他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青春无悔,铸就丰碑

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1926年,于敏生于x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进入x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1/25。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铸就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学习于敏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栏目组送给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的颁奖词。今年1月9日,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他颁了奖。

人们在赞叹这位“中国氢弹之父”取得辉煌成就、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终身荣誉时,更多的是被他隐姓埋名三十年、始终践行“五个坚持”的铮铮铁骨精神所感动。

学习于敏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我们的党之所以能永葆先进性,不断地焕发青春与活力,关键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始终坚持热爱党、忠诚于党的结果。才华横溢的“土专家”于敏就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行动告诉我们,永远跟党走就是他思想的“魂”,一辈子做党和人民最需要的人就是他坚定的理想信念。他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非常鲜明,在火热的阳光下,在鲜艳的党旗前,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他无愧于“共和国铸剑师”,无愧于“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其“铮铮铁骨”精神更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第二篇:关于学习于敏同志心得体会范本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于敏和他的家留给世间所知的并不多,我们只能从零星的记述里感知他的执着坚守和淡泊家风。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于敏用一生践行着爱国二字,爱国也成为这个家永恒不变的主题,默默传承。下面是由小文档下载网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于敏同志心得体会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学习于敏同志心得体会范本【一】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授予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道德品质高尚、群众公认的杰出人士。“友谊勋章”授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人。国家荣誉称号授予在各领域各行业作出重大贡献、享有崇高声誉,道德品质高尚、群众公认的杰出人士。

今起人民日报开设“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专栏,集中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促进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编 者

他二十八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夜以继日,终获突破“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没有留过洋,无碍他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青春无悔,铸就丰碑

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1926年,于敏生于x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进入x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1/25。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铸就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关于学习于敏同志心得体会范本【二】

犹记得2019年1月中旬的那个清晨,在一轮冷月的陪伴下,我们赶去为您送行。风那么凛冽,月那么清寒,大家一路沉默不语。我望着那轮平静得近乎冷漠的月亮,望到眼睛发酸,它曾在罗布泊深处照耀过您吧,曾在x高原照耀过您吧,也曾无数次照耀过您离开办公室疲倦的身影吧?人在悲痛的时候,所思所念,往往大异于平常,那几天心中万般不舍、五味杂陈,但凡听到“一个时代已经落幕”的话便忍不住落泪。

在您离开的这一年里,我陪同很多专家院士在镜头前讲述您的人生辉煌,讲述您的大家风范、科学精神。也曾在一个远离一切镜头与话筒的僻静午后,和您的亲人一起回顾您最后的时光。

那时,您卧病榻上,安静地忍耐着病痛与不适。有一天,当核武器科技事业的一位领导来看望您时,您睁大了眼睛,费劲地挣扎着喊出两句:

要实事求是!

要重视基础研究!

那时,您已近力竭,用力嘶喊,发出的也仅是微弱的气声。怕他听不清,您调动浑身气力重复再三,握手成拳以至于痉挛——那是您最后的叮嘱,亦当为遗命。

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春蚕蜡炬,无非如此。

已近一年了。

盘点您的遗赠,留给我们的岂止回忆?岂止思念?当面对变迁与更迭,当继续跋涉与行进,当朝着更广阔的世界发出追问,当从每一次的缅怀中汲取勇气,才知晓,您早已为这个世界留下极为宝贵的东西。

于先生,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关于学习于敏同志心得体会范本【三】

于敏,是我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上世纪60年代,于敏院士服从祖国的需要,毅然投身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隐姓埋名30载年,默默奉献在国防尖端科技事业一线,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爆轰物理和辐射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忠诚奉献,写就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史诗,为中国核武器技术的突破与发展,为建设强大国防、奠定我国大国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他舍弃功利、隐形埋名,义无返顾地投身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用毕生心血倾注于氢弹事业,使我国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只用了32个月,中国的速度成为世界上最快的。从于敏身上,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他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三十年如一日,隐姓埋名,以身许国,从事国防科研事业。面对艰苦的环境、简陋的设备,他无怨无悔,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用世界上最短的时间,成功研制出了氢弹,筑就了新中国的国防基石。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标杆和学习楷模。

关于学习于敏同志心得体会范本【四】

科研诚信、作风学风,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涌现出一大批爱国奉献、勇攀高峰、求真务实、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的先进典型;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

弘扬科学家精神,践行良好作风学风,不仅是科技界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自今日起,科技日报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专栏,让我们一起向科学家楷模致敬,扬清激浊,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1966年12月28日,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为确保拿到测试结果,试验前,于敏顶着戈壁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刺骨严寒,半夜爬上102米的铁塔顶端,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的摆置。

于敏的工作是武器理论设计,他对实验相当重视。著名实验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曾说,在他接触的我国理论物理学家中,最重视物理实验的人是于敏。

为研制第一代核武器,于敏八上高原,六到戈壁。

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地处x高原,于敏高原反应非常强烈,身体条件糟糕,上台阶需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上去,甚至连在保密电话室给理论部打长途电话时,也常常躺在椅子或床上有气无力地说话。

尽管为核武器研制呕心沥血,但实验推进却是一波三折。有一次,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冷实验未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后来又接连做了两次实验,仍未观察到预期的现象。

1970年,进驻基地的一些人盯住这次偶然的技术事故不放,并让于敏按照他们的意思表态。在一次会上,平时讲话语速很慢、话也不多的于敏终于按捺不住,拍案而起,“你们就是把我抓起来,我也绝不能同意你们的意见。因为你们的意见不符合科学规律!”并坚持将问题解决才离开基地。

“如果当时他说一句假话,整个氢弹科研方向、路线将全部改变。”40多年过去了,胡思得院士至今记得老于一生中的唯一一次拍桌子,“做科研首先要诚实,否则对不起科学,对不起真理,这是老于教会我们的。”

人物简介于敏,男,1926年8月16日出生于x省宁河县(今x市宁河区)。1949年毕业于x大学物理系,历任二机部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一所副所长、九所副所长、九院副院长兼九所所长、九院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务。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获2014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关于学习于敏同志心得体会范本【五】

70年披荆斩棘,70年砥砺奋进,新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获得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42人中,有多位国企人的身影。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即日起,国务院国资委网站联合国资小新推出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第一篇《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

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

当年吴钩,申城淬火

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

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

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于敏院士的颁奖词。在新中国的成长历程中,这位没有任何留学经历、土生土长的“中国氢弹之父”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1951年至1965年,于敏在原子能院(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先后从事核理论研究和核武器理论研究。2019年1月16日,这位改革先锋在京去世,享年93岁。就在9月29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隐姓埋名28年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氢弹技术是各个核大国的最高机密,没有参考借鉴,中国的氢弹研究是彻底白手起家。因于敏的工作内容较为特殊,在28年时间里,他的名字曾是绝密,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百日会战”:跪在地上做研究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

“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西方科学家评论。

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弹设计。

1965年9―11月,x。39岁的于敏带领科研团队来到x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于敏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氢弹成功爆炸,他回去就睡了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试验成功的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x守候在电话旁,他早已成竹在胸。

“我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为了真理,他曾拍案而起:

1971年,x核武器研制基地。由于某型号试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被军管会定性为“理论长期脱离实际的恶果”,进而在“学习班”上对理论部横加批判。时任理论部副主任的于敏分析出实验失败是技术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并从模型和原理上提出修改设想。

然而,这却完全违背了军管会定下的表态基调,在变本加厉的威逼胁迫下,一向温文尔雅的于敏竟拍案而起,“我不会同意你们的说法,那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事后,他对一同工作的胡思得说“顺了他们的意思,的确很好过关。但那是对不起真理,经不住历史考验的。”事实胜于雄辩,后来按照于敏的改进建议,实验得到技术上的修正并实现了成功。

对《出师表》,泪流满面:

1984年的12月,x核试验基地。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早起刷牙拖鞋都会被冻在地上。

这次实验,参试人员都倍感压力。一次讨论会,大家刚刚坐定,心有触动的陈能宽忽然吟诵起诸葛亮的《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在场的于敏也来了兴致,一人一句地接下去,狭小的会议室安静得没有其他声响。到后来,只听于敏一个人在吟诵,“夫难平者事也!……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那次原理实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中子弹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婉拒“氢弹之父”称谓

于敏生于一个x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对新知,探究其所以然。进入北x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功底、善抓“牛鼻子”的见解,深入浅出的表达……于敏的学术报告很“火”,头一天就有人占座位。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说这是集体的功劳。

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

“人们亲切地称他‘老于’。作为后辈,我们竭力沿着前辈们留下的震撼心灵的足迹,继续前行。”x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李华说。

人,总有憾事。

老于说,亏欠妻儿很多;妻走了,他想补偿,来不及了。

第三篇:学习于凤心得体会

学习李凤忠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2011年7月13日在汪清县大学生成长促进会座谈会上,省委第五巡视组组长、正厅长级巡视员李凤忠同志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深受鼓舞。尤其是他对我们提出的五点希望,让我们受益匪浅。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大学生任职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切实为大学生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帮带责任,强化跟踪管理,努力使大学生干部下得去、待得住,这些更是让我觉得热血沸腾!干得好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但是反过来,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发挥好的话觉得对不起组织对我们的关怀以及悉心的培养。现在政策上的支持既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更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外部条件日趋成熟,接下来就是看我们自己的发挥了,我们大学生干部作为一个集体有决心也有信心完成这个属于我们自己所特有的历史使命!

在新的一年里面我将会始终贯彻会议精神,扎根基层的同时,更是要志存高远,不仅仅要看到当前的效益更要有长远的眼光,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虽然我们以目前的水平还离“丰功伟绩”有一段的距离,但是这也不会浇灭我们认真工 作的热情,因为我们始终坚信有一天凭着我们的努力会取得属于我们的成功的。在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多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全方位的提高自身在日常工作中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扎根基层并不是永远呆在基层,就像李凤忠同志所说的,我们要善于学习,肯于吃苦,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甘于寂寞,只有在工作学习中不断的充电,才能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一年多的乡镇基层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洒下了不少辛勤的汗水。组织的关怀,领导的重视,同事的支持,群众的信任,使我深感作为一名大学生干部的光荣,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以正在做的工作为中心,以将要做的事情为起点,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来展现大学生村官的风采。2011年7月20日篇二:周凤英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培训总结

射洪县洋溪中学 周凤英

根据市县教育局的要求,受学校的派遣,我很荣幸地参加了这次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培训。这次培训采用了集中面授和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集中面授的9天里,我们聆听了多位心理学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让我受益匪浅。网络平台,又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空间,在这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中,参加培训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我们每一位学员还领到了三本教材,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依据,教材中详细介绍了专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辅导案例、方法,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导。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专家教授所讲的知识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他们还对于当代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介绍;对于中学生的自杀以及危机干预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对于如何辨别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以及精神疾病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对于中学生团体辅导和操作进行了简单地介绍。我感受如下: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需

我们的老师也时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从低效而劳神的教育工作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了当代学校教育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育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这次培训的开展就体现了它的重要性。我们要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将其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让每一个健康的的体魄下都拥有一个健康的灵魂。

二、心理健康辅导员必须长期努力坚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非常专业、并特别注重科学实验的学科,很多结论地产生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感觉与判断,而依赖于科学的测量与实验。心理学的知识也是非常庞杂、系统的,它需要学习者长期的学习和积累,需要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需要丰富的学科知识,忌讳武断与急于求成。我们这一批辅导员老师缺乏这方面的系统知识,如果仅凭培训几天所了解的知识与技巧在实践工作中生搬硬套,将在平时表现特殊的学生都装入心理问题学生群体,以医生对待病人的心态与视角去对待我们的学生,是非常危险,也是非常摧毁人性的。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我们首先是一名教育者,我们需要以教育者的心态与眼光去对待我们

这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无论在理论知识上,还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对心理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塑造学生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和经受挫折与意外打击的能力,使他们的心理更好的发展,我觉得我们该做的还有很多,我会继续努力地学习,并将所学到的运用在教育教学上,希望我能够成为照亮孩子们内心深处的一缕阳光。篇三:凤仪 财政学习心得体会()做一名“合格”的财政工作人员

——巴中市南江县凤仪乡财政所 蒲泽军

在这“国际劳动节”之际,我很幸运参加了由巴中市财政局组织的《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及业务》第一期培训班学习。通过7天(5月2日---8日)的学习,受益匪浅,收益颇丰。

首先,由市纪委组织我们观看了“名星区长及我们身边的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警示片。同时在警示片中,对这些涉案人员的心里心态进行了分析。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远离违法、乱纪行为。身为一名财会人员,直接与经济打交道,尤其要带头遵纪守法,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廉洁自律,在今后工作、生活中,切实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加强群众意识,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二要强化务实。做到尽心尽责工作。乡镇财政工作,面对的服务群体是广大群众和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为他们排优解难,不辜负他们的希望,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三要强化自律意识,做到从我做起,工作中要做到严于律已,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办事,始终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意识,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

做人。

其次,由市财政局相关科室的领导就针对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应用文写作、财政业务等方面工作中面临的新要求、新形势,包括各项惠农政策应掌握的知识进行了全面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财政政策的理论水平,清理了工作思路,为经后进一步乡镇财政管理、业务水平的提高等各方面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无论是廉政、还是财政政策、业务、法律法规,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场“急时雨”、“充电器”。使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牢记“八个禁止,五十二个不准”的准则。算好“七笔账”,正确处理并过好“五关”,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每一步,做好一名“合格”的财政干部工作者。2012年5月7日

巴中市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及业务培训

会 南江县凤仪乡财政所篇四:戴凤心得

“守纪律、懂规矩,拓展两个行为习惯”之心得体会

张圩小学 戴凤 2015、4、14 “守纪律、懂规矩”这几个字箴言言简意赅的指出了新时期新阶段下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新的方向与目标,是广大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一、“守纪律”是基本准则

党的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群众工作纪律等,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只有严明纪律,我们党才能团结一致,战胜各种困难,推进事业的发展,赢得民族的振兴。如果党的纪律成为摆设,就会形成“一人违纪,众人随之”的“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统统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就会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我们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让每一名干部都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谁,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胆敢触犯党纪国法,必将依法依纪受到严厉制裁。

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求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把“守纪律”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坚持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要做到“讲诚信”的表率,就是要做到三个“忠诚守信”。对党忠诚守信,对人民忠诚守信,以及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诚守信。自觉为民尽责,在其位、谋其政,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人民和实践检验的政绩,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贯彻落实“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修好政德官德,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把党性教育作为干部学习、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把“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作为学习重点,纳入到经常性学习中,纳入到生活与工作之中,切实把“守纪律、懂规矩”的从政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领导干部主动形成“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

二、“懂规矩”是基础要求

懂规矩,就是要熟知规矩,守住规矩。一支队伍没有了规矩,就会步调不一,形如散沙;一项工作没有了规矩,就无法开展,不能成功;一个社会没有了规矩,就会失去秩序,陷入混乱。恰如孟子所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新时代的规矩,有新的要求。新时代的规矩,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懂规矩,懂党的规矩,懂政治的规矩,懂党纪国法,规章制度道德规范,标准礼仪等规矩。要清楚的知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怎样做,不能随心所欲,百无禁忌,更不能明知故犯,肆无忌惮。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问题、犯错误,原因之一就是不懂规矩,不守规矩。但是懂规矩,不意味着要墨守成规,不意味着要束手束脚,规矩与创新不是一对矛盾概念。懂规矩是要求党员干部在遵守党的基本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联系实际、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为群众解决

问题,采用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创新工作形式,改进工作方法,真真切切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而不是搞形象工程,搞面子工程。篇五:参观孝南区杨店镇凤集小学心得体会

参观孝南区杨店镇凤集小学心得体会

文化立校建人文温馨校园 制度治校育德才兼备人才

汉川市南河乡南河中学 张爱军 2012年10月26日,在南河教育学区的组织下,作为班主任代表的我有幸参观了孝南区杨店镇几个特色学校。学习期间,各校领导老师洋溢的热情与真诚的微笑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尤其是杨店镇凤集小学校长杨保初激情满怀的引领讲解,至今仍萦绕在耳畔;那绿色鲜活的校园一草一木一情一景仍时时闪现在眼前。作为一所村级小学,能办出如此高规格的学校,实在令人钦佩。在参观校园、享受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教育的精致与卓越。站在校门口,抬头看到“凤集小学”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就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凤翥鹏翔,集于苞栩,是个好校名。我们首先参观了校园。走进温馨园,一棵棵柏树苍翠挺立,树上悬挂着知识卡片,其间有石椅石凳,四周围墙张贴着各类星级少年的资料,是供学生休息嬉戏的好处所,也是课外学习的好场所。像这样的小院有几个,各具特色,无不方便孩子们休息成长。学校文化氛围特别浓厚,却让人一点也不觉得压抑,这就是“校园文化人文化”吧。在校领导的引领下,我们一行仔细参观了各年级的教室和部分办公室及各个功能室。“教室边上的这排储物柜真好,既能收纳不少东西,又让教室充满了家的温馨!”“教室的宣传专栏真好,既美观又方便老师的创意更换,省时省力!”“教室办公室搞得跟公司白领办公室一样,真整洁!”“这里的老教师都能坐在电脑前办公,看起来真神气!”看到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各班幸福的全家福,个性化的班训及布置,老师们一边参观,一边赞不绝口。我们由衷地赞叹:凤集小学的人文关怀彰显特色,这里的老师工作是快乐的,这里的学生成长是快乐的。这种“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园凸显出的浓厚文化氛围不能不令人折服。参观完校园环境,我们又欣赏了几节课,有有声有色的音乐课,有动感十足的体育课,也有老教师认真领读的一年级语文课······在感慨环境的温馨舒适的同时,我们还感慨学生的文明守纪,我们更感慨这里老师的敬业精神——这里教师的平均年龄高达50多,工作热情却一点不比年轻人差!此次参观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留给我思考的问题却很多。我也清楚的知道,许多事情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该怎样打造一间完美的教室,让孩子在每个清晨都欢呼雀跃地走进教室,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幻想;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该怎样呵护孩子们的梦想,和他们一同见证播种、生长、开花的烂漫过程;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该怎样努力让每个孩子的记忆中珍藏无数的正能量。回想过去,我们花费的时间不少,我们的工作做得也不少。可是问问自己:我们的学生对我们满意吗?我们对我们的学生满意吗?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心力交瘁却吃力不讨好?我们该要有长远的教育目标了,该要有系统的办学思路和措施了。

我认为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首当其中。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促成文化在教育上发挥潜移默化熏染的功能,持之以恒地抓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坚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信念,我想,尽管任重而道远,但前途必将是繁花锦簇的光明。“抓养成,促习惯”也是一个系统训练的繁重的工作,是家校共建,九年一贯的工程。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好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

第四篇:学习于海河心得体会

学习于海河心得体会

宝清县政协副主席于海河,二十三年立足宝清农村农业工作,他把全部身心都用在了为农民群众谋发展上。他两袖清风、清廉履职、鞠躬尽瘁、一心为民,他是我们龙江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他用生命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他用生命展示了共产党员的风采,他用那一个又一个平凡的足迹,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却用自己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感人篇章。

2013年11月6日,他因患阑尾炎仍坚持工作致病情恶化,引发败血症,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于海河同志走了,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本色将永驻宝清百姓和龙江人民心中!于海河同志用他51岁的生命践行了一个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一班人全力以赴投身农业事业,常常一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无私奉献,毫无怨言。他可以为缓解紧张的干群关系,在村里常驻走访几个月;他可以为了村里建学校,顶着菜刀把自留地收回来重新发包;他可以为了天下第一难的上访问题,耐心地倾听每一个上访人的“诉苦”。“我爹妈都是农民,我就是农民的儿子。”把农民当爹妈,怎么做都是应该的了。对他来说,就是报天恩!。没有豪迈誓言和惊天壮举的于海河是平凡的,但他却用任劳任怨、大公无私书写了一个凡人的崇高。他不愧为农民的好儿子,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通过了解于海河,我深刻体会到,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同时还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学习于海河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于海河同志工作以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他为农民群众服务的境界却是无限的。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宝清农民群众服务事业之中。他坚信共产主义,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我们就是要像于海河同志那样,牢固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用自己的奉献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于海河把为人民服务做为自己的最高追求和奋斗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境界。始终以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实干精神,多多的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于海河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更值得我们学习。于海河同志为人民服务意识坚强,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虽然患有严重的关节疾病多年,但他一直拖着病痛坚持工作在一线,经常入村入屯实地了解情況,能扑下身子和普通百姓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想方设法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是百姓眼中难得的“好官”。他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村工作,他在艰苦的环境下始终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带领一班人全力以赴投身农村事业,去世前的最后时刻还忍着剧痛在病床上修改汇报材料。

于海河同志把自己一生最大限度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再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高风亮节。得知他不幸离世的消息,数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参加告別仪式,痛哭着为他送行。于海河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就要像于海河同志那样,真正的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时刻体现出党员干部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无悔人生的公仆本色。俗话说,做好事做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实事。学习于海河同志,就要学习他用毕生精力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于海河的简朴不是刻意的追求,而是从小过苦日子养成的习惯。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多,吃了上顿没下顿、半饥半饱的日子,成了他永远抹不去的童年记忆。这习惯让他一辈子对衣着没有追求,干干净净,穿暖就好;这记忆让他一辈子对粮食珍惜如金,粗茶淡饭,吃饱就成。于海河对自己“刻薄”到了一定程度。于海河同志是农民的好儿子,他在离世之前一直致力于党的“三农”事业,为改变宝清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和百姓的贫困生活,他长年深入乡村调查研究,足迹遍及宝清下辖的145个行政村。他为农民送去了现代化的种田知识和科学技术,带领农民群众创建农业产业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科技种植示范园区。农民致富增收,他打心眼儿里高兴。但面对宝清三农事业的发展,面对当地农业农村改革浪潮中的利益诱惑,他坦荡为人清白为“官”,用党性修养、人格魅力展现了龙江基层党员干部的风范。

他用自己的全部身心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从未偏狭;他务实清廉为民,一心为农民谋发展,实心实意为农民群众办好事;他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真谛;他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为我们树立了做人、做事的楷模和榜样,为人民群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拼搏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一名党员,我要立足一线,向他学习:学习他牢记党的宗旨、心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努力为身边的群众排忧解难;学习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抓实干,用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肯定;学习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造福群众。

学习于海河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于海河同志出身贫寒、经历坎坷,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辛酸苦辣。他凭着一腔热诚、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导干部后,始终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洁、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他一生艰苦朴素,时常是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同时,时刻提醒自己任何时候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而忘本变质。我想内心再一次被感动。作为党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入党时的誓言;作为国家干部,他用30年兢兢业业的工作谱写了事业的辉煌;作为“农民的儿子”,他用51岁的生命和毕生的精力回报了这片热土上的农民。于海河走了,但是他给活着的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物质高速发展,人们精神相对匮乏的时代里,于海河的精神如同醍醐灌顶般,让我们每个人深受启发。

于海河中国千千万万个名字中的一个普通名字,中国千千万万个基层领导干部中的一名普通干部,用一颗爱民为民之心,一生不变的坚守,一片片村镇焕发了新的生机.海河同志,宝清百姓不会忘记你,龙江人民不会忘记你,我们党员干部也会以你为学习的榜样,为民务实清廉,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于海河走了,但是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于海河”出现。而我也要以于海河为榜样,在工作中、生活中。他们会用脚踏实地的工作,不怕艰苦、不怕困难,敢于担当,本着务实的工作作风,时刻把百姓装在心中。“死者的光荣不在于受世人之赞美,而在于为后人所效法。”于海河同志沿着党的群众路线一路走来,用行动和生命塑造了共产党人的真正形象。他就是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我们要常用他来正衣冠,以保持我们党员干部的本色。

第五篇:学习于漪心得体会

追求完美人格,提升教学艺术

——学习于漪老师心得体会

对于于漪老师早闻其名,但真正的去了解她的教育教学思想却是在最近才开始的。在认真品读了关于于漪老师的事迹后,我发现这位年逾古稀的老教师身上有着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年轻后辈学习的地方,但最令我感触深刻的是“追求人格的完美”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这两方面。

“今天怎样当教师”,于漪老师的回答是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她强调教师的人格力量,做人师不是做教书匠,对孩子不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因为我们的教育力量,只能从教师活的人格当中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反思参加工作的最初几年时间,我一直觉得怎样让学生听我的话,完全按照我的要求来听课学习,这是最重要的。似乎学生完全围着我的指挥棒转,这样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但经过几年时间下来,我发现这样的教育是不成功的,而且是事倍功半的!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而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他们有思想有主见,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俯下身来,听听他们在讲什么,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他们身边的一位较年长的知心朋友。我们学校这几年学生的生源不是十分理想,我们面临着很多学习困难甚至道德品质有偏差的学生。此时,教师更应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动学生、感染学生、感化学生,而不是一味地以“老师”这样一个身份去压制和训斥学生,这样学生才会逐渐跟着你走,你的教育才能事倍功半,渐入佳境。

而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而得到学生的认可,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教师对自己专业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使学生在你的教学中真正获得有益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其次是对学生充满爱心,常以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懂得换位思考。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是件苦差事,作为教师,要考虑学生怎样能学得快乐,这就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于漪老师曾说过: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更是师生互动对话,心灵沟通,获得知识,提高素养的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后,总会有所思考,有所体会,即“教后感”。在此教师会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回顾和小结,将变化、经验、教训和体会记录下来,以利于自己不断思考、提高。撰写教学反思也是学校现在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做的。但说实话,有时工作太忙,总觉得应付一下,随便写点什么就可以了,反思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学习了于漪老师的事迹后,我知道即使是向她这样一位资深的语文特级教师,她仍是教了一辈子,一辈子在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败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变化和调整,反思学生探究学习中的“拦路虎”、反思“再教反思”,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

于漪老师的为人、为学都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只有踏踏实实、一点一滴地去学,才能真正不断地提升自我,真正成为人才的培养者而不仅仅是教书匠!

学习于敏心得体会[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