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1科技创新心得体会交流发言
2021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交流发言
2021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交流发言 撷取高质量“富矿”,提炼科技创新新优势。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标,率先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塑叠加合作与竞争的技术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人员优势,在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发展保障下,实现高效协同、共保联治。
要扣紧各条经济带战略“支点”,牵住着眼长远、把握大势综合抉择的“牛鼻子”,勇于开“顶风船”,把稳开门问策和集思广益“方向舵”,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抓住主要矛盾,锻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危中有机、危中求机、转危为机的本领才干。
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成果、基础研究创新,建设产学研结合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供需对接、多元共治的经济治理体系循环,形成要素集成、成果转化、交流合作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提升对外开放和生产力水平的适配性、科学性。
孕育有营养“富矿”,优化迭代升级新路径。我国深化改革之路孕育着转型发展进程中丰富的斗争经验和主体活力,紧紧扭住高水平、高能级、高产能区域协同新枢纽,畅
通学科之间、技术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实践路径,实现制度环境和体系改革推进有序、保障有力、治理有效。
要着眼于“智慧大脑、资源载体、发展引擎”一盘棋整体谋划,坚持兼容并蓄、各展所长,实现深化改革新动能的内涵型增长,探索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综合价值向高端延伸。
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破转型升级、迭代升级过程中的信息壁垒,加快补齐产业结构、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等断点短板,为落实产业链“一招鲜”“几招鲜”,寻求治理能力新的增长点不断探索、开拓创新。
要发挥企业主体优势,加速改革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调动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的主动性积极性,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在落实落细协调共进、开放共赢新任务新要求上全面发力、蹄疾步稳。
实现可持续“富矿”,拓展民生共享 x 域。要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办好自己的事”的制度保障,让顶层设计和开门问策有机结合起来,站稳扩大内需“基点”,增进持续发展韧劲,让以群众为主体的经济圈、生态圈、文化圈、生活圈融合起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要健全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双循环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扩
大配置范围,维护公平正义,落实均衡普惠,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以绿色共保为目标任务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交通出行、教育医疗、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综合维稳、文明创建各领域各环节促进均衡可持续,推进更高水平、更加公平的全覆盖体系建设,共绘绿色发展底色,发出改革开放的时代强音。
第二篇:2021科技创新心得体会交流发言
2021科技创新心得体会交流发言
撷取高质量“富矿”,提炼科技创新新优势。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标,率先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塑叠加合作与竞争的技术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人员优势,在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发展保障下,实现高效协同、共保联治。
要扣紧各条经济带战略“支点”,牵住着眼长远、把握大势综合抉择的“牛鼻子”,勇于开“顶风船”,把稳开门问策和集思广益“方向舵”,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抓住主要矛盾,锻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危中有机、危中求机、转危为机的本领才干。
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成果、基础研究创新,建设产学研结合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供需对接、多元共治的经济治理体系循环,形成要素集成、成果转化、交流合作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提升对外开放和生产力水平的适配性、科学性。
孕育有营养“富矿”,优化迭代升级新路径。我国深化改革之路孕育着转型发展进程中丰富的斗争经验和主体活力,紧紧扭住高水平、高能级、高产能区域协同新枢纽,畅通学科之间、技术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实践路径,实现制度环境和体系改革推进有序、保障有力、治理有效。
要着眼于“智慧大脑、资源载体、发展引擎”一盘棋整体谋划,坚持兼容并蓄、各展所长,实现深化改革新动能的内涵型增长,探索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综合价值向高端延伸。
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破转型升级、迭代升级过程中的信息壁垒,加快补齐产业结构、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等断点短板,为落实产业链“一招鲜”“几招鲜”,寻求治理能力新的增长点不断探索、开拓创新。
要发挥企业主体优势,加速改革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调动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的主动性积极性,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在落实落细协调共进、开放共赢新任务新要求上全面发力、蹄疾步稳。
实现可持续“富矿”,拓展民生共享新疆域。要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办好自己的事”的制度保障,让顶层设计和开门问策有机结合起来,站稳扩大内需“基点”,增进持续发展韧劲,让以群众为主体的经济圈、生态圈、文化圈、生活圈融合起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要健全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双循环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扩大配置范围,维护公平正义,落实均衡普惠,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以绿色共保为目标任务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交通出行、教育医疗、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综合维稳、文明创建各领域各环节促进均衡可持续,推进更高水平、更加公平的全覆盖体系建设,共绘绿色发展底色,发出改革开放的时代强音。
第三篇:科技创新交流材料
自主创新天宇亮剑
菏泽天宇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菏泽交通集团总公司的控股公司,是以生产泡沫镍新型电池材料为主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建于1998年,创业之初,仅有1个生产车间、4台自行设计的简易设备、十几名职工。八年来,天宇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先后在技术、工艺、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使产品质量快速提高,企业规模快速膨胀,使天宇公司迅速成长为中国镍氢电池材料行业的排头兵。目前,公司拥有资产总额8000万元、员工386人;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高标准产品实验室;拥有连续式泡沫镍、集流式拉网式泡沫镍超厚泡沫镍、合金泡沫镍、泡沫铜、镍粉的全部知识产权,产品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制造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被列入国家“双高一优”导向计划和省市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达到了年生产连续式泡沫镍100万平方米的规模,产品销售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8%。
2000年,公司荣获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发的“中国电池材料行业排头兵”荣誉称号。2001年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总结天宇公司八年来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领导班子有这样一个共识:只有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公司产品的产量与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公司在市政府及市科技局的帮助下,积极争取优惠政策,申报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获得资金支持。不断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建立了企业技术开发中心,配备了美国进口的SOLAARS原子吸收光谱仪和W—130/230Series PH&ORP控制仪,引进了日本产EH—R系列易威奇电磁计量器、智能拉 1
力机、金相显微镜等先进实验仪器。从1999年到2005年,公司共投入研发资金1000多万余元,不断积累经验,改造传统工艺,进行技术创新。由于连续化泡沫镍是新型的电池材料,国内没有成型的制式设备,各生产厂家之间都相互进行技术封锁,天宇公司为了发展的需要,自2000年2月至2005年5月先后自主研发了五代不同的泡沫镍生产设备,推陈出新、精益求精,从老一代设备的使用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使设备的精细化、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工人劳动强度明显降低,使产品质量得到不断提升,这些设备的研发在国内外同行中均属首创,天宇公司也因此获得十余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成为推动天宇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不断扩大企业规模,逐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的电沉积生产线由最初的4条发展到现在的44条,年生产能力由最初的10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00万平方米。2004年天宇公司根据市场镍镉电池逐渐减少、镍氢电池需求量逐渐增加的实际情况,利用真空磁控溅射原理,研究开发了新的磁控真空溅射电池材料生产设备,替代了涂覆导电胶工艺,避免了涂覆导电胶工艺中杂质残留量高和化学镀镍方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产品的抗拉强度、柔韧度延伸率提高40%以上,完全满足了高容量、高性能电池客户的需求,提高了产品档次,打破了该工艺由国外垄断的局面。同时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90%以,年新增效益1800多万元。2006年3月,公司第三台磁控真空溅射镀镍设备投入生产,目前,公司第六台真空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投入生产,天宇公司利用此技术生产的产品可实现年新增效益1800多万元。
三、以人为本,激发自主创新活力
公司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逐步建立了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使优秀人
才能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形成了“尊才、爱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了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首先大力引进人才。近年来,天宇公司通过公开招聘、重点引进等多种方式,先后引进了1名博士、3名硕士以及40多名本科技术人才,充实了企业人才队伍。为了吸引科技人才到公司创业,保证引进到公司的人才安心创业,公司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并在工资、奖金方面向科技人员予以倾斜。目前,公司380多名员工中,大专以上120人,本科40人,工程技术人员51人。
(二)着力培养人才。公司每年选送技术人员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及沈阳真空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培训。近几年来,公司共选派员工参加培训130多人次。通过培训,使这些技术人员找到了自己的位臵、发挥了自身作用、体现了自身价值,提高了公司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为公司实施科研开发和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竭力聘任人才。积极从高校和科研机构聘任人才,与航天工业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聘请了10余名知名的新型材料学专家、教授为顾问,帮助解决研发中的技术难题。
四、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建立自主创新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技术开发中心建设。为进一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2001年,公司成立了市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投巨资配备了美国进口原子吸收光谱仪和控制仪,引进了日本产EH—R系列易威奇电磁计量器、智能拉力机等先进实验仪器,建立了高标准产品实验室。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开发中心的规模不断扩大,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现拥有专业研发人员51人,其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32人。近日,公司申报的泡沫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批准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样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我市还是第一家。
(二)实行课题研究责任制。为了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公司对技术开发中心实行课题研究责任制。规定每周一召开科研例会,由总经理掌握科研进度,研究科研情况,布臵科研课题,落实对完成科研课题的人员进行奖励,并根据生产、市场需要增加新的攻关课题。课题研究责任制也调动了广大职工热爱技术、钻研技术、关心技术的积极性,各车间都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对生产发现的问题及时研讨、解决,有效的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
(三)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在住房、工资、奖金、荣誉、福利待遇等方面实行动态管理,浮动考评,对成绩突出、做出重大贡献的员工予以重奖。对列入公司计划的科研课题,按完成情况进行科学考核,根据带来经济效益的大小对承担人进行奖励,激发研发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1999年8月天宇公司研发的超强结合力连续式泡沫镍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1999国家级新产品”,同年11月该产品获得国家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对外经济合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2003年1月公司采用异型屏蔽系统研制的新型泡沫镍制造设备填补国内空白,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近年来,公司共申请专利11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8个,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产量迅速增长,企业竞争实力大大增强。
(四)依靠产学研结合丰富创新资源。
公司深刻认识到泡沫镍领域创新资源匮乏、创新能力薄弱的现状,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到北京、沈阳、长沙、秦皇岛等地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针对自身的技术瓶颈、技术需求寻求技术合作,重金聘请专家、交流技术创新信息经验,先后与
燕山大学、湘潭大学及沈阳真空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这些院校和研究机构也分别在天宇公司设立了实习和研究基地。2003年1月,公司与燕山大学合作成功研制了用于汽车尾气过滤的超厚泡沫镍和用于热处理催化剂的镍网生产设备,产品获实用新型授权。产学研结合为天宇增添了自主创新的力量,目前,公司生产的产品、研制的设备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自主创新,是天宇公司的亮剑之举,使天宇公司的连续式泡沫镍生产产生了质的飞跃,特别是磁控真空溅射技术的成功研发,为天宇公司泡沫镍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全国泡沫镍行业已形成南力元(长沙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北昌普(沈阳金昌普公司)、中天宇(菏泽天宇公司)的三足鼎立之势,菏泽天宇公司已经占有国内约28%的市场份额,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与国内著名的新乡环宇、天津和平海湾、江门三捷、深圳迈科等电池厂家均建立了业务关系,产品供不应求,在整个泡沫镍行业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十一五”期间,天宇公司将继续依靠自主创新求发展的道路,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延伸连续泡沫镍项目的产业链条,致力开发镍氢电池、动力车用电池,生产终端产品,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进军国际泡沫镍市场,争取到“十一五”末,使连续泡沫镍年产量达到300万平方米,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为菏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农业生产科技创新心得体会发言
农业生产科技创新心得体会发言
纵向上,推动农科人才双向流动,攻破人才难关。相对而言,基层因为政策、资金、科研环境等多方因素,人才总量偏少,人才质量稍弱。然而种源问题不管是在研发育种、田间制种,还是种子加工阶段都少不了农科人才这个核心要素。
因此,要推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农科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通过外出培训、跟班学习、顶岗锻炼、调整交流、挂职锻炼、提拔使用、建立专家工作站、农科人员下沉、驻村工作队员选派等方式,从政策、资金、职务职级、福利等方面做好保障,解决农科人才的后顾之忧,确保基层种源人才源源不断。
横向上,推动政企、政校内外合作,攻破技术难关。种源为何“卡脖子”,究其根本在于国内研发重复多突破性少,成本高收益却不确定。因此,仅靠政府部门“闭门造车”、农科人才单打独斗,耗费时间长成本高风险大。
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和当地科研院所、专业高校以及优质企业内外合作,通过聘请专家顾问、村集体经济入股、农村优秀人才回引、种源项目联合研发等方式,打破行业和行政壁垒,引进先进科研技术和高效种植方法的同时,将市场需求和育种研发有机结合起来,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成功率,攻克技术难题。
时间空间上,宣传引导持续发力,突破思想难关。粮食问题、种源问题事关民生大计,事关社会稳定,绝非一朝一夕就可攻克。因此,关于种源安全、保护耕地、珍惜粮食等内容要持续宣传,久久为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大众观念和思想习惯。
空间上,要通过微信、广播、小视频、网站、LED屏、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在多行业多领域全方位全覆盖进行宣传引导。针对党员干部,可利用“万名党员进党校”、干部下基层、研发基地现场观摩、制种育种现场体验、“重走长征路·吃忆苦思甜饭”主题党日等载体,不断提升认识,强化责任。
针对青少年,学校党组织要精心组织策划,可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组织“打谷子”“掰玉米”等劳动体验,带动家庭珍惜粮食,勤俭节约。只有上下左右“一盘棋”,人人珍惜粮食、人人爱护粮食、人人尊重农业工作者、人人愿意为种源事业出力的良好氛围蔚然成风,种源问题才有望得到根本解决。
第五篇:科技创新心得体会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
我们生活在美好的二十一世纪,历史的车轮正在向前飞速滚动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断增加,为我们创造了无忧无虑的新世界。在这信息如此发达的年代,竞争如此惨烈的环境,要想有一席之地,必须具有创新之观念。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对大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既对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珍贵契机。中国已正式加入了WTO,在更高层次和更广泛领域直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的贸易规则的挑战、信息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因此,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从公元前1829年的蒸汽机车,一直到公元前1909年的燃油汽车,从公元前100年我们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到公元前1450年的活字金属印刷机,科技创新在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观念在不停的更新,成果取得飞越的进步。这些都是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企业经营,都不可以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做学问的学者要更新自己的观念,办企业的企业家更要如此。为什么每年有很多企业宣布破产与关门呢?他们当中不凡有大型企业,百年老店。然而同时还有很多企业却在这竞争的潮流中脱颖而出或成功转型呢?成为后来者居上。主要原因是在决策层有没有创新的观念,敢不敢采取创新的观念。成败也就在一念之差,如何操作,完全在于人的观念。当然做学问的亦是如此,如果每次研究的课题都是一样,谁会有兴趣继续研究呢?抱佛念经那是和尚的事情。
四代领导人都很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领袖毛泽东在一篇题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文章里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里说: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执政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强盛。”
这一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设国际创新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好的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而做出的重大决策。现在,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我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必须大大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认真抓好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技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
个人在学习中应当主动积极的学习科学知识,学为所用;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科技前沿的技术,宣传科学知识。关键是多动脑,勤于思考,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意识的寻找更易行的方法。
现在的科技给我们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坏处,从公元1909年亨利·福特发明的汽车以来,给我们旅游、出行带来了很多方便,可是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却难以控制。现代化的工厂和农业排放的污水,使清澈见底的小溪、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使栖息于水里的小动物不能生存、繁殖,污染了水资源。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科研人员又继续科学创新,设计了环保太阳能汽车、环保自行车,废物进行回收利用,使资源再生。我觉得科技的创新给我们的生活创造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说到资源,我想到了能源。我最近在看论文资料时看到21世纪,波能、可燃冰、煤成气、微生物、绿藻将成为人类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我想如果要利用好这些能源,我们的科技人员又将进行无数次的科技创新,我们也将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科技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未来寄托在我们身上,以后的新世纪带给我们的将是更伟大的发展。
是谁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是科学技术,是它把我们的世界变得辉煌灿烂;是它让全世界,甚至整个地球成为宇宙中一颗闪亮、耀眼的明亮之星。作为一名研究生现在最重
要的事就是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掌握更多的知识,长大才能用智慧创造出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
余秋雨先生在《雨夜诗意》一文中写了这样一句话:“人生许多关节点的出现常常由于偶然。种种选择发端于一颗柔弱的心,这颗心不能不受到突发性情景的执意安排。无数偶然中隐伏着必然,换言之,堂皇的必然中遍布着偶然。人生长途延伸到一个偶然性的境遇,预定的走向也常常会扭转。”偶读至此,与我心颇有触动。我常常在想,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如果不是在一个学习氛围非常好的宿舍;如果不是朱凤的提醒和鼓励;如果不是当初放弃工作机会,选择读研,使我得以在很多名师大家的指导下发展研究能力„„ 如果不是这一切,我也许现在依然在学校的殿堂外徘徊。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正是如此,正是因为在我的周围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师长同学,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的帮助与关怀,我才能在科学研究的路上走这么远,走这么快。
因此我就想,21世纪正是一个讲求科技创新的世纪中华民族的崛起渴望着拥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虽然说,人才的培养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努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环境的力量仍不容忽视。而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奖励机制乃至整个社会就正是这样的环境。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身处这样一个积极的环境,但是在许多地方,有许多我的同龄人则未必有如此的幸运。我想,倘使有一天,整个国家都能够积极倡导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全社会都能够鼓励扶持科技创新活动,那么,中华民族的崛起便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