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体会
教师和家长沟通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编辑:梦回江南 识别码:81-486906 其他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5-25 18:09: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教师和家长沟通心得体会

家长和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把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只有老师与家长取得共识,才能使家长与学校唱好一台戏,才能实现孩子健康成长的目标。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和家长沟通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和家长沟通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

1.对于知识型的家长: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这些家长一般来讲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我们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作为教师应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在听取家长意见的同时还要具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地分析。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修养,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这类学生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一般见面都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是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教师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主动地与老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动配合教育工作。

3.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毛病,他们也不加分析就拳脚相向。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式的交谈方式。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使他们相信,请他们到学校来并不是为了给孩子以惩罚,而是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声明:既不能打骂孩子,还要起到教育作用。

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教师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5.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要以理服人。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碰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班主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教师和家长沟通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我们要充分掌握这一有利条件,积极发动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确实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一、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切忌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每次家访我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我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有时请数学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我们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家访中我表现出了足够的诚心和爱心,讲话也特别注意方式,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尽可能委婉的表达。如果我们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我们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就多报忧,少报喜,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我们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五是对于个别不太讲理的家长,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确实,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到:教师与家长沟通时的方式无处不在,涉及的内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教师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教师和家长沟通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我们要充分掌握这一有利条件,积极发动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确实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一、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切忌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每次家访我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我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有时请数学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我们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家访中我表现出了足够的诚心和爱心,讲话也特别注意方式,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尽可能委婉的表达。如果我们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我们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就多报忧,少报喜,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我们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五是对于个别不太讲理的家长,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确实,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到:教师与家长沟通时的方式无处不在,涉及的内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教师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教师和家长沟通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在没有当老师之前,我和我的家长沟通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了老师之后,我发现我和我的家长沟通起来却成了一个我必须要不断学习的事情。当然,这两个“我的家长”已经不是同一个所指对象了。

过去我只用作为孩子与我的父母家长交流我的学习与生活,现在我得跟我们班孩子的家长们沟通这些由他们生养由我教育的孩子,着实让我有了全新的人生体验。我们班xx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每一个孩子的家长亦是不同的。在与这些家长的沟通中,我逐渐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的沟通更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与我们班孩子的家长的沟通中,我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作为老师的我不能够完全了解的个体,必须要时刻与孩子的家长保持沟通,时刻“通着气儿”才可以了解清楚这些孩子都在想些什么,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必须要从了解他们的家长开始。我们班有好几个学习上有非常大困难的孩子,后来我在与这些孩子的家长沟通中发现,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孩子们的这些学习困难,而作为老师的我是不可以不尊重的向家长们直接指出来的,我只能委婉地提出或许这些困难需要家长们的配合才可以彻底克服。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必要性。这些家长在过去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肯定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有这么多的自身问题,甚至有的家长在成年之后也没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就把孩子生了下来,生下来就开始了自身问题的一个延续。好几次因为我的沟通方式没有把握好,导致一些家长对我给孩子的教育产生不放心的心理,还有的会直接上报我的领导说我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或者说我不配做老师。我知道这些都是我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一些不够成熟的家长直接爆发出对学校教育的不满。

后来在不断地沟通中,我意识到我和家长都是出于爱,为了把孩子教育好,只是每个人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而有所偏颇。我也就在与家长的沟通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式,学着更加尊重家长也尊重孩子的方式去展开我的教育。说实话,这也让我意识到当老师的艰难与高尚。我们作为老师,要教育的不仅有那些来听我们课的孩子,而且还有那些孩子的家长,以及身为老师的我们自己。我只有不断的学习才可以去做这样一个普及知识的老师,这样才可以配得上“老师”这个称谓。

教师和家长沟通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表现是否一致,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必须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情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与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诚交往,密切联系

教师要想与家长取得联系,主动热情地与家长相交,在心理双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以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过家园双方互相访问,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密切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还可定期开展家长个别咨询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班上的嘉睿、戎腾、乐添、郑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独立性较薄弱。那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性呢?是这些家长们所关注的。因此在于家长的沟通中,我建议家长平时多给孩子一些处理事情的机会:如洗自己的手绢、袜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业本、小画书等。随着孩子常时间的锻练和培养,相信孩子们会逐渐增强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与家长沟通的途径。

二、尊重家长,增进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存在许多不合作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家长尊重不够或双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长,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不可摆出一付教育权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对家长进行旁敲侧击,使家长不愿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长,并让家长也理解教师,作为家长,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教师在与家长接触,不宜总是向家长指出孩子的缺点、短处,向家长“告状”,不要用刻薄的语言指责,挖苦学生,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客观地交换意见,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对策与办法。

三、激励帮助,搞好配合为了使家长与教师更好地配合,教师应激励家长树立教育信心,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学生家长,根据学生家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后进学生家长来说,应帮助家长指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云逸、兆丰等常有发现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为。事后会推卸责任或接受批评表示以后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家长进行反馈和沟通,希望家园共同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话语。并建议家长采用“转移注意”法,给幼儿予较多的关注,比方说: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引导幼儿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逐渐转移侵犯性行为。

四、以诚相待,摒弃功利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是处于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是希望获得老师对孩子多一些照顾和偏爱。因此,百般讨好老师,寻找哪一位是班里的“主管”,哪一位比较好说话,就想办法或利用节日给老师:“意思意思”。倘若事后没有对他的孩子照顾好或存在误解,家长便开始论头品足,与其他家长结起伴来,言谈中表示出不满足或是做“最后发难”,使家长和老师不和谐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阴影,本来很快乐的学习生活,随着成人的议论纷纷而留下伤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坚决反对和杜绝利和交往直接或变相收学生家长的好处的行为,以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

第二篇: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

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

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教育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家校合作的基础则是教师,特别是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这是家校之间能否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老师和家长一起探讨交换看法,熟识学生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与此同时,老师还要担当起家长教育顾问的责任,定期与家长交心、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只有家校经常联系,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统一思想,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与学生家长交往,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呢?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提高自身修养,用爱打开心灵之门。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最可贵的就是为人师表,乐于奉献。作为一名老师,在与每一位家长的谈话中,一定要能反映或体现我们老师对学生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把他的孩子交给你教育能令他感觉放心、安心。作为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走到一起来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我们教师的无微不至,无限关爱,无私奉献,也离不开家长的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更离不开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只有三股绳拧到一起,才能发挥最强、最佳功能,只有三根弦同时奏响,才能奏鸣出一个灿烂的明天。为了我们美好的理想,我们必须一起努力,实现这个理想。老师愿意从一点一滴做起,平时多多观察孩子、关心孩子,善于打开孩子的“心锁”。

二、以时刻关心学生为突破点,赢得家长的充分信任。

在日常的班务管理和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关心他们的,因为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关怀我的孩子?因此,不管老师采用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真心诚意地关心自己的孩子。这种感情的投资,不仅是日后开展老师工作的基础,而且还是老师跟学生、跟家长取得互信的基础。因为学生们回到家里通常会跟家长们说,他们的老师怎样怎样,特别是一些平常很少得到老师关心的学生,他们很可能会在家长面前像邀功一样,说老师怎样关心他,以此来证明他在学校的表现正在进步着。这样,我的感情投资就不仅收回了成本,还得到了一笔利润,那就是引起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使他们主动想与我联系,而不是在学生出现了情况以后,才被迫向家长投诉,然后企图把家长拉拢过来,跟老师一起去对付他的孩子。另外,老师跟家长沟通时要注意适当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心,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那么事前就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老师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再譬如学生病后的一个问候电话,学生家庭有困难后的一次家访等等,家长往往会很受感动,感激老师对他孩子的关心,彼此之间可能出现的隔膜自然也就消除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自然就产生了。

三、信任尊重家长,做到胸襟开阔。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学生在校接受教师的教育,在家接受家长的教育。我们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老师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都那么要强、爱面子。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当学生有错时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家长如果针对老师的工作提出意见,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只有这样,以情动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共同配合的目的。

四、以平等公正为立足点,架设双方的沟通桥梁。

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无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从他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的那一天起,家长与老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因此,老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自己的关注或重视。也就是说,老师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碰到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老师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权度人,以财量人。教师应一碗水端平,亲切热情、礼貌待人,是非分明。老师“为人师表”,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老师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处事原则等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平等公正地处理问题,不仅能使问题得以顺利、愉悦地解决,也能拉近老师与家长的距离,有利于教育学生,也能提升自己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从而使老师、学校具有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事实证明,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老师合作。有些家长,与老师交谈会感到拘束、不自在,因此,老师就应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不以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家长交谈,不用“必须”、“应该”等词语要求家长怎样做,孩子的错更不会责怪家长,而是尊重家长,积极接纳每一位家长,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倾听家长的话,引导家长提出宝贵建议,答应家长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一定会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办到的我也坦然相告争取家长的谅解。在与家长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常用的句式是“您看这样行不行”、“您觉得这样好不好”等。这样,让家长感觉到得到老师的尊重,更从感情上拉近了距离,与家长的谈话自然就轻松多了,家长也就会经常愿意主动和老师联系和沟通了。

五、以灵活有效的沟通方法为着眼点,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所以,老师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老师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老师应对学生家长的文化修养、职业背景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期望水平有所了解,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客观、全面地向家长反映其子女的表现情况。在谈情况时,要克服对优生家长谈优点,对差生家长谈缺点的习惯,也要防止报喜不报忧的老好人心理。对于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要说全面,说透彻,指出其危害性,并表示出想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的意愿。事实证明,当老师同家长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时,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双方互通情报、互递信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教育形成“合力”和“向心力”。学校的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必须要有家长的密切配合,而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是与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分不开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与家长有效沟通。

六、听取家长意见,共商育人良策。

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一般来说,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家里的情况。教师如果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利用家访、家长会和电话经常同家长联系,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改进自己的工作,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威信,而且对老师全面了解学生,进而管理好班集体有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当我们合理地开发教育资源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

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要开诚布公。老师对学生要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要坦诚相见,推心置腹。一般情况下,老师应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介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诚恳地指出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二、要动之以情,要晓之有理。老师要营造好和谐的谈话氛围,在家长来校之前理好谈话内容及主题,做到心中有数。语言平实而忠恳,让家长有亲切感,千万不能漫不经心,让家长产生失落感。通过双方的情感交流、信息传递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要实事求是。老师与家长交流学生的问题时,首先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盘点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牢骚嫁接给家长。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过失,向家长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教育策略。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学生都会有缺点,同样,学校里不可能存在一无是处的学生,再调皮捣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强化其优点,逐步转化。

四、要虚心倾听。老师要充分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帮助家长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子女,取得他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要虚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听一听他们的教育观,看一看自己是否忽视了学生身上的某些闪光点,反思一下自身工作是否存在不足。老师面对的家长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从事不同的职业,年龄、性格、文化修养等方面都有差异,因此,与家长交谈时要因人而异,在交谈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言的技巧,尽量积极地、正面地、具体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减少“告状”的情况;与文化修养较高、重视教育的家长交谈时,可与他们一起探讨教育现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与文化修养层次低的家长交谈时,应和蔼可亲,多谈一些实际的问题,并且要以尊重、虚心的态度对待家长,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懂教育,认为自己比家长高明。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用心倾听,给予回应。我们老师应积极、主动的关注他们,经常的与他们保持联系,并注意沟通的方法交流的地点,以尊重为先,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孩子的关爱,以我们的真诚引得家长的合作。在这里也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与家长面对面的交谈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对那些“挑剔”的家长。

五、采用角色置换法,用情和家长沟通并掌握一些沟通技巧。有时一句很普通的问候,一种愉快的语调,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我们老师常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来和家长探讨孩子的问题,但是,在当今社会,做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在共同教育好孩子这一目标的前提下,我们老师有时也要替家长着想,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实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家长谋划,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赢得了家长的信赖,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我们没有诚心,不知道为家长着想,一味的追究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之责,最终我们只会将自己孤立于家庭教育外,失去家长的配合。所以教师和家长沟通时,要做到换位思考。我们只要能从换位体验中做到换位思考,就能与家长达到最佳的交流状态,取得最佳的家庭教育效果。从而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佳配合。

六、“文明用语”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润滑油。

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多使用文明用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常用的文明用语有: ⑴.今天,您的孩子过得好吗? ⑵.您有空吗?我们谈谈您的孩子好吗?

⑶.谢谢!多亏您的支持与帮助,这件事才办得这么好。⑷.请您放心,我们会记着提醒他……。⑸对不起,这件事我不太清楚,待我了解一下好吗?(6)您好,需要我的帮忙吗? ⑺.您的孩子最近××方面进步很快。⑻.请问您是来接哪位孩子的? ⑼.对不起,请您稍等片刻。

⑽.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

为了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老师必须在寻求有效的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时,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与学生家长沟通,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地点。人人都有情绪化或心情不佳的时候,那么此时就不是与家长进行交谈的时候,与家长沟通,应先间接地向学生了解其家中的情况,以便决定是否适合与家长交谈。

第二,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多数老师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一通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回去便拿孩子撒气。我们要时刻保持亲切的笑容,去面对他们,去体谅做父母的心情,以一个教师特有的耐心去面对他们,通过换位思考去了解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把他们的孩子教育好。

第三,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说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老师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可以应付自如了。

何提高沟通的效果,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以下就是一些交流中常用的方法:

一、赞美法

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并且因人而异,运用共同语言。老师如与家长语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语言的运用,就难以沟通。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关心教育的家长,沟通时就要找好切入点,满口“教育理念”,家长哪里听得懂。应针对不同对象,转化成家长能理解的语言,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若进行电话交流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老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教师要把电话成为“感情专线”。赞美的作用远远大于批评指责,它能调动起人的所有积极因素,激发其源于内心的责任感。

每个家长都希望听到老师对孩子的表扬和赞美,可是全部讲优点也不行。有一种说法是:“讲十个优点,再讲一个缺点。”也就是说与学生家长沟通的原则是:表扬和关心要贯穿始终,有时需要委婉一些,但同时还要实话实说。教师用爱心开启家长的心扉,家长将无比信任你,为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助力。

二、访问法 这是学校联系家庭,了解家长,指导家庭教育的经常方式。家访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切不可漫无边际地闲聊。要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却用借桃喻李委婉地指出,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这样,不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也使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家访时,要热情诚恳,心平气和,尊重家长,认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建议。必须要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从学生的基本资料或平时言谈了解学生家庭成员的职业、工作地点等。这些可帮助老师作好心理准备,有利于家访时的沟通。

三、举行家长会

这是学校与家庭的集体工作方式,创造条件,请家长到学校来参观、听课、座谈。首先,应该在会前将不同知识水平的家长分类,向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对家长的调查工作,调查的内容包括:年龄、工作、爱好、性别、性格、知识层次、家庭状况等。然后在家长会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可以向家长倾吐学生的心声,要求家长全面的关心学生的成长,并让家长就如何丰富学生的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献计献策。教会他们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其次,让家长变成家长会的主体,留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恳请家长对学校、老师、任课教师提出建议、意见,倾吐孩子们的心声。对于家长们的合理、切实可行的建议,尽可能采用,这样会拉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通过家长会,可以获取家长和教师的不同意见,切身感受到不同身份的人的想法。从而使教师与家长形成互相平等、互相指导的氛围。征求家长的意见时态度要诚恳,同时也要反思,家长和教师在本次家长会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四、临时性的会议

由于这种会议并不在老师计划之内,在毫无准备、资料掌握不无的情况下,教师尤宜慎重其事。

首先了解家长的来意。老师可礼貌地询问对方对该事件的了解情况及看法,掌握他的会谈目的。其次对家长的感受表示理解。不必急于与家长进行辩论,只需专心聆听,了解他的感受。并表示理解他的心情,肯定他的用心。等心平气和后再进行解释。最后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关怀我的孩子。不管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关心自己的孩子。

五、个别沟通

六、书面联系。

七、短暂交谈

八、约谈(见面谈)

这一方式在美国比较常用,就是在家长接送孩子时教师与家长短时间的交流。这是一种最简便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短时间的交流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九、通过电脑邮箱与家长交流沟通

十、电话交流

十一、作业本交流

十二、星期六信封

星期六给学生每人一个星期六信封,信封里装有该生这一周的每一点进步和教师的简单评语,学生将它带回家,跟家长一同分享他在这一星期里所做的一切,并由家长签字,家长可以在上面签自己的意见,还可以要求和老师打电话联系。下星期学生将信封带回学校。

十三、开设家长信箱

恳请家长对班级、学校、教师提出建议、意见、要求,从而收集到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反馈信息。

总而言之,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并且帮助家长树立起对孩子教育的信心。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你期望家长为你的工作做些什么的时候,我们也要想家长所想,急家长所急,相信世间事付出与收获最终都是等值的!俗话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第三篇:教师和家长如何沟通心得体会参考

把孩子每周的表现通过小纸条反馈给家长,这样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这样的沟通才能够高效,这样才能达到我们育人的最终目的,帮助每个孩子成才。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和家长如何沟通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和家长如何沟通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一】

2月16日中午杨园长给我们培训了“与家长怎样沟通”技巧,让我们的大脑又重新梳理了一番。这一课题主要是以实例展现给我们,让我们更清晰的掌握了一些与家长沟通中的问题。

“与家长沟通”主要通过几个问题来体现,比如说“遇到急于求成的家长,我们老师该如何去说,如何让去沟通?”针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应该告诉他:孩子每个年龄阶段他所需求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应根据他自身发育特点,成长需要,给与相应的知识,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也已经抛弃传统的死记硬背、单调的将信息、知识传递给孩子,现在发展趋势走向开放、自由、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们去操作,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通过我们五大领域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善于沟通、交往、表达、观察、动手操作的社会人才,所以说您不要顾虑孩子不能背几首诗,不能记住多少汉字,关键要看孩子全面性格的完善。

再如:“受伤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怎样做好家长工作?”如果孩子时被碰伤,第一时间先把孩子带到保健室做处理,然后将事实告诉园长,如伤势不重,没有什么问题,等待晚上接园时跟家长交待清楚事情的经过。

接下来又说到“家访中与家长的沟通”新班家访三个老师一起去,家访过程中注意老师的言谈举止,要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孩子自身情况和对事物有无过敏状况,家访中有些家长会有一些小礼物,一定不要去接受,更不要留在家中吃便饭。

简单清晰的一些小事例,给我们留下很深的思考,通过每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让我们延伸到了许多与家长沟通的小细节,短暂的学习,带给我们永久的思想升华。相信在以后的家长工作中我会更自信,越来越顺畅。

教师和家长如何沟通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二】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我们要充分掌握这一有利条件,积极发动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确实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一、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切忌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每次家访我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我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有时请数学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我们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家访中我表现出了足够的诚心和爱心,讲话也特别注意方式,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尽可能委婉的表达。如果我们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我们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就多报忧,少报喜,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我们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五是对于个别不太讲理的家长,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确实,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到:教师与家长沟通时的方式无处不在,涉及的内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教师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教师和家长如何沟通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三】

在没有当老师之前,我和我的家长沟通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了老师之后,我发现我和我的家长沟通起来却成了一个我必须要不断学习的事情。当然,这两个“我的家长”已经不是同一个所指对象了。

过去我只用作为孩子与我的父母家长交流我的学习与生活,现在我得跟我们班孩子的家长们沟通这些由他们生养由我教育的孩子,着实让我有了全新的人生体验。我们班xx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每一个孩子的家长亦是不同的。在与这些家长的沟通中,我逐渐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的沟通更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与我们班孩子的家长的沟通中,我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作为老师的我不能够完全了解的个体,必须要时刻与孩子的家长保持沟通,时刻“通着气儿”才可以了解清楚这些孩子都在想些什么,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必须要从了解他们的家长开始。我们班有好几个学习上有非常大困难的孩子,后来我在与这些孩子的家长沟通中发现,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孩子们的这些学习困难,而作为老师的我是不可以不尊重的向家长们直接指出来的,我只能委婉地提出或许这些困难需要家长们的配合才可以彻底克服。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必要性。这些家长在过去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肯定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有这么多的自身问题,甚至有的家长在成年之后也没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就把孩子生了下来,生下来就开始了自身问题的一个延续。好几次因为我的沟通方式没有把握好,导致一些家长对我给孩子的教育产生不放心的心理,还有的会直接上报我的领导说我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或者说我不配做老师。我知道这些都是我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一些不够成熟的家长直接爆发出对学校教育的不满。

后来在不断地沟通中,我意识到我和家长都是出于爱,为了把孩子教育好,只是每个人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而有所偏颇。我也就在与家长的沟通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式,学着更加尊重家长也尊重孩子的方式去展开我的教育。说实话,这也让我意识到当老师的艰难与高尚。我们作为老师,要教育的不仅有那些来听我们课的孩子,而且还有那些孩子的家长,以及身为老师的我们自己。我只有不断的学习才可以去做这样一个普及知识的老师,这样才可以配得上“老师”这个称谓。

教师和家长如何沟通心得体会参考范文【四】

一、对话活动

这是最直接而又经常使用的家园联系方法。由于有“培养好孩子”这一共同目标,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经常会自发产生交流教育幼儿情况的对话,我们发现这种对话形式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育儿意见的交流,对进行家教指导大有益处。

(一)教师与家长间的对话

教师与家长在接触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关于孩子的各种对话,以老师接待的目的性为标准,这种对话形式可分为随机接待和有针对性接待两种形式。

1、随机接待

早晨和下午是家长来校接送孩子比较集中的时间,来校家长比较多,我们经常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家情况,并向家长介绍近阶段开展的工作以及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并对家长提出的问题作简明的答复。

2、有针对性地接待

孩子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个体,我们在工作中仔细观察,及时发现,根据幼儿的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接待家长。这是面向全体、注重个别差异的具体指导形式。

由于受环境、职业、学历、个性等方面的影响,家长的素质也是个不相同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家长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有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对隔一代的孙子孙女非常疼爱,他们关心得最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吃饭等情况,而较少关注孩子的个性、品德、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对这类家长,我们从他们关心身体方面入手,先谈孩子在校的午餐、学习等情况,再涉及其他领域;而对有的只注重孩子智力发展的家长,我们就从孩子在活动中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等学习状况入手,再逐渐深入到其他方面;对工作比较繁忙或性格直爽的家长,我们则开门见山,直入要点,避免迂回而行;对性格内向或对幼儿教育存有偏见的家长,我们则从大家感兴趣的、熟悉的时事入手,等双方感情比较融洽时,再慢慢转向主题。但总的一个要求,我们在进行指导时,总是先肯定孩子的进步之处,然后婉转地指出不足,切记命令式或一味责怪的口气,这已作为我们接待家长的一个原则。我们经常用“孩子现在什么地方进步了,如果改掉什么缺点,相信进步会更大”、“孩子在××方面表现很好,如果×××方面再怎么样,就更加好了”等话语,使家长听了既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对老师提出的建议也乐于接受。

(二)家长与家长间的谈话

我们在与家长的接触过程中意识到,家长在家庭中积累的经验是极其可贵的,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相互交流、介绍。为此,我们开展了家长间的结对子活动,期初根据家长及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二个或几个结成一个对子,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如:请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经验丰富的家长回答其他家长提出的“孩子怕陌生人怎么办?”、“孩子人来疯”等问题。让家长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导其他家长,显得亲切、随意,也更有说服力。教师此时的指导功能就在于牵线搭桥。

二、宣传活动

对话活动只是接待、指导个别或一部分家长,解决的也只是具有针对性的个性问题,还有家长需要认识或了解的一些共同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指导,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进行宣传活动。

家园学习园地栏

我校各班都在教室门口自办《学习园地》,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填写有关内容,内容及时更换,它是反映各班教学工作的情况的一扇窗户也是开展家园交流的一块园地,一般包括每周教育目标及计划、具体活动安排、表扬好人好事、出通知等。《学习园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家长每天接送孩子时间都能看到,使家长既了解了教学内容,又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配合教育。

三、咨询活动

我园每学期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一些亲子互动活动,受到了家长的一致欢迎。但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局限于几次活动。而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困惑,因而产生了需要经常咨询的迫切感。我们根据家长的呼声,把这种咨询活动延伸到了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使孩子自始至终,家长首先要做出好的榜样,其次让孩子担当一定的任务,培养责任感,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欢乐等,家长豁然开朗

孩子每天来校,家长与教师经常见面,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接待家长,并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是学校进行家教工作的一个有利时机,教师要善于做一位倾听者、沟通者和协调者,用正确的方法去接待家长、指导家长。我们将不断探索,创造新的,更有效的家教指导形式及方法,不断提高家教质量。

教师和家长如何沟通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五】

1、对于知识型的家长: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这些家长一般来讲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我们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作为教师应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在听取家长意见的同时还要具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地分析。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修养,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这类学生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一般见面都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是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教师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主动地与老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动配合教育工作。

3、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毛病,他们也不加分析就拳脚相向。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式的交谈方式。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使他们相信,请他们到学校来并不是为了给孩子以惩罚,而是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声明:既不能打骂孩子,还要起到教育作用。

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教师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5、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要以理服人。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碰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班主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第四篇:教师和家长沟通个人心得体会范例

当孩子在学校有不当的行为时,这样的家长通常难以接受老师的建议。不要每次都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误之后才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样确实会让家长产生不悦情绪,从而很难听取老师的建议,使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变成了无效的沟通。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和家长沟通个人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和家长沟通个人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一】

记得当初选课的时候,我并没像其他人那样去打听这门课是否给分高,我唯一想到的就是我能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一看到沟通与谈判这门课,我就知道了这门课我一定要选。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平时话就不多,何况是跟陌生人呢,所以我决定一定要选这门课,我一定要改变自己。我一直觉得只要我改变了这一点我的人生就会有很大改变了。

记得第一次上这门课的时候,我本是一个人上课的,由于我觉得一个人上课没意思,再加上舍友那天正好晚上没课,就让她陪我去上了。那天我们去得挺晚的,一进教室发现老师来了,教室也基本没座位了,我和舍友好不容易在第一排找了两个连在一块的座位坐下。刚坐下就上课了,上课后我才知道,这门课老师是会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的,这倒把我吓了一跳。因为我不是一个胆大的人,我特别害怕在很多人面前发言,我怕自己说着说着就忘词了,那是最尴尬的。我没想到这门课会与平时不一样——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听就行了。老师最后也跟我们坦白了她上课从不点名。但是我还是一节课也没落下,而且我自认为这是我听得最认真的一门选修课。也许有一部分同学是因为老师给分高而且不点名才选这门课的吧。其实第一堂课是让我们试听一下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不喜欢这门课你是可以退选的。选这门课我是一点也没犹豫,但是是否退这门课我是有点犹豫了。但是经过很强烈的思想斗争后,我决定不退了,死也要把这门课上完。就这样我选了这门课。虽然是没退,但是并不代表我彻底接受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开始的前三次课在每次课前我都感觉到很恐怖,我特别害怕老师会上课抽我回答问题。尽管在第一次课上老师就说既然你们选择了这门课你们就要改变一下你们的态度,不能再像你们平时那样上课了,要与老师互动,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是我发现我还是没有那个勇气,我依然害怕,依然不敢。后来我发现老师上课是基本上不会抽人回答问题的,因为有很多同学会主动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我特别羡慕那些敢主动回答老师问题的人,因为我没那个勇气。几节课后我不在害怕上沟通与谈判这门课了,反而倒是觉得觉得这门课很有意思了。

这门课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小组,这样以方便我们交友以及我们以后共同完成一个团队作业。老师之所以会这样布置就是让我们锻炼一下如何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合作吧。也许这样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彼此吧。很快的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团队作业,我们队的大多数队员都特别给力,因为有好几个人是剪纸协会的,所以我们决定用剪纸来宣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决定以剪纸为辅,传统文化作为主要元素。就这样大家商量好了,各自分工,最后把大家的成果和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组最后的成果。在我们组中我感觉到大家都来自不同的专业,大多数人是彼此不认识的,但是相处了以后发现大多数人还是很热心很积极的。因为这次团队作业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团队展示是我唯一一次上台讲话,之前我特别紧张,毕竟我有好久时间没在很多人面前讲话了。也正因为团队展示才让我不得不在大家面前说话了,我特别感谢老师给我们这些不敢主动上台讲话的同学提供了一个机会。

这门课给我带来的收获很多,我交了很多朋友,我也克服了不再害怕老师上课抽人回答问题的心理。也让我学会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虽然我的谈判能力并没有怎么增长,但是我知道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去对待别人,与人沟通的目的是什么。以前我以为谈判就是让自己利益最大化,通过上这门课我知道了,谈判的目的不仅仅是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同时也要让对方利益最大化,这才是沟通的真谛。

学习这门课让我明白了如何与别人相处,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突然发现我以前与人交往时有很多事是不对的,以前的很多心理是不正确的。这门课让我感觉到这才是素质教育啊!

教师和家长沟通个人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二】

一、对话活动

这是最直接而又经常使用的家园联系方法。由于有“培养好孩子”这一共同目标,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经常会自发产生交流教育幼儿情况的对话,我们发现这种对话形式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育儿意见的交流,对进行家教指导大有益处。

(一)教师与家长间的对话

教师与家长在接触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关于孩子的各种对话,以老师接待的目的性为标准,这种对话形式可分为随机接待和有针对性接待两种形式。

1、随机接待

早晨和下午是家长来校接送孩子比较集中的时间,来校家长比较多,我们经常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家情况,并向家长介绍近阶段开展的工作以及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并对家长提出的问题作简明的答复。

2、有针对性地接待

孩子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个体,我们在工作中仔细观察,及时发现,根据幼儿的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接待家长。这是面向全体、注重个别差异的具体指导形式。

由于受环境、职业、学历、个性等方面的影响,家长的素质也是个不相同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家长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有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对隔一代的孙子孙女非常疼爱,他们关心得最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吃饭等情况,而较少关注孩子的个性、品德、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对这类家长,我们从他们关心身体方面入手,先谈孩子在校的午餐、学习等情况,再涉及其他领域;而对有的只注重孩子智力发展的家长,我们就从孩子在活动中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等学习状况入手,再逐渐深入到其他方面;对工作比较繁忙或性格直爽的家长,我们则开门见山,直入要点,避免迂回而行;对性格内向或对幼儿教育存有偏见的家长,我们则从大家感兴趣的、熟悉的时事入手,等双方感情比较融洽时,再慢慢转向主题。但总的一个要求,我们在进行指导时,总是先肯定孩子的进步之处,然后婉转地指出不足,切记命令式或一味责怪的口气,这已作为我们接待家长的一个原则。我们经常用“孩子现在什么地方进步了,如果改掉什么缺点,相信进步会更大”、“孩子在××方面表现很好,如果×××方面再怎么样,就更加好了”等话语,使家长听了既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对老师提出的建议也乐于接受。

(二)家长与家长间的谈话

我们在与家长的接触过程中意识到,家长在家庭中积累的经验是极其可贵的,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相互交流、介绍。为此,我们开展了家长间的结对子活动,期初根据家长及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二个或几个结成一个对子,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如:请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经验丰富的家长回答其他家长提出的“孩子怕陌生人怎么办?”、“孩子人来疯”等问题。让家长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导其他家长,显得亲切、随意,也更有说服力。教师此时的指导功能就在于牵线搭桥。

二、宣传活动

对话活动只是接待、指导个别或一部分家长,解决的也只是具有针对性的个性问题,还有家长需要认识或了解的一些共同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指导,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进行宣传活动。

我校各班都在教室门口自办《学习园地》,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填写有关内容,内容及时更换,它是反映各班教学工作的情况的一扇窗户也是开展家园交流的一块园地,一般包括每周教育目标及计划、具体活动安排、表扬好人好事、出通知等。《学习园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家长每天接送孩子时间都能看到,使家长既了解了教学内容,又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配合教育。

三、咨询活动

我园每学期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一些亲子互动活动,受到了家长的一致欢迎。但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局限于几次活动。而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困惑,因而产生了需要经常咨询的迫切感。我们根据家长的呼声,把这种咨询活动延伸到了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使孩子自始至终,家长首先要做出好的榜样,其次让孩子担当一定的任务,培养责任感,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欢乐等,家长豁然开朗。

孩子每天来校,家长与教师经常见面,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接待家长,并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是学校进行家教工作的一个有利时机,教师要善于做一位倾听者、沟通者和协调者,用正确的方法去接待家长、指导家长。我们将不断探索,创造新的,更有效的家教指导形式及方法,不断提高家教质量。

教师和家长沟通个人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三】

一、对话活动

这是最直接而又经常使用的家园联系方法。由于有“培养好孩子”这一共同目标,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经常会自发产生交流教育幼儿情况的对话,我们发现这种对话形式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育儿意见的交流,对进行家教指导大有益处。

(一)教师与家长间的对话

教师与家长在接触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关于孩子的各种对话,以老师接待的目的性为标准,这种对话形式可分为随机接待和有针对性接待两种形式。

1、随机接待

早晨和下午是家长来校接送孩子比较集中的时间,来校家长比较多,我们经常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家情况,并向家长介绍近阶段开展的工作以及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并对家长提出的问题作简明的答复。

2、有针对性地接待

孩子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个体,我们在工作中仔细观察,及时发现,根据幼儿的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接待家长。这是面向全体、注重个别差异的具体指导形式。

由于受环境、职业、学历、个性等方面的影响,家长的素质也是个不相同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家长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有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对隔一代的孙子孙女非常疼爱,他们关心得最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吃饭等情况,而较少关注孩子的个性、品德、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对这类家长,我们从他们关心身体方面入手,先谈孩子在校的午餐、学习等情况,再涉及其他领域;而对有的只注重孩子智力发展的家长,我们就从孩子在活动中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等学习状况入手,再逐渐深入到其他方面;对工作比较繁忙或性格直爽的家长,我们则开门见山,直入要点,避免迂回而行;对性格内向或对幼儿教育存有偏见的家长,我们则从大家感兴趣的、熟悉的时事入手,等双方感情比较融洽时,再慢慢转向主题。但总的一个要求,我们在进行指导时,总是先肯定孩子的进步之处,然后婉转地指出不足,切记命令式或一味责怪的口气,这已作为我们接待家长的一个原则。我们经常用“孩子现在什么地方进步了,如果改掉什么缺点,相信进步会更大”、“孩子在xx方面表现很好,如果xxx方面再怎么样,就更加好了”等话语,使家长听了既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对老师提出的建议也乐于接受。

(二)家长与家长间的谈话

我们在与家长的接触过程中意识到,家长在家庭中积累的经验是极其可贵的,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相互交流、介绍。为此,我们开展了家长间的结对子活动,期初根据家长及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二个或几个结成一个对子,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如:请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经验丰富的家长回答其他家长提出的“孩子怕陌生人怎么办?”、“孩子人来疯”等问题。让家长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导其他家长,显得亲切、随意,也更有说服力。教师此时的指导功能就在于牵线搭桥。

二、宣传活动

对话活动只是接待、指导个别或一部分家长,解决的也只是具有针对性的个性问题,还有家长需要认识或了解的一些共同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指导,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进行宣传活动。

家园学习园地栏

我校各班都在教室门口自办《学习园地》,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填写有关内容,内容及时更换,它是反映各班教学工作的情况的一扇窗户也是开展家园交流的一块园地,一般包括每周教育目标及计划、具体活动安排、表扬好人好事、出通知等。《学习园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家长每天接送孩子时间都能看到,使家长既了解了教学内容,又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配合教育。

三、咨询活动

我园每学期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一些亲子互动活动,受到了家长的一致欢迎。但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局限于几次活动。而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困惑,因而产生了需要经常咨询的迫切感。我们根据家长的呼声,把这种咨询活动延伸到了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使孩子自始至终,家长首先要做出好的榜样,其次让孩子担当一定的任务,培养责任感,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欢乐等,家长豁然开朗。

孩子每天来校,家长与教师经常见面,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接待家长,并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是学校进行家教工作的一个有利时机,教师要善于做一位倾听者、沟通者和协调者,用正确的方法去接待家长、指导家长。我们将不断探索,创造新的,更有效的家教指导形式及方法,不断提高家教质量。

教师和家长沟通个人心得体会范例五篇【四】

由实验高中张力新老师讲座。下面把我的体会说一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教师与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的引路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双方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目的,按说,家长与教师在大方向上,是没有矛盾的。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特点,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与沟通中,也会出现家长与教师产生矛盾的现象,最明显的一方面是在沟通方面产生误解。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尽量保持与班上的几十名家长协调一致,良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沟通之“本”为爱心

教师首先要用自己宽阔的心胸来欣赏、包容、热爱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短处。本着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目的,来与家长进行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并且在交流中把自己的这种爱传递给家长、感染家长。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在爱他的孩子,尽心尽责为孩子们的教育而工作。那么家长自然会信任教师,并且持积极的态度来与教师沟通,热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第二、先鼓励在提意见的沟通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完全否定。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情况时,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来表扬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进步。在肯定孩子的同时,与家长一起共同来探讨孩子存在的小缺点,双方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这样,家长就会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我们、支持我们。如:我班的覃琅小朋友是个很安静、学习很认真的孩子,但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与小朋友一直不怎么玩的来,也比较少与老师沟通。在妈妈接孩子的时候,我首先向覃琅妈妈肯定孩子的懂事与乖巧,然后把她比较少与人交往的情况反映给她妈妈听,双方一起探讨孩子形成这一性格特点的原因,寻找帮助孩子改进的方法及家长和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方式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既达到了家园同育的目的,而家长也不会因自己孩子有缺点或者在园表现不好而心情不愉快。

第三、及时反馈的沟通策略

一个班的孩子,有些比较文静,有些比较淘气。针对个性不同的孩子,教师的教育方法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对于他们的家长,沟通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懂事、乖巧的一类孩子,教师不需要费那么的心思来“管教”,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也比较放心。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除了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外,还可以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偶尔也要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地方。而对于比较淘气、容易伤害到别人的一些孩子,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来关注他们,对他们的要求也会严格一些。那么,教师就要在观察到孩子的“顽皮”后,把自己的这种教育想法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与这一类孩子的家长达成教育理念上的共识。当孩子在园做错事情时,教师除了严格要求孩子,向孩子讲清楚教师严格要求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事理,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也应在家长接孩子的时候,及时对家长说明事情的情况。一来,可以起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也会避免出现个别幼儿不能领会教师的意思,回家对家长表述不清楚事实原由,让家长对老师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矛盾。记得刚来南外的第一学期,有一天,我比较严厉地批评了一位上课玩耍、并影响到别人学习的孩子。孩子回家后,向家长诉说他在园所受的“委屈”,结果,第二天家长来园询问孩子昨天的情况。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误会,但这种“家长上前询问”的方式确实让我尴尬了一番。那么,针对目前班上一些因淘气影响别人利益或者犯小错误的幼儿,在坚持我的教育原则的同时,我会想方设法让这些孩子懂得教师对他教育的“良苦用心”与原因。同时,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以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第四、因人而异的沟通艺术

一个班的家长,性格、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有许多不同。所以,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性格直爽、心胸开阔的家长,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如:今天宝宝上体育课把球打到别人了,我们要一起提醒他以后玩球时注意安全;而对于脾气急躁、比较没耐心的家长,教师又要运用循循善诱、多表扬、婉转提醒的沟通方式;对于缺乏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家长,教师要积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平时的观察,分析各类家长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

总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怀着一颗一切为了孩子的爱心、热心地向家长介绍园内活动、教学状况;诚心地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虚心地接受家长的建议;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等等。有了“爱”,我想,所有的工作也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当老师的也会做到问心无愧。

教师和家长沟通个人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五】

1.对于知识型的家长: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这些家长一般来讲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我们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作为教师应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在听取家长意见的同时还要具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地分析。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修养,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这类学生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一般见面都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是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教师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主动地与老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动配合教育工作。

3.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毛病,他们也不加分析就拳脚相向。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式的交谈方式。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使他们相信,请他们到学校来并不是为了给孩子以惩罚,而是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声明:既不能打骂孩子,还要起到教育作用。

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教师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5.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要以理服人。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碰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班主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教师与家长沟通技巧心得体会:沟通的途径

没有沟通就没有双方的相互作用。沟通是一种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的观点、行为,创造彼此新关系的动力,是在双向交流中彼此相互协调的默契。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实施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其沟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1、简短谈话

家长工作都非常忙,接送孩子都是来去匆匆,几十个家长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谈话的时间不可能太长,只能采用简短谈话的形式与家长沟通。沟通时明确目的是给家长带来价值。

方法一:如有的家长想了解孩子近阶段在校的表现,教师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进步,然后针对孩子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以便家校随时配合,促进孩子健康的发展。针对孩子出现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同时向多位家长一起说,以便节约时间,一般谈话时间不超过5分钟。考虑到有些家长会对孩子的某些行为有不同看法时,教师可事先编制计划,列出具体的谈话内容,然后再分时间、分批向他们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

方法二:很多老师抱怨跟家长沟通没有素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家长沟通过程中,与其汇报孩子在机构的学习表现,不如和家长聊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然后给家长做一些有意义的建议和意见。

2、便条、短信/微信

有时简短谈话并不能达到家校沟通的目的。此时,教师可采取便条、短信/微信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如教师可把孩子在校的表现及要求家长配合做的工作以短信/微信的形式写出来,让孩子带给父母。也可要求家长随时将自己的想法、经验、建议写成便条、短信/微信,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对家长反馈的意见进行总结,与家长交流,力求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向家长提供给一些具体适用的指导。这样,有利于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家长、老师之间畅所欲言,更加增进了教师与家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对老师更加理解、尊重和信任。

第五篇:教师-家长沟通技巧

0462《教师-家长沟通技巧》考查内容及要求

考核方式:开卷考查、由学生平时完成; 考核形式:论文 论文内容:

1、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学校中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的特殊性在于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以及学生与学生关系表现出来的。作为教师如何看待这种关系?如何处理这种特殊关系中的人际冲突?

2、一位学生家长在与你沟通时,无意中冒犯了你,让你觉得受到了侮辱。在这种情况下,要回应对方,可能有以下几种行为反应:

(1)保持沉默,避免因为说话而引起冲突;(2)暗示对方,希望它能够感受到你的不舒服;

(3)针对对方的言辞开个玩笑,借助幽默缓和你言语的攻击性;(4)坦诚地说出你的不舒服感,要求对方停止谈论此话题;(5)直接直指对方。

请你根据事例,选择一种应对方式,并论述理由。

论文要求:

1、选择一题完成一篇论文,学生须就题目阐明自己的观点及理由。

2、论文要求手写,字数要求2000字以上。

教师和家长沟通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