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寻访校友活动心得体会
寻访校友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寻访校友活动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寻访校友活动心得体会1这次参加第八届团学干部培训,推出寻访校友的活动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实践机会。
这次寻访活动,我们成功联系上了一位校友。毕业于长沙师范教育系幼师35班,现为XX市教育局副处长的周卓莹前辈。她给予了我们热情的帮助,真切的让我们感到了校友间的温情。
在采访之前,我了解了校友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其次我通过上网和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了大量与采访有关的资料。这样我可以在了解采访对象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提问及采访技巧来使此次采访顺利的进行。
在此之前,队员们几乎没有多少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于我们来说,采访校友这种社会实践是如此陌生,我们也只能更多地靠我们自己在摸索中前行。然而,我们可以在摸索中前行。就活动的意义而言,提前的认识校园之外的社会构筑,对于我们接下来四年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动力都有着莫大的帮助。也可以借此机会,为在校大学生做出一份毕业投身社会的前期调查。不仅能让毕业的学生知道如今的社会发展是怎样的。也能让在校大学生明白自己在大学期间如何理利用好每一寸光阴,更加了解每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更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仅能让我们自己受益,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学弟学妹与学姐学长的关系更亲密,能让校友们了解母校的发展,这样就更好的传承了校友对学校的眷恋。
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虽然已离校多年,周卓莹前辈对学校依然怀着炙热的感情,对我们表达了很多对学校的感谢与祝福。
通过对老校友周卓莹前辈的采访,我们得到了很多人生的感悟:
总会有一些事情,一些人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撼动我们的灵魂,恩赐于我们,不可思议的成长,还有很多人很多曾经激荡着我们的心灵的话语不能一一记录。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这方面付出多了,在另一方面必然会失去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当前该做什么。有多少人的仕途是在大学期间呼风唤雨到了社会还能坦然处世的。
人生像一个圆圈,走走停停,曲折不曾走远。他人的经历中是做标准将我们的棱角磨平,于是,我们在原地几平米的地方兜兜转转,圆啊,只是一种标版式的模仿,模仿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但是学习的前提是要确认所学的是否是适合自己的。对的就一定是好的吗?我们的路途中遇到的困难,并在不断克服中成长,这才是我们应该从学长学姐身上学到的,今后的社会是由我们自己来闯荡的,没有人为我们开路,没有人为我们铺路,我们要成为我们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卫士,为自己的未来与希望添砖铺瓦,这才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
此次的寻访活动,就我们自身而言,感触最大的有两点,一是团队合作的默契,一是灵活应变、百折不挠的勇气。比如,由于要采访的校友工作比较忙,我们的采访的时间也是一调再调,不得不对采访的时间安排做出精细的规划。这些给我们的寻访活动增加了一层挑战性和趣味性,不过也因此,我们的沟通的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对社会也有了更深的感触,这些都是我们在寻访中的收获,而且是很难从书本中学到的。
寻访校友活动心得体会2这个寒假,我们“鸢都寻桃李”社会实践队先后走访了60级校友李德超先生,83级校友曲振国院长,85级校友姜立生老师,98级校友许致福老师等。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得到了很多启发,这也让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聆听老校友们的谆谆教诲,感受不同时代大学生求真务实、坚忍不拔、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精神,感悟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成功历程,与他们共同探讨学习与人生发展,对于我们来说,着实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与曲院长交流时,他总是面带微笑,我们感受到了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从他身上,我们得到了很多启发。曲院长从来不害怕工作变动。喜欢接受挑战的心态,让他在每一次的变动中提升了自己。我想,无论我们处在怎样的环境中,都有值得自己去学习的东西。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懂得如何去学习,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定要知道怎样去适应不同的环境,一定要学会做出最恰当的判断与选择。曲院长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定位,无论做什么,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他的经历,引发了我们对大学规划和毕业去向的认真思考,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李老师于1960年进入山师,他回忆道,在校期间生活困难,政治系的同学提出“共渡难关,一天一斤粮,节约一两支援灾区”的口号。在当时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周总理特别提出给大学生每人加5元的生活费,备战鸡蛋送给大学生,可见国家对大学生的重视。当时上大学没有学费,管吃管住,每个月的生活费仅18元,和他们的艰苦环境相比,我们今天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中,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自己。李老先生还告诫我们,“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教导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是一种智慧和美德,是一种修养。宽容是心灵的解脱,不能宽容原谅他人,其实是跟自己过不去。
当与姜老师谈到毕业之后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的问题时,他说道,我们都是农村孩子出身,如果有好的工作,我们要现实,要抓住机会,可以考虑工作后继续深造。如今,社会充满竞争,机会,稍纵即逝。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我们要善于把握。
我们采访许老师的时候,他正在做课件,从业10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充满热情,兢兢业业工作在第一线。从他身上我们学到,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端正心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友谊。“鸢都寻桃李”是我们的队名,是跨院组合团体,我们五个人专业不一样,在活动中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而身为组长的我,更加感觉到责任和压力。从前期“探寻校友足迹,启迪成功人生”活动的宣传,到信息的收集、活动策划、活动进行以及活动的完成和最后的资料整合,都离不开我们五个人的共同努力。在走访过程中,每次大家总是按时到达集合地点,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强烈的责任心和组织纪律观念。在活动中,大家齐心协力,一起面对和解决各种困难,这次活动的顺利完成与大家的团结协作密不可分,我越来越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竞争愈来愈烈,团队协作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以更好地面对激烈竞争的未来社会。
《名言》一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昨日如一片落叶,也许曾经灿烂,可是已经凋零;明天固然美好,但目光伸得太长就会变得纤弱,所以人应该牢牢地抓住今天,踏踏实实地朝着梦想进发。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在校的大学生经常会对未来感到迷惘。就像姜老师说的,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活在当下、掌握好本领,要相信有本领总能发挥作用,有知识自然有展示的舞台。不怕才能得不到发挥,而应怕自己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总是畅想未来而不付出实际的努力,是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的。我们只有付出汗水,全力以赴,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在课余时间,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多读书,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常走出校园,接触社会。
我想,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和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消极的心态,却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这样的心灵,不仅排斥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甚至会夺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
爱因斯坦说:“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功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而已。”伟人之所以伟大,仅仅因为他们的心态更积极。面对就业和学习压力,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认真学习,掌握好本领,珍惜每一次机会,向着自己的梦想奋斗,相信未来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第二篇:校友寻访心得体会之一
“探寻校友足迹 启迪成功人生”心得体会之一
这个寒假,我们“鸢都寻桃李”社会实践队先后走访了60级校友李德超先生,83级校友曲振国院长,85级校友姜立生老师,98级校友许致福老师等。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得到了很多启发,这也让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聆听老校友们的谆谆教诲,感受不同时代大学生求真务实、坚忍不拔、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精神,感悟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成功历程,与他们共同探讨学习与人生发展,对于我们来说,着实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与曲院长交流时,他总是面带微笑,我们感受到了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从他身上,我们得到了很多启发。曲院长从来不害怕工作变动。喜欢接受挑战的心态,让他在每一次的变动中提升了自己。我想,无论我们处在怎样的环境中,都有值得自己去学习的东西。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懂得如何去学习,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定要知道怎样去适应不同的环境,一定要学会做出最恰当的判断与选择。曲院长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定位,无论做什么,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他的经历,引发了我们对大学规划和毕业去向的认真思考,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李老师于1960年进入山师,他回忆道,在校期间生活困难,政治系的同学提出“共渡难关,一天一斤粮,节约一两支援灾区”的口号。在当时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周总理特别提出给大学生每人加5元的生活费,备战鸡蛋送给大学生,可见国家对大学生的重视。当时上大学没有学费,管吃管住,每个月的生活费仅18元,和他们的艰苦环境相比,我们今天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中,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自己。李老先生还告诫我们,“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教导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是一种智慧和美德,是一种修养。宽容是心灵的解脱,不能宽容原谅他人,其实是跟自己过不去。
当与姜老师谈到毕业之后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的问题时,他说道,我们都是农村孩子出身,如果有好的工作,我们要现实,要抓住机会,可以考虑工作后继续深造。如今,社会充满竞争,机会,稍纵即逝。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我们要善于把握。
我们采访许老师的时候,他正在做课件,从业10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充满热情,兢兢业业工作在第一线。从他身上我们学到,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端正心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友谊。“鸢都寻桃李”是我们的队名,是跨院组合团体,我们五个人专业不一样,在活动中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而身为组长的我,更加感觉到责任和压力。从前期“探寻校友足迹,启迪成功人生”活动的宣传,到信息的收集、活动策划、活动进行以及活动的完成和最后的资料整合,都离不开我们五个人的共同努力。在走访过程中,每次大家总是按时到达集合地点,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强烈的责任心和组织纪律观念。在活动中,大家齐心协力,一起面对和解决各种困难,这次活动的顺利完成与大家的团结协作密不可分,我越来越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竞争愈来愈烈,团队协作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以更好地面对激烈竞争的未来社会。
《名言》一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昨日如一片落叶,也许曾经灿烂,可是已经凋零;明天固然美好,但目光伸得太长就会变得纤弱,所以人应该牢牢地抓住今天,踏踏实实地朝着梦想进发。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在校的大学生经常会对未来感到迷惘。就像姜老师说的,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活在当下、掌握好本领,要相信有本领总能发挥作用,有知识自然有展示的舞台。不怕才能得不到发挥,而应怕自己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总是畅想未来而不付出实际的努力,是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的。我们只有付出汗水,全力以赴,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在课余时间,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多读书,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常走出校园,接触社会。
我想,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和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消极的心态,却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这样的心灵,不仅排斥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甚至会夺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爱因斯坦说:“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功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而已。”伟人之所以伟大,仅仅因为他们的心态更积极。面对就业和学习压力,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认真学习,掌握好本领,珍惜每一次机会,向着自己的梦想奋斗,相信未来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山东师范大学 “鸢都寻桃李”寒假社会实践队 队长:田学敏
2012年2月23日
第三篇:寻访校友
暑假实践论文
——庆祝60周年校庆寻访校友足迹
云南财经大学的前身是云南省财贸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云南财贸学院并开始全日制本科教学,1995年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1998年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后组建新的云南财贸学院,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校坐落于春城昆明长蛇山下盘龙江畔,占地1021亩。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学校目前已由单科性财经院校发展为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哲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协同发展的多学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形成了已培养为主,兼有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体系。学校实行二级管理,设有19个学院、3个教学部、8个独立专职研究机构和40余个院(部)所合一的兼职研究机构。固定资产总值8.26亿元,藏书166.9万册、电子图书63万余种,校园网现已覆盖全校所有工作、学习及生活场所。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主动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创新培养模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着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泰国、越南等近30个国家8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十余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学校高度重视人才,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 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不断奋斗,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经世济用人才的中心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加快现代进程,深化内部改革,夯实发展基础,强化高水平学科专业、人才队伍、育人环境。“求实 创新”是我校校风,倡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革故鼎新、追求卓越,培育创造性人才,产生创新性成果。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才会发展与进步。所以,我校师生脚踏实地,追求创新。“好学笃行 厚德致远”乃我校校训,鞭策我校师生诚心向学,勤于实践,知行统一,学行共长。我们应当志存高远,不断向前看,超越自我。“自强不息 敢为人先”是云财人不朽的精神,它容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彰显继往开来、永不停息的精神境界与理想追求。走进校园你能看见雄伟的建筑,楼群林立,气势宏伟。在校内有林荫小道,绿树红花,娇艳绽放。百花齐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校园的一角,你可以看见同学三五成群,有的静静地坐在石桌旁看书,有的在热烈的讨论着什么,有的在嬉笑打闹着„„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在大学里,恋爱不再像高中那样被视为一种违纪现象,老师都认为恋爱问题不是在那个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学校的教师或是领导对这个问题都很感冒,都被视为禁忌,偶尔还有那么一两个幸存者。现如今,恋爱不再被视为禁忌——在大学里,这里充分的体现了“自由恋爱”这个词的现实意义,跟女朋友或男朋友牵手时不必再偷偷摸摸,一切显得是那么自然。由于现在的大学生有的面相比较成熟,乍一看还以为是夫妻呢。学校就是一个社会的迷你版,学生在这里演绎着现实百态。
首先,学长认为我们云南财经大学对他无论是学习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有着很重大地影响。诚然,在学校里,我们学会了做人、做事和做学问;在这里,我们沉淀着浓郁的书香;校园里,充斥着爽朗的笑声;云南财经大学的一草一木都铭记着我们的欢歌笑语。晨曦与繁星可以为证,教室可以为证;在这里,我们度过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我们应该感恩母校!正是她以恢宏博大的学术底蕴,教会我们为人做事的道理和为国奉献的本领。
此后,学长着重的强调了大学三年应该有一个好的规划。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最重要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你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准备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你的就业竞争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力。作为学生,虽然学习仍然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但是,大学阶段的学习,无论内容还是目的都与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差别。大学学习有着很大的差别。大学学习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同时,也要求学生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的目标,并且优化自己的学习行为。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年级为试探期:
首先要重视自己,要初步了解职业,大学新生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特长以及目前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做好自我评估。在客观审视自己的基础上,新生可以确定短期的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大学一年级要打牢基础。大一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可以适当参加社团活动,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打好坚实的基础。可以和学长学姐们进行交流,进行交流技巧。
二年级为定向期: 大学二年级,拓展职业地平线。应该清楚考虑三年后是立即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锻炼各种能力,同时检验知识技能。此时可以尝试兼职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未来职业或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提高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等。应该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并开始有选择的学习其他知识来充实自己。
三年级为冲刺和分化期:
三年级,细分你可能的选择,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 确定是否专升本等方面。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向已经毕业的校友了解往年求职的情况。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的心得体会,希望专升本的同学,可以接触相关机构。此外,要先对之前两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职业是否明确,前两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的工作申请,积极参加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大学三年级,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专升本的专升本、继续深造的深造,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只要在大学前两年都能认真实践自己的计划,相信此时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他给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的建议: 1.要沉得住气,不能眼高手低,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从自己的专业找,要学会“骑驴找马”。2.多读书,丰富专业知识。利用假期打工兼职,进而成熟自己的心态跳出书本看社会。3.4.5.6.7.8.依据自身情况,多考虑兴趣爱好和方向。掌握一种有效地学习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
利用好自己的每一天,不浪费时间,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经常锻炼身体,会使自己意志坚定,承受力强,每天反省自己。学会利用身边所有的资源发展自己。
实践时选择的工作要选择跟人打交道的工作而不是和机器打交道的工作。9.10.11.12.13.求职时,放平心态,减小心理落差,放低姿态。对人际关系处理要做到:诚信待人。在求职时,不要怕吃亏。
大学生应该有青春活力,大学生应该是积极向上和多姿多彩的。读书万卷,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
通过这次与学长的交流,也是让我收获良多,同时也增添了我对母校的热爱。感恩母校,她给了我们友谊,像一股清冽的清泉,注入我的心潮,一洗我所有的苦痛。母校的友谊是清澈透明而沁人心脾的。感恩母校,她给了我们关心,像苦涩、甘甜的咖啡。母校的关心,在老师身上,苦甜掺半,正如咖啡。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
第四篇:寻访校友(推荐)
寻访总结
在2012年的这个暑假,我有幸与学院的一名学姐进行访谈,听她讲述南开故事,同时,也向她学习职场人生经验。这一次访谈,虽然历时不长,但却让我收获颇丰。学姐的每一句话,仿佛如同一缕清风,细细拂过我的心头,在这个炎炎夏日,让我那颗躁动的心有了一丝的平静,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多了一份思考。
在同一个学院学习,我和学姐多了许多共同的话题。刚上大学的我,对于这个学院,对于课程还充满了迷茫,回想大一时的自己,很多时候都不知道时间是怎样的用的,看似忙碌的生活,却总感觉碌碌无为。和学姐的沟通,让我顿悟了许多。有时候时间真的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学姐出生在少数民族家庭,母语并不是汉语,所以在步入大学之初,跟不上课程是学姐面临最大的困难,然而,两年后,学姐不仅获得了三等奖学金,还双修了工商管理,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许多翻译的实习。老天是公平的,给了我们每人每天24个小时时间,但是,究竟我们能利用多少,就取决于我们每个人了。学姐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的确,大学的生活,不再像高中,被老师看管着,父母唠叨着,更多时候需要的是我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时间分配能力。
我不仅感叹与学姐能够如此充分的利用时间,更加让我惊叹是学姐从行管领域到审计领域的跨越。现如今,在所有人都看重“专业对口”时,当所有人都向着热门专业进发时,又有多少人能够从广义上看待专业呢?我曾问过学姐,为什么选择最初的公司,选择审计,学姐的回答很简单,只是被公司的氛围所吸引,只是相信自己,就算是个“门外汉”也可以很快让自己变成“内行人”。我不得不佩服与学姐的勇气,毕竟敢做如此尝试的人少之又少。但也不得不说明,我们太多时间把自己的专业想的太功利了,总想看到“学有所用”在物质上的体现,而忽略了专业知识在个人能力塑造,在思维方式培养上的作用。这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多了一份思考,曾经我我为这个要做“冷板凳”,深入研究理论的政治学与专业所困惑,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渐渐的,我体会到了,我学的不只是理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让我日后,敢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五篇:寻访校友的心得体会
寻访校友的心得体会
2015年的寒假,注定会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假期,因为它可能是我们学习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寒假。
从上学开始,每年的寒暑长假都会是我们内心的期待,那时的想法是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结束之后享受一份自由的时光,当然,那时的假期生活,除了完成学校留的作业之外就是吃喝玩乐一类的了。到大学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首先,大学里很少在假期给学生布置大量硬性的作业,或者干脆就没有作业。其次,步入大学的阶段后,自己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所关注的不再局限于仅仅完成传统的学业任务,而是更关注自身全面的发展,以及作为一个社会人所要承担的某些责任。
这次在学院建院十周年来临之际,为了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因时推出的寻访老校友的活动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实践机会。我们就是在上述心态的影响下接受并开始这次的寻访任务的。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且不说我们作为海院的学子理应为母校做出一些贡献,就我们个人而言,也确实得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与辽宁一位校友取得了联系,寻找寻访对象的工作也是从前期掌握的校友信息中挑选出来的,与学长学姐们紧密联系的感觉真的是妙不可言。这次寻访活动,我寻访的这位校友就是海院的学姐——孙嘉瑶,她给予了我热情的帮助,真切的让我感到了校友之间的温情。这次的采访,校友的心态、处事方法让我学到了很多,孙嘉瑶学姐,为着家人,为着自己的心,不断地学习、进步、攀登,开拓着专业领域的新航道。学姐在她的世界,不断努力,承载着包绕在荣誉和成就的光环中的耀眼的光芒。
其实,每种生活都是内心的体现。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全在于心态,心里想做,那便是最好的动力。而性格,又是决定心态的关键因素。爱静的人,会更容易满足于细节沁出的温暖,于是,在这样心态的影响下,他便会努力维护着身边的美好;爱动的人,喜欢冒险,喜欢攀登,于是不断鼓劲要去体验更高一层的风景。
通过对老校友的采访,我们得到了很多人生的感悟。比照他们的人生轨迹,我想我们会更清晰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同时,让我们惊喜的是,虽然已离校多年,很多老校友对学校依然怀着炽热的感情,对我们表达了很多对学校的感谢和祝福,虽然他们中有的人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海院的精神已深深地镌刻在他们身上。一位老校友跟我们说,每当他看到有人“非议”学校时,都会不顾风度的上前跟那人理论,他们对学校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此次的寻访活动,就我们自身而言,感触最大的有两点,一是团队合作的默契,一是灵活应变、百折不挠的勇气。我们的寻访并非始终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因为沟通不力和其他一些原因,一位我们很想采访的老校友最终拒绝了我们的要求,我们也曾经沮丧过焦虑过。再比如,由于要采访的校友们工作比较忙,我们的采访时间也是一调再调,不得不对寻访的时间安排做出精细的规划。这些给我们的寻访活动增添了一层挑战性和趣味性,不过也因此,我们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社会也有了更深的感触,这些,都是我们寻访的收获,而且是从书本中难以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