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体会
领导干部在2021年市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5篇)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81-463882 其他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5-13 06:45: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领导干部在2021年市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领导干部在2021年市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各位委员,同志们:

刚刚胜利闭幕的市第X次党代会,经过充分酝酿和讨论,选举产生了X市第X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刚才,市委X届一次全会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常委会和书记、副书记,批准了市纪委X届一次全会的选举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对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年龄原因和工作需要,上届市委中的一些同志不再进入新一届市委班子。这些同志在任期间,为X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借此机会,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从2020年7月16日来X履职,转眼已是一年多,随着对X的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时代气息,178万X人民的勤劳质朴和敢为人先,深深感染着我,时刻激励着我。今天,全会选举我担任市委书记,让我能够继续与X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继续与X干部群众同拼搏共奋斗,我心中充满荣幸与自豪。我将始终牢记2020年履职时的承诺,时刻不忘“此心安处是吾乡”,和同志们一道,齐努力、共X。

党代会的胜利闭幕,标志着X发展的“接力棒”历史性地交到了我们手中。这支“接力棒”,承载着光荣与梦想、凝结着责任与希望,接过这一棒,跑好这一棒,我们要怎么做?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总书记告诫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所以,在党代会报告最后的结束语中,我用了“继往开来、接续奋斗、再燃激情、再谱新篇”四个词,就是要提醒大家,新一届市委,要想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就必须倍加珍惜组织提供的机遇和舞台,倍加珍惜全市人民寄予的信任和重托,倍加珍惜历届市委打下的坚实基础,重整行装再出发、一张蓝图干到底,一步一个脚印,书写好现代化X花园城市建设的崭新篇章。借此机会,我讲五点意见,作为新一届市委的集体表态和郑重承诺。

一张蓝图干到底,必须高举旗帜、锤炼党性,赤胆忠心地干。旗帜就是方向,忠诚方显本色。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绝对忠诚之心,全面提升政治判断力。更加坚定地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永远信党爱党为党。要全面提升政治领悟力。更加自觉地以新思想定向领航、向新思想寻策问道,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让“四个意识”触及灵魂,让“四个自信”发自肺腑,让“两个维护”表里如一。要全面提升政治执行力。更加主动地把X的发展,放在全省、无锡大局中来谋划,以坚强的党性,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确保X各项工作行稳致远、永不偏航。

一张蓝图干到底,必须咬定目标、勤勉担当,姿态昂扬地干。这次党代会,确定了今后五年的思路举措、目标任务,这是新一届市委的行动纲领,也是我们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要把蓝图变为现实、把承诺变为成果,我们在座的大家,唯有身先士卒、忘我工作。要昂扬“胸怀凌云志,敢为天下先”的领跑姿态。持续自加压力,全面比学赶超,跳出“舒适区”、勇蹚“深水区”、敢闯“无人区”,在强手如林的新赛道上,跑出更多第一唯一、形成更多率先领先。要昂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攻坚姿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亮剑斗争,勤于提升本领,在事不避难、攻坚克难中,化解难点、打通堵点、创造亮点,誓把困难踩在脚下、不把问题留给后人。要昂扬“开局当决战,起步就冲刺”的紧张姿态。抢抓当前稍纵即逝的发展窗口期,对上级政策争分夺秒快对接,对重大部署披星戴月快推进,对既定任务顶风冒雪快落实,确保在群虎争雄的新征程上,布局快人一拍、落子先人一步、发展胜人一筹。

一张蓝图干到底,必须不忘初心、牢记宗旨,履职为民地干。从今天起,新一届市委就步入了全新考场,事业是考题,群众是考官。能不能得高分、得满分,既要看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绩,更要看我们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业绩。我们要学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大境界大情怀,时刻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公仆意识、践行群众路线,真正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忧乐记在心间,当好全市人民的勤务员。时刻做到工作上依靠群众。谋划发展思路,向群众问计;出台发展措施,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群众支持;衡量发展成效,由群众评判,让我们的工作赢得最广泛、最牢固的群众基础。时刻做到成果上惠及群众。统筹实施民生工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面临的难事、基层面临的难题、企业面临的难点,确保X“社会和谐、人民安康”。

一张蓝图干到底,必须精诚团结、和衷共济,同心同德地干。团结是班子建设的根基,基础有多深,X现代化建设的大厦就会有多高。各位委员都要把团结视为一种责任、一种胸怀、一种素质,做到政治上志同道合、思想上肝胆相照、工作上密切协作、感情上其乐融融。要用共同的事业增进团结。始终视X发展为己任,自觉把各自分管的工作,置于市委工作全局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分工不分家、补台更补位。要以严格的制度保证团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大到议事决策、小到请示报告,都要严格遵守制度程序。要不断完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真正做到“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要在协调各方中扩大团结。带头加强各套班子之间、上下级之间、条块之间、新老同志之间的团结,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人士的团结,在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中,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最强正能量。

一张蓝图干到底,必须克己奉公、清正廉洁,风清气正地干。新一届市委是全市的领导核心,能不能“拒腐蚀、永不沾”,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个集体的形象、声誉和威信,直接影响着全市的党风、政风和民风。我们要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刻喊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始终严格自律。牢牢守住思想道德防线、党性原则底线、法规纪律红线,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净化生活圈、严格管好身边人,堂堂正正干事、清清白白从政。要扛起首要之责。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刚性落实“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自觉接受监督。始终把监督当作关心爱护,自觉在“聚光灯”、“放大镜”下工作生活,切实做到打铁自身硬、正人先正己,合力守护好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各位委员、同志们,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和无锡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携手“赶考”、接续奋斗,不负伟大时代、不负党和人民!

第二篇: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X同志传达了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并汇报了我市贯彻落实意见,XX同志分别汇报了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关情况和相关工作安排,XX同志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会后请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抓好落实。

过去一年,是XX经济社会发展极其不平凡、极其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面对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面对日益增多的风险挑战,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XXXX关于东北振兴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强化“打先锋、站排头”意识,稳中求进、难中求成,XX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趋势性、关键性变化,我们的发展理念在转变,发展质量在提高,发展动力在释放,发展后劲在增强,发展环境在改善,干部作风在转变。这其中,农业农村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市粮食生产实现抗灾夺丰收,总产量达到XX亿斤,比上年增长XX%。XX机化水平达到90%,XX入选“国家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全面推进,打造美丽庭院XX个、干净人家XX户,实现了村屯“净起来”目标。可以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推动XX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委对农业农村战线的工作是满意的,成绩值得肯定。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历史交汇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我们更要稳住农业这个基本盘,加快补上农业农村这块发展短板,真正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作用,确保让广大农民和全市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这里,结合刚才同志们的汇报,就抓好下一步农业农村工作,我简要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强化思想认识,深入学习贯彻XXXX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

XXXX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特别是去年年底以来,XXXX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做好XX“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明确指示,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三农’工作成效”。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落实XXXX重要指示精神,站在党的工作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的高度,深刻把握今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战略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集中精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三农”短板,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确保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要紧扣目标任务,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今年“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围绕确保剩XX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进一步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集中攻坚。这里,要特殊强调的是,脱贫决不是扶贫办一家的事,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农口各部门,一定要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坚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尤其是针对

“两不愁三保障”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切实巩固脱贫成效。要大力发展乡土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等扶贫产业,持续开展好“第一书记代言”产品、精准扶贫大集等活动。同时,要积极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做好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为全面建成小康之后扶贫工作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做好准备。

三、要继续攻坚克难,全面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

去年我们用了一年时间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要继续按照“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目标,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今年整治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在“净起来”的基础上“绿起来”,还没有实现“净起来”的地方必须补课,抓紧赶上。工作推进中,一定要因村制宜,既要示范引领,也不能千村一面,强行搞一个模式。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选择什么树种,绿化哪些区域,都要征求村民意见。要认真落实管护责任,不能只建不管,积极动员农民参与到管护中来,争取一次投入长久受益。要切实做好资金保障,市里对每个绿化达标的村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各地也要不等不靠,多方筹集,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四、要积极沟通协调,全力争取国家和省里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今年,中央和省委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都非常大。近期,中央和省将陆续出台新的“一号文件”,农口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全市正在深入开展的“大培训、大对接、大招商”活动,紧盯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支持导向,切实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用足用好用活,特别是要围绕制定“十四五”规划,积极主动向国家和省里请示汇报,搞好沟通协调,努力争取能有一批高质量的重大项目、重大试点、重大专项纳入国家和省里的大盘子,确保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争得主动。

五、要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专班抓项目”取得更大成效。

过去一年,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专班,在XX同志的带领下,务实推进各项工作举措,解决了一批难点问题、谋划了一批优质项目、签约了一批战略投资者。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里将召开“三抓”大会,持续在全省推动“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各项工作。我们要认真落实省委部署要求,以“专班抓项目”为抓手,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重点抓好XX等重大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再引进一批具有全局性、支撑性的现代农业大项目、好项目,为全市经济稳增长作出新的贡献。

六、要不断激发活力,统筹抓好农业农村改革试点。

今年国家和省里部署了多项农业农村改革试点任务,已经纳入试点的单位,一定要认真研究、务实推进,力争出经验、出成果。没有纳入试点的单位,要积极争取,有条件的、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先行先试。刚才XX同志汇报了XX《意见》精神,全省有XX个乡村振兴新动能培育试验区,我市占了XX个,XXXX个,这项工作我们一定要抓好抓出成效。会后,请相关部门按照省里的意见精神,抓紧研究具体的支持举措,市委农办要牵头汇总形成一个全市整体的政策意见。

七、要狠抓社会治理,认真研究解决好“空心村”问题。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就业,“空心村”问题逐步凸显,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早晚得解决,早解决要比晚解决好。刚才,XX同志就解决“空心村”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少清同志就如何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治理“空心村”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各地在这方面也有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会后各相关部门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如果政策允许的话,今年可以率先在XX区搞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开。当然,这项工作也不能操之过急,必须稳妥,我们的目的是要以解决“空心村”问题为突破口,来解决乡村治理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

春节就要到了,各地各部门要高度关注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扶持救助力度,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坚决打击农民工工资拖欠行为。在节日前夕,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及时把党委政府的温暖送到基层、送到群众的心坎上,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过上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第三篇: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主持讲话

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主持讲话

下面,就今年的经济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对XX市来讲也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防控双重压力,我们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聚焦“两个更好”落子布局,抓大事谋长远,解难题攻难关,重实干求实效,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稳步向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初步预计,全市GDP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城镇化率提高1.45个百分点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单位GDP能耗下降4%左右。

一是产业发展提质提速。

围绕做大做强基本盘,谋划推进“1+1”产业布局,一体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聚壮大。坚持创新引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8家,“数字XX市”产业孵化创新平台建成投用。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一批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静脉产业园布局完成。

二是项目建设支撑有力。

坚持项目为王,突出结果导向,建立“四大办”工作机制,“三个一批”强力推进,47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89.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9条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06亿元,9条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加速推进,XX市港·淮滨中心港开航运营。信商回归升级工程加快实施,组建专业招商队伍,产业项目招引更加有力,明阳绿色能源综合示范产业园、杭萧钢构绿色建筑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三是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粮食产量连续14年稳定在110亿斤以上。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脱贫成果有效巩固。乡村振兴三年行动全面启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荣获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市。链式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茶叶、油茶和XX市菜“两茶一菜”四化工程一体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稳步开展,发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

四是民生供给坚实有力。

中心城区有机更新扎实推进,新十八大街贯通工程、“两个更好”城市书屋等民生项目建成投用,打通断头路13条,新建改建公园游园13处,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37个,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成效明显。城镇新增就业9.51万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16万人,空军招飞连续9年位居全国地市级第一,县级三级医院布局全省最多,农村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戴畈模式”荣获全国改革试点优秀等次。新增国家4A级景区3个,空气质量七项指标居全省首位,6个县实现二级达标。守住本质安全底线,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序有效,信访稳定、平安建设扎实推进。

五是干部作风明显转变。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精心组织建党百年庆祝活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成功召开市第六次党代会,描绘了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的美好蓝图。顺利完成市、县、乡、村四级换届工作,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全市上下崇尚实干、奋力拼搏的氛围更加浓厚,干事创业、争先出彩的精气神日益高涨,践行初心、勇担使命的信念更加坚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班子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市产业规模不大、经济结构不优等固有问题尚未破解,加之受疫情冲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煤炭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主要经济指标逐季走低,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增大,餐饮业、旅游业市场萎缩,群众消费意愿低迷,新老矛盾交织叠加,困难挑战明显增多,必须认真研究,着力解决。

二、今年的目标要求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是必须扛稳担牢的政治责任。我们要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以老区振兴为全局添彩。

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视察XX市的重大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锚定“两个确保”,对标“十大战略”,实施“1335”工作布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下大力气抓基层强基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奋力实现今年经济工作开门红、全年红,谱写新时代实现“两个更好”绚丽篇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增长7.5%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5%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0.8%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10亿斤以上,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CPI涨幅3%左右,货物进出口总额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

实现预期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把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方向。“稳”的前提是经济结构相对合理,经济体量支撑有力。就我们XX市来说,结构不优、人均偏少、质量不高,主导产业还没有有效形成,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所以XX市的发展必须稳中求进,重点在“进”上狠下功夫,坚决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夯支撑,敢于“跳起来摘桃子”,奋力跨越赶超,以“进”的态势夯实“稳”的基础。

把握政策体系、紧抓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等七大政策取向,含金量很高。比如,提出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这对我们来讲是重大机遇。适度规模的负债发展,是实现跨越赶超的有效方式。我们XX市债务水平较低,还有较大的发债空间,必须紧紧抓住这个重大机遇,用足用好用活政府专项债券,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有效投资,助力经济发展提质提速。

把握重大问题、统筹兼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化的创新成果。我们要深学细悟,以思想上的清醒引领实践上的坚定。底线工作“一稳皆稳、一失皆失”,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我们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全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以XX市一域之平安为全国全省大局之稳定作贡献。

把握竞争态势、加压奋进。新发展格局下区域发展态势深刻变化,优势快速转换,位势此消彼长。我市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欠账较多,经济总量虽然排在全省第9,但人均排名靠后,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大部分经济指标排在全省第二、三方阵,在黄淮南五市中经济总量垫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必须知重负重、加压奋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舍我其谁、勇于开拓的担当境界,加快大建设、推动大发展、实现大突破,奋力书写新时代XX市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三、全面实施“1335”工作布局

战略引领未来,布局决定格局。省委鲜明提出“两个确保”“十大战略”,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奋力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结合XX市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关键是实施好“1335”工作布局:

(一)塑造一个品牌。

即塑造“美好生活看XX市”品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9年9月,总书记视察XX市时提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XX市地处南北气候交界处,有着优越的生态环境、绚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资源禀赋、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网络,具备美好生活的底气底色。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为新时代XX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是我们提出“美好生活看XX市

”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社会逻辑起点。XX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打造“两个更好”示范区、美好生活目的地。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内涵深刻,包括美好物质生活、美好政治生活、美好文化生活、美好社会生活、美好生态生活。未来美好生活应具有鲜明的特征,表现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需求满足、活力充足,价值实现、前景可期,公平正义、责任担当。“美好生活看XX市”,就是将高质量发展融入到“美好生活”体系的构建中去,用动态的进行时,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展现我们XX市的担当,为贫困地区全面脱贫之后,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作出XX市探索。

(二)明确三大定位。

定位引领方向。科学的定位,是XX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国家战略,我们必须明确三大定位。

一是“鄂豫皖省际区域中心城市”。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均明确提出,支持XX市建设鄂豫皖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必须围绕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加强建设,提高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建好区域经济中心。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做大经济基本盘,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活跃度最高;实施工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现区域经济增速最快;以“数字XX市”

产业孵化创新平台为依托,培优壮大数字经济,以未来人居科学城为载体,创建国家未来人居科技创新高地,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最优。建好区域文化中心。深度挖掘XX市红色文化和大别山精神内涵,用好大别山干部学院、何家冲学院等红色教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区和大别山精神高地。发挥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在XX市交汇的多元文化优势,着力打造三大文化融合区,提高区域文化核心竞争力。建好区域枢纽中心。进一步构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便利交通网,推动区位交通优势向枢纽优势转变,大力发展智能仓储、智慧物流,布局物流市场和物流企业,加快形成外连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内接省内重要节点、便捷通达的物流通道网络体系。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成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力争大别山综合物流港纳入全省综合交通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

二是“大别山(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

省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南阳、XX市、驻马店协作互动,建设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我们要立足生态优势,重点在高效上做文章、做示范。做到大别山区域生态最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保持环境空气质量全省领先,率先实现全域空气二级达标;深入推进“五水综改”,力争全市国省控水质监测断面保Ⅲ争Ⅱ;全面实施土壤改良计划,逐步实现农产品绿色、有机,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建设大别山国家公园,加快建设淮河生态经济示范带。打造“两山”理论生态价值转换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逐步建立GEP价值评价体系,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打通

“两山”双向转化通道,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挥生态资源富集优势,紧抓国家政策机遇窗口,积极申报、强力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落地,一体打造区域性绿色金融中心和生态产品交易中心。

三是“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区”。

国家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中,长三角是领头羊,发展态势最好、发展质量最优。我们与长三角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区位相接,交通互联,承接产业有基础。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我们必须树立清晰的努力方向,即向长三角靠拢。具体做到:交通联通。深入推进“13445”工程,实现高速公路网络贯通;加快宁西高铁南阳经XX市至合肥段建设,实现高铁双向直达;优化航空综合服务,激活市场潜力,实现航班频次加密;发展淮河航运,实现通江达海。产业贯通。各县区要围绕主导产业,深入对标研究,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建设专业园区,全方位开展对口协作,实现研发在长三角、制造在XX市、配送到全国。创新融通。借鉴长三角地市发展经验,开展沉浸式对标学习,学习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与衢州共建“美好生活友好城市”,在同频共振中提升创新能力。要素协同。目前,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用地空间不足、招工困难、能耗强度要求高等问题短板,恰恰是我们XX市的优势。要强化系统思维,将分散的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形成协同优势,与长三角地区积极展开合作,把我们的要素融入他们的要素链,产品加入他们的供应链,产业嵌入他们的产业链,实现协同发展、互补共赢。

(三)实现三个突破。

思想观念守旧、营商环境不优、基层基础薄弱,是新时代制约XX市高质量发展的“三座大山”,必须统一思想、下定决心,集全市之力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让“美好生活看XX市”的康庄大道越走越宽广。

一是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在思想观念上突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我们一些干部因循守旧不敢想、避责躲事不敢干、不谙市场不会干、不善管理干不成,这些都需要通过改革创新破除思想和制度藩篱,打碎影响发展的“坛坛罐罐”,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大跨越。要系统思维落地。将以往就事论事、碎片化的思维方式,转化为集聚优势、整体合力、发展平台。善于用市场逻辑谋事,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尊重和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发挥行业商会、协会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用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自主经营的优良环境;善于用资本力量干事,抓住投资这个关键,下大气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拓展融资供给渠道,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以资本的力量推动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为壮大实体经济赋能;善于用平台思维成事,积极搭建各类平台,用开放的视野在更大空间整合资源,推动各种信息、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管理等要素互动耦合,握指成拳,实现价值倍增。要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资战略性布局,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品字架构”,加快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以国有资产整合赋能为抓手,实现国有公司信用升级,提高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以实施管理人员竞聘制、岗薪制、任期制、淘汰制改革为切口,在市场化经营机制上实现新突破。要攻坚

“四项改革”。按照整合、扩区、调规、改制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开发区改革,厘清开发区和属地职责边界,实质化推进“管委会+公司”模式,充分发挥开发区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通过“撤、并、增、转”,做好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重塑机构设置、机制运转、职能发挥、业务流程,持续提升机关专业化水平;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原则,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重塑职能体系、精简机构编制、优化布局结构,加快形成运行顺畅、协同高效、充满活力的事业单位现代治理机制;以集中统一管理为主线,以资产资源集中统管、机构精简优化、服务规范有序为重点,精心组织机关后勤改革,统筹推进标准化建设,探索服务社会化模式,有效提升机关后勤服务保障水平。要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明阳智慧能源建设新能源省级实验室,谋划建设羊山未来人居科技智慧岛、南湾数字产业智慧岛等一批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新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原学者工作站、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双创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全力支持与小米全方位创新合作,共同谋划建设小米未来之城。积极与司空家装、云知声等新一代智能制造企业合作,实现创新成果转化,推进设计XX市、标准XX市、数字XX市。

二是强化三项服务,在营商环境上突破。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基础,是区域竞争的核心优势。去年我市全省倒数第二,形势十分严峻,必须拿出华山一条路、横下一条心的勇气和行动,围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专业化系统推进营商环境革命,确保两年内实现最优营商环境目标。要在政务上提速。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和流程再造,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一枚印章管审批”,推动“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转变。要在便民上提效。整合归并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打造“12345”社情民意直通车,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扎实推进交房即交证、免申即享,从制度上、根源上提高便民服务效率和水平。要在利企上提质。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落实落细“县长+局长”“局长+1”工作机制,发挥好“首席服务官”作用,实现“有诉即办”,一站式解决企业诉求,推行“承诺制+标准地”改革,做到“拿地即开工”。对“专精特新”企业和重点企业定制专属服务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最优营商环境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谁影响营商环境就是阻碍XX市发展,谁破坏XX市的营商环境就砸谁的饭碗。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带头抓、亲自抓,主动服务、靠前服务。

三是强化党建统领,在基层基础上突破。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纵观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稳定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表象在工作,根源在基层基础不牢、基层党建薄弱。我们要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按照

“党建统领、数字赋能、协同联动”的总体架构,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市一级要改革增效、强化统筹,县级县乡一体、减县增乡,乡镇术业专攻、块抓条保,村(社区)分岗明责、网格管理,全面推进基层吹哨、部门报到、上通下达、快捷高效,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权责明晰、横向联动、纵向贯通、运转协调的工作闭环。关于这项工作,在下午的会上我还要作详细安排。

(四)突出五个着力。

“美好生活看XX市”是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需要把准方向、突出重点、明晰路径。

一是着力产业绿色崛起。

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是绿色发展,老区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经过多年集聚,我们形成的“1+1”主导产业加特色产业布局,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坚持以未来人居科技产业为主线,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坚定不移推进工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激活存量、扩大增量、优化常量、抓好变量,形成国家未来人居科技创新高地。发展绿色能源产业。以“风光火(水)储”“源网荷储”两个一体化示范项目和智慧能源体系为突破,统筹风、光、水资源,以需求牵引制造,扩大绿色能源供给空间,推动明阳新能源制造基地建成中部最大龙头,争取80家以上供应链企业落地,形成全省知名的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实现今年120亿、三年500亿产业规模。做大装备制造产业。依托信钢技改升级做强新基建材料产业链,支持同合车轮、航天精工、航天车辆、开源环保、三元光电、淮滨造船等做大做强,加快中部应急安全产业园建设,率先实现1000亿目标。培育绿色建造产业。依托杭萧绿建、万华生态、中浙远大、泰禾木业、现代筑美、上天梯新材料等骨干企业,加快水泥、罗山石材等原材料专业园区整合升级,实现集群成链,打造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三年实现500亿目标。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支持高新区、平桥区、浉河区、罗山县、固始史河湾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加快电子信息智造科技园建设,进一步招大引强、延链补链强链,咬定1000亿目标不放松。做优绿色食品产业。围绕

“米面油肉酒茶”,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向绿色食品产业转变。以实施品牌化、标准化、基地化、数字化“四化”工程为牵引,以华英、黄国粮业、豫申粮油、息县休闲食品、“两茶一菜”为重点,引进正大农牧“四位一体”中央厨房模式,带动食品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尽快实现1000亿目标。壮大时尚纺织产业。加速产业协同,支持淮滨县、固始县壮大织机规模,达到15万台以上,前端引进长丝织造,中端补齐染整产业链;支持潢川、光山打造羽绒和羽绒制品基地,重点在时尚服装产业集聚上集中招商,形成链条和规模优势,三年实现1000亿目标。培育生物医药产业。依托羚锐制药、信合援生等培育大健康医药产业,加快补齐上游原料药产业链条,加大引入制药研发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建设中医药省级重点实验室,结合实际引进医疗器械生产项目,三年实现100亿目标。全力以赴招商引资。聚焦主导产业,加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谋划力度,保障要素链、制度链供给,绘制“五链”图谱,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发挥招商专班作用,坚持大员上前线和主要领导“二分之一”工作法,用好产业引导基金,推进精准化招商、专业化招商,持续打造信商回归升级版,重点招引产业链头部企业、价值链高端企业、供应链枢纽企业,力争招引落地项目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

二是着力花园城市建造。

所谓花园城市,就是自然环境优美、景观特色鲜明、空间布局合理、城市管理有序、居民生活舒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花园式宜居城市。我市城镇化率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这是未来5至15年发展的潜力所在。要坚持中心城区龙头带动,推动信罗同城化、潢光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支持固始建设豫皖交界区域新兴中心,实现各县区联动发展。按照“将城市轻轻放在山水之间”的规划理念,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塑造风貌、延续文脉、提升品位。把城市发展活力放在青年人才集聚上,将城市特色聚焦在“生态休闲、健康活力、品质生活”上,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开发建设“一带三区”。打造浉河景观带,实施浉河一二期改造提升工程,高标准推进浉河三期,完善“浉河八景”,唤醒XX市记忆。打造科创新城片区,建设北湖环湖生态景观带、体育运动小镇、未来人居科学城,实现高端人才集聚、产学研用联动发展,成为“美好生活看XX市”的城市样板。打造高铁CBD片区,以XX市东站为磁力引擎,启动建设商务楼宇、羚锐大厦、明阳大厦,建设城市客厅,联通地下空间,实现多产联动。打造职教新城片区,前瞻谋划大别山高等职业教育中心,建成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职教新城,助力产城融合、信罗同城发展,建好人才资源“蓄水池”。构建山水城市。以“七山”郊野公园为环绕,以铁路、北环为绿环,以南北向城市内河、城市绿廊为线条,以公园、游园为节点,加快城市两圈三带生态绿网建设;以

“四水同治”工程和浉河景观带建设为两轴,以城市内河为连接,共同构建城市水网;启动北环、西环、南环快速路等一批结构性交通工程建设,三年完成城市交通骨干路网,以三网融合同构山水城市。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创新城市经营理念,构建运营城市生态模式,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统筹中心城区有机更新片区和安置区建设,疏解浉河老城区人口,提前完成教育、医疗配套建设,使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合理布局、高度融合。分类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问题楼盘攻坚上半年见到实效,持续开展城区人居环境整治,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两年内完成“一户一表”改造任务,再打通一批断头路,建造一批街头绿地、口袋公园,配建增建城市公厕,推动拆墙透绿,全面推广“两个更好”城市书屋,一体构建生活圈、健身圈、阅读圈。开展未来社区建设。出台支持装配式建筑政策措施,全面推广绿色装配式建筑、光伏建筑、森林楼宇、超低能耗建筑,稳步提升装配式建筑占比。围绕“三化十场景”,积极导入绿色家装、生态家具、智能家居等产业,加快启动羊山未来人居科学城核心区建设,打造未来社区示范样板,实现产业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有机融合。构建韧性城市。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强弱电和大型户外广告专项治理,实施燃气管网建设更新行动,加快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市建设,构建整体性城市安全系统,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树立全生命周期城市管理理念,构建数字化管理网络体系,加强物联网技术运用,逐步实现数字孪生。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实施“美好公寓

”计划,年内推出“拎包入住”人才公寓长租房2000套。建造“活力街区”,打造宜游宜业的酒吧街、创意示范街等青年消费新业态。构建时尚商圈,开发城市夜游餐饮精品路线,推出更多网红打卡地,提升城市活力和魅力。

三是着力乡村振兴扛旗。

跳出“三农”抓“三农”,聚焦“三农”抓“三农”。对我市来讲,就是要坚持“十百千万”启航,改革激活发力,“多彩田园”打底,“两茶一菜”挂帅,成就“食尚XX市”靓丽新名片。同时,建设动态监测大数据信息系统、标准化精准化帮扶系统,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努力实现更大突破。“十百千万”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县区建设10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每年建设100个示范引领村、1000个生态宜居村,其余村庄围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施综合整治,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样板。建立一套建设和评价标准体系,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用好各类投融资工具,打造乡村美好生活综合体。“三块地”改革激活要素资源。加快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实现以交易促融资、以融资促交易。推进宅基地改革,落实“一户一宅”要求,探索“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盘活利用闲置资源。统筹占补平衡收益,引导民间资本、金融资本等参与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多彩田园”升级做强农业产业。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紧盯种子、耕地、农机三个重点,谋划打造粮食安全产业带。围绕茶叶、油茶、弱筋小麦、优质水稻、水产、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全产业链,统筹

“一业一群”“一县一园”“一镇一品”,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城郊乡镇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共享农业、高科技农业园区等,让“城市农夫”有块田、“未来农业”有样板。特色品牌创建振兴“两茶一菜”。以城市名片标准建设毛尖小镇,重振国际茶叶市场,经营“XX市茶文化节”IP,加快“五大中心”和一站式产销平台高效运营,完成协会整合赋能,巩固提升“XX市毛尖”品牌价值,做优“XX市毛尖”。加快提升油茶种植面积和千亩基地规模占比,力争茶油产业综合产值到2025年翻两番,做大“XX市山茶油”。深入推广健康养生的XX市美食,加速推进XX市菜产业连锁化经营,创建美食地标城市。培育“食尚XX市,道地食材”公用品牌。围绕培优品种,促进规模化经营主体与科研单位、种业基地对接合作,用一粒优质种提升一条价值链;围绕提升品质,深化全域同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国家农业绿色先行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三个创建”,实施土壤改良提升五年行动,用高标准生态保障高品质食材;围绕打造品牌,坚持一手抓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一手抓区域公用品牌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助力XX市食材迈进大城市大市场。

四是着力交旅文创出彩。

交通和文化旅游密不可分。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作为省委提出的十大战略之一,既是培育支柱产业的应时合势之举,也是出彩出新、活跃全局之策。我市文旅资源丰富,通过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相结合,实现“快进慢游深体验”,在“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中,叫响“美好生活看XX市”文旅品牌。构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保快进”。加快“两纵一横”高铁建设、完善“五纵三横一环”高速路网、提升国省干道通达能力,全域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加快明港机场二期、潢川机场建设,构建快速立体交通网。实施交旅融合,推进通景公路、生态廊道、休闲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主题公路,实现多种交通方式内联外畅,旅游景区景点串珠成链。推动XX市东高铁枢纽、潢光高铁枢纽建设,开工建设XX市东站新增东通道(子站房)项目,续建XX市汽车客运东站,力争XX市北铁路枢纽项目列入国铁集团建设计划。打造文化旅游新业态“享慢游”。挖掘城阳城遗址、黄国故城、固始根亲文化等传统文化积淀,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招商优势。实施“大别原乡、旅居XX市”百家主题民宿示范工程,推动乡村旅游向品牌化、景区化发展。建设大别山精神文化旅游带,构建研学旅行体系,启动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城市创建(打造国内知名研学旅行目的地)。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深体验”。加快推广“XX市菜”“XX市毛尖”“大别山水”“红色研学”等品牌;搭建文创平台,打造博客小街文创主题街区,培育工艺美术、会展经济等新业态;培育建设XX市菜产业园,推进一批中央厨房建设,打造XX市菜品牌旗舰店、XX市菜餐饮连锁品牌;合理规划布局特色酒店,引进知名连锁品牌,提高住宿品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链条。塑造全域旅游品牌“显特色”。依托红绿资源优势,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二十五军纪念园,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传承区,形成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加快编制鸡公山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大健康和高端人才集聚打造全国一流的康养旅游目的地。持续推进鸡公山风景区、鄂豫皖苏区首府景区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积极推动汤泉池、黄柏山、西九华山等特色旅游景区提质发展。巩固提升浉河区、新县国家级全域旅游创建成果,支持商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光山、罗山、平桥、固始梯次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展文明创建

“提品质”。以精神文明创建为基础,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开展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健康城市创建,大力倡导文明生活理念,积极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的社会新风,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大力开展净化、绿化、美化、亮化行动,让城市面貌更美、生态环境更优、人居环境更佳,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升。建好区域消费中心。持续激发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补齐消费短板,彰显消费优势,聚焦构建慢生活圈推动消费升级,将XX市打造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的文化旅游中心、度假购物中心、生态康养中心。

五是着力品质生活引领。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强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高标准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区域教育、就业、医疗、文化、养老等资源优势,以品质生活夯实美好生活之基,让老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基础教育树立XX市品牌。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计划,确保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实施普惠教育扩容提质计划,确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提升计划,支持组建信高教育集团、平桥教育集团(平桥二高)、司马光教育集团(光山二高),促进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确保XX市基础教育全省领先。就业创业夯实民生之本。高质量推进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加快构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大力推进招才引智,积极招引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各类政策免申即享。持续推进万名学子回归工程,力争每年吸引1万名以上高校毕业生在XX市就业创业。打造“一县一品”的XX市劳务品牌。医疗卫生增进健康福祉。落实健康XX市15项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完成新标准“三甲”复审和市人民医院“三甲”创建,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和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建成区域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进入高质量运营,支持县级中医院“二甲”创建和县级妇幼保健院二级创建,大力支持中医发展。深化“五医”联动,持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文体设施丰富精神需求。加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体育公园、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实施“书香XX市”系统工程。推进一区一运动中心、一文化中心等相关设施建设。构建品质养老(康养)产业高地。围绕“两湖一山”区域,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和医疗康养业态融合,建设一批高端康养示范项目,打造特色鲜明、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医疗康养服务产业集聚区。积极发展健康旅游产业,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医疗、健康养生、休闲疗养、体育健身等功能的健康旅游基地,全面推广“戴畈模式”,完善居家养老体系。以前瞻性的眼光、强制性的要求,推进社区养老,提高服务水平,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大力引进品牌养老机构,多种形式支持。结合XX市自然生态和文化积淀,构建品质养老产业品牌。

四、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要毫不动摇地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各领域全过程各环节,把制度创新和治理体系建立在社会生产、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我们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行稳致远。

(一)一套规则体系强统筹。

制定四大规则体系,将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模式融入其中,更好地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形成合力。一是战略引领规划布局“一张图”。重在解决“干什么”。要立足XX市发展新定位,强化规划引领,坚持以系统化思维进行整体谋划,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方向,坚持多规合一,确保全域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一本账”。重在解决“怎么干”。要打破部门壁垒,把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的零散账变成“一本账”,实现“财力统揽、资金统筹、项目统定、预算统编、监管统一、绩效统评”,打通落实重大工程和民生实事的繁文缛节,强化重大产业、重点项目、重大资源要素的市域统筹。三是用人干事凝心聚力“一盘棋”。重在解决“谁来干”。要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干部监督管理机制,构建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环环相扣的工作落实链条,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四是党建统领联动治理“一张网”。重在解决“怎么保”。要突出做好“党建+基层治理”“互联网+政务服务”两篇文章,通过“制度设计+技术支撑

”,构建大党建统领、大联动治理、大数据应用、大融合推进,推动基层治理的网络化+网格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把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一套组织体系抓落实。

开启现代化XX市建设新征程,必须要靠坚强的组织体系去实现。一是党委政府决策。切实发挥好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切实发挥好政府科学谋划狠抓落实作用,侧重划重点、定标准、强支撑、重结果。二是“五部三组”指挥。围绕五个着力,成立工业强市、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交旅文创、品质生活5个指挥部;按照打牢基层基础、做优两个环境的要求,成立党建统领社会治理、文明创建、优化营商环境3个领导小组。通过“五部三组”指挥,实现四大班子齐上阵,确保复杂局面有人抓协调,艰巨任务有人顶得上,重点事项一起商量办,创新协作勠力谋发展。三是“两中心”推进项目。做强投资促进中心司招商,成立项目推进中心管落地,全流程服务项目建设。项目推进中心下设“四大办”,即大项目统筹办、大财政金融办、大监管服务办、大建设调度办。推广“店小二”项目专人服务制度,由副处级干部担任,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流程服务。实行“双回路”机制,针对跨县区、跨部门需强化统筹类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成立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招商、重大专项、重大改革专项四大类若干专班,侧重谋划推动,与县区、市直各部门按职责分工抓落实形成双回路运行。四是督查考核奖惩一体推进。成立督查考核奖惩委员会,理顺融合督查考评。整合党委政府督查力量,开展大督查。推广“三评两比一综合”,对干部进行精准画像。在县乡两级实施“双向换岗”制度,对排名末位的县乡两级党政班子成员离岗到项目建设和社会治理一线锻炼,对项目建设和社会治理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提拔重用换岗到县区,兑现奖惩、树正导向。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三)统筹发展与安全防风险。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对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努力实现本质安全。要强化平安建设。大员上阵开展化解信访积案攻坚,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强化人民调解基础作用,强化诉源治理、诉调对接,完善多元解纷机制,着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加快推进问题楼盘化解,严厉打击违纪违法行为,维护好群众切身权益;持续深化严打暴恐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纵深推进“一村(格)一警一连一法律顾问”共建机制,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三零”创建,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坚决控增量、有效减存量、积极防变量。要严守安全底线。持续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着力建强市、县、乡三级专业救援队伍,加快推进消防救援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国家中部应急救援基地;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压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法定主体责任,切实筑牢安全堤坝;强化安全教育,推广安全守则,每月坚持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转移避险、抢险应对能力。要守好疫情防控防线。牢牢坚持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方针,持续扎紧扎牢“四个口袋”,压实“四方责任”,提高“五项能力”,落细“四早”要求,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旦有疫情燃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圈住封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把疫情捞干扑灭。

(四)能力作风建设作保障。

坚持“严管+厚爱”“激励+约束”,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把正确的干事导向树起来,把鲜明的用人导向立起来,使广大干部时时在状态、事事见担当、人人有专长、处处严作风。一是深入开展“争先进位谋出彩”活动。县区和市直各部门要敢于工作争先、绩效进位、亮点出彩,对于市直单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县区晋位明显的,市委将大张旗鼓地激励;对于市直单位处于全省第三方阵的、县区排名后退的,坚决予以惩戒。二是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大比武活动。各单位要围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调研、大服务,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做到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素质过硬。三是严格落实营商环境奖惩。全市营商环境评价两年内要坚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今年市委将对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市直牵头单位、进入全省前35名的县、前18名的区进行奖励。评价结果与目标考核绩效奖金、评先评优、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文明单位创建“四挂钩”。对排名第三方阵的一级指标牵头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追责或免职,班子成员作组织处理;对全省排位70名之后的县、36名之后的区,对党政主职进行政务追责,对班子成员组织处理。四是树立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导向。各级领导干部要练就“一手抓项目促发展、一手抓治理解难题”的过硬本领,遇到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碰到问题敢于主动出击,面对矛盾敢于动真碰硬,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展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在大事难事面前显担当。要强化答卷意识,以结果论英雄、从过程找经验、用实绩来检验,把“结果导向”鲜明地亮出来、树起来。五是树立“一线选人,一线育人”的用人导向。对一般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坚持由事察人、实战选人,不看年龄看水平,不看学历看能力,不看资历看贡献,把经济发展主战场作为干部培育选拔的“大舞台”,把社会稳定第一线作为干部选用的“主渠道”,在党员干部中牢固树立“一线选人”的鲜明导向,鼓励引导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一线中去。尤其要坚持和完善专班工作制,以工作专班重新整合优化干部资源配置,实行单列考核、单列评优,对干得好、干成事的专班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培养使用,量才录用委以重任,不断造就一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五)严守纪律规矩当表率。

在座的都是全市干部队伍中的“关键少数”,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全面浓厚“严”的氛围。今年纪委监委要围绕分割转包工程、破坏营商环境、行政效能低下、漠视群众疾苦等方面从严监督执纪,查处一批影响发展的“绊脚石”。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

“一岗双责”,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做到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同部署、同推进,为“美好生活看XX市”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同志们,望远才觉天地阔,实干方能破浪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加快建设“两个更好”示范区、美好生活目的地,奋力谱写“美好生活看XX市”绚丽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在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7月21日)

杨 冬 生

同志们:

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各项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自加压力、加快发展、多作贡献,为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加快实现美好新宜宾的战略目标,为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而努力奋斗。光镭同志还要对全市经济发展进行总结和安排。

下面,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报告2008年上半年工作,并就下半年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今年上半年的工作

今年以来,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按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美好新宜宾的战略目标,突出“创新工作年”主题,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战胜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困难,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诸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势头。

(一)完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定位。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市委紧扣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和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基本思路和奋斗目标,结合宜宾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确立了把宜宾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的发展定位和打造“一枢纽、一城两中心、四基地”的具体任务,建设美好新宜宾的内涵更加丰富、目标更加明确。为进一步把思路变为举措,把目标变为现实,市委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建设美好新宜宾的决定》和《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重要部署分工方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半年来的实践证明,市委的决策和战略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符合中央、省委的要求,符合宜宾的市情,全市人民的期待,是加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全市人民的衷心拥护。

(二)抓实第一要务,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扎实推进。始终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全市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的态势,正朝着既定目标顺利推进。1—6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03亿元,增长14.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53亿元,增长28.8%。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有8个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最高的达到25.5%。

一是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以项目为载体,以产业为依托,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工业经济在逆境中奋起。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4.33亿元,增长18.2%;实现利税60.16亿元,增长23.11%,其中利润39.5亿元,增长25.56%。向家坝水电站、珙县电厂一期、筠连煤田综合开发、±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海丰和锐二期、红光TDA等重大产业项目强力推进。6个工业集中区通过规划评审,其中罗龙、阳春工业集中区列入新增省级工业园区。五粮液、天原、丝丽雅在同行业普遍不景气的状况下,依靠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在快速崛起。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省级清洁生产试点企业达到13户。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技改投资33.84亿元,增长51.26%。县域工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区县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到57.77%,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9.57个百分点;利润增长100.8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75.29个百分点。二是特色效益农业初见成效。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特色效益农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特色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在遭受低温雨雪冰冻和大地震等灾害的情况下,全市小春粮食总产量达到31.3万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产1%,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大春粮食种植面积455万亩以上,丰收在望。劳务经济继续发展,全市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09.56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41.74亿元。1-6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7.97亿元,增长5.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28.7元,同比增加329元,增长18.26%,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三是交通枢纽建设取得新突破。对外,宜宾至昆明高速公路全线通车,长江航道整治、乐宜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宜泸渝沿江高速公路、四川宜宾港、成贵铁路、宜宾机场迁建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对内,宜宾长江大桥竣工通车,观斗山隧道全线贯通,天池金沙江特大桥主跨合龙;宜南快速通道、宜庆路、高县至筠连道路整治工程、楼东至安边复建公路加快建设;屏山县城至新市镇复建公路、菜坝至屏山新县城公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同时,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加强。1-6月,全市完成通县乡水泥路(油路)220.8公里,完成通村公路628.7公里。

四是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启动了《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南岸西区、白沙、中坝、天柏等城市组团初具规模,市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滨江环线、西环线有力推进,城镇供气、供水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功能性设施的配套水平进一步提高。以争创省级文明城市为载体,积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加大旅游营销工作力度,旅游业在灾后快速恢复。1-6月,全市接待游客440.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亿元。新兴服务业健康发展,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取得实质性进展,商贸和物流业快速发展。1-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第三产业增幅均列全省第一位。

五是开放合作继续深化。积极搭建平台,创新工作方式,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中电国际、攀钢集团、苏宁电器、肯德基等一批知名企业进驻宜宾。1-6月,全市招商引资履约项目258个,实际到位资金90.26亿元,增长57.3%;其中实际到位省外资金54.61亿元,增长6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6个百分点。校地、银企、银政合作取得新进展,成功获得交通银行成都分行授信50亿元,在突破从紧货币政策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三)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取得新成效。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两免一补”全面落实,受惠学生达到67.72万人。职业教育三年攻坚全面启动,高中教育稳步发展,全市今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6759人,增长12.5%。十区县全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业工程扎实推进,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21万人,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社会保障工程取得新突破,城镇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符合条件的五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住房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解决了1780户农村特困无房户和受灾群众的住房困难。坚持开发式扶贫,4828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得到解决,30404名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扎实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整治活动,一批重点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中央政法委今年交办我市的十件涉法涉诉重信重访案件全部提前办结,上半年到省集访为零、进京非访明显下降、重大活动期间无恶性上访事件发生。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以上的安全事故。与此同时,“平安宜宾、法治宜宾”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四)坚持应对有度,切实做好抗灾救灾工作。今年1月中旬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高度重视,快速反应,迅速组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投入到抗灾救灾和生产自救中,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取得了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全面胜利。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在有力有序有效组织抓好自身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尽最大努力支援地震重灾区的抗震救灾,并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募集抗震救灾资金9216万余元,其中特殊党费1320万元,调运血浆36万毫升,运送粮食1500吨,派出车辆457台,派出各类救援人员2692人,支援阿坝州篾席162.9万平方米,为全省夺取抗震救灾重大阶段性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坚持改革创新,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切实加强市委班子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强化市委班子、市级班子之间、市级班子与区县班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不断提高。规范干部选任工作,开展了“全委会非定向差额推荐重要岗位拟任人选”制度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向纵深推进。以开放观念吸引高层次紧缺人才,面向全国公选了25名博士研究生,人才工作呈现新亮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探索推行“跨村联建、强村并组、村居合一、村企共建”模式,兴文、筠连、珙县在广东、浙江、北京建立了流动党员党委或党总支,全面推行离职村干部保障制度。加强作风建设,建立健全行政效能监察、行政效能投诉处理、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办法,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切实加强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政协按照法律、章程履行职能,深入开展“五五普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做好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今年以来,我们面临宏观环境偏紧、要素供应紧张、市场变化频繁等严峻形势,特别是在相继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直接影响和“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值得珍惜。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中也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我市经济总量还不大,经济发展速度仍然偏慢;结构不优,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不协调;后劲不足,规模以上企业和新上产业项目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任务繁重;攻坚克难的办法还不多,甚至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干部中还存在精神状态不佳、工作干劲不足等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争取新的发展。

二、认清形势,自加压力,为全省多作贡献

当前,四川正面临着少有的遭遇和处境,少有的困难和考验,少有的压力和责任,少有的关注和关切,少有的坚强和奋起。在这个发展的紧要关头,在抗震救灾的关键阶段,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对深入开展抗震救灾,抓好安置群众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全省的工作大局;抓好安置群众和灾后恢复重建,是当前全省的中心工作;“抓安民、保稳定、促重建、求发展”,是当前全省的主要任务。服从大局,服务中心,完成任务,要求我们进一步审时度势,找准定位,投身大局,奋发有为。综合分析,在全省的大格局下,宜宾也正面临着少有的特殊形势。

一是困难大。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生产生活资料价格高位运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要素供需的突出矛盾仍将持续。受汶川特大地震的波及,我市部分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增速放缓、减利因素增多,迅速走出行业性发展低谷的难度加大。在灾后恢复重建,举办北京奥运会的特殊之年,来自国内外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相互交织,更加复杂,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工作被动。这些情况,对我们应对复杂局面,驾驭发展全局,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更大挑战。

二是任务重。当前,我市经济结构调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正处在全面提速的关键时刻。我们既遭遇了外部环境趋紧、区域竞争更加激烈的不利局面,又面临自身实力不强、发展不足的巨大困难;既肩负着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又承受着资源、环境、安全、稳定的巨大压力;既要千方百计抓好宜宾的抗震救灾工作,又要承担起对口支援重灾区恢复重建的重大责任。非常之时要有非常之力,非常之事要尽非常之责,需要我们付出超常的努力,主动有为。

三是要求高。在四川新一轮发展中,省委、省政府对推动四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对川南区域的发展高度关注,寄予厚望;面对周边地区的竞相崛起,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尤其是在全省面临“五个少有”特殊局面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要求“灾区要尽力减少损失,非灾区要尽力多作贡献”,需要我们特别讲付出,自加压力,以更高的标准推进工作,以更大的力度促进发展,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中走在前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成绩为全省多作贡献。

四是机遇多。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提升的要求日益迫切,资本外溢和扩张愿望强烈,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和对口支援省市将全面开展对四川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国家和省上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灾区恢复重建的特殊政策,为我们争取扶持,突破资金、土地及其他要素制约,提供了最佳契机。汶川特大地震,使成德绵地区遭受重大损失,省上正在“因震谋变”,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这为处于沿江地区和川南经济带的宜宾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在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中,包括宜宾在内的川南区域在全省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使我们在重大项目布局、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处于有利位置。特别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市的发展基础更加厚实,承受外部压力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加上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受灾较轻,为我们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在区域竞争中主动出击,努力拼搏,赢得先机。面对特殊的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务必更加坚定坚强坚韧,务必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宜宾实际,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身大局,创新工作,多作贡献。

多作贡献,是宜宾加快发展的需要。上半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尽管我市保持了经济总体又好又快向前发展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但是,从发展速度来比较,我们却明显落后了。1—6月,我市GDP增长14.2%,虽然与去年同期持平,但仍列川南末位,比最高的凉山州(15.5%)低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2%,列全省第17位,仅高于阿坝、德阳、广元、绵阳等重灾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8%,列全省第12位。面对全省各地奋勇争先的强劲发展态势,宜宾要保位、要争先,必须自加压力,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把自己的经济实力做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赢得宝贵的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地肩负起省委、省政府和全市各族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多作贡献,既是经济任务,也是政治责任。省委、省政府对宜宾的发展高度重视,特别是奇葆书记、巨峰省长多次来宜宾视察指导工作,表达出加快宜宾发展的殷切希望。同时,在全省的“7+3”产业规划、承接产业转移规划、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项目布局等方面,省委、省政府也给予了宜宾许多重大的、实质性的支持。面对省委、省政府和主要领导的关心关注,面对全市各族人民的期待期望,作为全省经济总量靠前、受灾相对较轻的宜宾,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加快发展,没有任何理由不为全省发展勇挑重担。我们也只有通过多作贡献,才能争取到省委、省政府更多的重视,更多的支持。

多作贡献,宜宾既有能力,也有条件。今年,我市农业生产势头良好,只要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第一产业增长水平肯定高于去年。消费和投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34.7%,全年可望完成273亿元;消费稳中趋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全省第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有可能使某些地区、某些领域获得更大的支持,有利于我们推动五粮液、天原、丝丽雅等骨干企业扩大生产和销售,全市工业可望保持较快的增长。随着我市珙县电厂一期、普什醋酸纤维、海丰和锐二期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潜力的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将在明后年形成巨大的产能,为我市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只要我们勇于破除甘于落后的“宿命论”、得过且过的“懒汉论”、一看二慢三通过的“裹足论”,始终保持一种“输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争一流”的使命感,以攻坚破难的闯劲、勇攀新高的冲劲和奋力爬坡的韧劲,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就一定能够实现逆流而上、逆境超越。

三、围绕中心,投身大局,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按照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市委对当前和下一阶段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突出“创新工作年”主题,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自加压力,加快发展,多作贡献”的工作基调,全力推进“一枢纽、一城两中心、四基地”各项任务,更加重视改善民生,继续加强党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讲,就是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全省中心工作,扎实抓好抗震救灾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当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全市上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以坚决的态度、主动的精神、积极的行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好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宜宾在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中不属于重灾区,但仍然受到波及,局部地方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受损。特别是年初还遭遇了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受灾地区基础设施、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要完全恢复到灾前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受灾情况的统计、调查和分析,坚持依靠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同时,要积极争取并认真落实好国家和省上的救灾政策,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抓好群众安置工作,解决好群众基本生活。要高度重视卫生防疫,严防各类次生灾害,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要针对宜宾自然灾害多发的实际,牢固树立抓防灾就是保护生产力和维护群众利益的理念,强化危机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广泛开展防灾知识普及,加强对灾害信息的预测预报,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做好物资储备等抗灾准备工作,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抗灾能力。

全省的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重建关键阶段。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有效推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市对口支援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小组要主动加强与受援地的沟通衔接,协助他们编制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把受援地的需要同我市的实际能力结合起来,扎实搞好对口支援工作。当前,要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尽快启动一些与受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同时,要力所能及地指导和帮助受援地抓好生产恢复,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全市各级各部门尤其是直接参与对口支援工作的部门,一定要充分估计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实际问题研究透,把矛盾问题估计足,把具体工作做扎实,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

(二)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加快推进经济建设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领域存在的诸多矛盾、面临的诸多困难,根源是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经济发展速度不快。邓小平同志指出,“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都能解决;经济不发展,本来不是问题的,也会成为问题。”因此,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迅速做大经济总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强烈的赶超跨越意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松劲、不分心,立志奋起,尽快迈上新台阶。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联系宜宾实际,目前就是要紧紧围绕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的发展定位,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推进“一枢纽、一城两中心、四基地”建设上,尽快把宜宾的经济速度做快、经济总量做大、经济实力做强。

一要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要优化工业经济布局,集中力量加快建设沿江经济带,超前谋划好优势资源综合开发区的发展。要继续坚持大中小并举,不断做大支柱、做强优势、做活特色,依托五粮液、丝丽雅、天原等骨干企业,拓展延伸产业链,加快培育一批扩张能力强、提升空间大的中小企业,促进工业集群化发展。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项目工作,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以项目推动基地建设,以项目突破资金难题,争取在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力促一批项目及早开工,精心储备一批战略支撑项目。要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坚持市场理念指导,创新建设管理机制,着力在完善综合配套功能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形成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生长点。

二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以特色和效益为中心,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快建设沿江特色效益农业带,培育畜禽、林竹、烤烟、桑茶、粮油、果蔬等山区特色效益农业基地,积极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深入抓好统筹城乡工作试点,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加大农村路、水、气、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不断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要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结合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科学规划布局,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主动衔接我市产业和产品特点,建设物流园区和各类市场、特色商圈,积极做好设立出口加工区的申报工作。加快金融业发展,尽快完成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工作,推进金融领域的开放与合作,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在宜设立分支机构,深化银政、银企合作。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旅游业尽快向支柱产业跃升。同时,抓好房地产、信息、会展、咨询、法律等服务业的发展。四要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用足用好省上优先安排出川大通道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政策,尽快启动四川宜宾港、成贵铁路、宜宾机场迁建、宜泸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加快连接市内各工业集中区和川滇黔结合部快速通道建设,完善市域干线公路网,打造四川的“南大门”和通江达海的“桥头堡”。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加快完善城镇功能,有序扩大城镇规模,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五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区县加快经济发展,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同时,借鉴省上扩权强县试点的作法,不断健全市对区县的政策支持体系和激励机制。各区县要坚持优势优先、错位发展,立足各自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现有基础,及时优化调整一二三产业发展思路,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要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在抓好承接市外产业转移工作的同时,各区县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开阔的视野谋划发展,加强协同合作,齐心协力争取和承接一批重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做好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这篇大文章。

(三)高度重视稳定工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北京奥运会召开在即,抗震救灾紧张进行,做好当前的稳定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特殊。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按照省委“确保不出大事,力争不出小事”的要求,把各项工作抓得紧之又紧、实之又实,确保全市社会政治稳定。

一要切实增强维稳能力。各级干部要高度重视维护稳定工作,强化维稳责任心,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形势预判力。针对当前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调整的大变革中,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多、变化快,矛盾更加复杂的特点,善于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去认真观察、深入分析、理性思考,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见事早、方法活、处置快,不断提高应对各种困难、驾驭复杂局面、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二要切实做好信访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严格执行《宜宾市信访维稳工作责任追究细则》,强化领导责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要加大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力度,重点解决好移民安置、重大工程建设、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涉法涉诉、军队退役人员安置等方面的信访突出问题,努力杜绝非正常进京到省上访,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要认真开展区县委书记、区县长和部门大接访活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按照“属地原则”,对信访问题不能回避、不许积累、不准推拖,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要加强社会管理,注重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在维护稳定方面的特殊作用。要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对和运用公共媒体的能力,特别是要善于用好新兴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做好信息发布、引导舆论、教育群众的工作,努力营造喜迎奥运、团结和谐、共谋发展的社会氛围。

三要切实做好全市维稳工作。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加强隐蔽战线工作,坚决打击国内外敌对分子的分裂、破坏活动。要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黑恶势力”,深入开展平安宜宾创建活动,不断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群防群治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坚决遏制恶性案件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四要切实做好奥运稳定工作。平安奥运是北京奥运会取得成功的重大标志,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国家形象。要严格落实责任,全力做好奥运会期间的安保工作,确保我市不发生针对奥运会的暴力恐怖事件,不发生针对奥运会的重大刑事案件,不发生针对奥运会的破坏重要公用设施事件,不发生针对奥运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五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事故隐患大排查,对山地灾害、病险水库、学校危房、火灾等安全隐患要早发现、早消除,突出抓好矿山、交通、化工、建筑等行业和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不断健全完善突发安全事件和重大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及应急救援体系,加大事故责任追究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当前正值主汛期,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加强对山洪、泥石流的防范工作,加强对江河堤岸和病险水库等的整治、监测,确保安全度汛。

(四)为民安民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为民安民,改善民生,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永恒的工作主题。尤其是在抗震救灾的特殊时期,抓好安民,改善民生尤为紧迫而重要。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把安民放在首要位置的要求,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深入的作风,更加炽热的感情,把民生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全心全意做好各项工作,努力让群众安居、安定、安全、安稳、安心。

一要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八大民生工程”是市委践行党的宗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我市上半年民生工程总体完成情况较好,但整个民生工程执行预算只占全年预算的36.11%,并且有7项进展较慢,未达到时间进度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强化工作责任,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确保工作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二要突出抓好民生保障。安居、就业、就医等是当前群众最关心,社会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务必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要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灾后恢复重建的部署,结合农村危(草)房改造,抓好受灾群众、贫困群众、移民群众住房安置工作。同时,继续落实好廉租住房制度,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城镇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要加强就业工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多形式开展就业培训,重点帮助受灾群众、被征地无业农民、“4050”人员、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困难。要加强医疗保障,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扩大覆盖范围,逐步提高报销标准,加快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站点建设,加强城乡医药市场监管,控制和降低就医成本,保证群众能看病、看得起病。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等,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强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监管,千方百计保证“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三要积极做好群众工作。要发挥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进一步拓展为民工作队的内容和形式,在深入、深化上下功夫,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在第一线。要发挥好群众来访接待中心、惠民帮扶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的作用,办好信访电话专网和“12345”市民热线,畅通拓宽渠道,及时了解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工作中,要着力抓源头,把化解矛盾、减少矛盾作为重要责任,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着力抓疏导,重点针对受灾群众、征地拆迁群众、移民群众和生活困难群众,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加强情绪疏解和心理疏导,促进社会和谐。要着力抓结果,找准群众最急、最需、最盼的主要问题,千方百计做好服务工作,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战胜新挑战,夺取新胜利,实现新跨越,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要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凭实绩用干部、为发展配干部,注重在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和抗震救灾第一线检验干部、考察干部、培养干部、选拔干部,真正把那些思想解放、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把那些人品正、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的干部用到重要岗位,把那些碌碌无为的人调出来,把阻碍发展的人撤下来,造就一支能征善战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搞好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使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和党的作用更加有效地覆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筑牢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一流发展环境。危难方显身手,危难方见真功,危难砥砺作风。越是形势复杂困难的时候,越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运筹帷幄、驾驭全局能力的时候,越需要执著坚毅,实干苦干,决不言退;越是挑战压力集中的时候,蕴涵的机遇也越多,越需要我们创新思维,见识远,见事快,抢在先;越是责任使命重大的时候,越是考验党员干部党性和意志品质的时候,越需要讲大局,重责任,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事。市委要求,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不为风险所惧,不被干扰所惑,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到干事创业上来,担当起推动宜宾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任,进一步把发展、亲民、干事、学习的氛围搞得浓浓的。

一要更加顾全大局,形成合力。有没有大局观,是衡量一个干部党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志;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强化大局观念,主动关心大局、认清大局,自觉投身大局、保证大局,做到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无条件服从全局利益。要主动为大局谋、为大局干,自觉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放到全省、全市加快发展的大局中来定位,养成从全局上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习惯,摆脱旁枝末节的干扰,做出符合大局利益要求的决策部署。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坚决革除画地为牢的观念,坚决克服各自为政、互相掣肘的内耗现象,坚决破除打小算盘、谋私利的思想,凡事出于公心,坚持分工不分家,重大工作要打破分工界限、职能界限,形成齐心协力抓发展、促跨越的强大合力。

二要更加严守纪律,令行禁止。纪律是约束,是保障。正确的决策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作保证。要加强以《党章》为核心内容的党纪政纪条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围绕省委当前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牢牢把握市委工作基调,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管是哪一级组织、哪一级干部,对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必须不折不扣坚决执行,决不允许讨价还价、决不允许拖延不办、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督查考核力度,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部门、区县实行每月重点工作、重要指标公示制度,严格奖惩。

三要更加重抓落实,务求实效。毛主席讲,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既要讲说法,更要讲做法,既要作指示,更要抓落实,带头苦干、带头实干,做到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作为市委书记,我是抓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各位市级领导尤其是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是具体责任人,要切实按照市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重要部署分工方案》的要求,带头抓落实,率先出成绩。要突出重点抓落实,紧紧围绕宜宾发展定位,抓关键措施,抓薄弱环节,抓主要矛盾。对重要工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要组织专门力量,集中攻关,务求早突破;对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紧迫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扭住不放,重点督促,务求早见效;对国家、省上出台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灾后恢复重建政策,要加大研究力度,主动搞好对接,积极争取,务求多受益。各区县要立足多作贡献,敢于与强的比、与快的赛、与高的争,速度能快就不要慢,目标能高就不要低,鼓足劲,加足油,进一步加快发展。

四要更加创新求进,提升能力。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在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在追赶跨越的新时期,沿袭以往的老办法,工作很难有大的推动,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工作的新发展。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寻求上情与下情、全局与局部、宏观与微观、长远与现实、需要与可能的最佳结合点,坚持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执行好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破解发展难题。要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契机,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大热潮,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着力营造推崇探索、宽容失败,激励成功、善待挫折,鼓励冒尖、包容个性的创新文化,对干事创业者的失误,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发展、为了工作,不是谋取个人和小团体私利,就应宽容对待,让他们放心、放胆干事。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这一点上一定要统一认识,要有这种气魄、胸怀和胆识。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培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宽广的眼光和开放的思维,善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分析问题,不断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励精图治,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

第五篇:在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01213

杨军同志在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

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2月11日)

我受市委常委会的委托,向全委会报告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极不平凡、极不寻常。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节能减排、日钢重组等重大考验,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鲁南临港产业带、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双轮驱动”,以构建现代产业、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四大体系”为载体,以转方式、调结构、保发展、惠民生为主线,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创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一年来,市委常委会围绕中心、协调各方,在总体把握和决策指导上,注重正确处理保发展与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的关系,坚持“双主动、双确保”;注重开放创新,不断增创蓝色经济新优势;注重统筹城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重打基础利长远,加强城乡、港口、园区等基础设 1

施建设;注重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谋划“十二五”发展。先后就转方式调结构、大项目建设、城镇化推进、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科技创新、教育发展、人才队伍建设、金融业发展、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及时决策,集中力量抓好关系全局的大事。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调整中促发展,以增量调整促存量优化;召开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和两次常委扩大会议,确定了“五个转变、八个调整”的重点任务,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强对转方式调结构和大项目建设的调度,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着力组织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圆满完成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现场观摩会在我市的观摩活动,展示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崭新风貌。

――抓好蓝色经济区和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建设。鲁南临港产业区纳入省委、省政府“一体三带”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并申报国家海洋经济综合发展试点;区域合作开放综合配套改革方案获省批复实施;日照经济开发区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列入全国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山钢与日钢重组稳步推进;建设了梦幻海滩、游泳馆、多岛海、沭河公园等一批亮点工程;积极推进日照国际海洋城规划,日 2

照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中,日照居全球城市经济增长率排名第八位,居中国城市未来潜力排名第六位。

――成功举办2010年中国水上运动会。广泛开展“迎水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水运、奉献水运,高标准高质量做好赛事组织、服务保障、安全保卫等工作,创造了17大类227个项目、7706名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参赛的新纪录,我市成为国内唯一可以举办所有水运比赛项目的城市,进一步打造了“阳光度假海岸、水上运动之都”的城市品牌。

――积极推进对口援建工作。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克服困难,率先行动,迅速落实对口支援工作任务。市级领导同志多次带队赴新疆喀什麦盖提县调研对接,派出29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奔赴一线全面开展援疆工作,刀郎中学一期工程、现代农业灌溉百眼机电井项目已竣工,亚胡木丹村和英叶尔村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推进。高标准做好援建北川新县城和桃龙乡工作,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给我市的援川任务,创造了“日照速度”、“日照质量”,形成了宝贵的“日照援川精神”。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以“科学发展、开放创新、富民强市”为主题,以“保增长、惠民生、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为实践载体,突出实践特色,解决 3

突出问题,整个活动有特色有创新有实效。对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认识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进行全面总结,把建设“四大体系”作为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长效机制,并启动开展“创先争优、争做港城先锋”活动,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站在新起点,科学把握“十二五”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机遇,坚持跨越发展不动摇,紧紧围绕打造蓝色经济区、鲁南临港产业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解决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努力推动率先创新优质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组织专门班子深入调查研究,召开市级领导干部务虚会,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反复论证,形成了提交这次全委会审议的《中共日照市委关于制定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

市委常委会今年以来着力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坚持双主动、双确保,努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作为、变中求进,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深度影响,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努力争取保发展与节能减排的主动权。主要经济指标均能完成全年和“十一五”目标任务,预计今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3.2亿元,增长22.34%;进出口总值突破120亿美元,成为全省第四个进出口过百亿美元的市;港口吞吐量突破2.2亿吨,增长21.5%。一是抓好招商引资 4

和大项目建设。市委常委和市级领导同志带头招商引资,积极推进总投资2840亿元的169个大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临港产业集群。1—10月份,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26.9亿元,同比增长46.1%;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17.5亿元,增长22.1%;全年预计实际到账外资3.85亿美元。亚太森博浆纸二期、现代威亚发动机二工厂和自动变速箱、中粮黄海、森达美各120万吨粮油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重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精心组织实施137个工业调整振兴项目,带动八大产业调整振兴。1—10月份,全市八大工业产业调整振兴项目开工106项,累计完成投资251亿元。注重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出台了支持自主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集中力量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先扶持海帝LED电器、金禾生化、蓝晶易碳光伏组件、100万千瓦风力发电、天一生物科技等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项目。1—10月份,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1.8亿元,增长47.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0.55%,比年初提高2.95个百分点。同时,不断壮大旅游经济、研发经济、大学经济、体育经济等特色经济。加快繁荣发展港口物流、商贸服务、金融、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8%。我市荣获“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称号。三是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出台了《加强生态文明 5

建设构建生态环境体系的意见》,连续三次召开全市督查大会,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现场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和责任。市财政筹集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集中力量实施了水泥立窑生产线落后产能全部淘汰、市区集中供热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厂建设、设备改造升级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确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四是积极扩大消费、稳定外需。认真贯彻扩内需政策,落实支持家电汽车下乡、稳定房地产市场等系列措施,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1—10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6%;出口总值增长34%。

二、加快鲁南临港产业区建设,增创蓝色新优势。立足省委、省政府构建“一体三带”的新格局,把建设鲁南临港产业区作为重大战略举措,努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一是提高鲁南临港产业区承载能力。加快实施鲁南临港产业区规划,超前建设重要基础设施,科学规划临港产业发展和项目布局;搞好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增强鲁南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积极推进日照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铁路大通道、疏港高速公路、青日连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增强港口辐射带动功能。二是积极推进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规划建设。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把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作为“头号工程”,配合省主管部门做好规划、立项、土地等争取工作,加强对日钢重组的协调,及时搞好配套服务,6

确保基地建设前期工作积极顺利推进以及企业生产、职工“双稳定”。三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注重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努力推动城区均衡发展、功能配套、环境改善。全年预计完成市财政城建投资21亿元,是去年的3倍。城市中心区、老城区河道治理、阳光海岸、北海路等一批重点城建工程顺利规划建设。深入推进城中村改造,启动改造20个村,拆迁房屋3173处、41万平方米,建设安臵楼45.2万平方米。在全省2009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我市第五次夺冠。四是着力推进日照国际海洋城规划开发。借鉴国内成功模式,规划集海洋科技、海洋教育、海洋旅游、海洋产业、海洋服务等于一体的国际海洋城,着力打造蓝色经济区新平台。该项目已列入山东—新加坡经贸理事会工作计划,正在深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概念性规划,并吸引了新加坡胜科公司、星桥集团等大企业来我市考察对接投资。五是努力破解发展瓶颈制约。开展鲁南临港产业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积极破解融资、人才、科技、环境等制约问题。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金融业的意见》,积极打造鲁南金融服务中心。制定实施了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和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断加大人才招引和培养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列入省“万人计划”第一层次。深入推进“政府提速”工程,办理时限再压缩30%,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

三、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着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采取深入调研、健全政策、分解落实、督促检查、强化服务等综合 7

措施,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积极支持区县对接临港产业,加快发展县域、镇域经济。前三季度,全市县域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3.2%、14.2%、28.8%,一批经济强镇率先发展、脱颖而出,有9个乡镇街道财政收入过亿元。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年”和“121”科技提升工程,出台并认真落实《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积极打造特色产业、特色乡镇、特色村,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市粮食生产喜获丰收,茶叶、水产、畜牧等特色农业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升,与山农大对接的50个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402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72家。不断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全市新建农村社区16个,启动村庄改造迁建项目314个;市财政投入4000万元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完成植树造林10.7万亩;除险加固大中型水库8座、小型水库114座,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7处。全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四、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执政为民,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让发展成果由全市人民共享。今年,全市财政统筹安排资金43.34亿元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组织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平安惠渔等12项市办为民实事,加大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8

一是加快构建民生保障体系。积极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1—10月份,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2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人。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0.5%、13.4%。积极搞好新农保试点,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城市由每人每月276元提高到303元,农村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300元。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750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助4750万元。市社会福利中心、救助管理站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二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臵,大力推进镇域小学、县域初中和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努力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全市“新农合”农民参合率达到97.7%,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8%。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计划生育管理。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推广水上运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实现了我市亚运会金牌零的突破。重视统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三是加强社会建设。市委常委会定期专题研究社会稳定、平安建设和信访工作,组织开展“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积极构建“三全”维稳体系。扎实搞好上海世博会、水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加强校园安全和薄弱环节治理,9

抓好安全生产、“三品”安全工作。全市信访总量、“两抢”警情、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均持续下降。我市建立“六张防控网”、构建现代警务体系的做法被公安部推广。

五、注重民主法治建设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充分调动各方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市委常委会高度重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切实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一是积极支持人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行使职权、加强民主监督。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加强对人大工作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支持人大围绕贯彻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监督工作,听取审议了工业结构调整振兴、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报告,开展了对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节约能源法等情况的执法检查和“港城环保世纪行”活动;对教育、食品安全、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进行专项监督。重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依法行政。落实基层政法单位保障措施,强化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制约,不断推进司法公正。二是有力支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组织专项督查,推动政协工作加快发展。支持政协按照宪法和政协章程履行职能,定期召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会、党外人士座谈会,围绕大项目建设、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财源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等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形成并落实了一批 10

有见解、有分量、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促进全市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群众,出台了《关于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为重点,定期举办集中学习报告会,积极开展“一月一讲”、名家讲坛等活动,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四心”教育五延伸工程为主线,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精心组织对学习贯彻五中全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创先争优等重大主题、重大活动的宣传,推出了道德模范侯加明、东港区新农村文明社区建设等先进典型。围绕建设滨海文化名城,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抓好市级综合文化中心、创意产业园、村居文化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出台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快培育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推出了《日出先照》等文艺精品。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等活动,搞好精神文明创建,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了城乡文明程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因素。

六、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履行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的职责,增强了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一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港城先锋”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夯实基层基础、11

推进中心工作的重大机遇和持久动力,加强分类指导,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争当带富先锋、和谐先锋、创业先锋、服务先锋、敬业先锋和兴业先锋。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1380多次,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230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5万件,进一步巩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强化了基层基础工作。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认真贯彻中央选人用人“四项监督制度”,制定并落实市委和区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规范,加大整治用人不正之风力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社会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干部“四德”考察工作的意见》,强化对领导干部“德”的考察。采取公开考选等方式选拔了部分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和区县直部门负责人充实到市直部门和区县党政班子,今年以来全市共提拔86名、交流30名县处级干部,进一步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召开了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落实县乡党委抓基层党建和后进班子整顿工作责任制,不断加大后进村转化力度,积极推进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出台《村干部补贴发放管理暂行办法》,筹措补助资金2163万元,保障了村干部工资按时发放。积极推进“四规范建设”,扎实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四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制度创新年”和学习贯彻《廉洁从政准则》活动,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注重完善惩治和预防腐 12

败体系,认真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加强对领导干部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坚决纠正作风不实、执行不力、脱离群众等行为,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和整治消极腐败现象。1—10月份,全市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19件,处分党员239人、开除党籍107人。五是加强常委自身建设。常委会成员始终牢记大局、团结奉献,主动参与集体领导。进一步健全常委分工负责制和市级领导包联大项目、基层乡镇工作制,对涉及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决策,都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都按分线工作的要求,主动靠上,直接调度,现场督办,用心落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通过“双直通车”、定期接访等途径,不断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努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头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办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及时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自觉接受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监督,从严要求分管的部门、单位和家属、子女,牢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保持了正气、阳光、廉洁、务实的总体形象。

一年来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市委常委会的工作与省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从经济发展看,自主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经济总量较小、财政和县域经济实力较弱;招商引资力 13

度不大,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保发展与节能减排“两难”问题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发展方式比较粗放,项目质量、产业层次、竞争优势有待提升。从民生和社会建设看,部分群众在就业、就医、教育、社保、住房等方面还存在困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任务艰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公共安全仍有隐患。从干部队伍和党的建设看,有的干部缺乏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思想需要深入解放;“慢、软、虚、散”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决策的执行落实不够及时有力;有的干部宗旨意识、责任意识不强,作风漂浮,脱离群众;基层党组织建设还有薄弱环节,干部消极腐败现象仍时有发生,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市委常委会进行了认真研究,对加强和改进今后的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下一步一定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认真研究解决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落实责任、抓好执行、凝聚合力,确保整改措施到位和工作任务落实。希望同志们对市委常委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奋进,努力以更好更快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为“十二五”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杨军同志在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

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2月11日)

根据市委常委会议研究的意见,我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市委对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高度重视。10月19日召开了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并发出通知对学习贯彻作出全面部署。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要求,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与开展“创先争优、争做港城先锋”活动相结合,与做好“十二五”规划及各项实际工作相结合,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这次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深入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省委九届八次全体会议以来的工作和“十一五”发展情况,科学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促进山东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由经济文化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跨越 15

具有深远意义。

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全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加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学习计划,采取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集中培训、举办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学习。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通读文件与专题研讨结合起来,认真研读,掌握要领。要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采取生动灵活的方式,组织好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切实把思想高度统一到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好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推动我市率先创新优质发展上来。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全会精神实质。特别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我国、我省和我市“十一五”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省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战略判断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明确方向、把握大局,珍惜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富民强市新跨越;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省委《建议》的主题、主线和“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我市“十二五”的发展方向、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工作重点,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省委关 16

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大部署,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进一步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更加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在推动我市科学发展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关键在行动、关键在落实。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切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科学发展、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以全会精神为指导,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和各项政策措施,认真研究解决好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确保今年和“十一五”目标全面实现,为“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加强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建设

解放思想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扫除障碍、引导发展的重要法宝。面对“十二五”发展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从领导干部做起,着力提升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此,市委决定,从现在开始,用一年时间在全市深入推动以“开放创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主题的新一轮思想解放,开展“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建设年”活动。开放创新是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转型升级是开放创新、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跨越发展是开放创新、转型升级的目标指向;加强“三力”建设是推进思想解放的有效载体和具体举措。在巩固深化“向南看、向北看,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各级和党员干部要进一步 17

解放思想,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加强“三力”建设,着力增强跨越发展的中心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率先意识,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打好思想基础、工作基础。

一要加强执行力建设。三分决策,七分执行。执行力既体现工作态度、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也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能力。要树立“雷厉风行、崇尚行动、追求一流、重在结果”的执行理念,转变作风、注重实效,积极主动、坚决有力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坚决克服工作不主动、畏难发愁、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现象。要加强执行体系建设,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做到每项工作都定人员、定标准、定时限、定责任,有督查、有考核、有奖惩。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凡是定下来的事情就立说立行、一抓到底,决不在执行落实上打折扣、讲条件,努力以高效率、快节奏、扎实干、有作为的工作状态,确保政策措施执行到位、重点项目推进到位、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要加强创新力建设。解放思想,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维,敢走自己的路,敢做别人没有做过、没有想到和想到而没有做到的事。要以新一轮思想解放为契机,积极引导各级干部打破传统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束缚,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深入挖掘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发展活力。要加强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研判和对战略性、前瞻性、趋势性 18

问题的研究,在复杂环境中捕捉机遇、抢占先机。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把上级的方针政策与我市实际相结合,形成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切实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积极倡树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竞争的创新文化,旗臶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批评空谈者、宽容失误者,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实践,推动机关工作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三要加强公信力建设。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必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想问题、定政策、作决策、做工作都要尊重群众的意愿、从群众利益出发。要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村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坚持言必行、行必果,不折不扣兑现政策和承诺,及时解决好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社会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要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严格落实招商引资、优化环境的各项制度,严肃查处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等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破坏经济发展的各种行为,严厉打击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违法问题,着力整治“中梗阻、不到位、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形成公平公正有序的良好发展环境。

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充分认清在新一轮思想解放中的重大责任,思想上重视、态度上端正、行动上自觉,带头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更要带头拿出敢于正视问题、19

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认真查找和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尽职尽责谋发展、雷厉风行抓执行,努力干出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业绩。要加强对“三力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讲求实效,不走过场,把思想解放与“三力”建设落实到解决具体问题上,落实到转方式调结构和大项目建设上,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上,落实到发展财源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落实到优化服务、优化环境上,带动全市各级形成风气正、干劲大、合力足、作风实、绩效好的发展氛围。

三、认真抓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与落实,努力增创日照跨越发展新优势

这次会议讨论审议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和重大举措,对各项任务进行了谋划和安排,效为同志作了制定《建议》的说明。各区县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建议》的要求,运用好这次会议的成果,坚持开放搞规划、民主搞规划、创新搞规划、统筹搞规划、务实搞规划、超前搞规划,科学制定并全力落实好我市“十二五”规划和各区县、各行业的“十二五”规划。

(一)深刻认识基本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是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十一五”期间,我市广大干部群众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挑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总量扩大、结构渐优、质效提高的新阶段,综合竞争力、发展活力、20

创新动力显著增强,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框架初步形成,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但要清醒地看到,日照发展仍处于创业阶段,经济文化后发展的基本市情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仍是主要矛盾,并面临诸多挑战:如何解决资源环境约束,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实现保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双主动”;如何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扬长避短,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如何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做大做强城市载体,统筹城乡发展;如何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解决民生建设的突出问题,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等等。我们更要看到,随着我国我省区域发展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为标志的新的生产力大布局,推动鲁南临港产业区进一步做大做强;以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铁路大通道、青日连铁路、日照机场等为标志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市加快进入“高速时代”;以青岛海湾大桥及隧道开通和保税物流中心、鲁南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等为标志的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促进我市加快形成立体开放的新格局;以日照国际海洋城为标志的海洋经济大开发,必将为我市科学发展增创蓝色优势。多重机遇组合叠加,诸多载体加快建设,必将使我市优势更加凸显、潜能加速释放。面对发展的机遇、挑战和困难,我们要咬定跨越发展不放松,任何时 21

候都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从实际出发,在深入分析市情,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编制“十二五”规划。

(二)着力提高“十二五”规划的全局性、务实性、科学性、系统性。市委、市政府对编制“十二五”规划高度重视,组织专门力量广泛调研、加强编制,已初步形成了阶段性成果。要按照这次会议要求,进一步集中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努力提高“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一要完善思路、创新理念。要牢牢把握“十二五”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在认清市情、把握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坚持好字优先、以强取胜,注重从“短腿”中寻找发展动力、巩固优势与接长“短板”相结合,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做到目标追求更高、思想境界更高、发展质量更高、综合效益更高。二要科学把握日照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方位。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推动全省钢铁工业向高端发展,加快建设鲁南临港产业区;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带,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完善扶持政策,培植特色优势产业。这是日照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最大优势和特色所在。在规划中要充分把握这一战略重点,紧紧围绕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临港产业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规划建设,搞好重点带动、重点突破,为全市新发展新跨越增添 22

力量。三要突出优化发展布局和大项目支撑。围绕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加强对产业发展、区域发展的整体规划,不断优化提升“东港、西新、南工、北游、中城”的空间布局。特别要积极谋划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和未来发展方向、支撑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产业集群项目、基础设施项目、节能环保项目和民生项目,为“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提供保障和支撑。四要加强规划的协调与衔接。要加强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本级规划与上下级规划的衔接协调,确保各级规划编制有序推进。要认真研究把握中央、省“十二五”发展的重点,加强与国家、省“十二五”规划和各重点专项规划的衔接汇报,积极争取将日照在全国、全省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项目纳入中央、省的规划盘子,尽最大努力争取国家、省对我市的支持。同时,要加快规划编制进度,明确责任,全力推进,确保“十二五”规划按时优质完成,为市“两会”召开做好充分准备。

(三)全力落实“十二五”发展的重大举措。在精心制订“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早行动早部署,出台有关配套政策,细化各项落实措施,加强支持配合,全力抓好规划落实,努力在以下八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一要在区域发展战略上实现新突破。要全力以赴、积极争取设立日照保税港区,推动鲁南临港产业区上升为国家海洋经济综合发展战略,推动我市成为全省海洋装备、海洋生物、船舶制造等高端海洋 23

产业基地,探索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试点,通过集聚区域要素为日照发展搭建更高平台、拓展更广空间。二要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主导产业抓集群、传统产业抓升级、新兴产业抓规模、现代服务业抓特色,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突出发展临港涉海高端产业,着力打造钢铁、石化等临港产业基地,积极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港口、旅游、体育等特色经济,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三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坚持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并重、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互融、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共进,加快推进港口、青日连铁路、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铁路大通道、日潍和枣临岚高速公路、日照机场建设;统筹推进水利、电力、原油管道、生态环保等重点工程,形成城乡发展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的态势,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四要在园区载体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突出资源整合、发展集聚和效能提升,集中力量抓好“八园(区)一城(国际海洋城)”开发,发挥好园区在集聚产业、吸引人才、促进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打造率先创新优质发展的新高地。五要在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抓好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民生问题,加快构建水平更高、保障力更强、覆盖面更广的民生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六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实 24

现新突破。着眼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努力形成城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七要在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绿色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保发展与节能减排“双主动”,以节能降耗、治污减排、生态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促进绿色增长的制度设计和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节地节能节水型经济发展,打造绿色生产力。八要在开放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构建“东吸亚太、西连桥带、南引长珠、北接半岛”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入推进鲁南临港产业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抓好人才、科技创新工作,努力为全市科学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和支撑。

四、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和党的建设,凝聚率先创新优质发展的强大力量

实现当前和“十二五”发展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率先创新优质发展提供有力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保障。

要着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做好群众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立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 25

切依靠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加快搭建符合群众愿望的工作平台,不断完善创新民生手册、“双直通车”、公开电话、行风在线等群众工作制度,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群众工作网络。要坚持用真感情、好作风与群众打交道,真正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好群众工作。要善于用新思维、新手段,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形成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主力军。

要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港城先锋”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一要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坚持重在抓住基层、重在解决问题、重在服务大局、重在典型带动、重在落实责任,加强分类指导,细化考核评价标准,积极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在转方式、调结构、保发展、惠民生的具体实践中创先进、争优秀。二要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贯彻“四项监督制度”,加大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完善干部 26

考核体系,与“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直接挂钩,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危机感、事业心、责任心。三要坚持不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县乡党委抓基层党建、后进班子整顿工作责任制,不断深化“三级联创”和“四规范建设”,积极推进市级领导包联欠发达镇村工作,确保基层党建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发展好。要着力抓好以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完善以“选派、选育、选聘和建立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激励约束机制,努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要结合搞好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坚持分类指导与整体推进相结合,集中排查、整治、转化、提高一批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通过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党员承诺制等制度,引导党员增强宗旨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进一步扩大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的工作覆盖面,抓好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场所阵地建设,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党的工作活力。四要大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三力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下大力气、用真功夫解决好部分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决惩治腐败,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领域,加强对权力行使全过程特别是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干部的监督,努力使制度更有用、教育更有效、监督更有力。各级 27

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纪律观念,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严守《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从严管好自己、下属和家人,提高拒腐防变的辨别能力、自控能力,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十二五”宏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即将开启。让我们在中央、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团结拼搏,务实进取,为推动率先创新优质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和“十二五”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赵效为同志关于制定日照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2010年12月11日)

制定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意义重大,市委对此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结束后,市委立即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对制定我市“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九届十一次全委会后,又进一步作了安排部署。此前,市政府就编制“十二五”规划组织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形成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初稿,为《建议》的制定作了必要准备。在《建议》制定过程中,杨军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进行讨论研究,就一些重大问题提出重要意见,并亲自作了修订。《建议》初稿广泛征求了市几套班子成员等领导同志,部分党内老同志,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直各部门、各区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市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12月3日,市委常委会进行了讨论研究,同意提交这次全委会审议。《建议》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建议(讨论稿)》经这次全委会审议通过 29

后,市政府将据此进一步修改和编制好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请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一、关于“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

正确估价“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认识和把握好当前面临的形势,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依据和前提。《建议》对“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括总结,对“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判断。

“十一五”时期是日照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奋斗目标,积极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胜利完成。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预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将突破1000亿元,是2005年的2.3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是2005年的3.8倍;日照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是2005年的2.5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3亿元,是2005年的3.6倍。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得到新加强,改革开放形成新局面,城乡建设实现新提升,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人民生活有了新改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抢抓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鲁南临港产业区的重要机遇,争取了一批重大基 30

础设施、重要生产力布局大项目,使我市在全国、全省区域经济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坚持增量、存量“双调整”,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有效争取了保发展与节能减排“双主动”;日照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我市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经过五年来的努力,我市的发展跃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十二五”及今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建议》简要分析了我市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将纳入国家海洋经济综合发展战略,鲁南临港产业区被列入省级区域开放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省委、省政府对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铁路大通道、青日连沿海铁路、新一轮港口建设、中石化30万吨级原油码头、疏港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与投用,青岛海湾大桥及隧道开通将形成青日“一小时经济圈”;日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物流中心(B型)、鲁南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运营将产生更大的集聚效应,这些都为我市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面向未来,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良好的物质文化基础,有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有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与此同时,《建议》对面临的挑 31

战也作了客观分析,主要是:经济规模不大,人均GDP水平不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社会事业支撑不够,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等。加快“十二五”发展,既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又要认清挑战、战胜挑战,努力开创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建设新局面。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膨胀经济总量,力争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的快速发展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机遇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结构转型的攻坚期;是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强力推进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为实现现代化目标奠定基础的关键期。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委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建议》提出今后五年我市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港口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生态建市“四大战略”和改革创新、对外开放“双轮驱动”,围绕加快建设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区,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我国东部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滨海文化和旅游名城、海洋科技教育创新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推动率先创新优质发展,实现富民强市 32

新跨越,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这一总体要求,体现了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委会精神,坚持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新的发展定位和战略任务,顺应了我市“十二五”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要求,符合我市实际情况。

围绕把握好、落实好这一总体要求,《建议》提出了“六个坚持”的指导原则:即坚持结构调整,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力求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坚持海陆一体,把蓝色经济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港城、港带、港桥、海陆”一体化;坚持开放创新,把对外开放、改革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兼顾,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这“六个坚持”既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需要全面领会、深刻理解,认真贯彻落实。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建议》从八个方面提出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地方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人均生产总值 33

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科技创新能力迅速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发展,努力实现“五个转变”:即由“工业强市”向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转变,由高耗能、资源型向低碳、绿色、循环经济转变,由投资、消费、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与科技创新驱动转变,由陆域经济发展向海陆一体发展转变,由城区、县城发展向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转变。三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海洋产业占GDP比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显著提升,文化产业形成较大规模。四是蓝色经济快速壮大。临港产业集群以及海洋产业、涉海产业不断壮大,港口竞争力大幅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具有海洋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成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和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五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农村人口向市区、县城、中心镇集聚,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迅速膨胀。基本完成城市中心区和日照国际海洋城起步区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力争新农村建设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六是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争取通过国家生态市验收,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体系,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七是社会建设有力加强。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 34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卫生医疗体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八是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目标的确定,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的要求,突出了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突出了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突出了民生建设这一根本,也充分考虑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将转方式、调结构与快发展、增实力紧密结合,与培育主导产业、打造城市特色、统筹区域发展紧密结合,体现了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的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根据《建议》确定的目标要求,结合省里约束性分解指标,提出具体指标。

三、关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

《建议》从十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

(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中之重。《建议》提出要坚持调整增量、优化存量、扩大总量的原则,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科技含量高、产业链完整、规模和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提升壮大制造业。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形成以钢铁、汽车、石化、浆纸、粮油加工为重点,区域特色鲜明、竞争优 35

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化、国际一流水平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并大力发展上下游产业,打造精品钢铁及配套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企业,培育汽车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形成临港石化产业集聚区;拉长木浆产业链,打造全国最大的浆纸生产基地;规划建设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粮油加工基地、粮油物流中心。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发展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新医药、海洋新兴产业及环保产业,建立一批国家或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培育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使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争取日照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保税港区。融合发展滨海旅游、水上运动、休闲娱乐、大学经济、文化会展等特色经济,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高端休闲度假胜地。四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坚持海陆统筹、以海促陆,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基地,构建“一带三轴八区”的空间架构。加快建设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取跻身全国一流的开发区。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岚山经济开发区、莒县工业园区和市北经济开发区跨入全省先进开发区行列。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仍然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强化,不能削 36

弱。今后五年,必须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健全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构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建议》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主要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施“百万亩种植业调整增收计划”,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和市场适应能力,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提高经营性收入,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大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饮水、供电、公路、通讯等建设,积极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郊区向城区、乡镇向街道、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三)建设国家重要枢纽港。港口既是综合运输枢纽、重要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又是统筹海陆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十二五”期间,必须进一步突出港口战略地位,立足港口货物吞吐量过两亿吨的新起点,着眼沿海港口竞相发展、竞争加剧的新背景,依托铁路、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的集疏运新体系,综合考虑、科学谋划港口的建设发展,提升核 37

心竞争力。一是加快港口规划建设。以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为方向,提高日照港作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大宗散货和油品运输重要港口的地位,进一步扩大集装箱业务,建成全国大宗散货中转储运重要枢纽和集装箱支线港。推动港口功能从资源进出功能向工业功能、现代物流服务功能转变,由综合运输枢纽提升为资源配臵枢纽。二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铁路大通道、青日连沿海铁路等工程建设,推进城区铁路南移工作;建设枣临岚高速日照段、日潍高速日照段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日照支线机场,形成综合海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现代化、立体化、高速化的集疏运体系。三是提升港口带动功能。建立港城联动协调机制,推进港城一体化。加大对港口建设的支持力度,拓展融资渠道,增强港口发展后劲。

(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这既是打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要求。“十二五”期间,要不断巩固提高“联合国人居奖”成果,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着力构建市区、县城、城镇协调发展、功能互补、合理布局的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宜居城市。一是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加强中心城区建设,适应百万人口大城市的规划要求,优化实施好“东港、西新、南工、北游、中城”的发展布局,建设一批基础性、功能性、标志性、公共性重大项目,逐步形成现代化大城市的 38

空间架构。优化提升主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中央商务区,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完成北海路等主干道和阳光海岸建设,建成优美的滨海旅游观光走廊。综合整治日照老城区、石臼城区环境,建设富有特色的商业、文化、服务街区。进一步提高岚山城区规划建设水平。加快莒县、五莲到市区的快速通道建设,构建两县驻地到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二是建设日照国际海洋城。力争到2015年基本完成起步区的开发建设,使之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样板。三是搞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营造更加优美的人居环境。

(五)提升教育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一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强素质教育、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优化配臵教育资源,推动普通中学、小学优质发展,提升高职和中职院校办学水平;加强特殊教育,发展继续教育,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二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三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建设各类研发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四是着力构筑区域人才高地。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把日照建成区域性的创新创业城市。五是大力 39

实施品牌创新战略。加强品牌规划和政策引导,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名优品牌和产品。

(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实现日照率先创新优质发展的根本动力。《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抓好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加快推进鲁南临港产业区区域开放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机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扩大民间投资。二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高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企业,培植建设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出口创新基地。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和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外资招引,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三是大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与青岛、鲁南、长三角、环渤海、新亚欧大陆桥、日韩、欧美、港台等合作。

(七)创建滨海文化名城。《建议》围绕做深“昨天文化”、做实“今天文化”、做活“明天文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任务:一 40

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传媒、创意设计、数字软件、动漫游戏等产业,培植一批龙头项目,打造一批示范基地。三是积极发展文化事业。积极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进一步发挥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四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市级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建设完善区县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等设施,配套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居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与建设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是“十二五”期间必须正确把握的重大课题。《建议》提出,必须坚持环境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生态建市战略。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形成具有日照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工业、交通和建筑体系。严格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二是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强化陆源和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切实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加强对市内主要河流流域的监测治理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全面治理港口粉尘污染,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 41

力度,建立重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体系。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及海滩、岸线保护水平,加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实施绿色通道、城乡绿化、水系绿化、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建设生态廊道、生态片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九)加强民生与社会建设。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富民与强市相统一,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夙愿。《建议》对加强和改善民生建设作了重点强调。一是健全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推进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推进农民工加入社会保险。积极扩大试点范围,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二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保障能力和群众受益水平。继续推进医改工作,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是大力发展科普、全民健身、人口计生、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各项社会事业。四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和社会公平。五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建设,为构 42

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建议》最后一部分,强调着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着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着力发挥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这些要求是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政治保证,贯彻落实好这些要求,就能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请同志们集中精力审议好《建议》,共同谋划好我市未来五年发展大计。

领导干部在2021年市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