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干部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决胜的关键期,作为基层的一名党员干部,更要从朱有勇院士身上吸取前进力量,常怀爱民之心,牢牢把人民放在心上,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美好赞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党员干部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精选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员干部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一】
在云南,有这样一位农业专家,他扎根云岭大地,奉献三农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恪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用辛勤汗水育希望之苗、浇幸福之花,用渊博学识尽兴党之责、务为民之实。这位专家,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十七次、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群众说他是知百姓冷暖、解民生疾苦的贴心人,学生说他是彰学者风范、显师者情怀的传道者,同行说他是“顶天立地”、矢志创新的科学家。而他自己却说: “我不过是一名农民教授,农民在前,教授在后”。
朱有勇出生在云南省红河州个旧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家排行老四,家乡独特的风土民情给这颗日后闪亮的学术明星打下了独特的烙印,历经时代纷纭变化造就了他一以贯之的自称“农民教授”。
从我们朱院士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独特品质和个性,做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霸气十足,不作出一番事业决不罢休,正因为这样,他坚守自己的领域,一头钻进自己的植病学,一干就是几十年,行程万里,走遍大半个云南省,深入田间地头,为了农业的发展,为了穷苦的中国农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的朱院士励精图治,辛勤耕耘,有人疑惑朱院士为何如此孜孜不倦,我想这首先得有坚定的信念,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兼农业人口大国,然而现实不容忽视,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从大的范围来讲是不高的,一代一代的农民兄弟总是难逃脱贫穷的境地,作为农民的儿子吗,这样的现实一直是他心头的一块病。其次是敢于突破勇攀科学高峰的那份执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深入农业一线,就不能和中国的农民心连心,情系情,把农民的事情当自己的事业来干,如今朱院士的事迹已经传遍云岭的大街小巷,当年和朱院士一起激情燃烧过的知青们都成了当代中国的脊梁,教导指引中国的青年一代。
朱院士作为云南省本地首位晋升为中国工程院农业领域的第一位院士,激励了云南农大的所有人,振奋了5000万云南同胞,为云南农业乃至整个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要像朱院士一样不平凡。得做到,不怕寂寞,潜心研究;不甘平庸,勇攀高峰;不辞辛劳,敢于吃苦;不求名利,教书育人;不图享受,爱岗敬业。
党员干部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二】
某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个拉祜族村寨的农家小院门口,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边几位年轻人:“走,铲地去。”说罢扛起一把锄头就往村外马铃薯地走去,几位年轻人也抓起锄头紧随其后。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朱有勇,几个年轻人是他研究团队里的博士。
2015年,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结对帮扶,朱有勇院士带来一支由100多名教授、博士组成的专业团队,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从此以后,他们走到哪,村民们就跟到哪儿。“他们可是上面派来的博士!别看我们才小学文化,天天跟在他后面,不都是‘博士后’啦!”就这样,贫困的小村庄里有了大批“博士后”。
“房子是新盖的、路是新修的,但村民的观念还是旧的。”由于长期闭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1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多元。
“这里并不是资源贫困,而是典型的素质贫困。越是这样,科技扶贫越能起大作用。”朱有勇和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快速开出“脱贫药方”——种冬季马铃薯。
此后的时间里,朱有勇14次来到蒿枝坝村,大半时间是在村里度过的。博士们居住的村民活动室被村民们称为“科技小院”。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落进了蒿枝坝的地里。2017年春天,密密麻麻的马铃薯排队“破土”。一算账,村民们两眼放光: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总产值达90万元。仅用半年时间就让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被村民们赞不绝口。
丰产的消息几天就传遍了附近的村寨。如今,除了冬季马铃薯,蒿枝坝还先后建起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科技示范基地。
“眼见为实,群众就看实效。”朱有勇感慨,“扶贫先得扶智,村民们不是不想干,关键要扶到实处,教会他们怎么干!”
在过去30多年中,朱有勇团队的农业科研成果已经造福上亿农民。他们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们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
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从农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他最喜欢的称号也是老乡们送给他的——“农民教授”。
近年来,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朱有勇也给自己定了新目标!
党员干部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三】
12月2日21时,云南农职学院组织全体师生通过各种方式观看了“时代楷模”发布活动,大家被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了。夜阑人静时,校园里、行政楼、学生宿舍,师生们仍在兴奋热议。大家表示,朱有勇院士是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榜样,是广大教师学习的楷模。学院全体师生将在朱有勇院士崇高品格的鼓舞下,牢记育人初心,不忘报国使命,扎根云岭大地,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颗初心,始终跃动。云南民族大学审计处副处长,云南民族大学驻彝良县海子镇中沟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昆说,朱有勇院士把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无偿提供给农民朋友脱贫致富,与农民打成一片,手把手传授技术,心贴心助推脱贫,切实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身处精准扶贫一线干部的学习榜样。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作为一名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工作者,我深深为朱有勇院士的精神和行为所感动和激励。我们将以朱有勇院士为榜样,用情用心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决胜小康而努力,我们更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努力奋进。”昆明医科大学扶贫办主任李建明表示。
“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赵曼曼表示,要学习朱有勇院士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修养,把学术研究立足于实践,学有所专,学有所用,服从国家需要,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云南大学保护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王佳冠表示,要深入学习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加强创新实践,将个人的学习研究与农村农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辜负朱院士“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要求和嘱托。
党员干部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精选模板【四】
“朱有勇”教授深入脱贫攻坚基层一线,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全县的扶贫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以林下种植三七等中草药的做法成功带动了当地森林资源的充分利用,带动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他将论文写在了土地上,将“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运用到扶贫攻坚中。
深入基层,与群众耐心交流。澜沧拉祜族当地少数民族由于语言交流障碍且当地人民不愿交流和沟通,导致了解情况进度缓慢。朱教授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欢迎。他科学地分析当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温度湿度等森林资源比土地多的得天独厚的长板,也分析出了素质性贫困的短板。他鼓励贫困群众放平心态,不要因为贫困而害怕和羞愧。针对森林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他与自己的团队在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林下种植三七等中药材进行试验,经过验收开始推广,林下三七的种植有最初试点的5亩扩大到第二年的300亩,再到3000亩,不断扩大林下三七的经济效应。
开展培训和指导,为贫困地区带去产业发展技术和销售渠道。朱教授让来参加培训的人员明确此行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自己富、带动身边的人富”,让参训人员坚定学习和掌握技术的决心和信心,全身心的投入到种植技术和实地操作的学习中去。朱教授将产业和电商平台向结合,为贫困地区规划了一条产品直销到消费者手中的渠道,避免了中间过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他对自己科技成果撒在扶贫土地上深感欣慰,他说这是一个知识分子该做的和必须做的,是一种本职责任和使命,这种全新全意为国家、为人民的真心令人动容。
朱有勇教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和满满当当的收获,为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彰显出了其坚守党员的信仰和使命,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勇于担当作为,激励更多的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五】
朱有勇同志,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他扎根云岭大地,几十年如一日,用崇高信仰、渊博学识、辛勤汗水书写了立德树人和强农兴农的时代华章。
一、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定信仰、情系农村、躬耕农业的为民初心和担当精神
他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对农村满怀深情,“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得美一点”是他最朴素的追求。从异国他乡到彩云之南,从大学校园到田间地头,他渴望在家乡的土地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把“用自己的付出实实在在解决一些农民的问题”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
二、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明道信道、筑梦育人的师者仁心和奉献精神
教育改变了他,他也坚持用教育改变人。他铭记教师这一第一身份,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能把高校的优秀学子培育成教授和学术带头人,也能把边疆的民族兄弟培养成行家和致富带头人。他淡泊名利、育人育心,用自己的收入设立奖学金,帮扶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师生。
三、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他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汗水洒在田野里,把幸福种在农民的心坎上。他年过六旬,却毅然投身脱贫攻坚最前线,用奋斗精神既扶智又扶志,把爱国情、强国梦、报国行镌刻在边疆民族致富路上。
朱有勇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学习朱有勇科技扶贫的先进事迹和忠诚担当的崇高精神,积极投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伟大事业,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第二篇: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
要以朱有勇忠诚担当的崇高精神,要以他为楷模,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不怕吃苦、为人民谋利益、脱贫致富的执著追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
在大家眼中,朱有勇是云南省农业系统唯一的工程院院士,是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但在澜沧县蒿枝坝村,提起朱有勇,拉祜族群众会抿嘴笑着告诉记者:“他是来帮我们种洋芋的。”
“农民院士”朱有勇身上到底有什么气质,让拉祜族群众觉得那么亲?一切还得从他早年立下的志向说起。
让农民过好一点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云南红河州个旧市卡房镇,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儿时农田旧景,是最吸引他的景色。广阔的田野使他对土地与农民产生了难以割舍的眷恋和热爱。
高中毕业后,朱有勇与8位同学回到农村当了知青。当他看到自己和农民们辛勤耕作一年,得到的却只是难以糊口的收成时,朱有勇在心底埋下了自己的初心:“一定要努力,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得美一点”。
1977年恢复高考,朱有勇如愿考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1996年,在完成悉尼大学分子植物病理学有关项目研究后,朱有勇不假思索地谢绝了悉尼大学教授对自己的挽留,毅然回到了云南农业大学。和国外、国内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在云南搞科研或许会有一定局限性,但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却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拟的。
朱有勇紧盯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创新性开启了不用农药控制病虫害的探索之路。他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个省区市推广了6000多万亩,并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让农药使用量减少60%,并能增产20%-30%。由于长期与农民和土地打交道,少数民族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农民教授”“农民院士”。
手把手带着老乡干
刚接到澜沧县扶贫任务时,虽有“扶贫就要到最穷的地方去”的思想准备,但到了澜沧蒿枝坝村,朱有勇也被这里深度贫困的状况震惊了。
澜沧主要生活着“直过民族”拉祜族,这里自然资源丰富,但因为没有技术、没有产业,当地群众素质型贫困问题极为突出,农业科技成了这里最大的短板。
“越是艰难,科技扶贫就越有大作为。”通过调研,朱有勇带领团队利用专业特长,科学制定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措施,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在当地建立了“科技小院”。
正当他们决定先拿冬季马铃薯作示范时,现实却给了朱有勇当头一棒,居然有很多村民不愿意。原来,澜沧早年曾种过核桃,因气候、品种等原因,树倒长得好,核桃却没结几个,光竹塘乡就有7000亩摆在那里成了反面教材。这里也有种过马铃薯的,但最终只收获些小疙瘩。这个院士又来“种洋芋”,农民们担心万一再失败,一家人一整年的收成就打水漂了。
朱院士能把“天拉长”,一时难以把村民的眼光拉长。院士这个名头,在这样一个偏僻村寨并没有多大作用。“这比发期刊论文可要难多了。”朱有勇感慨。
在当地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下,院士团队将新研发的冬季马铃薯品种.种进了100亩样板田。朱有勇同样扛起了锄头,与少数民族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家”安在了田间地头。为了和少数民族群众打成一片,朱有勇还学会了“你好”“吃饭”“干活”等拉祜族语。
第二年,看到样板田的好收成,原来持反对态度的村民刘金宝将家里10亩地分出了2亩种马铃薯。每亩5000多元的收入,让他第三年主动把全部地种上了冬马铃薯。
在澜沧县,农民种植冬马铃薯每亩收入平均可达9000元。在朱有勇院士团队的努力下,目前澜沧县建立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科技扶贫示范项目基地,还将依托中国工程院人才智力优势,大力实施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3个“一万亩”工程,全力创建全省科技扶贫示范县。
“农民院士”扶贫有招
朱有勇深知,技术缺、产业弱,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贫困的重要原因。从示范村蒿枝坝村的情况来看,农村技术型人才的多寡才是带动产业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否如期完成的关键。
于是,朱有勇在职业学校开办了院士班,这可是全国首创。这个技能培训班,是朱有勇扶贫计划中的更为重要的一步。
其中短期培训班不受年龄、学历等条件限制,教学过程为4个阶段100天,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专家亲自授课,采取边学习边生产的办学模式,理论讲授和田间实操紧密结合,用学员听得懂的语言讲解专业知识,用学员看得懂的方式手把手教授,课堂在田间,学习在地头,考试评价看收成。
酒井乡酒房村坡头老寨小组的哈尼族农民培训班,作业是种一亩马铃薯。亩产2吨为合格,2.5吨为良好,3吨为优秀。去年3月,当马铃薯班的农民马正发请全小组现场观摩他的“考试成绩”时,大家看到田里收获的硕大马铃薯,非常震撼。这一期,养鸡能手张忠玲、林下三七技术员付美刚、马铃薯班农民马正发等优秀学员受到表彰并获得5000元奖学金。
在马正发的带动下,去年冬季,坡头老寨28户人家种植马铃薯100亩,其中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了37亩。今年2月,坡头老寨的冬季马铃薯陆续收获,平均亩产2.7吨,每公斤售价2元到4元,整个小组的马铃薯收入51万元,人均收入3825元。马正发种植了10亩,收入7万元,在全小组最高。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朱有勇院士和团队还开设了冬早蔬菜、茶叶种植、林业、猪牛养殖等培训班,前后共计开设了24个技能班。
今年是朱有勇院士在澜沧扶贫的第5年,他带领团队结合贫困地区实际,走出了一条崭新而富有实效的精准扶贫之路,实现了从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到“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的跨越,为全国科技扶贫做出了有力的示范。朱有勇说:“我承诺过,要把贫困山区的农民带富。蹲在农村当个农民,带着农民脱贫致富,心里很高兴、很有意义,也很欣慰。”
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致力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这众多荣誉的背后,是他不忘初心,扎根基层,苦心钻研的深刻体现。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后他曾说“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这种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的精神,配得上他获得的一切荣誉。
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朱有勇同志,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他扎根云岭大地,几十年如一日,用崇高信仰、渊博学识、辛勤汗水书写了立德树人和强农兴农的时代华章。
一、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定信仰、情系农村、躬耕农业的为民初心和担当精神
他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对农村满怀深情,“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得美一点”是他最朴素的追求。从异国他乡到彩云之南,从大学校园到田间地头,他渴望在家乡的土地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把“用自己的付出实实在在解决一些农民的问题”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
二、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明道信道、筑梦育人的师者仁心和奉献精神
教育改变了他,他也坚持用教育改变人。他铭记教师这一第一身份,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能把高校的优秀学子培育成教授和学术带头人,也能把边疆的民族兄弟培养成行家和致富带头人。他淡泊名利、育人育心,用自己的收入设立奖学金,帮扶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师生。
三、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他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汗水洒在田野里,把幸福种在农民的心坎上。他年过六旬,却毅然投身脱贫攻坚最前线,用奋斗精神既扶智又扶志,把爱国情、强国梦、报国行镌刻在边疆民族致富路上。
朱有勇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学习朱有勇科技扶贫的先进事迹和忠诚担当的崇高精神,积极投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伟大事业,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过去三十多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两项控制农作物病害技术,可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增产20%,这两项技术造福了上亿农民。2015年,60岁的朱有勇来到家乡云南最贫困的地区,带领澜沧“直过民族”拉祜族农民走上生态脱贫致富和绿色发展之路。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目标:用科技改变贫穷。
院士做扶贫,得先把自己变成农民。朱有勇院士带领团队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发展林下经济。用科技的力量带动和改变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面貌,让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今年10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团队指导澜沧村民种下的“林下三七”,在大塘子村竞卖会上卖出了鲜品每斤1050元的价格,换算成干成品约8400元/公斤。而这个月,“农民院士”朱有勇主导的澜沧科技扶贫班迎来了首批电商学员,来自澜沧县20个乡镇的60名学员,将在半年内参加3次集中授课。这是中国工程院澜沧科技扶贫继技能班之后,首次引入电商课程,以实现从农产品种植、养护、收获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扶贫新尝试。朱有勇说:“现在越来越喜欢在下面扶贫。都不愿意到昆明了,总想在村子里面。”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9%,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为了让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国工程院从2015年开始结对帮扶澜沧县,经过对澜沧县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分析后,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认为,这里具备发展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产业的条件,当地农民可以因此脱贫致富。朱有勇告诉记者:“种蔬菜、种土豆、养猪、养鸡,一百天左右可以见成效,让拉祜族同志马上见到效果,一个冬季一户农户种上三亩五亩冬季马铃薯就直接脱贫了。”
“直过民族”贫困的根源之一是当地落后的观念,朱院士团队的到来,无异于对症下药。澜沧县扶贫办副主任杨凯说:“素质性贫困是制约我们最大的问题,贫困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一直都发挥不出来。中国工程院来了以后,让我们解决素质性贫困有了突破口,老百姓生产生活技能和农业生产能力有了根本改变。”
院士、专家的亲身示范和实实在在的收成让当地群众焕发出好学向上的精神面貌。村民朱永情说:“以前七八点钟都没有人起床,现在一个看一个的,你一个人睡懒觉,别人在干活是不可能的,很早就起来了。”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外,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还开设了冬早蔬菜、茶叶种植、林业班、猪牛养殖班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约1500多名乡土人才。随着扶贫的深入,目前,澜沧整体贫困率正在降低。云山村此前共有未脱贫农户375户,贫困发生率42.93%。2019年,预计可实现脱贫357户,贫困发生率可降至1.09%,现已申请贫困村脱贫退出。
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民小组,朱有勇院士团队因地制宜制定了短、中、长期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规划,他有信心带领他们几年间脱贫致富。他认为,如果整个云南、甚至西南地区,都能把林下经济盘活、做起来,这就是山区的增量。朱有勇说:“你能把他的资源变成商品、变成他的产业。做成一个产业,把一个成果推广开来,让农民有实实在在的收入,这种比发一篇论文的成就感要强得多。带着学生一起去,学生的博士论文也好、硕士论文也好,和生产结合起来,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一、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定信仰、情系农村、躬耕农业的为民初心和担当精神
他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对农村满怀深情,“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得美一点”是他最朴素的追求。从异国他乡到彩云之南,从大学校园到田间地头,他渴望在家乡的土地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把“用自己的付出实实在在解决一些农民的问题”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
二、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明道信道、筑梦育人的师者仁心和奉献精神
教育改变了他,他也坚持用教育改变人。他铭记教师这一第一身份,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能把高校的优秀学子培育成教授和学术带头人,也能把边疆的民族兄弟培养成行家和致富带头人。他淡泊名利、育人育心,用自己的收入设立奖学金,帮扶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师生。
三、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他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汗水洒在田野里,把幸福种在农民的心坎上。他年过六旬,却毅然投身脱贫攻坚最前线,用奋斗精神既扶智又扶志,把爱国情、强国梦、报国行镌刻在边疆民族致富路上。
第三篇:党员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感受
朱有勇院士爱岗敬业、潜心科研、长年根植土地,为云南当地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贡献。小编整理了党员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感受大全精选5篇,欢迎借鉴参考。
更多时代楷模朱有勇内容推荐(点击进入↓↓↓)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600字】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800字】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1000字】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1200字】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1500字】
党员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感受【1】
朱有勇同志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以科教报国为理念,用满腔热血书写了一名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农民教授”成为他最喜爱的称号。他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自己所深爱的大地,为我们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名优秀科技工作者、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范和时代。他坚定信仰、情系农村、躬耕农业的为民初心和担当精神,他爱岗敬业、明道信道、筑梦育人的师者仁心和奉献精神,他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
朱有勇院士爱岗敬业、潜心科研、长年根植土地,为云南当地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学习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后,中安街道中心幼儿园全体教职工深刻感受到朱有勇同志是一名人民教师,他爱岗敬业、明道信道、筑梦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用满腔热血演绎了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师者仁心和奉献精神。一名党员干部,他坚定信仰、情系农村、躬耕农业,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用满腔热血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为民初心和使命担当。
学后教职工纷纷表示,朱有勇院士是我们身边最鲜活的榜样,时刻提醒着我们作为幼儿园的一分子,应该严于律己、积极向上、履职尽责,以昂扬的斗志和精神状态,投身到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中。
党员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感受【2】
12月2日21时,云南农职学院组织全体师生通过各种方式观看了“时代楷模”发布活动,大家被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了。夜阑人静时,校园里、行政楼、学生宿舍,师生们仍在兴奋热议。大家表示,朱有勇院士是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榜样,是广大教师学习的楷模。学院全体师生将在朱有勇院士崇高品格的鼓舞下,牢记育人初心,不忘报国使命,扎根云岭大地,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颗初心,始终跃动。云南民族大学审计处副处长,云南民族大学驻彝良县海子镇中沟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昆说,朱有勇院士把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无偿提供给农民朋友脱贫致富,与农民打成一片,手把手传授技术,心贴心助推脱贫,切实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身处精准扶贫一线干部的学习榜样。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作为一名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工作者,我深深为朱有勇院士的精神和行为所感动和激励。我们将以朱有勇院士为榜样,用情用心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决胜小康而努力,我们更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努力奋进。”昆明医科大学扶贫办主任李建明表示。
“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赵曼曼表示,要学习朱有勇院士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修养,把学术研究立足于实践,学有所专,学有所用,服从国家需要,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云南大学保护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王佳冠表示,要深入学习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加强创新实践,将个人的学习研究与农村农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辜负朱院士“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要求和嘱托。
党员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感受【3】
“朱有勇院士不仅仅在科学研究中开拓创新,在科技扶贫的思路和方法上也勇于探索。他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扶志’和‘扶智’结合起来,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处处长王晖表示,作为农业科研机构的一员,科技扶贫也是自己应尽之本分,不但要学习朱有勇院士60多岁高龄还牢牢扎根贫困地区,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更要将他探索的模式和经验运用到工作中,为我省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作出更大的贡献。
“几年来我不仅课堂上听到朱有勇院士亲口讲他在澜沧科技脱贫致富的事,更在蒿枝坝实地亲眼看到朱有勇院士科技扶贫的成绩。朱有勇院士以个人魅力、用科技的力量,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样板。”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认为,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是云南大学农学院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将会激励着全院师生踏实学习认真学习,把学到的农学知识应用到云南农业经济建设主战场中,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
“朱有勇院士让三七种植回归山林,回归自然,种植全程不用农药、化肥,解决了三七生产面临的高产低质、农残超标、连作障碍等问题,了三七无地可种的窘境。让中药材造福蒿枝坝村的百姓,通过中药材的保护和产业种植,增加蒿枝坝村这个贫困村的农民收入,让中药材真正能造福一方百姓,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金航为朱有勇院士由衷点赞。
云南农职学院农学院教授、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体系试验站站长赵燕认为,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农业教育的科技工作者,要像朱有勇院士一样,做到身上有土、脚下有泥,把汗水洒在田野;既要把知识传授给面向“三农”服务的大学生,也要把农业技术教给农民,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党员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感受【4】
12月2日,中宣部授予朱有勇“时代楷模”称号。个旧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组织干部职工收看中宣部“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发布会电视直播,认真学习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
据悉,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致力农业科学研究,情系三农,扎根边疆,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
通过观看,大家被朱有勇同志对党忠诚、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朱有勇同志的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传承新时代楷模精神,充分发挥民族工作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共创各族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党员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感受【5】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致力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近一段时间,朱有勇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干部群众普遍认为,朱有勇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广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学习朱有勇科技扶贫的先进事迹和忠诚担当的崇高精神,积极投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伟大事业,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第四篇:关于向朱有勇学习心得体会范本
学习他忠诚担当的崇高精神。要以朱有勇同志为镜,深入查找自身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中的差距和不足,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职工,要做好本职工作,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我们要以他为楷模,坚定理想信念。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向朱有勇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向朱有勇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一】
“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用田野实践做最好的推广。”这是我国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最常说的一句话。
1月18日,朱有勇在云南农业大学就2017以云南方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关键技术及应用”和多家媒体进行了分享。
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克和多样性作用,实现生态防病治虫
据了解,该项目是从农田生态系统角度,应用生物多样性原理,探明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效应及关键因子,揭示了关键因子控制病虫害的主要机理,创建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控制病虫害的关键技术,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对解决农田作物品种单一化的难题获得了重大突破。
朱有勇介绍,随着作物种植品种减少,引起农田生物多样性降低,遗传单一化,导致病虫害流行,加之克隆品种的产生,大面积病虫害流行。为了防治病虫害农民会选择喷洒农药,对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潜在危机。
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有勇团队开始研究如何更有效、更生态环保的防治病虫害。
朱有勇说:“国际上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多是从育种角度探索,采用转基因、杂交方法,但很难成功。而我们则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将一个农田看做一个生物体单位,充分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克和多样性作用,这样不会互相传染,不会导致大面积流行病虫害,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
朱有勇还说,十多年前在云南元江发现了玉米螟(也叫玉米钻心虫),喷洒农药也不能实现有效防治。研?咳嗽痹诠鄄煅芯恐蟹⑾郑延衩缀透收嵋黄鹬种材苡行Х乐斡衩酌收峄岵段孀拥礁收嵘喜眩收崞び裁啵孀映圆槐ィこ沙沙娴母怕示秃苄。谑遣岩菜嬷跎伲孀右簿鸵淮丶跎佟?
“三个关键因素”实现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
朱有勇介绍,“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主要有“异质作物搭配、群体空间结构、错峰时间配置”三个关键因素。
异质作物配对就是什么作物跟什么搭配以及搭配标准的问题,作物病理相同的就不能搭配在一起。比如烟草与番茄会生一样的病,它们就不能搭配在一起,不然就会互相传染。
“因为作物之间的病理相传需要接触,而群体空间结构就是利用不同作物搭配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朱有勇补充说,高的和矮的搭配可以改善小微环境的条件,通风透光,不容易生病。马铃薯和玉米搭配,如果一个马铃薯要传染病菌给另一个马铃薯必须翻过玉米,而对病菌来说玉米是不容易翻过去的,这样就形成一道又一道防护墙,就像山林里的防火带,真正起到防止病害的作用。
“对于农作物来说,一下雨作物就容易发病,降雨有高峰,病虫害也有暴发高峰,错峰时间配置就是把两个高峰错开。”朱有勇举例说,滇东北的马铃薯晚疫病就是利用这种方法防止,马铃薯3月播种,6月份降雨高峰马铃薯已开花结果,7月份又到降雨高峰马铃薯就可以收成,价格也好卖。这和老百姓(603883,股吧)所说的“把天拉长”种一季改成种两季是一个道理。
研究有成果,农民得实惠
据了解,朱有勇团队对该项目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善于发现、细致观察,积累到不少宝贵的经验。
在云南元阳梯田,朱有勇团队发现了稻鱼互作、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鱼会用头把稻子上的虫撞下来吃掉,农民不用打农药。鸭子会把田里的草吃掉,农民就不需要用除草剂。”于是,“稻鱼互作延伸害虫天敌生物链”研究项目应运而生,通过此项技术,害虫虫口密度降低了34%。
朱有勇说,我们做的研究用于田野实践是最好的推广,把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农民得到了实惠,还能产生社会效益。
朱有勇表示,“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项目技术相较于一般作物病虫害防治预测、诊断、买药、施药等多个步骤来说更加轻简,是将作物搭配、行比行宽和播期配置等措施通过一次完成的轻简技术,农民易学易做,方便管理,在精耕细作的山地农业地区更好推广。
据了解,该项目已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3.02亿亩,减少农药51.6%~56.2%,对解决作物品种单一化难题获得重大突破,成为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国际农业科技合作。
关于向朱有勇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二】
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朱有勇这样手把手地教当地村民种地,已经快五个年头了。2015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60岁的朱有勇到这儿长期驻村,澜沧县地处中缅边境,主要生活的是拉祜族。
朱有勇刚刚来到这里,发现当地村民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有20万亩的松林,却没有任何利用,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怎么才能让当地农民脱贫?朱有勇首先用了半年的时间走遍了各个村寨。在走访调研中他发现,这里冬天不冷、林木茂密,非常适合种植三七等中药材。
三七怕光,人工种植都在大棚里。朱有勇要在松林间种三七,面临病虫害增多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朱有勇带领团队开始“林下三七专项研究”课题。最终他们发现,在松林间的腐殖土里可以种三七,这样不会损害松林生长,不打农药同样可以解决三七感染病虫害。这项研究成果让林下三七从10%的成活率,大幅提升到70%以上。而天然无公害的三七,市场价已经卖到每公斤5000元。现在,当地采用合作社管理,贫困户出工出力,还能参与分红。
林下三七种植让村民有了额外收入,怎么才能更好地利用耕地,朱有勇也在思考。澜沧县没有四季,只分雨季和旱季。雨季种水稻,旱季土地闲置时,最适合种植怕雨水的马铃薯,如果每年11月份播种,三个月后就可以收获,不但使冬闲地得到利用,错峰上市的马铃薯,每亩地收入可达到近万元。
关于向朱有勇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三】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致力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这众多荣誉的背后,是他不忘初心,扎根基层,苦心钻研的深刻体现。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后他曾说“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这种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的精神,配得上他获得的一切荣誉。
不忘初心,信念坚定,以祖国强大为一生奋斗目标。朱有勇辛辛苦苦做了几十年的科技工作,本该退休颐养天年的他却主动去找活干,而且干的还不是一般的活,啃的是扶贫的硬骨头,在条件艰苦的穷乡僻壤大山沟里一干就是五年。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名先进分子,就应站在高处,胸怀全局,以看到还有贫穷的群众自己也吃不下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祖国强大为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
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用科技改变家乡贫困。开展扶贫工作后,朱有勇经过全面调研,把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以此为突破口,朱有勇率领百余人的教授、博士专业团队,正式进驻蒿枝坝。面对诸多困难,朱有勇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迎难而上,他认为“越是艰难,科技扶贫就越有大作为。在他身上,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了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
不负桑梓,发挥余热,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各种重大科技奖励18项,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头衔众多,但他最喜欢村民们叫他“农民院士”,他说他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实际上他就是一名农家子弟,是党和人民把他培养成院士,树高千尺不忘根,他始终不忘这份恩情,始终关注着家乡人民的生活。
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和大学生要像朱有勇等老一辈人才学习,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挚的爱民情怀,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把青春写在中国大地上,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珍惜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奋斗,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关于向朱有勇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四】
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同志,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他扎根云岭大地,几十年如一日,用崇高信仰、渊博学识、辛勤汗水书写了立德树人和强农兴农的时代华章。为引导和激励全校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践行教育报国初心、担当筑梦育人使命,中共云南农业大学委员会决定在全校开展向朱有勇同志学习活动。
一、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定信仰、情系农村、躬耕农业的为民初心和担当精神
他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对农村满怀深情,“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得美一点”是他最朴素的追求。从异国他乡到彩云之南,从大学校园到田间地头,他渴望在家乡的土地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把“用自己的付出实实在在解决一些农民的问题”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
二、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明道信道、筑梦育人的师者仁心和奉献精神
教育改变了他,他也坚持用教育改变人。他铭记教师这一第一身份,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能把高校的优秀学子培育成教授和学术带头人,也能把边疆的民族兄弟培养成行家和致富带头人。他淡泊名利、育人育心,用自己的收入设立奖学金,帮扶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师生。
三、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他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汗水洒在田野里,把幸福种在农民的心坎上。他年过六旬,却毅然投身脱贫攻坚最前线,用奋斗精神既扶智又扶志,把爱国情、强国梦、报国行镌刻在边疆民族致富路上。
关于向朱有勇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五】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他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汗水洒在田野里,把幸福种在农民的心坎上。他年过六旬,却毅然投身脱贫攻坚最前线,用奋斗精神既扶智又扶志,把爱国情、强国梦、报国行镌刻在边疆民族致富路上。
朱有勇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学习朱有勇科技扶贫的先进事迹和忠诚担当的崇高精神,积极投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伟大事业,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第五篇: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比写在纸上更有价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开花结果,心里的欣慰,是发表论文无法比的!”朱有勇常说。下面小编整理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过去三十多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两项控制农作物病害技术,可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增产20%,这两项技术造福了上亿农民。2015年,60岁的朱有勇来到家乡云南最贫困的地区,带领澜沧“直过民族”拉祜族农民走上生态脱贫致富和绿色发展之路。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目标:用科技改变贫穷。
院士做扶贫,得先把自己变成农民。朱有勇院士带领团队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发展林下经济。用科技的力量带动和改变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面貌,让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今年10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团队指导澜沧村民种下的“林下三七”,在大塘子村竞卖会上卖出了鲜品每斤1050元的价格,换算成干成品约8400元/公斤。而这个月,“农民院士”朱有勇主导的澜沧科技扶贫班迎来了首批电商学员,来自澜沧县20个乡镇的60名学员,将在半年内参加3次集中授课。这是中国工程院澜沧科技扶贫继技能班之后,首次引入电商课程,以实现从农产品种植、养护、收获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扶贫新尝试。朱有勇说:“现在越来越喜欢在下面扶贫。都不愿意到昆明了,总想在村子里面。”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9%,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为了让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国工程院从2015年开始结对帮扶澜沧县,经过对澜沧县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分析后,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认为,这里具备发展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产业的条件,当地农民可以因此脱贫致富。朱有勇告诉记者:“种蔬菜、种土豆、养猪、养鸡,一百天左右可以见成效,让拉祜族同志马上见到效果,一个冬季一户农户种上三亩五亩冬季马铃薯就直接脱贫了。”
“直过民族”贫困的根源之一是当地落后的观念,朱院士团队的到来,无异于对症下药。澜沧县扶贫办副主任杨凯说:“素质性贫困是制约我们最大的问题,贫困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一直都发挥不出来。中国工程院来了以后,让我们解决素质性贫困有了突破口,老百姓生产生活技能和农业生产能力有了根本改变。”
院士、专家的亲身示范和实实在在的收成让当地群众焕发出好学向上的精神面貌。村民朱永情说:“以前七八点钟都没有人起床,现在一个看一个的,你一个人睡懒觉,别人在干活是不可能的,很早就起来了。”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外,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还开设了冬早蔬菜、茶叶种植、林业班、猪牛养殖班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约1500多名乡土人才。随着扶贫的深入,目前,澜沧整体贫困率正在降低。云山村此前共有未脱贫农户375户,贫困发生率42.93%。2019年,预计可实现脱贫357户,贫困发生率可降至1.09%,现已申请贫困村脱贫退出。
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民小组,朱有勇院士团队因地制宜制定了短、中、长期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规划,他有信心带领他们几年间脱贫致富。他认为,如果整个云南、甚至西南地区,都能把林下经济盘活、做起来,这就是山区的增量。朱有勇说:“你能把他的资源变成商品、变成他的产业。做成一个产业,把一个成果推广开来,让农民有实实在在的收入,这种比发一篇论文的成就感要强得多。带着学生一起去,学生的博士论文也好、硕士论文也好,和生产结合起来,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农民院士”朱有勇主导的澜沧科技扶贫班这个月迎来了首批电商学员。来自澜沧县20个乡镇的60名学员,将在半年内参加3次集中授课。这是从农产品种植、养护、收获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扶贫新尝试。
朱有勇:越来越喜欢在下面扶贫。下来的时候都不愿意到昆明了,总想在村子里面。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2015年,朱有勇受命带队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驻乡扶贫。尽管语言不通,但调研了半年,朱有勇和他的团队对当地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分析后,开始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村民每年十一、十二月种植,来年三四月份收获,不仅不影响夏季作物水稻的种植,还为农户每亩增加2500-7000元不等的收入。
拉祜族村民李扎袜:朱院士教给我很多技术,我们怎么想都想不到能赚到这么些钱,以前是根本想不到的!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外,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还开设了茶叶种植、林业班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1500多名乡土人才。云山村此前共有未脱贫农户375户,贫困发生率42.93%。2019年,预计贫困发生率可降至1.09%。
朱有勇:2019年关注最多的是山上的农民。大量的精力还是在扶贫上。我们不光说是脱贫,还要致富。
朱有勇曾说:“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他和他的团队把科研成果带到田间地头,真正解决农民生产上和思想上的问题,实现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观念更新双丰收。从一位农民子弟到院士,从院士到“农民教授”,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广袤的希望田野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过去30多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两项控制农作物病害技术,可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增产20%-30%,这两项技术造福了上亿农民。2015年,60岁的朱有勇来到家乡云南最贫困的地区,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目标:用科技改变贫穷。
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朱有勇这样手把手地教当地村民种地,已经快五个年头了。2015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60岁的朱有勇到这儿长期驻村,澜沧县地处中缅边境,主要生活的是拉祜族。
朱有勇刚刚来到这里,发现当地村民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有20万亩的松林,却没有任何利用,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怎么才能让当地农民脱贫?朱有勇首先用了半年的时间走遍了各个村寨。在走访调研中他发现,这里冬天不冷、林木茂密,非常适合种植三七等中药材。
三七怕光,人工种植都在大棚里。朱有勇要在松林间种三七,面临病虫害增多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朱有勇带领团队开始“林下三七专项研究”课题。最终他们发现,在松林间的腐殖土里可以种三七,这样不会损害松林生长,不打农药同样可以解决三七感染病虫害。这项研究成果让林下三七从10%的成活率,大幅提升到70%以上。而天然无公害的三七,市场价已经卖到每公斤5000元。现在,当地采用合作社管理,贫困户出工出力,还能参与分红。
林下三七种植让村民有了额外收入,怎么才能更好地利用耕地,朱有勇也在思考。澜沧县没有四季,只分雨季和旱季。雨季种水稻,旱季土地闲置时,最适合种植怕雨水的马铃薯,如果每年11月份播种,三个月后就可以收获,不但使冬闲地得到利用,错峰上市的马铃薯,每亩地收入可达到近万元。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驻拉祜山村、带老乡脱贫,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10月,一场竞买会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塘子村进行,朱有勇院士扶贫工作站科技扶贫项目培育出的首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现场,各企业代表此起彼伏喊出高价,他赶紧叫停,“我们要种的是好三七,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三七。价格太高,不是我们种植的目的。”
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各种重大科技奖励18项,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头衔众多,但他最喜欢村民们叫他“农民院士”。“更准确地说,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2015年,中国工程院决定对澜沧县开展对口帮扶。这里贫困面广、贫困人数多,是脱贫攻坚主战场。讨论会上,院士云集,环顾一周,当时已经60岁的朱有勇发现自己最年轻,毅然挑起了大梁,“我最年轻,我来干。”
进村考察,朱有勇连连叹气,漏风漏雨的篱笆房,放上几张床,堆着点玉米杂粮,就是很多人的全部家当。“是真的穷,但是不该这么穷。”朱有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澜沧当地主要是拉祜族,大部分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以种植野谷、玉米和打猎为生。在中国工程院进驻之前,这里的很多村民还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
全面调研之后,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以此为突破口,朱有勇率领百余人的教授、博士专业团队,正式进驻蒿枝坝。
2012年,蒿枝坝就实施了道路硬化、安居房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却并没有让当地村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这里不是资源贫困,是典型的素质贫困。”信息闭塞、语言不通、人均受教育年限短,正是当地贫困的根源。这里的贫困让朱有勇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越是艰难,科技扶贫就越有大作为。”
“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
调研分析当地的气候、土壤、降雨后,冬季马铃薯成为朱有勇及其团队试点扶贫的第一个重点项目。
但在项目推广初期,却吃了闭门羹。院士的名声,在这个小坝子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迎接朱有勇的,更多是村民们怀疑和打量的目光。早年间,村里尝试种植新品种却惨遭市场“滑铁卢”,是不少村民心中的阴影。
“难道院士比我们农民更会种地吗?”“种地就是挣口饭吃,还能指望着挣大钱?”“冬天种了,卖给谁?院士还能管你卖土豆?”
村民的疑虑,是摆在朱有勇面前最实际的问题。为证明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选择了用事实说话。
在当地政府和云山村村委会的支持下,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项目正式上马。带着新研发的马铃薯品种,朱有勇扛起了锄头。每天一大早,就在田里扎了根,有时候甚至直接跪在田里,双手刨土,查看土壤土质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正式在蒿枝坝种下。从播种、看护、浇水,每个环节,朱有勇和他的扶贫团队都精益求精。2017年3月,密密麻麻的马铃薯破土而出,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产值达90万元。
刘扎袜是第一批贷款入股种植的村民,这个项目让他增收上万元,“没想到院士还真的管我们卖土豆啊。”过去的冬季闲田,生出了金子,院士小站的门槛快被村民们踏破了。“要让村民们真正看到效益,我们可以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朱有勇的科技种子在这里结出了果实。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
冬季马铃薯只是当地致富的一块敲门砖。“冬闲田”变成“效益田”,不曾开发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于科学种植有机三七,冬季蔬菜和水果种植提升效益……科技成果的转化,让朱有勇的理想一点点实现,“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
从2015年驻村蒿枝坝以来,朱有勇一大半时间都在村里度过。很多当地村民不会汉语,为能顺利沟通,他还从头学起了拉祜话。
朱有勇有晨跑的习惯,绕着蒿枝坝,每天5圈,雷打不动。开始,只要听见村里一大早此起彼伏的狗吠,就知道大城市来的扶贫院士又在跑步。慢慢地,村里的狗不叫了,来蒿枝坝参与扶贫的教授、专家也加入晨跑。
好几次,每当朱有勇要离开村子,村民就跟在后面,一起唱当地的民族歌曲《实在舍不得》:“最怕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最想么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朱有勇说。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某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个拉祜族村寨的农家小院门口,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边几位年轻人:“走,铲地去。”说罢扛起一把锄头就往村外马铃薯地走去,几位年轻人也抓起锄头紧随其后。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朱有勇,几个年轻人是他研究团队里的博士。
2015年,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结对帮扶,朱有勇院士带来一支由100多名教授、博士组成的专业团队,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从此以后,他们走到哪,村民们就跟到哪儿。“他们可是上面派来的博士!别看我们才小学文化,天天跟在他后面,不都是‘博士后’啦!”就这样,贫困的小村庄里有了大批“博士后”。
“房子是新盖的、路是新修的,但村民的观念还是旧的。”由于长期闭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1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多元。
“这里并不是资源贫困,而是典型的素质贫困。越是这样,科技扶贫越能起大作用。”朱有勇和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快速开出“脱贫药方”——种冬季马铃薯。
此后的时间里,朱有勇14次来到蒿枝坝村,大半时间是在村里度过的。博士们居住的村民活动室被村民们称为“科技小院”。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落进了蒿枝坝的地里。2017年春天,密密麻麻的马铃薯排队“破土”。一算账,村民们两眼放光: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总产值达90万元。仅用半年时间就让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被村民们赞不绝口。
丰产的消息几天就传遍了附近的村寨。如今,除了冬季马铃薯,蒿枝坝还先后建起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科技示范基地。
“眼见为实,群众就看实效。”朱有勇感慨,“扶贫先得扶智,村民们不是不想干,关键要扶到实处,教会他们怎么干!”
在过去30多年中,朱有勇团队的农业科研成果已经造福上亿农民。他们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们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
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从农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他最喜欢的称号也是老乡们送给他的——“农民教授”。
近年来,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朱有勇也给自己定了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