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共)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1
建立平等的地位
首先,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平等,只有站在平等的地位上,我们才能更好的与孩子沟通,这样孩子就会把父母当成是自己的知己。假设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用一副严肃的面孔,以及严厉的语言去和孩子讲话,这样无形中就会使孩子产生畏惧和厌恶的心理,时间一长,孩子将不敢直白的向父母袒露心声。这样不仅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帮助,还会让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难,这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代沟”了。
倾听孩子的想法
“倾听”是沟通中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在孩子年幼单纯的心里,父母的倾听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尊重的表现,这样会让孩子理解为这是父母的关心。听取孩子们的想法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让孩子更好的学习和成长,让孩子选择自己想要的未来,而不是家长们强加给孩子的未来,如果这样做了,不仅不会改善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还会让孩子更加讨厌父母。如果这种状况一旦无法挽回,这就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包容孩子的缺点
家长们不能只关注和培养孩子的优点,还要了解和包容孩子的缺点,从而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或采取一些良好的措施帮助孩子改善缺点,也不能放纵孩子的缺点越来越大,这样会使孩子养成坏习惯,特别是在做事情上,不能事事都替孩子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不能要养成过度依赖性。
鼓励孩子的话语
最后一点,父母与孩子沟通时,父母要多说一些鼓励孩子的话,这样会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也会让孩子与他人沟通时,养成说文明语的习惯,而不是“脏话连篇”。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话语对人们心灵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况且孩子的心灵又是如此的单纯和脆弱。好好说话,好好沟通,加深亲情,幸福家庭。希望家长们在孩子遇到问题或犯了错误时,好好与孩子交流沟通。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2近期有不少高考学生的家长反映,自己和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了,现在完全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家长和学生之间交流不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沟通不当。有时候孩子正在考虑其他问题,或是情绪不佳不想说话的时候,家长偏偏在此时跟孩子讨论,结果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遭到拒绝。
谈话方式不当。有的家长跟孩子交流的时候,态度简单粗暴,要么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你必须听我的”、“我说的准没错”,要么严词指责“这里不好,那里不好”。
谈话内容太过重复。有些家长每次跟孩子谈话的内容都差不多,老生常谈成了唠叨,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厌烦。
没有养成沟通习惯。很多孩子对家长不理不睬的态度是逐步形成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没有建立起沟通的习惯,或者因为工作忙对孩子缺少关心,或者对孩子国语溺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没有跟家长沟通的必要。
言之无物。有时候家长想跟孩子交流,但是谈话总是找不到重点,对孩子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于是孩子左耳进右耳出,自然没有什么效果。
小建议
首先,要选择一个恰当的谈话时机。比如,在吃饭之后休息的时候,或者节假日一家人聚会娱乐的时候。通常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下,孩子的精神都比较放松,心情比较愉悦,可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沟通。
其次,谈话的次数不要太多,不要太频繁。沟通的效果与时间长短、次数多少并不一定成正比。过多的谈话反而会招致孩子的反感。所以,与孩子交流时应该把握一个度,每次时间不要太长,只要把想说的内容表达清楚即可,不要长篇大论。
第三,要真诚地交流。不要把自己总摆在家长的位置上,要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交流,谈话时,最好开诚布公,把最真实的想法、情况当面说出来,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不要旁敲侧击或避重就轻否则达不到交流的目的。
最后就是要把握态度。对于那些心理压力过大的孩子,刚开始沟通时,家长可能会遭到拒绝或出现过激的语言。当交流不畅的时候,家长要把握自己的态度,切忌当场发怒激化矛盾。应尽量淡化矛盾,及时地转变话题,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再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帮助他们反省。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3小时侯,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而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责怪我们越来越不服管教,越来越不懂事,而怀念我们小时侯的乖样子。他们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在我们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唠叨、罗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求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与父母发生冲突,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或者由对某事的分歧迁移到对父母本人的恶感,甚至采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都是错误的,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家中,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代沟,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爸爸妈妈,我会做一个好孩子,我会认真的做每件事情,我会好好的孝敬你们,只是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对我多一点的信任,给我多一些机会,有足够的时间让我证明给你们看,让你们看看你们的孩子是多么的精彩……
第二篇: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六个技巧.
阅读朋友赠阅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只恨自己知道这部图书太晚了。这本图书被誉为“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一点也不为过。
近几天,边看边学,不仅改变了我对教育子女的理念,而且通过实践书中提供的技巧,也大大改变了我对待女儿的态度和做法。这部图书值得为人父母者早读早学早实践。
图书中提供了父母与孩子沟通的6个技巧。
第一个技巧: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1、安静专心地倾听;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第二个技巧: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1、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
2、提示;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说出你的感受;
5、写便条。
第三个技巧:代替惩罚的方法
1、请孩子帮忙;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能攻击孩子的人格)
3、表明你的期望;
4、提供选择;
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采取行动;
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第四个技巧:鼓励孩子自立
1、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2、尊重孩子的努力;
3、不要问太多的问题;
4、别急着告诉答案;
5、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6、不要毁掉孩子的希望。
第五个技巧:学会赞赏孩子
1、描述你所看见的;
2、描述你的感受;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第六个技巧: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1、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让孩子无意中听到对他的正面评价;
4、以身作则;
5、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6、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受和期望。
改变孩子,需要将所有的技巧都用上。
第三篇:《父母与孩子沟通》读后感
《父母与孩子沟通》读后感
刚结婚时,就感慨过,养狗比养孩子好。养狗我不管怎么宠它,都没问题,也没责任;但孩子不行,她的一言一行的养成,我都必须负责。为人父后,这种感觉越发深刻。小小的女儿慢慢长成,以为世界本就是围着她转,稍不如意,就哭成倾盆大雨。顺着她,虽然当前能得开怀一笑,但以后如何;逆着她,小人儿哭的哽咽难言,心疼不已。每次都是左右为难。
女儿现在2岁多了,从不满周岁开始,我和老婆连大声争执都不行,声音大一些,那小丫头利马趴地上嚎啕大哭,更别说吵架了。“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面对孩子的行为我们常常忍不住脱口而出。天凉了让加衣服就是不加,地板凉可就是要打光脚,就是不要刷牙,就是要把饭弄得满桌子都是,就是不叫叔叔阿姨,就是要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到吃饭的点了可就是还要看电视,就是不愿意做作业„„等等,全是怎么说都不听。
在无奈中我便想到从书中寻求答案,在阅读了几本有关育儿的书籍后,尤其是在阅读《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圣经》一书后更使我受益匪浅,我逐渐明白了应如何与孩子相处,掌握了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书中介绍:“有时候我们家长想要的,却不是孩子想要的。有时候家长是为了孩子,可是却反而害了孩子。”正如我们自己,如果不给你追求的自由,你会感到非常的难受。因此,有时候我们为了孩子好,可是孩子却不领情,和你一味对抗到底。所以,当遇到无法沟通的时候,家长先静下心来,问一问孩子:“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先去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然后从孩子的思考角度出发,去找出他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因势利导,对他想法中错误的一方面进行纠正,可以讲道理啊,举例子啊,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比如他不爱学习,父母可以问他为什么不爱学习,心里是怎么想的?让他先说,然后父母再根据他说的话决定自己教育的语言;比如父母认为他搞了破坏,父母可以问他,为什么说要这样做,他可能有它自己的想法。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在教育学思想教育原则上曾说过,疏导比堵截效果更好。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无法跟大人沟通而急得直跺脚了。所以教育孩子前先要问一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开始交流。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家长有耐心,因为这比粗暴的方法来得
更费时间。
父母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时,要掌握孩子的心理脉搏,分析孩子的现状,孩子的心理及性格特点,平时多鼓励孩子养成独立的生活能力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遇到任何事情要有主见,能掌握正确的处事方法,不要过多的依靠父母。如孩子做事不周、欠恰当,父母不应指责、挖苦孩子,应坐下来与孩子交谈,统一看法,只有这样才更加有利于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美国心理学家金诺特说:“感情教育能帮助孩子了解他们的感情是什么。对一个孩子来说,了解他自己的感情比了解他为什么有这种感情更为重要。当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感情时,他内心就不会再感到一切都混乱了。”
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一面感情的镜子,以帮助孩子解他的感情。一个孩子要知道他内在的感情就要听父母对他感情的反映。通过感情的镜子,能够给孩子提供一种自发的修整和改变的机会。
教养孩子是个不断要协商的过程,而且不时要重新界定与孩子间的关系,还必须坦率地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与孩子的坦率地沟通。
阅读本书的经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赢得孩子的喜欢和信任,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是每个父母都需要了解和学习的。想做孩子最愿意接近的父母,就要弯下腰来和孩子交流,给孩子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并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最好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而是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走好走稳。永远要记住: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书中介绍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没有沟通,只有付出与误会。父母苦,孩子也苦。作为父母,培养一个心理、生理都健康的孩子,是一辈子要去琢磨的事情啊!
第四篇:浅谈家庭中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浅谈家庭中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姓名: 学号:班级:
摘要:
每个人在出生之时,都做了选择,包括四个部分:身体、父母、地点、环境。家庭即由此四种处境组成。这一切是人在灵魂投胎的时候,所选择进入的处境,即家庭环境,任何人都逃脱不了。家庭是一片天,父母是这片天的“掌权者”,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经常被我们看成什么样,经常被我们说成什么样,经常被我们怎样对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父母无不希望孩子如自己所期望般成长成才,可是父母越大的期望总会造成自己越大的责任和压力,也造成孩子更大的负担。如今社会变化的脚步也日益加剧,人际关系的复杂和选择的多样性,使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少,家庭衍生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日趋恶化,这也是许多家庭产生矛盾和问题的根由。
关键词:家庭,父母,孩子,沟通,方法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与精神分析师苏利文曾说,一部“人”的发展史,就是“人际关系”的发展史。每个人自出生起,便活在人际关系里。一个人6岁之前所受到的教育会影响他的一生。家庭就是你最初学会沟通的地方,而沟通也是建立和改善父母与孩子关系相当重要的一环,由於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加上父母对孩子较高的期望,以及受到一些传统固有模式的影响,往往使父母与孩子相处时容易产生摩擦,冲突,无法将对孩子的爱和善意适当地表达出来,有时甚至落入挑毛病,发牢骚,仇视的恶性互动循环中,以致和孩子无法沟通,关系不和谐甚或感到挫折,而且父母常不顾及孩子的想法与感受,容易失去孩子的信任,导致其总和父母唱反调或者无自我的服从。同时,在孩子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常因父母的专制、忽视或放任而产生父母并不关心自己,不理解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孩子不愿与父母再进行过多过深的沟通,也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的疏远和僵化。许多心力交瘁的父母常不解:为什麼自己那麼关 1
爱孩子,反而造成亲子间更大的冲突与鸿沟,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有了障碍。那么家庭中父母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呢?
一、学会尊重你的孩子
现在的人际沟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因为人们都觉得没有尊重就没有交谈的必要。尊重是基础,也是前提,而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尤为重要。
有一天晚上,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可能是玩累了,夜里尿床了,第二天早晨,悄悄把事情跟他妈妈说了,结果他妈妈在和邻居交谈的时候,很随意地就把这件事情说了出去。小男孩知道以后,非常生气,妈妈从来没有见过他发那么大的脾气。原因为何?因为小男孩感到他没有被妈妈尊重。很多父母自认为对自己的孩子非常了解,其实都是片面的。在这些粗浅的了解中,却又往往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个核心问题——尊重。没有尊重,就不会实现很好的沟通。再比如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大多数有翻看孩子日记、短信甚至QQ聊天记录的习惯。也许出发点是好的,希望通过种种迹象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困惑。其实不然,这种行为给自己和孩子之间造成了一个无形的屏障——孩子缺少了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而家长呢,会成为他们眼里被仇视怀恨的对象,就此矛盾出现了。因此,如果自己的孩子处在青春期,更要懂得尊重他们个人的隐私和想法。
二、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随着孩子的长大,不少家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感觉孩子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亲子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变得紧张,甚至无话可说。青春期的孩子,部分是孩子,部分是成人,身体和心理变化明显。这一时期的亲子冲突之中存在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父母没有认真的去了解、倾听自己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成长和变化,未随着孩子的长大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总觉得他们还是自己眼中那个不变的小孩,自己是他们的父母,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结果父母觉得孩子越大越难以了解,孩子又觉得父母越来越不了解自己。
有一个经典的小故事:在美国有一个大牌的节目主持人,他主持一档和孩子交流的话题节目。有一天,他问一个孩子:“假设你正驾驶着一架飞机飞行,飞机上满载着乘客,但是飞机突然没油了,你怎么办?”孩子不假思索地说:“我第一个跳伞。”这时,台下的观众哄堂大笑,他们没想到,孩子会这么鬼头,遇到问题的时候,居然想到自己逃命。等台下观众笑完了,主持人接着问:“然后
2呢?”孩子说:“赶紧去取煤油,然后去救他们。”这时候台下变得鸦雀无声了。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在孩子单纯、幼稚的想法里,居然有这么善良而且博爱的心。主持人可贵在哪里?可贵在能把孩子说的话听完,正因为他把孩子的话听完了,他才能真实地、完整地了解孩子的想法。所以说,倾听,有时候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父母太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心上,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了解自己孩子的,就很难听到他们最真实的声音。
还有一个孩子,在路边蹲着看蚂蚁,这时候有个成年人过来,问他:“孩子你在做什么?”这个孩子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啊!”成年人非常地奇怪问:“蚂蚁怎么会唱歌呢?”孩子说:“你又没有蹲下来,你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呢?”由此可见,有时候父母只有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真正听到他们的想法。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父母都很忙,根本没时间“蹲下来”跟孩子互动沟通,或者没机会把孩子的话听完。但是,父母还抱怨说“孩子不愿意理我”,或者“一听我说就烦”。所以改变这种状况的前提,就是学会做一个会听自己孩子说话的父母。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他们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孩子向你诉说高兴的事,你应该表示共鸣;向你诉说不高兴的事,你应该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如果是向你诉说你不感兴趣的话题,你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你关注他们的谈话内容,你也可以使用“嗯”、“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表示你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你倾诉,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和孩子平等沟通
说起平等,其实父母跟孩子之间肯定是不平等的。父母跟孩子怎么可能平等呢?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一个是监护人,一个是被监护人;一个掌握着家庭的经济命脉,一个是被抚养的对象;父母上有老下有小,困难重重,苦恼多多,权利也多多,孩子却不是这样,所以他们当然是不平等的。但是,在沟通当中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即使你的孩子再小,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人格都是平等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沟通都是传统的单向权威式的。
一个10岁的男孩,被怀疑偷了邻居家的东西,邻居就来告诉他爸爸。他爸爸一听就把儿子给抓了回来,抓回来就打:“你拿人家东西没有?”“爸爸我没有拿!”“你再说,你拿了没拿?你看着,你今天要敢不说实话我不打死你!”“爸!我真的没有拿人家的东西!”“孩子,我可告诉你啊,你这一辈子有什么毛病都可以,但绝对不可以有这个毛病啊。你知不知道,你爸爸就是因为这个毛病而五进宫啊!”父亲气急了,把他吊起来打。怎么吊呢?倒吊着!头朝下,脚朝上,继续打。边打边骂,孩子哭着、喊着、挣扎着。听着孩子哭喊,这位父亲顺手抓起一个东西塞住了孩子的嘴。我们有点常识的人都明白,当一个人头朝下的时候,呼吸都很困难,而父亲又堵上了他的嘴。两分钟不到,孩子的脸色都不一样了,也不再挣扎了。这个时候爸爸才紧张了,赶快把孩子放下来,抽出嘴里的东西,背起孩子疯了似的跑向医院。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这个孩子没有被抢救回来。10岁的孩子,天真烂漫的年龄,就这样死在了亲生爸爸的手里。原因是什么?我是家长,我就打你了怎么着!我都五进宫了,你可千万不能啊!这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于是到现在也说不清楚邻居家的东西到底是不是这个孩子拿的。也许人家以为父亲都五进宫,儿子也好不到哪儿去吧。反正永远地不知道真相了。所以,在这种单向权威的家长制作风的控制下,是很难进行平等沟通的。
平等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父母要学会去关心自己孩子关心的事,和他们聊天,从他们想什么、关心什么入手。在和孩子沟通时,讲究技巧,与孩子是谈话而不是训话,要平等沟通。在相互交谈中做家长的特别要注意,一定要细心倾听孩子的叙说,了解他在学校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想和所做之事,并要给予适当评说。把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融入孩子的叙说之中,或夸奖、或批评、或提醒、或建议,充分体现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与尊重。
缺少沟通的生活是枯萎的生活,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情感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在我们生活中,关于父母与孩子沟通的问题处处可见,就是一次或是一些微小的问题,在不适当的沟通中也会演变成巨大的摩擦和冲突。父母如果学会一些有效的沟通方式,以尊重、宽容、平等、鼓励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何愁孩子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呢?
参考文献:
【1】 马跃如,曹裕.管理沟通【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
【3】
【4】
【5】 余世雄.有效沟通技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117.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8.124~129.张勤.学会与孩子沟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李红.改善亲子关系妙招【Z】.中华家庭教育网,2010.
第五篇:父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父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欧阳敬孝
一、积极倾听的态度
1、有想听孩子说话的心意、时间。
2、允许并真诚接纳孩子不同的想法。
3、相信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自父母的信赖将是激发孩子潜能的催化剂。
4、毋须害怕孩子说些情绪性的语言,情绪的感觉只是一时的。
5、尊重孩子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
二、有效沟通的要点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3、蹲下来与孩子说话。
4、不要轻易否定孩子。
5、成人少说多听,引导孩子多说。
三、孩子以下情况就不能只“听”了
1、你在工作时,孩子不断地来骚扰、吵闹、哭叫。
2、孩子放学回来,书包、衣服、臭袜子乱扔在沙发上。
3、未经你的同意,孩子擅自使用你的工具/电脑。
4、孩子不做他分内应该完成的工作。