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四专题心得体会
编辑:梦回江南 识别码:78-348410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4-08 02:05:30 来源:网络

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四专题心得体会

(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历史和实践证明,军颓则国弱,军盛则国强。人民军队是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维护长治久安的坚强堡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总书记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思想,也对新时代军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值得领悟深思。

党的十九大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擘画了新时代推进强军事业的总目标和路线图。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习近平主席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敏锐洞察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科学把握国际战略格局演变规律,对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提出的战略目标。确立这一战略目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战略支撑的必然要求。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中华儿女的夙愿和期盼。近代中国在与西方列强的历次较量中,孱弱的军事力量成为最先倒下的那一块“多米诺骨牌”,成为痛彻肺腑的中华民族之殇。在新时代,我国安全的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内外因素发生深刻变化,强大军事能力更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极为重要的力量支撑。由大向强、将强未强之际,往往是国家安全的高风险期,国家越是发展壮大,面临的压力和阻力就会越大。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绕不过的门槛。只有加快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我们才能夯实国家安全发展的基础,破解国家安全发展的难题,从容应对国际安全环境变化和我国面临的安全挑战,确保民族复兴的进程不被打断,使国家由大向强发展的态势持续巩固拓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和战略支撑。

抓住用好强军兴军历史机遇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个战略机遇期,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宝贵机遇,也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历史契机。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意味着将原来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目标实现时间提前了15年。这将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争取更多主动、赢得更大空间。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从历史规律看,一个国家往往在两个时期面临的外部压力最大,一个是积贫积弱之时,另一个是发展振兴之时。从发展振兴来看,大国崛起往往要经历准备期、摩擦期、接纳期。其中,崛起的摩擦期也被称为崛起的关键期、高危期。崛起的摩擦期,往往是最关键最紧要的时期,也是国家安全态势趋于紧张的时期。实力越强大,化危为机的可能性也越大。我们只有抓紧用好战略机遇期,争分夺秒落实好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各项战略部署,才能有效应对强军征程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打造维护世界和平坚强后盾的时代呼唤。当今世界,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既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也把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积极适应国际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需要,坚决把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作为新时代使命任务的重要内容。中国军力的发展,不是对世界的威胁,而是对世界和平的保障,是人类文明进步力量的增长。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围绕权力和利益再分配的国际较量明显加剧,全球治理的规则之争、地区主导权之争、发展道路之争、军事优势之争更加激烈。竞争越激烈,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任务就越艰巨。和平必须以强大实力为后盾,能打赢才能有力遏制战争,才能确保和平。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将为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国际安全环境增添更为重要的砝码,在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周边环境和有利战略态势上发挥更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压舱石”。

二、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战略安排的最终指向,是宏阔高远、主题鲜明的新时代强军战略目标,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是军魂永驻的革命化军队。衡量军队建设水平是否达到世界一流,首先要看这支军队在政治上是否可靠。人民军队要在政治上达到一流,就要始终不渝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永葆我军的特有政治优势。政治建军是立军之本,决定我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性质和方向。要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把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战斗力标准、政治工作威信四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是强军制胜的现代化军队。军队永远是战斗队,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一流的战斗力是世界一流军队的核心指标。当今世界一流军队都是在战斗力诸要素及其结合上全面一流的军队,决不是仅靠几件先进武器就能独步天下。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时刻牢记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坚决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战备,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在这些重要方面都达到一流水平,就能极大提高我军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切实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是依法从严的正规化军队。在信息化时代,战争形态及战斗力生成模式已发生根本性改变,战争过程日益科学化,军队建设、管理和作战行动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军队越是现代化和信息化,越要法治化。同时,我军要传承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也必须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标准要求锁定在世界一流的水平上。要强化全军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按照法治要求转变治军方式,努力实现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向依法行政的根本性转变,从单纯靠习惯和经验开展工作的方式向依靠法规和制度开展工作的根本性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抓工作的方式向按条令条例办事的根本性转变。

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是引领潮流的创新型军队。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当今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风起云涌。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推进军事创新,谋求军事优势的国际竞争加剧。我军与世界强国军队的差距,主要是军事创新的差距。世界强国军队千方百计拉大与我军的差距,主要着力点也是军事创新。面对军事创新的竞争大潮,我军必须急流勇进,竞渡争先。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创新对军队建设和战斗力的贡献率。要坚决克服各种守常心理、守旧做法和守成思想,让军事创新走在战争前面,大力推进从武器装备到作战训练、从理论研究到战法运用、从体制机制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三、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目标奋进

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须臾离不开伟大思想的指引。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一个深邃博大的科学理论体系,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毫不动摇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目标奋进。

强化强军使命牵引。习近平强军思想,明确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这指明了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新时代使命任务,要求我军必须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拓展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军队必须坚定站在党的旗帜下,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坚决维护政治社会大局稳定;必须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顶住压力阻力、扛住挑战风险;必须紧跟国家海外利益拓展进程,逐步加强安全保障,有效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必须适应国际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需要,在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营造有利战略态势上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提升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

强化强军目标引领。习近平强军思想,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是对我军建设目标的新概括新定位,为全军官兵坚定信心、砥砺前行、不断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明确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明确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明确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是对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具体展开,涵括了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枢纽,指明了支撑强军目标实现的关键。我们要准确把握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安排,牢牢扭住强军目标不放,聚力攻坚,一张蓝图干到底。要把强军目标细化分解为部队发展的具体任务和指标,形成聚焦强军的工作导向、评价导向、激励导向,真正把强军目标要求贯彻到部队建设各领域全过程。

强化强军部署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明确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这是指导强军实践的行动纲领。明确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阐明了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驱动引擎、法治保障和国家战略,是对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战略布局的具体展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把握好各项工作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同时又必须把握战略重点、扭住不放。当前,特别要在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新型军事管理体系、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新型军事训练体系、新型军事人才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军事政策制度体系、军民融合发展体系上下功夫、见成效,以体系建设的重点突破,带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擦亮对党忠诚的名片,确保听党指挥“魂不丢”。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军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品格,是立身之“魂”。正如总书记在书中强调,要打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根基。对党忠诚,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从灵魂深处牢固树立的行动自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舍生忘死,冲锋一线。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情怀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践行对党忠诚的铮铮诺言,可歌可泣。作为新时代军人、强军路上的“追梦者”,要在对党忠诚上焕发新自觉、在举旗铸魂上达到新境界,强化对党的情感认同和信念认同,不断增强对党的归属感,听党话、跟党走,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共产党军人”,忠诚党的事业、维护党的形象、听从党的指挥。

拧紧廉洁自律的开关,确保清正为民“心不变”。“廉者,政之本也”,廉洁自律是为政的基石。总书记在书中从制度层面深刻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军,推进军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廉政建设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它关乎到为民初心变没变,群众基础牢不牢,执政根基稳不稳。回顾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廉洁自律作为行为准则,赢得人民拥护,取得许多重大胜利。如红军长征过石壕,不强占民宅,自带炊具造饭,不给群众添麻烦,不拿群众一针线,最终留下“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静”的赞歌。作为党领导下的新时代军人,必须涵养廉洁自律之正气、坚守为民服务之本心,为政不忘公仆之责、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少些私心杂念、多些心无旁骛,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侵蚀,正心修身、清廉为民。

锤炼担当使命的铁肩,确保投身改革“志不减”。强军兴军,动力源自改革,出路在于改革。总书记在书中鲜明指出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步调一致、狠抓落实,把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任务完成好。这是对全党全军发出的铿锵号令。作为新时代军人,要顺应改革大势、坚决听党指挥、坚定强军意志、主动担当作为,始终把自己看成改革的主人,保持一股冲天干劲、一股革命激情、一种拼命精神,对本职工作充满感情、对分内之事饱含深情、对各项工作倾注热情,努力锤炼适应改革需求的过硬本领,做改革的坚决支持者和模范践行者。面对改革强军大考,还要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奋斗拼搏精神,有敢到中流击水、勇立浪尖潮头的担当有为姿态,勤勉肯干打好主动仗、真抓实干啃下“硬骨头”、埋头苦干积蓄“源动力”,推动改革车轮,彰显军人血性,带头唱好深化改革强军的“协奏曲”。

“党有指示,万死不辞。”以淬火成钢的意志、愚公移山的韧劲、奋发有为的姿态,自觉投身强军兴军的改革洪流,创造辉煌业绩,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这是新时代军人应有的本色!

全面加强新时代人民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

回顾人类历史,军队一直都扮演重要角色,所谓军强则国强,国强则民安。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明确提出“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目标,意义深远,也对我们的人民军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流军队要有一流的组织,组织强则军魂强。我们的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靠先进的组织形态来推动军队建设。无论是长征时期的冰山雪地,还是上甘岭的枪林弹雨,人民军队能聚能散,绝不后退,依靠的就是先进的组织。新时代的背景下,新一轮的军队和国防改革,整体性地重塑了人民军队的组织形态,建立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让我军的体制、结构、格局、面貌都焕然一新,实现了我军由内而外的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是要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地开展组织建设,提高军队的凝聚力、战斗力,这就必须要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坚持“军旗永跟党旗走”不动摇。

一流军队要有一流的人才,人才兴则军力强。人才是开疆拓土的尖刀利器、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没有人才就不可能有发展,无论哪个领域,概莫能外。我军要实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目标,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永远是核心战斗力。面对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强军兴军新局面的开创,最紧要、最急需的是高素质人才,最基础、最关键的也是高素质人才。人才综合素质越高,强军兴军的基础就越牢,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越多,打赢未来战争的把握就越大,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下大力培养具有一流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一流军队需要一流军事人才,一流军事人才一方面离不开院校、社会、军队的培养,一方面也要在实践中打磨本领、顽强意志、提高素养,需要我们在全社会推广国防安全教育,让青少年树立国防安全意识、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培养爱国报国热情;需要我们的国防高等院校抢占国际军事教育前沿、密切跟踪研究世界军事动态、让学生看到战旗上的铁血荣光;需要我们的军队在人才使用中加强帮助引导,让军事人才在成长中瞄准实战目标、克服骄娇二气、练就过硬本领。

一流军队要有一流的理论,理论新则军队强。军事理论是军事发展的指导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为人民军队构建现代化军事体系、谋划未来作战样式、打造作战人才方阵指明了方向。军事理论具有时代性,冷兵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军事理论各不相同,在先进军事理论指导下的新军队可以对旧军队产生降维打击。二战初期,在闪电战理论指导下的纳粹军队,用10个月就把欧洲军事大国法国打得几乎亡国灭种,依靠的就是领先时代的军事理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军事理论创新不能只满足于“跟上时代”,更应关注“超越时代”,只有让军事理论的发展“提前一步”,我们的军队才能在全世界“领先一步”。军事理论要先进就要打造一支拥有创新精神的军队,要树立创新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要坚决克服守常心理、守旧做法和守成思想,让军事创新走在战争前面;要大力推进从武器装备到作战训练、从理论研究到战法运用的全方位创新。理论研究者们应当坚持因时顺势,参透军事变革的内在密码;掌握历史脉络,预知未来局势的发展趋势;透过繁琐信息,把握军情背后的普遍规律,用备战用兵实践、建军治军实践、实战训练实践来检验军事理论创新,矫正偏差、砥砺品质。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治制度,定义了人民军队“铁心向党、至死不渝”的赤胆忠心,展现了人民军队“堡垒无言,旗帜无声”的精神密码,传承了人民军队“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的基因序列。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四专题的《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一文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强大的军队,离不开军事政治制度的引领,我们当用举旗定向、战之能胜、鱼水交融等关键词,讲述新时代强军制度,传承主战场为民篇章。

纲举目张,举旗定向强固建军之本。“欲事立,须是心立。”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命脉所在,是我军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丰富发展于党领导人民军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90多岁的“人民功臣”张富清、28岁的“排雷英雄”杜富国、夙兴夜寐“科研攻关”的陈薇院士,疫情面前“闻令而动”的人民官兵、抗洪一线“听令驰援”的钢铁长城、果敢亮剑“深蓝护航”的和平力量……全军官兵牢记统帅号令,忠实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写就着共产党员在每个特殊战场的铁血忠诚,让听党指挥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闪耀凝结在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瞬间。人民军队应坚定政治信仰,坚决维护核心,深化政治整训,以砥砺奋进之志,踏出步履铿锵。

闻令而动,战之能胜强固立军之能。“头顶边关月,心系天下安。”胜战,是一支军队存在的根本价值。提升战斗力,是人民军队的原动力和出发点。“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习主席的“胜战之问”“价值之问”“本领之问”振聋发聩。“边陲之戍,用保封疆,国之大防,莫过于此。”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海上维权斗争最前方、边境边防斗争最前沿,全军官兵积极提升战斗力守护“大漠孤烟,落日草木”,保卫“高山峭壁、沧海孤礁”,成全“国泰民安、山河无恙”。人民军队应瞄准强敌、聚焦实战、常备不懈,学好战略思想、用好战术方针、挥好战争利器、抓好战时担当,以威武之姿占据坚实阵地书写忠诚慨慷。

枝叶相连,鱼水交融强固兴军之情。“仰望人民,人民至上。”关注人民军队需求,积极调动军事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传递着习主席直抵人心的情怀与力量。迎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初心传承,表彰“共和国勋章”“八一勋章”获得者的导向树立,“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为英雄戍边官兵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主席足迹,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一代代军人的感召激励,砥砺着人民官兵的精神魂魄。“统帅心之所系,官兵身之所往。”人民军队紧密地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坚持“聚沙成塔、攥指成拳”,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全面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坚持“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最大限度保护和调动军事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扎实开展党的纪律教育,坚持“从严治军,精准施策”,使党员干部既感受到法纪约束的硬度,又体会到组织关怀的温度,人民军队在高扬旗帜中凝魂聚气促进活力迸发激荡。

倚剑长啸强军梦,铸就军魂向复兴。人民军队当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恒心,“不辞辛苦入山林”的初心,讲述新时代强军制度,传承主战场为民篇章,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懈奋斗!

在新的起点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

第十四专题的《在新的起点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一文中,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把我们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建设得更加强大、更有战斗力。”强大的军队,离不开强军目标的牵引。强军目标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核心,是取得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的逻辑起点与原动力。全军唯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践行,矢志不移朝着实现强军目标砥砺前行,方能锻造成为党和人民放心的精兵劲旅。

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听党指挥关系我军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建军之魂。90多年来,我军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之所以能够成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决听党指挥。听党指挥是我军战无不胜的制胜秘诀,也是所有敌人最惧怕的一点。习近平主席强调,“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关键期,全军官兵应当铸牢听党指挥这一永远不变的军魂,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优越性和强大感召力。

扭住能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能打胜仗是强军目标的核心,强军说到底就是要强在部队战斗力上。追溯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我国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丧失殆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特别是我们相邻的日本,之所以从落后迅速崛起,其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从我国攫取的。为何我国会沦落至此?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军队打不了胜仗。军队打不了胜仗,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就得不到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强调最多的就是能打仗、打胜仗。这明确了能打胜仗在强军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强军之“强”,必须体现在能打胜仗上,把能打胜仗作为核心要求,强军兴军就有了硬性标准,就能在全军上下形成练精兵、谋打赢的正确导向,就能激发广大官兵建设部队、献身使命的热情动力,就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扛起强军兴军的重任。

夯实作风优良这个强军之基。作风优良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传家宝。我军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国内外强敌,经受住一切严峻复杂的考验,从小到大、积弱成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作风优良是重要的保证。只有过硬的作风才能锤炼英勇善战的部队,只有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军要强起来,作风必须过硬。”能否发扬我军的优良作风,“关系军队生死存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关系社会主义红色江山会不会改变颜色。”新形势下,全军要按照习近平主席的指示要求,持续深入大抓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深入推进我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深入开展纪律教育,严格纪律执行,用铁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既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全军只有矢志强军目标,聚焦备战打仗,锤炼实战本领,方能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

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四专题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